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抗生素临床应用与病例分析
基层医院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分析
![基层医院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b704d090c69ec3d5bb75e5.png)
基层医院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分析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抗生素应用现状,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原因。
方法收集常州市新北区某乡卫生院1368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抗生素使用率、联合使用、主要使用科室、给药途径、应用目的和不合理应用情况。
结果乡卫生院抗生素使用率为84.9%,抗生素单用患者占77.5%,外科抗生素使用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给药途径中静脉用药占89.9%,各科室预防性用药均高于治疗性用药,尤其是外科明显高于内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应用患者占27.8%。
结论目前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着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现象,医疗卫生部门对基层医务人员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培训迫在眉睫。
标签:基层医院;抗生素;应用;现状;分析[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antibiotics in primary hospitals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antibiotics abuse. Methods The case data of 1368 cases of inpatients in health center in some countryside in Xinbei district of Changzhou,and the use rate of antibiotics,combined use,main use department,route of administration,application purpose and irrational application were counted. Results The use rate of health center in countryside was 84.9%,the patients with single antibiotics accounted for 77.5%,the use rate in the department of surgery was the highest,which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departments,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1,the vein medication in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accounted for 89.9%,the predictive medication in various departm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reatment medication,and the department of surgery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nd the patients with irrational application accounted for 27.8%. Conclusion At present,the non-standard use of antibiotics is common in the primary hospital,and the supervision,management and train of medical health department for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of medical staff in primary hospital is imminent.[Key words] Primary hospital;Antibiotics;Application;Status;Analysis自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目前已有200余种应用于临床。
临床药学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典型病例分析
![临床药学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典型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77eacb6f1aff00bed51e70.png)
江西省泰和县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体检、防保于一体的三级乙等中医院,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行政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我院自2013年以来开始了每周1次的药学查房,且让临床药师参与其中,体现了医院领导对药学部门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在现代医院药学已从过去的供应保障型转为药学服务型的情况下,参加药学查房就成为展现临床药师专业技术和存在价值的手段之一。
但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只有通过实践来逐渐积累。
通过实践,笔者的体会是临床药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工作中还要克服畏惧心理,更新观念,把握好工作的尺度,如查房时既要找出所查科室存在的问题,又不至于与之形成对立关系。
本院在各科开展临床药学查房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我院临床药学部参与临床查房的数个典型病例进行用药分析,介绍如下:病例1:曾某,男,3岁,因热液烫伤全身多处深2度面积30%住院治疗,给予烧伤创面急诊扩大清创及抗休克处理+抗炎及支持对症处理,对症抗生素应用加全身营养疗法。
采用头孢替安静脉滴注8天,该患者体温却急剧上升,T 38.5~39.8 ℃之间,精神差,睡眠饮食极差,病情严重。
由于患者家属不同意接受植皮手术治疗,也不同意转入省医院治疗,因分泌物培养+药敏无有效抗生素,临床医师立即与药学部会诊。
了解病史后,临床药师则认为,该患者是个3岁的儿童,之前因感冒发烧有过多次使用抗生素史,其免疫力相对差,现已用头孢替安治疗,体温仍未下降,说明其药物治疗作用不大,感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并有可能产生耐药性,加之分泌物培养+药敏无有效抗生素,建议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该药物不仅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而疗效明显,其余治疗方案不变,继续给予创面换药术及对症综合处理。
临床医师接受建议,使用后第2天,患儿体温下降到37℃,第三天后体温正常。
在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患儿电解质正常,血项正常,精神和睡眠饮食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烧伤面基底红白相间,痛觉已不敏感,渗液也明显减少,患肢无肿胀,感觉运动末梢血运正常。
