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属性的评价及其选择
企业会计计量属性
企业会计计量属性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计量属性的采用作了重大调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计量属性制度。
现行制度关于会计计量属性的重新安排,一方面需要在会计实务中准确执行方可体现其优越性,而深刻理解计量属性的意义、特点是准确采用各种计量属性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新准则对会计计量属性所做的调整,在当前环境下又可能还存有某些缺陷,需要加以论证、分析,以便进一步完善。
这些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的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计量属性及种类诠释从理论的角度,会计计量属性是指“所予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
不过,任何对象都有不同特性方面的量,我们通常指明某种对象的数量时,都是指其特定方面按特定条件计算的数量。
资产都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
所以,资产的计量能够针对其自然属性也可针对其社会属性。
资产自然属性即物理特性方面,主要有重量、体积、面积、容积、包装单位、功能单位等;资产的社会属性即资产的价值属性方面,能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企业的任何资产都由支付一定代价而获得,又都最终用来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因而某一单位物理量资产所含的价值量,既可按其所费代价(成本)计算,也可按其可换入的经济利益(收益)计算,即资产价值量的计量有两种不同的计量属性。
现代会计的“计量”主要指价值量方面的计量。
成本和收益并不是资产价值计量属性的最后区分。
首先,无论成本角度还是收益角度的量,都存有于初始(取得时)、现时(持有期间某时点)、未来(未来存续期间)等特定时间条件中,按不同时间条件,计量属性可分为初始成本、现时成本、未来成本、初始收益、现时收益、未来收益;同时,无论成本量或收益量,能够按个别交易价格确定也能够按市场普遍价格(即“公允价值”)确定,而一项资产按市场普遍价格确定的成本一般又代表相同条件下的收益。
所以计量属性可进一步区分为初始个别成本(即“实际成本”)、现时个别成本(如“重置成本”)、未来个别成本、初始个别收益(如零售企业按售价确定的商品价值)、现时个别收益、未来个别收益(如“未来现金流量”)、初始或现时或未来普遍成本/收益(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评估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评估会计计量属性是指用来衡量和记录会计要素价值的基础。
常见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和现值等。
选择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会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呈现和用户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判断。
因此,评估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至关重要。
历史成本是一种常见的会计计量属性。
根据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属性,企业将各项资产按其购买或者取得时的成本计量,并按照成本减值模型计提合理的减值准备。
这种计量属性的优点是简单明了,能提供相对可靠的信息。
然而,由于历史成本无法反映资产在市场上的真实价值,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报表与实际经济状况出现较大差异。
相比之下,公允价值是一种反映资产和负债市场价值的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能更好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价值变动。
尤其是对于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衍生工具等市场流动性较高的项目,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更能满足用户需要。
然而,公允价值计量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的不稳定性。
此外,现值也是一种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
现值计量反映了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能更好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长期价值。
现值计量在评估投资项目、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然而,现值计量也存在困难和争议,如确定现金流量的可靠性、选择适当的贴现率等问题,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特点、产业环境、用户需求等多个因素。
并且,为了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应当在披露中充分说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和相关的假设条件,以便用户对财务信息进行恰当的解读和分析。
综上所述,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会对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适用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为了确保财务报表能够提供准确、清晰和有用的信息,企业应当综合权衡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会计计量属性,并在披露中提供足够的信息,以满足用户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准确评估和决策需求。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是指在会计核算中,用来度量和记录财务信息的方式和方法。
选择合适的计量属性对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至关重要。
在实践中,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是基于诸多因素的考虑,包括会计准则、企业的特点以及管理层的决策需求。
本文将探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1. 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现值计量和实际价值计量。
历史成本计量是指以购入或建造时的实际发生成本为基础进行核算,适用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以资产或负债在市场上的买卖价格为基础进行核算,适用于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工具等金融资产的计量。
现值计量是指以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基础进行核算,适用于退休福利计划等长期负债的计量。
实际价值计量是指以某一特定指标或者评估模型所确定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核算,适用于无形资产等特殊情况的计量。
2. 选择会计计量属性的基本原则在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财务报表目标一致性原则:选择的计量属性应与财务报表的目标相一致,即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可比性原则:选择的计量属性应具有可比性,使得不同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财务信息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
(3)可靠性原则:选择的计量属性应具有可靠性,能够提供真实、公正、完整的财务信息。
(4)可衡量性原则:选择的计量属性应具有可衡量性,能够便于核算和计量。
(5)经济实用性原则:选择的计量属性应具有经济实用性,能够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获取相关的会计信息。
3. 不同情况下的计量属性选择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财务项目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形的计量属性选择示例:(1)固定资产:通常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因为固定资产的购入成本相对来说是可以明确确定的。
(2)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计量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因为金融工具的价格在市场上是可以观察到的。
