《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分析

《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司马迁创作《史记》之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司马迁又尤其彰显人的历史主体性及其独特价值,司马迁对于“人”的独特认识不仅表现在他为刺客、游侠、医生、商人等小人物立传,还表现在他对女性人物的刻画之中。

本文通过分析《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把《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按个人精神面貌分类为小市民妇媪、高义母、孝顺女三类,并一一进行了分析,司马迁笔下的女性不以柔弱、温婉取胜,而以坚强、睿智流芳,司马迁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尊重了女性,以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史笔,真实记录了这些平民女性的生活。

关键词:史记平民女性人格《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文学史上,她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人物描写与刻画。

司马迁在写人时,又严格遵循着“实录”的原则。

他笔下的人物,既是历史人物的真实,又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读《史记》,我们看到的不是木乃伊,也不是寺院庙宇里的泥塑像,而是跃动在各自“历史舞台”上有血有肉、有灵有感的活生生的人。

且不论帝王将相、诸侯大臣,即或是其中的几个女性形象也很出色。

女性,是人类永远不衰竭的话题。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历来处于从属的卑微地位。

从《诗经》中的“赫赫宗周,褒拟灭之”开始,女性大多被定位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和倾国倾城的祸水。

尤其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更是造就了不少关于女性的历史谎言。

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女生的描写还是比较公正的。

不论是《殷本纪》中“洗澡时因吞吃燕子蛋而生契的简狄,还是《周本纪》中外出见巨人脚印因心爱踩之而生弃的姜原,虽然有些离奇,但那是本着”契“和”弃“都是奉天意而诞生的这个意图而引用《诗经》上的传说罢了;不论是《周本纪》中“奔密康公”的三个女子,还是《吴太伯世家》中为争抢采摘桑叶而使楚吴相互攻杀的少女们;不论是《秦本纪》中释放三囚的文赢,还是《外戚世家》中的后妃和妃殡们……总之,司马迁对她们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平的。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中国古代文学是一座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其中描绘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或坚强有力,或柔情似水,塑造了丰富多样的角色和个性。

通过研究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对女性的观念和价值体系。

本文将以《红楼梦》、《史记》和《诗经》为例,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一、《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了众多女性角色。

其中,贾母、尤二姐、林黛玉等形象鲜活地展现了古代女性的不同面貌。

贾母是贾府的老太太,她以智慧和坚强的个性照顾着整个家族。

尤二姐则是一个悲剧性的形象,她的身份降格后,面对命运的无奈和挣扎。

林黛玉是书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她既有文学才华,又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经典之作,对许多历史人物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比如,卓文君是汉代音乐家,她的才华和美貌使得王昭君赞叹不已。

但是,她又因为被迫嫁给匈奴而备受痛苦,展现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无奈与牺牲。

另外,《史记》中还有其他重要的女性形象,如孟姜女和蔡文姬等,她们或因爱情、或因忧愁而成为历史的传奇。

三、《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合体,其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生活。

在《诗经》中,描绘的女性形象更为简洁而质朴。

这些形象或是妻子、或是姑娘、或是贤惠、或是娇媚。

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社会中女性的美好和坚韧。

例如,诗经中有一首《十五从军征》,描述了楚国公子在征战中思念妻子的情景,展现了女性坚韧和纯洁的爱情。

四、女性形象的变化和影响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女性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的变化。

古代女性形象首先受到了社会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多被男性统治和控制,无法完全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然而,一些女性形象通过不断地挑战和抗争,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论《史记》中小人物的命运

论《史记》中小人物的命运

第3期2019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anxi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NO.32019收稿日期:2019-6-22作者简介:路培培(1982-),女,河南巩义人,昆山登云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先秦汉魏六朝文学研究。

【历史文化】论《史记》中小人物的命运路培培(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 昆山 215300)摘 要:史记》中研究一直集中在大人物研究层面,小人物研究屈指可数。

但是小人物以小见大,体现了历史浪潮中普通人的命运,展现了真实的人性,也是太史公“实录精神”的体现。

笔者从小人物命运角度对《史记》进行开掘,主要从小人物界定,小人物分类,小人物命运三个方面由浅入深进行论证。

关键词:《史记》;小人物;命运中图分类号:I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9)03-75-04 《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以如椽巨笔谱写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塑造了上自帝王将相、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等众多历史人物。

他们因《史记》而彪炳千秋,光照历史。

许多平民人物如游侠、刺客、滑稽、日者、商人等人物也被列入传记。

《史记》堪称是人物的万花筒,折射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历来的研究者和读者一直津津乐道的是《史记》中左右历史发展,个性鲜明的大人物,如项羽、秦始皇、孔子、韩信、魏公子等。

虽然,历史是由大人物推动的,司马迁为这些大人物立传,体现了太史公“实录精神”。

但是,历史中也不乏小人物,这些芸芸众生,是历史浪潮中一朵朵浪花,他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参与了历史,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历史的多面性,谱写了真实的人性。

小人物虽小,但以小见大,是时代的产物。

所以《史记》的小人物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史记》的小人物历来研究的偏少,研究者偏重在小人物形象分析和小人物与哲理意蕴等方面,缺乏更系统的深入性的研究。

