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培育学考试重点
《草地学与饲料生产学》的考点重点
![《草地学与饲料生产学》的考点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ddc433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9.png)
光补偿点:一种植物在某种光强度下,叶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所放出的CO2量,这种光强度即为该植物在光合作用时所需光强度的“补偿点”。
凋萎系数:当土壤含水量在吸湿水和膜状水之间时,植物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因而导致植物凋萎,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系数。
毛管水:又称毛纲管水,是受毛管压力作用而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
运动方向和速度依毛管压力的大小而定。
按其存在形式,分为毛管上升水、毛管悬着水和孔角水。
发芽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0-25℃,空气流通,水分充足,有光照),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所占的百分率就是发芽率。
纯净度:指从种子中剔除杂质及其他种子后剩余真实纯正种子的百分率。
种子纯净度不应少于95%,否则不宜作种用。
追肥:根据植物的需要,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期内施用的肥料称为追肥。
用作追肥的主要是无机速效肥料,有撒施、条施、穴施、随水灌入和根外追肥。
及时而充足地对植物各个生育过程供给所需要的养分,在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进行追肥,促进其生长发育。
基肥:播种或种植植物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称为基肥。
对土壤起培肥作用,满足植物整个生育期的肥料需要。
撒施、条施、分层施、混合施。
天然牧场:牲畜和野生动物放牧获得饲草的各种天然植物群落着生地统称天然牧场。
青干草(狭义):特指牧草或饲料作物在质量兼优时期刈割,并经过一定的干燥方法制成的粗饲料,制备良好的干草仍保持青绿色,故也称为青干草。
草地载畜量: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地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地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载畜量包含三项因素:家畜数量、放牧时间、草地面积。
其中两项不变,一项为变数,即可说明载畜量。
混合放牧:指在同一放牧地有计划地同时或相间放牧两种家畜。
这种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地,提高草地利用率。
但要注意混合放牧家畜的数量不得超过单一家畜数量总数的10%。
有毒植物:指该种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以青饲或干草形式为家畜所采食,即使采食量不多,但其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能引起生理上的异常现象,从而妨碍家畜的健康或使其发病致死者,可认为是有毒植物。
草地学重点——精选推荐
![草地学重点——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be20003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4.png)
第一章胚位于颖果基部向外稃的一面,呈圆形或卵形凹陷。
紧包着颖果的苞片叫做稃片,与颖果紧贴的一片为内稃,对着的一片为外稃。
外稃顶端或背面可具一芒,系中脉延伸而成。
芒通常直或弯曲,有些种芒膝曲,形成芒柱和芒针两部分。
芒柱常螺旋状扭转,有的作两次膝曲,芒柱或芒针上有时被羽状毛,如针茅属(Stipa)的草种。
二、豆科草种的形态特征豆科草种属双子叶植物。
豆科草种有明显的种脐、种孔、种脊和种瘤。
三、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生育期长短由遗传特性和各地气候环境条件及栽培管理等因素决定。
根据各牧草或饲料作物的栽培管理及发育特征,将整个生育期分为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
化的几个时期。
根据株丛形状和植株高度可分为上繁草、下繁草、半上繁草和莲座状丛草。
三、分蘖特性和繁殖方式:根据分蘖特性和营养繁殖方式分为根茎型、根蘖型、疏丛型、密丛型、根茎-疏丛型、匍匐型、鳞茎型、根颈型、莲座型等。
四、根茎型草类根茎生长的特点:①茎分布在距地表5~20cm深处;②根茎自母枝长出,形成节和节间;③根茎的节上生长的垂直的更新芽,并可形成枝条④直枝条长出地面后形成绿色的茎和叶。
根茎状草类每年从老的根茎上生长出新的根茎,而新的根茎上又长出新的枝条,这样就形成具有大量枝条的根茎网。
有些植物的根茎每年只延长几厘米,有的则每年能延长1~1.5米。
疏丛型草类根茎生长的特点:①疏丛状草类茎的基部有短的茎节,位于地表1~5cm深处。
②枝条从分蘖节上以锐角形式伸出,形成株丛。
③可形成草皮,但丛与丛之间缺乏联系,所以草皮不结实,易破碎,放牧过重时,丛间下凹形成很多小丘。
④疏丛状草类新枝条形成是从株丛边缘开始,所以年代较长的株丛中央部分积累了大量的植株残余物,影响了草丛生长,降低了牧草产量。
所以管理上常以耙耙去中央的残余物,同时施以有机肥料。
根颈型草类(轴根型):有垂直于地面的粗壮的主根,由主根上生长出许多粗细不一致的侧根,根入土由十几厘米到2~3米或更深。
根颈上生有更新芽,由芽可生长出分枝条,枝条上也有芽也可以生长枝条。
运动场草坪学(海大草业科学考试重点)
![运动场草坪学(海大草业科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093ee184868762caaed5df.png)
第一章绪论1、运动场草坪概念:指在人工培育条件下生长的能承受人类体育运动的草本植物群落。
包括机械性的管理条件、基本的场地设施、致密草坪★2、运动场草坪的分类:1、球类运动场草坪(包括高尔夫球场草坪,足球场草坪,网球场草坪,橄榄球场草坪,棒球场和垒球场,保龄球场(滚木球场)草坪,马球、板羽球和藤球场草坪)。
2、竞技类运动场草坪。
3、赛马场及斗牛场草坪。
4、游憩类运动场草坪(游憩场草坪、滑草场草坪)。
★3、运动场草坪建植任务:1、基况调查(主要是通过场地勘察和收集资料)2、场地准备3、草种选择4、草坪种植5、幼坪养护管理★运动场草坪的研究方向:耐践踏、恢复能力强的草坪草种的选育研究;运动场草坪坪床结构的优化研究;运动场草坪综合养护管理技术的研究;运动场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标准的制定★运动场草坪发展趋势:运动场地普及,还要提供质量,才能具有高的观赏性,延迟使用寿命等。
发展趋势:想要发展我国的体育运动事业,场地建设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运动场草坪不仅要普及,还要保证高质量,才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延迟使用寿命;;在建造更多运动场草坪的同时,也要保证其科技含量,才能促进我国各项体育事业的发展;;向安全性-实用性-舒适性-美观性等更高的要求发展。
第二章运动场草坪草1、中国草坪气候生态区划的气候指标及区划标准:生态条件为基础划分、水分是次要因子中国草坪草种植区划草坪草的种植区划是以生态条件为基础的,从生态条件的气候因子来看主要是热量,包括年积温、最冷月气温、最热月气温、气温年较差、无霜期,其次是水分,常用年降水量度量。
