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最全内容
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03108de7375a417866f8ffe.png)
与肩周炎:后者在肩关节周围有压痛, 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尤以外展为甚; 对痛点封闭效佳,影像学检查可资鉴别。
2.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肩背或颈枕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隐 痛或剧痛;沿脊神经走向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 痛,伴针刺样或过电样麻感;颈部活动或腹压 增高时症状加重;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或有斜 颈;患肢发沉、无力,握力减弱或持物坠落。
检查:颈肌紧张,颈肩部有压痛点;X线 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椎体 关节失稳,轻、中度梯形改变,侧位片 可见双边双突征。
1.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的诊断要点: (1)颈、肩部及枕部疼痛。 (2)颈肌紧张,头颈部活动受限。 (3)X线片示:生理曲度改变,椎体序列
不整,小关节可出现双边双突征。
颈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与腕管综合征:后者腕中部加压试验阳性(用 手压迫或叩击腕中部,出现拇、示、中指麻木 或刺痛);腕背曲试验阳性(让患者向背侧屈 曲腕关节约1分钟,出现拇、示、中指麻木或 刺痛);痛点封闭有明显疗效。
3.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头部过伸或转动时可出现眩 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症;或 猝然摔倒,摔倒时神志多清。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与梅尼埃病:为内耳淋巴回流受阻引起, 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耳鸣,波动性和感 音性听力减退;眩晕与头颈部活动无关。
与颅内肿瘤:后者可出现眩晕、头痛、 呕吐、偏瘫等症, CT或MRI可资鉴别。
4.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四肢麻木、酸胀、烧灼感、 僵硬无力;头痛、头懵、排尿、排便困 难;重者活动不便、走路不稳,甚至出 现瘫痪。
关于颈椎病的全面科普知识
![关于颈椎病的全面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306cb4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7.png)
关于颈椎病的全面科普知识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致使脊髓神经受压导致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
颈椎是灵活性与负重最大的节段,患有颈椎病者初期表现为颈肩部疼痛,由于劳损导致肌筋膜炎,需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反复发作影响健康。
颈椎病常见症状是颈肩部周围慢性疼痛,其余临床表现为颈肩臀部僵硬麻痹等,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颈椎病分辨率逐年升高,对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医疗负担。
需要正确认识颈椎病病因特征,通过有效的检查方法科学诊断,根据病情采取措施预防治疗颈椎病。
一、颈椎病病因症状1.颈椎病主要病因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等总称,由于颈椎长期劳损导致神经根受压出现临床综合征。
主要病因包括慢性劳损,颈椎病发病机制主要是颈椎机械力学平衡失调,静力平衡系统主要由颈椎关节等构成。
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颈椎小关节增生硬化等结构退变导致颈椎静力平衡失调。
颈椎管内径对颈椎病发生有密切的关系,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主因,椎间盘退变演变系列颈椎病病理解剖改变。
慢性劳损是超过正常生理活动限度的活动,直接影响颈椎病发生治疗等,因其不同于明显外伤易被忽视,劳损原因包括不良睡眠体位。
1.颈椎病临床表现颈椎病临床表现症状与组织受累程序等有关,主要有上下肢无力,头晕恶心呕吐等。
颈椎病不同类型临床表现存在差异,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为痛点封闭无显效,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主要是除颈椎外病变导致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脊髓损害,包括除脊髓肿瘤损伤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局部型颈椎病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改变。
颈型颈椎病是常见颈椎病,突出症状为颈肩部慢性疼痛,为患者造成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
由于人们日常生活方式改变,长期处于低头工作导致颈椎病慢性疼痛发病率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颈椎病检查与诊断1.颈椎病的检查颈椎病检查方法包括试验检查与X线检查等,颈椎病物理检查方式有前屈旋颈试验,上肢后伸试验等。
压顶试验通过右手握拳轻扣出现肢体放射性痛麻说明有根性损害,双手叠放于头顶间向下压可诱发症状。
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
