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文化:十大古典乐器

合集下载

中国十大古典乐器

中国十大古典乐器

中国十大古典乐器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几千年的音乐历史叙述着这个民族的欢乐与悲哀,也叙述着这个民族的兴盛和衰败。

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我们不一定非得了解乐谱、音符,才能欣赏音乐,它可以是一种朦胧的情绪,也可以是一段动人的故事……音乐的美,不需要歌词就能让人感受到种种情绪。

千万种美妙的声音,有千万种解读与演绎,古人对于音乐孜孜不倦的研究与创造,便成就了中国人最美丽、最异彩纷呈的音乐史。

中国古代有十大乐器,爱音乐的你,都知道是它们分别是哪十大吗?一起来看看吧!壹 | 琵琶唐朝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

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

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琵琶这个乐器,早在秦朝就有了。

最初的形制跟现代琵琶不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古代琵琶是圆形的,而现代多以梨形为主。

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指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

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中说,“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

”当时琵琶的弹奏是横抱,用拨子在弹奏的,弹奏的方式自由而无拘束,不必像演奏传统乐器一样正襟危坐,就算是在马背上也可以轻松弹拨。

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就改称琵琶,成为“八大王”的半壁江山。

说起琵琶,很多人会想到我国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

“沉鱼落雁”中“落雁”的典故则是王昭君在出塞途中弹奏一首《出塞曲》,幽怨的琵琶声令人肝肠寸断,就连天上飞过的大雁,看见她的美貌,听见凄凉的琴声都纷纷地掉落在地上。

所以,我们常看到的王昭君的形象都是抱着琵琶的绝色美女。

贰 | 二胡唐代刘长卿《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中国古代的音乐乐器与演奏技巧

中国古代的音乐乐器与演奏技巧

传承与发扬的途径与意义
传统音乐教育: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式传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
音乐表演与比赛:通过举办音乐会、比赛等方式展示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音乐创作与创新:通过创作新的音乐作品,将传统音乐元素融入现代音乐中,实现传统音乐文 化的传承和发扬
音乐文化交流: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交流,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对后世音乐发展的影响
乐器种类丰富,为后世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演奏技巧高超,为后世音乐演奏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音乐理论体系完善,为后世音乐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 音乐文化传承,为后世音乐文化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与传承
乐器种类:古筝、 琵琶、二胡等
演奏技巧:指法、 弓法、弹拨法等
现代音乐中的应用: 融合传统与现代元 素,创作出独特的 音乐风格
演奏技巧特点
注重音色变化:通过调整演奏力度、速度、音色等,使音乐更加丰富、生动。 强调节奏感:通过节奏的变化,使音乐更加富有动感和韵律感。 注重情感表达:通过演奏技巧,表达出音乐中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 注重技巧与情感的结合: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相结合,使音乐更加生动、感人。
演奏技巧代表作品
音乐作品与乐器演奏的融合方式
乐器选择: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情感选择合适的乐器 演奏技巧:运用各种演奏技巧,如滑音、颤音、揉弦等,使音乐作品更加生动 情感表达:通过乐器演奏,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创新融合:将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音乐作品和演奏方式
音乐作品与乐器演奏融合的意义
笛:古代 的一种吹 奏乐器, 有横笛、 竖笛等
பைடு நூலகம்
箫:古代 的一种吹 奏乐器, 有洞箫、 南箫等

中国传统乐器有哪些

中国传统乐器有哪些

中国传统乐器有哪些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上下五千年的⼈民沉淀下来的⽂化底蕴也是⾮常的深厚,要是问中国有什么传统的乐器的话,那是太多了,我在这也不⼀⼀介绍了,那就给⼤家简单的介绍⼀下中国古代的⼗⼤乐器,也是⽐较传统的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般是指琵琶、⼆胡、编钟、箫、笛、瑟、琴、埙、笙和⿎这⼗种民族乐器。

琵琶:弹拨乐器⾸座,拨弦类弦鸣乐器。

⽊制,⾳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丝线,现多⽤钢丝、钢绳、尼龙制成。

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最早出现是在中国秦朝,唐朝时开始盛⾏,也是琵琶发展的⾼峰期,在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的发展。

最具代表琵琶的名曲有:《塞上曲》、《⼣阳箫⿎》、《⼗⾯埋伏》、《霸王卸甲》、《⼤浪淘沙》、《彝族舞曲》、《昭君出塞》、《阳春⽩雪》、《海青拿天鹅》、琵琶协奏曲《草原⼩姐妹》。

⼆胡:别名:奚琴、胡琴、嵇琴。

即⼆弦胡琴,⼜名“南胡”、“嗡⼦”。

起源于唐代,⾄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

⼆胡构造简单,⼀根细细的⽊制琴杆,长约80厘⽶,琴杆上有两根琴弦,琴杆下装有茶杯形状的琴筒,还有⼀把马尾做的琴⼸。

琴师演奏⼆胡时采取坐姿,左⼿持琴,右⼿持⼸。

⼆胡⼀直作为戏曲的伴奏乐器,但现今许多作曲家也专门为⼆胡写了独奏曲,在各⼤⾳乐会上成了久演不衰的曲⽬:《赛马》、《江河⽔》、《⼭村变了样》、《新婚别》、《草原新牧民》、《长城随想》等。