中国草坪草气候生态生态区划的气候指标及区划标准韩烈保根据年平均气温、最冷月(1月)和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最冷月(1月)和最热月(7月)平均相对湿度6项气候指标,将中国草坪气候分为9个气候带。
★2、中国草坪气候生态区:①青藏高原区②寒冷半干旱带③寒冷潮湿带④寒冷干旱带⑤北过渡带⑥云贵高原带⑦南过渡带⑧温暖潮湿带⑨热带亚热带冷季型草坪草种及品种:草地早熟禾、加拿大早熟禾;;高羊茅、紫羊茅;;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匍匐剪股颖、细弱剪股颖、绒毛剪股颖;;扁穗冰草暖季型草坪草及草种:日本结缕草、细叶结缕草、沟叶结缕草、中华结缕草、大穗结缕草;;狗牙根;;地毯草、近缘地毯草;;巴哈雀稗,海滨雀稗;;假俭草;;钝叶草;;第七章人造草坪★1、人造草坪特性:①、全天侯性:完全不受气候影响,大大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并且能在高寒、高温等极端气候地区使用;②、常绿性:天然草进入休眠期后,人造草依然能带给您春天的感受。
草坪学 重点+试题
![草坪学 重点+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cd02a290c69ec3d4bb751d.png)
《草坪学》复习重点草坪的分类:根据用途:运动场草坪、绿地草坪;根据草本植物组合的不同:单纯、混合、缀花草坪;根据草地与树木的组合:稀树、丛林草坪;根据园林规划形式的不同:自然式、规则式草坪。
草坪:即草坪植被,通常指以禾本科或其他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并以它们大量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是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以及根系和表土层构成的整体。
草坪草:通常把构成草坪的植物叫草坪草,具体而言,是指能够形成草皮或草坪,并能耐受定期修剪和人、物使用的一些草本植物品种和种。
它们大多数是质地纤细、生长低矮、具有易扩展特性的根茎型和匍匐型或具有较强分蘖能力的禾本科植物,另外,也有一些莎草科、豆科、旋花科等非禾本科草类。
草坪与草坪草的区别:草坪与草坪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草坪草只涉及植物群落,是指作为地面覆盖的草本植物。
草坪则代表一个较高水平的生态有机体,它不仅包括草坪草,而且还包括草坪草生长的环境部分。
地被植物: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
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草坪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生态功能(环境保护效益)、美化功能(园林美化作用)、娱乐功能;生态功能包括1、调节气候:提高空气的湿度,促进降雨;能调节气温;防风作用;2、固土涵水3、培肥土壤4、净化环境:净化空气、净化土壤、净化水域、减少噪音、保护视力;5、监测环境;娱乐功能:草坪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娱乐、聚会、休憩等活动的理想场所,特别在体育活动方面,运用更普遍如射箭、射击、羽毛球、草地保龄球、橄榄球、赛马足球、垒球、高尔夫球等。
其原因是草坪富有弹性,对人的腿部和脚部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另外,绿色草坪还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心旷神怡的感觉。
人们在草坪上散步、日光浴、露宿、野餐等活动,要比在裸露地感到轻松、愉快。
因此,它具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提高工作效率之功能;园林美化功能:草坪是园林造景的重要角色。
从园林美学的角度,绿色草坪与各种乔、灌木配置,使得园林景观能保持和谐统一,而与绚丽多彩的花卉、建筑映衬,其色彩更具有鲜明的对比。
甘肃农业大学:草地培育学习题.docx
![甘肃农业大学:草地培育学习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eef10adfe4733687f21aad6.png)
《草地培育学》各章学习思考100题绪论1.草地(草原)概念的发展与形成与草地(草原)学的发展有何关系?2.草地的牛态服务功能冇那些?3.草业科学包括哪儿个方向?各方向都有哪些研究热点问题?4.草地培育学的主要内容冇那些?国内外发展概况如何?5.草原在不同学科领域是怎样定义的?有哪些不同的近义称谓?6.草原与草地有无区别?7.对草业科学的发展有过有重耍影响的人物有那些?8.为什么说草业科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9.学习草地培育学的意义冇好那些?第一章草地植物生物学10.草地植物分类的意义?草地植物的分类方法冇那些?11.植物学、牛态学与农学中对草地植物的分类各有何特点?12.草地植物牛活型有那些?各牛活型植物在草地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13.草地植物的分枝类型有那些、典型的梢.物有那些?如何从产生分枝的部位、离地面的高度、对生境要求、生产性能等方面进行区别?14.草地植物生长发育冇何特点(以禾木科植物与豆科类为例)?15.天然草地屮多年牛草本植物的作用与地位如何?16.繁殖、更新与再生有何区别?17.繁殖、更新与再生方式在生产中的意义体现在那些方面?18.多年生草地植物营养贮藏的动态变化存在着什么较的普遍规律?认识这一规律对科学利用草地和保护环境冇何指导意义?19.如何评价多年牛草类的饲用价值?20.有那些评价方法,各有何优缺点?综合评价法综合了那些因素?21.草地植物可分为哪些经济类群?各种类群各有何特点?在天然草地中作用如何?22.木章内容以那些课程的基本知识为基础?为什么本章内容乂是学好草地培育学的基础?第二章草地培育原理23.为什么木章内容叫草地培育原理?24.草地农业牛态系统的概念、内涵是什么?25.草地农业牛态系统的特殊性农现在那些方面?26.如何理解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平衡与调控问题?27.季节畜牧业的理论创新表现在那些方面?28.|川个生产层理论的基木内涵与外延?29.四个牛产层理论对■草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体现在那些方血?30.演替理论在研究草地问题冇何应川?31.演替理论对草地培育有何指导意义?32.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与内涵?如何认识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在草地科学利用屮的作用。
草坪学考试经典备考
![草坪学考试经典备考](https://img.taocdn.com/s3/m/2ff99806a6c30c2259019eee.png)
1草坪:是指以禾本科草或其他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并以它们大量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是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以及根系和表土层构成的整体。
:2草坪草:是构成草坪的植物。
3草坪与草坪草的区:草坪与草坪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草坪草只涉及到植物群落,是指作为地面覆盖的草本植物。
草坪则代表一个较高水平的生态有机体,它不仅包括草坪草,而且还包括草坪草生长的环境部分。
00草坪的分类:根据草坪的用途分:游憩草坪,运动场草坪,观赏草坪,花坛草坪,牧草草坪,飞机场草坪,森林草坪林下草坪,护坡护岸草坪依据草本植物组合的不同分:单纯草坪,混合草坪,缀花草坪。
