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镧-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和抑菌活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芦丁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芦丁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芦丁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进展王金宏;潘琪;石铄桐;彭晓丹;于宛鑫;祖晓宁【摘要】目的:综述芦丁的多种提取方法以及其具有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超声波提取法、连续萃取法、微波提取法、酶法提取、内部沸腾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来提取芦丁;用芦丁稀土钐配合物及芦丁铬配合物来研究芦丁抑菌活性.结果:目前共有7种成熟的实验方法用来提取芦丁,芦丁中芦丁稀土钐配合物及芦丁铬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最好.结论:通过研究芦丁的提取分离方法和抑菌活性进展情况,不仅为芦丁的工业化生产和芦丁的实验室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丰富和提升了中药现代化剂型的研究基础.【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8(031)001【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芦丁;提取;抑菌【作者】王金宏;潘琪;石铄桐;彭晓丹;于宛鑫;祖晓宁【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哈尔滨1500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芦丁(Rutim)亦称芸香甙(Rutinoside)、紫槲皮苷、维生素P、芸香叶苷、路丁及络通。

芦丁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至少70种以上,如槐花、荞麦和蒲公英均含有,槐米含量较高,不少于20.0%[1]。

芦丁,化学名称为5,7,3’,4’-四羟基-3-芸香糖黄酮,分子式为C27H30O16·3H2O,相对分子质量为610.51,其结构是由槲皮素C3位上的羟基和芸香糖结合而形成的双糖,其性状为黄色结晶粉末或无晶形粉末,常含有3个结晶水,味苦,置空气中颜色变深,熔点176-178℃。

芦丁略溶于水,易溶于甲醇,能够溶于吡啶、碱性溶液、沸水,不溶于苯、醚、氯仿、石油醚等物质[2]。

本文对芦丁的提取方法及抑菌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概述,旨在为芦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稀土铽络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稀土铽络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稀土铽络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的研究作者:王雪王新芝唐建国刘海燕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介绍了稀土铽络合物的制备与表征,通过改变聚合物和小分子配体邻菲罗啉的比例来研究络合物的荧光强度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通过荧光光谱和透射图的分析可以得到稀土络合物发光强度的最佳比例。

关键词:Tb3+络合物;荧光强度;球状胶束DOI:10.16640/ki.37-1222/t.2018.10.1970 前言铽元素络合物由于在电学,光学以及催化等方面的显著特性,在近些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1]。

稀土元素特有的4f轨道电子跃迁,能够产生多种电子能级。

但是由于稀土离子的f-f电子跃迁是禁止的,所以单独的稀土离子的光致发光性能相对较弱。

解决这一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它们与有机或者是无机的配体络合形成有机或无机络合物[2]。

最常用的小分子配体包括β-二酮和其它一些共轭化合物。

稀土离子与有机分子配体形成络合体系分子内能量传递从而使得稀土离子发光强度增强的现象被称为天线效应[3]。

本文以两嵌段聚合物聚苯乙烯-聚丙烯酸(PS-b-PAA)作为第一配体以及邻菲罗啉作为小分子配体并且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来增铽(Tb3+)的发光性能,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1 实验部分1.1 试剂和仪器邻菲罗啉、N-N’二甲基甲酰胺(DMF)、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氧化铽、盐酸、过氧化氢、氧化铽(99.99%)。

1.2 仪器与表征荧光分光光度计(Cary Eclipse 美国瓦里安公司);透射电子显微镜(JEM-1200EX 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1.3 样品制备称取一定量的邻菲罗啉放入圆底烧瓶中,按照比例量取一定体积的PS31-b-PAA50 溶液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DMF。

最后将TbCl3逐滴滴入上述溶液中,油浴60℃加热6小时,得到Tb3+-络合物。

各物质的用量如表1所示。

2 结果与讨论图1(a)为稀土络合物的荧光激发谱图,图1(b)为稀土络合物的发射谱图。

稀土-芳香化合物-丁二酸荧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稀土-芳香化合物-丁二酸荧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稀土-芳香化合物-丁二酸荧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稀土-芳香化合物-丁二酸荧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研究背景稀土元素在荧光材料、图像显示、能源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芳香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也是一类重要的化学物质。

因此,将稀土元素与芳香化合物组成的络合物结合,将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性能。

丁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在化学合成、塑料、橡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丁二酸与稀土元素的配合物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因此,研究稀土-芳香化合物-丁二酸荧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合成某些稀土元素与芳香化合物配合体系中的丁二酸荧光配合物,并对所合成的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热解动力学性质进行研究,探究其在应用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合成稀土-芳香化合物-丁二酸荧光配合物的方法,包括稀土中心离子与芳香化合物、丁二酸等配体的选择、配合物的制备方法等。

2. 荧光性质研究,包括荧光光谱分析、荧光强度、荧光衰减等方面的研究,以探究合成的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3. 热解动力学性质研究,包括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以探究合成的配合物的热解动力学特性,从而预测其热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研究预期成果1. 合成某些稀土元素与芳香化合物配合体系中的丁二酸荧光配合物。

2. 研究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和热解动力学性质。

3. 探究稀土元素与芳香化合物组成的配合物在荧光材料、图像显示、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五、研究意义本课题探究了稀土元素与芳香化合物组成的配合物中,加入丁二酸配体后荧光性质和热解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型化合物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同时,该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材料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基础。