现在⼆胡不但在国内享有盛,在国外也深受欢迎。

编钟:我国古代的⼀种打击乐器,起始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秦汉。

它是⽤青铜铸成,由⼤⼩不同的扁圆钟按照⾳调⾼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个巨⼤的钟架上,⽤丁字形的⽊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因为每个钟的⾳调不同,按照⾳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随着年代的变迁,编钟的形状也会有变化,但钟⾝都是绘有精美的图案。

编钟基本上没有什么独有曲⽬。

古典乐器有哪些

古典乐器有哪些

古典乐器有哪些古时候,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旋律曲调堪称绝世佳音。

人们往往会为了获取这种优美的旋律制造出各类各式乐器。

继而代代相传今天,中国古典乐器有哪些呢?,不知您是否感兴趣?瞧瞧!古典乐器有哪些古典乐器主要的有:二胡、笛子、琵琶、箫、扬琴、胡琴、古筝、古琴、竖琴、唢呐、柳琴、笙。

中国民族乐器按演奏方法可分为:(1)吹奏乐器包括:笙、芦笙、笛子、管子、巴乌、唢呐、箫、埙、葫芦丝。

(2)弹拨乐器包括:箜篌、阮、古琴、古筝、琵琶、柳琴、秦琴、月琴,扬琴。

(3)拉奏乐器包括:艾捷克、马头琴、二胡、中胡、高胡、四胡、京胡、板胡、擂琴三弦。

(4)打击乐器包括:编钟、云锣、磬、鼓、锣、钹、木鱼等等。

中国古典乐器其它分类一中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

“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X 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八类:“金”类包括钟、铃、鎛(bo)、镛、铙(nao)、笙钟、颂钟等;“石”类包括玉磬(qing)、、笙磬、颂磬、鸣球等;“土”类包括埙(xun)、缶(fou)等;“革”类包括县(xuan)鼓、鼗(tao)、应鼓、搏(bo)拊(fu)等;“丝”包括琴、瑟、筑、筝等;“木”类包括圄(yu)、柷(chu)等;“匏”类包括竽、笙、簧等;“竹”类包括箫、龠(yue)、笛、篪(chi)等。

这“八音”中的乐器,在后世被称为“华夏旧乐”或“华夏旧器”,意思是指纯正的汉人的共同体乐器,主要是为了与外来的乐器有所区别。

在西汉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国大陆是出现了大量的“胡夷之乐”,如琵琶类、箜篌类、筚篥、羯鼓、羌笛等等,因为这些乐器也能够按照“八音”分类法进行分类,而未重新发明新的分类法。

在唐代时的“骠国”(今缅甸)进贡了大量“骠乐器”,这些乐器用周制“八音”无法分类,故此,在仍然继续使用“八音”的名称之下,做了一些变化。

据《新唐书?南蛮?骠传》中记载,唐代“八音”将周制“八音”的“石”、“土”、“木”三类改为“贝”、“牙”、“角”,所以唐制“八音”为“金、贝、丝、竹、匏、革、牙、角”:“金”类包括铃钹、铁板;“贝”类包括螺贝;“丝”类包括大匏琴、独弦匏琴、小匏琴、鼍(tuo)首筝、凤首箜篌、龙首琵琶、云头箜篌;“竹”类包括横笛、两端笛;“匏”类包括大匏笙、小匏笙;“革”类包括三面鼓、小鼓;“牙”类包括牙笙;“角”类包括三角笙、两角笙。

中华文化中的传统音乐乐器

中华文化中的传统音乐乐器

中华文化中的传统音乐乐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音乐艺术。

传统音乐乐器是中华民族音乐创作和表演的重要工具,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情感的表达。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中华文化中卓尔不群的传统音乐乐器,让我们一同探索中华文化的音乐之美。

一、古筝古筝是中国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弹拨乐器之一。

它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曾经是贵族和文人雅士的舞台表演乐器。

古筝的琴弦由许多位于竹桥上的弦状物构成,每根弦可用手指、手指甲或拨片弹奏。

演奏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技巧产生丰富的音色和情感表达。

古筝音色清脆悠扬,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被称为“瑶韵天籁”。

二、二胡二胡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拉弓乐器之一。

它外形与小提琴相似,但有两根弓弦。

演奏者用琴弓或手指在琴弦上摩擦产生声音。

二胡具有富有感染力的音色,常常用于表达人们的情感和神韵。

它在戏曲、民乐和独奏演奏中广泛使用,是民间艺术和音乐会上常见的音乐伴奏乐器。

三、琵琶琵琶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的代表之一。

它是由身、颈、头、碗等部分组成,通常有四个或八个弦。

演奏者用指甲或拨片弹奏琵琶,通过手指的运动调节音高和音色。

琵琶的音色柔美悠扬,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它既能够独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伴奏,是中国传统音乐演出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四、笛子笛子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被誉为“吹奏乐器之母”。

它由竹子或玉制成,有多个吹孔以及指孔。

演奏者用口腔和手指的协调动作吹奏笛子,通过调整气流的大小和手指的位置来控制音调和音色。

笛子音色婉转悠扬,既能表达欢快愉悦的情绪,也能展现悲伤和凄美的情感。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笛子经常与其他乐器合奏,营造出独特的音乐意境。

五、琴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传统。

古琴、琵琶、扬琴和月琴等都是琴类的代表。

琴的弹奏方式有许多种,有的用指弹,有的用拨片弹。

无论是演奏者还是听众,都可以通过琴的音乐感受到深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乐器

中国传统乐器

中国传统乐器灿烂悠久古音乐古人说: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吕氏春秋”。

根据20世纪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远远不是三千年、五千年,而是八、九千年或者更为遥远,八、九千年以来,中国音乐同中国文化一样,从未间断,这在世界古老文明中是很少见的。

