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动态心电图的安装操作
(一)安装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皮肤处理 导联电极安装固定 仪器开启 指导病人
五、动态心电图的安装操作
(二)造成干扰伪差的因素
仪器设备抗干扰的指标是否达标 电极片质量是否达标 电极导线 皮肤处理 电极片粘贴位置 导联线固定 静电和磁场 体位变动、过度换气
动态心电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辰成
主 要 内 容
1 概述 临床应用范围 基本技术指标 导联系统 安装操作
2 3
4 5 6 7 8
回放分析
报告的书写 评估标准
一、概


(一)动态心电图的发展历程
1961年应用于临床 导联系统:单导→3导→12导→18导 记录时程:数小时→24h→72h→1.5年~3年(植入式) 记录方式:磁带-→固态-→闪存卡 软件分析功能:心率、节律分析-→ST段分析-→HRV、起 搏通道、QT离散、晚电位分析、睡眠呼吸监测、窦性心 率震荡、心率减速力等
房性与室性早搏最常见,交界性少见 早搏的发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孤立的无症状的早搏多见于健康人,发生率随着 年龄增长而增加 部分室性早搏可诱发室速、室颤等致命心律失常, 应更加重视 室性早搏的危险性不单纯取决于数量,更重要是 发生的病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八、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评估标准
4、房颤中的房室阻滞
房颤合并一度AVB无法诊断 房颤合并二度AVB很难诊断 房颤合并三度房室阻滞的心电图特点 全程缓慢的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无心室夺获
(九)计算机在回放分析处理过程中的故障
总结与展望
DCG是复杂疑难的心律失常无可替代的诊断工具 已扩展成为急性心梗和心脏猝死的危险分层评估手段 应用网络信息模式实现远程动态心电图监测 DCG检测技术规范化、标准化、广泛的应用,将更好 地帮助临床对心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四、动态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二)Mason likar与Einthoven Wilson十二导联的比较
QRS波电轴右偏(I导联S波加深,甚至R/S≤ 1) Ⅱ、Ⅲ, I, aVL aVF 导联中R波振幅增加 导联 R波振幅降低
有时可有ST段和T波的改变
五、动态心电图的安装操作
(一)安装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皮肤处理 导联电极安装固定 仪器开启 指导病人
5.其他(如:心室预激、束支阻滞、Burugada)
6.ST-T改变 7.心率变异性
七、关于报告的书写
报告的补充说明 1.须说明提示的心率概况
全程心率最快 <90bpm、最慢 <40bpm
总平均心率 <55bpm或 >85bpm(有基础心脏病时为> 80bpm) 24小时总心搏<8万
1999年ACC/AHA在动态心电图应用工作指南,将“三个一” 标准中间隔时间≥5.0min
八、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评估标准
ST-T改变的因素
冠心病心肌缺血 健康人:体位改变、过度换气、心率变化 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 脑血管意外 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 自主神经调节障碍 心室肥大、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
六、动态心电图的回放分析
(一)分析、留图的要求
细心、耐心、认真地进行确认、鉴别、修改和 编辑。 心电图的编辑留图要确保图形质量,采集的条 图尽可能避开干扰伪差 诊断报告须与其他各项表格(报告首页和分页 的数据、趋势图、直方图等)内容保持一致。
六、动态心电图的回放分析
(二)留图时须注意的问题
注意
七、关于报告的书写
部分诊断名词和补充描述用语的规范化
逸搏心律
快频率的心动过速 激动传导异常及其他诊断 ST-T改变
八、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评估标准
八、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评估标准
(一)关于窦性心律
一般不诊断窦缓、窦速、窦性心律不齐
八、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评估标准
(二)关于早搏类的心律失常
八、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评估标准
(六)动态心电图监测中长间歇的诊断
在长程的动态心电图检测中,常易捕捉到长于 2秒以上的RR间期
1、长PP间期小于基本PP间期的两倍
(1)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2)房早未下传