芦丁稀土钐配合物的自由基清除及抑菌作用

芦丁稀土钐配合物的自由基清除及抑菌作用

芦丁稀土钐配合物的自由基清除及抑菌作用林建原;陆兴【摘要】本文以芦丁和稀土钐为原料,在乙醇溶液中合成稀土芦丁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表征确定配合物的形成.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芦丁和配合物在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以及DPPH·自由基存在时的抑制率,分析配合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芦丁-稀土钐配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强于芦丁.通过药敏纸片法,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发现芦丁及芦丁-钐配合物均能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芦丁稀土钐配合物对两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可达2.6×10-3 mg/mL,随着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更加显著.【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3(025)010【总页数】6页(P1334-1338,1356)【关键词】芦丁;稀土;抑菌;抑制率;自由基【作者】林建原;陆兴【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宁波315100;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宁波31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9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和钇共17种元素[1]。

稀土元素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在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环境保护、医药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稀土元素的深入研究,发现稀土元素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效应[3]。

芦丁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的根、茎、叶、种子、果实中广泛存在[4],例如芸香科的芸香草,豆科的槐米,蓼科的荞麦等都含有芦丁[5],可用于防治脑溢血、视网膜出血、高血压、急性出血性肾炎,治疗风湿性头痛等。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芦丁的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活性已有深入研究,但对芦丁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相关研究鲜见报道。

本文合成了芦丁稀土钐配合物,测定了芦丁及其配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实验,研究芦丁及其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性能。

稀土络合物的合成、抑菌性及抑菌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稀土络合物的合成、抑菌性及抑菌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稀土络合物的合成、抑菌性及抑菌机理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稀土元素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且最近研究表明稀土元素与金属离子络合后的化合物在抑菌方面表现更佳。

因此,本研究计划以稀土元素及其络合物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抑菌性能及抑菌机理,为开发新型抗菌剂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研究内容1. 合成稀土元素和金属离子的络合物:采用不同方法合成稀土元素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

2. 测定络合物的抗菌性能:采用不同的菌种对合成的稀土元素和金属离子的络合物进行抗菌实验,并比较其抗菌性能。

3. 探究络合物的抑菌机理:通过菌落计数法和扫描电镜等技术观察并分析络合物与细菌的交互作用,探究其抑菌机理。

三、研究意义该研究通过合成稀土元素和金属离子的络合物,探究其抗菌性能及抑菌机理,有望开拓新型抗菌剂的途径,为制备高效、低毒、低副作用的抗菌剂提供新思路,对推动医药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方法1. 合成稀土元素和金属离子的络合物: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合成,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

2. 测定络合物的抗菌性能:选取不同的菌种进行抗菌实验,并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比较抗菌性能。

3. 探究络合物的抑菌机理:采用不同技术观察并分析络合物与不同菌种的交互作用,探究其抑菌机理。

五、预期结果1. 成功合成稀土元素和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并对其进行表征。

2. 测定络合物的抗菌性能,并比较其抗菌性能。

3. 探究络合物的抑菌机理,并揭示其抑菌机理。

六、研究难点1. 合成稀土元素和金属离子的络合物的纯度及稳定性问题。

2. 对络合物的抗菌性能进行全面测定及比较的难度。

3. 探究络合物的抑菌机理的复杂性。

七、研究进度安排1. 学习相关文献,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1月)。

2. 合成稀土元素和金属离子的络合物(2-5月)。

3. 测定络合物的抗菌性能(6-8月)。

4. 探究络合物的抑菌机理(9-12月)。

稀土镧-芦丁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其抑菌活性

稀土镧-芦丁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其抑菌活性

稀土镧-芦丁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其抑菌活性林建原;骆林峰;陈亮;余洪哲【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2(33)5【摘要】为研究稀土芦丁配合物的结构和抑菌活性,以稀土金属镧(Ⅲ)的氯化物和芦丁为原料,在乙醇溶液中合成镧-芦丁配合物.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在200 ~ 400 nm波长范围内对芦丁及配合物进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发现2个特征峰带分别发生了红移和蓝移.同时对配合物进行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在614.88 cm-1处出现的特征吸收峰表明芦丁与稀土镧(Ⅲ)以La-O键的形式结合成配合物,结果与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一致.同时研究了配合物在pH值为5~7时,浓度为2×10 9-2×10-5 mol/L范围的荧光强度变化.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稀土镧-芦丁配合物的抑菌活性优于单独稀土镧(Ⅲ)离子和芦丁配体.将配合物用于纺织物的抗菌整理中,织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A rare earth lanthanum-rutin complex was synthesized from rare earth metal lanthanum (III) chloride and rutin in ethanol solution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ructure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complex. Using dimethyl sulphoxide (DMSO) as the solvent, the rutin and its complex's wavelength in the range of 200 - 400 nm was scanned by UV spectroscopy, and two characteristic peaks were found red shifting and blue shifting, respectively. And Fourier-transform-infrared (FT-IR) analysis of the complex show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peak appears at 614. 88 cm , indicating that the complex combining rare earth lanthanum (III) with rutin in the form of La—O bond. The result agrees with theanalysis of ultraviolet-visible (UV) absorption spectrum.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f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 shows the complex has a strong correlation of the changes of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t pH of 5 - 7 with the concentration ranging from 2 × 10-9 mol/L to 2 ×. 10 -5 mol/L.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ests show that in the case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e lanthanum- rutin complex is superior to the rare earth lanthanum ( III ) ion and rutin ligand. The fabric finished with the complex is rendered good antibacterial activity.【总页数】6页(P81-85,90)【作者】林建原;骆林峰;陈亮;余洪哲【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315100;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315100;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315100;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31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3.1;TS195.58【相关文献】1.稀土冠醚类配合物的研究(XXI)——稀土硫氰酸盐与1,8-亚辛基双(苯并-15-冠-5)双核固态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J], 张伯彦2.稀土激素配合物的研究(Ⅰ)--镧-赤霉素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豆类作物生长的影响[J], 滕莉丽;罗国添;练萍;郭国端3.稀土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和抑菌活性的研究 [J], 吴锦绣;宋玉民;宋小利;杨声;冯小强4.稀土镧金属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J], 李建霖;林永生;吴振奕;杨森根;程大典;詹梦熊5.分光光度法研究镧(Ⅲ)与芦丁(Rutin)的配合物(Ⅰ) [J], 宋玉林;王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CNQ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TCNQ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TCNQ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TCNQ (2,3,5,6-tetracyano-1,4-benzoquinon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电子材料,具有高度的导电性和光学吸收性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TCNQ及其衍生物在有机电子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稀土配合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光学、磁学和催化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研究稀土配合物对TCNQ的影响,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掘TCNQ在有机电子学中的应用价值。

