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摩尼十大声闻弟子
佛祖十大弟子故事
佛祖十大弟子故事传说,佛祖在西天取经期间,开智慧之眼,放出十道经灯,这十道经灯最后化身为佛祖的十大弟子,他们因为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而得到了众所周知的称号佛祖十大弟子。
第一位弟子是悉达多,他的名字叫祖师悉达多,他从小便是一个勤奋拼搏、聪明伶俐的好孩子,他得到佛祖的极大信任,作为佛祖首席弟子,负责继承佛祖的遗志,传播佛法,弘扬佛教文化。
第二位弟子是阿难,他是来自梵天宫的精灵,在梵天被佛祖看中,加入佛祖寻经之行。
他聪明伶俐,能够领会到佛祖说话未尽的意思,能够帮助佛祖更好地传播佛法。
第三位弟子是舍利弗,他就是佛祖的第一个弟子,他有着一双动人的眼睛,一句言论就能够帮助佛祖更好地传播佛法。
他也是佛教文化的弘扬者,离开佛祖后,他对佛法的修行也获得了成就。
第四位弟子是婆罗门,他的家人都是从事祭祀祖先的业务,他被佛祖看中,从而成为佛祖的弟子,由他为佛祖开辟了佛法的路子,他也是一个拥有高深佛学知识的贤者,离开佛祖后,他还办起了一所学堂,为佛法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五位弟子是波罗提迦,他是佛祖十大弟子中最聪明的一位,他能够用短短几句话就能够说出佛祖的道理,可见他有多么厉害,他离开佛祖后,还召集了一大批弟子,一起讨论佛法,让佛教的知识被进一步的传播出去。
第六位弟子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出生在马赛国,是一个极易受到佛法影响的孩子,他早早便出家修行,在不久后,深得佛祖看重,被拜为弟子,他也是众所周知的一位活佛,有道是“只有破釜沉舟,才能达到菩提”,而他便是这样一个人。
第七位弟子是斯陀含,他是一位苦修者,有一句名言“斯陀含,勤修苦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明他有多么的苦修精进,他也是一位颇有智慧的人,他的教子们总是给他带来新的发现,也为佛法的传播贡献出了力量。
第八位弟子是善逸,他出生在安居国,从小便是一位善于学习、聪明伶俐的孩子,在佛祖无意中被发现,从而成为佛祖的弟子,他也是一位拥有高深佛学知识的贤者,他的学子们也怀着对他的恭敬,将佛法的精神传播出去。
海内第一名塑:灵岩寺宋塑
图/六月 文/文雨海内第一名塑在泰山最幽绝之处,有一处千年古刹灵岩寺,寺内柏檀叠秀、泉甘茶香、古迹荟萃、佛音袅绕,有“游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之说。
在灵岩寺主体建筑千佛殿内周围壁坛上,端坐着40尊彩色泥塑罗汉像,其中32尊塑于北宋志平三年(1066年),在明万历年间迁入千佛殿内,同时又补塑8尊。
这批塑像有的距今已近千年历史,仍保存完好,且艺术水平高超,尊尊动人,个个传神,无一雷同。
半个世纪前,梁启超为赞誉灵岩寺宋塑而留下了“海内第一名塑”的题字;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也写下了“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赞语。
这40尊宋塑中,有佛陀弟子,有罗汉,也有历代高僧。
对于民间艺术家来说,佛和菩萨距他们太远,太“神圣”,因此不能、也不敢有什么创造与发挥,诉诸形象,而罗汉和高僧对于他们来说,则要近得多,亲切得多。
他们怀着尊敬,把人间的气息加给了这些已经“超凡”的“圣者”,把现实生活中各种人的性格、情感移栽到这些罗汉身上。
于是这些塑像不再显得那样“崇高”和“神圣”,而是具有了普通人的品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从而“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摄影作品以最真实的形式展现着这些历经千年依然鲜活如昨的宋塑,展示了他们“外形骸、脱生死、视来去”的内心世界和超凡脱俗的生活境界,使不可移动的塑像变为能移动的影像。
观赏这些图片,既是艺术之旅,亦是净化心灵之旅。
The Buddhist Sculptures in Lingyan Temple灵岩寺宋塑038. All Rights Reserved.专题策划.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040专题策划.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十月来了,长假到了。
古印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不是我们说的如来佛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古印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不是我们说的如来
佛祖
导语:正常的宗教信仰不能用对与错来衡量,拿佛教来说,虽然佛学思想不一定科学,但是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上的帮助,这样也是有利于人们的正常
正常的宗教信仰不能用对与错来衡量,拿佛教来说,虽然佛学思想不一定科学,但是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上的帮助,这样也是有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的。
佛教的创始人叫做释迦牟尼,他苦苦修行终于创立佛教,给人们带了一定的精神慰藉。
那么释迦牟尼是怎样成佛的呢,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都有哪些呢?
