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信息化的思考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信息化的思考与实践

白秀波

在校园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究竟要做些什么?这是我们现阶段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冷静下来去积极思考的问题。硬件建设是信息化建设不容质疑的物质基础,教育资源库、教育网站也是我们热衷谈论的标志性话题,但教育资源库的建立是否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真正手段呢?或者说建立教育网站就是解决教育问题的直接途径吗?我们现在是否还存在把“标”看成了“本”,把“框架”当成了“实体”的现象呢?

这里我想把我校几年来的思考与实践,从两个方面来与大家交流:

第一方面:教学环境信息化(国家级课题研究方面)

国家级课题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我们的理解或确切点说我们研究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我们确立了研究课题之后,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要剖析相关的概念以便我们明确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既然我们要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信息技术”,它就应该具备教育的特质,顺理成章的它应归属于“教育技术”范畴;另一方面,基层学校无法决定“课程”设置,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研究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个“放大”和“缩小”的过程,即对“信息技术”进行了“放大”处理(教育技术);对“课程”进行了“缩小”(学科教学)处理。那么,课题研究是否要注意下面两点: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过程中的三个定位要素

第一要素:教育技术的定位(理解技术含义更新教育理念)

1、教育技术的概念

教育技术是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视听教学、程序教学以及系统化设计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逐渐从教学方法范畴内分离出来的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中的分支学科。

(1)(70年美国教育技术委员会报告)教育技术指的是一项专门技术,即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A:有形的媒体技术:在教/ 学过程中应用的教/ 学媒体(包括它的硬件和相应的软件)

B:无形的智能的系统技术:分析和解决学与教的总体过程从而获得优化效果的系统方法,即对教/ 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的技术。

(2)(72年、77年美国教育技术委员会报告)教育技术指的是一个特定的理论和原则,借助技术手段(教学媒体学习资源)和技术方法(对教/ 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的技术,简称系统方法)来分析、解决教/ 学问题所涉及的一个特定的实践领域。

(3)(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报告)教育技术指的是一个理论体系,它是研究和应用教育技术的学科理论---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是对与促进学习有关的过程、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方法:

指导思想:教育技术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与教的理论做指导,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确定所要解决的教学的需要,然后针对问题设计、开发教/ 学过程的模型,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手段和方法,最后通过评价其效果再推广应用,从而获得有效(或优化)的教学效果。(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三方面整合运用)

实践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按照系统研究的要求,按照系统方法的程序和步骤来操作实施。从逻辑顺序和时间角度上操作过程可分为鉴定需求、设计方案、选择方案、评价方案、修正方案。(鉴定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时六个步骤间需根据情况确定运作的起点,可进行必要的反复,即六个步骤之间是非线性关系。

第二要素:科研与教研的定位(立足教研实践搞好科研总结)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主要是指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取得新认识的同时,必须取得实际效果。这一特点使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与理论工作者的教育科研具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科研过程和提高质量与效益合一的特性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并将教育科研融于实际教育工作之中,使教育科研工作化,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化;二是理论工作者在与中小学联合搞课题的时候,一定要把取得实际效益与验证理论假设当成同等重要的目标,使中小学在搞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第三要素:整合突破点的定位

1、“整合”由来

A、课程研究:课程研究事实上涵括了不可分割的三层面问题的研究,⒈课程政策研究⒉学校课程设计的研究⒊每个教师的课程实施问题的研究。

课程设计:随教育观、课程观的不同而不同。一个层面是理论基础二是方法技术。所谓“理论基础”指课程设计的三大基础(学科、学生、社会)。所谓“方法技术”指依照理论基础对课程各要素[目标、内容、策略(活动、媒体、资源)]、评价,作出安排。

多年来,教育研究工作者试图开辟一条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研究的新途径

B、理解整合含义

整合是指在不失去各自本质特点的前提下,几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互过程。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就是在理解教育技术基本内涵及其作用的基础上,注重教育技术的无形的系统技术,并把整合的过程具体体现在教学设计之中——在尊重学科的特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规律的前提下,要体现出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渗透作用,使之与教学过程浑然一体,最终为教学过程带来新的理念引

发新的思考,从而深化“教”与“学”的认知过程。

2、教学设计是“整合”研究的突破点(研究教学设计,探索整合途径)

能否较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整合,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核心课程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通过教学设计来实施的,教学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整合的实际效果。而教学设计的具体体现就是授课教师的教案,要用周密、细致的教学教案来确保整合实验的进行。否则,即使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和教学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而作为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仍不改变,那任何的探索只能是做表面文章甚至是纸上谈兵。

(略)

二、课题选题的基本点

1、选题的基础:有感而发

A:“整合”是个努力方向,它仅仅是告诉大家要“做什么”,它不是具体的课题表述,而对于我们来讲是要完成“怎么做”和“为什么”,也就是我们的假设(具体的课题表述)以及假设成立的结果(课题结论)。

B:中学的科研课题不同与其它门类学科的科研,课题的产生应该来源于教学实践中。因为没有前期相对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基础做支撑,而又脱离实际教学实践活动的课题,就会处于“上没有天,下没有地”的没有根基的漂浮状态,既没有发展的空间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所以课题的选择应该有它的源头同时也要有它落脚的地方,那就是实际教学。问题从教学中来最终还要回归到教学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一个科研的循环,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

2、选题的方向:有的放矢

信息技术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突出两方面作用,一方面要培养和提高教与学双方的信息素质,同时让双方体验信息素质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那么要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在“收集、加工、传播”的三个环节中,我们要在哪个环节中进行研究。对于教与学双方来说,三个环节都是存在的,但各自的角色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A:对于教师更侧重在“传播”,而“传播”又分为对“内”和对“外”。对“内”也就是对于教师本身我们要研究如何“传播”(教法);对“外”就是针对学生我们可以研究别人如何接受“传播”(学法)。

B:对于学生侧重在“收集”、“加工”,我们要研究学生如何能够做到积极“收集”教学信息、又如何有效的“加工”(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信息。

C:在“收集、加工、传播”三个环节中,要注意学科的特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培养能力目标,那么课题的选择也不尽相同,要体现学科的特点本质。

以我校语文教研组“课题”研究过程中,齐雪英的一节《议论文》为例,从“学法”研究的教学设计思想方面,我们简要分析一下如何整合一方面传统教学三要素(“学生、教材、教师”)和现在的第四要素“信息技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