![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125e80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6.png)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 变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椎间盘 退变后,椎体间松动而失稳,椎体缘或小关 节产生骨赘,或间盘破裂脱出等压迫神经根、 脊髓和椎动脉而引起各种症状。此为主要原 因。
外伤
约5~10%的病人有急性外伤史,多为诱因。
慢性劳损
长期的低头工作,姿势不良,不当的枕头和 睡姿可造成颈部劳损,使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促使小关节的增生和退变,从而导致颈椎病 的发生。
外邪侵袭,先天性 畸形(椎管狭窄)
西医分型 中医分型
局部型(颈型) 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 交感神经型 混合型 脊髓型 痹痛型 眩晕型 瘫痪型
1、颈项强痛,或颈部不适。
手握力减退或肌萎缩。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或椎间孔挤压试 验阳性。
X线检查:正位显示钩椎关节或椎间关节 变窄;侧位显示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 有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显示椎间孔变 窄。
CT:可显示椎管和神经根管狭窄,椎间 盘突出和神经根受压。
椎动脉型 占(15%)
脑供血、供氧不良的表现:头痛、眩晕 或猝倒,且多因转颈、颈后伸或侧弯而 加重。
眩晕型: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
气虚下陷:补中益气汤
痰瘀交阻:温胆汤
气血两虚:归脾汤
痿软证:补阳还五汤
痛点封闭:适于颈型、神经根型 椎管内封闭(硬膜外封闭):适于各型颈椎病
适应症:1、经系统长期的非手术疗法确实无效者;2 、 (脊髓型)有脊髓压迫症状且进行性加重者;3 、严重影响 病人生活的,已确诊的颈椎病。
交感神经受压征象:耳鸣、耳聋,视物 不清、记忆力或智力下降,头部昏沉、 头脑不清感。
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a5cbbd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d.png)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是临床医生指导诊断和治疗颈椎病的准则,
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诊断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般适用于颈椎病的诊治与康复指南:
1. 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疼痛
的程度、部位和性质,以及有无神经损伤的征象,如肌力减退、感
觉异常等。
此外,医生还需要进行颈椎的体格检查,包括触摸颈椎、测量颈椎的活动度等。
2. 影像学检查:通常采用X线、CT或者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颈椎病的诊断。
X线可以显示颈椎的骨结构,CT和MRI可以更加详细地观察颈椎的软组织结构和椎间盘的状况。
3.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的颈椎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如休息、生
活方式调整、理疗、药物疗法等。
理疗包括颈部牵拉、物理疗法、
康复运动等。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颈椎病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
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的选择会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
因素。
5.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对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疼痛管理等,旨在增加颈椎的稳定性、改善颈部功能、减轻疼痛和恢复生活能力。
总之,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治疗颈椎病,同时也提醒患者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所以对于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有效。
因此,患者应尽早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更具体的建议。
颈椎病中医诊断辨证与论治
![颈椎病中医诊断辨证与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8af1e2f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a.png)
颈椎病中医诊断辨证与论治
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可有如下几种:1、风寒痹阻型:患者多有风寒侵袭病史,局部以冷痛为主,遇寒冷刺激后加重,伴有手臂麻木发冷、全身酸楚、畏风恶寒等表现。
治宜温经活血,代表方为桂枝葛根汤;2、气滞血瘀型:患者多有外伤史或为伏案工作者,有固定疼痛点,颈部僵直活动不利,肩部有压痛。
治宜活血化瘀,以补阳还五汤加减;3、肝肾亏虚型:主要表现为颈肩疼痛,伴头晕眼花、耳鸣、腰膝酸软等全身症状。
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的一系列功能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部僵硬、活动受限,还可出现上肢放射性麻痛、无力,头晕、呕吐等症状。
中医建议保守治疗外敷济愈堂颈椎顺古安玉贴效果显著。
1.后颈部疼痛,用手向上牵引头颈可减轻,而向下加压则加重者,大多为颈型颈椎病。
(贴在发根处)
2.颈部疼痛的同时,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与)麻木者,大多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以第5、6、7节颈椎为中心贴上)
3.闭眼时,向左右旋转头颈,引发偏头痛或眩晕者,大多为椎动脉颈椎病。
4.颈部疼痛的同时,伴有上肢或(与)下肢肌力减弱及肌体疼痛者,大多为脊髓型颈椎病或是合并颈椎椎管狭窄.