(3)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计量可能需要考虑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因此可以采用现值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及选择
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及选择摘要: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被量化描述的客体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
本文对六种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比较,并在比较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选择的理论基础及原则。
关键词:会计计量;计量属性;比较;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是指在会计实务中必须计量的财务会计要素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
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使相同的会计要素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量,从而使会计信息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大相径庭。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信息需求的多元化,选择何种计量属性,从而形成能够达到会计目标的计量模式,是会计改革过程中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迄今为止,会计上出现了 6 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公允价值。
这六种计量属性的出现各有其历史背景和优缺点。
一、会计计量属性的评价1.历史成本通常历史成本是针对资产要素而言的,是取得一定资产而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或所承担的义务。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以币值不变为假设,以交易结果为依据,强调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能够真实、客观地取得经济业务的资料,容易被信息使用者接受。
其局限性为:第一,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在物价变动明显时,其可比性、相关性下降;第二,利润的计算不够真实;第三,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缺乏逻辑统一性;第四,经营业绩和持有收益不能分清,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出现低估,难以真实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
2.现行成本现行成本也称重置成本,指在目前市场条件下取得相同或类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现行成本否定了币值不变,强调资产的持产收益。
现行成本有利于收益的正确确定和资本保全,便于信息使用者区分收益的口径,配比上逻辑一致,财务报表能提供现时信息。
其局限性为:第一,确定重置成本较困难, 无法与原持有资产完全吻合, 从而影响信息的可靠性;第二,报表项目之间缺乏可比性。
3.现行市价现行市价指销售或假设销售某项资产可望获得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关于新会计准则计量属性的认识与选择
作者: 王鲁兵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股改办
出版物刊名: 金融会计
页码: 10-15页
主题词: 计量属性 新会计准则 会计核算过程 会计报告体系 计量单位 会计语言 资金运动经济业务
摘要:会计核算是运用标准化的会计语言,对会计主体各项经济业务和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如实反映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
其中,会计计量是在已确认经济事项应记录于会计报告体系后,运用特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计量属性,确定所涉及会计要素具体金额的过程。
目前,除极少数币值急剧变动的国家和地区外,将计量单位确定为本国(本地区)的名义货币已成为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共识;而计量属性则因其复杂性和多样化,使之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选择和运用尚存在一定分歧。
关于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选择分析
关于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选择分析作者:王敏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21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强财务的科学性管理成为当前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财务会计是经济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计量,作为财务会计的重要特征,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分析会计计量属性的内涵特征,探究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用规律,是促进会计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会计计量计量属性应用选择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向,推动了经济管理模式的探究与创新。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中的核心问题.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对来说,会计计量存在着可供选择的多种计量属性,不同的计量属性有着不同的应用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局限性。
针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选择进行分析,是优化当前企业财务会计模式的重要策略、会计计量属性的概念现代经济管理论认为,会计计量就是对会计要素按照货币量度进行量化的过程,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的过程。
一、会计计量属于一种价值计量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
从会计角度来说,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基础。
会计计量属性,就是会计要素可用财务性是定量化的特性,也就是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特性二、会计要素可以从多个方面予以计量,从而有不同的计量属性会计计量是以货币单位实施的价值计量,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
会计计量是会计计量模式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会计计量模式的运行效率。
企业的资产、负债、产权、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都要经过计量才能在财务会计中得到反映,财务会计的许多理论方法都要涉及会计计量属性问题。
;(1)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是企业的各种资产按其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费用进行核算的成本,具有可验证性特征。
物价变动明显状况下,历史成本计量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弊端。
(2)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相同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作者:徐侪胤来源:《企业导报》2016年第09期摘要: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交易事项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来反映企业的各种财务信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计量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针对五种计量属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对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关键词:计量属性;信息质量;选择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四个环节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应符合可靠性、可理解性、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及时性等8项具体要求。