首先来看看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的六年苦行吧。
释迦牟尼的原名叫做悉达多•乔达摩,他感慨人世间的种种苦难,并且他也明白了世间的事物都是变化着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于是便依然出价修行,他带着几名弟子遍访名师,尝尽了人间疾苦。
之后他来到了尼毘连河边的一个叫苦行林的地方,在一个山洞里修炼,每天只吃一点东西,就这样坚持了6年时间才结束。
释迦牟尼结束了他6年的苦行生活之后,他来到了一棵枝叶茂盛的大菩提树下,随手拾起一些比较软的草铺垫了一下座位,面朝着东方开始打坐,并且他还立誓如果不能达到真正的大彻大悟,就算是死也不起来。
就这样释迦牟尼苦思冥想了七天七夜,终于他的智慧涌现,恍然大悟,参透了人生的真谛以及痛苦的根源。
就这样释迦牟尼终于得到成佛了,人们把他尊称为佛陀或者释迦牟尼佛,意思是大彻大悟的圣人,这也就是释迦牟尼成佛的两则小故事。
当然释迦牟尼去各地宣传佛法,以及佛教传入中国那都后面的故事了。
生活常识分享。
佛教体系介绍
罗汉与护法神
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是摩诃迦叶、阿难、舍利弗、 目连、须菩提、富楼那、摩诃迦旃延、阿那律陀、优 波离和罗睺罗。他们都是得道高僧,在佛教中有着重 要的地位和影响。每人在佛教中都有独特的贡献和成 就,如摩诃迦叶擅长禅定、阿难以记诵佛典著名、须 菩提以善说般若波罗蜜闻名等。十大弟子在中国也有 着广泛的道场和寺庙,如浙江的灵隐寺和广东的南海 灵鹫山等。
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是中国佛教中最为知名的罗汉之一,他们分 别是:宾头卢尊者、迦诺迦跋厘惰尊者、罗怙罗尊者 、优波毱多尊者、阿氏多尊者、大频那夜尊者、宾度 罗跋啰惰尊者、那伽犀那尊者、因陀罗保尊者、蜜多 陀喇尼尊者、阿蜜里多尊者、室利戌驮那尊者、那翅 健陀尊者、
03
中国佛教文化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01
建筑艺术
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东南亚地区
中国佛教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佛 教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柬 埔寨和泰国等地区的佛教文化都 受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
印度地区
中国佛教文化也影响了印度地区 的佛教文化,例如印度尼西亚等 地区的佛教文化都受到了中国佛 教文化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教为主。
南传佛教的寺庙建筑和佛教文化 保留得比较完整,是中国少有的 保留完整的小乘佛教文化的地区
之一。
南传佛教的修行方式和理论体系 比较简单,包括念咒、诵经、吃 素等方面,但是强调内心修行和
南传毕业的名人
南传毕业的名人
摘要:
1.南传毕业的名人简介
2.南传毕业的名人的成就
3.南传毕业的名人对社会的贡献
正文:
南传毕业的名人,是指那些曾经在南传佛教学院学习并毕业的杰出人物。
南传佛教学院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学院之一,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佛教学者和修行者。
南传毕业的名人不仅在佛教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传毕业的名人如释迦牟尼佛、舍利弗、目犍连等,他们在佛教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立者,他的智慧和教导,对世界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舍利弗和目犍连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们在佛教的传播和弘扬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传毕业的名人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通过弘扬佛教,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扰,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
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帮助弱势群体,推动社会的发展。
总的来说,南传毕业的名人在佛教领域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声闻缘觉
声闻缘觉梵语,巴利语。
音译舍罗婆迦。
又意译作弟子。
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
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
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解释声闻之名义有三,即:1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
2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卷四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
3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卷二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
此三释中,前二者为小乘之声闻,第三则为菩萨,随义而称为声闻。
声闻原指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后与缘觉、菩萨相对,而为二乘、三乘之一。
即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期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盘者。
声闻乘,乃专为声闻所说之教法。
声闻藏,则为阐述其教说之经典。
于诸经论中,声闻之种类有二种、三种、四种、五种之别。
据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载,有:一向趣寂声闻、回向菩提声闻等二种声闻。
入楞伽经卷四载,有:决定寂灭声闻、发菩提愿善根名善根声闻、化应化声闻等三种声闻。
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三有:变化声闻、誓愿声闻、法性声闻等三种声闻。
