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燃烧试验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操作规程

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操作规程

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检测建筑材料或制品在单体燃烧试验(SBI)中的对火反应性能的方法。

2.编制依据《GB/T 20284—2006》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SBI-1型建材单体制品燃烧试验装置使用说明书》3.使用设备及设备工作条件使用设备:南京上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原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分析仪器设备厂)生产的SBI-1型建材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炉。

设备工作条件(1)环境温度:(20±10)oC(2)电源电压:AC220V±10% 50HZ(3)功率:≤3KW(4)燃料:商用丙烷气体,纯度≥95%4.检测程序4.1 检测准备4.1.1 试件的数量: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建筑材料或制品三组。

4.1.2 试件要求:角型试样有两个翼,分别为长翼和短翼。

试样的最大厚度为200㎜.板式制品的尺寸如下:a)短翼:(495±5)㎜×(1500±5)㎜b)长翼:(1000±5)㎜×(1500±5)㎜4.1.3除非在制品说明里有规定,否则若试样厚度超过200㎜,则应将试样的非受火面切除掉以使试样厚度为200㎜.4.1.4应在长翼的受火面距试样夹角最远端的边缘、且距试样底边高度分别为(500±3)㎜和(1000±3)㎜处,画两条水平线,以观察火焰在这两个高度边缘的横向传播情况。

所画横线的宽度值≤3㎜.5.试验步骤概要将试样安装在小推车上,主燃烧器已位于集气罩下的框架内,按下列步骤依次进行试验,直至试验结束。

整个试验步骤应在2H内完成。

试验操作(t)设为(0.60±0.05)m3 /s5.2.1 将排烟管道的体积流速V298。

在整个试验期间,该体积流速应控制在0.50 m3 /s -0.65 m3 /s的范围内。

5.2.2记录排烟管道中热电偶T1、T2和T3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且记录时间至少应达到300s。

042岩棉板燃烧性能原始记录

042岩棉板燃烧性能原始记录
检测:复核:日期:
火焰持续时间(s)
平均火焰持续时间(s)
炉内初始温度(℃)
炉内最高温度(℃)
炉内最终温度(℃)
热电偶温升(℃)
平均热电偶升温(℃)
依据方法
GB/T5464-2010《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
设备名称
SM201204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机
备注
试验结果与特定试验条件下试样的性能有关;试验结果不能作为评价制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潜在火灾危险性的唯一依据。
湖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检测中心
岩棉板不燃性试验原始记录
表码:HZZJ/JL042(JC)修订状态:1/0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样品型号
试样尺寸
状态调节
(60±5)℃干燥箱中调节(20-24)h后将试样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序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检测项目
1
2
3
4
5
试验前质量(g)
试验后质量(g)
质量损失(%)
平均质量损失(%)

建筑材料燃烧热值检验原始记录表格

建筑材料燃烧热值检验原始记录表格
试验结果有效与否的判定:3组试验的最大和最小值的偏差>0.2MJ/kg,再进行两组试验;如果不满足有效范围0 MJ/kg -3.2 MJ/kg,重新制样。5组试样去除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按上述进行判定,如符合要求,3组取平均值。
说明
1.请务必保证泄压后再打开氧弹,以免造成人员伤亡!
2.实验结果与特定试验条件下试样的性能有关,实验结果不能作为评价制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潜在火灾危险性的唯一依据。
建筑材料燃烧热值检验原始记录表格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委托日期
样品状态
规格型号
检验日期
依据标准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 燃烧热值的测定》GB/T14402
试样调节
温度: ℃ 相对湿度: %条件下从 月 日 时 分至 月 日 时 分状态调节 d。
仪器设备
1、建材制品燃烧热值测定装置 2、电子天平(6000g/0.01g)
备注
检验:复核:
第 页 共 页
(MJ/kg)
平均值(MJ/kg)
1
2
3
4
5
注:
1、对于高热值的制品,可以不使用助燃物或减少使用助燃物。
2、对于低热值的制品,为了使得试样达到完全燃烧,可以将材料和苯甲酸的质量比由1:1改为1:2或增加助燃物来增加式样的总热值。
计算公式:PCS=[E(Tm-Ti+c)—b]/m b为试验中所用助燃物燃烧热值修正值;c=0。
3、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 4、电子天平(100g/0.0001g)
制品形态
匀质制品
试验方法
□坩埚试验□香烟试验
试验环境
温度: ℃ 相对湿度: %
试验日期
样号
试样的质量m(g)