根据园林规划的形式不同:自然式草坪规则式草坪4草坪对人类社会的作用:1 绿化美化环境,2调节小气候,3净化空气,4 降低噪音,5用作运动场,减少运动员受伤,提高竞技水平,6保持水土,7作为优质饲料。
5草坪草的特性有哪些?1.地上部生长点低位,并有坚韧叶鞘的多重保护2叶小型,数多,细长,直立3.多为低矮的丛生型或匍匐茎型,覆盖力强,能形成地毯状草皮。
4适应性强5.繁殖力强 6 无刺无毒,无不良气味,叶汁不易挤出7抗性强6冷季型草坪草分属:早熟禾属、黑麦草属、羊茅属和翦股颖属。
7草地早熟禾的主要优点是:叶片质地好,坪观品质好,根茎发达,再生能力强。
抗寒,较耐热,绿期长。
8高羊茅的主要优点是:抗性强,是所有冷季型草坪草中抗性最强者,适应性广,管理粗放;出苗迅速,成坪快,根系深,生长强健,耐践踏,经践踏后恢复能力强。
10暖季型草坪草八个属:结缕草属、野牛草属、狗牙根属、地毯草属、蜈蚣草属、钝叶草属、雀稗属、画眉草属。
11结缕草属中用作草坪草的主要有日本结缕草、中华结缕草、细叶结缕草、半细叶结缕草、大穗结缕草5个种。
13日本结缕草的主要优点:抗性强,尤其抗寒、耐热,弹性好,耐践踏;修剪次数少,管理粗放,费用低;与杂草竞争力强,抗病虫害能力强,抗旱性极好,耐低修剪。
14草坪的建植大体包括哪几个主要环节?就常规而言,大体包括坪床的准备,草种的选择,种植过程和种植后的幼坪养护。
贵州大学草地培育学期末考试
![贵州大学草地培育学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cfbf260eff00bed5b9f31d7d.png)
一;名词解释:1、生活型定义:指植物长期适应综合的外界环境条件而在外貌上表现的类型。
2、分蘖:指枝条地表或地下茎节、根茎、根蘖上的芽形成枝条现象。
3、营养繁殖:从植物体的某一营养器官获得一株完整的植物叫营养繁殖4、营养更新:是恢复以某种方式被损失或枯死的个体部分。
5、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被家畜采食后,重新生长的特性叫牧草的再生性;这种重新生长的能力叫再生能力;它包括再生速度、再生次数、再生强度。
6、再生速度:是指牧草被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生长的高度。
7、再生次数:是指在生长期内牧草能忍受刈割或采食的次数。
8、再生强度:是指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生长的干物质重量。
9、草地杂草: 在草原管理中,这些家畜不食的和有毒、有害的植物,统称为草地杂草。
10:青贮料: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
11:草地利用:率就是适宜载畜量所代表的放牧强度。
12:放牧强度:就是草地放牧利用的轻重程度13放牧时期(放牧季): 放牧草地从适当放牧开始到适当放牧结束的这一段时期称为放牧时期(放牧季)二:填空(有选择)1:植物在同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正在生长的器官,另一部分运送到贮藏器官贮藏起来,供植物在饥饿时或制造养分受到障碍时利用的营养物质,称为贮藏营养物质也称为可塑性物质。
2:贮藏的营养物质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①结构物质:戊糖酐、纤维素、半纤维素等②营养物质: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3:贮藏营养物质作用①供牧草春季萌发,放牧、刈割后再生②在干旱地区的夏季休眠和冬季休眠时维持生命活动③植物强烈生长期,需大量营养物质因此,贮藏营养物质的积累,在牧草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营养物质积累的动态规律,对我们在草地的合理利用,管理等方面是个基础理论知识。
4:营养物质贮藏的部位⑴、一年生植物:贮藏在果实、种子中,⑵、两年生植物:头一年贮藏在地下器官,第二年贮藏在种子中,⑶、多年生植物贮藏的部位:主要贮藏在地下器官:包括:①根系、②根茎、③茎的基部,分蘖节(根颈)、鳞茎、块茎等5:在以上器官中,根系中的营养物质贮藏量相对值(即百分比)少,但根系量大,故绝对值最大,其次是根茎,第三位是分蘖节。
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
![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d425c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6.png)
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牧草:广义:泛指能被家畜采食的一切草本植物,包括草本型、藤本型、小灌木、半灌木、灌木以及局部乔木的枝叶。
狭义:仅指被家畜采食的一切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饲料作物:指用于栽培作为家畜饲用的作物。
牧草生长发育:从种子萌发到新的种子产生,要经历一系列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复杂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牧草的生长发育。
人工草地建植:人们有方案开垦一局部土地,采用翻耕、播种的方法,因地制宜的人工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饲用灌木或半灌木,从而获得优质丰富的饲草以满足畜牧业开展的需要。
牧草混播:在同一地块,同期混后种植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牧草的种植方式。
草田轮作:以粮棉油为主要任务的轮作中参加多年生牧草的轮作方式。
多年生牧草保护播种:多年生牧草在一年生作物保护下进行播种的方式。
土壤耕作:是指在牧草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农机具的物理机械作用,调节土壤耕作层和表层状况,使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的关系得到改善,为牧草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二、各章重点绪论1、栽培种与野生种在适应性和外部性状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1〕株体及各器官变大2〕可利用局部营养成分含量变大 3〕生育期和成熟期变得整齐集中 4〕种子休眠性减弱或缩短 5〕防护功能减弱6〕自行传播繁衍的功能减弱 7〕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变窄第一章1、牧草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主要有哪些一株完整的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种子六大局部。
植株的各个局部称为器官,各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如根纵横延伸,适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株,向其他器官输送养分和水分;叶平展,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花色不同,其鲜艳程度也各异,以吸引昆虫传粉授粉,等等。
其中,根、茎、叶以吸收和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主,被称为营养器官。
它们是植物产生花、果、种子的根底。
花、果、种子主要与繁衍后代有关,称为繁殖器官。
北京林业大学草坪学考试知识点考点汇总
![北京林业大学草坪学考试知识点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37f0628376baf1ffc4fadc1.png)