笔者尝试在前辈学者工作的基础上,拟从小人物命运角度对《史记》中小人物进行开掘,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王美玲
( 西北师 范大学 文史学 院 Nhomakorabea甘肃 兰州
70 7 ) 3 0 0
[ 摘要】 鲁迅 誉为 “ 被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的 《 史记》是一部历史与文学相结合 的 巨 。司马迁 著 不 仅 刻 画 了帝 王 、将 相 、 商人 、 医生 等众 多人 物 形 象 ,还 描 写 了一 系列栩栩 如 生 的女 性形 象 。这 些女 性人 物或人性扭曲 ,或以坚强睿智流芳,或具有传奇 的色彩 。司马迁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尊重 了 女性 ,将 自 己进 步的人 格观 融 入 《 史记》 之 中,不 同性格 特征 的女性人 物 脱颖 而 出。 [ 关键词 】司 马迁 《 史记 》 女 性 形 象 [ 中图分类号 】10 . [ 2 6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5 4 (0 ) 1 —0 9 —0 9 ;9 2 1 0 5 1 2 07 2
责任 编辑 :张丽
( )塑造女性形象的 主观 性 三 司马迁在遭受酷刑后,身心处在炼狱般的煎熬之中,修史 成为 “ 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 的倾诉”。正缘于此 ,司马
迁在 人 物 塑造 的过 程 中流 露 出强烈 的主 观 思想 感 情 ,而 不 是 单 纯地 记 录 人物 的行 为 事迹 。女性 形 象 的塑 造 也不 例 外 。 《 吕太 后本 纪 》的开 端 ,便 写 吕后 “ 人 刚毅 ” “ 为 所 诛大 臣 多 吕后 力 ”短短 几句 话 ,就将 吕后之 恶 、作者 的褒 贬之情隐含其 中。文章末尾 处 “ 太史公 日”很有寓意 ,将平 庸 无为 的惠帝 与刚 毅有 为 的 吕后 比较 ,热切 地颂 扬 了 以惠 帝为代表 的无 为而 治的思想, 曲折地贬斥 了 吕后人性灭绝之 “ ”,其憎 恶之 情也流露 出来 ;在 《 鹊仓公列传 》中少 恶 扁 年英雄救父 的故事 ,司马迁情不 自禁地感 叹 “ 缇萦通尺牍 , 父得 以后 宁”; 《 刺客列传》 中聂荣 冒死认 弟,司马迁则情 不 自禁地誉之 为 “ 烈女”;在 《 阴侯列传 》中漂母无私济 淮 韩信 ,令 司马迁感触颇 深 ,这些 “ 救助性 ”的故事 ,传递 出

古文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古文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古文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这些形象既是作者艺术创作的产物,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知和态度。

通过深入分析古文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女性地位的变迁。

一、老子《道德经》中的女性形象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其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可谓独特而深刻。

老子以“玄牝”喻女性,将女性比喻为大地的来源和养育万物的母亲。

他认为女性柔弱、虚静,具有养育生命的特质,因此赋予女性以无为的道德理想。

二、《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为一部经典的爱情长篇,其中的女性形象无疑是其核心。

贾母、王夫人、林黛玉等一系列女性形象展现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

贾母是家族的核心人物,她以智慧和胆识展现了老年妇女的领导能力。

王夫人则以勾心斗角和权谋智慧闻名,她是一个典型的权力斗争者。

林黛玉则是一位文艺气质的女子,她的形象充满了文学的艺术感染力。

三、《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史记》是我国古代历史著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中也包含了一些鲜活的女性形象。

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孟母的故事,她视教育为重,尽心呵护孟子的成长,因而成为古代儿女教育的典范。

还有像武则天、魏玛英等一些女性形象,她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四、唐诗中的女性形象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无数优秀作家在他们的诗作中刻画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楼中残烛女,表现了女性美、智慧和情感的综合魅力。

杜牧的《秋夕》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婉约的柔美和对家庭和爱情的期盼。

总结:通过对古文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但古代作家通过塑造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勇气和美德,对传播女性形象的正能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试论《史记》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史记》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史记》中的女性形象一、本文概述《史记》,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不仅以其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深刻的历史见解著称,更因其对女性形象的生动描绘而独具魅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史记》中女性形象的特点、意义及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详细解读《史记》中的女性人物,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以及她们在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文还将分析《史记》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和文学价值,揭示其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也能更深入地认识到《史记》这部伟大著作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二、《史记》中女性形象的分类《史记》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的瑰宝,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与描述同样丰富多彩,深入剖析这些女性形象,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史记》中塑造了一系列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她们以高尚的品德、智慧和无私的奉献,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楷模。

如《项羽本纪》中的虞姬,她以忠诚和智慧辅助项羽,成为其不可或缺的谋士;又如《孔子世家》中的南子,她以其高尚的品德和睿智的见解,为孔子的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史记》中,也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女性形象,她们在战场上展现出与男性同样甚至更为出色的战斗能力。

如《淮阴侯列传》中的吕后,她以果断和勇敢的军事决策,为汉朝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又如《田单列传》中的田单之母,她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带领家族抵御外敌,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史记》中还塑造了一些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命运多舛,遭遇种种不幸,但却以坚韧和勇敢面对困境,赢得了人们的同情和敬意。

