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医学考点总结
目录
1.基本概念
2.康复机能评定
3.康复治疗技术
4.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
本章节特点:
内容多,考点少,需大范围浓缩。

知识点一:基本概念
一、康复的基本概念
一个促使残疾人身体的、感官的、智能的、精神的和(或)社会生活的功能达到和保持在力所能及的最佳水平的过程,从而使他们能借助于一些措施和手段,改变其生活而增强自立能力。

康复可包括重建和(或)恢复功能,提供补偿功能缺失或受限的各种手段。

康复医学的治疗对象主要是
A.残疾人
B.残疾人和有各种功能障碍而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的慢性病和老年病患者
C.各种功能障碍者
D.慢性病和老年病患者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
A.老年人
B.慢性病病人
C.孤寡老人
D.残疾者
E.急性期病人
『正确答案』E
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应用医学的手段,使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得到改善或恢复的科学。

三、残疾的概念
因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异常→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
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状态。

四、社区康复的概念
社区康复的概念在残疾人自己及其家属、社区、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促进所有残疾人得到康复,享受均等的机会,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
社区康复的性质是社区本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范畴
社区康复的目标残疾人(身心得到康复+享受均等的机会就业+成为全社会平等的一员)
全科医生的社区服务方式社会化综合康复服务模

政府主导+社区医生康复治疗
社区服务保障模式
民政部门负责建立敬老院、老人托所、临终护理院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社区医院为主
家庭病床模式医护上门开展医疗服务
全科医生在社区康复工作中的任务建康复档案+残疾人普查+建立社区康复站+医疗服务(咨询+康复评定+治疗及转诊)+培训、指导康复治疗师
知识点二:康复机能评定
一、康复评定种类
1.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2.肌力测定
3.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4.步态分析
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6.知觉功能评定
7.认知功能评定
8.言语功能评定
9.心理测验
10.心肺功能评定
11.职业能力评定
12.社会生活能力评定
13.神经、肌肉电生理学检查
关节活动范围(ROM)测定
定义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测定内容主动活动范围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产生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活动范围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测定方法测量时以人体解剖位为各关节的起始位置(0°),移动活动臂,量角计两臂之间的夹角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徒手肌力检查
肌力肌肉收缩情况对比正常肌力备注0级肌肉无收缩0% 不缩1级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10% 不动
2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在不抵抗重力条件下做关节
全范围活动
25% 不重
3级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活动,
但不能抵抗外加阻力
50% 不阻
4级肌肉收缩能抗重力和抗一定阻力75% 不全5级肌肉收缩能抗重力和充分抗外加阻力100% 正常
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肌力属于几级
A.0级
B.1级
C.2级
D.3级
E.4级
『正确答案』B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一)平衡功能评定
分级别称特点
一级平衡静态平衡无依靠下能坐稳或站稳,睁闭眼、单双脚均能站立
二级平衡自动动态平衡身体能做各方向不同摆幅活动,能走、能跑
三级平衡他动动态平衡他人一定外力推动下仍能保持平衡
(二)协调能力评定(共济能力)
常用检查法
试验方法
指鼻试验病人肩外展90°,伸肘,用示指尖触及自己的鼻尖;也可以让病人用自己的示指先触及自己的鼻尖,再去触及检查者的示指
轮替试验病人肘屈90°,两手伸开,一手心向上,一手心向下,交替运动示指对指试验病人先双肩外展90°,伸肘,双手示指相对向中线运动
拇指对指试验病人用拇指依次与其他四指相对,速度由慢到快
跟膝胫试验病人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将足跟放在对侧下肢的髌骨(膝)上,沿胫骨前缘向下滑动
不协调?——协调性训练
训练原则:
1.从简到繁,由单个肢体到多个肢体的联合协调性。