(3)窦性心律不齐
2、长PP间期与基本PP间期成整倍数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3、长PP间期大于基本PP间期两倍以上
LL: 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七肋缘
RL: 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七肋缘 CM1:位于胸骨右缘第四肋
CM2:位于胸骨左缘第四肋
CM3:位于CM2和CM4联线的交叉点 CM4: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 CM5:位于左腋前线第五肋( CM4水平) CM6:位于左腋中线第五肋( CM5水平)
四、动态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MX三导联 Mason Likar十二导联
注意鉴别体位和呼吸、心动过速以及干扰和伪 差所致的ST段呈的假阳性改变
体位、换气对ST-T的影响
八、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评估标准
(五)评估ICD和起搏器功能
1. 评估ICD放电治疗是否恰当,评估药物辅助治疗的效果 2. 评价ICD及起搏器的功能,以除外肌电抑制和起搏器诱 导的心动过速(PMT),检测起搏器感知及起搏功能的 间歇性异常 3. 观察起搏器参数设定及特殊功能运行对其病人是否适宜 4. 对无症状的起搏电极异常給予提示 5. 定量分析自身心律与起搏心律、心房及心室起搏所占的 百分比 6. 并对无症状患者进行随访
1. 干扰性房室脱节
2. 干扰+阻滞→房室分离 3. 三度或高度AVB →房室分离
1、干扰性房室脱节
心电图特点:房室分离,且室率>房率 (由于心室提早激动,使本能下传的P波因遇提早激动产 生的生理不应期而不能下传)
2、干扰+阻滞性房室分离
①干扰性房室脱节合并房室阻滞
心电图特点: 室率>房率,P3、P4远离T波却不能下传
一、概
(二)动态心电图的特点

特点:无创伤、常态下长时间连续记录,信息量大,异常 检出率高 优势:短时间症状与心电活动的关系 局限性:
①不能识别 P波 ②基线漂移、干扰过大时图像失真
二.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
捕捉一过性心脏病变, 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做定性和定量分析
四大功能: 心律失常分析 心肌缺血分析 起搏器、ICD功能分析 心脏事件风险评估
2. 封面异常最快、最慢心率及最长RR间期的性质及 发生时间 3. 各种心律失常发生数量、百分比、发作时间、与 窦律的关系以及发生规律 4. 心动过速发生的阵次、持续时间、频率变化及必 要的百分比
七、关于报告的书写
报告的补充说明 5. ST-T改变的形态、阵次、程度、持续时间,与 频率和症状的相关性 6. 患者有症状时的心电图表现并详细描述 7. 起搏器患者的自身及起搏器的各种心律的发生 情况及百分比、间歇性功能异常的情况、起搏 器的工作方式 8. 图形诊断不宜定夺时,给予具体描述
三、基本技术指标
频率响应
采样频率 分辨率
四、动态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一)三通道 MX导联与Mason Likar十二导联Hale Waihona Puke Baidu
CM5: “+” 左腋前线第五肋, “-” 胸骨柄右侧 CM1: “+” 胸骨右缘第四肋, “-” 胸骨柄左侧 CMaVF : “+” 左锁骨中线第七肋, “-” 胸骨柄剑突上 地线: 右锁骨中线第六肋 RA: 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二肋 LA: 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二肋
9. 诊断报告中的各类诊断,条图必须有留有证据
10.患者生活日记有症状时实时条图
七、关于报告的书写
动 态 心 电 图 报 告
概括监测中的各类数据
诊断及评估结果 报告的补充说明
七、关于报告的书写
诊断及评估结果
1.基本心律类别 2.与窦房结有关的各类阻滞及停搏 3.早搏(心脏高位往下排列) 4.逸搏
二.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
(1)窦性停搏
(2)短暂性全心停搏
4、房室阻滞时的长间歇 房室阻滞伴短暂心室停搏
5、心房颤动终止时的长间歇
阵发心房颤动终止后的窦房结恢复时间延迟
6.起搏器心电图中的长间歇 起搏器肌电误感知
八、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评估标准
(八)动态心电图中的房室分离
房室分离是三度及高度AVB的基本表现,但房室分离 ≠三度或高度AVB 房室分离按产生原因分类
二.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