5.低头时,突然引发全身麻木或有“过电”样感觉者,大多为脊髓型颈椎病,尤其是合并有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症者。
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f0d1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d.png)
谢谢观看
定性。
全身运动
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可以 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缓解颈椎
疼痛和僵硬感。
04
颈椎病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与康复
总结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主要症状包 括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和放射痛。治疗方法包括保守 治疗和手术治疗,康复过程需注意颈椎保护和功能锻 炼。
详细描述
病例三:混合型颈椎病的综合治疗
总结词
混合型颈椎病是指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颈 椎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 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康复过程需注意颈椎保护和 功能锻炼。
详细描述
混合型颈椎病是指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颈椎 病,如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同时存在。这种类型的 颈椎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治疗,如颈椎间盘退 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炎症等因素。治疗方法包括保 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和颈椎牵引等,手术治疗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 术方式。康复过程需注意颈椎保护和功能锻炼,以促进 颈椎功能恢复。
病例二: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手术
总结词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病类型,主要症状包 括四肢无力、行走不稳等。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
详细描述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 等原因引起的脊髓受压,导致一系列症状。主要症状包 括四肢无力、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等,严重时可能导致 瘫痪。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X线、CT和MRI等 。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减压植 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术后 需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颈椎病的中西医诊断
![颈椎病的中西医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153c0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6.png)
颈椎椎管狭窄
颈椎椎管狭窄主要表现为脊髓受压的症状,如四肢无力、 行走不稳等,而颈椎病则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受压的症状, 如上肢麻木、疼痛等。
颈椎肿瘤
颈椎肿瘤的疼痛呈进行性加重,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 而颈椎病则表现为间歇性疼痛,X线检查可见颈椎退行性 改侧搏动性头 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颈椎病引起的头痛通常为枕部疼 痛,伴有颈部僵硬、活动受限等
CHAPTER 05
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姿势
适量运动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颈椎压力,应 适时休息,并调整坐姿、卧姿,使颈椎得 到充分休息。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等,有 助于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提高颈椎稳定性 。
合理饮食
定期检查
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取富含钙、磷等矿物 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手腕部疼 痛、麻木等症状,颈椎病引起的 上肢麻木通常伴有颈部疼痛、活 动受限等症状。
CHAPTER 04
治疗方案
西医治疗
西药治疗
手术治疗
根据颈椎病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 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西药进行治疗, 如非甾体消炎药、肌肉松弛剂等。
对于严重的颈椎病,如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骨折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如有颈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调护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 如非甾体消炎药、肌松剂等,以缓解疼痛、
消炎止痛。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颈部康复训练,如颈椎 操、颈部肌肉锻炼等,有助于增强颈部肌
肉力量,改善颈椎稳定性。
物理治疗