如《孝武本纪》中的钩弋夫人,她因政治斗争而被迫自尽,留下了悲惨的结局;又如《刺客列传》中的豫让之妻,她在丈夫离世后独自承担家庭重担,展现出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在《史记》中,也有一些被描绘为妖艳惑众的女性形象,她们或因美貌而引发纷争,或因权谋而扰乱朝纲。

《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分析

《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分析

《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分析《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其中描写了丰富的人物形象,从中可窥见古代社会的风俗和文化。

本文将分析《史记》中平民女性的形象。

一、平民女性的地位与角色在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十分强烈,女性地位较低,尤其是平民女性。

平民女性的主要角色是家庭生产和生活的负责人。

在《史记》中,平民女性的形象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的描写。

二、女性的家庭角色一般来说,《史记》中的女性形象都与家庭生活紧密相关,如《史记·卷十九·田敬仲完世》中描写的田氏母女。

田敬仲之女田舒受到嫡母对其的不公对待,被赶出家门,后来投奔外家得以继续读书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

然而,她的母亲却因为她的闯荡而遭受了不幸,最终自杀身亡。

这一故事表明了平民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脆弱地位,受到男性和差劣妇女的侵犯时无法自保,甚至会对家人造成负面影响。

三、女性的社会地位《史记》中还有一些平民女性的形象,表明了她们在社会领域中的才干和才华,如《史记·卷252~279》中的《列女传》中就有多位女性成为了学者、政治家和军事家。

其中,卫国夫人、孟母等女性的故事被后来的作家多次改编,成为流传至今的佳话。

这些平民女性的形象展现了传统父权社会中,女性也能够拥有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权利。

四、女性的形象描写在描写平民女性形象时,作者往往会强调她们的美貌和身体魅力。

例如,在《史记·卷七·秦始皇本纪》中,提到了秦始皇的妃子胡人女,她“肤若凝脂,眉目如画”,为王宫中的美女之一。

而在《史记·卷74·孟子荀卿列传》中,也提到了孟子的妻子离娄,她十分美丽,而且还有着非常大胆的人格和思想,活得十分鲜活。

这些描写虽然有一定的妆点色彩,但也成为女性在传统社会中反抗压迫、争得社会地位的一种手段。

综上所述,《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的描写十分丰富,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角色、才华和美貌。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特征探析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特征探析
政治权势下的女性形 象 ( 一) 得 势之 英 雄


< 吕太后本纪》 是史 记本 纪的第 九篇 , 是《 史 记》中唯一 一
篇 单独 为女 性作 的传记 。吕 后 之前 出现过 多次女人乱政 , 但多 以色貌 为资本 , 没有形成大气候 , 而 吕后是 凭借 自己的政 治手
腕 获取 了权力 。首先 , 她是个十足 的野心家 。吕后处心 积虑地 培植 吕氏势力 , 其表现是 “ 孝 惠帝崩 , 发丧 , 太后哭 , 泣不下” 等。

了名垂千古 的“ 史家之绝 唱” , 与《 离 骚》 齐 名 。在 浩如烟 海 的 《 史记》 研究中 , 人们更 多的把关注 目 光投 向数量上 占绝对优势 的男性 , 《 史 记》 中女性 形象也是 独具风 貌 , 她们 活跃在各 自历 史与生活的舞台上 , 演绎着 自己或风光或平淡 的一生 。
第2 7卷第 1 7期
总第 1 3 7期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B E I 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Un i v e r s i t y
V o 1 . 2 7 . N O . 1 7 ( G e n . N O . 1 3 7 ) O c t . ( i f r s t h a l f ) 2 0 1 4
( 二) 权位、 名 利 的 牺 牲 品
在《 史记 ・ 淮阴侯列传》 中, 韩信与漂母成就 了一段广 为传 颂 的励 志传奇 :
信钓于城下 , 诸母漂 , 有一母见 信饥 , 饭信, 竞漂 数十 日。
信喜 ,谓漂母 日: “ 吾必 有 以重报母 。 ” 母怒 日: “ 大丈 夫不能 自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史记》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王美玲
【期刊名称】《现代交际》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一鄙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巨著。

司马迁不仅刻画了帝王、将相、商人、医生等众多人物形象,还描写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人物或人性扭曲,或以坚强睿智流芳,或具有传奇的色彩。

司马迁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尊重了女性,将自己进步的人格观融入《史记》之中,不同性格特征的女性人物脱颖而出。

【总页数】2页(97-97,96)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女性形象
【作者】王美玲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司马迁对女性的赋形--浅论《史记》中的女性形象意义 [J], 蒋建梅
2.《史记》女性形象述评 [J], 陈功文
3.论《史记》中的女性形象 [J], 董继伟
4.《史记》中的政治女性形象分析 [J], 邓燕
5.《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对《红楼梦》人物塑造的影响 [J], 张萍。

《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分析

《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分析

《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分析介绍《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性质类似于编年史的文集,由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编撰完成。

它反映了从夏朝到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作为中国历史的经典之作,其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也是非常生动的。

然而,《史记》的性别意识是带有客观性和阶级性的,对于平民阶层的女性的描写并不多。

本文将对《史记》中出现的平民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平民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形象在中国古代,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种阶层。

平民女性是指非贵族出身,依靠劳动为生的普通百姓的女性。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一直比男性低下。