1. 对间歇性或阵发性的症状进行检测,并可评定患者 有症状时相关的心律失常的诊断以及对运动时胸痛 患者评估。 2. 对不明原因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头晕、黑朦现象以 及发作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 对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危险性评估 。 3. 协助鉴别冠心病心绞痛的类型,如:变异型心绞痛、 劳力型心绞痛,尤其是无症状性心绞痛。 4. 对已确诊的冠心病人进行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及相 对定位分析。 5. 对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病患者的评估以及生活能力 的评定。
2、干扰+阻滞性房室分离 ②二度Ⅱ型房室阻滞合并干扰性房室脱节
心电图特点: 房率>室率 逸搏间期<2倍PP间期(存在干扰的可能)
3、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
明确诊断的严格条件: 房室分离,且房率>室率 房率和室率都不太快 室率慢于房率的1/2 缓慢逸搏心律(<45bpm) 逸搏周期≥2倍PP间期(有助排除二度AVB) 房率不能过快(<135bpm)(以排除生理不应期影响)
1. 全程的最快、最慢心率 2. 最长RR间期,必要时调整判定停搏的默认值 3. P波形态变化的过程 4. PR间期的缩短或延长的变化过程
5. 早搏时不同形态、不同联律间期的P’波或QRS波群
六、动态心电图的回放分析
(二)留图时须注意的问题
6. 快速心律失常最长阵的要将发作前和终止时的心 电图做完整描记,必要时包括发作前、终止后 7. ST段压低、抬高的改变过程和程度最严重的图形 8. 心律失常趋势图及ST段趋势图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药物导致心律失常的判断 1. 若室性早搏增加数倍以上 2. 出现新的快速心律失常 3. 非持续性室速转为持续性室速, 4. 出现明显的房室阻滞及QT间期延长
八、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评估标准
(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
24小时总心搏数<8万次,24小时平均心率<55bmp, 最快心率<90bmp且伴症状,最慢心率小于35bmp,心 率≤40bpm持续1分钟以上
QT间期延长,R on T型室早诱发室速
八、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评估标准
缺血性J波 室早诱发室速室颤
八、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评估标准
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评价
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治疗有效的判断 1. 室性早搏减少≥70% 2. 成对室性早搏减少≥80% 3. 短阵室速消失≥90%,15次以上的室速及运动 时≥5次的室速完全消失
窦性停搏或短暂全心停搏>3秒 二度II型窦房阻滞 常有窦房结变时性下降 动态心电图可以捕捉窦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 窦房结变时性下降和快速心律失常(慢-快综合征)的存 在以及其与症状的相关性
八、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评估标准
(四)关于心肌缺血的评价标准
1984年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院提出的“三个一 ”标准 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 持续≥1.0min 两次间隔≥1.0min
ICD植入Ⅰ类适应症为:①室颤或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持续性室速引起 心脏骤停的幸存者,排除其他完全可逆性病因(证据水平A);②器 质性心脏病伴自发性持续性室速,无论是否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证 据水平B);③不明原因的晕厥,电生理检查诱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的持续性室速或室颤(证据水平B);④心肌梗塞40天后,LVEF≤35 %,心功能Ⅱ或Ⅲ级(证据水平B);⑤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LVEF≤35%,心功能Ⅱ或Ⅲ级(证据水平B);⑥心肌梗死致左室功 能不全,心梗发生40天后,LVEF≤30%,心功能Ⅰ级(证据水平A); ⑦心肌梗死相关的非持续性室速,左室射血分数≤40%,电生理诱 发出室颤或持续性室速(证据水平B)。 ICD植入Ⅱa类适应症:有猝死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生不明原因晕厥, 且晕厥可能与心律失常相关时建议植入ICD。如:长、短QT间期综合 症,且有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Brugada综合征 有晕厥病史或记录到室速发作;肥厚型心肌病合并一项以上危险因 素等均建议ICD植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