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护理
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护理1.术后疼痛管理:神经外科手术后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疼痛,因此,术后疼痛管理非常重要。
护士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剂量的镇痛药物,并监测疼痛程度和药物效果。
同时,可以使用冰袋或热敷来缓解术后疼痛和肿胀。
2.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体温。
任何异常变化都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
3.头部抬高:术后的患者应该将头部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少肿胀。
这也有助于减轻呕吐和头痛。
4.观察神经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包括肌力、感觉和反射。
任何神经功能异常都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5.留置导尿管: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因为手术过程中的麻醉药物而导致尿潴留,因此需要留置导尿管。
护士应该定期检查导尿管的通畅情况,并及时清洁和更换导尿袋。
6.预防血栓形成:术后的患者容易发生血栓形成,护士应采取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加压袜和进行床边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有需要的患者也可以使用抗凝剂来预防血栓形成。
7.术后伤口护理: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的伤口需要特殊护理。
护士应按照医嘱进行伤口清洁和换药,并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
任何感染迹象(如红肿、脓液等)都应及时通知医生。
8.营养支持:术后的患者需要良好的营养来促进康复。
护士应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根据需要提供合适的饮食或进行管饲。
9.心理支持:神经外科手术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护士应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
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自己的康复。
10.康复计划:护士和医生应与患者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锻炼、康复理疗和康复护理等。
术后的患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护士应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并调整康复计划。
总之,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士应与患者密切合作,确保他们能够安全、舒适地康复。
神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神经外科幕上和幕下手术配合目的要求:熟悉神经外科应用解剖及疾病种类了解神经外科常用仪器设备和器械幕上开颅手术配合幕下开颅手术配合第一节神经外科应用解剖一.头皮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
额顶枕部头皮可分为五层: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层、腱膜下层和骨膜层。
颞部头皮分为六层:皮肤、皮下组织、颞浅筋膜、颞深筋膜、颞肌和骨膜。
二.颅骨颅骨由1块枕骨,1块额骨,2块顶骨,2块颞骨,1块蝶骨和1块筛骨组成。
颅骨借枕外隆突—上顶线—乳突根部—颞下线—眶上缘连线分为颅顶和颅底。
1.颅顶颅顶的最前方是额骨,额骨通过冠状缝与后面的两块顶骨紧密结合;两块顶骨之间是矢状缝,顶骨之间还有被称为顶结节的光滑隆起,顶骨再通过人字缝与后方的枕骨相连。
2.颅底从内面观察,颅底部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三个窝室:颅前窝、颅中窝与颅后窝。
①颅前窝由额骨的眶板、蝶骨体前部、蝶骨小翼和筛骨的筛板构成。
颅前窝体积较小,左右对称,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在凹下的正中央前方是被称为鸡冠的纵形骨嵴,两侧是筛骨的筛板,筛板中有许多筛孔,嗅丝从这里通向鼻腔。
②颅中窝形状如蝴蝶,由蝶骨骨体、蝶骨大翼及颞骨岩部构成。
分布着除枕骨大孔外几乎所有的开口。
颅中窝中间狭窄,凹陷的两侧容纳大脑的颞叶。
③颅后窝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
容纳脑部的脑干和小脑。
颅后窝最大的特征为巨大的枕骨大孔,该孔位于颅后窝中央最低处,连接颅腔与脊髓腔——脊髓与延髓在此衔接。
三.脑膜覆盖于脑组织外面,由外向内分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三层。
四.1.硬脑膜是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
外层是颅骨内面的,称为骨膜层;内层较外层厚而坚韧,与硬脊膜在枕骨大孔处续连,称为脑膜层。
硬脑膜突起是一定部位的硬脑膜内层折叠成皱襞,成片状插入脑的裂隙,其中重要的有:①大脑镰②小脑幕③小脑镰④鞍隔硬脑膜窦是由硬脑膜的骨膜层在特定部位互相分离而形成的腔隙,充以静脉血并于静脉相续,故称静脉窦。
有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窦汇、枕窦和。
神经外科髓母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
神经外科髓母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士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记录、身体状况、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患者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案。
在手术前还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以减轻其紧张和焦虑。
