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高一政治上学期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1)
2.简述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等事件的历史意义。
3.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创新和实践中取得的成果。
4.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理论内涵、发展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
作业完成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以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将对学பைடு நூலகம்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社会主义建设的点点滴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结合时事政治,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与趋势,提高学生的时代意识。
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信仰,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3.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PPT,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理论内涵、发展历程、重要事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要求:不少于15页,图文并茂,简洁明了。
4.阅读拓展:推荐阅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等经典著作,深入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5.观看纪录片《辉煌中国》,从实际出发,感受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人文社科部社科教研室2008年9月编写说明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专题讲授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
主要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的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展开、当代资本主义的挑战和社会主义的前景等。
2、联系实际,注重理论性和知识性,以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3、该课程为本科生的选修课,总课时28。
一、课程概况1、课程名称(中文):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课程名称(英文):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3、预修课程:无4、修读对象:全校本科生5、课程教材:冯干文、蒋永甫编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本门课程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并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社会主义思潮的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有较好的把握,对社会主义改革的不同模式及其结果有全局性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出判断。
四、教学模式1. 讲授。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2. 讨论。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五、教学进度本课程教学,共28课时,其中课堂教学28课时。
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讲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2、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一、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第三节、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思考题】1. 科学社会主义的对象是什么?2. 如何理解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第二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2、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说课稿高一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1)
2.案例分析:让学生选取一个社会主义实践案例,分析其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哪些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展示:学生分组进行展示,分享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我的课后作业布置情况如下:
1.复习课件和教材: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课件和教材,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写一篇短文: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写一篇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案例的分析短文,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回顾前置知识:通过提问学生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已有的知识基础。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计划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阐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本部分内容主要讲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如何导致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本部分内容主要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建设等。
3.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本部分内容主要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包括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
1.提问与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围绕特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高一政治上学期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一)
1.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它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它们对社会主义事业有何重要意义?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公有制等概念,并举例说明。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列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简要解释。
2.请举例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3.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以下要点: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
-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通过展示一系列历史图片和简要介绍相关背景,导入新课。首先,我会展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封面图片,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起源。接着,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巴黎公社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通过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大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文)Scientific solialism in Theory and Practice课程编码:13111A0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开课学期:9课程学时:总学时 48 学时(其中理论课 48 学时,实验课 0 学时)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修课程:无课程简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属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
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准确阐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和阐述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总结其成败得失,探讨其深层次原因和经验教训,研究和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丰富和发展,展望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并探析其主要特征。
本门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覆盖面广、与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较为紧密的特点。
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石;通过了解社会主义理论在全世界的传播与实践、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明确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时代、适合各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注意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热点问题,为今后走入社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打下良好的政治素质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章节章节名称学时安排导论 4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10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0第三章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10 第四章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主要 8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6导论【教学内容】1.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2.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和理论前提;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3.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教学要求】1.掌握: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2.熟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精神实质;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3.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的线索【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时】4学时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教学内容】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论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2.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特点;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和历史局限;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3.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教学要求】1.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推动发展2.熟悉: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与局限,工业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要意义3.了解:空想社会主义对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义的诸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时】10学时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1.资本主义的垄断性发展与世界性危机;俄国“一国胜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初道路;分析苏联模式的成败得失;展示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发展2.列宁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特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如何认识和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如何认识和评价勃涅日涅夫的改革;如何认识和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教学要求】1.掌握:苏联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如何评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2.熟悉:列宁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特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3.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认识和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认识和评价勃涅日涅夫的改革;认识和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时】10学时第三章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教学内容】1.战后科技的迅速发展,剖析苏东改革及教训;中国特色成功经验与深入发展态势;分析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道路2.越南、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与开放;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上的突破和发展【教学要求】1.掌握:越南、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与开放;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学分:2
