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部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部课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全部课文。
第一课《读万卷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一句古语,意思是说要多读书,多走路。
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走路是为了增长见识。
只有读书和走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人生。
我们要像书一样,内心丰富,知识渊博;要像路一样,宽广豁达,有开阔的胸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人生的旅途中前行。
第二课《小石头的故事》。
小石头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经历了风吹雨打,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变成了一块漂亮的玉石。
小石头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就能克服困难,成就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三课《小兔子乖乖》。
小兔子乖乖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小兔子,它知道要听爸爸妈妈的话,要勤劳努力,要善良友善。
小兔子乖乖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要尊重父母,要努力学习,要善待他人。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第四课《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在大海中航行,虽然它很小,但它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
小小的船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身材矮小而自卑,要有勇气和信心,敢于迎接挑战,敢于闯荡天地。
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航程中驶向成功的彼岸。
第五课《小小的葫芦》。
小小的葫芦是一个普通的蔬菜,它虽然外表不起眼,但却有着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魅力。
小小的葫芦告诉我们,不要以貌取人,要用心去了解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挚的友谊,让世界充满爱和美好。
第六课《小麦苗》。
小麦苗是一棵顽强的植物,它在严寒的冬天里顽强生长,最终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小麦苗告诉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要在逆境中奋勇向前,要在困难中迎接挑战。
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疆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七课《小小的蚂蚁》。
小小的蚂蚁是一个勤劳的动物,它们在地底勤劳工作,为整个蚂蚁家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小的蚂蚁告诉我们,要勤劳努力,要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各课知识点分类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各课知识点分类汇总【第一课观潮】《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
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1、基础知识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四会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词语:笼罩、恢复、观潮、称为、盐官镇、笼罩、蒙蒙、薄雾、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贯穿、依旧、恢复多音字:[称]chēnɡ称为;chèn对称 [笼]lǒnɡ笼罩lónɡ鸟笼[闷]mèn闷雷;mēn闷热。
[号]háo号叫hào军号。
[涨]zhǎnɡ涨潮;zhànɡ涨红。
[薄]báo薄雾;bó 单薄近义词:屹立-矗立、霎时-刹那、依旧---照旧、颤动-颤抖、逐渐---渐渐、犹如---好像反义词:宽阔---狭窄、沸腾---平静、风号浪吼---风平浪静、人声鼎沸---万籁俱静形近字:提、题、堤;笼、拢、垄2、重点语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由远及近)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形状)、(声音)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5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1《卖木雕的少年》一、教学目标识记: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理解:学生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__人民的友谊。
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培养:经历对语言的品质、朗读,通过讨论交流,熟悉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刻画心理活动的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了解非洲人民同__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三、所用媒体作用1、创设情境,学生感受“南非”与__在地理位置上的遥远,与南非人民与__人民深厚的友谊形成对比,从而导入本课。
2、课件出示探究学习的核心问题:我们来找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3、课件出示游戏,巩固字词与课文内容。
四、课时安排本课教学: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认识本课11个认读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2、读通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3、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回顾课文,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__人民的友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世界地图,显示:非洲与__的距离。
2、我们看到非洲与__地理位置上有距离,但非洲人民与__人民的友谊非常深厚,现在,大家和我就走进《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去感受这种友谊。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2《五彩池》教学要求:1、了解五彩池的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每段落之间的联系并划分段落。
3、学习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和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具准备:风景图、幻灯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布置预习。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2、提出预习要求:轻声把课文朗读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上册教案全册