1.上古音乐:伟哉华夏乐亘古一脉通击石百兽舞箫韶奏九成2.中古音乐:乐府采诗颂相和大曲兴鼓吹起代北清商吴楚声隋唐时期:声情更相融乐奏十部伎舞旋丝路风船行十里一曲犹未终唐人多壮举乐舞呈颠峰3.近古代音乐:伶工失恩宠乐自民间兴填词协乐律说唱调诸官歌舞演鼓事杂剧得繁荣可以说“明清理遗产,音乐集大成,长河源流远,传统得继承。

”传统乐器和器乐金声谐玉振,钟鼓调管弦。

鼓器分八类,乐奏有源源。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器乐艺术十分发达的国家。

乐器按照各自使用的物质材料分为八种类别: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八音。

乐器分为四类:吹,拉,弹,唱。

依器成组和传播在民间合奏用仪式独奏娱雅间器乐仪式的表演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奏,一是独奏。

在中国传统生活中,器乐合奏大多数都用于民间习俗和仰仪式活动中。

独奏在封建时代多半是文人以古琴,琵琶,箫等自娱,或在民俗场合中由唢呐,管子,笛演奏者作即兴演出,与合奏相比,形式,品种都要少一些。

1. 器乐合奏传统的民间器乐合奏,依其不同的组合,可以分六类:锣鼓乐,唢呐锣鼓乐,鼓吹乐,丝竹锣鼓乐,丝竹乐,弦索乐。

A. 锣鼓乐:锣鼓势磅礴热烈且酣畅十番十样锦风响八面这种和乐但存,乐队以单一色的打击乐器组成,少数情况下,可以加一两种有音高的乐器,如十面云锣等。

B .吹打乐:吹打地域广唢呐笙笛管鼓为群音长坐行节奏缓在这种合奏音乐中,虽然有明确的主奏乐器,但打击乐依然有很重要的地位。

C .鼓吹乐:鼓吹荐朝会僧道有古传和笙伴筚篥(音bi li)大曲套十三一种以吹奏乐器为主,少量打击乐助奏的民间合奏。

他的分布比任何民间乐种都更加广泛。

D .丝竹乐:丝竹生水乡清雅尚柔婉幽深得古韵华丽制新篇E. 弦索乐:弦索品种少中洲遗微澜潮州筝曲谱《胡笳》声久远仅用丝弦乐器演奏的音乐。

十大古曲乐器

十大古曲乐器

十大古曲乐器
十大古曲乐器包括:
1. 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乐器之母”之称。

2. 古筝:中国传统民族弹拨乐器之一,音色清脆悦耳,广泛使用于多种音乐演奏中。

3. 琵琶: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有“弹拨乐器之王”之称,音色优美。

4. 二胡:中国传统拉弦乐器,音色悠扬、深情、苍凉,被誉为中国民族乐器之首。

5. 笛子:中国传统吹管乐器,有“中国竹笛之父”的美称,音色悠扬婉转。

6. 葫芦丝:中国传统吹管乐器,流行于北方地区,音色深沉、清逸,能演奏多种风格音乐。

7. 小提琴:西方弦乐器之一,音色优美、高亢、充满激情,是西方古典音乐最主要的乐器之一。

8. 大提琴:西方弦乐器之一,音色低沉、温暖、富有表现力,常用于独奏、协奏曲、交响乐和室内乐等演出。

9. 手风琴:西方风琴乐器,可以演奏多种音乐风格,包括流行、民族、古典等。

10. 长笛:西方吹管乐器之一,音色清脆、通透、纯净,常用于管弦乐队及独奏演奏。

《中国古典乐器》课件

《中国古典乐器》课件
感谢观看
拉弦乐器
二胡
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拉弦乐器,有两根 弦,通过弓擦弦来发声。它的音色悠 扬宛转,常用于演奏柔和的曲调。
京胡
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传统的拉弦乐器,有 两根弦,通过弓擦弦来发声。它的音 色深沉宛转,常用于演奏蒙古族民歌 。
京胡是京剧中的主要拉弦乐器,有四 根弦,通过弓擦弦来发声。它的音色 高亢激越,常用于演奏京剧曲牌。
详细描述
这首曲子最早见于《聂政刺韩王曲》 ,全曲共分四部分,通过丰富的音乐 表现手法,展现出一种激昂、奔放的 情绪,是古典音乐中的珍品。
《渔舟唱晚》
总结词
这首曲子是一首古筝独奏曲,表现了夕阳西下时渔舟归航的情景,充满着温馨和 浪漫。
详细描述
这首曲子最早见于《琴谱谐声》,全曲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古筝的演奏技巧,表 现出渔舟在夕阳下的美丽景色和人们欢快的心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04
中国古典乐器在现代的应用与传承
音乐教育
乐器演奏技巧教学
通过《中国古典乐器》ppt课件,向学生传授古筝、琵琶、笛子等 乐器的演奏技巧,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和演奏能力。
音乐理论教育
介绍中国古典音乐的曲式、调式、节奏等基本理论,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古典音乐的内涵和特点。
文化传承意识培养
通过讲解中国古典乐器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 意识,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乐风格和历史文化背景。
02
中国古典乐器种类
弹拨乐器
琵琶
琵琶是常见的弹拨乐器,有四根 弦,通过拨动弦来发声。它的音 色清脆悦耳,既能独奏,也能与
其他乐器合奏。
古筝
古筝是古老的弹拨乐器,有21根弦 ,通过拨动弦来发声。它的音色悠 扬宛转,常用于演奏柔和的曲调。