课内学时:
教学对象:MPA cc会计硕士
教师简介:
陆江兵,男,博士,教授,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内蒙古阿拉善盟委党校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组织与政府管理),开设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组织理论研究”等。
联系方式:
电话:************
主页:/App_pages/Content/TeacherDetail.aspx?id=156&teachertype=2
课程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
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需要满足的要求包括:
1.准确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树立科学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1、3)
2.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
的接班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学习目标1、3)
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适当进行专题讨论。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期末考试(课程
论文)与上课发言相结合,其中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
与学习目标相适应的评估方法
课程目标(LG=Learning Goals)
参考书目
童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附件1:
全校各专业硕士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y009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总学时:36 总学分:2 讲授学时:36
主要适用专业及学位层次:适用全校各专业硕士研究生
必备基础知识及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参考教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许门友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放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是对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苏联模式”到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历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成果;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采取讲授、读原著、讨论与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表2 实验
三、课程考核方式要求多类型、多阶段、多形式的考核方式组合在一起,全面考核并能真实反映学生水平差异。
如实验态度、实验报告、平时成绩、阶段考试等等,按比例进行分配。
平时考察:作业、讨论、课堂提问、出勤;期终考试。
平时考察占20%,期终考试占80%
五、课程组负责人:党怀斌
六、教学大纲审核人:付少平。
(教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高中政治新版必修一
(8)开展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1. 目的明确:板书设计应紧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准确精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点。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4)撰写论文: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论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5)创建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创建学习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学术水平。
(6)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论坛、学术数据库等,进行自主学习和学术研究。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出以下改进:
首先,我将在课堂呈现环节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其次,我将在课堂互动环节给予每个学生更多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视频资料:推荐一些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纪录片、讲座视频等,如《马克思的故事》、《社会主义五百年》等。
(3)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了解当前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动态,如中国日报、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的相关报道。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所授科目高中思想政治课题名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主讲教师xxx授课对象高一课的类型授新课课时分配45分钟授课地点xxx授课时间xxx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2.本课承接第一框,以“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核心内容,探究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最终得出结论:科学社会主义永不过时。
第一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主要围绕空想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揭示了科学社会足以思想来源以及历史前提;第二目“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主要围绕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进一步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以及诞生标;第三目“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通过介绍社会主义的实践运动,明晰科学社会主义永不过时,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从而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学情分析1.学习基础:高一学生刚刚步入高中,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虽有一定的积累,但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环节要结合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过程要有可操作性,加深学生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
2.能力水平:学生已基本具备知识迁移、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经验,但解释与论证的深度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尚不能将科学社会主义与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关联,对其相互关系的认知还较为模糊,即兴探究的能力较差,需要老师的实施启发、引导和点拨。
3.心理特征:高一学生刚刚迈入高中,对大部分事物怀有好奇心理。
大部分学生勤奋、好学,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与心理;个别学生较为好动,但可在上课时及时抛出问题或开展活动多加引导。
教学目标政治认同: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四个自信”。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上)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方面:
1.采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实践:介绍科学社会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发展,以及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讲授新知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具体安排如下:
1.分组: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讨论主题:各小组针对以下主题展开讨论:
(1)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
4.课堂讨论: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至少两个问题,准备在下节课的课堂讨论中与同学们分享和交流。
5.家长参与:
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讨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家庭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业要求:
1.理论学习作业需按时完成,要求字迹工整、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2.实践操作作业需注重过程和成果的记录,体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举例: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为例,让学生思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2.分层次教学,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举例: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开课学期:学时:36学时学分:教学方式:专题讲授、集中讨论开课单位:经济与政法学院一、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成果,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对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旨在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考核方式:卷面考试+学术小论文或讲课、讨论。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讲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本讲为该课程的一个绪论。
这部分从总体上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发展历程及其意义方法。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
教学难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2学时)1、“科学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2、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3、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3学时)1、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2、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3、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和认识飞跃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1学时)1、意义2、方法第二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本讲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主要内容。
教学时数:6学时。
讲授5学时,讨论1学时。
教学重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教学难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主要内容:一、空想社会主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2学时)1、16、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2、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3学时)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3、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三、思考讨论: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1学时)第三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本讲介绍了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苏东剧变及其教训。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大纲
贵州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大纲〔2014级使用〕院〔部〕:__历史与政治学院编制人:李红军审核人: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年1月12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大纲课程编码: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课堂教学学时:32学时实践教学学时:4学时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是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介绍当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一是讲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初步实践;二是讲解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三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四是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各类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五是讲述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及其客观依据;结合当代社会主义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关系,充分认识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及其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从而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进程安排:课外学习时数原则上按课堂教学时数1:1安排。