北京课改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1 坛韵耸厦旋厅府厨佳肴浓浆2 偏僻谢涎扛侦敏捷翼战熟3 顾数绪索性内寂钟呢烦恼享5 罢扉赠汪伦李踏潭及忆倍插茱萸6 药伤研究缺载编累酷暑材尝农纲7 责任即勃怒恕赔怯负暂空捡努触9 瀑叠啊般喻丈仰呀屏雾10 涛澎湃否窃私危险警肌喷途胞11 数葫芦耀舀凝幻派禁13 猛桦呆巢摔似拯幼嘶愣料慢退14 龟率豫淡媚贯饱吁切彻伫捕悲15 顷缭夺锦跺觅融洽敌害掠俯迫17 赵县拱朝跨坏雕缠嘴抵智慧遗18 镶柱繁党族宴敞椅饰括湾政19 绒嵌杂朴素缘趣绽斑躲泼21 庐滁涧幽渡董曛雁愁22 滥竽郭处士逆遂皆畏23 澄稻凭寇逞浜移臂斩豺狼25 给予圣诞试诚挚担裕援卡拥仁陌26 迈微懂擦绩奖励激27 洲亚虚琳琅构释恳测憾饭宾标29 殊艰歇唐梦暴辛致杰喧碌30 踪谜据径碟粮胃咬罪魁祸31 征统帅兵旦旅阅浸假疗抢肤效认读字表1 藤槐勾2 涩缀兜攀截杈掏舔滋3 霎瞥缓赦稚拙4* 承诺礁露肠搂哗讶塑捅6 诊鄙症蕲译7 肩8* 斯蓄撮胡嘿着塌糊训搁缸授10 嗡啾鼾梭章藻蕴煤储11 镰咖啡柠檬腻12* 荫杭镂蒙粼13 嗅14 孵穴稍嘲颓遮鸥鲣霄15 雏疏16* 醉宜载拐愤魂歉玛震糖淀酵菌疯17 洨济随砌墩19 嘟噜哧筛担20* 吉虑厢谐氛漠菲律21 轼韦22 廪湣24* 忌捣猝逸奔撤兼疲仗25 攒娅26 凑判橡27售驮甸襟28* 绵丘傅峦29 纫糊韧衔纬涨椰秫30 茨澳棘腕攫噬摄31 溃俘虏投佑盐赋浑嗜殖32* 册弋舱嘉讯毕域轨预监郎曳宛娜敦序课改版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复习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一.内容:第一单元所有词语听写必会。
注意:拼音一定要拼正确。
二.照样子写词语甜丝丝(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京腔京韵(ABA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飘飘洒洒(A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闪闪发亮(AAB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小心翼翼(ABC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左顾右盼(一三反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七嘴八舌(带数字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不约而同(带“不”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给相关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将序号填在()里。
202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1 观潮
202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202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202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语文园地一
202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组
202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5 古诗二首
题西林壁
6 爬山虎的脚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第三组
10 幸福是什么
12 小木偶的故事
第四组
14 白公鹅
16 母鸡
第五组
18 颐和园
语文园地五
20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最新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02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组
202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3 鸟的天堂
202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4 火烧云
202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102页 0228页 0272页 0340页 0409页 0438页 0479页 0546页 0610页 0718页 0748页 0819页 0908页 0964页 1050页 1098页
最新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1 观潮
3 鸟的天堂
语文园地一
202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7 蟋蟀的住宅
202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2020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 件【完整版】
语文园地二
5 古诗二首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屹(yì) 昂(áng) 鼎(dǐng) 沸(fèi) 霎(shà)卵(luǎn) 跃(yuè) 穗(suì) 巢(cháo)眠(mián) 昧(mèi) 坠(zhuì)(2)难写的字罩:上部是“罒”,不要写成“四”。
盼:左部是”目”,不要写成“日”。
犹:右部是“尤”,不要写成“龙”。
震:下部是“辰”,不要漏写中间的横。
牵:下部是“牛”,不要写成“午”。
卵:不要忘记写上两个“丶”。
(3)多音字笼{lǒnɡ(笼罩)lónɡ(笼子)载{zài(运载)zǎi(登载)尽{jǐn(尽管)jìn(尽头)处{cℎù(无处不在) cℎǔ(处分)2.词(1)必须掌握的词观潮据说大堤宽阔笼罩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风平浪静水天相接逐渐犹如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震动余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牵着鹅卵石坑坑洼洼填上庄稼风俗跃出葡萄(2)近义词屹立~矗立顿时~立刻犹如~好像颤动~颤抖霎时~刹那依旧~依然恢复~复原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明亮~闪亮柔和~柔润新鲜~清新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满意~满足招待~接待闪闪烁烁~时隐时现奇妙~奇异归~回一瞬~刹那眠~睡霸占~占据纳凉~乘凉密密麻麻~密密匝匝微小~渺小无处不在~无所不在(3)反义词宽阔→狭窄平静→喧闹人声鼎沸→万籁俱寂浩浩荡荡→零零星星风平浪静→风号浪吼喜欢→讨厌柔和→坚硬新鲜→腐败坑坑洼洼→平平整整奇妙→平常霸占→割让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模糊→清晰梦幻→真实(4)词语归类①AABB式词语:浩浩荡荡闪闪烁烁坑坑洼洼密密麻麻类似的词语:熙熙攘攘郁郁葱葱懵懵懂懂隐隐约约踉踉跄跄星星点点兢兢业业战战兢兢②ABAC式词语:人山人海若隐若现半明半昧类似的词语:虎头虎脑作威作福毕恭毕敬有始有终知己知彼能屈能伸自给自足不闻不问③量词:一层薄雾一条白线一堵水墙一匹战马一个月亮一块银毯一个传说一道后门一片菜园④动词:流着月光填上碎石和新土走过石拱桥仰望天空⑤修饰词:宽阔的钱塘江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高高的点苍山细细的溪水可爱的水塘新鲜的花瓣古老的传说闪烁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星星静寂的夜星群密布的蓝天深蓝色的天空⑥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鸟语花香春光明媚草长莺飞花团锦簇烟波浩渺落英缤纷繁花似锦沃野千里山清水秀层峦叠嶂千沟万壑四字词语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的考查形式有:(1)补充词语。
部编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第一课《观潮》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
领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交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文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作者按照()的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A.由近到远B.由远到近C.从上到下D.从下到上(2)选文读起来很有画面感,我能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角度来想象潮来时的画面。