中国古老的乐器有哪几种

中国古老的乐器有哪几种

中国古老的乐器有哪几种乐器泛指可以用各种方法奏出音色音律的器物。

一般分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老的乐器有哪几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鼓鼓的出现比较早,大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

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

后来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如戏剧、曲艺、歌舞等。

2、笙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的乐器,其音色清晰透亮,感染力强。

笙还在少数民族流行,主要是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

在传统器乐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的伴奏。

3、埙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7000多年的历史。

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相传埙起源于一种狩猎工具。

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4、琴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

琴发明于伏羲时代,琴发明的地点在今豫东地区。

琴和笛、箫等其他乐器一样,隔墙也能欣赏其乐声。

当面演奏是指其演奏的隆重性,它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

5、瑟瑟的起源十分久远,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

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

先秦便极为盛行,汉代亦流行很广,南北朝时常用于相和歌伴奏,唐时应用颇多,后世减少使用。

拓展:简介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一般是指琵琶、二胡、编钟、箫、笛、瑟、琴、埙、笙和鼓这十种民族乐器。

[1]分类中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

“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八类,按照“八音”,可将中国古代十大乐器如下分类:“金”类:钟“土”类:埙(xun)“革”类:鼓“丝”类:琴、瑟、二胡、琵琶等“匏”类:笙“竹”类:箫、笛等。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中国古代十大乐器1.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之琵琶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

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

演奏琵琶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2.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之二胡二胡,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

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

3.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之编钟编钟,中国古代汉族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编钟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4.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之箫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

适于独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箫和八孔箫之分。

萧声幽静典雅,令人回味无穷,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

5.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之笛笛子,一种吹管乐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

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被称作“民乐之王”,笛声清脆悦耳,可谓一曲笛韵悠悠,吹尽万种风情。

6.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之古筝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

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

筝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中国古代十大乐器在古代,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而制造声音,成为了古人探索发现的乐趣,继而发明了各种乐器。

那么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十大乐器有哪些?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古代十大乐器,来跟店铺一起涨姿势吧!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11、鼓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

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

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

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

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

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

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远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出土的陶鼓证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

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

在我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

鼗鼓(即“拨浪鼓”)是从西北边远地区传入中原,腰鼓是由西域传入我国,在唐代广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为鼓材的。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

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

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2、笙笙,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

古称卢沙。

苗、侗、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器与音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器与音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器与音乐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的乐器和音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乐器与音乐,人们能够感受到古老而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国传统乐器及其音乐特点,探讨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弹拨乐器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音色和华丽的演奏技巧而闻名。

古筝起源于中国古代乐器“筑”,经过演变和改进,形成了现代的古筝。

古筝共有21根弦,演奏时使用指甲弹奏。

它可以演奏各种曲调,表现出优雅、深情和柔美的特点。

古筝音乐常常被用来作为背景音乐,给人们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受。

另一个重要的乐器是二胡。

二胡是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以其悲凉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演奏技巧而被广泛喜爱。

它有两根弦,演奏时使用弓擦弦。

二胡音乐通常以其独特的滑音和颤音为特点,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二胡常被用来演奏中国北方的民歌、戏曲音乐和古典乐曲,给人们带来深沉而动人的体验。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

古琴有七根弦,演奏时使用右手指甲弹拨。

古琴音乐以其宁静、幽远和高雅的特点而受到赞赏。

古琴常常与中国文人墨客的意境和修身养性的追求相联系,被视为一种艺术修养的象征。

通过古琴音乐,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理念和哲学思考。

笛子是中国传统木管乐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笛子有多种类型,其中以竹笛最为常见。

笛子的音色清亮悦耳,演奏时呈现出独特的吹奏技巧和变化。

笛子常常在中国传统音乐、戏曲和民间音乐中使用,给人们带来明快、欢乐和轻松的感觉。

中国古代的诗词中,笛子常常被描绘成表达眷恋和离愁之情的乐器。

以上介绍的乐器仅仅只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部分。

这些乐器与其特有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这些乐器和音乐不仅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为世界文化和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

通过传统乐器和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古代的乐器与音乐文化

中国古代的乐器与音乐文化

中国古代的乐器与音乐文化中国古代乐器与音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对世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乐器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一、乐器的分类与特点古代中国的乐器可以分为弦乐器、管乐器、膜鸣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

每一类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质和演奏方式,以下将分别介绍。

1. 弦乐器:弦乐器是中国古代乐器中最为重要和常见的一类。

其中最著名的有琴和筝。

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它有古琴、琵琶和扬琴等多个种类,以指弹方式演奏。

筝则是拨弦乐器,可分为古筝和双面筝,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效果。

2. 管乐器:管乐器使用气息吹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笛子和唢呐。

笛子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有竹笛、洞箫等不同种类。

唢呐是一种传统的民族管乐器,常用于民间宴会和庆典活动中。

3. 膜鸣乐器:膜鸣乐器也称为弹拨乐器,包括了一系列演奏时敲打或拨动皮膜的乐器。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鼓和锣。