2.术中护理:神经外科髓母细胞瘤手术是一项高风险的手术,在手术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发现和处理任何生命体征异常。
在手术过程中还需要协助外科医生操作,提供必要的手术器械和材料。
同时,护士还需要注意维持手术室的清洁和无菌环境,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将患者转入恢复室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手术切口的出血情况,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和循环稳定。
在术后的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不适症状,护士需要及时处理和缓解这些症状,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在术后的恢复期间,护士需要帮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和活动,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和康复。
4.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神经外科髓母细胞瘤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脑水肿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并发症。
护士还需要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术后饮食、休息和活动的注意事项,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神经外科髓母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及时的护理和康复指导,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通过全面、科学、个体化的护理,可以达到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配合论文
神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214-01【摘要】近几年来国内开展的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使神经外科手术进入到一个新的里程碑。
神经外科手术要求也逐年提高,探讨如何以最佳的手术环境配合手术具有实际工作意义。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神经外科手术的起源得追溯到1935年,当时,葡萄牙精神病学家moniz和神经外科医师lima合作,施行双侧前额叶脑白质切除手术,开创了精神外科学,并将该手术命名为“moniz-lima”手术。
本文为了提高神经外科手术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准和护理品质,规范护理技术操作,使临床护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笔者现将从事手术室神经外科护理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1 神经外科疾病及手术应用解剖1.1 常见神经外科疾病神经外科疾病常见于脑肿瘤、脑外伤、颅内血管疾病、脊髓疾病、癫痫。
1.2 神经外科手术应用解剖1.2.1 头皮局部解剖:头皮是覆盖在头颅外的软组织。
头皮按位置分为额顶枕区与颞区两部分,额顶枕区分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腱膜下层、骨膜[1]。
颞区分为皮肤、皮下组织、颞浅筋膜、颞深筋膜、颞肌、骨膜。
头皮血供丰富,为至下而上,同名动脉、静脉与神经伴行,向顶部或放射状分布。
颅脑手术做头皮切口时,应避免切断神经和主干血管。
1.2.2 颅骨的解剖:颅盖骨、颅底骨、脑膜(由外向里依次为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脑组织(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脑的血管(脑动脉、脑静脉、颈内动脉)、脑神经(有12对——分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混合性神经)2 神经外科手术时的基本要求和布局2.1 神经外科手术对无菌技术要求高,而且手术时间长,手术监督必须具备独特的空气净化设备,达到ⅰ—ⅱ级的特别或标准洁净手术室标准[2]。
采用垂直空气流型的净化设备,保证手术台周围空气的洁净度,使气流从手术区域向四周扩散。
采用生物洁净技术,有效控制温度、相对湿度、气流、微生物和尘埃浓度。
神经外科手术病人护理ppt
神经外科不同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腰穿持续引流
• 位置:引流管高于侧脑室10-15cm。 • 拔管时间:术后7~10天。 • 注意事项:控制引流速度,每小时不超过10ml,
每日引流200~300ml为宜,预防感染,及时送检 脑脊液。
[
术后 常见并发症
[
继发性 颅内血
肿
继发性颅内血肿
引流管护理
✓拔管指征:引流时间一般为1-2周,开颅术后脑
室引流不超过3-4天;拔管前应行头颅CT检查, 并夹住引流管1-2天,夹管期间应观察病人神志, 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 是否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 • 拔管后注意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置管 处有无脑脊液漏。
神经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较多、色浅,应适当抬高引流袋,引流物血性深 时,引流袋低于创腔。
神经外科不同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硬膜下引流管
• 位置:引流袋低于创腔。 • 拔管时间:术后1~2天。 • 注意事项:可适当给予负压引流。
神经外科不同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脓腔引流管
• 位置:引流袋低于创腔30cm。 • 拔管时间:待脓腔闭合时拔除。 • 注意事项:待术后24h、创口周围初步形成粘连
四禁 三不
二一 要抗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脑脊液鼻漏、耳漏易发生颅内感染,加强护理,促进伤口及早愈合 .