北京林业大学草坪学考试知识点考点汇总14.草坪草的均匀性:草坪外观上均匀一致的程度,是对草坪草颜色、生长高度、密度、组成成分、质地,15.草坪耐践踏性是刚性、弹性、回复力、再生力的综合评价。
16.草坪的NTEP质量评价法中,叶片质地的评分标准:质地:表示草坪叶片的细腻程度,取决于叶片的宽度和触感。
对手感光滑舒适的草坪,叶片宽度为1mm或更窄8~9分,叶片宽度为1~2mm为7~8分,叶片宽度为2~3mm为6~7分,叶片宽度为3~4mm为5~6分,叶片宽度为4~5mm为4~5分,叶片宽度为5mm 以上为1~4分17.草坪的NTEP质量评价法中,叶片颜色的评分标准:草坪的颜色是人眼对草坪反射光的光谱特性作出的评价。
颜色的评分标准:枯黄草坪或裸地为1分;小区内有较多的枯叶,较少量绿色1~3分;小区内有较多的绿色植株,少量枯叶或小区内基本由绿色植株组成但颜色较浅时5分;草坪从黄绿色到健康宜人的黑绿色为5~9分。
18.草坪的NTEP质量评价法中,草坪植株密度的评分标准:密度表明小区内草坪植株的稠密程度,是草坪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可通过测定单位面积上草坪植株或叶片个数而定量测定。
密度评分标准:小区内完全为裸地、枯草层或杂草层时为1分;盖度小于50%时为1~3分;盖度为50%~80%时为3~5分;盖度为80%~100%时为5~6分;盖度达到100%,由较稀疏到较稠密为6~9分。
19.影响草坪质量的因素:草坪质量的影响因素可分两大类:第一类是草坪草品种的遗传特性。
包括(1)对病害、虫害、线虫的敏感性。
(2)耐磨性。
(3)对高温、干旱、遮荫、盐分的耐受力。
(4)受损后的再生能力。
第二大类影响草坪质量表现的因素包括环境中的大气、土壤以及生物因素,它们影响草坪草的生长和生存。
这些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水分、营养水平、土壤孔隙和践踏程度。
20.影响草坪养护管理强度的因素:不同类型的草坪需要不同的养护管理强度。
选择的管理措施及管理强度取决于以下几方面:①草坪的用途。
草地学考试大纲
![草地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8819dcd10a6f524cdbf8544.png)
《草地学》考试大纲绪论1.主要内容一、草地的概念二、草地的重要性及功能三、我国草地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草地学》的学科性质、内容和任务2.重点难点重点:草地的概念;草地的功能;草地学的概念、内容和任务。
难点:国内外不同时期草地的概念与意义。
3.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4.教学要求了解草地的相关用语,掌握草地的概念及草地的功能;理解《草地学》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和任务;了解我国草地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第一章草地植物的生物学基础1.主要内容第一节草地主要植物及其特征一、禾本科草类二、豆科草类三、莎草科草类四、杂类草第二节草地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繁殖一、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二、植株的营养生长三、牧草的生殖生长四、牧草的营养繁殖第三节草地植物生长发育期间的物质动态一、生长季内牧草干物质的变化二、牧草生长季内化学物质的动态变化三、多年生草类的贮藏物质第四节多年生牧草的寿命及再生性一、多年生牧草的寿命二、多年生牧草的再生2.重点难点重点:草地植物的经济类群;禾本科、豆科牧草的生长发育;多年生牧草贮藏营养物质和干物质动态;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繁殖、更新与再生。
难点:禾本科、豆科牧草的生长发育;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繁殖、更新与再生。
3.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4.教学要求掌握草地饲用植物各经济类群的主要饲用特点及其特征;全面了解和理解禾本科草类、豆科草类的生长发育特点;掌握多年生草类的物候期;掌握牧草生长发育时期的物质动态;掌握牧草的分蘖(分枝)和营养繁殖方式;理解多年生牧草的寿命及再生性。
第二章草地植物的生物学基础1.主要内容第一节草地植物与环境一、草地植物与光照二、草地植物与水分三、草地植物与温度第二节草地植物的生活型一、乔木二、灌木三、半灌木四、多年生草类五、一年生草类六、苔鲜类七、地衣类第三节草地植物群落与演替一、植物群落的概念二、植物群落的形成三、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四、草地植物群落演替第四节草地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草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二、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三、草地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五、草地生态平衡2.重点难点重点:草地植物与五种生态因子的关系;草地植物的生活型;草地植物群落;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规律。
草坪学 重点+试题
![草坪学 重点+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cd02a290c69ec3d4bb751d.png)
《草坪学》复习重点草坪的分类:根据用途:运动场草坪、绿地草坪;根据草本植物组合的不同:单纯、混合、缀花草坪;根据草地与树木的组合:稀树、丛林草坪;根据园林规划形式的不同:自然式、规则式草坪。
草坪:即草坪植被,通常指以禾本科或其他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并以它们大量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是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以及根系和表土层构成的整体。
草坪草:通常把构成草坪的植物叫草坪草,具体而言,是指能够形成草皮或草坪,并能耐受定期修剪和人、物使用的一些草本植物品种和种。
它们大多数是质地纤细、生长低矮、具有易扩展特性的根茎型和匍匐型或具有较强分蘖能力的禾本科植物,另外,也有一些莎草科、豆科、旋花科等非禾本科草类。
草坪与草坪草的区别:草坪与草坪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草坪草只涉及植物群落,是指作为地面覆盖的草本植物。
草坪则代表一个较高水平的生态有机体,它不仅包括草坪草,而且还包括草坪草生长的环境部分。
地被植物: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
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草坪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生态功能(环境保护效益)、美化功能(园林美化作用)、娱乐功能;生态功能包括1、调节气候:提高空气的湿度,促进降雨;能调节气温;防风作用;2、固土涵水3、培肥土壤4、净化环境:净化空气、净化土壤、净化水域、减少噪音、保护视力;5、监测环境;娱乐功能:草坪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娱乐、聚会、休憩等活动的理想场所,特别在体育活动方面,运用更普遍如射箭、射击、羽毛球、草地保龄球、橄榄球、赛马足球、垒球、高尔夫球等。