左氧氟沙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病案分析
![左氧氟沙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病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57bab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f.png)
左氧氟沙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病案分析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在临床应用中,左氧氟沙星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本文将对一例因使用左氧氟沙星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该病例是一名女性患者,69岁,因泌尿系统感染入院,经检查诊断为尿路感染。
经过医生评估后,她被给予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每天600mg,分2次服用。
在治疗的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皮疹和荨麻疹,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和咳嗽的症状。
她立刻前往急诊科就诊,并被立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和炎症反应。
抗过敏药物被静脉注射,然而患者的症状并未得到控制,呼吸困难和咳嗽仍然持续。
进一步的检查包括皮肤和血清过敏试验,结果显示阳性。
这些结果与左氧氟沙星引发的过敏反应相吻合。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医生决定进行深部组织活检。
活检结果显示,患者的皮肤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支持左氧氟沙星引发的过敏反应的诊断。
在诊断明确后,患者立即停止使用左氧氟沙星,并改为使用其他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支持性治疗以缓解症状。
经过数天的治疗,患者的皮疹逐渐消退,呼吸困难和咳嗽逐渐减轻。
最终,患者康复出院。
通过对这一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左氧氟沙星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皮疹、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左氧氟沙星,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医生在使用左氧氟沙星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过敏史和禁忌症,确保使用该药物的安全性。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点评分析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点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a05446e53a580217fcfe80.png)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点评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合理应用抗生素。
方法每月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院质控科、医务科、感染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对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进行正确性和合理性的审核,提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主要存在问题,在医院的质量分析会上对用药指征、剂量、用法、联合用药原则及无指征超剂量使用药物的处方和病历,重点是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实例分析和点评。
结果通过点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抗生素。
结论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点评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关键词:抗生素使用;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点评1 点评方法1.1 制度与标准由医院医疗质控科、医务科、感染科和药剂科制定控制表,按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整体质量控制的要求,按照卫生部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基本原则》、2009年《38号文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处方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保证质量控制与点评的实效性,并发放整改表。
1.2 资料2016年10月、11月、12月,每月随机抽查药房连续3d的门诊处方2000张左右,每月审核前月归档的病历30份,参照标准进行合理性审核、统计分析。
1.3 每月对药房出库量来统计排前五名抗生素。
2 不合理用药点评与分析2.1 普遍存在问题①抗生素使用率高于卫生部规定门诊使用抗生素率不高于30%,住院抗生素使用率不高于40%。
②根据临床经验用药,重复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与配伍,不熟悉抗生素药理特点,给药次数和用药剂量超常规等问题进行点评。
2.2 典型病例分析①不合理联合用药:实例:男性患者3岁8个月,临床诊断:急咽炎,医嘱: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注射用阿奇霉素0.1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注射用头孢他啶1g,静脉滴注,1次/d,共3d。
头孢他啶是头孢菌素类属于繁殖期杀菌药,阿奇霉素是大环内脂类属于快速抑菌药,抑菌药迅速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造成头孢他啶的抗菌活性减弱[3],确需联用时,可先用杀菌剂再用抑菌剂,以获得更好的疗效[4]。
抗生素合理分析实训报告
![抗生素合理分析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c09eb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c.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日益严重,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水平,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医疗机构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学习抗生素合理使用相关知识,提高自身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和规范;2. 了解抗生素的分类、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适应症;3. 学会抗生素的剂量计算、给药途径及疗程;4. 分析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及危害;5. 提高自身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实践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和规范(1)预防为主,合理使用抗生素;(2)明确诊断,针对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3)合理用药,避免滥用;(4)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方案;(5)加强抗生素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