而在平民阶层中,女性的地位相对较高。

平民女性需要在家中劳作,既需要照管家务,又需要辅助家庭成员的生产活动,如缝纫、打扫卫生、种地等。

她们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并没有得到很多个人自由和权利。

女性形象平民女性的形象在《史记》中有两种类型的描写,一种是忠勇直爽的女性形象,另一种是非常传统的女性形象。

1. 忠勇直爽的女性形象《史记》中出现过很多有志女子的故事,她们有着骄人的品德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比如,南郑的刘松就是一位勇猛果敢的女将。

她组织民众,令三万余家归顺,成为秦朝的重要力量之一。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刘松不是贵族,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地赢得了一份地位。

另一个例子是魏国的巨源,她因为善于诗歌,使得自己成为了魏文侯的宠臣。

巨源在魏文侯去世之前曾经劝阻魏文侯把对秦的和议草率签字,而赢得了百姓的好评。

巨源的这种忠诚和为国家着想的精神,让人们对她钦佩不已。

2. 传统女性形象另一种女性形象是相对保守和替身的。

比如,陈家的卫子夫人,她的出身非常难堪。

又因为父亲死去,家中的男性都未成年,所以她就要自己负责照顾家里的兄弟妹。

孝顺的卫子夫人顶住了贫穷、寒冷等压力,终于将兄弟妹们抚养成人,让人感受到了女性细腻入微、一刻也不能缺乏负责心的品质。

在平民女性的形象方面,《史记》刻画得较少。

虽然我们能够从中寻找到一些平民女性所拥有的独特品质,但更多的是她们的家庭关系的生动描绘。

苏教版《史记选读》中女性形象简析

苏教版《史记选读》中女性形象简析

2013-11理论研究的操作。

丰富而开放的课堂活动是有效课堂的主线。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重拾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同时能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师生双方感受到上课带来的愉悦,感受到有效课堂的魅力。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升评价效率会计电算化涉及的知识面多而广,很难采用平时的考核或考查方式,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具体体现在两方面:全面的考查和考核形式的多样化。

考查应包含以下这些方面:理论知识的考查;实际上机操作能力的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考核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如可采取提问、书面作业、课堂练习、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会计电算化考证考试等。

只有采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才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努力,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教师也有机会从教学反馈的信息中吸取教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童云兰,赵杰.会计电算化[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作者简介:谢敏,1985年2月出生,女,湖北省天门市人,中专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会计教学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编辑鲁翠红《史记》有两大突破,在文史的突破上,它以“实录”的原则客观地挖掘出各阶层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历史原生态;在思想的突破上,他把天人之际的史学观引入历史的形成上,让史学家从犬儒的地位独立起来,继承和完善了春秋刀笔的精髓。

《<史记>选读》苏教版,是经过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语文选修本,该读本共选《史记》中19篇文章,其中本纪4篇,世家3篇,列传8篇,书、表、自序、《报任安书》存目各一篇。

虽然选读课本篇目不足原书七分之一,但是它还是较系统地从《史记》的成文缘由、成书经过、成文体例、史学和文学的独立格调展示给正在开拓眼界和境界的高中生们。

简论《史记》中的女性人物

简论《史记》中的女性人物

2005年5月第20卷第3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WeinanTeachersCollegeMay2005V01.20No.3【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简论《史记》中的女性人物王晓红(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7l1000)摘要: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或出身低微而富于远见、或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力、或富于母爱、或沦为争权夺利牺牲品的各类的女性形象。

表现出四方面特征:对待女性态度的复杂性;女性形象的丰富性;女性人物描写的传奇性;女性形象塑造的抒情性。

关键词;《史记》;女性;传奇性;抒情性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28(2005)03--0009一05收稿日期:2004一09一02作者简介:王晓红(1969一).女,陕西大荔人.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浩浩《史记》一百三十篇,洋洋洒洒五十余万字.所涉人物四千多个.重要人物达数百人。

人们常习惯于将关注的视点锁定在其中占绝对优势的男性人物.女性人物往往被遗忘。

《史记》中登场的女性人物约有四百多个.作者有意所传人物并为之立专传的是《吕太后本纪》。

大部分女性人物散见于诸篇中.或涉事而及.或被人引用.或无意一笔提及.其中不乏个性突出、性格鲜明的可以称得上社会上某一类人的代表的形象.经粗略统计.大约有三十多位。

笔者尝试将《史记》中女性人物作一个大致的分类。

可概括为;(一)出身低微,却坚守节操,富有远见的女性最具代表的是秦寡妇清。

由于史料的阙失.我们很难通过更多的细节解读清的事迹.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诸侯纷争、天下动荡的当时.清.一个出身卑微的弱女子成功地守护了祖先留下的盈盈巨产。

她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而且是一位少见的贞妇。

年轻守寡的她.矢志守节.应该说在当时并没有人要求她那样做。

毕竟其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还是相当开放的.再婚改嫁是平常之事.并不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实际上。

她的守节与守业是紧密相连的。

守节.不是自觉地践行礼教的内容.而更多的是维护庞大家业的需要。

史记中的女性地位反映观察

史记中的女性地位反映观察

史记中的女性地位反映观察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从夏、商、周到秦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史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女性地位的反映观察。