燃烧性能 (单体燃烧)指导书(1)

燃烧性能 (单体燃烧)指导书(1)

燃烧性能(单体燃烧)试验作业指导书一、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各种类型的纺织品(包括单组分或多组分),如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涂层织物、层压织物、复合织物、地毯等(包括阻燃处理和未经处理)的燃烧性能检测。

二、执行标准《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6529-1986《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GB/T 20284-2006《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1部分:导则》GB/T 2406.1-2008 《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GB/T 2406.2-2009三、检测设备四、基本规定4.1 、续燃时间: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有焰燃烧的时间。

4.2、阴燃时间: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当有焰燃烧终止后,或者移开(点)火焰后,材料持续无焰燃烧的时间。

4.3、损毁长度: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损毁面积在规定方向上的最大长度。

4.4、极限氧指数: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氧氮混合物中材料刚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要的最低氧浓度。

五、操作流程5.1、试验装置检查:打开气体供给部门的阀门,并任意选择混合气体浓度,流量在10L/min左右,关闭出气和进气阀门,并记录氧气、氮气、混合气体的压力流量。

放置30min在观察各压力计及流量计所示数值,与前记录值核对,如无变动,说明装置无漏气。

5.2、试验温湿度:试验时在温度为10~30℃和相对湿度为30%~80%的大气中进行。

5.3、试样氧浓度的初步选择:当被测试样的氧指数值完全未知时,可将试样在空气中点燃,如果试样迅速燃烧,则氧浓度可以从18%左右开始。

如果试样缓和地燃烧或燃烧得不稳定,选择初始氧浓度大约 21%。

若试样在空气中不能继续燃烧,选择初始氧浓度不小于25%.据此推定的氧浓度,从附录B中查出相应的氧流量和氮流量。

变化浓度时应注意混合气体的总流量在10~11.4L/min之间。

5.4 将试样装在试样夹中间并加以固定,然后将试样夹联同试样垂直安插在燃烧玻璃筒内的试样支座上,试样上端距筒口不少于100mm,试样暴露部分最下端离筒底气体分配装置顶面不少于100mm.5.5、打开氧、氮气阀门,调节从附录B中查出相应的氧气和氮气流量,让调节好的气流在试样点火之前流动冲洗燃烧筒至少30s,在点火和燃烧过程中保持此流量不变。

防火岩棉板燃烧热值原始记录

防火岩棉板燃烧热值原始记录

防火岩棉板燃烧热值原始记录1. 研究背景防火岩棉板是一种常用于建筑物墙体保温材料的硅质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防火性能。

防火岩棉板的防火性能是评估其安全性的关键指标之一,而燃烧热值是评估防火性能的重要参数。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防火岩棉板的燃烧热值,通过对岩棉板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进行测量和分析,评估其防火性能。

3. 实验原理防火岩棉板的燃烧热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岩棉板被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实验采用氧弹热量计法进行测定。

氧弹热量计是一种精密的实验设备,能够准确测量物质的燃烧热值。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好防火岩棉板样品,并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尺寸进行切割和称量。

2.在氧弹热量计中装入定量的水样,并记录水样的质量和起始温度。

3.将防火岩棉板样品装入氧弹热量计中,并封闭好,确保样品在燃烧过程中与外界完全隔离。

4.通过点火系统点燃防火岩棉板样品,启动燃烧过程。

5.记录燃烧过程中的时间、氧弹热量计内水样的温度变化、以及任何与燃烧过程有关的观察和记录。

6.待防火岩棉板完全燃烧完毕后,关闭点火系统,并记录水样的最终温度。

7.根据水样的质量变化和温度变化,计算出防火岩棉板的燃烧热值。

4. 实验数据记录根据实验原理,我们记录了防火岩棉板燃烧过程中的时间、水样温度变化和质量变化等数据,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计算。