2. 抗生素的分类、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适应症(1)抗生素分类:根据药理作用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2)药理作用: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干扰细菌核酸代谢等;(3)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4)适应症: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相应抗生素进行治疗。
3. 抗生素的剂量计算、给药途径及疗程(1)剂量计算:根据患者体重、年龄、病情及药物说明书计算;(2)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3)疗程:根据病情、病原体及药物特点确定。
4.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及危害(1)原因:不合理用药观念、抗生素储备不足、药品质量不合格等;(2)危害:细菌耐药性增加、医疗资源浪费、患者健康受损等。
5. 实践案例分析本次实训选取了1例典型病例,分析了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病例:患者,男,30岁,因急性咽炎入院治疗。
入院后,医生给予头孢克肟胶囊口服,每日3次,共7天。
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浅析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分析
![浅析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8d223aee06eff9aef8075d.png)
人被感染 处病原菌中 出现的数 据进行统 计分析 , P< 0 . 0 5代 表
有显著性 差异 , 表 明该实验具 有研究价值。
3 结 果
3 . 1 病原 菌种类 : 我院8 0例下呼吸道 感染病 人被感染 处分离 出病原菌 1 0 0株 , 其 中有 阴性 菌 和 阳性 菌之 分 , 革 兰阴性 菌 有 5 2株 , 肺 炎链 球菌分离率最高 。革兰 阳性菌 4 8株 , 肺 炎产酸克 雷伯菌分离 率最高( 见表 1 ) 。 表 1 下呼吸道病原菌种类 ( n ) 病原 菌种类
2 0 1 3年 第 1 6期
9 5
浅 析 抗 生 素 治 疗 下 呼 吸道 感 染 病 例 分 析
贾晓 云
摘 要: 目 的: 促进临床合理使 用 抗生素, 确保抗生素长期有效的使用。方法: 抽取我院8 0 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被感染部位病原
茵进行 分 离鉴定 。结果 : 8 O例病人 分 离出病原菌 1 0 0株 , 其 中革 兰阴性 茵为 5 2株 , 病 原茵对喹诺 酮类耐药率最低 , 对 p内酰胺类耐 药率最 高。革 兰阳性 4 8株 , 测 出病 原茵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 , 病原 茵对 大环 内酯耐 药率 最高。结论 : 下呼吸道 感 染病 人被 感染 部位 的病 原茵对使 用频率 高的抗生素具有较 强耐 药性 , 医生、 药剂师要重视抗 生素 的合理使 用。 关键词 : 抗生素 ; 下呼吸道感染 ; 病原 茵 中 图分 类 号 : 1 1 7 1 4 . 2 5 3
革 兰阴性 菌 革 兰阳性菌
抗生素是指能够有 效地 抑制 和杀灭 细菌 、 真菌、 支原 体等 微生物的药物 , 无论 门诊 、 住院病 人 , 抗 生素使用 率最 高的是 B 内酰胺类中的头孢类 , 其次是 除头孢类外 B一内酰胺类 、 喹诺 酮类 、 氨基糖 甙类 、 大环内酯类。从 8 0例 下呼 吸道 感染病 例分 离出病原菌的耐药 情况 可 以看 出 , 使 用率 高的抗 生素 , 其 耐药 率较高。原因如下 : ①有些 临床 医生 对各种抗生 素的适应 症 以 及细菌的种群不甚 了解 , 盲 目使 用 ; 有些 医生 不遵循抗 生 素使 用原则 , 不进行药 敏试 验 , 习惯性 用药 , 追风 性用 药 ; 还有 某些 医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违背职业道德 , 给患者 滥开高价格 的抗 生素。②大多数患者对医药知识掌握非 常有限 , 认 为抗生 素可 以预防和治疗各种疾 病 , 要 求 医生开某 种抗 生素 , 医生 为 了满 足患者的需 求而违 背抗生 素 的使 用原 则 。③没 有充分 发挥 药 学人员的专业指 导作 用。 目前 , 我 国下呼吸道感染 性疾病 的治 疗 还不规范 , 滥用抗 生素会 导致 病原 菌的耐 药性增 强 , 而且 在 抗生素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还会杀灭体 内有益 的细 菌 , 增 加下 呼吸道感染病人 的治疗难 度。我们要严 格按照 《 抗菌药 物临床 应用指 导原则》 的法规合理使用抗生素类 药物。通过对下 呼吸 道 感染 的近期微 生物耐药性分析 , 建 立一个合理使 用抗生 素的 指 导性 方针 , 防止滥用抗生素现象 的发生 。医 院管 理层对抗 生 素的滥用情 况高度重视 , 组 织全 院 医务 人员 进行学 习 , 通过 讲 座, 医务人 员 明确滥 用抗 生素 的危 害和合 理 使用抗 生 素 的意 义, 认识到合 理使 用抗生 素 的急迫感 。利 用细菌 培养 、 药敏 试 验等辅助手段 , 进行 有效 的血 液浓度 监测 , 选 择有 效 、 安全 、 经济 的一类抗生 素药物 , 严 格控制 抗生 素药 物用量 , 并 且抗生 素药物调换不 易频繁 , 以免 使病 原菌产 生抗 药性 , 药剂 师严格 在抗生 素使用 的各个环节 把关 , 医院芍剂 师要清楚 地认 识 到我
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分析
![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dc3c6cf5335a8102d220f8.png)
门诊病 人 抗感 染 药 物使 用 率 8 % , 2
住 院病 人抗 感染 药 使用 率 8 % , 防用 l 预
药 占抗感染 药物 使用 人数 3 % , 5 见表 1 、
表 2 。
在我院抗感 染药 物应用 最广 泛 的是 t一内酰胺 类 , 次 为头 孢 菌素 类 、 霉 3 其 青 素类 、 大环 内酯类 。3 . 7 以上 的病 人 04 % 联合使用两种抗 感染药物 , 单用一种者 占
门诊处 方 10张 , 0 现将结果 做简要分析报
道 如下 。
资 料 与 方 法
从我 院 20 0 4年住院病人 中随机 抽, 4 女 O例 , 女 男
比例 15 1 年 龄 最 小 者 4 . :。 0天 , 龄 最 年 大者 1 。 5岁 从 一 季 度 到 三 季 度 的 门 诊 处 方 中 随
药过多为主 。
讨 论
抗感 染药物是治疗病原体感染的药
中 国社 区 医师 ・ 医学专 业半月刊 2 0 年 第 2 期 ( 0 总第2 0 )2 08 3 第1 卷 0期 3
6 . 3 , 表 3 95 % 见 。
从 凋查 结果 表明 , 人应用 1一内酰 病 3 胺 类和头孢 菌素类 的 比例最高 , 大环 内酯
类和青霉素类 逐渐 降低 。V 服给药 一 般 I
是 8一内酰胺类和大环 内酯类 。 临床上绝 大多数 静脉 给药 首选 头孢
菌素类 , 联合用 药为头孢 菌素类加大环 内 酯类 , 或者是青霉素类加大环 内酯类 。特 急诊患者 抗感 染 药使 用率 为 9 % , 防 0 预 用药 比例 为 6 % , 5 不合 理现 象 以联 合 用