如热敷、按摩、牵引等物理治疗方法,可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颈椎病自我诊断与治疗方法PPT
![颈椎病自我诊断与治疗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e3a8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3.png)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颈椎病自我诊 断与治疗方法
PPT
目录 颈椎病自我诊断 颈椎病自我治疗方法 就医建议
颈椎病自我诊 断
颈椎病自我诊断
颈椎病的症状:颈部疼痛、颈 部僵硬、头痛、肩膀疼痛等
自我诊断方法:观察症状是否 与颈椎病相符,注意是否有颈 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出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颈椎病自我诊断
确认诊断: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 建议就医进行专业诊断
颈椎病自我治 疗方法
颈椎病自我治疗方法
休息与保护:避免长时间低头 、保持正确坐姿与站姿、避免 颈部受凉等
热敷与冷敷:使用热水袋或热 毛巾敷在颈部可缓解疼痛,冷 敷则适用于急性疼痛或肿胀
颈椎病自我治疗方法
颈部运动:进行颈部伸展、旋转、侧屈 等运动,可缓解颈椎病症状 中药熏蒸:可选用适合个人情况的中药 进行颈部熏蒸,有助于缓解症状
颈椎病自我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可选用非处方药物 如止痛药进行疼痛缓解,但需 遵医嘱使用
就医建议
就医建议
如果症状严重或自我治疗无效,建议就 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医生建议: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身体 检查,推荐适合个人情况的治疗方案
就医建议
物理疗法:如针灸、理疗等, 可辅助治疗颈椎病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颈椎病 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混合型颈椎病诊断与治疗PPT
![混合型颈椎病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9fd87d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0.png)
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影 像学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综合判断诊断。
PART FOUR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 芬等,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
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 B1等,用于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
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乙哌立 松等,用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镇静安眠药:如苯二氮卓类、巴比 妥类等,用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 焦虑和抑郁
颈部疼痛:颈部肌 肉紧张、僵硬,疼 痛可放射至肩部、 上肢
头晕、头痛:颈椎 病可引起脑供血不 足,导致头晕、头 痛
手臂麻木、无力: 颈椎病可压迫神经 根,导致手臂麻木、 无力
颈椎活动受限:颈 椎病可导致颈椎活 动受限,影响日常 生活
PART THREE
X光检查:观察颈椎的形态和结构
超声检查:观察颈椎的血管和神经结构
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保持心情愉快
定期进行颈椎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颈 椎病
颈椎牵引:缓解颈椎压力,改善颈椎生理曲度 颈椎按摩: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颈椎操:增强颈椎肌肉力量,提高颈椎稳定性 颈椎热敷:缓解颈椎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颈椎康复器:辅助颈椎康复,提高康复效果 颈椎康复训练:结合以上方法,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CT检查:观察颈椎的骨性结构,如椎间盘、 椎体、椎弓等
MRI检查:观察颈椎的软组织,如椎间盘、 神经根、脊髓等
核素扫描:观察颈椎的血液循环和代谢情况 肌电图检查:观察颈椎的神经功能情况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 等,观察颈椎结构、椎间盘、 神经根等
血液检查:检测血常规、血 生化、免疫学等指标
肌电图检查:检测肌肉和神 经功能,判断神经损伤程度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颈椎病的诊断与护理
![颈椎病的诊断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50a6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3.png)
避免自行诊断与治疗
颈椎病是一种 复杂的疾病, 需要专业医生 的诊断和治疗。
自行诊断可能 会导致误诊, 延误治疗时机。
自行治疗可能 会加重病情, 甚至导致严重
的并发症。
如果出现颈椎 病的症状,应 及时就医,听 从医生的建议 进行治疗和护
理。
关注并发症的预防
颈椎病可能导 致头晕、头痛、 肩颈疼痛等症 状,需要及时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 如阿司匹林、布 洛芬等,用于缓 解疼痛和炎症
肌肉松弛剂:如 氯唑沙宗、乙哌 立松等,用于缓 解肌肉紧张和痉 挛
神经营养药:如 甲钴胺、维生素 B1等,用于营养 神经和促进神经 修复
中药:如川芎、 白芍、甘草等, 用于活血化瘀、 舒筋活络、止痛 等
物理治疗
颈椎按摩:通过按摩手法放 松颈椎肌肉,缓解疼痛
定期调整坐姿和睡姿,保 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