企业对外报出的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自身所处环境和会计核算密切相关,新会计准则中规定对会计要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科学的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1]。
一、会计计量属性的特征及局限性(一)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叫原始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收到的款项或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无论是资产还是负债要以交易时的金额来入账,强调的是过去时点的价格,一旦入账后,原始价格不得随意更改,更不会随着市场价格波动[2]。
事实上,资产或是负债都会受到经济环境、市场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物价持续上张或者下跌的时期,影响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影响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
(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是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在重置成本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的评价与选择
会计计量属性的评价与选择摘要:企业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会计信息,使会计目标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选择合适的计量属性,形成符合会计目标的计量模式,是会计改革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文章在阐述了多种会计计量属性概念的基础上,评价分析各自的优劣,权衡各种计量属性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从而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在实践中合理的选择与运用,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企业多元化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会计目标;会计计量属性;相关性;可靠性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贯穿于财务会计过程的始终。
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模式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其运行效率。
会计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会计计量在会计信息系统占有重要地位,探究会计计量属性,对于研究会计理论发展,把握当代会计发展方向以及更好的运用于实务具有重要意义。
1 会计计量属性有关概念和评价会计计量是选择合适的计量属性在某一计量尺度下确定并记录经济事项金额的一个过程。
其中,关键是计量属性选择,它是资产、负债等要素可从多方面计量的特性,对会计信息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成本是实际支付的获取某项财物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
其可稽核性使得会计平衡具有客观基础,可防止随意改变会计记录,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另外取得十分直接,成本低廉。
但是,它会因物价变动失去可比性,同时受到衍生金融工具和知识经济的冲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重置成本是指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它能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规避价格变动引起的虚计收益,从而客观的评价企业经营情况。
但是,重置成本的确定较困难,使信息的可靠性下降,受物价变动的影响,使企业的再生产能力出现问题。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后的净值。
它能反映预期变现能力,可以合理反映经济变化及资产实际利用状况,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但应用条件高,需要有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同时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依赖性强,成本较高,可靠性差。
会计计量属性的概念、利弊与选择
重置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 额。重置成本计量属性能够反映资产现时的价值,但可能受到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 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可变现净值计量属性能够反映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但 可能受到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如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价格波动较 大的资产,宜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
根据经济环境选择
如在物价变动较大的情况下,为了更 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可能需要采用 重置成本或现值等计量属性。
根据信息使用者需求选择
如对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可能更倾 向于采用可变现净值等能够反映预期 未来现金流量的计量属性。
02
04
现值
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 行折现后的价值。
会计计量属性的利弊
重置成本
优点是能够反映当前市场价值 ;缺点是确定重置成本较困难 ,主观性较强。
现值
优点是能够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缺点是确定现值涉及多个变 量,计算复杂。
历史成本
优点是客观、可靠、可验证; 缺点是可能与现实脱节,不能 反映真实财务状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交 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 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则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 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07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发展 趋势与展望
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
01
国际化趋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会计准则 正逐渐实现国际化趋同,推动会 计计量属性的规范化。
案例二:重置成本应用
盘盈固定资产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重置成本确定其入账价值 。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计量属性的特点和选择
量 的 核 心 是 会 计 计 量 属 性 . 于 会 计 计 量 对
在 历 史 上 很 早 就 出现 了 , 不 过 刚 刚 开 始 只
都 是 以历 史 成 本 为基 础 的计 量 属 性 . 着 随
然 是 在 这 几 个 会 计 计 量 属 性 中 占有 基 础
性 地 位 。因 此 历 史 成本 计 量 属 性 有 着 它 不
FN CE& E ONOMY 金 融 经 济 I AN C
黼谶 酶蝴 潞秘 蛳 嚣 % 氍 l 强 豫 静 % 霸 秘 *嚣 #辩 强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计量属性的特点和选择
口 黄 伟
摘要 : 国 20 我 0 6年 新 颁 布 的 《 业 会 企 计 计 量 属 性广 泛 的 受 到 争 议 . 于 会 计 计 对 量 属 性 的 选 择 也 是 一 门很 大 的 学 问 . 面 下 我 们 就 在 诸 多 学 者 研 究 的 基 础 之 上 对 各
可 替 代 的 优 势 和 特 点 . 得 其 他 计 量 属 性 使
主 义市场 经济 条件下 市场是 瞬息 万变 的.