注:纯理论教学,实验〔上机〕学时标注为0。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问题1.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把握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怎样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三种形态。
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三、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第二节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多方面意义二、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5.课外阅读资料:《乌托邦》,莫尔,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李祥兴)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纲
(李祥兴)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
第一专题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一、社会主义概念的基本内涵
二、科学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
五、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
第二专题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理论渊源、历史条件、实践基础)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价值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和发展
第三专题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
一、西方先进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
二、东方落后国家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的设想
第四专题列宁社会主义观的理论与实践
一、列宁的革命思想及实践
二、列宁的建设思想及实践
三、列宁社会主义观的评价
第五专题斯大林社会主义观的理论与实践
一、列宁的去世后党内的争论及斗争
二、斯大林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和弊病
第六专题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走向世界
一、社会主义由一国走向十六国
二、东欧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新探索
三、苏联强行推广自己的社会主义模式
四、南斯拉夫抵制苏联模式但未能超越第七专题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教训
一、苏联模式的僵化及改革机遇的丧失
二、苏东巨变与苏联模式的失败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doc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形成影响。
2、识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两大历史条件: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成就对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
3、运用《共产党宣言》的相关知识4、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和理论基石,强化“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认知,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精神: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能狗合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公共参与: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曲折,深刻的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
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重点】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理论基石和标志;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教学难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写道:“任何地方私有制存在,所有的人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我深信,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
私有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难担子。
思考:空想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产生了哪些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新课讲授:第一幕: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历史条件——最初的梦想议题一:1、什么是空想社会主义?以上三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分别有哪些特点?2、空想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如何形成?3.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是什么?议学情境一:出示图片《三个阶段的代表》议学问题:请从三个阶段代表人物思想的表达采取的方式中尝过总结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呈现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英文名称: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Practice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学时:20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教学方式:讲授、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开卷,百分制(平时20%,期末80%)。
教材:高放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研究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本课程以对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为线索,帮助研究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并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发展历程的学习,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总结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2学时)一、什么是社会主义二、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三、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飞跃第二讲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社会主义理论(2学时)一、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代表著作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三、社会主义如何代替资本主义四、马克思恩格期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第三讲形形色色社会主义介绍(2学时)一、民主社会主义二、民族社会主义三、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与民族社会主义的区别第四讲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4学时)一、列宁的社会理论与实践二、斯大林模式三、苏共亡党的历史轨迹四、苏联解体的原因五、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第五讲全球化及其实质(4学时)一、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二、全球化的内涵三、全球化的实质四、反全球化第六讲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3学时)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二、资本主义的历史贡献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四、资本主义的当代变化五、资本主义的未来命运第七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3学时)一、苏东剧变之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四、加强和改善党的执政能力五、构建和谐社会:从“效率优先”到“公平优先”六、社会主义的当代命运:历史往何处去?五、参考资料:《六个为什么》,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说课稿高一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1)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自豪感。
(3)培养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实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如何将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投身社会主义事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实践,了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过程。
(2)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指导地位。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首先,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意义;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再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最后,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理解。通过这些策略和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说课稿高一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1)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它是高中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1)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第二节。本节课主要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实践。
教学设计2: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理解:1.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空想;2.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的;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4.社会主义是如何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5.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能力目标】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分析说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认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2.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树立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通过认识无产阶级只有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弘扬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2.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的。
教学难点: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2.社会主义是如何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3.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童年,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上的巨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课时)说课稿高一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1)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然而,他们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理解不深,容易混淆;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了解不足,可能导致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政治理论课程缺乏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2.保持板书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便于学生理解;
3.在板书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板书内容。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1.部分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程兴趣不足,影响课堂参与度;