注意病情变化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颈椎病的检查,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
症状观察:注意观察颈椎病的症状, 如疼痛、麻木、无力等,以便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 个姿势等,以减轻颈椎病的症状。
运动锻炼: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 颈椎操、游泳等,以增强颈椎的稳定 性和灵活性。
康复训练
颈椎牵引:缓解颈椎疼痛, 改善颈椎生理曲度
颈椎操:增强颈椎肌肉力 量,改善颈椎活动度
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颈椎矫正器:纠正不良姿 势,减轻颈椎压力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 食物选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豆制品等 避免食物: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 饮水: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程序
![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9977a07ef242336c1eb95e68.png)
一、定义: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者,称之为颈椎病。
通过对颈椎病全程的分析与全面观察,已经表明本病主要起源于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
二、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概述(一)发病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主要取决于在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窄条件下的退行性变,其他因素包括劳损、畸形、外伤与炎症等则可视为诱发因素或称为次要因素。
(二)发病机制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就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
依据椎间盘的退变过程及以后的发展,可将其发病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述。
1、早期椎间盘变性及椎节位移阶段椎间盘退变→髓核突出或脱出→刺激局部窦椎神经(出现颈部症状)→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和/或脊髓→后纵韧带和骨膜撕裂→韧带椎间盘间隙→局部创伤性反应及血肿形成。
2、后期----骨刺形成(骨质增生)阶段(1)骨刺的形成是椎间盘退变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表明颈椎的退变已经达到难以逆转的阶段。
此期病理变化特点如下:韧带—椎间盘间隙血肿(骨膜下血肿)→机化、钙化、骨化→形成骨赘(骨刺)两侧钩突、椎体后上缘→引起一系列继发改变(2)此期治疗原则是:①无症状者应注意预防各种可增加退变及诱发疾病的因素。
②有症状者则必须设法积极治疗、以使其停止进展及消除对邻近组织的压迫与刺激。
(3)外科手术仅仅可以切除骨刺以促使局部建立新的平衡关系,但不能彻底改变患节退变所造成的病理结果。
三、颈椎病的分型和诊疗程序(一)颈型颈椎病1、诊断标准:1)临床特点:主诉颈、肩及枕部疼痛等感觉异常,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及颈部呈僵直状。
2)影像学改变:X线侧位片上颈椎曲度变直或轻度梯形变,MR成像显示椎间盘变性或后突征。
3)除外其它疾患:主要是除外颈部扭伤、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织炎及其它非颈源性的颈、肩部疼痛。
2、治疗原则:1)避免与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应注意睡眠及工作体位,避免长期曲颈、头颈部外伤、劳损及寒冷刺激。
2)以非手术疗法为主,理疗、按摩、颈围外用、轻重量(1-1.5kg)的牵引疗法等均可使症状缓解。
5种颈椎病症状、诊断及正骨治疗
![5种颈椎病症状、诊断及正骨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882ad7f0975f46527d3e1ae.png)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和颈部损伤等因素引起的一组症状复杂、影响广泛的临床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
好发于30~60岁的人群,近年来发病率高,且有明显低龄化趋势。
一、颈椎病的5大病因病理1、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组织出现退行性改变,椎间盘变薄,椎间隙变窄,导致椎间关节不稳,不断发生病理性滑脱或轻微创伤,久之,会出现椎体边缘、关节面的骨质增生,以及钩椎关节增生。
待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等临近组织受压,并引起相应症状。
2、颈椎急慢性劳损各种急性损伤,如扭挫、跌扑等,或者因长期从事低头工作、枕头与睡眠姿势不当、日常生活姿势不良、反复落枕等均可造成椎间盘、韧带、后关节囊、颈椎深浅肌肉等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筋出槽骨错缝”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3、脊柱或全身生物力学失衡、颈椎及肩胛胸壁关节失稳引起的颈椎周围肌肉群失调,继发颈椎关节或者肌肉出现代偿而出现相应的症状4、风寒湿邪侵袭颈项部受风寒湿邪侵袭,经脉阻滞,肌肉筋挛、致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也可出现颈椎病的一系列症状或诱发颈椎病。
5、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经络不通或者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诸症。
二、5种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颈型颈椎病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1 早期可见颈项、肩背部的痉挛性疼痛,颈部不敢转动或歪向一侧,转动时往往和躯干一同转动。
