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五原则 李吉林
李吉林的情境化教学实践
李吉林的情境化教学实践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李吉林老师在情境化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策略。
情境化教学是一种以真实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具体、真实和有意义的研究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实践经验1. 创造真实情境:李吉林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创造真实情境,例如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将研究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2. 激发学生兴趣:李吉林老师善于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研究任务,通过游戏、小组合作和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对研究的主动参与度。
3. 引导学生思考:李吉林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和开展探究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个性化指导:李吉林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和研究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研究风格,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每个学生实现最佳研究效果。
实施策略1. 设计情境化研究任务: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设计与真实情境相关的研究任务,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研究的实用性。
2. 提供丰富研究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包括案例分析、模拟情景、多媒体资料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引导合作研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提供及时反馈:及时给予学生研究成果的反馈,鼓励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建立积极的研究氛围和动力。
结论李吉林老师在情境化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研究效果和兴趣。
通过创造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个性化指导等方式,情境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李吉林情境教学
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适用于普遍性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的教学模式。
它通过模仿真实情境、实现信息的交互,达到提高学习过程中的吸收能力,这种方法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使得它在语言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李吉林情境教学是中国教育家李吉林所创提倡的以情境为中心的“全面性语言环境课程教学”理念。
该教育理念的主要思想在于建立现实、感性、情境的真实化教学环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和易于实现。
本文将从李吉林情境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学实践的方法、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李吉林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教学目标1. 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李吉林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以情境为中心,以自然、合理、相对真实的情境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习方法,强调语言的功能和应用,而不是语法规则和零散的词汇学习。
情境教学以自然的场景为背景,以情景中的语境为线索,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和应用程序,并通过交互和互动式学习来加强对语言的掌握。
2. 教学目标李吉林情境教学的目标是打破传统教育中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实现信息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学习相结合。
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一方面,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应对不同的情境环境,灵活运用语言来交流和应对不同的任务。
另一方面,情境教学方案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使学生具备主动参与、自我学习和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等技能,走向更高效的学习。
二、李吉林情境教学的教学实践方法1. 语言环境情境教学最核心的要素是营造合理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需要具备一定的语境,有效的语言环境是获得实际用途技能的首要条件。
2. 浸泡式学习为了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并建立语境认知,方便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使用有关的语言,他提倡将自然情境与虚拟情境融合,即通过视频,多媒体等方式创造浸泡式的情境。
3. 监控与评估李吉林准确地评估学生学习的成果,是检测学习质量的关键。
李吉林与情境教学
李吉林与情境教学语文情境教学摘要:李吉林创立的情境教育在理论建构上形成了“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四个特点,为语文教学科学化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而且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观和教育观,开拓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视野。
本文章以李吉林的教学案例为基础,逐一分析情境教学的四个特点。
关键词:李吉林;情景教学;特点一、生平事迹(不少于2000字。
此略)二、教育成就1978 年,李吉林从外语教学运用情景进行语言训练得到启示,借鉴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境界学说”,吸取传统教学注重读写以及近代直观教学等有效因素,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创立了情境教学,并逐渐构建成一个理论体系。
李吉林指出,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充分利用与课文相关的形象,创设典型的课文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进入作品所描写的情境,“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1]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渐趋成熟,形成四个鲜明的特点,分别是“形真”、“情切”、“意远”和“理寓其中”。