世亲之法华论卷下则将声闻分类为决定声闻、增上慢声闻、退菩提心声闻、应化声闻等四种。
另据法华文句卷四上所举,将声闻类分为五,称为五种声闻,即:1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道熟而证得小果。
2退菩提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然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
3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度化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现声闻之形,以劝诱小乘,令入大乘。
4增上慢声闻,谓厌离生死,欣乐涅盘,修习小乘而以得少为满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5大乘声闻,谓以佛道之声,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喻小乘涅盘),终归大乘实相之理。
以上所举,皆基于大乘教义所作之分类,然诸部阿含经典及发智论、六足论等诸论之中,则不持此等说法,彼所谓之声闻,仅指上述之趣寂声闻一种而已。
此外,声闻一语,于阿含等原始圣典中,兼指出家与在家弟子;然至后世,则专指佛教教团确立后之出家修行僧。
五百罗汉名号及简介
五百罗汉名号及简介1. 阿若忄高陈如尊者。
为释迦出家时随行的五人之一,被列为五百罗汉之首。
2. 阿泥楼尊者:即阿楼菩萨。
3. 有贤无垢尊者:即无垢威德菩萨。
4. 须跋陀罗尊者:佛祖在世时收的最后一名弟子。
5. 迦留陀夷尊者;原为释迦在宫中的老师,后出家得道。
6. 闻声得果尊者。
7. 檀藏王尊者。
8. 施幢无垢尊者。
9. 惨梵钵提尊者。
10. 因陀得慧尊者。
11. 迦那行那尊者。
12. 婆苏槃豆尊者:后人称为世亲菩萨。
13. 法界四乐尊者:天台宗第二代祖师。
14. 优楼频螺尊者。
15. 佛陀密多尊者。
16. 那提迦叶尊者。
17. 那延罗目尊者:他是过去世佛。
18. 佛陀难提尊者:‘西天二十八祖之第八祖。
19. 末田底迦尊者:付法藏第三祖,得六种神通,具八种既。
20. 难陀多化尊者。
21. 优波毱多尊者:即无相好佛。
22. 僧迦耶金尊者。
23. 教说常住尊者;即说法尊。
24. 商那和修尊者。
25. 达摩波罗尊者:印度佛教十大论师之一,《唯识论》的者。
26. 伽耶伽叶尊者。
27. 定果德业尊者。
28. 庄妙无忧尊者。
29. 亿持因缘尊者。
30. 迦那提婆尊者。
31. 破邪神通尊者。
32. 坚持三字尊者:“三字”即“阿弥陀”,意思是“无量”。
他就是净土宗始祖慧远。
33. 阿楼驮尊者:被称为:天眼第一”。
34. 坞摩罗多尊者。
35. 毒龙皈依尊者。
36. 同声稽首尊者。
37. 毗罗胝子尊者。
38. 伐苏蜜多尊者。
39. 闍提首那尊者。
40. 僧法耶舍尊者。
41. 悲察世间尊者:即地藏菩萨。
42. 献华提记尊者。
43. 眼光定力尊者。
44. 伽耶舍那尊者。
45. 莎底芯刍尊者。
46. 波闍提婆尊者47. 解空无垢尊者。
48.伏陁蜜多尊者。
49.富那夜含尊者。
50.伽耶天眼尊者:是佛教五眼之一。
51. 不著世间尊者:名虚空无边游步金刚。
52.解空第一尊者:佛在世十八弟子之一,被称为“解空53.罗度无尽尊者:密号无尽金刚。
第十八课声闻四果
第十八课声闻四果第十八课声闻四果佛弟子,闻佛小乘声教,悟四谛之理,断三界见思惑,入于涅槃者,皆属声闻僧。
声闻僧,自凡夫位,修到阿罗汉位,乃出三界,这中间,须历四向,证四果,然后成办,并非一蹴可几。
三界内的见惑 (1) 和思惑 (2),能使一切有情,迷乱颠倒,不能出轮回,了生死。
所以小乘圣者,必须断见思惑,此断见思惑的次第,也即是历四向,证四果的次第。
第一是须陀洹向,及须陀洹果。
译为入流,谓初入圣流也;又译逆流,谓逆生死之暴流也;又译预流,谓得预圣人之流也。
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证得之,当未断尽时皆为向,已断尽为果。
第二斯陀含向,及斯陀含果。
译为一来。
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来受生一度也。
此位除断尽三界见惑外,须更断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证得之,当断一至五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六品为果。
第三是阿那含向,及阿那含果。
译为不来或不还,谓不再来或不再还于欲界也。
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当断第七八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九品为果。
第四是阿罗汉向,及阿罗汉果。
此含三义:一为杀贼,谓杀尽烦恼贼也。
二为应供,谓道高德重,为世福田,堪受人天供养也。
三为不生,谓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也。
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3),方证得之,未断尽上二界七十二品时皆为向,已断尽则为果。
小乘行人,修至阿罗汉,即是已断尽三界见思惑,历四向,证四果,具六神通(4),入无学位(5),所事已办(6),不受后有(7),为声闻乘中,最崇高的圣者矣。
【注释】(1) 见惑是迷理之惑,属于各种妄见,由邪分别而起之我见边见等妄惑也。
见惑品数,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一百十二。
(2) 思惑是迷事之惑,由贪嗔疑等迷情,染著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也。
思惑品数,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为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八十一品。
(3) 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共八地,合七十二品思惑。
如来佛祖八千子弟名字大全
如来佛祖八千子弟名字大全佛经中谈到,如来佛祖有十大弟子,分别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头陀第一大迦叶、天眼第一阿那律、解空第一须菩提、说法第一富楼那、议论第一迦旃延、持律第一优婆离、密行第一罗睺罗、多闻第一阿难陀。
从年龄上说,佛祖的弟子们相差很大,比如第一位比丘尼就是佛祖的姨母,十大弟子的年龄相差也很大,如舍利弗比佛陀还大,舍利是其母亲的名字,意为百知鸟,形容有辩才。
舍利弗,又称舍利子,父亲是婆罗门教的大学者,舍利弗对婆罗门教十分精通,长大后他与目犍连一起传道授业,有门徒数千。
