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后半叶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出现的背景、含义及评价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
对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看法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一、“中体西用”形成的社会基础“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是这一思想产生的主要基础。
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笼罩在一种传统与守旧的氛围当中,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资本主义和传统的封建主义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当时的清政府面对这些矛盾时采取了调和折中的方式,有选择的采用了资本主义的某些有用的部分为其统治服务,这就是“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政治基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产品,资本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战后,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同时,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也乘机传入中国,这就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接触和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提供了可能。
这就是“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
漫长的封建社会在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鸦片战争第一次冲击了中国人心中的民族优越感,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用理智的眼光来“开眼看世界”。
由于他们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并且大多数也都是封建科举考试出身,他们希望在传统主流儒学不受到很大摧残的前提下,将西方文化中有助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部分引进来。
这就是“中体西用”产生的文化思想基础二、“中体西用”的形成与内涵解读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讲西学必先通中学,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网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我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其害,既免迂陋无讥,又杜离经畔道之弊。
”!"同时,张之洞也对“中学”和“西学”都做了明确的界定。
首先,他对“中学”做了定义。
北师版历史选修2课件:第6章 第1节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和“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
环
节
节
一
三
第一节 19 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
环
和“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
节
二
课 时 作 业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
1.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
重点难点
挑战和中国学习西方的开始。(重 点)2.“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历
史背景及其实质。(难点)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从根本目的看,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旨在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 治;从具体目的看是为了“剿发捻”(镇压农民起义)和“勤远略”(抵御外侮)。
4.实践 19 世纪 60~90 年代,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洋务派大办实业,在军事 工业、民用工业、海军和留学等几方面发展近代实业,在国防近代化和人才培养 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坚持“中体西用”未触动封建制度而最终失败。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尝试解答】 (1)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原因:①国内:封建君主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民主思想缺乏深刻理解, 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充分发展。②国外:西方列强入侵,促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学 习和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多角度认识“中体西用”思想
1.含义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节略语,是清朝统治阶级对待西 方先进科学技术和中国传统政治奉行的原则,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 下,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究
兰台世界2012·11月下旬一、“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19世纪初,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打破了平静的清王朝统治。
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来的,是近代西方的政治、文化、军事等内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一方面痛感中国的落后,一方面主张向西方学习。
但在向西方学习具体的观点上存在许多的分歧,积极学习派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同时也要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消极学习派则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对于文化、政治制度等内容则坚决抵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之洞开始了寻求革新之路,受英国传教士李提摩的影响,张之洞开始从军事人才培养和军械装备入手,同时兴办各类新式军事学校,从而开始了其“中体西用”思想的初步尝试与实践。
1898年,张之洞在《两湖、经心两书院改造学堂办法片》中提出“两书院分习之大旨,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既免迂陋无用之机,亦杜离叛道之弊”,标志着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正式形成。
二、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1.“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基础。
1898年,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其“中体西用”的思想在该书中得到系统的阐述,《劝学篇》一书共分为内外篇,一共24篇[1]。
其中内篇包括九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和去毒,内九篇的内容谈以中学为体,旨是“正人心”,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主要是教育人们要奉行孔孟之道,遵守传统的封建道德规范,效忠于封建统治者。
外十五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内容包括: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攻教、非弥兵,主要是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
总之,《劝学篇》的内篇中,张之洞将中学作为根本内容,其目的是宣扬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外篇中则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技艺等方面内容以挽救走向末路的大清王朝。
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文化观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
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1861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
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
次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0-8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议会,90年代以后进一步抨击洋务派学习的思想是舍本求末,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