鼓有大鼓、小鼓等多个种类,可用来打节奏和伴奏。

锣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打击乐器,常用于宣告重大场合或加强乐曲气势。

4. 打击乐器:打击乐器主要是通过用手或器械敲击乐器本身发出声音。

代表性的乐器包括木鱼、钹和铙等。

木鱼是古代中国寺庙音乐和戏曲音乐中常用的节拍器,用来敲打节奏。

钹和铙则是在古代宫廷音乐和战争中常用的打击乐器。

二、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影响中国古代音乐文化起始于早期的祭祀音乐,与宗教和宫廷密切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层面。

古代音乐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音乐被视为传承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手段。

孔子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和推动者,他认为音乐具有塑造人格和促进道德发展的作用。

古代学者将音乐与文化、教育和治国理政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文化。

音乐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用于丰富人们的生活,还在宫廷和宗教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

古代十大乐器

古代十大乐器

古代十大乐器在古代,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而制造声音,成为了古人探索发现的乐趣,继而发明了各种乐器。

这次为大家带来古代十大乐器。

带您走进乐器的天堂。

古代十大乐器1.鼓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

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

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

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

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

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

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远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出土的陶鼓证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

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

在我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

鼗鼓(即“拨浪鼓”)是从西北边远地区传入中原,腰鼓是由西域传入我国,在唐代广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为鼓材的。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

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

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2.笙笙,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

古称卢沙。

苗、侗、水。

笙语都称梗。

苗语又称嘎斗、嘎杰、嘎东、嘎正等。

侗语又称梗览、梗览尼、梗劳等。

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

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

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1.古筝: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2500多年的历史。

它有21根弦,演奏时用双手指弹拨,音色婉转悠扬,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中。

2.二胡:中国特有的弓弦乐器,有400多年的历史。

它有两根弦,演奏时用琴弓拉弦,音色悲壮,常用于表达深情和抒发内心的情绪。

3.琵琶:中国古代的弹拨乐器,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4根弦,演奏时用右手拨弦,音色独特,常出现在古典音乐、戏曲和民间音乐中。

4.笛子:中国最古老的吹管乐器之一,有7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7个音孔和一个吹口,演奏时吹口吹气,通过手指的开合控制音高和音色,音色悠扬动听,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戏曲和现代乐曲中。

5.鼓:中国传统打击乐器的代表,有5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各地有许多种鼓,如大鼓、小鼓、锣鼓等,演奏时通过击打鼓面和用手指敲击鼓身发出声音,节奏鲜明有力,常用于民间音乐和舞蹈中。

6.镇子:中国民间的葫芦响器乐器,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由多个空心葫芦和一些铜片组成,演奏时摇晃葫芦并用手指拍击铜片,音色独特,常用于田园音乐和农民舞蹈中。

7.扬琴:中国传统丝弦乐器之一,有16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十几根或二十几根弦,演奏时用手指弹拨,音色清脆明亮,多用于古典音乐和曲艺表演中。

8.唢呐:中国古老的管乐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有两个簧片和多个音孔,演奏时通过吹气和手指的开合控制音高和音色,音色豪放激昂,常用于民间音乐、戏曲和节庆活动中。

9.拨浪鼓:中国传统节奏乐器,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由一个竖直悬挂的装满颗粒物体的圆形木框和两根握把组成,演奏时通过上下颠动木框使颗粒物体发出声音,节奏明快有力,常用于戏曲、舞蹈和儿童游戏中。

10.古琴:中国七弦弹拨乐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七个弦和十几个品位,演奏时手指弹拨弦上的音符,音色幽深内敛,被誉为“乐器之王”,常用于古典音乐和修身养性。

以上只是中国传统乐器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乐器,如扬琴、铜锣、压弦琴等。

中国古代的乐器与音乐演奏技巧

中国古代的乐器与音乐演奏技巧

文化内涵:音乐、舞蹈和诗歌在中 国古代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内涵,是 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Part Four 中国古代乐器与音乐的
影响
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传播:中国古代乐器和音乐对周边国家 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琵琶、 二胡等乐器传入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 家。
借鉴:周边国家在吸收中国乐器和音乐 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化特点进行创新 和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音乐体系。
音乐与舞蹈、诗歌的结合
音乐与舞蹈:中国古代音乐演奏中, 舞蹈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舞蹈 动作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演奏技巧:中国古代音乐演奏技巧独 特,如使用琴、瑟、笙等乐器,通过 演奏者的技巧展现出音乐的韵味和内 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音乐与诗歌:古代诗歌常常被吟唱, 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丰富了艺术表现形 式,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演奏技巧:中国古代乐器演奏技巧丰 富多样,包括拨弦、吹奏、打击等, 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和表 现力。
乐器制作材料与工艺
制作材料:木 材、铜、丝弦

制作工艺:雕 刻、镶嵌、彩
绘等
乐器种类:琴、 瑟、筝、笛等
乐器特色:各 具特色,音色 优美,表现力

乐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
乐器在古代宫廷音乐中占据着 核心地位,是皇室贵族娱乐的 重要工具。
演奏技巧:中国古代音乐的演奏技巧非常独特,如古琴的“吟猱绰注”、琵琶的“推挽割拂” 等,这些技巧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变。
演奏风格:中国古代音乐的演奏风格非常注重韵味和意境,通过演奏技巧的运用,表现出独 特的音乐韵味和情感表达。
演奏传统:中国古代音乐的演奏传统非常悠久,传承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演奏技巧和风格 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排行榜揭晓!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排行榜揭晓!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排行榜揭晓!在中国古代,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而制造声音,成为了古人探索发现的乐趣,继而发明了各种乐器。

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下中国古代十大乐器排名,琵琶列居首位,这些乐器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变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官的享受,还有历史的魅力。