因此,本文拟就TCNQ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展开探讨。

首先,本文将对TCNQ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

前人已经报道了多种TCNQ 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如溶剂热、溶液法等。

本文将综合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重点探究其合成机理。

其次,本文将对所得的TCNQ稀土配合物进行表征和分析。

本文将主要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所合成的TCNQ稀土配合物进行表征。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分析其结构性质、光学性质以及热稳定性等重要性质。

最后,本文将探究TCNQ稀土配合物的性能研究。

针对其在电子、光学和磁学等方面的性能,本文将对其进行研究。

通过这些性能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TCNQ稀土配合物的应用潜力及其局限性。

总之,本文将从TCNQ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方向展开探讨。

期望通过此研究为TCNQ稀土配合物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稀土配合物抑菌作用探究进展

稀土配合物抑菌作用探究进展

稀土配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潘洁明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摘要:稀土元素是21世纪具有战略地位的元素、凭借其独特的光、电、磁等物理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各个领域。

[1] 最近几年,新型稀土抗菌材料,由于其具有毒副作用小、低毒、热性能好以及广谱抗菌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稀土含量丰富,约占世界稀土资源总量的80%。

[2] 近年来,因为稀土元素及其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生理生化特性,同时还有很好的抗菌、消炎、抗肿瘤的功效,稀土配合物不断被合成并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中。

稀土的作用机理倍受关注。

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和证实稀土离子具有抑菌作用,但是,稀土离子的抑菌作用不强,较常用的抗生素、消毒剂、化学杀菌剂弱,而且低浓度的稀土对有些菌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人们从稀土元素和配合物对细胞壁、生物膜、蛋白质、遗传物质的影响等方面,对其抑菌机理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稀土离子及其配合物对微生物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稀土元素,配合物,抑菌作用,机理,研究方法稀土元素(Rare-Earth),其特征是内层的4f电子轨道里一个一个的往里填充电子,元素包含处于化学元素周期表里IIIB族的原子序数为57—71的15个稀土元素(La镧、Ce饰、Pr镨、Nd钱、Pm钷、Sm衫、Eu铕、Gd礼、Tb斌、Dy镝、Ho钬、Er辑、Tm链、Yb镱、Lu镥),用Ln代表;另外,III B族的钪(^'Sc)和紀(39Y),由于这两种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镧系元素的化学性质类似,因此,人们常常将Y和Sc与镧系元素归于在一类,统一称之为稀土元素,一般公认稀土元素一共有17种。

.因其性质上的微小差异,又划分为轻稀土(铈组元素)和重稀土(钇组元素)两个部分。

[3] 20世纪以来,稀土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包括用于抗炎、抗菌和抗凝血等医药及植物抗病等领域。