张之洞于是在1898年5月出版了《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一些外国人如赫德、李提摩太等,从殖民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也鼓吹过这种论调。
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
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
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
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
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根本上是中国人寻求变革的的一种方式,思想。
中体西用名词解释中国近代史
中体西用名词解释中国近代史“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理念。
在近代中国,面临着列强环伺、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严峻局面。
传统的封建体制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这时候,“中体西用”的思想应运而生。
所谓“中体”,就是以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儒家思想等为根本,这是当时很多士大夫和统治者心中不可动摇的根基。
他们认为中国的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等是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是维持社会秩序、国家稳定的核心要素,绝不能被轻易抛弃。
而“西用”则是指采用西方的技术、器物等。
例如,西方的枪炮制造技术、近代的工业生产方式等。
当时的中国看到西方列强凭借先进的军事技术在世界横行,中国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中的惨败,让人们深刻认识到西方军事技术的厉害之处。
像洋务运动,就是“中体西用”思想的一次大规模实践。
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还建立了新式海军,如北洋水师。
这些都是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器物来增强中国的实力,以抵御列强的侵略。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中体西用”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那个视西方为蛮夷之地的时代,能够承认西方的器物和技术有可取之处,并且积极去学习,这是一种思想的进步。
它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拉开了序幕,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军事等方面的发展。
洋务运动期间培养了一批近代的技术人才,翻译了许多西方的书籍,这些都促进了西方文化和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然而,“中体西用”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它将西方文化仅仅局限于器物层面,没有认识到西方强大背后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深层次的因素。
中国的封建体制本身就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封建专制、官僚腐败等。
仅仅依靠西方的技术来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就像是给一个破败的房子进行表面的修补,而内部的腐朽结构并没有得到改变。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体西用”思想的破产。
从“中体西用”说开去
19摘要:“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在近代,西方国家伴随着对外侵略扩张而迅速崛起,中国却因为固步自封而逐渐落伍。
落后就要挨打,西方国家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民族危亡,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前赴后继,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与探索,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开展了洋务运动。
关键词:内忧外患“中体西用”洋务运动一、提出背景19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内忧指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代表的农民起义。
此时的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政治腐败,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兴起于两广地区的太平天国起义。
历时14年,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其影响范围涉及18个省市,占据了全国半壁江山,严重冲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出于稳定统治和自身阶级利益的考虑,迫使清朝统治者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旧法子统治下去,不得不有所改变。
而“外患”则指的是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侵略。
欧美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前后,为了扩大海外市场,掠夺原料,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的社会性质逐渐发生变化,清政府再也不能对一些地区和部分权力领域行使完全的主权,面对西方国家的频频战争侵略,清政府的统治阶层也不得不思考对策。
随着中外接触的日益频繁,清政府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逐渐摒弃传统的华夷观念,大胆地提出了要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翻译各国律例,设译馆,编译出《四洲志》等著作,介绍西方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情。
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出《海国图志》,正式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成为洋务派的理论依据。
而奕、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同“洋人”打交道的时候,看到了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也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武器实现清朝的“自强”,抵御西方的侵略。
“中体西用”思想及其抽象价值的启示
“中体西用”思想及其抽象价值的启示“中体西用”这一思想是指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方式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这一思想具有多重抽象的价值启示。
首先,“中体西用”思想启示人们要强调开放、融合、创新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注重稳定、秩序、传承,但是通过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中,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实现了全球化的互动和融合。
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化不仅保留了自己独有的传统文化,还加以改良、发展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成果,形成了一批新的思想、理念和实践经验。
这提示我们,要意识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然性,进而在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中,不仅不能放弃本土文化,在改变传统的同时加以创新,以自己的方式践行“中体西用”的精神。
其次,“中体西用”思想启示人们要高度重视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注重文化的包容性。
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尊重,要推崇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借鉴的精神,学会从其他文化中吸取营养。
因此,在践行“中体西用”思想时,应当保持敬畏之心,不抱偏见和歧视,尊重他人的文化,包容不同的价值观、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
同时,也应当更积极地满足各种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让更多人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文化融合的精髓,促进全球文化的和谐共生,为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提供良好的基础。
最后,“中体西用”思想启示人们要注重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从历史上看,“中体西用”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反映了中国文化不断更新、不断创新的历史进程。
实际上,“中体西用”是适应历史潮流和满足时代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对现代人类文化发展的回应。
在现实层面,正是通过“中体西用”思想,中国的文化、科技、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历史和现实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统一,不仅不能拒绝新的思想和文化,而且更要积极地在其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中体西用”思想及其抽象价值的启示