接下来大家不妨和小编一起深入了解吧!中国古代十大乐器排名1、琵琶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

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

一般都是竖着抱,然后左手按弦右手弹奏,是中国古代十大乐器之一,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乐器。

2、二胡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二胡最具代表的曲目就是《二泉映月》,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首曲子,二胡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兴起了,当时西方、北方各族人民都将二胡称为胡琴,但是现在胡琴是擦弦乐器的总称。

3、编钟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编钟是由大小各不相同的青铜打造而成,然后按照大小顺序排列,音也是由高到低,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编钟是在湖北随州境内发现的,现在随州市公园还有编钟供游客敲击,只不过是仿造的。

4、萧萧这种乐器大家应该都见的很多了,尤其是在古装剧里面,男主经常白衣飘飘的坐下树下,独自一人吹着萧。

在虞舜时代,曾出现过一部称之为“箾韶”的古代乐舞,“箾”即是今天的“箫”字。

萧是由竹子制作而成的,有的萧的6个孔有的是8个孔,8个孔的萧是现在改进而成的。

5、笛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笛一般会出现在中国民间的戏曲或者音乐中,后来西洋交响乐和现代音乐中也会运用笛,笛在中国古代乐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笛音通透又明亮,既可以独奏又可以伴奏。

6、筝筝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先秦便极为盛行,汉代亦流行很广,南北朝时常用于相和歌伴奏,唐时应用颇多,后世渐少使用。

这种乐器大家在古装剧里面应该也见的特别多,如果说萧是男主的标配,那么筝就一定是女主的标配了,通常都是女主在花园弹筝,男主路过就会被吸引,筝的音域非常清亮并且表现力极强。

中国古典民族乐器发展历程系列

中国古典民族乐器发展历程系列

中国古典民族乐器发展历程系列中国古典民族乐器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带您回顾中国古典民族乐器的历史,了解各种乐器的起源、演变和特点。

一、竹类乐器竹类乐器是中国古典民族乐器中最早出现的一类乐器。

竹笛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古代,竹笛被广泛使用于祭祀、娱乐等场合,具有悠扬、清亮的音色,常用于表达深情的音乐作品。

二、弦类乐器弦类乐器是中国古典民族乐器中最重要的一类乐器。

古琴作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古琴有丝、徽、桥等部件组成,其演奏技巧独特,音色宛如天籁之音。

除了古琴,还有琵琶、二胡等弦乐器,它们在古代民族音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琵琶起源于西域,宋代时传入中国,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音乐中的重要乐器之一。

二胡则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之一,其独特的弦声能够表达出豪情万丈的音乐情感。

三、打击类乐器打击类乐器在中国古典民族乐器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钟鼓,早在商朝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钟鼓作为乐器。

钟鼓作为一种礼仪乐器,常常在宫廷和祭祀仪式上使用,具有庄重而威严的音色。

此外,还有锣、鼓、木鱼等乐器,它们能够打击出不同的音响效果,在音乐表达中起到丰富节奏和增强节奏感的作用。

四、管类乐器管类乐器是中国古典民族乐器中的一大系列。

其中最早出现的是竹管乐器,如箫、笛子等。

箫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古代宫廷乐队中经常被使用。

在管类乐器中,唢呐是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

唢呐源自于古代波斯,通过丝、竹和喇叭嘴等部件的组合,演奏出悠扬而高亢的音乐声音,常常被用于各种庆典和民间活动。

五、龙骨类乐器龙骨类乐器以古代的龙骨为材料,经过特殊手工处理而制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特色之一。

其中最有名的乐器就是龙骨笛,在古代常常被用于宫廷音乐和祭祀仪式。

六、吹奏类乐器吹奏类乐器是中国古典民族乐器中的一大类乐器。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葫芦丝和曲笛。

中国古代乐器的种类与表演形式

中国古代乐器的种类与表演形式

中国古代乐器的种类与表演形式中国乐器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重要代表,从古至今,中国乐器种类和演奏形式不断发展和演变,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乐器的种类和表演形式。

一、中国古代乐器的种类中国古代乐器有着非常丰富的种类,其中民间乐器和宫廷乐器是最为广泛使用的。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古代乐器。

1、琵琶琵琶是中国最为古老和广泛传播的弹拨乐器之一,被誉为“东方吉他”。

它有四根弦,外观呈梨形,发出的声音优美婉转。

2、古琴古琴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

它有七根弦,以指弹方式演奏,声音清古幽深,被誉为“乐器之王”。

3、二胡二胡是一种弦乐器,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乐器之一。

它有两根弦,使用弓演奏,声音高亢激昂,可以演奏出悠扬的民乐和动听的现代曲目。

4、笛子笛子是一种管乐器,也是民间常用的乐器之一。

它有不同种类,如竹笛、梆笛、高音笛等。

演奏时,通过吹奏管孔开合来改变音高和音色,声音柔和婉转。

5、鼓中国传统音乐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鼓乐器,如大鼓、小鼓、木鱼、锣等。

演奏时,通过不同的击打方式和节奏来演奏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和旋律。

二、中国古代乐器的表演形式中国古代乐器在表演形式上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表演形式。

1、独奏独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表演形式,在这种形式中,演奏者通常是一位优秀的演奏家,通过演奏单独一种乐器来展示其独特的技巧和风格。

古琴和二胡等常用作独奏乐器,其表演形式多以静态表现为主,突出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2、重奏重奏是指多位演奏家同时演奏不同乐器或同一乐器,共同演绎一首曲目。