一次他与目犍连路遇释尊的弟子马胜比丘,一偈:“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让他们茅塞顿开,率众弟子皈依了佛教。
舍利弗皈依佛陀后,“持戒多闻,少欲知足,正念正受,捷疾智慧……”深受佛陀称赞。
佛经中称他“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辅翼圣化,聪明圣众”,所以在佛弟子中有“智慧第一”之誉。
舍利弗跟随佛陀长达40余年,最后,他不忍看到恩师佛陀涅槃,请求先佛入灭,入灭前,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见了老母最后一面,为家乡人民作了最后一次说法,然后安然涅槃。
在藏传佛教中,站在佛祖身边的就是舍利弗和目犍连。
南传佛教中,尊他为“法将”。
说到目犍连,那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就是来自目犍连救母的故事,目犍连的父亲为王家之师,家境十分优越,母亲一直反对他出家修行,因此痛恨佛陀和出家僧众,从不修善,母亲去世后,目犍连担心母亲因造业而堕入三恶道,于是去寻找母亲的往生去处,终于在地狱中饿鬼道中见到了受苦的母亲,可纵使目犍连千方百计送给他母亲一些食物,没到口中便化成火炭。
目犍连心中不忍却又无计可施,祈求佛祖,于是佛陀教目犍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
目犍连母亲吃饱后转世为狗,目犍连又连诵了七天七夜的经,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
目犍连一生弘扬佛法,因此也得罪了不少的人,一次,目犍连尊者在弘法的途中,一名裸形外道,乘目犍连在山谷中坐禅入定之时,将石头从山顶推下,目犍连尊者成为佛陀弟子中第一个因弘法而殉命的比丘。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各有所长各有各的“第一”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各有所长各有各的“第一”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 各有所长各有各的“第一”艾易德白木2020-10-03 22:41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五百人,也有一种说法是一千二百余人,其中最有名的门徒共十位,号称“十大弟子”。
“十大弟子”各有专长。
大小诸经中,常见佛主特说这些爱徒的“第一”:一、舍利弗,被称为“智慧第一”。
二、目犍连,被称为“神通第一”。
三、摩诃迦叶,被称为“头陀第一”。
四、阿尼律陀,被称为“天眼第一”。
五、须菩提,被称为“解空第一”。
六、富楼那,被称为“说法第一”。
七、迦旃延,被称为“论义第一”。
八、优婆离,被称为“持律第一”。
九、罗睺罗,被称为“密行第一”。
十、阿难陀,被称为“多闻第一”。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和“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系婆罗门出身,协助释迦牟尼领导徒众,是佛教创建之初的功臣。
舍利弗以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著称。
目犍连侍佛左侧,传说神通广大,能飞上兜率天,后被反佛教的婆罗门杖击致死。
“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也是属于婆罗门种姓,少欲知足。
常修头陀行,相传释迦牟尼灭度后三四个月,由他主持佛教的第一次结集,为佛教史上的创举。
“天眼第一”的阿尼律陀,是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的儿子,释迦回乡时跟从出家,因于释迦前坐睡受责,后立誓不眠,得“天眼”,能见天上地下六道众生。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属于婆罗门种姓,以论证“诸法性空”著称。
“说法第一”的富楼那,系国师婆罗门之子,与三十位朋友一起出家修苦行,释迦成道后,前往皈依,善于分别义理,广说佛法,以辩才著称。
“论义第一”的迦旃延,是古印度阿槃提国婆罗门之子,原出家学外道,后从释迦出家,以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著称。
“持律第一”的优婆离,属于首陀罗种姓,原是释迦王宫理发师,后跟从释迦出家,以严守戒律著称,传说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诵出僧团戒律,名为《八十诵律》。
“密行第一”的罗睺罗,是释迦在俗时所生之子,释迦成道归乡时跟随出家作沙弥,为佛教有沙弥知始,以“不毁禁戒、诵读不懈”著称。
佛教哲学教程(一)
佛陀72岁那年发生
? 提婆达多其人简介:慢心很重
? 原因分析:
? 阿阇世王软禁其父频吡婆罗国王
自立为王
? "新佛新王"
第九节 释迦牟尼涅盘
? 释迦牟尼的遗言:
⑴僧团要依戒为师
但细微法(戒)可舍弃
⑵依四念处安住:身
又名无忧王
是孔雀王朝第三代王
㈠. 阿育王宏法措施分析:
? 1. 亲自巡视印度各地
瞻仰胜迹
修寺建塔
树立宏法石碑
颁刻昭令
宣称征服不应假手于战争
? 2. 派遣传教士到邻近各国
甚至远道亚洲
北非
东欧等地
其王子与公主作为使臣被派往斯里兰卡和尼泊尔传教
㈣.僧团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第五节 释迦牟尼理想中的僧侣生活
㈠. 僧团的经济生活- 基本精神:不自扰
不扰人
? 佛教常说:"四缘具足,安心得道",四缘既是指衣、食、住、药
释迦牟尼理想的僧侣生活四个方面的依靠
⑴乞食:比丘每日于午前乞食一次以充饥
比丘原意即为乞士
⑵着百衲衣:
外道
外教徒
佛教自称内道
称其他教派为外道
1
邪命外道
2
顺世论
3
积集论
4
不可知论
5
耆那教
总结:
? 在佛教产生前后,印度思想界极其活跃,"六师外道"学说只是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可见当时对宗教哲学问题的探索是多么激烈,这些学说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冲击了旧的传统观念,解除了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
《释迦牟尼》感想之11
小知识:P065-P073
1、罗睺罗――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
答:罗睺罗,释迦牟尼佛的唯一的儿子,也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声闻”,佛陀在他出世的第七天骑着白马出家。
佛陀成道后的第三年回到家乡时,佛陀的妻子和罗睺罗没有去迎接佛陀。
佛陀为罗睺罗剃度,拜舍利佛为戒师,舍利佛为他受沙弥十戒,罗睺罗二十岁成道,严守戒规,被称为“密行第一”的阿罗汉。