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分析
![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09d038e2bd960590c677fe.png)
目录摘要 (2)ABSTRACT (2)前言 (2)1.资料、方法和结果 (2)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表现 (3)3.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4)4.控制滥用抗生素的对策 (5)参考文献 (5)致谢 (7)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抗生素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方法:对2012 年1~ 4 月医院门诊抗生素销售收入所占药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药品品种与抗生素品种比例状况等数据进行统计,进一步进行处方分析, 以反映医院抗生素用药现状并探讨医院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结果:抗生素用量较大且有滥用现象。
结论: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否则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ABSTRACT关键字:抗生素;合理用药;现状分析前言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药物,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可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同时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它既有发挥治疗作用的一面, 也会发生与用药目的无关、不利于病人的毒副反应,。
甚至还会导致医源性疾病,引发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在综合医院病房内,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治疗感染性疾病和对某些疾病以及围手术期给予抗菌药物以预防性用药。
使之达到疗效最佳和副作用最小、尤其是减少医院耐药菌株的产生、减少医院内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抗生素临床应用现状表明,滥用抗生素已成为普遍现象。
现就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做简单分析。
1.资料、方法和结果1.1 资料搜集某医院2012年1-4月抗生素销售金额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类、汇总、从而得出结论。
1.2 方法对医院的人使用抗生素的现状处方分析,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医院2012年1-4月病人600例。
1.3 结果2012年,医院抗生素消耗金额占西药消耗总金额的比例居高不下。
平均值为60.2% ;门诊抗生素应用率相当之高。
其消耗金额占医院抗生素消耗金额的百分比平均73.8%, 其数据详见表1。
1.4 处方调查1.4.1 使用率600例住院病人中使用抗生素401例,使用率为66. 8%。
临床药师对外科病例抗生素选择的分析与体会
![临床药师对外科病例抗生素选择的分析与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9a114db26fff705cc170a88.png)
梗死灶。 院查体 : 温 3. 入 体 65℃, 脉搏 1 5 / n 呼 吸 1 0 次 mi, 7次/
mn 血压 1 1 1 mH 。呈 嗜睡状 态 , i, 9 / 7m g 1 呼之可睁 眼, 反应迟 钝。 既往史 : 有嗜酒史 , 日约饮 白酒半斤 。 每 诊断 : 脑出血破入 脑室; 多发腔隙性脑 梗死 ; 脑萎缩 。 1 1月 6日查脑 脊液蛋 白
的感染性疾病敏感。临床药师会诊建议改用克林霉素作 为围
手术期用药 。 静脉滴 注克林霉素 06g2次/,8h后停药。 . d4 随 访结果 : 按该治疗方案用药 。 未发生感染。
例 3 男 ,l 。2 0 年 1 5岁 09 0月 1 t 发 左 侧 肢 体 活 动 9 E突
松疗效显著 , 1 8日: 1月 体温 3 . 6 4℃, 白细胞 8  ̄ 0 L 中性 . 19 , 6 /
2 9g 、 17m 1 、 氏试 验 ( ) . / 氯 0 mo L 潘 2 L ] + 。白 细胞 1.x 0/, 9 19 中 1 L
术 期 使 用 阿奇 霉 素 05 g 脉 滴 注 。 1 . 静 2月 4日查 白细 胞
1.3 19 . 05  ̄ 0 L 中性粒 细胞 94 19 。体 温 3 . , 压 18 / . ̄ 0/ L 81℃ 血 4/
作者单位 :30 3 0 00 太原钢铁 ( 集团 ) 有限公司总医院药剂科 ( 王
培慧 ), 呼吸科 ( 王培颖 )
床病理 生理学融汇 成一体 的需 要 。开 展临床药 学的实 际意
义, 就是确保患 者用 药安全有效 , 高医疗水平 , 医院药 学 提 使 与临床密切结合起来 , 到合理用药的 目的。 达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病例讨论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dd85db327375a417866f8fd7.png)
,
7.患者,男,73岁,高血压,冠心病,心 力衰竭。用地高辛0.25mg/d,同时给予阿 替洛尔25mg,2次/日。2周后,患者心率减 慢,心电图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请分析患者的用药是否合理。
半期测试
-------病例分析
,
。
1.某患者,由于失眠,长期服用苯巴比妥, 用药初时,一片即可使患者轻松入睡,随 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服用一片药物后,患 者仍然无法入睡。 请分析原因?如何解决?
。
2.某患者为防止形成血栓,服用华法林, 日前由于风湿发作,服用阿司匹林控制风 湿症状,服用数日后,出现出血。 分析其出血原因。
。
5.女性,65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今日 因感冒夜间突然出现心慌气促,不能平卧, 咳嗽,吐浆液性泡沫状痰,偶有痰中带血。 考虑“风湿性心脏病左心功能不全”。 医生给予吗啡肌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地高辛口服,是否恰当?为什么?
,
6.患者,男,17岁,最近一个月来学习压力比较 大,又常与同学闹别扭,在情绪激动时会感觉到 心脏的跳动,令他感到不适,平静下来后会自行 缓解,没有胸闷,无力,头晕等其他症状。医生 诊断为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偶发)。患者 要求医生开些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而医生却给 他开了谷维素,刺五加口服液2种药物,并让他 多参加集体活动,开朗活泼些,保证充足的睡眠。 请问这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
3.患者,女,22岁,4天前与人争吵中,突 然倒地,并全身痉挛,牙关紧闭,神志不 清,持续约50秒后自行缓解。无发热,呕 吐,腹泻等。今晨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 伴口吐白沫,口唇发绀,双手紧握,持续 约2分钟,故来就诊。 请为此患者选择治疗药物,并说明其依据。
Hale Waihona Puke 。4.患者,女,46岁,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 症,口服氯丙嗪治疗,上午100mg,睡前 300mg,一月后患者说总感到迟钝,端水 杯时出现双手震颤。体检发现双侧上肢齿 轮样肌强直,右侧症状稍重。 (1)如何解释患者出现的症状? (2)如何处理这些症状?