“中体西用”思想及其抽象价值的启示【摘要】“中体西用”思想是指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借鉴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以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文从“中体西用”思想的内涵、历史渊源、实践意义、对当代发展的启示以及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结论部分分析了“中体西用”思想的现实意义、未来发展和推动作用。
通过研究“中体西用”思想,可以更好地借鉴各种文化的精华,实现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深入理解和贯彻“中体西用”思想,将有助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繁荣。
【关键词】引言:中体西用思想、抽象价值正文:内涵、历史渊源、实践意义、当代发展、启示、国际交流、重要性结论:现实意义、未来发展、推动作用1. 引言1.1 介绍中体西用思想及其抽象价值"中体西用"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理念,强调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找到平衡和融合。
其核心思想在于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同时吸收西方先进文明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实现文化的融通和创新。
这种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还具有深刻的抽象价值。
"中体西用"思想的抽象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尊重历史、珍视传统的重要性,并强调传统文化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
通过吸收西方文明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中体西用"思想不仅拓展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更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中体西用"思想还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中体西用"思想所蕴含的抽象价值丰富多彩,不仅有助于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活力,更为构建一个和谐、包容的世界文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中体西用”思想的内涵“中体西用”思想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中西文化的融通与互补。
“中体西用”思想及其抽象价值的启示
“中体西用”思想及其抽象价值的启示“中体西用”思想是指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得以焕发新的活力并造福人民。
这种思想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首先,“中体西用”思想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发挥新的作用。
对于传统文化而言,要坚持创新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而对于现代文化,则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思想和价值观,使现代文化更加丰满、更有内涵。
其次,“中体西用”思想也提示我们,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文化丰富多彩的根基,文化融合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并最终实现文化共存、文化繁荣。
最后,“中体西用”思想也给我们带来了审美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我们不仅可以得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从中感受到现代文化所带来的美感和震撼力。
我们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让他们能够欣赏和接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和谐的审美情趣,并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总之,“中体西用”思想是当代中国在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种应对方式,它对亿万中国人民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文化挑战时有着很强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只有通过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尊重并发扬传统文化,同时融入现代文化的精华,方能造就一个既有内涵又充满活力的世界文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6单元-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导学案(含答案)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
一、“中体西用”1.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强劲。
2.含义(1)“中体”:坚持以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儒家的“伦常名教”为治国之本。
(2)“西用”:在“中体”前提下,学习利用西方近代在科技文教等领域先进的东西。
3.演变(1)萌发:魏源呼吁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以“制夷”。
(2)初步提出: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兴起时。
(3)明确提出:维新运动时期,直接使用“中体西用”的概念。
①代表人物:冯桂芬、郑观应。
②代表作品:张之洞的《劝学篇》。
③危害:成为反对维新思想的武器。
4.影响:清末统治者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1)是洋务运动的思想纲领。
(2)是清末新政的主旨。
[名师点拨]“中体西用”论是清末统治者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但在戊戌变法中,它却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倒成为反对维新思想的武器。
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1.洋务派与顽固派:反对西方民主制度(1)不同点:要不要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以自强。
(2)相同点:都反对西方的民主制度,主张维护封建统治制度和“纲常名教”,维护清朝统治。
2.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度。
(1)阶级性质: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
(2)思想主张①早期维新派:开始超越“中体西用”的界限,具备了一定的民主政治思想。
②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实行“变政”,即实行君主立宪制。
3.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制度。
(1)兴中会誓词提出:创立合众政府。
(2)邹容在《革命军》中呼吁用革命手段恢复人民民主权利。
(3)宋教仁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中的议会政治。
(4)孙中山设想在中国同时进行“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名师点拨]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引起了新阶层的反应,应注意把握其阶级性、主张,进而认识其目的和结局。
浅析“中体西用”思想
浅析“中体西用”思想作者:邵贤敏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0期摘要:“中体西用”思想,从19世纪60年代初产生到戊戌变法前后的三十多年间,一直长盛不衰,直到1911年后才逐渐衰弱。
作为时代的产物,“中体西用”思想虽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它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具体体现在早期经济现代化的洋务运动中、早期政治现代化的戊戌变法中。
关键词:中体西用早期现代化消极影响[中图分类号]G42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0-0049-02一、“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是早期改良思想家冯桂芬。
1861年,在他所著的《校邠庐抗议》中有“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主张在不改变传统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向外国学习先进的东西,这可以看作是“中体西用”思想的雏形。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王韬:“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