尿崩症
原因 临床表现
蝶鞍区附近病变及手术,如垂体瘤、 颅咽管瘤、鞍区脑膜瘤等易导致垂体 柄内的视上核到神经垂体的纤维束损 伤而出现尿崩症
•口渴、多饮、多尿,每日尿量超过 4000ml,甚至可达10000ml,尿比重 低于1.005 。严重可出现电解质紊乱, 致意识淡漠、甚至昏迷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综合康复护理对策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综合康复护理对策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出院后,需要进行综合康复护理,以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对策:1. 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在术后期间,患者需要特殊的营养支持,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体力。
护理人员应该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2. 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身体运动。
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体操和运动,以恢复肌肉和运动能力。
护理人员应当引导患者进行适宜的运动方案,并确保患者在不受损害的前提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3. 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
对患者而言,充足的休息时间是有助于促进康复的。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来让身体充分恢复。
4. 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
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情绪上的问题,例如焦虑、抑郁和恐惧等。
护理人员需要鼓励和支持患者,让他们保持情绪上的稳定,以有助于康复。
5.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
为了确保患者的康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康复评估。
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以便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6. 提供家庭护理指导。
出院后,患者需要家庭护理的支持。
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的家人,提供必要的家庭护理指导,以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的关爱和照顾。
7. 引导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患者需要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
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以使其能够适应日常生活并尽快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总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需要接受多方面的综合康复护理,以保证康复的顺利进行。
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需求,提供恰当的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
神经外科照护方案
神经外科照护方案介绍神经外科照护方案旨在为神经外科患者提供全面的照护服务,以促进他们的康复和健康。
本方案将涵盖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期间的照护、术后康复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照护措施。
通过积极的照护和有效的策略,我们将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和高质量的神经外科照护。
术前准备在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手术之前,我们将执行以下术前准备措施:1.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史、过敏反应等,以确保手术方案的安全性。
2. 术前指导:向患者提供详细的术前指导,包括手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手术过程的说明以及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
3.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手术的紧张情绪和恢复期间的心理压力。
手术期间照护在神经外科手术期间,我们将提供以下照护措施:1. 麻醉监测: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呼吸和循环功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 手术协助:为医生提供必要的手术器械和设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 患者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和疼痛程度,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
术后康复神经外科手术后的康复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阶段。
我们将提供以下康复措施:1.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以减轻患者的不适。
2. 护理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术后护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药物管理和康复锻炼等,以促进康复进程。
3. 康复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确保患者的康复进展顺利。