(一)“形真”:通过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语文课文中描写的对象大多数具有鲜明形象,如山清水秀的桂林山水、优美动人的荷塘月色、枝繁叶茂的鸟的天堂、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英勇的琅琊山五壮士、静夜思乡的李白、机智勇敢的司马光、狡猾的狐狸、聪明能干的蟋蟀、体形庞大的鲸等等。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些景物、人物、事物几乎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陌生的对象无疑会给教学增加不少难度。
李吉林利用音乐渲染、图画等方式使学生仿佛看到了课文中描写的形象,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也有利于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奇妙、鲜活的教学氛围。
李吉林在上《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时,给学生戴上狐狸头饰表示“狐狸”,戴上乌鸦头饰的表示“乌鸦”,在充满想象力的孩子们眼中,他们就是真的“狐狸”和“乌鸦”。
然后,她让他们表演狐狸和乌鸦之间的故事。
如此一来,《狐狸和乌鸦》的课文内容就从纸上进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有效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能力,老师教授课文也因还原了故事情节而容易多了。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李吉林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曾经担任过多个高校的领导职务,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理论和观点。
其中,情境教育是他的一项重要贡献。
情境教育是什么?情境教育是一种基于生活实践、注重学生体验和情感感受的教育方式。
它强调教育活动必须具有生活化、体验化、情感化、互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情境教育主张把学生置于具体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感知、思考、交流、反思等方式来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提高。
情境教育追求的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真实性、具体性的教育过程。
情境教育的基本原则情境教育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
情境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要让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之中,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总结经验,并从中获得新知识和新能力。
2. 以实践为基础。
情境教育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认识与发展,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3. 以情感认知为重点。
情境教育提倡积极情感体验,强调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相互促进,要求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来感知和理解知识。
4. 以互动交流为手段。
情境教育倡导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注重学生在情境中互相交流、合作和分享。
5. 以综合性和个性化为目标。
情境教育追求的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真实性、具体性的教育过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情境教育的实现情境教育的实现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
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教育过程中的情境作用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地为学生营造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参与其中,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和个性化的教育能力,以便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情境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情境教育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适用于不同学科和年龄段的学生。
在国内外的教育实践中,情境教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李吉林情境教育
五、儿童主动学、乐学的秘密
从脑科学、学习科学中得到理论支撑
丰富的环境会使神经连接增多,让脑的感觉良好,良 好感觉使脑产生化学物质。
艺术的使用不仅仅是引发思考,甚至可以教人如何思
考,并可以建立情感表达。 情绪信息总是比其他信息优先得到加工。 积极的情绪参与是学习的关键。 天才人物都是情绪驱动创造力的榜样。
为更多老师引导儿童快乐高效学习提供抓手
情境课程 “操作要义”: 以“美”为境界; 以“思”为核心; 以“情”为纽带; 以“儿童活动”为途径; 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真、美、情、思”,符号学习 与多彩的生活链接。
资深学者鲁洁教授指出:“学校教育它源于生活,
情境教育 “基本原理”: 暗示倾向原理 情感驱动原理 角色转换原理 心理场整合原理
①暗示倾向原理:利用情境暗示对儿童心理及行为产生影响, “用无意识导引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促使儿童情 不自禁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 ②情感驱动原理:在优化的情境中,儿童的情绪经历了“关 注——激起——移入——加深——弥散”的过程,在情感的驱 动下主动积极地投入认知活动。情感更在其间对儿童的心灵产 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③角色转换原理:儿童担当或扮演角色,通过角色转换,由原 来习惯等待接纳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者。 ④心理场整合原理:根据“心理场”理论,儿童生活的空间, 无不对他们的心理发生作用。情境教育优化或优选的情境,其 力度、其真切感和美感使儿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产生 一种向着教育目标的“力”。
——2008年“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
突出“思”:从意境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朴素的创造学得到启发:竭力拓宽儿童的思维空间、
想象空间,不失时机地在发展关键期开发儿童潜
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一)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
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
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
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情绪过强和过弱以及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