[4] 概述有机稀土抑菌方面的研究现状。

稀土离子Tb_3_与芦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光谱表征

稀土离子Tb_3_与芦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光谱表征

2003年第六期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Gannan Teachers CollegeNo.6Dec.2003研究快报稀土离子T b3+与芦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光谱表征戚 琦,李 蕾,罗国添,练 萍(赣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江西赣州 341000)摘 要:研究了稀土离子T b3+与芦丁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利用红外光谱及差热分析等对合成的络合物进行了光谱表征,实验结果表明T b3+与芦丁络合形成了新的配合物.关键词:稀土离子;芦丁;配合物;表征中图分类号:O614.24;O6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03)06-0025-02芦丁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理和生物活性的羟基类黄酮化合物,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全面改善微循环系统,有效的活化细胞,延缓衰老.在临床上多用于脑溢血、高血压、慢性气管炎等疾病的防治.近年来类黄酮与过渡元素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研究常有报道.如:Cu2+与芦丁配合物合成[1];Mn2+、Co2+、Cd2+、Hg2+与类黄酮槲皮素配合物的合成[2];Fe2+、Pb2+与类黄酮配合物的合成研究[3];将芦丁用于电分析中测量痕量元素铟、镓等[4].但是类黄酮与稀土离子的配合鲜见报道.赣南是全世界特有的离子型吸附稀土资源地,也是目前世界第二大脐橙、柑桔产区,种植桔类水果的土壤富含稀土离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内与类黄酮发生某些作用从而影响或改变类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选取芦丁和稀土离子Tb3+来研究稀土和类黄酮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功能,对于了解稀土离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生物效应的作用有实际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稀土离子Tb3+与芦丁配合物合成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解析、差热分析.1 实验部分1.1 仪器和试剂仪器:AVATAR360FT-IR型红外光谱仪(Nicolet公司,U S);CRY-2P型差热分析仪(上海天平仪器厂)试剂:无水乙醇(A.R.);甲醇(A.R.);无水乙酸钠(A.R.);双氧水(A.R.);冰乙酸(A.R.);盐酸(A. R.);芦丁(B.R.上海化学试剂公司);T b4O7(99.99%,南方稀土高科).1.2 配合物合成方法称取适量的Tb4O7,加适量的双氧水,逐滴滴加11盐酸直至溶解,水浴加热蒸去过量的双氧水和盐酸及多余的水分,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TbCl3.取1.2mmol芦丁,100mL无水乙醇,加热搅拌溶解,向该溶液加入2.4mmol无水碳酸钠,2.4mmolTb Cl3固体,100-110!回流4h,抽滤洗涤,真空干燥得棕黄色固体产物.2 结果与讨论2.1 红外光谱称取2mg络合物,加入100mg溴化钾粉末,研细混匀,在红外灯下烘10m in,压成透明的薄膜片,在400 -4000cm-1波数进行扫描.光谱数据见表1.收稿日期:2003-09-17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发展基金及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戚琦(1971∀),女,江西南康市人,硕士,赣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讲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及分析化学的教学与研究.表1 芦丁标准样品及其芦丁-T b3+络合物的F T-IR光谱谱带数据化合物 O-H C=0 C-0 C=C芦丁标样3425.19m1654.78s 1362.94s1294.72s1204.09s1601.44s1503.26s1456.44s芦丁-T b3+络合物3534.63w3472.80w3404.34w消失1356.66m1278.58m1204.02m1613.60w1563.32m1490.71m表中s强,m中等,w弱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芦丁标样在3425.19cm-1处有吸收,单峰,归属为酚羟基的 O-H伸缩振动,芦丁-Tb3+络合物在3534.63、3472.80、3404.34cm-1处有吸收,且峰宽有分裂,表明酚羟基参与了络合;芦丁标样在1654.78cm-1有强吸收,归属为羰基的 C=O伸缩振动,而芦丁-Tb3+络合物此峰消失,表明羰基与T b3+发生了配位络合;芦丁标样在1362.94、1294.72、1204.09cm-1出现强吸收峰,归属为酚羟基的 C-O伸缩振动,芦丁-Tb3+络合物在1356.66、1278.58、1204.02cm-1为中等强度吸收,波数变化较小;芦丁标样在1601.44、1503.26、1456.44cm-1有强吸收峰,归属为苯环的 C=C骨架伸缩振动,芦丁-Tb3+络合物在1613.60、1563.32、1490.71cm-1的吸收峰波数增高,表明铽与芦丁芳环的络合使波数向高端移动.2.2 差热分析以Al2O3作为参比,设定测定条件为:w eigh:20mg,dta scale:#50uv,rate:10!/m in,空气流动环境.差热分析数据见表2.表2 芦丁标准样品及其芦丁-T b3+络合物的差热分析数据T i(!)T m(!)T f(!)T eo(!) H(J/g)PEAK1 PEAK2 PEAK3172.8(59.8)54(122.2)54(167.2)561.5(77.6)561.5(135.9)561.5(503)665(102.9)0(146.5)0(598.9)528.2(60)0(120.5)0(837.2)9242.49(36.26)24874.84(23.61)24874.84(11682.63)(表中T i为起始温度,T m为终点温度,T f为顶点温度,T eo为外延温度, H为焓变.)注:括弧前数据为芦丁标样,括弧内数据为芦丁-T b3+络合物.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芦丁-Tb3+络合物的焓变值比芦丁标样的小,说明芦丁与Tb3+进行了配合,新的配位键使原化学键能量降低,形成了稳定的络合物.3 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的合成方法将芦丁与稀土离子Tb3+络合,利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的光谱表征说明芦丁与稀土离子Tb3+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有关芦丁与稀土离子T b3+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还在进行中.参考文献:[1] T saryuk,VV,Potapovich,AI,Kostyuk,VA.Protective effect of copper-rutin com plex in animals w ith experimental epilepsy[J].Bull.exp.Biol.M ed.2002,133(4):334~335.[2] Bravo,A,Anacona,JR,M eatl complexes of the flavonoid quercetin:antibacterial properties[J].Transit.M et.Chem.2001,26(1-2):20~23.[3] Soczynska-Kordala,M,Bakow ska,A,Oszmianski,J.M etal ion-flavonoid associati ons in bilayer phospholipid membranes[J].Cell.M ol.Bio.Lett.2001,6(2A):277~281.[4] Satterfield,M,Brodbelt,JS.En hanced detection of flavonoids by metal complexation and electrospray i 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J].Anal.Chem.2000,72(24):5898~5906.Synthesis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re-earthIon Tb3+and Rutin ComplexQI Qi,Li Lei,LU O Guo tian,LIAN Ping(Dep ar 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 e Science,Gannan T eacher s∃Colle ge,Ganz hou341000,China)Abstract:T he rare-earth ion T b3+and rutin complex are synthesized.T he structur e of the rare-earth ion T b3+and rutin com plex are also determined by I R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T he ex primental results coordinate a new complex.Key words:r ar e-earth ion;Rut in;complex;spectral characterizat ion26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