太子四十三岁至五十岁:净饭王派大臣优陀夷前往拘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迎请佛陀回国。
太子四十三岁至五十岁:优陀夷皈依佛陀,出家做了比丘。
2、悉达多是什么年龄的时候出家的?
答:在二十九岁生日的晚上,宴会结束,王妃、幼子以及宫内众人已经酒酣熟睡之际,悉达多太子悄悄地唤醒车匿,乘着黑夜离开王宫,换下王子衣服,换上粗布白衣,云游四方,苦行求道,成了一个沙门。
太子四十三岁至五十岁:佛陀回到罗卫城,受到热烈欢迎。
3、释迦牟尼出家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答:佛陀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他已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认为世间“无常”,故而出家。
释迦牟尼佛的十位主要弟子
十大弟子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十位主要弟子,又名释迦十圣,或十弟子,是佛陀弟子中,特别卓越的十人。
第一次结集时,经藏之结集即由其所诵。
关于此十大弟子,在《维摩经》卷上《弟子品》、《灌顶经》卷八、《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均有记载。
他们分别是:
1、舍利弗:智慧猛利,能解诸疑,有智慧第一之称。
2、目犍连:神足轻举即能飞至十方,有神通第一之称。
3、摩诃迦叶:修十二头陀行,有头陀第一之称。
4、须菩提:恒好空定,能分别空义,有解空第一之称。
常出现在讲说空理的大乘经典中。
5、富楼那:善于弘法、分别义理,有说法第一之称。
6、迦旃延:能分别深入,敷演教法,有论议第一这称。
7、阿那律:因得天眼,能见十方世界,有天眼第一之称。
8、优婆离:奉持戒律无所触犯,有持戒第一之称。
佛人灭后,第一次结集时,负责编篡戒律。
9、罗喉罗:释尊之子。
不毁禁戒,诵读不懈,有密行第一之称。
于释尊返乡时出家,为僧团沙弥之鼻祖。
10、阿难陀:知时明物,多闻不忘,有多闻第一之称。
为释尊堂弟,出家后直到释尊入灭,二十五年间皆为佛的侍者。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简介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简介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第一为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第二阿难陀,称多闻第一;第三舍利弗,称智慧第一;第四是须菩提,称解空第一;第五是富楼那,称说法第一;第六是大目犍连,称神通第一;第七是摩诃迦旃延,称论义第一;第八是阿那律,称天眼第一;第九是优婆离,称持戒第一;第十位是罗睺罗,称密行第一。
在我国一般古寺中,释迦牟尼佛像和十大弟子像安奉在一殿的也有很多。
兹将十大弟子的简要历史分述于下。
1、摩诃迦叶他专修头陀行,为第一次佛典结集的主脑人。
由于完成这次佛典结集任务,所以大迦叶的盛名,遂名闻天下。
其详名为“摩诃迦叶婆”,生于中印度王舍城附近摩诃婆罗村,父为婆罗门教中有名的大富翁,夫妻结婚多年,苦无儿女,于是向毕钵罗树求子,遂生摩诃迦叶,取乳名毕钵罗耶那。
此子出生后,即具备三十二相,且一举一动都异于常人。
8岁受婆罗门戒,已精通其中奥妙。
一天,听说释迦佛的盛名,遂前往加入教团,其妻拔陀伽毗罗尼也出家为尼。
他少欲知足,专志于修行,所以称为头陀第一。
当释尊入灭之际,适其远在北方行脚,得此悲报后,即昼夜兼程赶回跪于圣棺之前,悲恸不已,更立志说:此后我决心计划结集佛典,以建立人间净土。
传说他入云南鸡足山的禅房,静待龙华三会。
2、阿难陀阿难陀一名难陀尊者,生于迦毗罗卫城,是提婆达多之弟,甘露饭王之子,与释迦佛是表兄弟。
他幼年师事十力迦叶,依跋耆子的忠言而得道,于释尊55岁时,始入佛门,侍从释尊前后达25年之久。
当释尊入灭之际,与阿冕楼陀同侍于释尊的枕边,专心守护。
他生性能博闻强记,闻一知十,故称为多闻第一。
在经典结集大事中,大部分的经文,都是凭他的记忆而口传的。
其天性慈悲温和,容貌俊俏,颇得妇女的爱慕,屡蒙女难之祸。
他于佛灭后20年,见同学大迦叶在鸡足山示寂,始觉自己的死期将近,乃在恒河边召集五百比丘,作最后的垂训,于120岁时而从容灭度。
其遗骨葬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之侧。
佛陀二十一位大声闻弟子
佛陀二十一位大声闻弟子1.‘阿若憍陈如’。
他是佛最先得度的五比丘之一。
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于是三叹奇故道:‘大地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释迦牟尼佛只说大地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作佛,并没有说一切众生就是佛,可是一些后世佛教徒,或者伪佛教徒就说:‘人人都是佛,人与佛没有区别。
’这即是以盲引盲,想瞎人天眼目。
释迦牟尼佛三叹奇哉后,即以妙观察智观察知道要先度在鹿野苑的憍陈如等五人。
为何呢?在过去世中,这五人专门破坏、诽谤释迦牟尼佛。
在过去无量劫前,虽然六人一起发心修道,可是他们五人时常联合起来欺负佛。
有时打他、骂他、吃他的肉,或者喝他的血,可是释迦牟尼佛不但不起嗔恨心,反而发愿说:‘你们真是在帮助我修道啊!如果我将来能成佛,一定要先度你们。
你们现在对我这样不好,可是我一点也不烦恼嗔恨,我对你们反而要更好。
’释迦牟尼佛这种忍辱精神实在太伟大了,是我们每个修道人所应该效法学习的。
又有一则最大公案,即是‘歌利王与忍辱仙人’。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时,专修忍辱法门,所以称为忍辱仙人。
有一天,歌利王(阿若憍陈如)带著一班宫娥婇女到山里打猎,宫妃们无意中见到忍辱仙人在山洞里打坐,于是就围绕著他问忍辱法门。
歌利王还以为忍辱仙人在引诱他的妃嫔,于是大生嫉妒心,就把忍辱仙人的手足四肢一一割解。
每当割完一肢后,歌利王就问道:‘你心里嗔恨我吗?’忍辱仙人答:‘我不嗔恨你,我如果没有嗔恨心,我的四肢会再长出来,如果有嗔恨心,我的四肢则不会重生。
’说完这话,手足果然又生出来。
这时,一切护法善神恼怒得下大雹雨,打歌利王。
可是释迦牟尼佛就向护法善神求情:‘不要怪他,他是来考验我,成就我的道业。
将来尽未来际,我成佛时,第一个人我要度的即是他。
’虽然阿若憍陈如对佛如此不客气,但释迦牟尼佛成佛后仍是先度他。
‘阿若’的意思是解本际,也叫最初解,即是最初开悟的。
2.‘摩诃迦叶’。
摩诃是大的意思,故摩诃迦叶即大迦叶。
‘迦叶’译为饮光、光波,又叫大龟氏。
佛陀十大弟子名各有第一
佛陀十大弟子名各有第一舍智连通说富那.须空旃论迦头陀.那律天眼波离戒.阿难多闻密行罗舍利弗-智慧第一真正的老师年轻的舍利弗,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大名,他有颀长的身材,清秀的面容,双目有神,双手过膝,受著名学者的父亲遗传,很有学者的风度。