通过对史记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社会对女性的态度和地位。

首先,史记中女性地位的反映可以从女性角色的数量上观察。

在史记中,女性角色的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记载都是男性的事迹和政治事件。

这一现象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男权制度,女性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的参与度较低。

然而,史记中仍然有一些女性角色的记载,她们或是君主的母亲、妻子,或是有特殊才能的女性,如女儿李陵、女画师齐横等。

这些女性形象的出现,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才能和智慧的认可。

其次,史记中女性地位的反映还可以从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上观察。

在史记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多样且丰富。

有的女性形象被塑造成聪明睿智、有远见的女性,如秦国太后赵姬、汉武帝的母亲吕雉等。

她们在政治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国家大事有着深刻的见解和决策能力。

另一方面,史记中也有一些女性角色被塑造成柔弱、依从的形象,如虞姬、吕后等。

这些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温柔、贤淑的期望,同时也暗示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地位的限制。

再次,史记中女性地位的反映还可以从女性在历史事件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上观察。

史记中有一些女性角色在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历史进程产生了影响。

例如,史记中记载了汉武帝时期的外戚权臣王政吕后,她通过巧妙的手段掌握了政权,对国家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另外,史记中还记载了一些女性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如虞姬为保护秦王子婴而舍身殉国的故事。

这些女性在历史事件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勇敢、忠诚的认可。

最后,史记中女性地位的反映也可以从女性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上观察。

在古代中国,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责任。

史记中记载了一些女性通过教育子女、传承家族文化等方式对后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分析

《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分析

《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分析《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家司马迁所撰的一部中国古代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作为中国古代史书中的重要文献之一,《史记》中有关平民女性的形象描写丰富多样,展现了她们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和地位。

本文将从《史记》中选取几个典型案例,对其中的平民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史记》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蔡文姬。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之女,她自小聪明过人,文才出众,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史记》中对她的描写主要集中在著名的“迎亲辞”和“悔婚辞”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中,蔡文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情的文字展示了一个既敏感又坚强的女性形象。

她不仅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还能以才情之美抚慰自己的内心,使人们对她的境遇产生同情和敬仰之情。

这样的形象揭示了平民女性的独特魅力和内在力量,并对后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我想提及的是《史记》中的一个著名的女性角色——邓艾夫人。

邓艾是晋代将领邓艾的妻子,她在历史上被称为“邓夫人”。

《史记》中对她的描写比较简短,但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聪明能干、机智过人的女性。

在曹魏灭亡之后,曹魏故地被晋国攻打,邓艾与其他难民一起逃亡,但途中她遇到了一支追兵,陷入了绝境。

然而她并没有放弃,反而迎难而上,最终逃脱了追兵的追杀,保全了自己、丈夫和同伴的性命。

邓艾夫人的形象展现了平民女性在困境中的勇气和智慧,为后世女性树立了榜样。

再来,我们可以看到《史记》中对平民女性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史书的家斗篇、爱情篇和悲剧篇等方面。

在家斗篇中,比如说《王质篇》中通过对王质嬿嬿和郑任深情款款的描绘,展现了平民女性在家庭中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她们在家族血脉传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爱情篇中,又比如说《陈平吕后列传》中,通过对吕雉细腻的形象描写,展现了她作为一个平民女性在爱情中的坚守和奋斗。

最后,在悲剧篇中,《史记》中描述了一系列平民女性由于政治斗争而被牵连的悲惨遭遇,这些形象给人们带来了对社会不公的思考以及对平民女性的同情之情。

《史记》中的女性

《史记》中的女性

视点25提到古代女人,你第一反应是什么?她们的标签是古板、无趣、可怜,还是被两千年沉甸甸的封建枷锁压得抬不起头的苦难者?应该说,中国女人的地位上下浮动很大,她们经过了一个渐次由上坠下,又自下而上,争取“能顶一片天”的漫长革命。

这个女性地位的“至上”时代,《史记》最有发言权。

如果把《史记》看作一个宇宙,最亮眼的一定是帝王、将相、贤者、隐士、侠客等男性明星。

但太史公并未遗忘那些与男性共同组成完整社会的女性,在《史记》浩瀚篇幅中,专属帝王的《本纪》里有女性的单独篇章,王侯《世家》里也有为女性辟出的一篇《外戚世家》,其他平民女性,则像满天星,也许能见度低,着墨不多,却独树一帜映照在《史记》的整个宇宙系统里。

女儿、妻子、母亲,大义女性古代女人的社会身份,首先分为女儿、妻子和母亲三种进阶,《史记》中的三则事例,便为这三种身份选出了三个代表,大义的代表。

女儿代表如缇萦。

这是一出广为流传的故事,说缇萦的父亲淳于意是西汉齐国管太仓的长官,被尊称为太仓公。

太仓公年轻的时候还有个副业是当医生,由于精通业务,太仓公名气响彻齐鲁,不少人登门求医,但他是个旅游爱好者,经常出门交游各诸侯国之间,让患者无处寻觅。

而且,太仓公极具神医的古怪脾气,给来求医的人设置了不少门槛,因此让不少病人吃了闭门羹,结果也招致了很多仇怨。

医患关系,自古以来就是紧张的。

有记仇者愤愤不平,把太仓公私自越境巡游的事举报给了朝廷,按规矩,朝廷召他进京接受肉刑。

临行前,五个女儿跟着囚车哭哭啼啼,太仓公越看越生气,重男轻女思想油然而生,要是有个儿子,也有人为自己挺身而出一下,奈何自己只生了女儿,便没好气地骂女儿们:“生娃儿不生男孩,关键时刻一点用都没有!”小女儿缇萦听到爹爹这么说既伤感又羞愧,当下决定,随父亲一起到长安做点什么。