①我能通过“水墙”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能通过“白色战马”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能通过“________”这个词。
想象到此时浪潮__________________。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心情________。
由“人声鼎沸”“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________,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4)画横线的句子中,第一个分句将“浪潮”比作"________”,展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第二个分句运用了奇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________的特点。
我想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钱塘江大潮: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诗句与选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第二课:《走月亮》2.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5
sú
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yuè
là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
8* 蝴蝶的家………………………28 14 普罗米修斯……………………51
◎ 习作:小小“动物园”………30 15* 女娲补天………………………54
◎ 语文园地………………………31 ◎ 习作:我和 过一天………56
◎ 语文园地………………………57 ◎ 快乐读书吧……………………59
第五单元……………………………61 16 风筝……………………………62 17 麻雀……………………………65 ◎ 习作例文:
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
涨了两丈来高了。
yán yì ánɡ dùn dǐnɡ fèi ɡuàn hào bēnɡ zhèn shà yú
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 震霎余
潮据堤阔笼罩盼滚 顿逐渐犹崩震余
3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3~4 自然段。
◎ 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浮现出
yán
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
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
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看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
yì
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
ánɡ
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优质课件(全册)

字词揭秘
yóu
结构:左右 部首:犭 组词:犹如 犹太 造句: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书写指导:注意犭的第一笔 是撇,第二笔是弯钩,第三 笔的撇不出头。
26
字词揭秘
zhèn
结构:上下 部首:雨 组词:地震 震动 造句:那感人的事迹,震动了在 场的所有人的心灵。
书写指导:震字上面的雨中 的四个点要写的稍微向下点, 在田字格中上半部分偏上点。
7、呼风唤雨的世纪
14、普罗米修斯
口语交际:安慰
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
8、蝴蝶的家
15、女娲补天
习作 :记一次游戏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习作 :小小“动物园”
习作:我和 过一天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
2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
观潮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3
课前导读
你知道涨潮是什么样子的吗?你们见过钱塘江涨潮吗?
1
第一单元
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第三单元
快乐读书吧
21、古诗三首
1、观潮
9、古诗三首
第五单元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走月亮
10、爬山虎的脚
16、麻省
23、梅兰芳蓄须
3、*现代诗二首
11、蟋蟀的宅
17、爬天都峰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书写指导:提土旁中的第三 笔是提,而土字中的第三笔 是横。
17
字词揭秘
kuò
结构:半包围 部首:门 组词:开阔 广阔 造句:一眼望去,这里是广阔无 垠的大草原。
最新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课件

浩浩荡荡:的形容喊水声势。浩大。本文指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大。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漫天卷地:布满天空,席卷大地。本文形容波涛无边无
际地涌来的情形。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
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固 不可动摇。
中国以自己的坚强屹立在世 界的东方。
我会写
cháo jù
dī
kuò lǒng zhào
观 据说 大堤 宽阔 笼罩
pàn
gǔn
dùn
zhú jiàn yóu
盼望 滚动 顿时 逐渐 犹如
bēng
zhèn
yú
山崩地裂 震动 余波
写一写
大家拿起笔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 顺序,在书上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体概括钱塘江大潮。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习作例文:我家的杏 熟了、小木船
习作5:生活万花筒
第12课 盘古开天地 第六单元
第19课、一只窝囊的 大老虎 第20课、陀螺
口语交际:安慰
第八单元
第25课、王戎不取道 旁李 第26课、西门豹治邺
习作6:记一次游戏 第27课、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纪昌学射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第21课、古诗三首: 出塞、凉州词、夏日 绝句 第22课、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 第23课、梅兰芳蓄须
习作2:小小“动物 园”
语文园地二
第14课 普罗米修斯 第15课 女娲补天
第三单元
第9课 古诗三首:暮 江吟、题西林壁、雪 梅 第10课 爬山虎的脚
习作4:我和___过一 天 语文园地四
快乐读书吧
第11课 蟋蟀的住宅 第五单元
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写一写
大家拿起笔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 顺序,在书上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体概括钱塘江大潮。
第二段(第2自然段):介绍潮来前的景象。
第三段(第3-4自然段):介绍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讲潮来后的景象。
议一议
同桌小声讨论一下: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句话?
