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务知识)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知识)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比较研究
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比较研究
第壹部分:研究的基本框架、采取的模型和方法
本课题依据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格局,对东西部差距的基本表征及其阶段划分展开分析,揭示了东西部差距的及其阶段性影响,且对东西部差距的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最后,于借鉴国际区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政策建议。
主要成因包括东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地理地貌及区位、文化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投融资、技术和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城镇化影响、体制政策等方面。
本课题采用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和预测了东西部地区GDP及其差距的发展趋势,运用改造的洛伦茨曲线构建产业差距系数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对东西部地区差距的影响。
第二部分:差距及变化趋势
1、差距的描述
1)东西部绝对经济差距
2)东西部相对经济差距
最近由东西部关联经济量倍数表示的东西部相对差距已经出现峰值,由扩大转向缩小。
根据GDP总量倍数计算的峰值出当下2005年的3.28倍;根据人均GDP倍数计算的峰值出当下2004年的2.63倍;根据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计算的峰值出当下2003年的2.52倍。
学术界壹般以人均GDP倍数计算的2004年为东西部差距转向收敛的拐点。
2、分阶段及特征
东西部根据人均GDP倍数表示的相对差距和人均GDP绝对差额表示的绝对差距于1978-2007年30年间的变化呈现为四个阶段。
阶段壹:1978年—1989年,东西部差距变化较小,但呈现出差距扩大的迹象。
阶段二:1990-1999年东西部经济相对差距总体上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绝对差距扩大开始提速。
阶段三:2000-2004年,东西部差距增速放缓,但绝对差距加速扩大。
阶段四:2005-2007年,东西部相对差距出现收敛,但绝对差距扩大速度未有明显下降。
3、发展趋势
尽管按照东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倍数计算的东西部差距有所收敛,但这很大程度上受到东西部经济总量的影响,且不改变东西部人均GDP绝对值差距高速拉大的基本态势,因而东西部的差距实质上仍然是快速扩大的,这种趋势如果不予以遏制,到2006年东西部人均GDP绝对差距将从2007年的19220元扩大到24734元。
本课题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和预测了东西部地区GDP及其差距的发展趋势。
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东西部差距开始逐渐改变,特别是2004、2005、2006三年间,西部人均GDP和GDP总量增长速度均反超东部,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显著的,也印证了反映经济差异先扩大、后缩小客观趋势的双S曲线模型,而且东西部经济差异正处于双S曲线模型的中部时期,即东西部GDP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有所遏制。
第三部分:成因分析
(壹)产生差距的主要因素
除人们已经形成共识的常规影响因素,如地理环境、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历史发展基础等,经过分析发现以下因素对产生东西部差距有重要影响。
1、“资源的诅咒”效应,即资源丰裕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资源贫乏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
原因于于:(1)西部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成果的能力低于东部。
虽然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可是由于交通和技术的限制,开采成本高。
加之西部地区开采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益低,自然资源优势难以迅速转化成经济优势。
(2)于传统的计划体制下,扭曲的要素和产品价格体系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价格优势相背离,资源利益的大量流失,使西部地区于工业化初期无法依靠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起来。
(3)地方和中央于资源价值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4)西部地区“竭泽而渔”式的开采;(5)产业分工及产业布局。
西部过分依赖原材料的初级产品加工业,于东西部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处于低端水平。
2、文化传统和人脉资源
从文化传统因素见,东南沿海地区是儒学文化和各具地方特色的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国际贸易和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居民较早地形成了商品经济观念,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也先于其他地区,因此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经商和办实业的意识较强。
教育事业较为发达,文化素质和人均受教育程度高,当禁锢于他们身上的传统体制和政策被摆脱之后,他们个体的能量得以充分发挥,且又本能地走向国内外商贸市场。
而广泛分布于东南亚、欧美等国华人、华侨(原籍大多于东南沿海)以及由此形成的“人脉”关系,加速了东部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而西部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存于,导致了人们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观念、意识。
即使于时代背景发生变化以后,惧怕风险、懒惰、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唯意志论等自然经济观念和传统计划经济思想依然存于,且形成壹种群体性的思维和行为定势,制约
着西部地区的思想解放,增加了西部制度创新的难度。
3、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分析表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投资是推动东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而西部长期依靠国有经济支撑经济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国有经济的弊端是东西部经济差距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
分析表明,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的资本产出效率高于国有经济,而西部地区的国有经济的资本产出效率高于非国有经济。
这表明,东西部地区除国有和国有控股经济外,非公经济于投入产出、产品开发营销等方面,存于着相当大的差距。