当时的学术界,没有一人不知道这么一位后生可畏的青年。
舍利弗二十岁的时候,就告别故乡和父母,出外访师问道,追求真理,他起初礼拜有名的婆罗门删阇耶为师,但在删阇耶那里学习不久,就感到删阇耶的学问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他打算要离删阇耶而去。
这时候,同学中的目犍连,是舍利弗唯一的知友,舍利弗把自己的意思告诉目犍连,目犍连也有同样的感觉,他们两人就决定离开删阇耶,另外创立一个学团,招收弟子。
他们傲然的以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俩更有智慧的人,再也没有人够资格做他俩的老师。
舍利弗和目犍连不但年龄相彷,学问、思想也都差不多。
他们有共同追求真理的志愿,两个人也相处得非常融洽,除了自修和教学之外,全印没有一个学者让他们看在眼里。
有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的街上巧遇佛陀的弟子阿说示比丘,阿说示是最初皈依佛陀的五比丘之一,他经过多年的苦行,直到听闻佛陀四圣谛法,才证得圣果。
他有庄严的态度,威仪的行止,舍利弗一见,心中非常惊奇,他禁不住上前问道:‘对不起,请问这位修道者,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我的名字叫阿说示,我住在城外不远的竹林精舍!’阿说示比丘点头后回答。
‘你的老师是什么人?他平时教你们什么道理?’舍利弗说话时,像是一位长者的口气。
‘我的老师是释迦族出生的大圣释迦牟尼佛。
’阿说示慢慢的回答:‘老师所讲的宇宙人生真理,浅学的我还不能完全领会,不过,就我记忆所及,老师常讲的道理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我们对于老师所说的言教,实在有说不出的感激。
’舍利弗从阿说示的口中,听到佛陀及其教法,像天崩地裂一般,像朗朗日光的照耀,眼前顿时光明起来,心中对宇宙人生积聚的疑云,也一扫而空,他和阿说示边走边谈,像百年的知交,最后约定,一定要去拜访佛陀。
佛陀十大弟子详细介绍
佛陀十大弟子详细介绍嘿,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佛陀的十大弟子。
先说说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吧。
有一次,我们一群弟子聚在一起讨论佛法的难题,大家都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候,舍利弗站了出来,他那聪明的脑袋一转,几句话就把问题说得清清楚楚,让我们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哎呀,还是舍利弗厉害呀!”我们纷纷赞叹道。
他微微一笑,说:“这都是佛陀教诲的功劳。
”接着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
有一回,我们在外面遇到了一场狂风暴雨,路都看不清了。
目犍连二话不说,施展神通,一下子就把风雨给止住了,那场面可真是神奇极了!我们都忍不住欢呼起来:“目犍连,你太牛啦!”他却谦虚地摆摆手:“小把戏,小把戏,可别太夸我。
”大迦叶尊者,那可是头陀第一。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去化缘,别人都尽量找条件好的地方,可大迦叶偏偏去那些最艰苦的地方。
我们都很不解,问他为啥。
他一脸严肃地说:“我要多磨练自己,感受众生的苦。
”还有须菩提,解空第一。
有一天,我和他一起坐在树下,我正为一件事烦恼不已。
须菩提就跟我讲:“别执着,世间万物皆空。
”我当时还不太懂,他就耐心地给我解释,直到我心里的疙瘩解开。
富楼那是说法第一。
有一次,他去一个特别偏远的村子讲法,那里的人都很固执,一开始根本不听他的。
但富楼那不气馁,天天去,用各种生动有趣的例子给他们讲佛法,最后终于把大家都感动了,都愿意跟着他学习。
阿那律是天眼第一。
有次晚上赶路,路特别黑,大家都小心翼翼的。
阿那律却不慌不忙,他用天眼一看,就告诉我们哪里有坑,哪里有石头,带着我们顺利地走过那段路。
优波离持戒第一。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参加一个法会,有人不小心违反了戒律,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优波离站出来,严格按照戒律处理,一点也不含糊,让我们都对戒律更加敬畏。
罗睺罗是密行第一。
他年纪小,但修行特别努力。
有一回,我们一起做功课,他累得满头大汗,我问他:“罗睺罗,你这么拼命干嘛?”他擦了擦汗说:“我要早日修成正果,像佛陀一样。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大迦叶即“摩诃迦叶”(Mahakasyapa)摩诃迦叶(Mahakasyapa),又名大迦叶(“叶”字音“摄”she),又作迦叶波、迦摄波。
意为饮光。
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为法藏第一代祖师。
生于王舍城近郊之婆罗门家。
于佛成道后第三年为佛弟子,八日后即证入阿罗汉境地,为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
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赖;于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
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之统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
直至阿难成为宏法继承者,始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行涅盘。
禅宗以其为佛弟子中修无执着行之第一人,特尊为头陀第一;又以“拈花微笑”之故事,至今传诵不绝。
此外,过去七佛之第六佛亦称迦叶佛。
另佛弟子中,优楼频、罗迦叶、伽耶迦叶等皆有迦叶之称。
佛陀入灭后三百年之小乘饮光部之祖亦与迦叶同名。
目犍连(Mahamaudgalyagana):神通第一目犍连也称大目犍连、目连、目连,中国古老民俗所言的目莲救母正是指此人。
目连与舍利弗两人是佛陀身边修习最有成就的两人,同时也是佛陀身边的十大弟子之一,并以神通第一著称。
富楼那(Purna):说法第一富楼那,为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
全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梵文Purna-maitra-yani-putra)。
又作布剌拏[na]梅但利曳尼子、分耨[nou]文陀尼子。
或略作富娄那、弥多罗尼子。
意译为满慈子、满祝子、满愿子。
“满”是其名,“慈”是其母姓,从母得名,故称满慈子。
“弥多罗”为其母之族名,有祝、愿之义,故称满祝子、满愿子。
为迦毗罗婆苏(即迦毗罗卫)人,净饭王国师之子,属婆罗门种。