其原因是草坪富有弹性,对人的腿部和脚部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另外,绿色草坪还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心旷神怡的感觉。
人们在草坪上散步、日光浴、露宿、野餐等活动,要比在裸露地感到轻松、愉快。
因此,它具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提高工作效率之功能;园林美化功能:草坪是园林造景的重要角色。
从园林美学的角度,绿色草坪与各种乔、灌木配置,使得园林景观能保持和谐统一,而与绚丽多彩的花卉、建筑映衬,其色彩更具有鲜明的对比。
草坪学重点——精选推荐
![草坪学重点——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a41e7c1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1.png)
草坪学重点草坪学考试题型有名词解释、判断题、单选题、多选、简答、论述。
草坪草种类、形态以实验课记录为准草坪学复习范围草坪学第⼀章草坪及地被简介第⼀节草坪的相关概念⼀、草坪草坪:是草坪草的群⽣场所,通常能够具有某种程度的扩展,其存在能够提供多种⽤途。
⼆、草坪草草坪植物所需的特性:成坪性状好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密度较⾼植物⽣长点低再⽣能⼒强耐修剪草坪草:构成草坪的植物叫草坪草。
具体讲是能够形成草⽪或草坪,并能耐受定期修剪和⼈、物使⽤的⼀些草本植物种或品种。
三、常见外⽂草坪释义turf :草坪、草地(不⽤于草原学中),泛指草坪。
turfgrass即草坪草。
lawn:草坪、草地、林间空地,泛指庭院草坪或者装饰草坪。
sod :指草⽪、草块。
可⽤于草原学中。
sward:相当于草地、草甸、⼈⼯草地、草层,是草本植物群体的地上、地下部分的总称。
草原学⽤语,与turf同义。
五、草坪学草坪学是研究各类草坪草、草坪⼯程、草坪养护管理的理论及技术的⼀门应⽤科学。
第⼆节草坪的分类⼀、根据草坪⽤途分类㈠游憩草坪㈡运动场草坪㈢观赏草坪㈣森林草地㈤花坛性草坪㈥护坡护岸草坪三、按草坪上树⽊郁闭度分㈠空旷草坪:不种任何乔灌⽊。
在艺术效果上单纯⽽壮阔。
按四周景物的抱和程度,⼜分闭锁草坪和开朗草坪。
(3/5)㈡稀树草坪:郁闭度在20%~30%左右。
㈢疏林草坪:郁闭度在30%~60%的草坪。
⾮常适合游憩、阅读、野餐等活动。
㈣林下草坪:郁闭度⼤于70%的草坪。
不适于种阳性草坪草,也不适于⼈类活动。
第三节草坪的作⽤⼀、维护⽣态平衡㈠调节⼩⽓候:吸收太阳辐射热能,降低温度,提⾼空⽓湿度。
㈡减轻环境污染:空⽓过滤器——净化、杀菌、滞尘。
㈢降低噪⾳⼆、美化环境增添美景、舒缓情绪、增加氧含量。
三、保持⽔⼟防⽌⼟壤侵蚀;减轻⼟壤崩落作⽤。
四、减少灾害紧急刹车草坪地;城市安全岛。
五、草坪是体育竞技场的基础减少光线反射;抑尘防泞;减少伤害。
第四节地被⼀、地被地被⼜称地被植物(Ground Covers)。
草坪学复习资料重点
![草坪学复习资料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c57c3749649b6649d7472d.png)
一.名词解释1.草坪:指由自然成活的禾草组成的绿地,或指由人工建植的绿草地。
2.草坪草:指能够形成草皮或草坪,并能耐受定期修剪和人,物使用的一些草本植物品种或种。
3.草坪的再生力:修剪或剪割后,践踏或者滚压后,草坪草营养器官再生长的能力。
4.临界践踏水平:指草坪草所能承受的不使自身发生变化的外力的大小。
5.紧实:指土壤在压力的作用下,土壤颗粒被挤压导致土壤密度增大,空隙减少的现象。
6.修剪高度:指草坪修剪后留在地面上的垂直高度,又称留茬高度。
7.混播:指用两个以上草种或品种来建植草坪的方法。
8.冷季型草坪草:最适宜生长温度15~25℃,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耐寒,绿期长,生长迅速,品质好,用途广,抗热性差,抗病虫能力差,要求管理精细。
9.暖季型草坪草:最适宜生长温度26~32℃,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主要特点是冬季呈休眠状态,,早春开始返青,复苏后生长旺盛。
10.修剪:又称剪草,指定期去掉草坪草枝条的顶端部位多余的枝条。
11.草坪地被植物:构成现代草坪的植物,包含禾本科和体现草坪诸多功能的禾本科以外的植物,其符合地被植物的定义,具有矮生和良好的再生能力。
二.问答1.草坪过度紧实,如何改善?(1)频繁的施肥和灌溉(2)定期进行适宜耕作(3)及时喷洒农药以防止草坪疾病和杂草发生(4)最有效的方法:减少草坪上的人流量(5)草坪草种的选择2.酸性土壤,碱性土壤如何改良?酸性土壤改良:一般用石灰,但不是生石灰,而是用磨细的石灰石粉。
碱性土壤改良:排碱洗盐,施用有机肥土,施化学改良剂。
盐碱性土壤改良:水洗法,应用石膏,磷石膏或硫磺。
3.修剪高度,高尔夫球场的养护措施。
修剪高度:又称留茬高度,指草坪修剪后立即测得的地上枝条的垂直高度。
一般留茬为3~4cm ,当草坪的实际高度超出适宜留茬高度的1/3 时,就必须修剪。
⑴修剪:生长季节除下雨天外,几乎每天修剪;时间:清晨打球开始前,“鞭打”除去露水后进行,剪草的方向通常每次要改变。
草地培育学
![草地培育学](https://img.taocdn.com/s3/m/36b00082f524ccbff12184c9.png)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培育学>考试试题题库(共110分钟)题库一一. 简答(25分)1.草地培育学及其任务(8分)2.什么是草地(8分)3.草地退化(9分)二.简述草地生态系统中土-草-畜各组分间的关系(25分)三.提高人工草地持续生产能力的技术和途径(25分)四.请叙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和目标(25分)题库二一.简答题(20分)1.草地培育学任务(10分)2.草地退化及表征(10分)二.试述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植物-家畜之间的相互关系(25分)三.建立人工草地的环节、步骤及相关管理和环境因子有那些?(25分)四.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改良的原则和目标(30分)题库三一、概念(20分)1.草地(5分)2.草地培育学及其任务(5分)3.草地退化及表征(5分)4.草地演替(5分)二、简答题(45分)1.牧草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格局与草地利用的关系(10分)2.采食对草地植物的影响(10 分)3.草地改良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10分)4.在我国建立人工草地的意义(10 分)三、叙述题(35分)1.运行GrazFeed 软件,你对草地质量与畜产品质量及数量的关系有什么进一步的理解?(15分)2.请叙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和目标(20分)题库四一、概念(20分)1.草地(5分)2.草地培育学及其任务(5分)3.草地退化及表征(5分)4.草地演替(5分)二、简答题(45分)1.牧草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格局与草地利用的关系(10分)2.采食对草地植物的影响(10 分)3.草地改良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10分)4.在我国建立人工草地的意义(10 分)三、叙述题(35分)1.运行GrazFeed 软件,你对草地质量与畜产品质量及数量的关系有什么进一步的理解?(15分)2.请叙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和目标(20分)题库五一.概念1.草地培育学及其任务(5分)2.草地(5分)3.草地退化及表现(5分)4.划区轮牧(5分)二、简答题(60分)1.草地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的表现(10 分)2.牧草体内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格局与草地利用有什么样的关系(10分)3.建立人工草地对我国草地畜牧业和环境发展有何意义(10 分)4.家畜-草地之间的互作关系(20分)5.运行GrazFeed 软件,你对草地质量与畜产品质量及数量的关系有什么进一步的理解? (10 分)三、叙述题请叙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原则和目标(20分)题库六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1.天然草地每年每公顷能吸收的CO2的量是( )。