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5412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c.png)
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某院临床用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医生过度开具抗生素处方,患者滥用药物,用药不符合指南和临床实践。
这些问题导致了药物过度使用,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并可能引发抗生素耐药性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体案例,探讨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抗生素滥用病例描述:一名患者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就诊后医生立即开具了广谱抗生素处方。
但实际上,该患者的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并不能对其起到治疗作用。
原因分析:医生开具广谱抗生素处方的原因可能是时间紧迫或者缺乏对病情的准确判断。
此外,医疗行为中对抗生素的过度依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解决方案:加强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病情判断和合理用药的能力。
建立临床指南和规范,限制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医生应根据病原学、细菌培养等检查结果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案例二:药物相互作用病例描述:一名患者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出现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
其中,一种药物的代谢酶受到抑制,导致其他药物的代谢变慢,进而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可能没有充分了解该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或者对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
解决方案:医生在开具处方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并对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进行评估。
同时,提供给医生一份详细的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帮助其避免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
案例三:超常规用药病例描述:某患者接受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尽管该治疗方法尚未有充分的临床试验支持,但医生还是决定试用该方法进行治疗。
原因分析:医生对新的治疗方法可能存在过度乐观的评估或者缺乏对临床研究的了解。
解决方案:建立科学的临床试验体系,促进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和验证。
医生在决定尝试新疗法时,应权衡利弊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同时关注患者的知情同意。
综上所述,我院临床使用药物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药物滥用、相互作用和超常规用药。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感染-支原体感染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感染-支原体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d29be3b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7.png)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感染-支原体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性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CAP的治疗面临许多新问题,如老龄化、免疫系统受损、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
在我院呼吸内科,多例CAP患者感染的是不典型细菌,其中包括一例支原体肺炎患者。
作为临床药师,我参与了该病例的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的初始治疗方案以及更换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用药建议,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了帮助。
患者XXX,女,31岁,ID号:100****701,以“咳嗽、咳痰、发热5天”为主诉于2015.7.31入院。
患者自诉5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较多白粘痰,可见少量黄痰,咳痰较费力,伴有发热,最高体温38.6℃,下午热为主,伴有畏寒、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热时头痛,无头晕,无寒战、皮疹,咽痛,无鼻塞、流涕,无胸痛、咯血,无盗汗、乏力,剧烈咳嗽时伴有憋喘,无喘鸣。
在当地诊所接受抗感染、抗病毒治疗5天后,仍有咳嗽、咳痰、发热。
因此,患者被转入我院呼吸内科治疗。
患者既往史包括甲状腺结节1年余,未予处理,否认其他疾病史。
无乙肝、结核病史及其密切接触者,无手术史,无外伤史,无血制品输入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结果显示:T37.4℃,P115次/分,R24次/分,BP114/79mmHg,身高165cm,体重57kg。
相关检查结果如下:2015.07.31胸片显示左下肺炎症可能,需要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2015.07.31血常规:XXX×10^9/L、N 71.6%、RBC 5.32×10^12/L、Hb 154g/L、PLT282×10^9/L;2015.08.2血常规:WBC5.37×10^9/L,N 68.10%,CRP9.88mg/L,血沉17.00mm/H,支原体抗体IgM阳性。
最终入院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病例分析培训课件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病例分析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f6d8f4bcd126fff6050b4a.png)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病例分析
13
处方点评实例(二)
一例白色念珠菌败血症伴脑病 应用大剂量氟康唑治疗临床体会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病例分析
14
病例基本情况
姓名:张** 年龄:48 性别:男 住院号:397724 基础疾病:1.黄疸待查 2.胆囊结石 3.胆囊炎 入院日期:2009.12.3 入院原因:因急性胆管炎,剧烈腹痛,发热入院 出院日期:2010.1.27 出院诊断:1.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
讨会主席,上海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药学会药物
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副主编,《
中国药房》杂志主编,《中国药师》副主编,《长江流域医院用药
分析系统》主编,以及其它多家杂志编委。五十余年来,在医院药
学及临床药学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国内首创了静脉配置中心及单剂
量作业等新型调剂形式并创建无菌调剂新概念。在抗生素的合理应
1.药物性癫痫 1.1头孢菌素(头孢哌酮)积蓄中毒性脑病继发性癫痫 1.2碳青霉烯类不良反应所引起继发性癫痫 2.高血压脑病继发性癫痫 3.感染后加重,代谢物体内蓄积,因肾功衰竭引起继发性癫痫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病例分析
11
病程描述
第三阶段:
1.2009.9.14分析癫痫病因排除药物性脑病(头孢哌酮与碳青霉烯 )
5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标本(一)
评估标准
• 最高疗效
✓ 临床评估 ✓ 实验室评估
• 最大安全性
✓ 药物直接损害 ✓ 潜在药物损害
• 合理性价比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病例分析
6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标本(二)
影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主要因素
• 诊断偏差
• 抗菌谱选择不当
我院抗生素类药品近三年使用情况分析
![我院抗生素类药品近三年使用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7104c4da38376baf1fae1f.png)
阿莫西林胶囊 、 阿奇霉素、 头孢哌酮钠舒 巴坦钠 、 注射 用头孢哌酮钠 、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 替硝唑注 射液 、 阿奇霉素片 、 青霉素钠 、 罗红霉素分散片、 注射 用头 孢 噻肟钠 , 表 2 见 。
3 讨论
1 一般 资料 . 1
依照我院 H S系统西药库管理模块 I
甘肃 医药 2 1 年第 3 01 O卷第 1 2期
G nuMeia Ju l2 1 , o3 。 o1 as dcl oma。0 1V 1 0 N . . 2
社 ,0 720 20 : . 7
・
7 9・ 5
患, 更不要忽视非血液系统疾病的因素。
参考文献
[] 张之南 , 1 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 准[ . 3 . 京: 出版 M] 第 版 北 科学
物; ③加强各科室配合 , 尤其检验科 和临床各科室会
诊配合 , 采取病原学检验控制 , 达到科学使用抗生素 ; ④使用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 定期对医院的抗生素进 行 动 态 分析 比较 , 期 进行 处 方 点 评 , 不 合 理 用 药 定 对
及 时指 出纠正 。
参考文献
[] 国家药典委员会. 1 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典 临床用药须知[ . 京 : M] 北 人
人平均 日剂量【 D s年应用数量/D 1 ] D= 。D D D值。
2 结果
2 近3 . 1 年抗生素类药品使 用情况总体变化趋势
作 者单位 :3 0 5 甘肃 兰州 , 706 中核集 团兰铀公司职工医院药械科
・
7 0・ 6
甘肃医药 2 1 年第 3 01 O卷第 1 2期
G nuMei lo m l 2 1 , o3 。 01 as d a Ju a, 0 1V 1 0 N .2 c .