【配合】无机化学毕业论文微纳米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配合】无机化学毕业论文微纳米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关键字】配合分类号: 学校代码: 10165 密 级: 学 号: 4硕 士 学 位 论 文微/纳米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2011年5月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文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签名日期: 年 月 日作者姓名: 李海彦 学科、专业: 无机化学 研究方向: 新型环境友好荧光材料的开发 导师姓名: 牛淑云教授 张洪武研究员摘要由于稀土配合物具有荧光量子效率高、发光谱带窄、色纯度高等优点,它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Eu3+的β-二酮配合物Eu3(ina),(TT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Ina=异烟酸)并将其组装到介孔MCM-41中。

红外光谱和N2吸附-脱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已成功组装到MCM-41孔道表面,形成复合材料Eu- MCM-41。

配合物的激发光谱与配体TTA的吸收光谱重叠较好,表明配合物中TTA能有效地传递能量给发射中心Eu3+。

与配合物Eu3ina比较,Eu-MCM-41的激发波长发生蓝移,这种蓝移现象的出现,表明得到的复合发光材料是相对较稳定的。

新型稀土配合物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稀土配合物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稀土配合物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新型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能。

通过文献调研,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稀土配合物,并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了该配合物,并利用荧光光谱仪进行了发光性能测试。

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新型稀土配合物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在紫外激发下表现出强烈的发光,且发光峰位于可见光区域。

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稀土配合物的光学性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参考。

关键词:新型稀土配合物,合成,发光性能一、研究背景稀土配合物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主要应用于荧光材料、催化剂、红外发光剂、光学玻璃、超导材料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荧光材料需求的日益增加,稀土配合物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新型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新型稀土配合物被发现。

这些新型配合物往往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和生物兼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生物成像领域。

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新型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能,以期为稀土配合物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文献调研: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当前稀土配合物的研究现状,找到一种具有研究价值的新型稀土配合物。

2. 合成新型稀土配合物: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所选稀土配合物,并进行结构表征。

3. 测定发光性能:利用荧光光谱仪测试所合成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性能,并分析其光谱特征和光致发光机理。

三、研究意义稀土配合物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新型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能,旨在为稀土配合物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该研究可为稀土配合物在光学、荧光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有助于推动我国稀土材料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TCNQ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TCNQ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TCNQ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研究的开
题报告
题目:
TCNQ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研究
摘要:
本研究将以Tetracyanoquinodimethane (TCNQ)为受体,稀土金属
离子为供体,合成一系列TCNQ稀土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并探究其电化学性质,
如电导率、电荷转移性质等。

研究目的:
(1)通过合成TCNQ稀土配合物,探究TCNQ分子基团与稀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结构特征。

(2)对合成的TCNQ稀土配合物进行电化学测试,研究其电导率和电荷转移性质,探究其在电化学传感器和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

(3)为进一步研究TCNQ稀土配合物在化学及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
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系列TCNQ稀土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利用电化学分析技术研究合成的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探究其电导率,电荷转移性质等。

研究意义:
(1)研究TCNQ稀土配合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扩展TCNQ化合物在材料科学及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

(2)揭示TCNQ稀土配合物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提高其性能和优化其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3)为发展新型光电器件及电化学传感器提供有益的参考。

预期成果:
将合成多个TCNQ稀土配合物,并使用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探究合成的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如电导率、电荷转移性质,为进一步应用于光电器件及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实验报告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实验报告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稀土元素的基本知识。

2.理解光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3.熟练掌握稀土盐和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4.熟悉荧光光谱仪、差热-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光谱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1.基本知识简介由于稀土元素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特别是具有优异的光电磁和催化性能,已经在国民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得到了重要的应用,所以稀土元素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仅目前发现的包头稀土储量就占世界稀土含量的90%以上,对稀土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制成高附加值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徐光宪院士稀土分离技术的工业化使得稀土的价格大大下降,这更为稀土的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

☆稀土元素的发光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主要包括从57-71号的15种元素(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Lu),也包括21号Sc和39号Y元素。

对于前面15种元素来说,都含有4f轨道,具有镧系收缩现象。

稀土离子因为存在着4f轨道,所以能级结构非常复杂,有些能级之间的跃迁就会产生发光现象。

单独的稀土离子一般来说很难发出较强的光,通常都是稀土离子与有机配体首先形成稀土配合物。

然后在光照或者通电流的情况下,能量通过配体吸收,然后传递给稀土离子,稀土离子能级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的时候会产生发光现象。

因为稀土离子各自都有不同的能级结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稀土离子与有机配体配位形成配合物以后都能得到较好的光致发光。