草地培育学复习资料
![草地培育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2a9466225c52cc58bd6bee5.png)
经济植物:指有经济用途的植物或有商品价值的植物。
草地经济植物:指草地中各种有经济用途的植物的总称。
草地:草和其着生的土地构成的综合自然体,土地是环境,草是构成草地的主体,也是人类经营利用的主要对象。
草业:以开发草地资源为基础的多层次综合利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草地培育:以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理论来指导利用和改造草地,使它在最大限度地生产畜产品的同时,得到多种的的综合利用,并能长期保持和不断提高其生产能力,使草业生产稳定、优质、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由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提供的服务效能。
分蘖:是指枝条自地表或地下茎节、根颈、根蘖上形成枝条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指一个区域、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多种多样活的有机物有规律的结合在一起的总称。
它包括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畜种结构:指所牧养家畜的种类及其数量的比例品种结构:是指同一畜种中不同经济用途品种的数量比例.种子处理:种子清选及晒种,去芒,擦破种皮,浸种,豆科牧草根瘤菌接种,种子的丸衣制作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是在非生物(大气与土地)、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与社会因素(劳动生产因素、科技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以草本植物为基础,有家畜或野生动物生存,以收获饲用植物和动物及动物产品为主要生产目的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一个分支,包含4个生产层次: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外生物生产层。
植物生活型:植物有机体(营养器官)对环境适应的表现形式。
(趋同适应)。
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栽培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上繁草:株高1m以上,株体以生殖枝和长营养枝为主,叶在茎上分布较均匀。
刈割后留茬的产量不超过总产量的5~10%。
下繁草:株高40~50cm,株体以短营养枝为主,叶较集中分布于茎的中下部。
草地培育学考试重点
![草地培育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0581c843323968001c92e9.png)
草地培育学考试重点(农大)草地培育学:是以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为理论来利用和培育改良天然草地、建设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及其经营管理、组织和技术方法的综合措施与理论的一门学科.生活型:是植物有机体(营养器官)对环境适应的表现形式,是自然地区特定生物气候作用下的产物,是指植物长期适应外界环境而表现出的外貌特征。
分蘖:指地表或地下分蘖节、茎节、根茎、根蘖上的芽形成枝条并产生不定根的现象。
草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亚系统,由非生物因素(大气、土地)、生物因素(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生产劳动因素(人类经济活动)所组成的开放系统。
草地演替:草地上一种植物群落被另一种植物群落所代替的变化发展过程。
超补偿生长:放牧后许多植物光合面积减少,但由于改善了未被采食部分的光照、水分和营养供给,或由于单位面积光合速率的提高、休眠芽的激活及光合产物地上地下比例分配的改变而加快生长的现象。
季节性畜牧业:在草地植物大量生长,牧草供给充足,营养价值高的时期,饲养比较多的家畜,而在饲草数量少,品质差的时期,大大减少饲养的家畜数量,其核心是组织肥羔生产,秋季屠宰肥羔和淘汰其它不必要过冬的牲畜. 载畜量:以一定的草原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也可适当配合割草),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和放牧头数.通常用hm2/头·日表示.放牧:家畜在草地的一种牧食行为,是使人工管护下的草食动物在放牧地上采食牧草并将其转化成畜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
放牧强度:放牧草地表现出来的放牧轻重程度.划区轮牧:又叫计划放牧,首先把放牧地分成若干个季节放牧地,再在每个季节放牧地内分成若干轮牧分区,按照一定次序逐区轮回利用的一种放牧制度。
牧草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采食后重新生长的特性.再生强度:牧草被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牧草增加的干物质重量。
再生速度:单位时间内生长的速度。
再生次数:在生长期内,牧草能忍受刈割或放牧利用的次数.放牧制度:是草地用于放牧时的基本利用体系,制度规定了家畜对放牧草地利用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通盘安排。
草坪学复习重点
![草坪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f5c587014791711cc7917b0.png)
名词解释草坪(21):草坪即草坪植被,通常是以禾本科草或其它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并以他们大量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及根系和表层土组成的整体。
草坪草:能形成草皮或草坪,并能耐受定期修剪和人、物通行的一些草本植物种或品种。
建坪:草坪建植的简称,指利用人工的方法建立起草坪地被的综合技术总称。
建坪四步骤:草种选择、场地准备、草坪建植、植后管理杂草:任何植物出现在人们不愿意它出现的草坪之中时称为草坪杂草。
传染性病害:指由病原真菌、细菌、类菌原体、螺原体、类细菌、病毒、类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病原生物所引致的病害。
一年生杂草(19):在一年中完成其生活周期。
在生长季节内产生种子落入土壤中过冬,来年春季土壤温度升高时新的种子重新萌发生长。
例如一年生早熟禾。