”[1]郑观应:“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2]他们三个虽然没有提到“体”、“用”,但“中体西用”思想却表达得非常明了。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自有体用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是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其灵魂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西学”指西方的近代文化,也是一个自有体用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是资本主义的各种制度,其灵魂是以自由、平等为标志的天赋人权思想。
中体西用论就是以“中学”中传统的文化、制度为根本,以“西学”中的技术为辅助,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内部的政治伦理和体制的前提下,引用西方科技文明强大自己,在“礼失而求诸野”的拾遗补缺心态的指导下,国人形成一种正统、自足的文化精神,当这种精神发展到顶点,就表现为对外来文化贬抑拒斥的自大心理。
19世纪后半期,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剧,清朝统治者出于维护和巩固政治秩序的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一种比较现实的政策诉求,这就要求下中国的经济政治必须要纳入现代化的轨道,然而“中体西用”思想本身的出发点是和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它必然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起到相当的消极作用。
“中体西用”产生的历史背景开题报告
③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2“中体西用”的局限性
①思想的局限性
②时代的局限性
三结语
“中体西用”作为一种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回应和外部挑战的策略选择,对于当时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指南,这种理论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要清楚的看到这种思想是在中国遭遇落后与强大激烈对抗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所作出的选择,这种思想的本身存在着内在矛盾以及理论缺陷,因此对中国后来的发展起着束缚和制约的作用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任何一种思想都应该根据当时的历史状况和历史环境作出正确的分析,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中体西用”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这一研究题目来寻找和搜索相关的文献,通过看文献来了解其研究的现状,对“中体西用”这一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来得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2)比较法:通过比较当时中国与西方的发展状况分析出“中体西用”为什么会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为什么会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二内容
(一)“中体西用”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背景
2政治背景
3经济背景
(二)“中体西用”产生的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
(1)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加速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①顺应了历史潮流
②促进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加速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3)对中国近代化影响
①教育的近代化
现实意义:(1)“中体西用”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它架起了封建主义文化的中国通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桥梁,它的出现使学习西方成为了不可抵抗的历史潮流,促使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2)“中体西用”对于改变传统教育的空疏之风,打破八股取士制度的禁锢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3)“中体西用”为“西学”教育的合理化提供了依据,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4)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举办的一些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促进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三精考点之高中历史必修3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8 中体西用 含解析 精品
中体西用★★★★○○○○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林则徐、魏源等是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地主阶级洋务派打着自强与求富的旗号,开展了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一、中体西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2.代表:以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3.主张(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4.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5.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二、“体用之争”的实质所谓体用之争指的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辩,它出现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
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而顽固派则认为外来事物皆是“奇技淫巧”,败坏人心,盲目地排斥一切外来事物,这引发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论。
争论的实质是维护清朝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争,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秩序。
但是,洋务派的主张和实践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三、多种史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1.从革命史观看,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是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整体史观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高三历史选修2_知识拓展:“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一、“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原因从嘉庆时期,清王朝已经进入了政治腐败、制度废弛、军队腐化、经济萧条、人民苦不堪言的社会状态,其存在的危机犹如薄积而发的火山。
1840年英国的战舰踹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泱泱大国在所谓“西洋鬼子”面前,竟然不堪一击。
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不仅震惊了清王朝的统治者,更激醒了一部分有先觉的知识分子。
从“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到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认识到了清王朝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承认了西方的“长技”,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这是沉睡的中国人在西方列强疼痛刺激下的反映。
从此,有先觉的中国人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法。
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传统的士大夫们不可超越自己的时代,他们救国救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还是维持晚清统治。
然而他们的这种思想已经打开了闭关的大门,走向了世界范围,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才是进入近代的思想标志。
所以可以说,“中体西用”就是源自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理论。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的开展是个开创性的事业。
它学习西方,开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这不仅是近代工业的雏形,同时,也展现了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一一“中体西用”指导下的事业的历史进步性。
虽然举步维艰,洋务运动仍然能够得以存在发展和延续。
它在中国封建思想的森严禁锢下,能够获得一席之地,能够得以发展和延续,就已经显示了它的文化观念是新兴的,是拥有强大生命力的。