2.强调动作的正确性(老错就习惯了)。

3.练习时切忌急于求成、过分用力,以免兴奋扩散致使不协调反而加重。

二、常见的病理步态分析★
步态特点对应疾病
偏瘫步态偏瘫侧臀肌无力,下肢伸肌挛缩,足内翻下垂,步行
时下肢向外摆动划弧圈
脑卒中
共济失调步态步行时身体摇晃不稳,步态蹒跚,步幅长短不一,不
能走直线,如醉酒状
小脑共济失调者
剪刀步态两下肢强直,髋内收,步行时呈交叉状,两膝常相碰,
足尖擦地,甚至不能行走
脑瘫、截瘫患者
前冲步态步态小而快,走行时身体向前倾,手臂摆动小或不摆
动,走路慌张状
帕金森病、基底节病
变者
疼痛步态步行时为避免疼痛,患肢尽量缩短支撑期,重心尽快
移到健侧,步幅缩小
腰或下肢疼痛疾病
三、世界卫生组织的残疾分类
分类特点功能障碍水平损伤身体结构或生理功能(包括精神功能)的丧失或异常器官
活动受限个体在进行活动时遇到困难个体
参与局限个体投入到生活情景中遇到困难社会
四、我国五类残疾分类
1.视力残疾。

2.听力、言语残疾。

3.智力残疾。

4.肢体残疾。

5.精神残疾。

我国于1988年制定了中国残疾调查的残疾标准,根据我国国情尚未把内脏残疾纳入。

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反应人们在家庭(或医疗机构)内和在社区中的基本能力,包括运动、自理、交流及家务活动等,对判定患者能否独立生活及独立的程度、判断预后、制定和修订治疗计划、评定治疗效果都是否有效。

常用评定法包括Barthel指数和功能活动问卷等。

知识点三:康复治疗技术
一、康复治疗的目的与人员组成
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康复护士、文体治疗师、康复工程技术人员、社会工作者等。

二、康复治疗的内容及适应证
治疗内容包括,物理治疗(含运动疗法)、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文体治疗、针灸、按摩治疗、职业咨询、社会服务、药物疗法等,其中前五项治疗是康复治疗的基础。

本章节内容冗杂,但考点不多,需大胆舍弃。

三、物理治疗
1.肌力训练增强肌肉收缩力的锻炼方法。

附:不同肌力训练方法的选择
肌力治疗方法备注
0级肌力电刺激——延缓肌萎缩的发生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可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
1~2级肌力肌肉电刺激疗法因肌肉已有随意的肌电活动,肌电反馈训练和肌肉电刺激相结合,有可能取得较好疗效
2级肌力免负荷运动——减除重力负荷
的主动训练
可用悬挂肢体,或把肢体放在敷有滑石粉的光
滑平板上进行水平运动
3~4级肌力主动训练进展到抗阻训练对抗较大阻力进行收缩
2.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指通过反复进行的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锻炼,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方法
基本原则反复多次,循序渐进;放松无痛;综合治疗(可配合药物和理疗等镇痛或热疗措施)
被动训练通过外力进行患者关节活动训练,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主动-辅助训练患者主动肌肉收缩以及外力辅助完成的关节活动,通常是由被动运动
向主动运动过渡的形式
主动训练患者主动用力收缩完成关节活动训练,不仅可改善关节功能,还可改善神经-肌肉功能
3.牵引技术——作用(A1型)
①增大关节间隙,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②解除肌肉痉挛:牵引降低肌肉紧张度,松解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

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水肿吸收和炎症消退,从而缓解疼痛。

④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⑤矫治脊柱和关节畸形。

4.牵张训练:拉长痉挛或短缩软组织的方法
①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和防治肌力失衡。

②牵拉肌梭,激活γ纤维,调整肌张力,缓解痉挛。

③适当延长肌肉,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原则:
①牵张训练前进行功能评定,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

②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必要时在牵张前应用放松技术、热疗和热身训练。

③牵张力应轻柔、缓慢、持续,反复进行。

④牵张后可应用冷疗,以减少牵张所致的肌肉酸痛。

⑤在获得进展的活动范围内进行主动训练,可增加肌肉功能;同时加强肌肉之间的平衡能力训练。

5.有氧训练
有氧训练是指采用中等强度、大肌群、动力性、周期性运动,以提高机体氧化代谢运动能力的锻炼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康复、各种功能障碍者和慢性病患者的全身活动能力训练以及中老年人的
健身锻炼。

6.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是指保证呼吸道通畅、提高呼吸肌功能、促进排痰和痰液引流、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血液代谢、加强气体交换效率的训练方法。

7.步行训练患者独立或者借助矫形器和助行器行走能力的锻炼。

8.平衡训练针对患者平衡障碍的关键因素,提高患者坐、站和行动时平衡能力的锻炼方法。

平衡障碍的关键环节包括:
①本体感受器。

②前庭系统。

③视觉系统。

④高级中枢对平衡信息的整合能力。

(本)来就应(整合)资源向(前)(看)
9.转移训练
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能力训练,包括卧位与坐位、坐位与站立位、站立位与行走之间的相互转移。