常见的重奏形式有琵琶、二胡、笛子等多种乐器组成的乐队,或由多位古琴演奏者、笛子演奏者等组成的合奏团。

3、合唱合唱是指多位歌唱者通过共同演唱同一歌曲来展示出其合作的技巧和和声效果。

在古代演唱艺术中,常用合唱来表现人们的欢乐和团结。

4、舞蹈舞蹈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表演形式之一,一些古代乐器演奏时促进人们跳舞。

列举十种民族乐器

列举十种民族乐器

列举十种民族乐器中华民族乐器,乃是一种充满古老气息的文化符号,它被尊称为中国的“国粹”。

现存的中华民族乐器有数千种之多,有些甚至可追溯至古代千年,以下就是其中的十种:一、古筝:它是最传统的中国乐器,音乐琴弦紧实发出来的音调十分清脆。

依据它的演奏方法而被分为弹奏古筝和抚奏古筝。

古筝主要演奏长笛、活泼的古曲以及诗词曲等,营造出戏剧化的气氛,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二胡:它是拉弦乐器,有二至五根琴弦,演奏时主要是按节奏弹奏不同的古曲或民歌,声音浑厚大气,能表达出激情、苍凉、悲怆甚至古典气派。

三、古琴:它是弹拨乐器,依据它的音调又可分为木琴和石琴,木琴有凉爽、悠远之感,而石琴则以淳厚、沉郁为主。

琴声优雅甜美,曲调以淡雅、低婉为主,能营造出抒情的气氛,触动人心的神秘乐章。

四、竹笛:竹笛是木管乐器,演奏时能发出清脆高昂的音乐。

它有着宽厚的空音,演奏时能表达出复杂端庄的气氛,是活跃的村落各种庆典的主要乐器。

五、胡琴:胡琴属于拉弦乐器,声音与古筝浅薄,但由于它的声音深沉温柔,故被形容为“抒情言谈者”。

它可演奏出不同气氛,而且琴弦扯起来时发出的这种声响也很舒服,带给人很好的感觉。

六、笙:笙是一种古老木管乐器,声音低沉而阴冷,很适合演奏古典曲调。

在中国古代,笙常被用来演奏伴郎音色,这种古老至深的音乐总能触动人心的神秘乐章,突出宗教的仪式感。

七、古曹:古曹是一种拉弦乐器,演奏时能奏出很奇特的音色,被视为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之一。

它结合西奥多(Xiao),能演奏出安静婉转、节奏极度微弱的浅调,曲调以低沉温婉为主,带有很强的古典气派。

八、扬琴:说到古琴,不得不提扬琴。

它是一种拉弦乐器,琴弦的声音高亢,弦态而不曲,演奏时能表达出抒情、感动的节奏和旋律,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九、唢呐:它是一种古声乐器,有主唢呐及副唢呐配套。

古代的唢呐常用于表演神话剧,因为它的音乐有强烈的节奏,而且它可以比声乐更深入传达文字表达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文化:十大古典乐器音乐在中国起源较早,那时候没有太多可以娱乐的方式,人们喜欢在劳作之余哼上两句,后来逐渐发展的较为成熟了,各种乐器相应而生,在古代,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不像现在我们还能有其他的娱乐方式,下面是为你提供的十大古琴名曲,欢迎阅读。

想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请继续关注本栏目。

1.鼓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

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

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

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

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

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

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远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出土的陶鼓证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

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

在我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

鼗鼓(即“拨浪鼓”)是从西北边远地区传入中原,腰鼓是由西域传入我国,在唐代广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为鼓材的。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

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

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2.笙笙,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

古称卢沙。

苗、侗、水。

笙语都称梗。

苗语又称嘎斗、嘎杰、嘎东、嘎正等。

侗语又称梗览、梗览尼、梗劳等。

瑶语称娄系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古代八音乐器之一(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发声,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的乐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

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

历史悠久,形制多样,音色明亮、浑厚,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常用于芦笙舞伴奏和芦笙乐队合奏。

经过改革,已在民族乐队中应用,可独奏、重奏或合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3.埙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

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

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

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

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

埙经历了漫长阶段,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前些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父系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的埙,有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

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

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

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4.琴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

琴发明于伏羲时代(伏羲在位年代2400 BC-2370 BC,参见本百科词条“三皇五帝年表”),为五弦之琴,或云为神农(2370 BC-2338 BC)所作(《古史考》:伏羲作琴、瑟。

《纲鉴易知录》: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

《说文》:琴,苞牺氏所作弦乐也。

《帝王世纪》:神农始作五弦之琴,以具宫商角征羽之音。

历九代至文王,复增其二弦,曰少宫、少商。

)琴发明的地点在今鲁西豫东地区(伏羲之都在今河南淮阳,神农之都在今山东曲阜)。

琴和笛、箫等其他乐器一样,隔墙也能欣赏其乐声。

而“琴”字从“今”,强调“当面演奏”,是指其演奏的隆重性、郑重性而言,它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就如现代西方人欣赏古典音乐时不能随便离开座位那样,这是一种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5.瑟瑟的起源十分久远,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