(在一个生命周期内中只开花结实一次,种子繁殖,整个生命周期不到一年时间完成的杂草。
)二年生杂草:指需度过两个完整的夏季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一般寿命超过一年但不超过二年的杂草。
运动场草坪(16):是指在人工培育条件下生长的能承受人类体育运动的草本植物群落。
球道标准杆(17):是指高尔夫球场中,18个洞(包括发球台、球道和果岭)的标准杆之和,一般为72杆。
23.绘制冷季型草坪草、暖季型草坪草的生长发育特点曲线图,并论述冷季型草坪草、暖季型草坪草的生长发育基本(特点)特征?A.B.冷季型草坪草春秋生长旺盛,夏季生长相对缓慢;暖季型草坪草夏季生长旺盛而春秋生长缓慢就枝条生长而言,冷季型草坪草最适温度范围是15-25℃,暖季型草坪草则为26-35℃.24.简述高尔夫球场的两个循环整体布局,并绘出一个标准为4杆的球道为例说明高尔夫球场球道的组成25.一.草坪修剪的基本原理根据草坪草的特点利用草坪草(禾本科)低矮的生长点、致密的枝条和很强的再生能力,为人们提供满足使用需要的草坪。
二.剪草(修剪)频率:在一定时期内草坪修剪的次数。
而修剪周期则是指连续两次修剪之间的间隔时间。
草地培育学 复习
![草地培育学 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c703aaef524ccbff1218475.png)
第一章一、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一)生长发育:从种子萌发到新的种子产生,要经历一系列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复杂变化,这个过程称为植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扩大,外观上表现为植株的长大、体积和重量的增加,不可逆发育:是指细胞的分化、组织器官功能的特化,如茎、叶、穗、花等的分化,可逆。
• 苗期:禾本科牧草从出苗到三叶期之间和豆科牧草从出苗到长出第一片真叶的时期成为苗期。
• 返青:多年生植物在夏季或冬季枯黄后在秋季或来年春季恢复生长现出绿色成为返青。
• 生育期:植物从种子到种子所要经历的时间。
• 生长时期:植物在一个生长季内真正生长的时间。
• 营养生长期:植物开花前的生长为营养生长,这一时期为营养生长期。
• 生殖生长期:植物开花后到种子成熟期间的生长为生殖生长,这一时期为生殖生长期。
(二)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1.光合作用 2.呼吸作用 3.有机物质的积累(三)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一、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完整的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植株的各个部分称为器官。
(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根、茎、叶以吸收和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主,被称为营养器官。
• 花、果、种子主要与繁衍后代有关,称为繁殖器官(一)根1.根的形态结构根构成植物的地下部分。
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
直根系(圆锥根系):根系中有一条较粗壮的主根,在主根上着生各级侧根的根系称直根系。
须根系:根系中主根不发达(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须根)组成的根系称须根系。
从基部茎节等根以外的部位发生的须根称不定根。
2.根的主要生理功能:固定和支撑的作用;从土壤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贮藏养分的作用;合成氨基酸、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3.与根相关的器官• 根茎:部分植物具有的埋藏于地面下可横向生长并具有向下生根与向上发芽抽枝的茎。
• 根颈:豆科牧草根与茎相接的部分,分蘖节集在它的上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地培育学考试重点(农大)草地培育学:是以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为理论来利用和培育改良天然草地、建设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及其经营管理、组织和技术方法的综合措施与理论的一门学科。
生活型:是植物有机体(营养器官)对环境适应的表现形式,是自然地区特定生物气候作用下的产物,是指植物长期适应外界环境而表现出的外貌特征。
分蘖:指地表或地下分蘖节、茎节、根茎、根蘖上的芽形成枝条并产生不定根的现象。
草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亚系统,由非生物因素(大气、土地)、生物因素(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生产劳动因素(人类经济活动)所组成的开放系统。
草地演替:草地上一种植物群落被另一种植物群落所代替的变化发展过程。
超补偿生长:放牧后许多植物光合面积减少,但由于改善了未被采食部分的光照、水分和营养供给,或由于单位面积光合速率的提高、休眠芽的激活及光合产物地上地下比例分配的改变而加快生长的现象。
季节性畜牧业:在草地植物大量生长,牧草供给充足,营养价值高的时期,饲养比较多的家畜,而在饲草数量少,品质差的时期,大大减少饲养的家畜数量,其核心是组织肥羔生产,秋季屠宰肥羔和淘汰其它不必要过冬的牲畜。
载畜量:以一定的草原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也可适当配合割草),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和放牧头数。
通常用hm2/头·日表示。
放牧:家畜在草地的一种牧食行为,是使人工管护下的草食动物在放牧地上采食牧草并将其转化成畜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
放牧强度:放牧草地表现出来的放牧轻重程度。
划区轮牧:又叫计划放牧,首先把放牧地分成若干个季节放牧地,再在每个季节放牧地内分成若干轮牧分区,按照一定次序逐区轮回利用的一种放牧制度。
牧草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采食后重新生长的特性。
再生强度:牧草被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牧草增加的干物质重量。
再生速度:单位时间内生长的速度。
再生次数:在生长期内,牧草能忍受刈割或放牧利用的次数。
放牧制度:是草地用于放牧时的基本利用体系,制度规定了家畜对放牧草地利用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通盘安排。
草地封育:又称封滩育草或称划管草原。
把草地暂时封闭一段时期,在此期间不进行放牧或割草,使牧草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积累足够的贮藏营养物质,逐渐恢复草地生产力,并使牧草有进行结籽或营养繁殖的机会,促进草群自然更新。
割草地应具备的条件:以生产干草为主的草地地段,生产上称割草地。
①草群组成的特点:株丛类型应以上繁草为主,下繁草不应超过草群重量的10%;生物学特性:分蘖能力强,再生性强,营养繁殖能力要强,草量高,密度、盖度大;杂草类在天然草场中比重不宜超过20%。
②割草地的土壤条件:水肥充足,土壤深厚疏松,团粒结构好,通透性好,保水能力强,PH为 6-7。
③地形:坡度小于10%,位置应便于运输。
割草地的经济意义:能补充放牧利用的某些缺陷,割草地有利于提高草地利用效率,做到适时收获能有效的保存营养物质,可以加工成各种类型的饲料。