到了长安,缇萦以平民身份给汉文帝写了一封信,信中首先申辩父亲的廉洁,然后并不打算破坏朝廷律法,而是声明支持“坐法当刑”,转而又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说到罪人改过自新的层面。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美文荐读)谈《史记》中的几个女性形象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美文荐读)谈《史记》中的几个女性形象

谈《史记》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文学史上,她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人物描写与刻画。

司马迁在写人时,又严格遵循着“实录”的原则。

他笔下的人物,既是历史人物的真实,又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读《史记》,我们看到的不是木乃伊,也不是寺院庙宇里的泥塑像,而是跃动在各自“历史舞台”上有血有肉、有灵有感的活生生的人。

且不论帝王将相、诸侯大臣,即或是其中的几个女性形象也很出色。

女性,是人类永远不衰竭的话题。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历来处于从属的卑微地位。

从《诗经》中的“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开始,女性大多被定位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和倾国倾城的祸水。

尤其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更是造就了不少关于女性的历史谎言。

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女性的描写还是比较公正的。

不论是《殷本纪》中“洗澡时因吞吃燕子蛋而生契的简狄,还是《周本纪》中外出见巨人脚印因心爱踩之而生弃的姜原,虽然有些离奇,但那是本着“契”和“弃”都是奉天意而诞生的这个意图而引用《诗经》上的传说罢了;不论是《周本纪》中”奔密康公“的三个女子,还是《吴太伯世家》中为争抢采摘桑叶而使楚吴相互攻杀的少女们;不论是《秦本纪》中释放三囚的文嬴,还是《外戚世家》中的后妃和妃嫔们……总之,司马迁对她们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平的。

尽管对她们的描写着墨不多,且大多是只述其事而不记名,但在这众多的女性中却有几个个性鲜明、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

一是在《吕太后本纪》中的吕后,司马迁用本纪的体例,成功地塑造出她残忍刻毒、权欲熏心的乱政后妃的形象。

这个历史上著名的野心家,她处心积虑地培植吕氏势力,其表现是“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泣:眼泪)。

等丞相陈平听从侍中张辟强的办法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掌握南北军权,诸吕入宫,居中用事时,则“太后悦;其哭乃哀。

”同样是哭,前面的干哭与后面的痛哭两相对照,其用心可知。

论_史记_中的女性形象_董继伟

论_史记_中的女性形象_董继伟

12
系。 再如《史记·陈丞相世家》中有这样一位母亲,她
的故事也许不为人熟知,但同样是非常感人的,她就是 一位在乱世识时务的伟大的母亲,她就是西汉开国功臣 之一王陵的母亲。
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 陵少文,任之,好直言。及高祖起沛,如至咸阳,陵亦 自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攻项 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去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乐 向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为老 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 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 卒从汉王定天下。
三、富有母爱的女性
母爱的表现有许多具体的形式。《史记》中描写了 许许多多的令人心生敬意的母亲,她们或有春风化雨般 的温情、或有感天动地的举动。这些母爱带给我们的不 仅是感动,还有的就是心灵的震撼。
如人们对《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淮阴城下那位光 彩照人的漂母一定非常熟悉,漂母济信的故事更是众所 周知。面对这个贫穷却不事稼穑、不治商贾的年轻人, 漂母,这位生活在社会底层处境同样困窘的老人,在其 最需要的时候,她总是尽其所能盛一碗饭,送一杯水, 在这简单朴素的给予与馈赠过程中,我们见证了中国女 性的淳朴与善良。韩信年轻时没有出息,没有好的品行, 既不能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自己做买卖维持生活,“常 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曾多次前往亭长家吃闲饭, 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 室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饭食。“信钓于城 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 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 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乐善好施,敦厚实 在,扶困济贫而又无结善缘以图后报市侩心态的漂母, 对韩信有极大的震撼和教育作用。韩信以后成为具有非 凡才能、过人胆识、带兵多多益善且战功赫赫的将军, 与漂母那浓浓的恨铁不成钢的母爱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司马迁创作《史记》之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司马迁又尤其彰显人的历史主体性及其独特价值,司马迁对于“人”的独特认识不仅表现在他为刺客、游侠、医生、商人等小人物立传,还表现在他对女性人物的刻画之中。

本文通过分析《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把《史记》中平民女性形象按个人精神面貌分类为小市民妇媪、高义母、孝顺女三类,并一一进行了分析,司马迁笔下的女性不以柔弱、温婉取胜,而以坚强、睿智流芳,司马迁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尊重了女性,以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史笔,真实记录了这些平民女性的生活。

关键词:史记平民女性人格《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文学史上,她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人物描写与刻画。

司马迁在写人时,又严格遵循着“实录”的原则。

他笔下的人物,既是历史人物的真实,又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读《史记》,我们看到的不是木乃伊,也不是寺院庙宇里的泥塑像,而是跃动在各自“历史舞台”上有血有肉、有灵有感的活生生的人。