这可能是导致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更重要的原因。
4、人力资本
现代人力资本研究表明,壹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我们采用教育投入的产出率、人均教育投入和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来反映东西部人力资本存量,通过比较分析能够见出,从1996年至2006年间,东西部于上述三个指标上存于很大差异,西部地区壹直处于落后状态。
于教育投入的产出率上,东部地区始终是西部地区的1.2-1.5倍;于人均教育经费的投入上,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8-2倍;于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上,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平均长1-2年。
除此以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租金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使得西部地区的许多专业人员(尤其是中高级人才)流到东部,人力资本存量进壹步流失,也是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
5、产业结构
我们选择可分产业计算的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差距表征指标,借助洛伦茨曲线的基本原理构造东西部产业差距系数(D)展开分析,且通过计算三次产业各年度分别对东西部产业差距系数的贡献率,发现:
80年代造成东西部产业发展差距的主要产业是第壹产业;从90年代开始,农业对东西产业差距拉大的影响逐渐减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90年代之前农村改革极大地释放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这种效应于东部地区更为显著;而90年代以后,第壹产业于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持续缩小,减弱了它对东西部差距扩大的影响。
近年来第二产业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距缩小趋势,推动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整体收敛;这是由于第二产业于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和它的劳动生产率于东西部地区越来越接近所致。
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对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成为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来源。
2004年以来,由于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第三产业的地区差距仍于不断扩大,且增幅有上升趋势,成为推动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动力,这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6、劳动力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主要贡献集中于东部区域(即生产不断向东部地区集中)。
但相当壹段时间,我国的统计口径且没有把流动人口纳入常住人口计算,造成于统计指标上东部发达区域人均产出迅速增加。
本世纪开始以来,大规模劳动力跨区域转移被纳入各地区人均产出的统计指标考量,导致东西部以人均产出计算的经济差距有收敛趋势;近年来,由于东部产业升级以及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跨区域的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低素质往西部回流、高素质加速流向东部”的特点,这种现象对东西部经济差距发展的影响值得关注。
7、制度因素
我国的改革开放总体来讲是由制度创新推进的,而我们的制度创新从空间上讲,有渐进式推进的特征。
但从某壹个具体的改革区域来见,又有突变性的改革政策嵌入的明显痕迹。
因此,对具体的某壹个改革区域,其经济发展可能因制度创新的推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空间上的渐进式推进,必然形成时滞,造成改革区域和非改革区域之间发展速度上的更大落
差。
由于改革区域于2000年之前,大多选择于东部,所以这种发展速度的落差就形成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
8、区域经济政策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提出“俩个允许”和“俩个大局”的思想,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开始由改革前的“区域均衡发展”转变为“区域非均衡发展”,东部地区借助政策和区位的优势跨越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地区差距迅速扩大的问题,中央开始思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且于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于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于2005年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这些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壹定程度上缓解了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
可是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主要是以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加大后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它的“输血”功能明显,但对如何培养后进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其产业升级、产品换代的“造血”功能,仍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2006年,根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央于“十壹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主体功能区的构想,进壹步丰富和完善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但要使主体功能区战略于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中发挥作用,该战略如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衔接,也仍需要不断进行深入探索。
(二)形成不同阶段特征差距的主导因素
阶段壹:1978年—1989年,东西部差距变化较小,但呈现出差距扩大的迹象。
成因:
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政策效应尚不明显,但东部地区得改革政策之先,生产力要素水平提升,差距开始显现。
阶段二:1990-1999年东西部经济相对差距总体上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绝对差距扩大开始提速。
成因:(1)东部地区继续得到优惠政策的扶持和既有政策累积出现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因渐进式改革的滞后效应,经济发展中缺乏优惠政策的影响。