只有能级匹配的稀土配合物才能够发射出较强的可见光。

能级匹配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有机配体的三线态与稀土离子最低激发态能级的匹配程度;(2)稀土离子最低激发态与基态之间的能量差对应的光波波长是否在可见光范围。

☆基态和激发态基态是指分子的稳定态,即能量最低状态,当一个分子中的所有电子的排布完全遵从构造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时,分子处于基态(ground state)。

稀土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和抑菌活性的研究

稀土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和抑菌活性的研究

稀土有机配合 物不仅具有 抗炎、 抗菌、 癌、 抗 抗凝血等生理活性 , 而且在发 光 、 激光材料创 制 、 结构探针 、 荧光免疫分析及生物 传感器 等领域 的 研究 和应 用 引起 广 泛 关 注- J 1 。芦 丁 (u n 见 rt , i Fg1 分子 中5一 i ) . 羟基和邻二酚羟基 , 完整的大 1 r 键共轭体系 , 强配位氧原子与合适的空间构型 , 可
摘 要: 以稀土金属 ( 氯化 物和芦丁为原料 , 乙醇溶液 巾( H= Ⅲ) 在 p 7—8 合成 了六种稀 土芦 丁配合物 , ) 通过元 素分析 、R、 V、 I u 热重 一差热分析 、 摩尔 电导率 的测定 对 配合物进 行 了表 征 , 确定 了配合物 的组成 , 分析 了配 合物 的热稳定性 和热分解行为 。同时初 步研 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 的荧光性 质 , 结果 显示配 合物 N m C,・ aS L 1 6 2 L=c 斗O 表现 出相应 的 S Ⅲ) H O( ∞H I ) m( 离子 的特征发射 。并研究 了配合物 的抑 茵活性 , 抑菌 活性 试验表 明六种 配合物具 有选 择性抑茵 性能。 关键词 : 稀土配合物 ; 合成 ; 表征 ; 光性 质 ; 荧 抑茵活性 中图分 类号 :6 14 O 4 . 文献标识码 : A
1 1 试剂 及 仪器 .
试剂: 芦丁为 S m 公 司产 品 ;aO 、 r 3 i a g L 2 3P2 、 0
S 2 3E 2 3 G 2 3 D 2 3 纯 度 ≥9 . 9 , m O 、 u O 、 dO 、 y0 ( 9 9 % 甘
与金属离子生成配合物。在国内外芦丁与过渡金 属的配合物 和稀 土钇 和铽 的配合物 已有报 道, 而芦丁的其它稀 土配合物 的合 成至今未见文 献报道 。为得到既有生物 活性 , 又有优 良光学性 能的配合 物 , 文合 成 六 种稀 土 一芦 丁 配合 物 ( B 压片) L 一 5 本 Kr ;S 5 荧光分光光度计 ( 美国 P E公 ( P 、m E 、 d D ) 并通 过元 素分析 、R 、 h、 rS 、 u G 、 y , I 司) 硅胶 干燥器 ; D X4 C 型立式 自动 电热压 ; L Z 0 I U 、 V 热重 一 差热分 析、 尔 电导 率 的测定对 配合 力蒸 汽 灭 菌 锅 ( 海 中安 医疗 器 械 厂 ) D G 摩 上 ;H 物进行了表征, 确定 了配合物 的组成 : aR L l N E Cn 9 7 A型 电热恒温干燥箱 ( 海益恒 实验仪 器有 00 上 6 2 L=C 7 9 1,R H O( 2 O6 E=L 、 r H2 a P ,n:1 m = 0, 限公 司) 生化培养箱( ; 国华电器) S C B ;N J U无菌 1 8 ;RE = S Eu G m、 、 d,n =7, =5;RE = D m y,n= 操作台( 苏净集 团安泰公 司) D N I A : E SM T型细菌 5 m= ) , 3 。并初步测定 了配合物 在室温下 的溶液 电比浊仪( 国生物梅里埃公 司) p S一 5型酸 法 ;H 2 荧光性质和抑菌活性 。 度计( 上海第二分析仪器厂 )游标卡尺。 ;

Zn(Ⅱ)Cu(Ⅱ)和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Zn(Ⅱ)Cu(Ⅱ)和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Zn(Ⅱ)Cu(Ⅱ)和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配合物化学在材料科学、能源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Zn(Ⅱ)、Cu(Ⅱ)和稀土的配合物在发光、催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因此,本课题研究Zn(Ⅱ)、Cu(Ⅱ)和稀土的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 合成Zn(Ⅱ)、Cu(Ⅱ)和稀土配合物,研究其结构和性质,为进一步开发其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2. 探究Zn(Ⅱ)、Cu(Ⅱ)和稀土对配体的作用机理,深入理解其配位、发光等性质,为配合物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3. 研究发光性能,探究其应用于光电子技术领域的潜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合成Zn(Ⅱ)、Cu(Ⅱ)和稀土配合物:选择三种不同的配体,通过有机合成手段,合成Zn(Ⅱ)、Cu(Ⅱ)和稀土的配合物。

2. 表征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定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3. 研究发光性能:利用UV-Vis及荧光光谱技术,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应用潜力。