日常生活照护日常生活中的照护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提供以下日常生活照护措施:1. 饮食指导: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保证他们获得足够的营养,加速康复进程。
2. 活动指导:根据患者的康复状况,提供适宜的活动指导,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3. 定期随访: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他们的康复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以上综合的神经外科照护方案,我们将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照护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神经外科手术手术室专科护理
神经外科手术手术室专科护理第二节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颅脑组织结构复杂,神经血管丰富,手术精细,手术时间也普遍比较长。
因此,对麻醉手术体位及手术仪器设备要求高;需用的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对需要进入颅内的器械,其精细程度要求也高。
要求专科护士熟悉本专科手术的解剖结构,保证手术器械及专科仪器设备正确使用方法及维护措施。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积水脊髓肿瘤脑出血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环枕畸形等。
一护理评估1.确认患者信息,三方查对。
2.手术患者的神志瞳孔对光反射肢体活动情况。
3.有无疼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症状。
4.有无紧张焦虑失眠等负面情绪,并针对患者不同情况进行适当安抚,与患者积极沟通,适时进行健康教育,以缓解负面情绪造成的影响。
5.观察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检查术前备皮。
6.有无脱水电解质紊乱情况;术前补液情况;是否下尿管;术前备血情况。
7.手术所需设备是否完好可用;术中所需耗材是否齐备。
8.针对患者不同疾病,评估患者病情。
二常规护理计划与措施1.针对患者不同病进行评估并制定护理计划。
2.患者进入手术间有术者、麻醉医师、巡回护士进行三方查对,确认患者信息;昏迷患者应在进入手术室前,由其近亲属、手术医师、巡回护士确认信息。
3.躁动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应有专人守护,适当约束,防止坠床;注意保护患者携带的管道(静脉输液管、引流管、胃管、尿管等),确保不脱出、打折、反流。
4.有颅内压过高,脑疝形成或手术需要应遵医嘱给予利尿剂,降低颅内压。
5.根据手术需要,准备手术用物,调试手术所需设备使其处于功能位;6.协助术者摆放手术所需体位,并使用眼贴膜保护患者眼睛,外耳道使用棉球填塞避免消毒确流入,保患者安全。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要求,防止手术感染。
8.术中巡回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与麻醉剂术者沟通,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术中输血,严密观察尿液颜色的变化及患者皮肤,警惕输血反应的发生。
三个案手术护理计划与措施(一)颅脑外伤和普通神经外科手术1.急诊手术:接到急诊手术应及时通知麻醉医师,协调手术间,准备用物及抢救设备。
颅脑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额部脑膜瘤、垂体瘤等: 行冠切左/右额开颅 (前开,显微镜及器械等)
颅内动脉瘤等: 行左/右额颞开颅 (前开、头架、动脉瘤包、自动脑板、显微器械等)
椎管内占位 : 行后正中入路 (侧卧位、后开、椎板器械等)
听神经瘤,三叉神经减压术等:(侧卧位,后开,气钻铣刀、显微镜及器械等)
开颅手术体位的原则
开颅部位最好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或稍高,脑静脉无静脉瓣,过高静脉空气栓塞,过低静脉瘀血,
01
手术部位得到最好显露. 3、不妨碍呼吸道通气和静脉引流。
02
受压部位应得到妥善保护。
03
头部保持固定,避免术中晃动发生意外。
04
GENERAL WORK REPORT FOR FOREIGN
仰卧位:主要适于额、颞、鞍区病变的开颅手术,头部可偏向对侧,使手术部位向上
侧卧位:适于颞、顶、枕、后颅窝和脊髓手术,对某些后颅窝和脊髓的手术,可增加侧卧的程度,呈侧俯卧位
俯卧位:适于枕部、后颅窝、脊髓的手术。
半坐位:适于经蝶窦鞍区手术。 坐 位:适用于后颅窝手术和高颈段脊髓手术。
冠状切口
额部脑膜瘤
01
垂体瘤
02
颅咽管瘤
03
嗅沟脑膜瘤
04
鞍节结脑膜瘤
05
侧脑室占位
06
翼点入路
颅内动脉瘤
01
岛叶占位
02
海绵窦占位
03
蝶骨脊脑膜瘤
04
CPA入路
01
听神经瘤
02
三叉神经减压术
03
天幕脑膜瘤
04
桥小脑角区占位
正颞入路
斜坡占位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配合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小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各系统调节机能较差,如何使患儿顺利渡过手术关,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手术护理配合至关重要,尤其是小儿神经外科手术又具有其特殊性。
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具有足够的耐心、优良的服务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现将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1术前术前一日到病房访视患儿,与患儿建立感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采取不同的形式。
对于不能用语言沟通的婴幼儿可以给他一个拥抱、一次抚摸、道声再见即可增加与患儿之间的感情;对于懂事的儿童,正因为你与他的亲近和仔细倾听他的诉说、认真回答他的问题,使他依赖于你,信任于你,会大大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了解患儿有无特殊的习惯和爱好爱好,以便更好地护理患儿。
1.1术前宣教的注意事项术前12小时禁食禁奶、6小时禁水。
婴幼儿可酌情缩短禁食水的时间,一般于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剃头、备皮,洗澡或擦澡,避免着凉,保证充足的睡眠;向家长了解患儿有无活动牙、慢性病以及患儿的体重;简单介绍手术体位麻醉方法。
术晨穿好宽松衣服,注意保暖,摘去身上的吉祥物,排空大小便,等待手术室人员来接。