10.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以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为理论基础,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即促进软弱的肌肉和抑制过度兴奋的肌肉,恢复肌肉随意协调收缩能力的训练方法。

附表:各项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方法特点备注
Bobath技术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控制关键点,利用生
理或病理反射调节肌肉收缩反应
脑瘫和偏瘫患者应用较普遍
Rood技术核心是对运动终板较丰富(一般为肌腹)用于瘫痪患者
11.电疗法——使用不同频率电刺激所进行的治疗方法。

电疗分类正确的
A.直流电、低频、中频、高频、静电疗法
B.直流电、低频、中频、脉冲、静电疗法
C.交流电、低频,中频、高频、静电疗法
D.交流电、低频、中频、脉冲、静电疗法
E.直流电、低频、中频、交流电、静电疗法
『正确答案』A
12.光疗法
(1)红外线疗法:红外线波长为760nm至15μm。

目的:改善循环(皮下组织吸收)+消肿镇痛+保证干燥。

(2)紫外线疗法:紫外线波长为400~180nm,透入相当于表皮深层,部分达到真皮层、毛细血管和末梢神。

杀菌、促进伤口愈合、清创、脱敏、修复等
(3)激光:康复医疗使用的激光多属于低能量激光。

热作用、压强作用、光化学作用、电磁作用、生物刺激作用等
13.超声疗法
利用超声波的特性治疗疾病。

14.热疗法
指利用温度进行的治疗,其中石蜡疗法在国内应用广泛。

四、作业治疗
定义日常生活活动、职业活动、娱乐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等各种作业→对病伤残者进行训练→恢复各项功能的过程,2001年,WHO将作业治疗定义为“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和意义的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发生,以发展为目的,鼓励他们参与贡献社会”
治疗作用改善躯体感觉和运动功

可促进全身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增强体力与耐力,
促进感觉的恢复
改善感知和认知功能
通过感知认知训练,提高病伤残者的感知认知功能,包括注
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感觉、知觉能力
改善心理状态
可提高生活情趣,增强自主感、自我价值感、生活信心和愉
悦,调节患者的情绪和积极性,增强信心
提高生活独立能力有利于恢复独立的生活和工作
五、言语治疗
1.定义言语治疗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言语障碍患者进行的针对性治疗。

治疗原则:
①早期开始;
②及时评定;
③循序渐进;
④适当反馈;
⑤患者主动参与。

2.失语症的治疗
治疗目标轻度失语
(如命名性失语)
改善语言和心理障碍,适应职业需要
中度失语
(如运动性失语)
发挥残存能力及改善功能,适应日常交流需要重度失语
(完全性失语)
发挥残存能力以减轻家庭帮助(无法达到正常水
平)
治疗时机意识清楚,病情稳定者发病3~6个月是言语功能恢复的高峰期,2~3年者也可能改善
言语训练语音训练、听力理解训练、口语表达训练(单词、句子和短文训练)阅读理解及朗读训练以及书写训练
实用交流能力训练实用交流促进技术、交流策略、代偿手段训练等
3.构音障碍治疗(言语器官的功能失调,非口吃)
(1)构音器官训练:包括放松训练、呼吸训练、下颌运动训练、口唇运动训练、舌运动训练、鼻咽腔闭锁训练(软腭训练)等。