容貌端正,自幼聪明,能解韦陀等诸论,长而厌俗,欲求解脱,遂于悉达太子(释迦牟尼佛)出城之夜,与朋友三十人同时于波梨婆遮迦法中出家,入雪山,苦行精进,终得四禅五通。
佛最初成道时,于鹿野苑转法轮(为富楼那等五人讲经说法),富楼那乃至佛所在处,求出家受具足戒,后证得阿罗汉果。
以其长于辩才,善于分别义理,后专事演法教化,因闻其说法而解脱得度者,多达九万九千人,故被誉为“说法第一”。
释迦摩尼十大声闻弟子剖析
摩诃迦旃延——论义第一
摩诃迦旃延“摩诃”是大的意思、多
的意思、胜的意思。“迦旃延”也是梵语,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叫“文饰”,文就是文章 的文,饰就是装饰的饰。文饰,言其这位尊 者善于文饰,就是善于论议。他是论议第一。 论就是辩论;议就是不可思议的议。这位尊 者,他无论和任何人来辩论一定会得到胜利 的。 摩诃迦旃延的四种辩才: (一)法无碍辩:说法很有道理。 (二)义无碍辩:讲这个意思没有穷 尽。 (三)辞无碍辩:辞就是言辞的辞, 他说话说 得言辞没有障碍。 (四)乐说无碍辩:这个说法,乐说无碍辩。
十「 大释 迦 声 摩 闻 尼 弟 子 」
壹
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释迦族圣人
释迦牟尼,古印度北部迦 毗罗卫国的王子,属刹帝利种 姓,是佛教的开启者。据佛经 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 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 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 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 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 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 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 现涅磐。因父为释迦族,成道 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 “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十大弟子
⒈摩诃迦叶 ⒉阿难陀 ⒊舍利弗 ⒋须菩提 ⒌富楼那 ⒍大目犍连
⒎摩诃迦旃延
⒏阿那律 ⒐优婆离 ⒑罗睺罗
摩诃迦叶——苦行第一
称大迦叶,或称为迦叶、迦叶波、迦摄波。 大迦叶是十大弟子之首。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 人。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 「头陀」是梵文:Dhuta的译音,意为:「抖 擞」,就是清心寡欲,扫除世间尘垢烦恼,是佛 教的苦行之一。大迦叶跟佛陀以后谨守佛陀的旨 意并虔诚的专修苦行,深受佛陀的信任,当佛陀 预感不久人世时指定弥勒菩萨於五十六亿七千万 年后接替他为「未来佛」的同时,令指定以大迦 叶为首的四弟子(另有:君屠钵叹、宾头卢、罗 侯罗)为「四大声闻」,继承佛陀的事业弘扬佛 法并在将来辅佐未来的「弥勒佛」。他是佛教第 一次结集的召集人。释迦牟尼涅盘后的第二年的 夏天,大迦叶将所有的弟子召集到王舍城灵鹫山 集合,汇编释迦佛祖的遗教,全部汇编整合完成 由阿难诵「经」、优波离诵「律」、富楼那诵 「论」。这就是所谓的「三藏圣典」。因而有第 一祖师之称。对於佛法的流传,有极大的功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目犍连——神通第一
又称为摩诃目犍连,是佛陀十大 弟子之一,被誉为神通第一。目犍连为古 代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 罗门种。他容貌端正,自幼即与舍利弗交 情甚笃,同为删阇耶外道之弟子,各领徒 众二百五十人。目犍连尝与舍利弗互约, 先得悟解脱者必以相告,遂共竞精进修行。 后舍利弗因逢佛陀弟子阿说示,而悟诸法 无我之理,并告目犍连,目犍连遂率弟子 一同拜谒佛陀,蒙其教化,时经一月,证 得阿罗汉果。
阿那律——天眼第一
阿那律: 梵名Aniruddha ,巴利名
Anuruddha 。又作阿尼卢陀、阿楼驮、 阿难律、阿楼陀。意译无灭、如意、无障、 无贪、随顺义人、不争有无。乃佛陀十大 弟子之一。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城之释氏, 佛陀之从弟。关于其身世,起世经卷十、 五分律卷十五、众许摩诃帝经卷二等载为 斛饭王之子,佛本行集经卷十一、大智度 论卷三则载为甘露饭王之子。佛陀成道后 归乡,阿那律与阿难、难陀、优波离等, 即于其时出家为佛弟子。出家后之阿那律, 修道精进,堪称模范。彼尝于佛说法中酣 睡,为佛所呵责,遂立誓不眠,而罹眼疾, 至于失明。然以修行益进,心眼渐开,终 成佛弟子中天眼第一,能见天上地下六道 众生。
十大弟子
⒈摩诃迦叶 ⒉阿难陀 ⒊舍利弗 ⒋须菩提 ⒌富楼那 ⒍大目犍连
⒎摩诃迦旃延
⒏阿那律 ⒐优婆离 ⒑罗睺罗
摩诃迦叶——苦行第一
称大迦叶,或称为迦叶、迦叶波、迦摄波。 大迦叶是十大弟子之首。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 人。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 「头陀」是梵文:Dhuta的译音,意为:「抖 擞」,就是清心寡欲,扫除世间尘垢烦恼,是佛 教的苦行之一。大迦叶跟佛陀以后谨守佛陀的旨 意并虔诚的专修苦行,深受佛陀的信任,当佛陀 预感不久人世时指定弥勒菩萨於五十六亿七千万 年后接替他为「未来佛」的同时,令指定以大迦 叶为首的四弟子(另有:君屠钵叹、宾头卢、罗 侯罗)为「四大声闻」,继承佛陀的事业弘扬佛 法并在将来辅佐未来的「弥勒佛」。他是佛教第 一次结集的召集人。释迦牟尼涅盘后的第二年的 夏天,大迦叶将所有的弟子召集到王舍城灵鹫山 集合,汇编释迦佛祖的遗教,全部汇编整合完成 由阿难诵「经」、优波离诵「律」、富楼那诵 「论」。这就是所谓的「三藏圣典」。因而有第 一祖师之称。对於佛法的流传,有极大的功劳。
十「 大释 迦 声 摩 闻 尼 弟 子 」
壹
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释迦族圣人