它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新的气息,对于洋务运动在以后的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发生和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样对传播西方文明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体西用”思想是中国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在当时的中国,用“中体西用”思想挽救落后的中国,是不可行的。
时代局限性已决定了它不可能改变中国的根本。
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2013.05.28 16:39来源:吉林日报作者:何涛字号:【大中小】鸦片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以洋务运动为开端,开始了艰难的进程,它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引进西方机器设备,搞中国近代化的运动,是中华民族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不甘灭亡,企图建立近代化国家,以自强御侮的运动。
这场运动是以“中体西用”贯穿始终,成为近代洋务思潮的总纲,也是近代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影响很大。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语,这里的“中学”,一般是指“纲常名教”、“四书五经”、“历朝典故”等一整套封建文化思想、道德观念。
“西学”最早是指“西艺”,即造船制炮及其他技术;尔后开始超出应用科技,推广到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经济思想等;再进一步涉及到西政、西史、转向社会制度等方面。
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是洋务政论家冯桂芬,对这个思想表述的最为全面的则是孙家鼐,他详尽地说明了“中学”和“西学”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国正统封建文化为主体,以西方近代文化为辅用。
洋务论者一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跨出了兴西学的第一步,兴办同文馆和各种洋务学堂,较大规模地派遣留学生和翻译西学书籍,充分表现出“西学为用”的革新意义。
他们提出“中学为体”,主要也是用以应付顽固派对所谓“用夷变夏”的攻击,因为“中学”作为古代东方文化的核心,有几千年积累起来的优越感,在伴随侵略者的炮舰和商船而来的西方文明面前,具有一种顽强的排他性,所以洋务派“中学为主体”的说法可减少来自顽固派方面的阻力和抵制,以保障“采用西学”的顺利进行。
“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原因有三:一是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与传播,是“中体西用”思想产生和发展最重要的思想基础;二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体西用”产生的外部原因;三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是“中体西用”思潮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体西用”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是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封闭文化思想,促进了开明思想和改革思潮的出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领学案:第20课西学东渐 精品
(4)影响: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转移到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
2.康、梁维新思想
(1)背景:①政治:____________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签订以后,_________________危机加深;②经济:初步发展;
(2)代表人物及思想特点
①康有为:代表作:《》、《》。
特点:把西学中的有关与相结合,为维新变法奠定
5.评价: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开展_________(实践);局限于学习西方的层面。
三.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19世纪90年代
1.早期维新派思潮(19世纪60、70年代)
(1)背景:①洋务运动的开展;②的产生。
(2)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中法战争前支持洋务运动)
(3)主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外国商战;教育上学
题目
第20课西学东渐
2课时
学习
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
学习
疑问
学习
建议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9世纪40-50年代)
理论基础。
托古改制的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传统文化影响巨大;减少变法阻力。
②梁启超:代表作:《》
特点:积极宣传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取代君主专制的
必然性。
③谭嗣同:代表作:《仁学》
特点:批判专制、宗教礼法,提倡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倡导男女
平等。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中体西用”
1、背景:
(1)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侵略不断加强,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2)先进中国人逐渐改变传统的夷狄观念,倡导向西方学习,探求救国救民之路。
2、“西学为用”思想的产生
代表:林则徐、魏源
时间:鸦片战争后
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冯桂芬(1809--1874)清江苏吴县人,字林一,号景亭。
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1853年在苏州办团练,升右中允。
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逃至上海,参预组织由江浙官绅及英法美等国领事组成之会防局,协助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曾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改科举”等建议,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采用资本主义的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
其思想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被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
曾先后主讲金陵、上海、苏州诸书院。
所著有《校邠庐抗议》、《显志堂集》、《说文解字段注考证》。
高二历史知识点-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是xx为大家整理的,希望
大家能够掌握好高二历史知识点,这样就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点解题,从而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思想
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他们在思想方面有相同点,也有相当大的差异。
曾国藩与李鸿章在洋务指导思想上都络守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
曾国藩主张维护封建纲常、封建体制的基础与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到“自强”的目的。
虽然曾国藩未曾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但他的洋务思想主旨即为“中体西用”。
张之洞的“中学为体” 并非如顽固派那样全盘地否定和抛弃西学,他在维护封建皇权、坚持中学为体的原则下还有承认西学、积极兴治西学的一面。
张之洞的思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独立性,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观点和主张,这些主张和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肯定地说是比较先进的,成为他从事洋务活动、致力振兴实业的指导思想。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他在《校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同治、光绪年间(19 世纪60~90 年代)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中,洋务派把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解释为“体”与“用”的关系、“道”与“器”的关系、“本”与“末”的关系、“主”与“辅”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两者的相对价值,即中学具有精神价值,西学具有物质价值;同时提出了两者的不同功能,即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在这里,中学和西学的地位虽略有高低之分,如强调中学是“本”“体”,而西学只是“末”“用”,但同时又强调这两者是互相补充、不可偏废的。
尽管在这一自相矛盾的思想体系中,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是一种既肯定新价值又不否定传统价值的相对主义错误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