(2)发音训练:发音启动、发音延长、音量控制、音高控制及鼻音控制训练等。

(3)语音训练:构音组合训练、句子组合训练等。

(4)语言节奏训练。

(5)言语代偿方法训练。

六、康复工程
主要包括假肢、矫形器、助行器和轮椅。

无障碍设施(残疾人洗手池、电梯等)一般也归纳在康复工程的范畴。

七、康复治疗的主要适应证
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炎、神经痛
肌肉骨关节病各类关节炎、肌炎、肌腱韧带损伤、颈椎病、腰椎病、骨折、手外伤等
心肺疾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
感染性疾病软组织、骨关节、内脏器官、伤口等感染性疾病
其他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小儿脑瘫、烧伤、癌症等
知识点四: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
一、脑卒中的康复
二、颈椎病的康复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康复
四、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
五、压疮的预防和康复
一、脑卒中的康复
(一)急性期亦为软瘫期,约持续1~3周
急性期康复目标:在运动功能评定的基础上,设法
A.减轻瘫痪肢体异常的痉挛模式;
B.促进肌张力和主动运动出现;
C.预防压疮、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治疗措施与方法
1)肢体摆放和体位转换;
2)偏瘫肢体被动活动;
3)床上活动;
4)物理因子治疗(拍背、冰刺激等);
5)传统疗法(有按摩和针刺治疗);
6)药物治疗可选用溶栓剂、脱水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和降压、感染等对症治疗药物等。

(二)恢复早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恢复早期(亚急性期)是指发病后的3~4周,患者从偏瘫侧肢体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到痉挛明显,患者能主动活动偏瘫肢体,但肌肉活动均为共同运动。

治疗措施与方法
1.床上与床边活动;
2.坐位活动(坐位平衡训练+偏瘫侧上肢负重+上肢功能活动+下肢功能活动);
3.站立活动[站立平衡训练+偏瘫侧下肢负重(单腿负重)+上下台阶运动患者面对台阶];
4.平行杠内行走;
5.室内行走与户外活动;
6.物理因子治疗;
7.传统康复疗法常用的有针刺和按摩等方法;
8.作业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水平是反映康复效果和患者能否回归社会的重要指标
运动性功能活动增大患者的肌力、耐力、平衡与协调能力和关节活动范围
辅助用具或假肢使用训

充分利用和发挥已有的功能可配置辅助用具或假肢
9.步行架与轮椅的应用;
10.言语治疗。

(三)恢复中期康复治疗脑卒中恢复中期一般是指发病后的4~12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3~4期。

此期患者从偏瘫侧肢体肌肉痉挛明显,能主动活动偏瘫侧肢体,但肌肉活动均为共同运动到肌肉痉挛减轻,开始出现选择性肌肉活动。

治疗目标是以加强协调性和选择性随意运动为主。

如以下的各种治疗
1.上肢和手的治疗性活动-尤要重视“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的恢复规律;
2.下肢的治疗性活动;
3.作业性治疗活动(琴棋书画,使用交通通讯工具);
4.认知功能训练。

(四)恢复后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恢复后期一般是指发病后的4~6个月,相当于Brunnstmm分期5~6期。

此期患者大多数肌肉活动为选择性的,能自主活动,不受肢体共同运动影响到肢体肌肉痉挛消失,肌肉活动为选择性的,分离运动平稳,协调性良好,但速度较慢。

训练包括
1.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
2.下肢功能训练;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4.言语治疗;
5.认知功能训练;
6.心理治疗;
7.支具和矫形器的应用。

(五)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卒中后遗症期是指脑损害导致的功能障碍经过各种治疗,受损的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
改善,此时为进入后遗症期。

临床上有的在发病后6~12个月,但多在发病后1~2年。

此期的康复治疗应加强残存和已有的功能,即代偿性功能训练,避免原有症状加重。

(六)脑卒中特殊临床问题的处理
1.肩部问题——应肱骨外旋位作肩部活动,可加用局部理疗、中药外用和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等配合治。

2.痉挛与挛缩——肌松药物。

3.吞咽困难(颅脑损害严重或有脑干病变常出现吞咽困难并有构音障碍)治疗方法--转后:
①唇、舌、颜面肌和颈部屈肌的主动运动和肌力训练;
②一般先用糊状或胶状食物进行训练,少量多次,逐步过渡到普通食物;
③进食时多主张取坐位,颈稍前屈易引起咽反射;
④软腭冰刺激有助于咽反射的恢复;
⑤咽下食物练习呼气或咳嗽有助于预防误咽;
⑥构音器官的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

4.下肢深静脉血栓
①下肢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②抬高下肢(卧床时)和穿压力长筒袜;
③下肢外部气压循环治疗;
④对主动活动差进行下肢肌肉功能性电刺激,对已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可采用肝素抗凝治疗、尿激酶溶栓治疗、血管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5.肺炎
吸入性肺炎——治疗原发病和吞咽功能训练预防;
坠积性肺炎——后者可以通过呼吸功能训练、主动咳嗽和体位排痰以减少其发生。