2 急性期后,常感到颈肩和上背部酸痛,不能持久伏案工作;可有头痛、后枕部疼痛和上肢无力;晨起后颈项部发硬、发紧、活动不灵,反复出现“落枕”。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表现:1 疼痛主要发生于头、颈项、肩背、上肢和手部,可表现为钝痛、酸痛、灼痛或隐隐作痛,或过电样窜麻痛。
个别急性发作者疼痛剧烈,以致坐卧不安,日夜不眠。
咳嗽、打喷嚏、以及颈部疲劳和枕头高低不等均可使疼痛加重。
头颈部的活动或某种姿势和体位的改变,往往能加重或缓解疼痛,并可引起突然的窜痛。
颈椎病的分类及诊断治疗原则
![颈椎病的分类及诊断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24d587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b.png)
颈椎病的分类及诊断治疗原则近年来在颈椎病的研究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仍缺乏一种为大家所能接受的、合理的分类标准。
因此,在诊断、疗法选择和预后判定等方面也难以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
事实上,由于每例颈椎病患者的病理生理与病理解剖的特点不同,其症状与体征当然差异较大。
反之,取两份颈椎退变及骨刺生长相似的X线片,再去追查患者的临床特点,亦可发现其临床表现相距甚大。
由此看来,要想全面地、正确地判定患者的病情,必须对其分类与分型加以研讨。
在临床上,对颈椎病分型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缺点,现就临床常用而容易掌握的分型方法介绍如下。
它是根据患者的症状或症候群特点来确定的一种分型法。
首先归纳患者的症状特点,看其是由于椎管内及其邻近何种组织受累,再将此受累组织冠以“型”即谓之。
按上述标准,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各种类型:I颈型——以颈部症状为主。
Ⅱ神经根型——主要累及颈脊神经根而出现上肢症状。
Ⅲ脊髓型——因脊髓受压而引起四肢运动及感觉障碍。
IV椎动脉型——表现为椎动脉供血不全及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受刺激症状。
V食道压迫型——以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
VI混合型具有前者两组以上症状者。
现将以上各型分述于下。
一、颈型颈椎病最为常见,以颈部症状为主。
1.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在颈椎退变开始,主要表现为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继发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
常于晨起、过劳、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
椎节的失稳不仅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防御性痉挛,且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及两侧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并出现颈部症状。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等;少数病例可因反射作用而有一过性上肢(或手部)症状,其范围与受累之椎节相一致。
当机体通过调整及代偿作用,并使颈部建立起新的平衡后,上述症状即消失。
因此,大多数病例多可自愈,或仅需采取一般性治疗措施即可。
2.临床特点①年龄:以青壮年为多。
个别也可在45岁后首次发病,后者大多属于椎管矢状径较宽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病理
外伤是诱发本病的因素 长期劳损 椎间盘脱出压迫
牵拉韧带骨膜下出血
骨化-骨赘
纤维寰 钩椎关节增生 黄韧带钙化 褪变失稳 后纵韧带骨化
水肿-炎症
压迫或 无菌性炎症
椎A N根 脊髓
概况 解剖结构 临床分型 临床表现及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与调摄
解剖结构
解 剖 结 构 特 点
解剖结构
一、颈部椎体的结构特点
临床表现及诊断
2、麻木型临床表现:
受累神经 支配区域出 现麻木,多 见于中下段。
临床表现及诊断
体征:
颈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后 仰位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椎间 孔分离试验阳性;受累脊神经后 根所支配的皮肤节段感觉障碍; 腱反射正常,肌力、肌张力正常。
颈椎病 诊断与治疗
概况 解剖结构 临床分型 临床表现及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与调摄
概况
1、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及其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临近组织 (脊髓 、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 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症候群, 又称颈椎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颈、 肩臂、肩甲上背及胸前区疼痛,上肢 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
解剖结构
髓核 纤维环
解剖结构
韧带 a.前纵韧带:限制脊柱 过伸 b.后纵韧带:限制脊 柱过屈 c.黄韧带:协助围成椎 管,限过屈 d.棘间韧带 e.棘上韧带 在项部--项韧带 f.横突间韧带
解剖结构
主要神经、 血管及脊髓分布
解剖结构
颈部肌肉:
解剖结构
概况 解剖结 构 临床分型 临床表现 及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与 调摄
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传统的颈 椎病, 本病多颈部软组织劳损、外伤、骨赘形 成、韧带劳损、关节囊松弛、椎间关节 变异等,造成椎间孔缩小,刺激或压迫 神经根所致。
临床表现及诊断