XXX医院5月份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XXX医院5月份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238d89b9d528ea81c77970.png)
XXX医院5月份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一、为了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
医务科、质控办协同病案室、护理部及药房抽查了2014年5月全月199份病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及相关文献资料对病历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初步统计。
二、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我院2014年5月全月病人病历。
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199份病历从用药指征、用药目的、用药方法、用药时间、感染治疗结果及用药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三、评价标准参考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药品说明书及本院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细则》。
以药物手册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或DDD、药物利用指数DUI 为判断标准。
DDDs用药频度总用药量/该药DDD值DUIDDDs/实际用药总天数1一般情况:抽取199份病历中男113例女86 例平均年龄61.3岁平均住院时间6.8天。
病历基本情况见表1平均住院手术男/女平均年龄最大年龄最小年龄〉65岁〈18岁时间6.852113/8661.39052832、抗菌药物使用分布情况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以1联为主,二联使用比例为12% ,主要是头孢与喹酮类联用。
三联及以上无。
199份病例中包括手术52例,其中I类切口32例,应用抗生素18例使用率56%,II类切口20例,应用抗生素20例使用率100%,III类切口1例使用1例,使用率100% 。
具体情况见表2科室病例总数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总天数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联2联三联综全科室19996481353712503、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199份病历中96份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 ,共计4 类 9种抗菌素,主要为头孢菌素和喹诺酮。
具体情况见表3药品名称使用总剂量DDD(g)DDDS DDDS排序头孢拉定962g4240.51头孢呋辛钠697.53232.52头孢哌酮舒巴坦340485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923644替硝唑56.8 1.537.85左氧氟沙星16.20.532.46克林霉素51130.67哌拉西林8114268阿奇霉素7.750.515.594、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56.5DDD数由以上三张表格数据计算出我院2014年5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规定的参与值)。
左氧氟沙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病案分析
![左氧氟沙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病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e7f0a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8.png)
左氧氟沙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病案分析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尽管左氧氟沙星在治疗感染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但它也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本文将介绍一例左氧氟沙星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药物的认识和警惕性。
病例概况:患者为一名45岁的男性,因左侧肺炎入院治疗。
在入院后,经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后确诊为肺部链球菌感染,因此医生决定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
开始治疗后,患者的症状逐渐好转,但在用药的第五天,患者突然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皮疹、休克等症状。
经过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后,确认为左氧氟沙星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
分析和讨论: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通常可以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其结构特点,左氧氟沙星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包括致命的心律失常、皮肤过敏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
患者发生呼吸困难、皮疹和休克等症状,很可能是由于左氧氟沙星引发的变态反应导致的过敏症状,同时也可能涉及到心血管系统的紊乱。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不良反应的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左氧氟沙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此类不良反应事件,我们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和监管力度。
加强临床医生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提高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警惕性和判断能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开展药物监测和不良反应的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有效的抗菌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医生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时,应该严格遵守药物的使用说明,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我们也呼吁加强对药物的合理使用宣传教育和监管力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感染-二重感染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感染-二重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3f6c43e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3.png)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感染-二重感染二重感染是指在一种感染的过程中又发生另一种微生物感染。
这通常是由于使用抗菌药物所诱发的。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口咽、皮肤、肠道、呼吸道及泌尿道内存在大量的寄生菌,这些菌群在相互制约下处于平衡状态,一般不足为害。
但抗菌药物的使用会导致菌群改变,使得耐该种抗菌药物的微生物引发新的感染。
新感染的细菌可能是在正常情况下对身体无害的寄生菌,由于菌群改变,其他能抑制该菌生长的无害菌为药物所抑制后转变为治病性菌。
作为一名临床药师,我参与了一例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致二重感染的治疗,并对该病例进行了分析。
病例资料:患者XXX,男,101岁,ID号:1004***268.于2015.4.24因咳嗽、咳痰1周入院。
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粘痰,不易咳出,伴憋喘,无发热,未予治疗。
1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0℃,咳嗽加重,咳较多白粘痰,较黏稠,不易咳出,憋喘加重,可闻及痰鸣音,无畏寒、寒战,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腹胀,为求诊治,来我院急诊就诊,给予吸痰、吸氧治疗后,憋喘稍缓解,今日以“肺部感染”收入呼吸内科治疗。
既往史:平素身体一般,既往有“冠心病”病史30余年,具体治疗不详。
“高血压”病史半年,最高血压190/100mmHg,未规律服药,血压控制不详。
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病史及其密切接触者,3余年前曾因“腰部摔伤”后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具体诊断及手术方式不详,未遗留功能障碍。
40余年前曾行“左眼白内障手术”。
吸烟5支/日×30年,已戒烟30年,饮酒100g/日×10年,已戒酒10年。