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
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
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单项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
而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
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
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李吉林与情境教学
李吉林与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李吉林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1 为儿童的学习探索情境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时任语文教师的李吉林在教学中发现,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远离语言学习应有的真情实感,学生的学习乐趣被淹没在大量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的分析和训练中.受国外在语言教学中情景教学训练的启发,为了努力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改变灌输式教学,李吉林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最初,情境教学以“创设情境,进行片断语言训练”为主。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生活情景,学生学习情绪很高,教学效果显著。
其后,李吉林确定了“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观察、角色扮演等操作性尝试,获取作文题材,以自己的所感去表达.在“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的实验阶段,李吉林又将情境教学和审美教育统一于语文教学中。
通过反思,李吉林体会到,情境教学探索的前几个阶段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儿童发展的各方面的要素。
也就是说,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
之后,她提出了“凭借情境,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新思路,并总结出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条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随着教学研究实验的深入,李吉林发现,不只是语文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内部,都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教育教学活动很难成为儿童的主观需求,这样势必阻碍儿童潜能的充分发展。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李吉林将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顺其自然地推广开来,从一个班发展向一个年级,从一个学科发展向各个学科,从而在整个小学教育中构建了一个多元的情境络。
学习《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有感
学习《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有感学习《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有感最近,学习了人民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我收获颇大。
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理论中始终关注语文中的儿童,始终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
李吉林老师从情境教学运用于语文单科的成功经验抽象概括出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带有共性的创设情境的“四为”和“五要素”。
“四为”,即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中心,着眼创造性;以陶冶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学科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强有力的情绪及情感。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文本的感召下动情入境,从而去感悟体验,达到教育的目的。
情境教育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俗话说,不怕百招会,就怕一招精。
李吉林老师把情景教学法运用的淋漓尽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我一辈子也成不了李吉林老师,但我一定会以李吉林老师为榜样,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做李吉林老师情景教育的受用者、继承者、实践者和创新者。
李老师质朴而诗意的人生,其实也充满了坎坷,布满了荆棘。
可是,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她宽广的胸怀和一种大智慧。
激情成就了李老师的诗意人生,或许作为普通的教师,我们永远也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我想只要我们有工作的热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李老师从事情境教育探索,没有刻意追求成名成家;她做这件事的时候,没想到会形成一个学术体系,但是她创立了;开始并不是一心要做一个什么家,但是最后她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
李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家,主要是因为长期扎根校园,扎根课堂,坚持操守,忍耐寂寞,对教育、对孩子表现出了一种特别的爱。
她坚持每天阅读、背诵中外名家的诗篇、著作,摘抄就做了厚厚的几大本。
为了搞教育科研,她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边学习边思考,做了不少卡片。
【DOC】李吉林的四种愉快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的四种愉快情境教学法1.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持续地激发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教学是有目的的行为,是儿童求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活动。
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
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
情境教学正是针对儿童蕴藏着的学习的主动性,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
一般来说,激发学习动机,在导入新课时进行,这是学习新课的重要一步。
