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考试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再现客观现实。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旨:它强调立足客观现实,正视现实,忠实现实,对现实作冷静的观察、分析,直接揭示现实矛盾。二是写实的方式。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现实型文学具有写实的逼真性。它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它以描写见长,描写不夸张,不变形。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理想的文学形态。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表现主观理想。这是理想型文学的工旨。它突出主观因素,具有明显的理想之一色彩。他艺术的创造一个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作家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二是直接抒情的方式。只是理想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它的情感态度主要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像现实型文学那样不动声色地将情感隐藏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之中。象征型文学: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寄寓审美意蕴。这是象征型文学的主旨。这种意蕴或是侧重客观现实,或是侧重主观感受,都往往有某种超出具体、个别现象的抽象、概括、朦胧的性质。二是暗示的方式。这是象征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它侧重以间接地方法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往往塑造变形、虚拟的假定性形象,启发读者去体味象外之意。典型: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一般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它的性格特征和艺术魅力都是通过卓越的性格刻画来实现的,在人物塑造时处于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特征化:是写实性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方法,意境: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象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想意境的空间。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意象:意象,这里主要指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以表达这里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行动元与角色:这是叙事作品中人物功能的两个方面。行动元即人物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单位对故事进程产生推动作用的功能;角色即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功能。这两种功能在作品中人物的身上应当是统一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这是分析叙事作品内部结构的两个向度,表层结构师历史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字面顺序研究作品各个单元之间在作品文本中的关系;深层结构师共时性向度,研究的是叙事内容各个要素在叙述顺序背后的内在关系。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这是叙事作品中的两种关系。文本时间指的是阅读作品本文所需要的实际时间,也就是表示作品所叙述的内容本文长短的时间概念;故事时间指的是所叙述的故事内容中虚构的实间过程。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在顺序上的相同和不同构成了叙述中的顺时序(顺叙)与逆时序(插叙、倒叙)等不同的叙述方式;而本文时间长度与故事时间长度二者关系的变化则构成了叙事速度的变化。叙述者的声音:叙述者的声音是叙述动作在作品本文中的体现。叙述者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叙述者声音就构成了什么样的特点,不同的叙述风格也可以从叙述声音的差异上加以区别。在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会凸现出来,声音本身成了被关注的对象,便形成了“戏剧化”的叙述者。抒情话语: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是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的、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具有象征型地变现情感的功能。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精炼又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情景交融:指抒情性作品中描写的景物(画面)与情感内涵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的景是情中之景,情是景中之情,写景之语成为象征性表现情感的写情之语。文学风格: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文学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作家作品风格的核心和基础,但也包括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
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涵。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是作家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禀赋等综合形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方式的表现。它制约和影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表现。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这种意义上的文学消费时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的。狭义的文学消费却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文学传播: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将文学作品或文学信息传递给之学接受者的过程。通俗的说,文学传播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的出版于发行活动。文学传播是沟通文学信息源于文学接受者之间的桥梁。大众文学:大众文学是与“高雅文学”相对而言的,通常指一种浅近、通俗、平易、适合消遣和易于流行的文学类型,它以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下文化程度的社会大众为读者对象,以读者现有的一般审美趣味为艺术水准。其特点是:思想内容浅俗,艺术形式简明,适合消遣娱乐。在商品社会,大众文学又称“消费文学”,往往有明显的赢利性和较高的商业价值。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联邦德国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等人于本世纪60年代提出并频繁使用的一个基本范畴。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本文为对策、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各种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消化或扬弃。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即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即成心理图式,就叫做期待视野。在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问题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必然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隐含读者:隐含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只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按照作者的创作动机,理解作者的本义,把本文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一种能动的意识形态评价行为,即站在一定立场、根据一定的文学理论思想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并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文学批评的标准:指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人们据以分析、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尺度或准绳。文学批评的标准时随社会历史的变化和文学发展的实践而变化发展的,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将“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所为评价文学:作品的“最高的标准”。我们现在主张的文学批评标准包含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两个具体方面: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这是文学批评的两个有机联系的具体标准。思想标准时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包括作品是否具有高度的真实性、进步的倾向性和健康的情感性;艺术标准是形象、意蕴密切相关的创造性状况的评价。坚持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相统一,是正确开展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是从逻辑上对文学类型进行的总体划分,它适合于不同历史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历史形态。它们有特定的历史内涵,不能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概念来指称所有历史时期的文学类型。但二者有密切的联系。近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使现实型、思想型、象征型文学形态得以独立和充分的发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成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它们完全地体现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类型的类型特征。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文学意境有三个特征:其一,情景交融。南宋范希文首先发现了意境这一特征,他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意思是说意境中有两大元素。情和景是交融在一起分不开的。清代思想家王夫人也说过“景中生情,情中含景”。这是意境的表现方法特征。其二,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