查体:T36.7℃,P57次/分,R20次/分,BP133/69mmHg,身高170cm,体重45kg,双肺呼吸音低,双肺闻及少量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相关检查结果:2015.4.25:真菌培养:白色假丝酵母菌2015.4.27:真菌培养:白色假丝酵母菌敏感菌株2015.5.12痰培养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015.5.5:WBC5.39×10^9/L、N61.7 %、RBC3.35×10^12/L、Hb 102g/L、PLT174×10^9/L, 11.3U/L、TP 30.8g/L。
未做皮试使用抗生素不良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未做皮试使用抗生素不良事件案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4e8b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a.png)
未做皮试使用抗生素不良事件案例分析报告这里是一个超过1200字的未做皮试使用抗生素不良事件案例分析报告:案例背景:医院门诊病房有一名患者因呼吸道感染收治入院。
由于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医生决定给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症状。
事件经过:患者于入院后第一天即给予头孢曲松治疗,抗生素按照常规剂量给予,并未进行皮试。
治疗第二天,患者出现荨麻疹、皮疹以及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
及时停用抗生素,给予抗过敏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问题分析:1.为什么未进行皮试?2.未进行皮试的风险是什么?3.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是什么?问题解答:1.未进行皮试的原因可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医生对患者无过敏药物史的了解不够充分,或者考虑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治疗需要立即实施等。
2.未进行皮试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概率增加。
皮试是一种简单、低风险的方法,通过观察皮肤局部是否出现红肿、水疱等过敏体征,来预测患者对该药物的过敏反应风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风险。
3.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可能为患者对该抗生素存在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通过与抗生素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免疫细胞,释放过多的组胺等炎症介质,引发过敏症状。
然而,由于未进行皮试,无法确定该抗生素是否对患者过敏。
问题讨论:1.皮试在药物应用中的作用是什么?皮试是一种预测患者是否对其中一种药物过敏的方法。
它通过在患者的皮肤上施加小剂量的药物,观察是否出现红肿、水疱等过敏体征,来评估患者对该药物的耐受性。
皮试可以帮助医生避免因过敏反应而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
2.对于患者未进行皮试的风险,应如何评估和管理?对于患者未进行皮试的风险,首先应对其过敏药物史进行充分了解。
如果患者从未接触过该药物,那么存在未知的过敏风险。
在此情况下,最佳做法是进行皮试,以尽量避免潜在的药物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已经接触过该药物,但无过敏反应,可以根据过敏史和临床需要进行判断,决定是否进行皮试。
临床左氧氟沙星静滴突发室速病例分享、分析、抗生素使用代谢途径、剂量使用、注意事项和要点总结
![临床左氧氟沙星静滴突发室速病例分享、分析、抗生素使用代谢途径、剂量使用、注意事项和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45158f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8.png)
临床左氧氟沙星静滴突发室速病例分享、分析、抗生素使用代谢途径、剂量使用、注意事项和要点总结病例分享病例 173 岁男性,因发热、咳嗽伴胸闷3 天入院,原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史,入院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房颤、心功能III 级,肺炎、I 型呼吸衰竭。
入院查血肌酐137 μmmol/L。
予左氧氟沙星0.5 iv gtt qd 抗感染治疗。
治疗期间查心电图示QT 间期延长,未予重视。
左氧治疗第 5 天患者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予利多卡因等抢救治疗后好转,停用左氧后未再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
病例280 岁女性,因咳嗽、咳痰1 周入院。
入院诊断:肺部感染、冠心病。
入院查血肌酐203 μmmol/L。
予头孢吡肟2.0 iv gtt q12 h 治疗后5 天出现嗜睡、呼之不应伴大小便失禁。
急查头颅CT 未见明显异常。
停用头孢吡肟后第 2 天神志渐好转。
分析以上两个案例,住院期间出现不良事件,主要原因是:对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未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肾功能减退可使抗生素的排泄率降低,使用常规或较大剂量抗菌药物后易在体内蓄积,导致血药浓度较高,从而易诱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病例1:老年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0.5 qd 导致左氧蓄积,左氧的心脏电生理毒性被放大,出现QT 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性室速,有向室颤发展的倾向。
病例2:同样是老年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头孢吡肟常规剂量导致血药浓度异常升高,大量药物透过血脑屏障,最终导致抗生素脑病。
主要经肾脏代谢抗生素部分抗生素经肾脏从尿液排泄,其次经胆汁从粪便排泄。
主要经肾脏代谢的抗生素有: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与碳青酶烯类等)、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但莫西沙星除外)、万古霉素、SMZ、无环鸟苷、奥司他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等。
对经肾脏代谢的抗生素,肾功能不全或老年人使用前应查阅药品说明,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以防药物蓄积诱发不良反应。
乡镇卫生院外科感染抗生素的应用
![乡镇卫生院外科感染抗生素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12cadb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e.png)
乡镇卫生院外科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摘要:目的:确定乡镇卫生外科感染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否具有研究价值。
方法:在规定时间内(2022年2月16号到2023年2月16日)选择符合标准的病人(300人)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且均实施回顾性分析,统计外科感染率和抗生素使用情况。
结果:在本次实验中的300个实验对象里,外科感染率为25%,其中20%的患者因围手术期预防不当引起,16%的患者因选用药物不合理引起,16%的患者因抗生素用法不当引起,12%的患者因用药剂量不准确引起,因抗生素疗程过长引起的患者占总人数的8%,因用药指征不明确引起的患者是总人数的12%,12%的患者因不合理联合用药引起。
结论:导致乡镇卫生院发生外科感染的主要原因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外科感染;抗生素;合理应用乡镇卫生院作为医疗体系的基层,在我国整体医疗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虽然能够完成常规护理操作,如静脉输液、肌肉注射、血糖检测、血压检测等,但由于基础设施差、规模小,仍限制其治疗,同时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还肩负着计划生育、康复、保健、医疗等繁重任务。
通过近年来研究统计发现,乡镇卫生院存在不合理抗生素使用现象,从而增加外科感染率,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影响医院的日后发展。
文本主要阐述了乡镇卫生院外科感染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否具有研究价值,具体研究过程见以下文本描述。
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300例符合选人标准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
在这些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例是5.2:4.8,分别是156人和144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在28.46±12.36岁,平均体重是60.54±4.28kg。