6.压疮——翻身+充气垫的使用+保持清洁。

7.抑郁——心理康复+抗抑郁药物(氟西汀)。

(七)脑卒中的预后——痊愈、死亡、后遗症
1.影响脑卒中功能结局的因素
年龄,合并症与继发性功能损害,病灶部位与严重程度,康复治疗,家庭与社会的参与。

2.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病人的内在因素,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完成各项康复治疗计划,和家属、医务工作者一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恢复最大功能,迈向新的生活。

(八)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1.选择最佳的早期康复介入时机(平稳马上进行)。

2.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订,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

3.康复治疗贯穿于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循序渐进。

4.康复治疗必须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和康复工程方法等。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
A.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B.保存生命
C.回归单位,回归生活
D.建立新的神经网络
E.生活自理
『正确答案』A
康复治疗介入最佳时间段为
A.任何时间段
B.疾病恢复期
C.病情发展中期
D.病情稳定4周后
E.生命体征稳定后
『正确答案』E
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穿衣时应
A.先穿患侧,再穿健侧;先脱患侧,再脱健侧
B.先穿患侧,再穿健侧;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C.先穿健侧,再穿患侧;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D.先穿健侧,再穿患侧;先脱患侧,再脱健侧
E.随其自然
『正确答案』B
二、颈椎病的康复
(一)颈椎病的主要分型及临床表现
(二)康复治疗
1.目的
(1)减轻颈神经根、椎动脉、硬膜囊和交感神经受压或受刺激现象。

(2)缓解肌痉挛,增大椎间隙或椎间孔。

(3)增强颈部和肩胛带肌力,保持颈椎稳定性。

2.康复治疗方法
(1)颈椎牵引:神经根型首选,通过拉大椎间孔径,减轻神经根压迫
牵引角度神经根型采用前屈位牵引(15°~25°)椎动脉型和脊髓型采用中立位牵引(0°)
牵引时间20~30min/次:1~2次/日,3~5天/W,10~14天为1个疗程,持续4~6周
牵引重量起始重量以体重的1/12~1/8,平均10%
增加重量3~5天增加1kg,最大可达10~12kg
牵引方式持续牵引与间歇牵引
(2)超短波或微波治疗。

(3)中频电或低频电治疗。

(4)超声波治疗。

(5)低频脉冲磁疗。

(6)手法治疗。

(7)针灸、按摩。

(8)药物离子导入。

(9)颈椎操及运动疗法等,以上多种方法可配伍选用。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康复
(一)功能评定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功能评定的内容包括:
1.肺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呼气总量的比值减少(<70%),最大自主通气量减少(<预计值的80%)
2.运动试验常用活动平板和功率自行车试验。

试验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六级评定
0级:活动不受限,无症状。

1级:一般活动时稍气短。

2级:一般走无气短,较快走或上下楼梯时气短。

3级:行走百米时气短。

4级:讲话、穿衣、轻微活动时气短。

5级:安静时气短,不能平卧。

0无1稍2楼梯,3百4说5安静
(二)康复治疗
(1)超声雾化吸入;;
(2)超短波电疗法;
(3)体位引流:借助不同体位将支气管内分泌物引流出;
(4)咳嗽训练;
(5)腹式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是低耗高效的呼吸形式,是通过增加膈肌活动;
(6)运动训练:采用提高肌肉供血量,增强运动耐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方法;
(7)作业治疗:作业治疗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

四、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
(一)康复治疗原则
1.控制或消除尿路感染。

2.使膀胱具有适当排空能力。

3.使膀胱具有适当控尿能力。

4.尽量不使用留置导尿管。

(二)康复治疗方法
1.间歇导尿。

2.膀胱训练
耻骨上区轻叩法;
屏气法(痔疮、疝气患者慎用,膀胱输尿管反流患者禁用);
扳机点法(腰骶神经阶段区找扳机点,挤压阴茎/蒂);
电刺激法(刺激骶神经根区);
磁刺激法(刺激骶神经达到排尿的目的,但较温和)。

五、压疮的预防和康复
(一)概述
1.病因垂直作用于皮肤表面的机械压力是导致压疮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压力必须持续一定的时间,超过一定的强度。

剪切力和摩擦力也可使皮肤损害产生压疮。

2.危险因素
(1)运动:控制身体姿势,能力的丧失或减弱是压疮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2)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可成为形成压疮的病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