1.2准备好手术所需用物根据不同手术部位和不同年龄备好不同卧位枕、体位垫,约束带,特殊手术器械,显微镜等;因小儿皮下脂肪薄,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调节好手术间的温湿度,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在55—60%之间,以防止术中散热过多而体温下降,影响呼吸功能以及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1.3体位摆放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体位主要有仰卧位、仰卧侧头位、侧卧位。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选择不同型号的卧位枕和约束带。
1.3.1仰卧位麻醉后将患儿平卧于手术床上,头下垫相应的凹心枕;膝关节处用约束带约束;将其骨隆突处及受压部位保护好,如骶尾部、足跟部。
1.3.2仰卧头侧位麻醉后将患儿受压侧耳朵用棉花包好,外用手术膜固定;受压部位的脸颊部用棉花保护好,其余方法同仰卧位。
神经外科护理要点
神经外科护理要点1.了解神经外科手术的特点:神经外科手术是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相关操作的手术,包括脑部和脊柱手术。
护理人员应该了解手术的类型、目的和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风险。
2.护理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对患者的详细评估、手术室环境的准备、术前护理指导和情绪支持。
护理人员应该检查患者的病历、检查手术部位、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医嘱。
3.术中护理:术中护理的重点是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提供必要的麻醉和镇痛药物、确保手术区域的消毒和防护措施、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等。
护理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够迅速处理可能出现的急性并发症,如颅内出血等。
4.术后护理:术后护理的重点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意识状态,提供有效的镇痛和抗感染治疗,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神经功能和感觉反应,及时记录并上报医生。
5.疼痛管理:神经外科手术后常伴有明显的疼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选用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疼痛反应和镇痛药物的副作用。
6.感染预防和护理: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
护理人员应加强手卫生、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度,并加强患者的感染预防教育,如定期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妥善处理污染物、加强营养支持等。
7.心理护理:神经外科手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给予情绪支持和安抚,积极引导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进行心理干预,如放松训练、沟通交流等,以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8.康复护理: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包括康复训练、功能锻炼、助行器具的使用和社会支持等,以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
总之,神经外科护理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灵活应对不同情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细致护理。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护理1、做好入院介绍。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刺激。
3、饮食护理,病情危重者24—48小时内禁食,3日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
颅内压增高病人,必须控制液体量,给予低盐饮食。
4、加强病情观察,注意意识、瞳孔改变,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脑疝的发生。
观察肢体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
注意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
5、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6、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
7、做好皮肤护理,注意瘫痪肢体居于功能位置。
8、体温在38℃以上,按高热常规护理,首先考虑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9、烦躁不安时禁用麻醉药,必要时可给一般镇静剂,如安定、鲁米那等,应上床栏,防止坠床。
10、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
伴有尿潴留时,留置导尿管。
尿失禁时,及时更换床单,保持会阴干燥。
11、便泌3天以上给予缓泻剂或开塞路通便,颅内压增高时禁用大量液体灌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按医嘱给予止血剂,输血补液等。
12、病人康复时需要加强营养,注意语言、肢体功能训练及心理护理。
开颅手术前后护理一、术前护理1、按外科疾病术前护理。
2、术前一天剃发,并将头部洗净(颅后窝手术包括颈部及肩部)。
3、颅内压增高病人,术前按医嘱给予脱水剂,留置导尿管。
4、头部置脑室引流病人,送手术室前应夹住引流管,并用纱布包扎引流管远端。
5、昏迷病人应彻底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6、做好病人生活、心理护理。
二、术后护理1、按外科疾病术后护理。
2、病人全麻未醒时,平卧,头偏向健侧,防止切口受压。
清醒后,血压正常,可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头部静脉血回流,减轻脑水肿。