情境教学十分讲究这一环节的掌握,根据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形式:或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儿童因好奇而要学;或描绘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使儿童因爱美而要学;或出示实物,在观察中引起思考,使儿童因探究而要学;或联系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使儿童因贴近生活形成关注而要学;或触及儿童的情绪领域,唤起心灵的共鸣,使儿童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无论是好奇求知,还是情感、关注的需求求知,都能促使儿童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
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望的儿童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
其过程可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
这就保证了儿童在接触新课时,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儿童学习动机被激起后,若教学过程刻板、单一,儿童又会因失望而使已形成的动机弱化,以至消失。
因此在把儿童带入情境后,教师要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内容的需要,使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客体。
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儿童一步步带入课文描写的相关情境,让儿童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使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儿童的眼前;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特定空间,儿童可涉足其中,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
客观的教学情境一环环引人入胜,儿童进入情境后的热烈情绪又反过来丰富了入胜的情境。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观:1、应该说,我的小学语文情境教育的探索,它的起步是从“不满”开始的。
2、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正是在对孩子,对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的爱中,在对小学语文,小学教育日益加深的感悟中,在一心想着让孩子发展得早一点,好一点,全面一点,充分一点的强烈的愿望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儿童学习语文,固然大多是在课堂上,但他们不能远离生活学语文。
除了课堂应从校内扩大至校外,即便在教室里,生活的春风也应该吹拂进来,让语文带着生活的盎然春意。
4、语文教学的美育意义不仅仅能从“教美的语文”中获得,它还应该在“美美地教语文”过程中获得。
5、教育应该利用艺术,将艺术引进教育,使教育成为学习者主动的、乐于参与的活动。
在小学阅读中我把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结合起来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从而找到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6、情境教育始终把教育与儿童的发展统一起来。
我提出的“着眼发展,着力基础”正是情境教育这一思想最明确的体现。
7、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第一条、也是首要一条要素: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8、在运用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探索中,我发现富有美感的情境能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喜爱。
因为美的魅力,他们的注意被吸引过来,他们的思维想象都会情不自禁投入其中。
9、指导儿童观察大自然,我概括出“选择美的事物”、“逐步增加观察”、“拓宽想象空间”三个要素。
10、儿童情感的生成和发展,其心理历程概括为: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11、12、在语言训练中,我概括出三个要点:从模仿开始;注意创造性;培养独立性。
李吉林语录:1、美是教育的磁石,美使小学语文变得精彩,使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在课堂上变得精彩。
2、一个语文教师,倘若一旦陷入应试的泥潭而无能为力时,他(她)就仿佛戴上枷锁,那么充满灵性的祖国语言文字在他(她)的教学里异化为莫名的怪物。
教和学同时成了苦役,疲惫、烦躁、厌恶不仅是孩子,同时也是教师的身心状态。
小学语文教学名师及其理念的介绍
小学语文教学名师及其理念的介绍小学语文教学名师及其理念的介绍名师一:李吉林一、基本情况介绍李吉林,女,1938年生,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
1956年,18岁的李吉林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很快就崭露头角,却不幸地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摧残,,但她没有被困难打倒,仍然坚守作为教师的信仰,在一次与中学老师姜兆一的谈话中了解了英语中的情境教学法并产生的浓厚的兴趣,之后便并不断的研究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并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现任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委员,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出版了《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情境教学理念与实践》《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李吉林文集》等大量著作。
二、教学理念: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来源于西方国家,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一种方法,李吉林在汲取了世界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的精华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和文化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
(一)情境教学法的四个特点1.形真,即形象具有真切感,神韵相似,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
(不必是实体的复制,也可以是简化的形体)2.情切,把学生的情感调入认知活动,提高主动性。
(包括生动形象的场景、教师的语言和情感以及课堂教学的氛围)3.意远,即意境广远,形成想象契机,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因为情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是情境,而不是情景。
理蕴其中,即在情境中蕴含一定的理念,抽象的理念伴随着形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识力。
(二)情境教学的五个要素1.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2.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
3.以发展思维为重点,着眼发展性。
4.以陶冶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5.以学科活动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三)情境教学的四大原理1.暗示诱导,:情境教育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
