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黄山关隘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考历史上的黄山关隘
关隘是在交通要塞处设置、利用自然条件构筑的人工建筑或天然关口。在军事防御、控制人员往来、检查违禁物品、缉拿罪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山川扼要,是设关津,以表封疆,以达道路,天险既呈,人力并济”。
中国古代历来有设置关隘的传统。在军事要塞处设置的关隘,叫关防,一般驻兵防守,防止异族或敌人侵略;在水陆交通要道处设置的关隘,叫关津,一般用于查禁物品,缉拿盗贼,收税等;在省、县界处设置的关隘,一般叫关界,表示疆域的大体分界。
关的名称,大都称之为关、口、渡、岭、隘,也有叫堡、塞、峪、寨、壁、洞等。大部分有人工固定建筑,也有是利用天然险峻地势设置,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古代县域人口少,面积广,作为疆域分界的省、县关界,并不一定就建在疆域的分界处,有时离真正的疆界要相差一段距离,这是为了施工、管理和防守的需要。正如国界线一样,双方都有一段缓冲地带。
据有关关隘资料记载,一般一个省境内所设关隘,多达六七百个,如《福建通志》就记载仅与浙江、江西、广东三省交界的福鼎、福安等18个县中设置的关隘寨即达370座之多,平均每县设关20多个。有些毗邻省、县较多的县,设置的关隘数量也较多。
古徽州位于山区,既与浙、赣等省毗邻,又与省内池州、宣州等为界,所以历史上关隘颇多。著名的有歙、宣两州的界关丛山关(今绩溪县扬溪镇北)、有杭徽交通要道的昱岭关(歙县),徽州至杭州古道要隘江南第一关(绩溪)、有歙县北面交干线的控制点、号称“府治”屏障的箬岭关(又称大关洞,洞即是关);还有扼守新安江水道的新安第一关,有歙、旌的重要关隘鸡公关等等。如前所说,关隘的位置并不等于是真正的疆界,有的关隘离真正的边界还有相当距离。
黄山系历史上徽宣界山,又是歙县与太平的界山。黄山风景区东大门是太平县的谭家桥,西大门是太平县的焦村,北大门是太平县的辅村,南大门是歙县汤口。黄山历史上也多处设关。
一是汤岭关,在黄山温泉到太平县焦村的汤岭之上,用石砌成,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关东为云际峰,关西为云门峰。至今石板路面保存完好,关隘也安然无恙。此关位于歙太两县在黄山西部交界处,一边为歙县地,一边为太平地(有缓冲区)。《民国歙县志》载:“汤岭关在黄山坳汤岭之巅,东西削壁,南北岭路蹬高级危修各十里,势若登天。清咸丰九年张
芾守徽,用石筑关御太平军。”
二是乌泥关,在汤口到谭家桥中间的乌泥岭上,有上下两关,建于明崇祯间。上关额为“天都保障”,下关额为“乌泥”。此关在修歙县到太平公路时被毁,但旧址仍存,位于歙县与太平在黄山东部的交界处,一边为太平地,一边为歙县地(有缓冲区)。民国《歙县志》载:“宋进义校尉蒋果在黄山乌泥关结寨,凿壕御金兵。明崇祯间知府唐良懿建关于此。清咸丰六年,张都宪芾守徽,委举人蒋嘉炜重修,徒离旧关数武,额曰天都保障,关外五里属太平县。”
这两个关把歙县与太平在黄山的东、西分界基本确定,各方基本无异议。这个界线,基本只涉及山脚的分界,而在现风景区山峦上,歙县与太平县古代有没有界?如果有界,以何处为界?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也是持不同观点研究者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
首先,要肯定,黄山北边肯定有界,如果无界,岂不形成县界空白?这界当然是歙县与太平县的北部分界线重要一段。要弄清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史料中找依据。
徐霞客《游黄山日记(前)》曾记载:“盖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前海之前,天都、莲花二峰最峻。其阳属徽之歙,其阴属宁之太平。”
