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电厂运行安全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核电厂运行安全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
核能作为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能源在社会生产当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应用便是用其进行发电。我国截至目前共建立了两座核电站,其生产的电能对于供给区域需要有着重要的帮助。从核电厂的具体运行来看,因为核泄漏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其运行安全进行分析强化,有效控制安全问题的发生意义显著。下面就核电厂运行安全的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核电厂运行管理提供指导。
标签:核电厂运行安全;防控措施
核电厂由于存在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而对公众产生危害的风险,因而人们对核电厂安全的关注程度要比对常规电厂及其它新能源发电方式高得多。为了保障核安全,核电厂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及其退役中均按照纵深防御原则,采取保守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经过核电厂9 000多堆·年的运行证明是有效的。由于核电厂存在放射性危害的风险,后果又十分严重,因此运行核电厂的风险管理十分重要。
风险管理最早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所罗门·许布纳博士于1930年提出,其内容是指各经济单位通过识别、衡量、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實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1 核电厂运行安全常见问题
核电厂在目前的运行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核电厂的运行安全和效率会大受影响,所以全面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十分重要。从现阶段的核电厂运行分析来看,其问题主要有三个:
第一是系统故障问题。在核电厂的具体运行中,执行系统或者控制系统的失效会造成整个系统运行的中断或者故障,带来较严重的安全问题。就目前的资料总结来看,核电厂42.7%的安全问题都是由系统故障引起的。
第二是监管问题。核电厂的运行需要有效的监管,对各个环节的器械设备运行状态会有更加清晰的掌握。一般来讲,为了达到此目的,需要从设备监控和人员监控两方面出手,而目前的监控系统、设备监控不够完善,人员监控又存在着布置不到位的情况,所以整个监控系统的功能发挥较弱。从调查实践中发现,核电厂的安全问题,34.1% 与监管有关。
第三是设备故障。设备故障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设备的老化导致了其运行故障,二是操作的失误造成了设备的意外故障。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影响核电厂运行的系统性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解决。目前的核电厂运行中,设备老化导致的事故率为13.1% ,人员操作导致的安全问题发生率为10.1% 。
2 核电厂运行常见问题的防控措施
为了保证核电厂的安全运行,需要在问题基础上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布置,这样问题解决的彻底性更加突出,安全保障的效果会更好。从实际分析来看,措施采取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2.1 完善核电厂应急体系
第一是对核电厂的应急体系进行完善。核电厂的运行中会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如果其发生后处理不及时,产生的后果无法想象。基于此,核电厂在实际运行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全面性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要以安全问题的解决为指导做好应急预案的构建和体系的完善,这样,即使问题发生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采用有效的措施应对,安全威胁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应急体系的完善来看,其一是完善领导体系,其二是完善责任体系,其三是完善监督体系,其四是完善执行体系。这四方面的体系完善可以构建具有综合性和实效性的应急系统,其对于安全问题防控的意义巨大。
2.2 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制度
为了防控核电厂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全面性构建安全监管制度可以使得安全监管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就监管制度的具体构建来看,主要是进行责任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的强化。一方面,建立横向责任区域划分制度保证监管责任无死角,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的效果,另一方面,构建纵向的责任领导体系可以对监管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方向做出更具科学性的指导。简言之,区域责任划分的明确领导责任机制的建立使得整个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得到了提升。当然,为了对安全监管的效果进行更进一步的提高,建立设备监控系统和人员监督管理系统也十分必要。例如,某核电厂在运行中构建了完整的安全监管制度,而此制度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在设备运行区安装13 台监测仪器,将仪器和中央监控室进行连接,这样仪器数据信息可以第一时间传入中央监控室,二是在设备运行区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小组13 个,每个小组 2 人,在监控过程中执行三班倒,由此保证设备运行区时刻都有监控人员。另外,为了对责任进行明确,人员上岗要做责任轮换,这样责任确定更加清楚。
2.3 规范安全操作,减少机器故障
第三,规范安全操作,减少机器故障也是防控核电厂运行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从具体分析来看,核电厂的一些机械设备故障是因为操作的不规范产生的,所以具体的安全方控制需要对人员的操作做系统化和规划化的培训,这样操作误动作产生的设备故障问题会明显减少,机械的故障率会有效降低。除此之外,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保证其运行性能和效果的良好,这样也可以减少设备运行负荷累积出现的问题。综合来讲,通过操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的提升,核电厂设备故障率有效降低,安全性得到明显的提升。
3 风险管理应扩展的领域
在大亚湾核电厂风险管理的实践中,风险分析和防止非计划停机停堆等工作主要是以工程判断和经验反馈为基础的。尽管建立了经验反馈和标准风险分析数据库,但是由于具体的运行机组所处的状态、条件存在许多不同,而且每次参加风险分析的人员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也不尽相同,都会造成风险分析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甚至可能忽视某些风险因素。
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识别风险和风险衡量,如果风险不能被充分识别,预防措施不能到位,就有可能引发事件。充分发挥PRA 技术量化分析的优势,在运行、维修等生产活动中实现对核安全的可知、可控应是发展的趋势。利用PRA技术量化分析的优势,可弥补目前的运行技术规范对多系统、设备不可用的安全后果进行分析的不足,并克服因确定论方法带来的保守性,这应是风险管理技术扩展的领域。通过确定对电站风险具有重大影响的系统及设备,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进一步优化维修大纲。以PRA 为基础可以提供改进设备可用率所得到的潜在风险利益的定量信息和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而停止服务所产生的风险后果的定量信息。将获得的利益及代价进行比较,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来支持电厂高水平的安全和可用率。风险依据的决策方法将帮助维修人员:
(1)识别需要预防性维修升级(增加维修项目或维修频度)的设备,使其在运行可靠性增加的同时,提高电厂在安全上获得的利益;
(2)识别可以维修降级(减少维修项目,延长维修周期)的设备,这些设备的原维修频度会导致高风险机组组合的频繁出现,而使电厂的总风险增加;或者提高其可靠性的代价与提高安全水平的收益不相称;
(3)识别只要求进行纠正性维修的设备,其不可用不会导致风险增加,且其维修对机组状态无特殊的要求
4 结语
核电厂的运行安全不仅关系着其经济效益的实现,更关系着区域范围内环境的安全和人员安全,所以在核电厂的具体运行中需要对其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强化并讨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核电厂的运行安全问题才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张林,崔岗,张兴振,王元媛,张立斌,谭胜盛. 核电厂电气二次系统信息安全监管平台的研究[J]. 核安全,2015,14(04):76-82+89.
[2]胡帮达. 中国核安全立法的进展、问题和对策[J]. 科技导报,2017,35(13):57-60.
[3]薛培,刘燃. 核安全生产事故犯罪及其刑法治理[J]. 人民检察,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