根据神经根损伤的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分
根
麻
萎
痛
木
缩
型
型
型
临床表现及诊断
1、根痛型临床表现
典型的根性疼痛。 根据神经支配的区 域不同出现不同部 位的疼痛。如C4以 上,疼痛主要表现 在颈丛神经分布区 域(头、颈、项背 部)。
临床分型
中医分型
痹
眩
瘫
混
痛
晕
痪
合
型
型
型
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床分型
颈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西
脊髓型颈椎病
医
分
椎动脉型颈椎病
型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混合型颈椎病
概况 解剖结构 临床分型 临床表现及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与 调摄
临床表现及诊断
共同临床表现
颈项强痛,或颈部不适。 颈部活动受限 前屈、后伸[35-45度]、 左侧弯、右侧弯[各45度]、 左右旋转[60-80度])
概况
2、发病率
颈椎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 而显著提高。据报道在 1.7%~17.6%,大多数发生在40岁 以后,50岁以上可达25%,60岁以 上达50%,而70岁以上几乎可达 100%。目前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近年来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颈椎 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概况
3、颈椎病的中医认识
中医关于颈椎病的论述,散见于“痹证”、 “痿证”、“头痛”、“眩晕”、“项强”、 “项筋急”、“项肩痛”等。
汉 张仲景《伤寒论》:“项背强几 几,……,桂枝葛根汤主之。
明 张璐《张氏医通》:“肾气不循故道, 气逆挟脊而上,致肩背痛,……或观书对奕久 坐致脊背痛”。
4、病因
概况
(1)年龄因素: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随着年龄 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 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 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基础。 另外,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 (2)慢性劳损:系颈部肌肉、骨骼长期、反复 受到不正常应力的结果,如长期低头伏案工作, 高枕睡眠等均可致颈部肌肉、韧带的慢性劳损。
概况
(6)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各种先天性畸形,如 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情况都易于诱导颈 椎病的发生。 (7)代谢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 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 往往容易产生颈椎病。 (8)精神因素: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情绪不好 往往使颈椎病加重,而颈椎病加重或发作时,病 人的情绪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颈 椎病的症状也更为严重。
体征:1、颈椎活动受限,急性期损伤广 泛者颈部各向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均可受限; 2、颈部肌肉压痛。
临床表现及诊断
诊断要点:
1、颈项部酸、痛、胀等症状及颈部压 痛点。
2、X线片有颈椎曲度改变、轻度位移、 不稳定等。
3、应除外其他疾病,如落枕、冷冻肩、 肌筋膜炎等。
临床表现及诊断
正常曲度
异常曲度-反曲
颈椎:椎体较小,椎孔较大, 关节突近水平位,横突孔。
第1颈椎( 寰椎 ):呈环形
解剖结构
第2颈椎( 枢椎 ):齿突
第7颈椎( 隆椎 ):棘 突特长, 末端无分叉, 隆起明显易触及
解剖结构
二、颈椎椎间盘
概念:连结相邻两椎体的纤维软骨盘 组成:纤维环、髓核、软骨板
髓核
纤维环
椎间盘
作用: 1.连结 2.缓冲震 荡 3.利于运 动
各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颈型颈椎病
主要由于长期低头职业 者或颈部不良习惯姿势致颈 肩肌群软组织损伤,最长损 伤的肌肉是: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前斜角肌、椎旁及 等,以30-40岁 女性多发。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
症状: 颈项强直、酸胀疼痛,或有整个 肩背疼痛发僵;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受限; 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临床表现及诊断
体征:
①颈部活动 受限。②颈 肩背部有明 显的压痛点 并向上肢放 射。
临床表现及诊断
③臂丛神经牵拉 试验阳性。
临床表现及诊断
④头部叩击试验 阳性。
临床表现及诊断
⑤椎间孔压缩 试验阳性。
临床表现及诊断
⑥腱反射异常,主要检查肱二头肌腱和 肱三头肌建的反射。 ⑦感觉障碍,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 早期会出现支配区域感觉过敏,压迫重 或时间长,感觉减退。 ⑧肌力、肌张力改变。检查肌力、肌张 力应两侧对比。
概况
(3)外伤: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 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病的产生与复发。病人往 往在轻微外伤后突然发病,而且症状往往较重, 合并骨折、脱位者则给治疗增加困难。 (4)咽喉部炎症:当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 性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很容易诱发 颈椎病症状出现.或使病情加重。 (5)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狭窄者更易于发生 颈椎病,而且预后也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