平天矼海拔1805米,在天海,矼西为仙桃、石柱、石床诸峰;东端为光明顶;矼南是天海和南海;北为后海。矼长五六里,广数十步。上即光明顶。从字面看,似乎徐霞客认为平天矼山脊为两县分界处。
古代的文字,因为表述太简和无标点符号断句,反而给后世的准确解读带来麻烦。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有人解读为:歙太分界在天都、莲花一线。但也有人认为,因徐在日记中称“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阴”、“阳”均说得很清楚,故文中其阳其阴的“其”,应是指平天矼,不是指天都、莲花二峰。
那末,平天矼究竟是不是歙、太在黄山的分界?恐怕也不能轻易下结论。
有研究者认为,联系整篇日记的全文来解读,徐霞客所言“其阳属徽之歙,其阴属宁之太平”,这个“其”只是对整个黄山的泛指,而非特指以平天矼为界。我们经常可从一些资料中看到黄山阳边为歙县,阴边为太平这样的介绍,都是对全山庞统而言。
从徐霞客游黄山路线看,徐两次游黄山,均从南边汤口入山,当时黄山前山后山路径并不畅通,“后海山路尚未通达”,徐可以说是冒险生命危险而探险,“阴森悚骨”,“一步一悚”。“初至松谷,疑已平地,乃是询之,须下岭二重,二十里方得平地,至太平县共三十五里云。”
此松谷庵应是叠嶂峰下明宣德年间重建的寺庙。这可能是徐霞客探险黄山之北的位置。
县界不是地理学家所能划分的,必须是由两县官府协商,报上峰批准,并记入史书和文献。但奇怪的是,从明到清,历代两府的府志、县志和黄山志书,一直到民国二十五年(1935年)《歙县志》,均没有把平天矼作为县界的明确记载。是史志是有意回避还是平天矼根本就未明定为县界?回避的可能性不大,那只有一种解释:官方根本没有认定平天矼作为县界。
2006年新编《汤口镇志》载:“清时期,由于黄山界于徽州府、宁国府,加上当时前、后山路径不通,采取山脊自然分界办法,即以黄山山脊——平天矼为界,分前、后山,前山归入徽州府。按民国23年(1934)的《歙县志》载:‘黄山汤岭关、箬岭至光明顶的前山为徽州府歙县疆城,后山为宁国府太平县疆域。’”
经查阅,民国《歙县志》系民国二十五年(1934年)修定,但未见有上述之载,而在卷一《地志•山川》“主峰黄山”条目中仍是“山为邑北镇,惟翠微、仙人、望仙三峰属太平县,余俱属歙郡。”而且《歙县志》中也未有“以黄山山脊——平天矼为界”的说法。
《歙县志》载:“经汤岭起黄山迄逦东行,为箬岭、黄薜山、大会山……”。箬岭位于歙县城北约30公里处(属许村镇)徽青古道上,箬岭关古称为“大关洞”,是歙县北面交通路线的控制点,为“府治”屏障,1647年于岭头设关扼守,关上刻有“天险重开”四个大字。出关北通太平县,东北通旌德,东接绩溪。箬岭关是歙县的一个北关,但离黄山景区尚远,并不能图解黄山景区的北部分界。
黄山北边既然分界,究竟芙蓉岭是不是界?民间有芙蓉岭上有芙蓉关的说法,称芙蓉岭上芙蓉洞即芙蓉关。严格地说,芙蓉关和芙蓉洞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叫法不同。芙蓉洞是存在的。《黄山志》在芙蓉岭条目下载:“在芙蓉峰下,此岭西连探头峰,连迤黄龙出海,是黄山北面入山的必经之地。岭头有芙蓉洞,岭侧有芙蓉庵。从松谷庵至岭1.5公里,下岭3.5公里至辅村。”歙县称此为芙蓉洞,太平曾称此为辅岭洞。
古代,芙蓉岭为黄山北面入山的必经之地。岭上有芙蓉洞,进入黄山精华部分必须穿洞而过,据有关资料,此洞应是在天然地势上经历代人工加工而成,但发挥作用的年代是明清时期。
从有关资料看,黄山因地势险要,历史是曾是兵家相争之地。黄山和两次战争有关,一是朱元璋进攻徽州时,一是太平天国与清兵的拉锯战。
凤凰源谷口关隘乌泥关,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是古时进入徽州、黄山的重要关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徽州历史上,曾留下朱元璋许多史料与民间传说。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