四、预期成果1. 合成纯度较高的Zn(Ⅱ)、Cu(Ⅱ)和稀土配合物,输出相关合成反应的工艺流程。

2. 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表征,获得其元素成分、热稳定性、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性质。

3. 研究合成配合物的荧光性质,探究其应用于光电子技术领域的潜力。

五、研究计划及时间安排第一年:确定研究方案,论文综述、相关文献查阅,研究不同配体合成Zn(Ⅱ)、Cu(Ⅱ)和稀土配合物的反应条件及工艺流程,开始对配合物的表征工作。

第二年:完善表征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究其发光性质。

第三年: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其应用潜力。

六、预期难点及解决方案预期难点:不同配体对Zn(Ⅱ)、Cu(Ⅱ)和稀土的配位机理。

稀土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和抑菌活性的研究

稀土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和抑菌活性的研究

稀土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和抑菌活性的研究吴锦绣;宋玉民;宋小利;杨声;冯小强【期刊名称】《化学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07(019)002【摘要】以稀土金属(Ⅲ)氯化物和芦丁为原料,在乙醇溶液中(pH=7~8)合成了六种稀土芦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 、UV、热重-差热分析、摩尔电导率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析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行为.同时初步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性质,结果显示配合物Na5SmLCl7 ·6H2O(L=C27H29O16)表现出相应的Sm(Ⅲ)离子的特征发射.并研究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试验表明六种配合物具有选择性抑菌性能.【总页数】6页(P155-160)【作者】吴锦绣;宋玉民;宋小利;杨声;冯小强【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甘肃,天水,741001;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甘肃,天水,7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相关文献】1.2,2,2-胺三乙酰-苄胺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质研究 [J], 高继红;杨天林2.2,6-双(3,6-二氯-2-吡啶甲酰胺基)-吡啶的合成和表征——稀土Eu3+、Tb3+配合物液体荧光性质的研究 [J], 冯宇;尹显洪;张文杰;洪帆;梅灵飞3.三[(6-甲基-2-吡啶甲酰胺氮氧化物)乙基]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的研究 [J], 李岗;苟如虎;刘波;闫兰;杨汝栋4.以冠醚为骨架的多足配体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 [J], 柳佃义;闫旭焕;唐瑜;刘伟生;谭民裕5.稀土发光配合物的研究Ⅰ.稀土与1,10-二氮杂菲及环己基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荧光性质 [J], 王敏;徐志栋;冯殿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功能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功能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功能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选题背景
稀土配合物在各种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如催化、光电材料、生物学等,但是单一功能稀土配合物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多功能稀土配合物在结构和性能上的优势使其在材料科学领域中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将探讨多功能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化学性质和应用等问题。

二、研究意义
多功能稀土配合物相较于单一功能配合物的研究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首先,多功能稀土配合物通过组分的设计和优化,能够同时具备多种物化性质,例如荧光、磁性或光磁性能。

其次,多功能稀土配合物在化学催化、配位化学等领域中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生物分子分析、药物分析、环境分析等。

三、研究思路
本文拟采用以下研究思路:
1.多功能稀土配合物的选取
本文将根据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和应用情况,选择具有多个功能的稀土配合物作为研究对象。

2.多功能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采用适当的方法,根据分子结构设计和制备多功能稀土配合物。

3.多功能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采用现代化学分析方法,如质谱、元素分析等,对多功能稀土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

4.多功能稀土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通过对多功能稀土配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探讨其磁性、光学性质
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在催化、配位化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四、预期结果
本文预计可以综述多功能稀土配合物的研究现状,采用新的方法和
手段制备多功能稀土配合物,并通过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和研究,开拓其应用领域。

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为其他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作用的电化学研究康敬万;苏碧泉;卢小泉;董树清;李志峰【期刊名称】《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6(042)001【摘要】报道了Cd(Ⅱ),Co(Ⅱ),Ni(Ⅱ),Cu(Ⅱ)和Zn(Ⅱ)的芦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作用的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M3L2(H2O)n](CH3COO)2(n=6,12),配体不饱和环的3个羟基参与了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利用循环伏安法计算了芦丁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结合常数(K=2.43×104 L/mol)和结合位点数(s=3.29).【总页数】4页(P54-57)【作者】康敬万;苏碧泉;卢小泉;董树清;李志峰【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6【相关文献】1.1,10-邻菲咯啉-铜(Ⅱ)-L-瓜氨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作用的研究[J], 陈燕青;郑静;鲍昊2.丁二酸、1,10-菲啰啉构筑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J], 李小芳;冯小强;杨声;朱元成3.5-氨基-1,10-菲咯啉对羟基苯甲醛西佛碱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作用研究 [J], 赵瑨云;马春华;陈良壁4.钌(Ⅱ)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其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 [J], 谢阳银;刘云军5.诺氟沙星-钕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作用的研究 [J], 张宝秀;周成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芦丁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药效学初步研究