李吉林情景教学法五原则作文指导课
李吉林情景教学法五原则作文指导课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李吉林情景教学法五原则作文指导课:李吉林情景教学法五原则作文指导课现今教育中,情景教学法作一种富创新性教学方式,受越越多教育者关注应。
李吉林情境教育
还原了学习者的主体身份。李吉林的研究不仅仅对今天中国的教
育研究与发展是一个促进,对世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创新 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2012年2月《光明日报》
四、揭示情境课堂操作“五要义”
——2008年“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
五、儿童主动学、乐学的秘密
从脑科学、学习科学中得到理论支撑
丰富的环境会使神经连接增多,让脑的感觉良好,良 发思考,甚至可以教人如何思
考,并可以建立情感表达。 情绪信息总是比其他信息优先得到加工。 积极的情绪参与是学习的关键。 天才人物都是情绪驱动创造力的榜样。
注重“情”:与儿童真情交融,情感伴随认知活
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的纽带作用和驱动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教授指出:“若与苏联维列鲁学派和西方皮 亚杰、布鲁纳等人的活动学说相比较,也有它特殊优越之处。他们的 研究范围,都还是偏重在认知、科学领域,而情境教学则突出情感的
艺术的整体活动。换言之,直观原则和活动学说都缺乏(或未涉及)
李吉林情境教育
理论构架及其意义
一、促进儿童发展“五要素”的概括
体现儿童情境学习的普适性
我在反思中产生顿悟,情境教学也在
反思中发展。一个实际工作者需要反思,
没有反思就没有顿悟;没有顿悟,也就没 有概括。只有在实践中自觉地反思、总结, 才能提升出新的理论。 ——李吉林
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五要素”: 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 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 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三、情境课程四大领域的开发
李吉林:情境教学五原则
进而达到在乐 中学 。
( 《 中国教 师报 》 ,2 0 1 3 年 9月 1 1日 )
的积极性 和创造 性。为教 师指 明了方 向,使教 师 的职业 生涯有 了规划 ,能够提高 教师
的积极性 和创造 性。教师 发展性评 价 ,给教 师提供 了素质 和专 业能力 发展 的平 台。为 更好地推 进教师 发展性评 价工作 ,应该做 到 : 一是 加强理论 指导 ,增 强思想认 同 ; 二 是力求 多元全 面 、定量定 性结合 ; 三是加 大人文关 怀 ,适 当物质激励 。发展性教 师评 价是教 师评价发 展史上 的一个进 步 ,也是 教师评 价 的发展 趋 向。但建 立和完善 发展性 教师评价体系 ,需要一个较长 的过程 ,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实践 。 ( 《 江苏教 育报 》 ,2 0 1 3 年 8月 2日)
黄惠涛 .曹金鑫 : 中学教 师发展性评价 的探 索与 实践
教师发 展性评 价 ,是对教 师现有 工作 的价 值和发展 潜能做 出判断 与评价 ,以促 进
教 师综合 素质 全面 、和谐发展 ,使教师保持较高水平 的内在动力 ,最终达到专业能力提 升和个人 职业生 涯有序发 展 的 目的的一种 评价方 式。教师发 展性评价 ,能够提高 教师
教学活动除了教给学生知识 、 完成认知 的任务 , 还应包含着关于智力 的 、 意志 的 、 审美 的、
道德的 内容 。创 造性 原则。就教育 的终极 目标 “ 提高学 生的悟性境教 学对儿 童全脑 的发展 已显示 了它的独特 价值 。教 育性原则 。教育性 的渗 透在很
研究论文:浅析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
86889 学科教育论文浅析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小学语文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的统一。
因此,小学语文包含促成儿童全面发展的诸多要素,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近年来,李吉林就小学语文教学(一至五年级)全过程展开探索变革,她从外语教学中使用情境进行言语训练受到启发,结合我国先前文艺理论中的“境界学说”,汲取传统教学重视读写及近代直观教学的有利要素,发现了客观事物与儿童情感、语言及思维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总结出“情境教学”体系。
李吉林把情境教学看作艺术的土壤,不间断地做“美”的耕耘,开辟了一条有效的“环境育人”途径。
她把学生引导到她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内心体验,在美的世界里游目骋怀,领略美的风光,使其性情得以陶冶,学习愿望得以满足,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合理运用“李氏情境教学”体系呢?一、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对教材的感知上课时运用的情境并不是生活真实情景的再现,就像戏剧中运用的白描手法一样,演员做手握方向盘的动作,表示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撑一把雨伞,意味着雨天在马路上行走……虽然演员的动作很简单,但是,台下的观众一看就感觉是真的。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用类似的情景模拟真实的情景,神韵相似,这样就通过鲜明的形象,强化了学生对教材的感知。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作者胸有境,进境使于亲。
”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情境,才能进入境,进入情,情境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教学《升国旗》一课时,我先播放了国歌,让一个学生在国歌声中做升国旗的动作,顿时间全班学生都安静下来,并且不由自主地抬头向上看,仿佛看着国旗缓缓上升一般。
从学生专注的眼神中我能看出,此时,孩子们已经完全融入“升国旗”这个场景中。
随即,我就问学生:“升国旗时我们该怎么做?”孩子们都踊跃发言。
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资料)
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第一部分情境教学的类型情境根据刺激物对儿童感官或思维活动所引起的不同作用。
大致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及推理情境。
(一)实体情境实体情境即以物体原型为主的情境。
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所见的山川田野,风云雨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都是实体情境;在课堂所出示的实物、标本,如珊瑚、指南针、松果等也是实体情境。
实体情境因其本身的具体化,使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易于感受,易于理解。
凭借实体情境,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二)模拟情境模拟情境是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
以实体创设情境具体而真实,固然有它的优越性,但也不可避免地有它的局限性,客观上不可能具备那么多的实体;主观上亦不需要事事物物以实体出现。
模拟情境,则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一定的手段进行复现,达到形象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就行。