其他如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只有一点零星发现。

文献记载“庖羲氏”作瑟。

传说在夏代已经有瑟了。

甲骨文上的“樂”字,上面就是“丝”字,下面是一个“木”字。

瑟要用弦,那么瑟的产生应该在蚕丝出现之后。

瑟弦的原料,至少有能够巢丝的技术才可能制出弦线。

先秦前后的弦乐器就是琴和瑟。

另外一个推测,象琴瑟这一类乐器,可能和狩猎的弓弦有关。

当然,弓弦的原料也可以用牛筋或其他动物的皮筋条制作。

我们在1984年复制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最粗的几根低音弦,用的就是牛筋弦。

6.笛笛是一种管乐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笛,特点是无簧片。

笛字属于由字族。

在由字族里,由字都是声符兼义符。

由字族汉字都与“滑”之义有关。

笛的本义是“气体在其中滑行的竹管”。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竹笛是从什么时候才有的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

近年来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与我们今天的六孔笛十分相似的骨笛,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应该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

另外还有美国华侨收藏的战国时期七个按音孔横吹的铜笛;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公元前433年)曾侯乙墓中的两支横吹的笛;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三号汉墓(公元前168年)中的两支横吹的笛;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的一号墓中一支用二节竹制成的七个按音孔横吹的笛,都足已证明笛子是比其他任何乐器都早几代的、最原始的乐器。

7.箫箫的产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

中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现存浙江博物馆)。

这批骨哨是用鸟禽类中段肢骨制成的,古代人将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后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们长7厘米左右,管径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开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几个音来,于是就形成了骨哨。

尽管考古学家们称之为骨哨,但从它的形状、结构和发声原理同现代箫笛作一比较,已基本上具备了乐器的雏形。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骨哨应该就是箫笛的鼻祖呢?无怪今天有许多管乐大师们都认为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干脆称它为“骨笛”。

那么用竹子做的吹奏乐器又是什么年代形成的呢? 《吕氏春秋》中写有:“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管”的记载。

据说远古时期气候较暖,中国黄河流域遍长竹子,只是因为后来气候变化,竹箫子的生长线才南迁到长江流域。

伶伦伐竹为管的记载,充分说明了用竹子做乐器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了。

据传,后人将伶伦所订的律管编排在一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箫。

在虞舜时代,曾出现过一部称之为“箾韶”的古代乐舞,“箾”即是今天的“箫”字。

因为这部乐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箫来演奏的,所以我们认为《韶》的演奏使箫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的古代乐舞,它共分为“九成”(九段音乐),用“籥”伴奏,又称为“夏竹九成”。

竹就是排箫的前身。

由此可见从《箾韶》到《大夏》,箫曾在中国音乐史上经历过多年的辉煌时代。

周代,曾将我国古代乐器分为“八音”,它们分别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其中“竹”就是指箫和篪。

自从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箫做为古代乐器的实物才得以我们亲眼所见。

因此提起“丝竹”二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种乐器。

8.编钟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当时多为三枚或五枚一组,能演奏旋律。

商代编钟造型别致,椭圆形,钟的表面有简单的兽面纹饰。

编钟西周中晚期,编钟已由三枚或五枚发展为八枚一组,能发出相隔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

当时编钟经常用于宫廷宴会,被称为“钟鼓之乐”。

至春秋中晚期,又增为九枚一组或十三枚一组。

秦汉以后,在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形制上有了很大改变,且每钟只能发出一个乐音。

在经历了500多年黄金时代后,它由盛而衰。

到了隋唐时期,编钟除在“雅乐”中使用外,还用于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的“清乐”和“西凉乐”,很少流传民间。

唐代诗人在作品中曾描绘编钟声音宏亮、铿锵悠扬、悦耳动听的妙响。

自宋以后至清代,编钟铸造技术鲜为人知,钟乐也渐被淘汰,清代宫廷中所铸编钟,不仅其形制与传统编钟不同,其音律更是相去甚远。

9.二胡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宋代称“嵇琴”。

一般认为今之胡琴由奚琴发展而来,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

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

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

意境深远的《二泉映月》、催人泪下的《江河水》、思绪如潮的《三门峡畅想曲》、宏伟壮丽的《长城随想》协秦曲等都是其优秀的代表性曲目。

本世纪二十年代,二胡能发展成为独奏乐器和华彦钧(阿炳)、刘天华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通过许多名家的革新,二胡成为一种最重要的独奏乐器和大型合奏乐队中的弦乐声部重要乐器。

二胡形制为琴筒木制,筒一端蒙以蟒皮,张两根金属弦,定弦内外弦相隔纯五度,一般为内弦定d1,外弦定a1,其演奏手法十分丰富,左手有揉弦(吟音)、泛音、颤音、滑音、拨弦等;右手有连弓、分弓、顿弓、跳弓、颤弓、飞弓、拨奏等。

二胡一般定弦为d1、a1,有效音域达三至四个八度。

10.琵琶最初的琵琶的形制跟现代琵琶不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古代琵琶是圆形的,不同于现代梨形的琵琶。

秦汉琵琶属于直项琵琶,所谓“直项”,是指乐器的琴柄毕直。

秦汉琵琶琴身呈圆盘状,西晋时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于演奏琵琶,所以后世称这种乐器为阮咸。

现在被称为“琵琶”的主要是曲项琵琶(也有直项琵琶,如日正仓院存有的唐传直项五弦琵琶),琴柄向后折曲,琴身作半梨形,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从西域龟兹传到中国北周。

《隋书·音乐志》:“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曰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

当时琵琶的弹奏是横抱,用拨子在弹奏的,弹奏的方式自由无拘束,不必像演奏传统乐器一样正襟危坐,就算是在马背上也可以轻松弹拨,现时南管琵琶与日本琵琶依然保留横抱的弹奏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