且不论帝王将相、诸侯大臣,即或是其中的几个女性形象也很出色。

女性,是人类永远不衰竭的话题。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历来处于从属的卑微地位。

从《诗经》中的“赫赫宗周,褒拟灭之”开始,女性大多被定位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和倾国倾城的祸水。

尤其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更是造就了不少关于女性的历史谎言。

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女生的描写还是比较公正的。

不论是《殷本纪》中“洗澡时因吞吃燕子蛋而生契的简狄,还是《周本纪》中外出见巨人脚印因心爱踩之而生弃的姜原,虽然有些离奇,但那是本着”契“和”弃“都是奉天意而诞生的这个意图而引用《诗经》上的传说罢了;不论是《周本纪》中“奔密康公”的三个女子,还是《吴太伯世家》中为争抢采摘桑叶而使楚吴相互攻杀的少女们;不论是《秦本纪》中释放三囚的文赢,还是《外戚世家》中的后妃和妃殡们……总之,司马迁对她们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平的。

尽管对她们的描写着墨不多,且大多是只述其事而不记名,但在这众多的女性中却有几个个性鲜明、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形象。

平民女性,指出身于平民的女性,其中包括帝王、诸侯、大臣家为人作奴仆杂役者,和没有封地的小官的女儿。

《史记》平民人数不多,约有25人。

因平民女性和政治事件关联较少(医官女儿缇萦除外),不宜按政治分类。

按个性精神风貌可划分为小市民妇媪、高义母、孝顺女等。

太史公塑造的平民女性个性突出,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一、小市民妇媪形象分析《史记》中有很多小市民特色的平民女性。

她们为《史记》人物画廊增添了许多滑稽和幽默的亮色。

所谓小市民特色,从《史记》人物看,比较倾向于指势利、实利、虚伪、狭隘自私的一类市民风格。

《史记》涉及的小市民妇媪很多,有王媪、武负、刘邦嫂、淮阴亭长妻、苏秦嫂等。

著名的势利人物是苏秦嫂。

苏秦落魄而归,其嫂挖苦嘲笑;苏秦衣锦还乡,富贵而来,嫂子恭敬侍侯,不敢仰视。

当苏秦打趣地问她为何前倨而后躬时,嫂子回答:“见季子位高金多也。

”话语单纯、直率、粗俗得可爱。

俗话说:丑到极点就是美。

苏秦嫂可谓美。

还有一种势利是小气中带着实利。

以刘邦嫂、淮阴亭长妻为代表。

当刘邦未发迹时,游手好闲,时常带人来大嫂家吃饭。

时间一长,大嫂就不耐烦了。

当刘邦再次带人来时,大嫂用勺子故意将锅底刮得啵啵响,刘邦只得走开。

他记恨大嫂,后来当了皇帝,故意不为大嫂的儿子封侯,经太公请求,才特意封为羹颉侯。

无独有偶,淮阴亭长妻对前来白吃饭的韩信颇不耐烦,故意一大早就吃饭。

当韩信赶来,锅里已经没有饭了。

刘邦嫂和亭长妻的小心眼举动,充满了山野村妇的朴实可笑。

这种实利的乡土女性,太史公写得素朴可爱。

刘邦故里小酒店主王媪和武负的势利,则透出一股趋炎附势的世故气息。

(刘邦)“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王媪和武负是两个小酒店主。

太史公虽然写刘邦为真龙附体而生,但决然不会相信刘邦当真是真龙天子转世。

但太史公用一本正经的语言,不经意间揭穿了刘邦自己刻意编织的神话。

武负、王媪“见”刘邦头上“常有龙,怪之。

”奇怪的方式当然就是大呼小叫,逢人便说。

刘邦为真龙天子的神话便广为传播,于是“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也就是说,自从“见怪”以来,高祖每次喝酒,都给武负、王媪酒酬数倍。

两人年末虽“折券弃责”,实际上得到了很多好处。

在这部小小的戏法里面,刘邦是个导演者,王媪武负二人便是演员。

二、高义母形象分析在平民女性里面,还有一组光辉感人的平民母亲形象,学术界称之为高义母。

有春秋时期介子推母,战国吴起卒母、和秦末汉初的漂母。

首先是大义从子志的介子推母。

介子推追随保护晋文公有功,晋文公论功行赏,却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心有怨言。

《史记&#8226;晋世家》记载了他们母子的一段对话: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

且出怨言,不食其禄。

”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

”至死不复见。

俗话说,母以子贵。

没有一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富贵的。

然而介子推母为了儿子高洁的志向,慨然提出入山隐居,直至烧死,也不肯出来见晋文公。

正是因为有如此深明大义的母亲,才有介子推如此狷洁之士。

吴起卒母,战国魏文侯时人,军事家吴起士卒之母。

吴起在为将带兵时,爱兵如子,与士兵同甘共苦。

士兵争为其效命,万死不辞。

吴起为一个皮肤生疽的士卒吮吸伤口。

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哭了起来。

请看太史公的感人记载:别人以为:名将吴起为一个小小的士卒吮疽,这应该是士卒和其母的荣幸。

为何卒母还要哭呢?卒母的回答让人感叹不已:“往年吴公为丈夫吮疽,结果丈夫拼命战死沙场。

而今吴公又为儿子吮疽,不知儿子又将死于何方?!所以大哭。

”对此,台湾蔡师信评论说:“卒母前有丧夫之痛,后有失子之忧,也都毫不怨尤,而连称‘吴公’两次,以示衷心尊崇,该多不易。

”卒母深明大义,明白吴起爱兵是报国,而士卒拼死是报吴。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吴起卒母能够从大义出发,忍痛割爱,夫死子继,可谓高义。