时间(min)水样温度(℃)水样质量(g)0 20.0 100.01 20.3 99.92 20.5 99.83 20.6 99.74 20.8 99.65 21.0 99.5………60 29.5 91.061 29.3 90.962 29.2 90.863 29.0 90.764 28.9 90.665 28.7 90.55. 数据分析和计算通过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

首先,我们可以绘制防火岩棉板燃烧过程中水样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以观察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检测原始记录

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检测原始记录

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检测原始记录试验项目:建筑材料或制品单体燃烧试验试验目的:评估建筑材料或制品的燃烧性能和火焰蔓延能力。

试验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或制品的燃烧性能和火焰蔓延能力试验方法》(GB/TXXXXX-XXXX),采用单体燃烧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设备:1.单体燃烧试验装置: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由试验柜、燃烧室、点火装置等组成。

2.试验目标建筑材料或制品:规格为XXXXX,具体材料参数如下:试验参数设置:1.点火源:采用XXX点火器点火。

2.点火位置:参考国家标准要求,在建筑材料或制品表面XXX位置进行点火。

3.试验环境条件:恒温XX℃、相对湿度XX%。

4.试验持续时间:从点燃到熄火,并观察120秒。

试验过程:1.安装试验目标建筑材料或制品于试验柜内,并连接好相应的电气设备。

2.调整试验环境温度和湿度至规定的试验参数。

3.用试验设备测量并记录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尺寸和重量。

4.检查试验装置和试验目标建筑材料或制品是否完成安装,并确保安全。

5.启动试验设备,将点火器放置于预定的点火位置,进行点火。

6.记录点火时间和点火后建筑材料或制品燃烧的表现,包括火焰高度、火焰蔓延速度等。

7.在试验持续时间内,观察建筑材料或制品燃烧情况,并记录。

8.试验结束后,关闭试验设备,拆卸试验目标建筑材料或制品,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和分析。

试验结果记录:试验目标建筑材料或制品燃烧表现如下:-点燃时间:XX秒-熄火时间:XX秒-火焰高度:XX厘米-火焰蔓延速度:XX厘米/秒-火焰形态:(描述)-燃烧性能评价:(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分析与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相关标准要求,对建筑材料或制品的燃烧性能和火焰蔓延能力进行分析与结论,包括是否满足国家标准要求,以及对试验目标建筑材料或制品进行评价和建议。

备注: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操作失误等需要记录,并进行说明。

同时,需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绝热材料点燃试验记录

绝热材料点燃试验记录

绝热材料点燃试验记录
绝热材料点燃试验记录
填表说明:
1、此表由施工单位人员填写,试验人员现场取样在安全地点进行点燃试验,试验结果填入表内。

相关人员本人签字。

并且应在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做试验。

2、规范要求是:风管和钢管的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密度、规格与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采用难燃材料时,按批次随机抽检 1 件。

对其难燃性进行点燃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专业技术员把执行标准和试验要求填写清楚。

4、专业质检员把试验过程、试验结果真实的填写在表格内。

5、监理审查合格后签字确认。

b1绝热材料点燃试验记录

b1绝热材料点燃试验记录

b1绝热材料点燃试验记录
以下是b1绝热材料点燃试验的记录:
试验日期:[填写日期]
试验地点:[填写地点]
试验人员:[填写试验人员姓名]
1. 试验目的:
[填写试验的目的和背景信息]
2. 实验材料:
- b1绝热材料样品
- 点火源(例如打火机)
- 计时器
- 温度计
- 安全设备(防护眼镜、手套等)
3. 试验步骤:
a. 准备工作:
- 将b1绝热材料样品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确保无明显损坏或污染。