第一课时
钱塘江潮
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 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 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 数米,有“海宁宝塔一线潮”的美誉。国际地 理学界将钱塘江与南美亚马孙河、南亚恒河并 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
钱塘江大潮形成原因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
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
( 横 贯)
shà shí
( 霎时 )
二、连一连。
yì dǐng pàn zhào fèi guàn yú bēng
罩屹鼎沸贯盼崩 余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 写了这篇课文,着重写潮来时,先听见远处 传来_隆__隆__的__响__声__,好像_闷__雷__滚__动__。过了一会 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_山__崩__地__裂__, 好像_大__地__都__被__震__得__颤__动__起__来___。当潮头奔腾 西去后,江面依旧_风__号__浪__吼___。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很多。 本课指观潮的人多。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
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固 不可动摇。
中国以自己的坚强屹立在世 界的东方。
整体感知
想一想
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去钱塘江边观潮。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课文背诵闯关表和必背内容汇总-小学考试知识点复习归纳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背诵闯关表和必背内容1.课文背诵闯关表2.课文必背内容第一单元第 1 课:观潮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第 2 课: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第三单元第 9 课:古诗三首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第四单元第 13 课: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共83页

1.《观潮》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观潮》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如“观、潮、犹、及、既、望”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以及“观潮、弄潮、涌潮、跳江龙、水仙王”等词语的由来和含义。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讲解,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观潮的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体验,感受到自然界的魅力和力量,培养学生的自然保护意识,以及对于祖国河山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观潮》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内涵。
2.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观潮的技巧和方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3.教学注意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讲解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动手尝试,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通过播放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观潮》一文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点讲解:针对《观潮》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深入讲解,包括词语的含义、用法、语法结构等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3.阅读训练: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阅读和全班阅读等多种形式,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4.互动环节: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练习题和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进行检查,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观潮》一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思和内涵。
2.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交流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1 观潮【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
(图文并茂、声乐结合)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奔“潮”,整体感知1、释题知“观潮”。
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2、人文理“观潮”。
a、导人。
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b.读文。
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
(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奇”,感觉奇观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1、边默读课文边用“”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
读一读,说一说体会。
(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a、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
(奇:声音、形4k)b.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
潮水的长。
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潮头的高。
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
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欣赏课件:同学们都谈得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想的一样呢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一刻吧!+品读回味: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了,是吗◆对话追问: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与课文、作者、大自然对话)◆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配乐朗读:“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
(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更奇的还在后头!请往下读。
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a.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b.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c“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4、品读“潮来前”的“奇”。
a.过渡:的确,钱塘江大潮还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
当然,平时的钱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
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相盼。
b.引读: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
(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四、深悟“奇”,回归整体激情;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读文,理清层次1、回忆;上节课我们品味了那“天下奇观”所带给我们壮观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还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后,你们发现这里都是在写什么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分小组读段落。
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
(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分段)二、积累,课外拓展1、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共有5处,相机点拔比喻句的样式。
如:好像、犹如、形成)2、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进行美读积累。
(再次回放全文的课件,图文并茂)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4、练习课堂作业。
5、课外拓展:(任选一题)a、上网搜索、电子阅览、图书馆查找:我国其他“天下奇观”的景点的资料和图片,相互交流。
b.合作研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可以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
c.在时而奔腾咆哮、时而温婉低语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断。
◆抒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
三、布置作业1、抄第一课的词语组三词2、《黄冈》第一课3、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板书设计】1观潮潮来前风平浪静笼罩薄雾钱塘江大潮潮来时(远)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声)(天下奇观)(近)一条白线一堵水墙白浪翻滚(形)潮来后风号浪吼恢复平静【课后反思】《观潮》一课,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
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沛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时,我让学生围绕“哪些句子最让你心动,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
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沛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大家各抒已见。
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形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2* 雅鲁藏布大峡谷【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
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
(如:“移、脉、卉、罕”等)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抓住要点,简要复述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
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
深入研究,品味语言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
结合理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
结合理解“人迹罕至”。
四、熟读课文,积累词语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
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六、布置作业1、《黄冈》第2课2、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3、同步课外阅读【板书设计】2*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位置青藏高原上与珠峰相邻形状马蹄形拐弯狭长的深谷壮丽奇特奇异景观千姿百态(水)世界关注神来之笔(山)多样化(生物)【课后反思】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学期的课文安排增加了自读课文的篇数,而且在篇目安排上也不再是自读课文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篇。
我想这是加强了对学生自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一如既往地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自读理解的能力,与上一课不同的是,我讲资料图片的欣赏放在入题之前,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前就有一个具体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初读置疑时就能结合自己脑海里对大峡谷的印象来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3 鸟的天堂【学习目标】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时数】2-3课时【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榕树部分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