秦末漂母,慈善仁爱。

当韩信面有饥色,钓于城下。

漂母见而怜惜,一连几十天都来河边漂洗,次次给韩信带来饭食。

韩信表示将重报。

漂母却大怒:“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施之不图报,这就是朴素而真挚的平民女性。

明钟惺对此评论说:“信喜而言报,母怒。

此一怒,何其有品也。

”漂母之怒,怒在韩信把她同一般施恩图报之人那样看待。

何其高义和高洁的村媪、再者,或许漂母慧眼识人,看出韩信不是等闲之辈,便极力相助。

漂母的关爱给了韩信极大的奋斗勇气,当韩信被封为楚王之时,最先想起的是回报漂母、后人记住了漂母的慧眼识人,和那份雪中送炭的温暖。

当寒门士子怀才不遇,倍感孤独和苦闷时,禁不住怀念漂母。

唐人崔国辅有一首专门吟咏漂母的五言排律近体诗《漂母岸》:泗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

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

王孙初未遇,寄食何足论。

后为楚王来,黄金答母恩。

事迹遗在此,空伤千载魂。

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

遥望不可到,苍苍烟树昏。

几年崩冢色,每日落潮痕。

古地多圮,时哉不敢言。

向夕泪沾裳,遂宿芦洲村。

体现了一种对漂母的缅怀和怀才不遇的孤寂。

李白更是大声直呼:“沙丘无漂母,谁肯饭王孙”他深念漂母,在《宿五松山下荀媼家》,《贈新平少年》《猛虎行》等七首诗中都用了漂母饭信的典故,呼唤一种温情和相知。

漂母的形象已成了深邃识人、和智慧慈祥的母亲代名词。

三、贤明妻形象分析平民女性中,司马迁还塑造了一位贤明睿智的妻子形象,那就是《管晏列传》中晏子御之妻。

《史记》记载如下: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晏子御之妻是一位贤明的女性。

首先,她有一双慧眼,能够从丈夫的驾车姿态表现能看出其浅薄和洋洋自得,能从晏子的谦卑平凡看出其志念深邃。

其次,身为人妻,她能当机立断,请求离去,激夫励志上进。

使丈夫不断自新,提升人格,从一个平凡的车夫成长为一名大夫。

晏御之妻,其贤明胜过男儿。

《史记》中这样的平民妻虽只此一人,但光彩夺目。

四、孝顺女形象分析平民女性中,还有一个孝顺而勇敢的才女,就是缇萦。

缇萦,汉文帝时太仓令淳于医之女,事迹见于《孝文本纪》和《扁鹊仓公列传》。

文帝十三年五月,淳于医因行为不慎,触犯法律,按规要去长安处以肉刑。

汉代肉刑断损肢体,轻者致残,重者会死。

五个女儿在后边嘤嘤哭泣。

太仓公将行,骂其女说:“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小女缇萦自伤泣,于是随父到长安,上书汉文帝说:“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

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妾愿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下诏废除肉刑。

缇萦上书,陈述肉刑之过,甘愿入官府当婢女,替父赎罪,求让父亲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情、理俱在,感动孝文,从而使肉刑废除,父刑得免,并为一朝百姓造福。

缇萦可谓一位急智勇敢的孝顺才女。

正如太史公所称赞:“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

”司马迁还塑造了一批极有个性平民女子:卓文君夜奔相如,大胆当炉卖酒,可谓勇敢叛逆;聂荣为了扬弟大名,义奔韩市辨认聂政,铿锵有力,高呼苍天,悲恸而死,可谓勇敢刚烈。

太史公还怀着赞叹和敬意,记载了两位能干的女性商业家。

四川寡妇清,经营祖传丹砂矿业,得秦始皇尊重,为其筑女怀清台,礼抗万乘,名显天下,被太史公称为素封。

妇人陈君夫,以相马闻名天下,可称女中伯乐。

太史公还满怀同情,记载了为贵族做杂役而饱受压榨的女性,如汉济北王府中侍者韩女,和高级技工女子竖。

女子竖是汉济北王买来的高级技工,被剥削压榨,日夜辛苦劳作,最后累得吐血而死。

除了以上贵族、平民两大类外,还有的女性充满神秘色彩,所以归入他类女性,共有三人:白帝子母,黑夜田野哭子。

西王母,周缪王见之而“乐之忘归”,应该是一个长生不老的美貌妇人,而到了司马相如的笔下,西王母已“皬然白首”而穴处,是一个能够使唤三足乌的白发老妇。

素女,神秘而幽怨。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素女鼓瑟,音悲而幽怨,太帝不忍闻,禁令停止,素女不听,太帝将其瑟断为二十五弦。

后世李商隐的《无题》诗,就以素女之幽怨和叛逆而起题:“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总之,《史记》中的女性形象,贵族女性形象复杂多变,平民女性个性突出,充满了社会生活气息,可以说是《史记》伟大而成就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