- 检查实验设备和安全设备是否完好。

b. 实验设置:
- 将温度计放置在样品附近以监测温度变化。

- 将计时器准备好,以便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时间。

c. 点火过程:
- 使用点火源(例如打火机)点燃b1绝热材料样品的一个角落。

- 观察并记录材料点燃后的燃烧行为,包括燃烧速率、火焰颜色、燃烧持续时间等。

d. 温度变化:
- 使用温度计测量样品附近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4. 结果和观察:
[填写试验过程中的结果和观察,包括材料的燃烧行为、温度变化等]
5. 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例如材料的燃烧性能、耐火性能等]
请注意,在进行任何试验之前,请确保已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并严格按照实验室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试验记录应准确、详细,并保存在合适的地方以备参考。

建筑材料或制品单体燃烧试验

建筑材料或制品单体燃烧试验

2 每次试验中,样品的产烟性能应采用 试样的产烟率SPRav(t)、生成的总产烟量 TSP(t)和相应曲线图表示,试验时间为0 t 1500 s;还可采用根据标准A.6计算 得出的烟气生成速率指数SMOGRA的值 和表6示0。0 s内生成的总产烟量TSP600s的值来
3 每次试验中,关于制品的燃烧滴落物 和颗粒物生成的燃烧行为,应分别按照 8.3.4a)或b)进行判定,以是否有燃烧滴落 物和颗粒物这两种产物生成或只有其中 一种产物生成来表示。
试件的安装
管状隔热材料应安装在钢管上。钢管的 外径为21.3 mm,其壁厚为2.5 mm-2.6 mm。
十、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信息: 试验所依据的标准GB/T 20284-2006; 报告的日期和编号;
试验制品的一般说明,包括密度、面密度、厚 度以及试样结构形状;
有关基材及其紧固件(若使用)的说明; 样品安装方式; 状态调节的详情; 试验日期; 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4、试样数量为三组长翼和三组短翼 试样在试验前要在温度(23 2)℃和湿
度(50 5)%的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至质 量恒定。(如果样品是胶合在基材上的, 即将基材和样品一块进行状态调节)
应在长翼的受火面距试样夹角最远端
的边缘、且距试样底边高度分别为(5003 )mm和(10003)mm处画两条水平线, 以观察火焰在这两个高度边缘的横向传播 情况。所画横线的宽度值≤3 mm。
目录
一、标准用途 二、标准的适用范围 三、术语和定义 四、试验原理及测量参数 五、试验装置 六、试件尺寸及数量 七、试样安装 八、试验记录及现象观察 九、试验结果的表述 十、试验报告
一、标准用途
本标准为GB 8624-2006《建筑材料燃烧性 能分级》中引用的主要方法标准之一。防火建 筑材料在申请A2、B、C、D级时均要进行本标 准试验。按GB 8624-2006的8.3.2规定,申请A1 级的非匀质制品其外部次要组分PCS>2.0MJ/kg 且PCS< 2.0MJ/m2时,也要进行本标准试验。因 此,该标准是GB8624-2006《建筑材料燃烧性 能分级》的基础方法标准之一。

单体燃烧试验原始记录

单体燃烧试验原始记录

单体燃烧试验原始记录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物质进行单体燃烧试验,探究各物质的燃烧性质与燃烧特点。

实验仪器:单体燃烧试验装置、称量仪器、点火装置、计时器、灭火器等。

实验材料:乙醇、木柴、纸张、塑料袋、布料、蜡烛等。

实验原始记录如下:一、乙醇燃烧试验:实验步骤:1.称量50g乙醇,并放入单体燃烧试验装置,将装置密封。

2.打开点火装置,在单体燃烧试验装置上方点火。

3.开始计时,并观察乙醇的燃烧现象与色度变化。

4.燃烧结束后关闭点火装置,用灭火器将火焰熄灭。

实验结果:-乙醇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并发出一定的热量。

-燃烧过程中乙醇迅速蒸发,形成蒸汽,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热能。

-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二、木柴燃烧试验:实验步骤:1.准备一段干燥的木柴,并将其放入单体燃烧试验装置中。