昏迷病人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并发休克者取休克卧位。
一般较大肿瘤切除后,为防止脑干突然移位,24小时内手术切口部位应保持在头部上方。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
定时翻身拍部,防止坠积性肺炎,必要时早期行气管切开术。
神经外科手术后的术后护理措施
在随访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项目,如CT、MRI 、脑电图等,以评估手术效果及患者的恢复情况。
随访重要性强调
向患者及家属强调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复发情况 ,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远程医疗咨询平台介绍
平台功能介绍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远程医疗咨询 平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在 线问诊、电话咨询、视频会诊等 ,为患者提供便捷的远程医疗服 务。
癫痫发作时紧急处理
防止外伤
01
在患者癫痫发作时,立即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
避免刺激
02
避免强光、声音等刺激,保持环境安静。
遵医嘱用药
03
及时给予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
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神经外科手术后的术后护 理措施
• 术后护理概述 • 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 伤口及引流管护理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营养支持与康复训练 • 出院指导和随访管理
01
术后护理概述
神经外科手术特点
复杂性和高风险性
神经外科手术通常涉及大脑、脊髓等 敏感区域,手术操作复杂,风险较高 。
术后恢复周期长
并发症多样性
颅内压监测与处理
颅内压监测
通过颅内压监测装置,持 续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颅内压 增高。
脑室引流
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可通过脑室引流术降低颅 内压,同时需密切观察引 流液的性质和量。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使 用脱水剂、利尿剂等药物 ,以降低颅内压。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重点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重点神经外科手术通常是针对脑部、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等重要部位进行的复杂操作,手术成功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良好的术后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身体和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一些重点。
一、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每15 30 分钟测量一次,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延长测量间隔时间。
体温的变化可能提示感染或中枢性发热。
如果患者体温过高,需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同时寻找发热的原因并进行处理。
脉搏的快慢和节律可以反映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容量情况。
过快或过慢的脉搏都可能是异常的信号,需要及时报告医生。
呼吸的频率、深度和节律能够反映患者的呼吸功能。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等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血压的稳定对于脑部供血至关重要。
过高的血压可能导致出血,过低的血压则可能影响脑部灌注,引起脑缺血。
二、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状态是反映患者脑部功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观察患者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来评估其意识水平。
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标准评估工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
如果患者意识水平下降,如出现嗜睡、昏迷等,可能是脑水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表现,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三、瞳孔的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瞳孔直径为 2 5 毫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如果瞳孔出现一侧扩大、缩小或对光反射迟钝、消失,可能提示颅内血肿、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四、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术后伤口要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
如果发现伤口有异常分泌物,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引流管的护理也非常重要。
要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和堵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外科幕上和幕下手术配合目的要求:熟悉神经外科应用解剖及疾病种类了解神经外科常用仪器设备和器械幕上开颅手术配合幕下开颅手术配合第一节神经外科应用解剖一.头皮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