释迦牟尼,古印度北部迦 毗罗卫国的王子,属刹帝利种 姓,是佛教的开启者。据佛经 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 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 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 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 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 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 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 现涅磐。因父为释迦族,成道 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 “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现比丘相影响众 功成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居功
须菩提——解空第一
又称苏补底、须扶提、须浮帝。 意译为善业、善吉、善现、善实、善见、空生。 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原为古代印度舍卫国婆罗 门之子,智慧过人,然性恶劣,嗔恨炽盛,为亲 友厌患,遂舍家入山林。山神导之诣佛所,佛陀 为说嗔恚之过患,师自悔责忏罪。后得须陀洹果, 复证阿罗汉果。系佛陀弟子中最善解空理者,被 誉为‘解空第一’。于佛陀之说法会中,常任佛 陀之当机众,屡见于般若经典中。 须菩提出生婆罗门教家庭。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 城长者鸠留之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恒乐 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著称,号称“解空 第一”。每次化缘都去有钱人家里化缘。《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相传即是须菩提与佛陀的对谈记 录。 《法苑珠林》卷二十五记载释迦牟尼佛五百弟子 中有两个须菩提,一位出身王室,名叫天须菩提。 另一位即善于解空的须菩提。
富楼那——说法第一
为释尊十大弟子之一。全名富楼那
弥多罗尼子,又作布剌拏梅但利曳尼子、
分耨文陀尼子。或略作富娄那、弥多罗尼 子。意译为满慈子、满祝子、满愿子。 ‘满’是其名,‘慈’是其母姓,从母得 名,故称满慈子。‘弥多罗’为其母之族 名,有祝、愿之义,故称满祝子、满愿子。 为迦毗罗婆苏(即迦毗罗卫)人,净饭王 国师之子,属婆罗门种。容貌端正,自幼 聪明,能解韦陀等诸论,长而厌俗,欲求 解脱,遂于悉达太子出城之夜,与朋友三 十人同时于波梨婆遮迦法中出家,入雪山, 苦行精进,终得四禅五通。及佛成道,于 鹿野苑转法轮,师乃至佛所求出家受具足 戒,后证得阿罗汉果。以其长于辩才,善 于分别义理,后专事演法教化,因闻其说 法而解脱得度者,多达九万九千人,故被
摩诃迦旃延——论义第一
摩诃迦旃延“摩诃”是大的意思、多
的意思、胜的意思。“迦旃延”也是梵语,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叫“文饰”,文就是文章 的文,饰就是装饰的饰。文饰,言其这位尊 者善于文饰,就是善于论议。他是论议第一。 论就是辩论;议就是不可思议的议。这位尊 者,他无论和任何人来辩论一定会得到胜利 的。 摩诃迦旃延的四种辩才: (一)法无碍辩:说法很有道理。 (二)义无碍辩:讲这个意思没有穷 尽。 (三)辞无碍辩:辞就是言辞的辞, 他说话说 得言辞没有障碍。 (四)乐说无碍辩:这个说法,乐说无碍辩。
舍利弗——智慧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释迦牟尼的
十大弟子之一,或译作鶖鹭子、舍利子。 号称「智慧第一」。初从六师外道的删 闍那毗罗胝子出家,后因听到马胜比丘 说因缘所生法的偈颂,改学佛法。由於 他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因 此很快成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助佛扬化度群伦 常观自在般若深 五蕴皆空无人我 三毒息灭有佛僧 降心离相破法执 回小向大悟圆通
罗睺罗,释迦牟尼佛的唯一的儿子,
谢谢聆听!
阿难陀——多闻第一 阿难(天城体梵文:आनन्द,梵
文转写:ānanda,公元前463年-?), 又称阿难陀,迦毗罗卫人,梵语“阿 难”,译曰“喜庆”和“欢喜”又云 “无染”,王舍城人。阿难是白饭王的 儿子、佛的堂弟,也是佛的侍者,是释 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人称“多闻第 一”。阿难在佛入灭后证阿罗汉果,曾 经参与第一次集结。据说阿难继承摩诃 迦叶之后,成为僧团的领导者。在法华 经中,阿难被授记再供养62亿诸佛之后 将会成佛,佛号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贰
声闻弟子
何为“十大声闻弟子”?
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有最杰出的十大弟子。又作释迦十 圣、十弟子。即佛弟子中特别卓越之十人。随佛教化,示现声闻, 随乐而各专一法门,皆具众德而各有专长,故称第一。关于此十 大弟子,《维摩经》卷上〈弟子品〉、《灌顶经》卷八、《出三 藏记集》卷十二均有记载。 其最杰出的十大弟子:第一为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第二 阿难陀,称多闻第一;第三舍利弗,称智慧第一;第四是须菩提, 称解空第一;第五是富楼那,称说法第一;第六是大目犍连,称 神通第一;第七是摩诃迦旃延,称论义第一;第八是阿那律,称 天眼第一;第九是优婆离,称持戒第一;第十位是罗睺罗,称密 行第一。在我国一般古寺中,释迦牟尼佛像和十大弟子像安奉在 一殿的也有很多。兹将十大弟子的简要历史分述于下。
罗睺罗——密行第一
也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声闻”,和“十大弟 子”之一,是佛陀做太子时和妻子耶输陀罗 所生。又为“罗护罗”,意为“覆障”、 “障月”、“执月”的意思。因为他是在月 蚀之夜出世的。因为佛陀的父亲净饭王不至 因他的独子释迦牟尼出家而王室无后。佛陀 就在儿子出世的第七天骑著白马出家了,从 此,罗睺罗就在没有父爱的环境下过了他的 童年。佛陀成道后的第三年,回到他的家乡 时,佛陀的妻子和罗睺罗没有去迎接佛陀, 当耶输陀罗向罗睺罗说佛陀是他的父亲时, 罗睺罗竟不认识。后佛陀为罗睺罗剃度,拜 舍利弗为戒师,舍利弗为他受沙弥十戒,成 僧团中有沙弥之始,时,罗睺罗十五岁。罗 睺罗诵经十分勤奋,二十岁成道,又严守戒 规,被称谓“密行第一”的阿罗汉。
优婆离——持戒第一
优婆离意译作近执、近取。古印度
迦毗罗卫国人。出身首陀罗种,为宫廷 之理发师。佛陀成道第六年,王子跋提、 阿那律、阿难等七人出家时,优波离亦 随同出家。实为佛陀广开门户,四姓平 等摄化之第一步。 优波离精于戒律,修持严谨,誉为 ‘持律第一’;后于第一次经典结集时, 诵出律部。有关其前生功德、出家因缘, 载于佛本行集经卷五十三至卷五十五。 又中阿含卷五十二优婆离经,记述优婆 离就律向佛陀请问;而同经卷三十二之 优婆离居士,与师乃同名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