2.点火装置点燃木柴。

3.开始计时,并观察木柴的燃烧现象与色度变化。

4.燃烧结束后关闭点火装置,用灭火器将火焰熄灭。

实验结果:-木柴燃烧时火焰呈橙红色,较为明亮,且燃烧较为旺盛。

-木柴燃烧产生大量热量,并伴随火苗、烟雾与尘埃的产生。

-燃烧结束后剩余的灰燃烧物表面发现余烬。

三、纸张燃烧试验:实验步骤:1.准备一张纸张,并将其放入单体燃烧试验装置中。

2.点火装置点燃纸张。

3.开始计时,并观察纸张的燃烧现象与色度变化。

4.燃烧结束后关闭点火装置,用灭火器将火焰熄灭。

实验结果:-纸张燃烧时火焰呈橙红色,比乙醇的火焰稍微大一些。

-纸张燃烧过程中,火焰较为稳定,有时会出现明亮的火星并伴有一定的爆裂声。

-燃烧结束后剩余的灰燃烧物表面发现较多的烧焦痕迹。

四、塑料袋燃烧试验:实验步骤:1.准备一只塑料袋,并将其放入单体燃烧试验装置中。

2.点火装置点燃塑料袋。

3.开始计时,并观察塑料袋的燃烧现象与色度变化。

4.燃烧结束后关闭点火装置,用灭火器将火焰熄灭。

实验结果:-塑料袋燃烧时火焰呈黑色,发出大量浓烟,且燃烧不稳定。

-塑料燃烧过程中,火苗较小,但燃烧时间较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体燃烧试验记录
试验编号
报告编号
试验日期
样品名称
委托日期
规格型号
检测依据
样品状态
试验记录:试验环境温度C,湿度%大气压力Pa
状态调节:
质量恒重:
试样
1
2
3
燃烧600s内颗粒物/滴
落物情况
(□有、□无)滴落物/微粒
□滴落后仍在燃烧但燃烧时间
(□超过、□不超过)10s
(□有、□无)滴落物/微粒
□滴落后仍在燃烧但燃烧时间
□排烟管道温度超过400C或
30s内平均值超过 300Co
□滴落物干扰了燃烧器的火焰 或燃烧器堵塞一半、或熄火。
残余 燃烧 熄灭 一分 钟后 排烟 管道
透光率(%)
Q摩尔分数(%)
CQ摩尔分数(%)
试样
1
2
3
平均值
燃烧增长速率指数
FIGRA (W/s)
总放热量
THR^MJ)
烟气生成速率指数
SMOGRAfm2)
□排烟管道温度超过400'C或
30s内平均值超过 300Co
□滴落物干扰了燃烧器的火焰 或燃烧器堵塞一半、或熄火。
□热释放速率超过350kW或30s
内平均值超过280kWO
□排烟管道温度超过400器的火焰 或燃烧器堵塞一半、或熄火。
□热释放速率超过350kW或30s内平均值超过280kW
(□超过、□不超过)10s
(□有、□无)滴落物/微粒
□滴落后仍在燃烧但燃烧时间
(□超过、□不超过)10s
1500s内火焰在长翼上的
横向传播
LFS(□达到、□小于)试样边缘
LFS(□达到、□小于)试样边缘
LFS(□达到、□小于)试样边缘
现象记录
□表面的闪燃现象
□烟气溢岀流进旁边的燃烧室
□部分试样发生脱落
□背板间相互固定的失效
□试样的变形或垮塌
□表面的闪燃现象
□烟气溢岀流进旁边的燃烧室
□部分试样发生脱落
□背板间相互固定的失效
□试样的变形或垮塌
□表面的闪燃现象
□烟气溢岀流进旁边的燃烧室
□部分试样发生脱落
□背板间相互固定的失效
□试样的变形或垮塌
试验提前 结束的原因
□热释放速率超过350kW或30s内平均值超过280kW
总产烟量
TSR°0s(m2)
仪器设备名称
仪器设备编号
仪器设备名称
仪器设备编号
备注:
校核计算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