额顶枕部头皮可分为五层: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层、腱膜下层和骨膜层。
颞部头皮分为六层:皮肤、皮下组织、颞浅筋膜、颞深筋膜、颞肌和骨膜。
二.颅骨颅骨由1块枕骨,1块额骨,2块顶骨,2块颞骨,1块蝶骨和1块筛骨组成。
颅骨借枕外隆突—上顶线—乳突根部—颞下线—眶上缘连线分为颅顶和颅底。
1.颅顶颅顶的最前方是额骨,额骨通过冠状缝与后面的两块顶骨紧密结合;两块顶骨之间是矢状缝,顶骨之间还有被称为顶结节的光滑隆起,顶骨再通过人字缝与后方的枕骨相连。
2.颅底从内面观察,颅底部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三个窝室:颅前窝、颅中窝与颅后窝。
①颅前窝由额骨的眶板、蝶骨体前部、蝶骨小翼和筛骨的筛板构成。
颅前窝体积较小,左右对称,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在凹下的正中央前方是被称为鸡冠的纵形骨嵴,两侧是筛骨的筛板,筛板中有许多筛孔,嗅丝从这里通向鼻腔。
②颅中窝形状如蝴蝶,由蝶骨骨体、蝶骨大翼及颞骨岩部构成。
分布着除枕骨大孔外几乎所有的开口。
颅中窝中间狭窄,凹陷的两侧容纳大脑的颞叶。
③颅后窝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
容纳脑部的脑干和小脑。
颅后窝最大的特征为巨大的枕骨大孔,该孔位于颅后窝中央最低处,连接颅腔与脊髓腔——脊髓与延髓在此衔接。
三.脑膜覆盖于脑组织外面,由外向内分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三层。
四.1.硬脑膜是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
外层是颅骨内面的,称为骨膜层;内层较外层厚而坚韧,与硬脊膜在枕骨大孔处续连,称为脑膜层。
硬脑膜突起是一定部位的硬脑膜内层折叠成皱襞,成片状插入脑的裂隙,其中重要的有:①大脑镰②小脑幕③小脑镰④鞍隔硬脑膜窦是由硬脑膜的骨膜层在特定部位互相分离而形成的腔隙,充以静脉血并于静脉相续,故称静脉窦。
有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窦汇、枕窦和。
2.蛛网膜由很薄的结缔组织构成,是一层半透明的膜。
位于深部,其间有潜在性腔隙为硬脑膜下腔,腔内含有少量液体。
蛛网膜跨越脑,被覆于脑的表面,与软脑膜之间有较大的间隙,称为蛛网膜下腔,腔内充满脑脊液。
3.软脑膜是紧贴于脑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并伸入沟裂。
脑的血管在软脑膜内分支呈网,并进入脑实质浅层,软脑膜也随血管进入至脑实质一段。
由软脑膜形成的邹襞突入脑室内,形成,分泌脑脊液。
四.脑组织是的主要部分,位于内,由大脑、间脑、脑干及小脑组成。
1.大脑由大脑纵裂将其分为结构大致对称的左右两半球组成,两半球之间由胼胝体连接。
大脑半球可被纵裂分成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和岛叶。
2.间脑间脑位于之上,尾状核和内囊的内侧。
间脑一般被分成、丘脑上部、、丘脑底部和丘脑后部五个部分。
3.脑干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中脑三部分组成,上面连有第3~12对,是大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
4.小脑小脑位于后方,覆盖在及之上,横跨在和延髓之间。
中部狭窄称小脑蚓部,两侧膨大部称小脑半球,小脑下面靠小脑蚓两侧小脑半球突起称。
五.脑室系统是脑中的腔隙,其内壁衬以室管膜上皮,包括侧脑室、和第四脑室,各脑室之间有小孔和管道相通。
脑室中的产生,脑脊液在各脑室与蛛网膜下腔之间循环。
六.脑的血液循环1.系统脑的血液供应来自系及椎-基底动脉系。
①颈内动脉颈内动脉经发出后垂直上升至颅底,经过管入颅腔。
主要分支为、、、和,供应大脑半球前2/3和间脑前部的血供。
②椎-基底动脉椎动脉由第一段发出,左右各一,沿前斜角肌内侧上行,穿上六位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上升到颅内后,两条椎动脉在脑桥下缘汇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粗大的基底动脉,即椎-基底动脉系统。
基底动脉至中脑又分成两条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在小脑和桥脑部分成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间脑后部、脑干和小脑和的血供。
2.静脉系统多不与和动脉伴行,分为深浅两组。
①浅静脉主要收集来自大脑半球皮质和髓质的静脉血。
包括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和大脑下静脉。
②深静脉主要收集来自大脑深部髓质、间脑、基底神经节、内囊和脑室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
包括大脑大静脉、大脑内静脉、丘脑纹状体静脉、膈静脉和基底静脉。
七.脑神经亦称“颅神经”,从脑发出左右成对的神经。
共12对,依次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
12对脑神经连接着脑的不同部位,并由颅底的孔裂出入颅腔。
这些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其中迷走神经还分布到胸腹腔器官。
按所含主要纤维的成分和功能的不同,可把脑神经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包括嗅、视和位听神经2.运动神经包括动眼、滑车、展、副和舌下神经3.混合神经包括三叉、面、舌咽和迷走神经第一节神经外科疾病种类一.颅内肿瘤即各种脑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最多见。
少儿以颅后窝及中线肿瘤较多见,主要为,颅咽管瘤及。
成人以大脑半球胶质瘤为最多见,如、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其次为脑膜瘤、垂体瘤及颅咽管瘤、神经纤维瘤、海绵状血管瘤、胆脂瘤等。
1.胶质瘤最常见,来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呈浸润生长,无完整的包膜,手术不易完全切除。
治疗以手术为主,可肉眼全切或大部切除,术后配合化疗或放疗。
但易复发,预后较差。
2.脑膜瘤是起源于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如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
3.垂体瘤来源于脑垂体前叶,首先出现内分泌症状,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突破鞍隔向上生长,出现对称性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双颞侧偏盲)。
手术可大部切除,术后放疗,疗效较好。