芦丁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药效学初步研究

芦丁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药效学初步研究
高水花;袁玉军;单振武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
【年(卷),期】2004(023)008
【摘要】目的探索芦丁与稀土元素配位前后药效学的变化.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和耳壳肿胀法对芦丁与稀土元素配位前后镇痛与抗炎作用进行比较.结果与NS组比较,芦丁及其配合物可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P<0.05或P<0.01);与芦丁组比较,其各配合物组的镇痛作用更强(P<0.01).同样,与NS组比较,芦丁及其配合物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壳肿胀有明显的抗炎作用(P<0.05或P<0.01);而各配合物的抗炎作用又强于芦丁组(P<0.05或P<0.01).结论芦丁稀土配合物较芦丁的镇痛、抗炎作用明显增强.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高水花;袁玉军;单振武
【作者单位】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临沂,276005;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临沂,276005;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临沂,276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羟乙基芦丁的研究Ⅰ.羟乙基芦丁的化学合成 [J], 林基森;芦显振;刘世同
2.芦丁湿法合成曲克芦丁工艺研究 [J], 刘卫朝
3.牛磺蝰胆酸的合成及其药效学的初步研究 [J], 方华丰;石朝周
4.不饱和酸稀土配合物的研究(Ⅰ)——丙烯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J], 高忆慈;史启祯;沈凤嘉;杨汝栋
5.稀土配合物的研究(Ⅹ)1,3-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丙二酮-[1,3]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J], 邢雅成;李小静;闫兰;杨汝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黄汉昌,姜招峰.芦丁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特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1,23:476-481.
查阅文献,确定实验方法
研究方案:
合成稀土氯化物、稀土-芦丁配合物
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红外扫描和紫外可见光扫描,配置不同浓度和不同pH的配合物溶液进行荧光扫描。
制作固体、液体培养基,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扩大培养
用芦丁标准样,稀土氯化物,稀土-芦丁配合物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进行抑菌活性实验。
对测定结果进行筛选,分类和综合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预期目标和研究方案
主要内容:
以稀土金属镧的氧化物与芦丁为原料,在乙醇溶液中合成芦丁-镧配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扫描,红外扫描对其进行表征,测定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分析pH和浓度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通过抑菌实验研究配体和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
预期目标:
以文献记载的方法合成稀土镧-芦丁配合物,红外扫描和紫外扫描对结构的推断结果相符,抑菌实验中抑菌圈可以达到理想直径。
开题报告
生物技术
稀土镧-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和抑菌活性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已探明的稀土资源量约6588万吨。我国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而且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的多方面功能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稀土离子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早在1906年一种名为Ceriform的外用杀菌药就已经问世,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硫酸铈钾,其他铈盐也具有抑菌作用。而芦丁作为一种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良好的药理性质和生物活性,可阻止氧化性物质对人类结肠组织细胞DNA的攻击。
本课题以稀土镧和芦丁为原料合成稀土芦丁配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抑菌活性的研究。这对于稀土芦丁配合物的物质结构和物质含量的确定以及其抑菌活性的评估对生产方面具有双重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稀土是一种同时具有电、磁、光、以及生物等多种特性的新型功能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稀土用途广泛,可以使用稀土的功能材料种类繁多,正在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高技术产业群,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稀土有机配合物不仅具有抗炎、抗菌、抗癌、抗凝血等生理活性,而且在发光、激光材料创制、结构探针、荧光免疫分析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引起广泛关注。
国内已有报道,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效果较稀土盐更好;重稀土(Gd)抑菌效果略优于轻稀土(La,Nd,Eu);不同配体合成的配合物对同一菌株的抑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这是由于抑菌活性与配合物的稳定性有关。稀土离子的抑菌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故稀土离子的抑菌作用具有选择性。芦丁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毒性低,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脑出血、高血压、视网膜出血、紫瘫、急性出血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镇痛等。美国科学家Domotor报道了一种含邻苯二酚焦硫酸Sm3+盐成功地应用于处理一度或二度烧伤。Monafo用硝酸铈作为烧伤的局部化学治疗药物以取代硝酸银,认为对革兰氏阴、阳细菌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肠杆菌属效果更好。
[3]杨小飞,何其庄,贺香红,等.稀土三元配合物的低热固相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J].化学通报, 2004(9): 689-694.
[4]戚 琦,李蕾,罗国添,练萍.稀土离子Tb3+与芦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光谱表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6(12):25-26.
[5]廖全斌,刘明国,童开发,等. 13-二茂铁基2-丁烯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2,14(3):255-257.
2012年01月-2012年02月:分析所得数据
2012年02月-2012年03月:撰写毕业论文。
四、参考文献
[1]杨美玲,杨培菊,宋玉民.芦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无机化学学报,2005,21(4):453-489.
[2]吴锦绣,宋玉民,宋小利,等.稀土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和抑菌活性的研究[J].化学研究于应用,2007,19(2):155-159.
数据分析
三、课题进度计划
2011年9月-2011年10月:撰写开题报告,并对稀土芦丁配合物进行合成。2011年10月-2011年11月:开始写外文翻译和文献综述。
2011年11月-2011年12月:对稀土芦丁配合物进行红外扫描,紫外扫描和抑菌实验。
2011年12月-2012年01月:对稀土芦丁配合物进行荧光扫描。确定其荧光性质。
芦丁与化合物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而且可用于金属离子的光谱分析。因为稀土金属元素的特殊电子结构,它们具有光学、电学、磁学特性,所以它们可以与很多新物质螯合。一旦稀土金属元素与配体配位,不仅会降低稀土元素的毒性,还可以增加其生理活性。
综合国内外的成果表明,许多有机分子配体与金属配合形成配合物后,其药效明显增强。故近年来芦丁配合物的研究一直是药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