随 着金 融工具 的出现 ,证券 市场 的发展 , 历 史 成 本 面 对 越 来 越 多 的 考 验 , 得 不 能 使
满 足 经 济 不 断 发 展 的 需 要 。另 外 会 计 计 量
息 , 而 不 能 满 足 企 业 预 测 未 来 发 展 的 需
要 . 别 是 以资 本 市 场 为 主 要 经 营 场 所 的 特
成 本 、 值 和 公 允价 值 。 然 而 一 直 以 来 会 现
企 业 因此 随 着 市 场 的 发 展 , 史 成 本 计 历
p ; ‘
计 准 则 》中 有 五 项 会 计 计 量 属 性 . 于 会 对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效果比较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效果比较会计计量属性选择是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质量和信息的可靠性。
在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时,需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与实践效果进行比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一、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理论依据1. 可靠性原则可靠性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靠性要求会计计量属性能够准确反映经济实质,防止虚假信息的插入。
在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时,应优先考虑能够提供可靠信息的属性,例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
2. 可比性原则可比性是财务报表的一个重要性质,它要求同类型企业之间的财务报表能够进行比较。
在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时,应考虑能够提供可比信息的属性,以便用户可以对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比较。
3. 确定性原则确定性要求会计计量属性能够提供确定性的信息,即能够确定具体数额的属性。
历史成本是满足确定性要求的一种常见计量属性,因为它能够提供确切的交易金额或成本金额。
二、常见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1. 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会计中最常用的计量属性之一。
它是指以交易实际发生时的价格或成本作为计量依据,能够提供可靠、可比的信息。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适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持有的资产。
2.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能够购买或出售一个资产或清偿一个负债所需付出或收到的金额。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提供与市场相关的信息,但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3. 实际价值或现值实际价值或现值是基于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计算得出的价值。
它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
实际价值或现值计量属性通常适用于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净现值、内部回报率等。
三、实践效果比较1. 可靠性比较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可靠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它可以提供准确的交易金额或成本金额,反映实际发生的交易。
与之相比,公允价值和实际价值或现值计量属性在确定性方面较差,受到市场波动和未来预测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浅论新准则下会计计量属性及其选择
浅论新准则下会计计量属性及其选择我国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提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五种会计计量属性。
本文从比较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入手,重点阐述了新准则下影响计量属性选择的因素,并对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模式进行了分析展望。
标签: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公允价值选择模式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井尻雄士,1973)。
会计计量包括单位和属性两个方面,其中,单位一律使用货币,而属性则出现多重性的选择。
我国传统的会计计量属性采用历史成本,目的在于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而在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界提出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一、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1.历史成本,指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
历史成本以实际交易并经交易双方认可为基础、以原始凭证为依据,具有可靠性、客观性及可验证性;按历史成本原则反映的债权债务是一致的,具有可比性,避免了人为产生的差异,减少了往来单位间的争议;计量相对简单,不用频繁地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节省了信息加工成本。
但历史成本属性的局限性也是显著的:(1)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面向过去, 记录过去已知数, 没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3)提供过去交易时点的信息, 在物价变动时不能如实反映, 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2.重置成本,指企业在现实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若重新购置该项相关资产所需要的全部支出,重置成本与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为资产持有利得。
将现行成本计入成本费用,可以避免在物价变动时虚增收益,确切反映企业维持生产能力所耗费的补偿;以现行成本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现时的财务状况;用现行获得的收入减现行成本在逻辑上似乎统一;能分别反映企业的经营收益与持有利得。
其局限性在于:(1)以现行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受到质疑;(2)持有收益难以处理,如仍列入收益表,则达不到实物资本保全的目的,放弃了收入实现原则;(3)用重置成本作为计量属性不符合稳健性原则。
会计计量属性的分类及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计量属性的分类及影响因素分析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处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旨在为经济交易和事件提供一个确定且一致的计量标准。
在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有不同的分类,包括历史成本计量、实际价值计量、现金等效计量和经济资源计量。
一、历史成本计量历史成本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采用的是其购入成本或可获得的现金流量成本。
这种计量方法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历史成本忽略了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波动,导致信息失真;其次,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存在,历史成本无法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
二、实际价值计量实际价值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以其在市场上能够获得的金额确认。
这种计量方法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实际价值计量需要依靠市场数据,但市场波动和不完善可能导致价值计量的不准确性;其次,实际价值计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估计和判断。
三、现金等效计量现金等效计量是指对于现金及现金等效物的确认,即确认为其面额金额。
现金等效计量的优势在于其确定性和简单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现金等效计量忽略了通货膨胀对现金价值的影响,导致信息不完整;其次,现金等效计量只适用于现金及现金等效物,无法适用于其他资产和负债。
四、经济资源计量经济资源计量是指对于公司拥有的经济资源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其预期的经济利益为基础。
这种计量方法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公司的价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经济资源计量需要对未来经济利益进行估计,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其次,经济资源计量需要依赖于会计估计和判断,容易受到管理层意愿和动机的影响。
影响会计计量属性的因素有多方面,包括经济环境、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管理层决策等。
首先,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计量属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环境的发展程度、通货膨胀率和市场情况等都会对会计计量属性产生影响。
例如,在高通货膨胀率的环境中,历史成本计量可能不能准确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分析与决策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分析与决策会计计量属性是指在会计过程中,对于经济事项的计量方式和计量基础的选择。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合理性对于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分析和决策进行探讨。