草地综合培育技术㈠草地综合培育:把草地的合理利用,科学的经营管理与草地的改善结合起来,调节和改善草地植物的生态环境,促进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且不断提高提高草地产量和质量。
㈡草地综合培育技术的内容:改善草地地面状况、草地土壤状况及草群状况。
措施:①培育技术工作:采用草地封育,清除地面石块、土丘、不食灌木。
②改善和调节土壤水分:采取排水、灌水、积雪等。
③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采取松耙、浅翻划破草皮等方法。
④增进土壤肥力:采用施肥、轮作方法。
⑤清除毒害草、残存枯草:采取铲除、化学除草、烧荒等方法。
⑥丰富和更新草群:采取补播、重建改良。
载畜量表示方法:家畜单位法、时间单位法、草地单位法。
合理载畜量=单位面积产量kg/hm2×利用率%/(家畜日食量hm2/头·日×放牧天数)。
放牧对草地的影响:①积极作用:刺激草丛分蘖,保持旺盛的生机;有计划放牧可控制杂草;排泄粪尿起到均匀施肥的作用;畜蹄践踏(蹄耕)②消极作用:影响牧草产量和品质、影响草群繁殖及其结构、畜蹄践踏对土壤及植物都有伤害,粪尿污染影响采食面积。
草地围栏封育优越性:有利于固定草场使用权,可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无人管理、只利用不建设的不良局面。
便于有计划地科学管理草地,有效控制草地放牧程度,提高单位面积草地的载畜能力。
有利于退化草地、沙化草地的休养生息与自然更新。
有利于采取松土补播、草地耕翻、施肥、灌溉等培育、改良措施。
便于草地家畜的饲养管理和有计划放牧,便于实施草地划区轮牧。
季节畜牧业:在我国北方地区,草地植物的生长完全制约于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表现出夏秋季的雨季中生长旺盛,产量高,营养物质含量高,而冬春季植物枯萎死亡,牧草产量低,品质差。
家畜动物,虽然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本身生理生化反应的变化而表现出一定的波动,但这种波动的幅度远远小于草地植物产量和品质季节性变化。
因此,在自然放牧条件下,家畜常常表现出“夏活、秋肥、冬瘦、春死”,生产力极为低下。
季节畜牧业则有效地克服了自然放牧条件下这种恶性循环。
优点:1、充分地利用了草地的可利用饲草,使其转化为尽可能多的畜产品;2、减少了对饲草的需求,使得冬春季的补饲成为可能,从而有效地增加家畜产品的数量和冬春季的成活率;3、减轻了草地的放牧压力,有利于草地生产力的维持和提高;4、如果结合家畜改良,提高优良品种的比重,那么家畜的单产的提高,不但可以补偿家畜总数减少所造成的产量下降,而且可以超过家畜总数减少前的总产。
季节牧场的划分依据:地形地势条件(地形变化大,地势、海拔不同,气候差异较大,小地形对水热条件影响较大),水源条件(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不同,牲畜生理需要有差异,其饮水次数和饮水量也不一样),草原植被条件(四季气候四季草)。
割草对草地的影响与放牧的不同之处:刈割时不会有畜蹄践踏和排泄粪尿的作用,对各种植物被刈割的机会、高度及时间都是均等的,而放牧时家畜对不同植物和植物的不同部位具有选择性,采食有高低之分,时间有先后只差,放牧时家畜最喜欢的植物常常因为过牧而首先衰退;刈割是靠机械刀片切断草,而放牧是由家畜啃食或撕拉,所以根系较小的新生牧草在放牧时容易被家畜连根拔起,刈割后的草地上剩留的枯枝落叶较少,地秒覆盖率少,土壤蒸发量增加,有时容易造成土壤旱化或侵蚀。
可进行刈牧轮换,割草地休闲等方式。
利用演替的类型:撂荒地的演替、割草地的演替、放牧地的演替。
分蘖类型:根茎型、疏丛型、密丛型、根茎疏丛型、匍匐茎型、根颈型、根蘖型、粗壮须根型。
株丛类型依据叶片着生位置及植株高矮:上繁草、下繁草、莲座叶丛草。
分蘖时期:春季(从分蘖开始到拔节抽穗前,消耗分蘖节中贮存的营养)、夏秋(开花阶段,消耗营养枝及根系中的充足营养)、间歇期(拔节抽穗)。
六大草地植物经济类群及特点:禾本科类、豆科类、莎草科类、菊科类、藜科类、杂草类。
①种类多,适应强,生态幅度大;数量多,覆盖面积大,很多都是建群种;富含碳水化合物,适口性好,有毒有害植物少;质地均匀,易制干草;耐牧、耐践踏,再生性好。
②种类居第三,分布广;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和钙,消化率高;适口性好;毒草多;叶片易脱落,不易制干草;具根瘤,可改善土壤肥力。
③是低湿草甸和高山、亚高山草甸的建群种;适口性差异大,产量低。
④适应性强,分布广,适口性差,耐牧性、利用价值不如禾本科。
⑤多属旱生,富含水分和蛋白质,牛不食。
⑥指除禾本科、豆科、莎草科、菊科、藜科之外的所有植物总称,其种类多,营养价值差异大,毒害草多,不易加工,可成为优势种、建群种。
分蘖类型及特点:根茎型、疏丛型、密丛型、根茎疏丛型、匍匐茎型、根颈型、根蘖型、粗壮须根型。
①根茎型有直立茎和地下横走的根茎,根茎分布在距地表5-10cm处,形成节和节间,多年生根茎草类在疏松通气良好的壤土生长发育最好(多花黑麦草、无芒雀麦)②疏丛型分蘖节位于地表以下1-5cm处,枝条自分蘖节上的母枝呈锐角形式伸出形成株丛(披碱草、老芒麦)③根茎疏丛型分蘖节位于地表以下,是根茎型和疏丛型相混合的类型,有短根和许多疏丛型丛株连在一起(草地早熟禾、紫羊茅)④密丛型分蘖节位于地表以上,枝条彼此紧贴,垂直地面生长耐贫瘠耐牧性强,形成秃顶株丛(针茅、羊茅、芨芨草)⑤匍匐茎型具有匍匐地表的匍匐茎、在匍匐茎上形成叶、茅和不定根形成新植物(白三叶、狗牙根)⑥根颈型具有垂直地面的粗壮的主根,主根与茎下部较粗部分相融合的地方成为颈,根茎上生有更新芽,长出分枝条(紫花苜蓿、草木樨、红三叶)⑦根蘖型具有垂直的短根,一般于5-30cm处,垂直短根上长出水平根,在水平根上长出更新芽(冠花、黄花苜蓿)⑧粗壮须根型无明显的向下生长的主根,具有短的根茎或强的分枝侧根,其根系在形态上类似于禾本科(大车前)。
株丛类型依据叶片着生位置及植株高矮:上繁草、下繁草、莲座叶丛草。
上繁草:株高大于1m,以生殖枝和长营养枝为主,适宜割草利用(无芒雀麦、鸭茅、苜蓿)下繁草:株高40-50cm,以短营养枝为主,叶片较集中,分布于株体中下部,宜放牧利用(羊茅、针茅、白三叶)莲座叶丛草:有根出叶,很少或没有茎出叶,叶簇呈莲座状(车前、蒲公英)。
依发育速度和寿命:一年生、越年生、多年生(短寿命3-4,中5-6,长10>)。
草地植物的饲用评价:适口性评价、采食率评价、植物的营养价值评价、综合评价。
适口性:指家畜对某种植物的喜好程度,也反映植物饲用品质好坏的一种较为准确的质量指标。
采食率:指植物被采食部分的重量和地上总量之比。
六大营养指标为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维生素、灰分。
影响牧草再生能力因素:①生物学特性影响;②生长环境的影响(日照温度雨量地形水分养分)③利用时期的影响(对草地何时利用,特别是第一次开始利用时期对其有显著影响)④利用方式和程度的影响(方式有刈割、放牧,留茬高度影响其再生)⑤利用强度的影响(刈割、放牧次数、放牧强度)⑥贮存营养物质动态的影响。
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矛盾:以放牧为主的草原牧区,往往在草地牧草生产和动物生产之间出现不平衡现象,表现在:①时间的不平衡(易出现春乏、冬死现象);②空间的不平衡(地区间草畜不平衡现象,导致草地利用经营的不平衡性);③种间的不平衡(生产实践中,一些地区和单位找不到适合当地草地放牧的家畜种类组合,导致牧业生产降低,草地退化)。
解决的方案:要运用宏观调控机制,从经营上采取全面规划,合理培植动态管理措施(以草适应畜、以畜适应草、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草畜资源)。
放牧地利用的基本要求:确定合理的载畜量;规定适宜的放牧强度;确定适宜的放牧时间;合理的放牧次数和留茬高度。
放牧制度分类:自由放牧和划区轮牧。
自由放牧方式:连续放牧、季节放牧、羁绊放牧、抓膘放牧、就地宿营放牧。
划区轮牧方式:一般的划区轮牧、不同畜群的更替放牧、混合畜群的划区轮牧、暖季宿营放牧、永久蓄圈放牧、系留放牧、小区围栏放牧、一昼夜放牧、日粮放牧、地段轮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