2.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不深,导致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
3.课堂互动环节可能出现冷场,影响教学效果。
4.定期举办政治理论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习动机;
5.创设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展,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和讨论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选择讲授法的理论依据是,政治理论课程需要明确的观点和理论框架,以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准确理解。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结合时事热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பைடு நூலகம்3.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人文社科部社科教研室2008年9月编写说明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专题讲授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
主要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的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展开、当代资本主义的挑战和社会主义的前景等。
2、联系实际,注重理论性和知识性,以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3、该课程为本科生的选修课,总课时28。
一、课程概况1、课程名称(中文):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课程名称(英文):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3、预修课程:无4、修读对象:全校本科生5、课程教材:冯干文、蒋永甫编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本门课程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并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社会主义思潮的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有较好的把握,对社会主义改革的不同模式及其结果有全局性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出判断。
四、教学模式1. 讲授。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2. 讨论。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五、教学进度本课程教学,共28课时,其中课堂教学28课时。
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讲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2、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一、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第三节、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思考题】1. 科学社会主义的对象是什么?2. 如何理解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第二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2、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16和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二、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思考题】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2.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第三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的历史意义,【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思考题】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2.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第四讲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1)【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列宁的社会主义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实现的理论,2、理解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一、发达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二、.经济落后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第二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一、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二、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思考题】1.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的内容?第五讲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2)【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划时代意义。
【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三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列宁在革命前夕制定直接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划时代意义【思考题】如何理解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划时代意义?第六讲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设的成就。
【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二、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三、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政治建设【思考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第七讲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2)【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2、理解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和利弊【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
【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二节、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发展一、第三国际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推动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第三节、斯大林模式及其国际影响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二、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和利弊【思考题】1. 社会主义阵营是如何形成的?2. 分析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和利弊。
第八讲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的命运【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苏东各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2、了解东欧剧变的过程、原因与教训,3、掌握苏联解体的过程、原因与教训。
【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苏联解体的过程、原因与教训。
【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苏联和东欧的改革理论一、苏东各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二、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模式三、波匈事件和匈牙利的“指导性计划经济”四、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第二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东欧剧变的过程、原因与教训二、苏联解体的过程、原因与教训【思考题】1. 简述苏东各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2. 从苏联解体的过程分析其解体的原因与教训?第九讲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1)【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践。
【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
【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第二节、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践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思考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是如何表述的?第十讲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2)【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的意义。
【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
【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三节、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邓小平理论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思考题】分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的意义?第十一讲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展开(1)【教学目的与要求】1、正确认识发达资本主义过节的社会主义流派,2、正确看待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弄清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产生背景和特点。
【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流派一、民主社会主义二、西方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第二节、亚非拉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形成二、改革和发展中的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思考题】西方社会主义流派有哪些,他们所持观点是什么?第十二讲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展开(2)【教学目的与要求】正确认识第三世界社会主义流派。
【教学重点】本讲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流派。
【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二节、亚非拉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亚非拉国家共产党争取社会主义道路的斗争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一、第三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特点二、第三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类型三、对第三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态度【思考题】第三世界流派有哪些,怎样正确认识这些流派的观点?第十三讲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世界多极化与时代主题,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调整。
【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对社会主义的挑战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矛盾的新特点二、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新战略及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调整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与时代主题的变换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战略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调整第三节、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世界社会主义的两次高潮和两次挫折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三、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思考题】1.在当前为何要调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2.你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如何理解的?第十四讲复习考试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冯干文、蒋永甫编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参考书目:1、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2、关志钢等著《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反思》,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黄宗良、孔寒冰主编:《世界社会主义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4年2月出版。
4、唐大盾等著:《非洲社会主义:历史.理论.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第一版,1988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