首先,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考虑经济实质。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不应仅仅依赖于会计准则的规定,更应注重反映经济实质。
例如,对于金融工具的计量,如果仅仅使用成本计量,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其市场价值变动对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以更好地反映其市值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其次,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满足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能提供准确、可比和可靠的财务信息。
会计计量属性对于财务报表的价值清晰度、可信度和可比度有直接影响。
例如,在计量固定资产时,应考虑使用成本计量,以提供稳定和可比的财务信息。
另外,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符合用户需求。
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表的用户需求进行了规定,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能满足用户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和决策所需信息。
例如,投资者对于企业的经济绩效和盈利能力感兴趣,因此采用利润计量属性能更直观地评估企业的盈利情况。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还应考虑与税收法规的一致性。
税收法规对于企业的税务计算和申报有明确要求,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能与税收法规保持一致。
例如,在计量应交所得税时,应遵循税法规定的税率和税基计量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也要考虑与行业实践的一致性。
不同行业对会计计量属性的要求可能有所差异。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能与行业实践相一致,以便提高财务比较和分析的可靠性。
例如,金融行业常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制造业则更多地采用成本计量。
在做出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决策时,需要充分权衡利弊。
不同的计量属性选择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应综合考虑在不同情况下的实际需求和决策目标。
例如,公允价值计量可能提供更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但其计量复杂性和可能引发的波动性可能会增加用户的分析难度。
会计计量属性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计量属性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分析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对象在财务报告中进行计量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对于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比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讨论会计计量属性的重要性以及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因素。
首先,会计计量属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会计计量属性直接关系到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选择合适的计量属性可以确保财务报告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财务表现。
其次,计量属性对于财务报告的比较和分析提供了基础。
同一计量属性下的财务信息可以更好地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决策依据。
最后,会计计量属性还反映了会计理论发展的趋势和变化。
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计量属性不断适应和引领着新的经济发展趋势。
然而,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并非是随意的,在实践中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第一,法律法规对会计计量属性的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对会计计量属性有不同的规定。
例如,某些国家会计准则鼓励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另一些国家更重视成本计量属性。
企业需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计量属性。
第二,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行业属性。
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行业属性会影响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例如,金融机构通常需要关注市场利率和交易价格的波动,因此更倾向于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而生产型企业更注重成本效益,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成本计量属性。
第三,信息用户的需求和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不同的信息用户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因此,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考虑到信息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可能更关心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
债权人则更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可能更注重成本计量属性。
第四,会计准则的发展和研究进展。
会计准则的发展和研究进展对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会计学理论的不断进步和实证研究的深入,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属性的规定也在不断变化与完善。
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慎 的改 进
中.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 资产和负债按
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 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 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新准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公允价值
的概念, 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
三、 公允价值计量选择带来的影响
王 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企业规 模、 资本有机构成、 赢利能力等都有所扩大和增强 , 而福利企
业获得的减免税总额与其安置残疾人就业人数之间出现一 税收优惠政策 , 不利于贯彻公平税负的原则 , 也与变化了的 客观条件不相适应。所以, 迫切需要对传统的福利企业税收 优惠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 正因为如此 , 0 年以来. 26 0 国家税 务总局、 民政部、 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对社会福利企业进行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公允价值方面较以前做出很多改进, 从而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大增加了会
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 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 , 有利于企业
二、 企业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分析
我国旧会计准则没有对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问题作出 规范, 从实务上看 , 尽管我国会计计量规范对于初始计量基
立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的, 其仅仅对己发生的交易或价值进 行计量, 许多信息得不到反映。引入公允价值后, 即将发生的 价值也将计入会计信息内, 但是由于历史成本原则的真实性 使得其不能够退出会计的历史舞台。这样, 历史成本原则与 公允价值还要长期的共存下去, 形成双计量的局面。
允价值计价, 而改按账面价值人账。
些不协调的情况。 江西财经大学饶立新博士对 19 年 04 9 8 20
年7年中社会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情况作了统计后发现. 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额逐年上升,而福利企业户数、 残疾职工人数却逐年下降。其中 19 年,企业户数下降了 99
论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论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