4.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是小脑脑桥角常见的良性肿瘤,首发症状是耳鸣和听力下降。
治疗以手术全切为首选。
二.颅脑损伤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
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和脑损伤。
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工伤或火器操作。
1.头部软组织损伤是指直接损伤头皮所致,常因暴力的性质、方向及强度不同所致损伤各异,可分头皮开放性头皮擦伤挫伤、裂伤、头皮血肿及撕脱伤等。
2.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变,约占的15-20%。
可发生于颅骨任何部位,以顶骨最多,额骨次之,颞骨和枕骨又次之。
颅骨骨折按骨折部位分为颅盖与颅底骨折;按骨折形态分为线形与凹陷性骨折。
3.脑损伤①脑震荡指头部外伤后短暂的脑功能障碍,伤后昏迷短暂,一般于数分钟或30分钟内恢复清醒,伤后数日内可有轻度头痛、恶心、呕吐,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脑震荡患者的处理,主要依靠解释、宽慰等心理治疗和必要的观察。
②脑挫裂伤是暴力造成脑组织形态上的破损,患者昏迷时间较长;根据脑组织破损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对于脑挫裂伤患者,当脑水肿严重,存在明显占位效应,且不能用药物改善并危及生命时,可行减压手术,以清除挫伤而无生机的脑组织和部分无重要功能的脑组织,并行去骨瓣减压。
③颅内血肿脑损伤后聚集在颅腔的一定部位而且达到相当的体积后,造成,脑组织受压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颅内血肿。
是脑损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按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可分为、及脑内血肿等。
急性颅内血肿病情发展急重,原则上一经诊断即立刻施行开颅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慢性颅内血肿,首选的方法是钻孔引流。
二.颅内血管性疾病1.动脉瘤系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囊性扩张。
病因多为先天性畸形,其次是感染和动脉硬化,首发症状为自发性。
2.血管畸形脑血管畸形属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发育异常,可分为五种类型:①动静脉畸形(AVM)。
②海绵状血管瘤。
③毛细血管扩张。
④静脉畸形。
⑤血管曲张。
以动静脉畸形最常见,且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海绵状血管瘤次之,其余则较少见。
3.烟雾病是一组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其大分支血管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且在颅底伴有异常新生血管网形成为特征的闭塞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出血和缺血两大类。
三.椎管内肿瘤椎管肿瘤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髓外硬膜外肿瘤。
由于椎管肿瘤绝大部分是良性肿瘤,所以早期手术切除后,疗效显著。
1.髓内肿瘤约占椎管肿瘤15%,常见有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多发生于20-50岁,以疼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2.髓外硬膜内肿瘤约占椎管肿瘤60%,常见有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脊膜瘤等,多发生于20-60岁,病程较长,典型症状为神经根疼痛。
3.髓外硬膜外肿瘤约占椎管肿瘤25%,多数是转移瘤、淋巴瘤,多见于老年人,病程进展较快,疼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四.癫痫癫痫系多种原因引起脑部神经元群阵发性异常放电所致的发作性运动、感觉、意识、精神、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发生癫痫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原发性(功能性)癫痫和继发性(症状性)癫痫。
一般采用抗癫痫药治疗;明确病因的癫痫,除有效控制发作外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可行立体定向技术等手术治疗,破坏脑内与癫痫发作的有关区域。
第三节常用仪器设备和特殊器械一.动力设备该设备为神经外科手术的常规工具。
主要用于开颅术、蝶骨嵴、前床突、岩骨、内听道后壁、蝶窦前壁、鞍底、枢椎齿状突等结构磨除;视神经管、面神经管、颈动脉管开放;脊柱椎板切割等。
1.电动颅骨钻装置利用电能作为动力源,在控制系统的调节下,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执行端系统进行手术操作。
2.气动颅骨钻装置利用惰性气体(氮气),通过压缩气体沿加压槽推动螺旋浆驱使转轴和马达高速旋转,再传递驱动附件及钻头高速转动进行手术操作。
二.照明放大设备1.冷光源头灯利用氙气灯泡所发出的白色超强电弧光,提供照明辅助手术。
氙气灯具有比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光照强度,且色温较低,而运行电流仅为卤素灯的一半。
2.手术显微镜显微镜是神经外科手术的辅助设备,利用光学原理使物体高倍放大,清晰显现组织的显微解剖结构,具有可以提供同轴照明、放大、深部结构清晰可见等优点。
3.神经内镜是以摄像系统、光源系统、内镜的固定和导向系统以及常用器械为辅助的高性能高清晰度的成套设备,分为硬式内镜、纤维内镜、电子内镜和立体内镜三大类。
三.切割止血设备1.双极电凝通过双极镊子的两个尖端向机体组织提供高频电能,使双极镊子两端之间的血管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
2.超声吸引仪(CUSA)是一种利用超声振荡将组织粉碎,再用冲洗液乳化,经负压吸除來切除病变,集雾化功能、清创功能、吸脂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医疗仪器。
3.射频刀采用专利定向射频电波技术,由可选择的不同形状的发射极(刀头)定向发出射频电波,在接触身体组织后,由组织本身产生阻抗,使目标组织内的水分子在射频电波(1.5M-4.5MHz)作用下瞬间振荡汽化,引起细胞破裂蒸发,并在其低温(40℃)恒温状态下实现切割、止血、混切、电灼、消融、电凝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