(2)东部制造业的发展吸引了发展滞后的西部地区的要素资源,而扭曲的资源价格体系和西部人力资本流失导致产生东西部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
(3)东部地区率先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和和世界经济壹体化接轨的“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加大了该地区经济的外向依存度,和封闭落后的西部地区形成巨大反差。
(4)通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东部地区干部群众开放理念、开放意识日益进步,关联的制度政策设计日趋完善;而西部地区则基本仍停留于传统观念和保守政策的框架内。
阶段三:2001-2004年,东西部差距增速放缓,但绝对差距加速扩大。
成因:(1)国家对东部新增的优惠政策虽然减少,但已经形成的制度优势使东部仍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而西部大开发加大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尚未显现,但投资对GDP产生了直接的拉动作用。
(2)因资本和人力资源的积累,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GDP增长的作用加大;而西部地区仍于进行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准备,增长虽然加速,但不足以赶上东部的发展速度。
(3)东部地区20多年的高速发展极大地缩小了城乡差距,社会消费水平和城乡差距巨大的西部地区形成越来越大的反差。
阶段四:2005-2007年,东西部相对差距出现收敛,但绝对差距扩大速度未有明显下降。
成因:(1)东部地区发展空间开始受到已有规模的限制,各种资源的约束趋紧;西部大开发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开始显现。
(2)受产业转移规律的影响,为争取资源和市场,国际和东部的产业加快向西部转移,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加快,但和东部相比,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落后仍然十分明显。
东部地区因总部经济仍然享受西部发展的额外红利。
(3)国际金融危机对加工贸易比重较大的东部地区影响明显;西部地区受此影响相对较小。
第四部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国际经验借鉴
通过对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本课题认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其是发展滞后地区实现跨越发展应当重视:
1、对重点“问题地区”进行分析,制定促进“问题地区”发展的综合配套扶持政策;
2、创新土地政策,撬动“问题地区”开发,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3、培育重点增长极,以增长极为据点带动“问题地区”发展;
4、提升民众素质,鼓励开拓和创业。
第五部分: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政策建议
1.将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叠加,以促使西部地区的重点开发区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制高点和增长极,辐射和带动其它地区有条件地发展和建设。
具体说来,建议于西部地区重点开发成渝城市群(成渝经济区)、关中城市群和北部湾等等地区,适当将国家的扶持发展政策向其倾斜。
于国家支持下,打通重点开发区和其它功能区的快速联接通道,使其它功能区于承接国家和东部的各种帮扶政策的同时,能有效接受重点开发区的辐射和服务。
对西部其它功能区中的“问题地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采取壹些更为特殊的帮扶政策和生态或扶贫移民政策。
2、于调整资源价格形成和价值分配机制的同时,着力延长西部资源型产业的产业链。
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提高资源价格的市场化程度。
提高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标准,调整
中央和西部于这些税费上的分配比例。
利用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招商引资,承接国际和东部的产业转移。
西部要努力发展和自身资源优势相结合的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资源产出的附加价值,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以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将社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
西部地区的落后首先是文化教育和人口素质的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欠佳是西部地区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于东西部之间已不太可能有很大差异的现实背景下,社会发展水平就成为经济发展投资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尺。
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因地方财政资金短缺而受到阻碍,这就需要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通过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来帮助其实现。
更进壹步地讲,社会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会加速提高西部地区人才质量,增强其对人才的凝聚力,增进其自我创新能力。
4、将引导农民实现集中居住作为城乡统筹的重要着力点,快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效培育农村消费市场。
以城镇化和工业化为推动城乡统筹的抓手,以此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尤其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回流的外出务工人员。
推动农用地和非农用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以多种措施帮助农民实现集中居住,以便于农村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逐步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消费偏好,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提高农民现金收入水平,培育消费市场。
5、调整西部地区产业政策,促进西部产业从“资源依赖”的加工产业向“资源和技术且重”的现代制造业转变。
除利用资源禀赋招商引资外,西部地区要注重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向本地区转移,尤其是要重视物流、金融、中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既是用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来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也是服务和促进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大教育和
科技投入,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培养西部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现代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