在研究对象的筛选上,会制定相关规定: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参加实验的自愿性,在实验开始之前入选的研究对象需要签署意愿承诺书;其次,参加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必须是精神正常的,无精神障碍;再次保证研究对象除患病之外其他身体机能健全,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现象;最后,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资料是完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抗生素临床应用与病例分析
作者:王丽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05-01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抗生素临床应用与病例分析。
方法通过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的368例患者回顾其病历,调查并详细记录抗生素使用情况。
结果 368例患者中有229例使用了抗生索,使用率为62.31%,每个人平均使用2.56种抗生素。
全程治疗使用抗生素的有183例,标本送病原菌检测23份,送检率为6.25%。
结论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效率,必须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药物的了解和使用范围及禁忌,同时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抗生素滥用情况的泛滥,并逐步规范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抗生素;临床应用;病例分析
随着抗菌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临床用药的选择余地更为广泛,但抗生素的滥用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因滥用抗菌药物而导致的药物副作用、耐药菌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等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1]。
为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分析抗生素相关性临床特点。
本文现将我院发现的抗生素相关性病例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通过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男198例,女170例,1—10岁79例,15—35岁56例,40一50岁83例,51—60岁112例,61—79岁38例。
1.2 方法
通过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的368例患者回顾其病历,调查并详细记录抗生素使用情况。
调查科室有心血管内科儿科、呼吸内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脑外科。
2 结果
368例患者中有229例使用了抗生索,使用率为62.31%,每个人平均使用2.56种抗生素。
全程治疗使用抗生素的有183例,标本送病原菌检测23份,送检率为6.25%。
不同科室、不同年龄段使用率不尽相同。
3.1 病例
3.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6岁,于2011年2H19日入公司职工医院脑外科,3个月前无诱因右则肢体无力,间断口,眼歪斜。
每次持续10min,伴抽搐,查体:T 36.4"C,BP 120/80mmHg,CT 示:左顶叶肿瘤性占位并脑疝形成,小脑萎缩。
临床诊断:左顶叶占位,于2011年11月22日下午15:30至20点行左顶占位开颅术。
3.1 2 用药分析
患者体温、细菌药物,且青霉素应用ld即停药,又无任何依据换成头孢他啶,不符合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导原则.青霉素和噻夫啶均为D-内酰胺类药物,该类药物半衰期较短,为时间依赖型药物.应20次/d给药,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而病例中采用1次/d 给药,给药间隔不正确。
术中和术后噻夫啶改为3.09g,1次/8h,每日最高剂量达9.0g,药典规定,头孢他啶日最高剂量为6.09g,所以该病例还存在超剂量用药问题。
从选药上看,噻夫啶为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主要适用于敏感肠杆菌细菌和革兰杆菌所致原菌为葡萄球菌,病例中首选广谱抗菌药物头孢他啶,为选药不当。
术后无明确指征预防用药达12d,用药疗程较长(最多不超过3d),给药时间不当。
从联合用药上看,同时应用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为作用机制相同的同类药物联用,属重复用药,无临床意义,只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3.2 病例
3.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9岁,于2011年12月13日入公司职工医院妇科,1个月前因官颈癌Ⅱ期,行直线加速器外照20次,内照4次,阴道偶见少量出血,小便有烧灼感,查体:T36.6℃。
BP110/70mmHg,于12月14日行子宫广切+盆腔淋巴清扫术。
3.2 2 用药分析
该病例为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且在无感染指征前提下,于手术前3d已开始应用抗菌药物,不符合抗菌药物术前预防用药指导原则。
氯霉素为广谱抗均药物,应避免局部用药.否则易引起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患者于7fl16日行子宫广切,在无明确指征的前提下,手术预防用药首选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甲硝唑四联疗法用于手术预防用药,不符合手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指导原则,且前3种均为经肾排泄的广谱抗菌药物,剂量均为药典规定最高剂量,这种联用极易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增加,同时,多种广谱抗菌药物的联用还易引起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性。
病例中还存在作用机制相同的同类药物的联用及预防用药疗程较长等问题。
4 讨论
抗生素是临床使用最广的一类药物,正因为它的广泛使用,导致滥用现象不断。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明确要求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率应在50%以下,而本次调查中发现,抗生素的使用率不仅高出了此标准,更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32%的使用标准[2].抗生索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儿科方面
儿科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索最为普遍,比如小儿腹泻、呼吸道感染等方面。
但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器官功能还不完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成人不同,长此以往,可以损害小儿体内局部柔嫩黏膜的完整性,使机体的免疫力消弱、防疫机制出现损伤,更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提高儿科抗生素合理用药十分重要。
4.2 心内科方面
住院患者多数为老年人,由于年老体衰,多器官的病变引起人体内环境复杂改变,往往在使用抗生素不理想的情况下多会导致更换品种,这也是导致抗生素更换快。
种类使用多的原因。
再加上老年人新陈代谢慢,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等情况,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消除减慢,半衰期延长。
例如青霉素的半衰期在年轻人约为0.55h[3]。
而老年人可达1h,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结合力老年人可比年轻人低26%等,过多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对老年人本来就处于亚健康的各脏腑产生危害,而且对老年人的生命也同样构成威胁。
4.3 凭经验使用抗生素率高
医学上本来规定,使用抗生素药物必须做细菌培养观察后才能给患者使用,但在此次调查中,做过细菌培养的比率极低,368份病例中仅有63份做过细菌培养,医生只是凭借自我的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
如此不仅会延误疾病的治疗,而且给病人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损失。
抗生素种类繁多,特别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今社会,更换速度相对比较快,要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效率,必须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药物的了解和使用范围及禁忌,同时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抗生素滥用情况的泛滥。
并逐步规范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韩旭东,张永信.耐药茵及其有效的抗生素研究进展[J].世界感染杂志,2010,3(16):5一10.
[2] Burke A.Cunha原著,师少军主译.抗生素的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