如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扮演,都是属模拟情境。
因为是模拟,就和实体相似。
儿童进入模拟情境就可通过眼前形象和实际感受,联系已积累的经验,展开联想与想象,使情境丰富而逼真。
同时,由于模拟情境,只需相似而已,在运用时,就显得简便易行。
画一个萝卜点上三笔作眼睛、嘴巴,就表示是“萝卜娃娃”;很有节奏地哼唱贺绿汀的《游击队之歌》,让学生通过歌曲的节奏、旋律的感受,可想象游击队员英勇善战,出没在深山阔水之间,有力地消灭敌人的英雄形象,从而理解游击队员是“神枪手”、“飞行军”等诗句和意境。
由学生担当角色,进行表演,也属模拟情境。
利用孩子平时积累的有关森林、小河、田野等表象作为背景,那小动物的头饰,人格化的雪花、腊梅、大萝卜春姑娘、冬爷爷……连同儿童的情感,在想象的情境中活跃闪现。
应该说,无论是担任角色,还是在座位上作观众的,几乎都一同借助模拟情境去体验、感受。
由于模拟情境,只求相似,所以它是情境教学中常用的一种。
(三)语表情境语表情境即运用语言表述的情境。
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框架的四特点和五原则
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框架的四特点和五原则情境教学理论框架的四特点(一)形真所谓情真,即主要要求形象具有真切感,神韵相似,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就如同中国画的白描写意,简要的几笔,就勾勒出形象,并不要求重彩,看来同样是真切、栩栩如生的。
情境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以“神似”显示“形真”。
“形真”不是实体的机械复制,或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
(二)情切即情真意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主动性。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
情境教学正是抓住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的。
在情境教学中,情感不仅仅作为手段,而且成为教学本身的任务,成为目的。
(三)意远即意境广远,形成想象契机,有效地发展想象力。
“情境教学”取“情境”而不取“情景”,其原因就在于“情境”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情境教学讲究“情绪”和“意象”。
情境,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儿童的眼前,造成“直接的印象”,激起儿童的情绪,又成为一种“需要的推动”,成为学生想象的契机。
教师可凭借学生的想象活动,把教材内容与所展示的、所想象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拓宽了广远的意境,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那个情境中。
情境教学所展现的广远意境激起儿童的想象,而儿童的想象又丰富了课文情境。
即蕴涵理念,抽象的理念伴随着形象,有效地提高认识(四)理寓其中力。
情境教学的“理寓其中”,就是从教材中心出发,由教材内容决定情境教学的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或一组围绕教材中心展现的具体情境。
情境教学“理蕴”的特点,决定了儿童获得的理念,是伴随着形象与情感的,是有血有肉的。
这不仅是感性的、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且是对事物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师报/2013年/9月/11日/第004版
专家定标
情境教学五原则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李吉林
通过长期实践,我概括出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如今,“五要素”已上升为实施情境课程的五大原则。
主动性原则。
教学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
情境课程着力研究儿童“怎么学”,掌握其中的规律,推进儿童的学习过程。
学龄期的儿童,学习的理智感一般比较差,学龄初期的儿童更为明显。
他们的学习动机更多地为感性所驱使。
情境课程的目的,是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儿童极大兴趣的、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究的活动。
因此,运用情境课程促使儿童发展的第一原则就是主动性,以充分调动儿童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
美感性原则。
显现美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完成认知的任务,还应包含着关于智力的、意志的、审美的、道德的内容;选择美的教学手段,教学的美感性,可以通过图画、音乐、戏剧这些艺术的直观反映与教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再现教材描写的、表现的含蕴的美;运用美的教学语言,具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往往是再现了教材描写的美的情境,或是联系了儿童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的美感,或是利用儿童联想、想象带入他们向往的境界,或是引导儿童对美的实质的理解、对教材语言美的鉴赏,以及对教材表现的“美”与“丑”的评判。
创造性原则。
情境教育提出的“发展”的内涵,包括知识、能力、智力,以及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整体和谐发展,其核心便是思维的发展,尤其是思维的创造性。
儿童创造性的发展,并不是在教学中听其自然地“信手拈来”,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
所谓着眼创造性,道理就在此。
在特定的与教材相关的情境中,着眼儿童的创造性,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儿童的感觉,培养直觉,发展创造力。
就教育的终极目标“提高学生的悟性,培养创造性人才”来说,情境教学对儿童全脑的发展已显示了它的独特价值。
教育性原则。
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育人,让孩子获得道德和审美的熏陶是育人的重要方面,但绝非靠哪一学科、哪一堂课可以完成的,而是各学科“全覆盖”,日积月累地“渗透”。
以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这正是遵循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教育的渗透靠什么?靠情感的熏陶感染。
我们通过情境中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那些声情并茂的场景、那些震撼人心的氛围,去打开孩子的心扉,去感染孩子稚嫩的心灵。
教育性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教会孩子学会做人,使孩子富有同情心,主动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情感丰富而美好。
实践性原则。
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都致力于儿童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不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实践,知识难以转化为能力。
大家一直批判“高分低能”的教育现象,正切中应试教育的时弊。
“实践出真知”、“知行统一”,这是人们一致认同的教育哲学的真谛。
情境课程强调“贯穿实践性”,也正是基于这一根本的理念。
其内容主要是三方面:一是社会的实践;二是课堂的模拟实践;三是以应用为目的的学科能力训练,包括符号操作。
总之,情境课程竭力让儿童在动中学、趣中学、做中学,进而达到在乐中学。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