在将介绍该主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会逐一对会计计量属性进行概述,探讨其种类,讨论选择会计计量属性的考虑因素,分析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因素,并介绍选择会计计量属性的方法。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会计计量属性、选择考虑因素、影响因素、选择方法、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决策、信息披露、会计政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靠性。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对于公司的财务报告及财务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企业在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虑因素。
背景介绍需要从会计计量属性的定义和作用入手,引出对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研究意义。
会计计量属性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衡量和确认所采用的计量方法和标准。
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会导致财务报表呈现出不同的结果,进而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决策行为。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各国企业纷纷探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对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计量属性,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为投资者、管理者、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方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计量属性的选择也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比性,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计量属性的选择意义重大,旨在探讨何种计量属性更适合特定的会计对象和会计环境,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价值。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标准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会计学者和从业人员开始关注计量属性选择的问题。
会计计量属性的分类及特点分析
会计计量属性的分类及特点分析一、会计计量属性的分类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对象的经济性质和财务状况在会计处理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和特点。
根据会计对象的性质和特点的不同,会计计量属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货币计量属性:货币计量属性是指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性质和特点。
货币计量属性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所有的会计要素都以货币为度量单位进行计量。
例如,所有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和费用都以货币金额进行计量和表现。
2.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指会计对象按照其取得或形成时的金额进行计量和表现。
根据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资产按照其取得或形成时所支付或合同约定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其形成时承诺支付的金额计量,所有者权益按照其取得或形成时的金额计量。
3.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指会计对象按照市场上能获取的参考价格进行计量和表现。
公允价值是指在充分市场条件下,交易双方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所达成的一种意愿性协议价格。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适用于某些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特定的会计对象。
4.实现性计量属性:实现性计量属性是指会计对象按照其实际发生或合同约定的交付时机进行计量和表现。
这种计量属性适用于一些特定的会计对象,如存货、长期待摊费用等。
二、会计计量属性的特点会计计量属性在实践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稳定性:会计计量属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在一段时间内计量属性不发生变化。
例如,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货币计量属性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会计对象的计量属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
2.一致性:会计计量属性在同类会计对象之间具有一致性。
同类会计对象应当按照相同的计量属性进行计量和表现,以便保持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3.权衡性: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需要考虑计量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会计对象的本质、特点以及会计处理的实际操作情况。
4.价值性:计量属性所表现的是会计对象的价值,可以用于评估会计对象的经济性质和财务状况。
会计计量属性的分类与特征分析
会计计量属性的分类与特征分析一、会计计量属性的概念和作用会计计量属性指的是在会计处理中所遵循的确定和度量经济业务的基本原则。
它是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可靠性的基础,对于正确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和财务状况十分重要。
二、会计计量属性的分类1. 目前普遍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的分类有三种:历史成本、实际价值和现行公允价值。
2. 历史成本是指以购买或出售资产时的交易价格为依据进行计量,适用于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具有持有价值的资产。
3. 实际价值是指某一资产具有的实际购买力或使用价值,适用于现金、短期证券等可以迅速变现的资产。
4. 现行公允价值是指市场上出售资产的价格或者与同类交易有关的价格,适用于可交易金融资产、衍生工具等。
三、会计计量属性的特征分析1.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以稳定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 保守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能够合理地反映企业的风险和损失。
- 信息披露: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可以提供完整的、可比较的财务信息,有利于信息的揭示和披露。
2. 实际价值计量属性的特征:- 敏捷性:实际价值计量属性能够及时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有利于预测和决策。
- 波动性:实际价值计量属性较为波动,容易受到市场变动的影响,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较大的影响。
- 风险暴露:实际价值计量属性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资产的风险暴露程度,有利于管理者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3. 现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特征:- 及时性:现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及时地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动,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投资和决策。
- 透明度:现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较为透明,能够清晰地揭示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和盈利能力。
- 市场依赖性:现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如果市场受到冲击,企业的财务报表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四、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运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负债的特征及相关会计准则来决定。
会计计量属性
【摘要】:会计计量是在一定的计量尺度下,运用特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经济事项金额的会计记录过程。
它包括计量尺度、计量单位、计量对象和计量属性等内容。
其中,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
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使相同的会计要素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量,从而使会计信息反映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建立在不同的计量基础上,即建立在选用不同的会计目标上。
会计计量属性一般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内容。
【关键词】: 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abstract 】 : accounting is a certain measurement scales, the use of a specific unit of measurement, choose reasonable measurement attributes, and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economic matters shall be recorded in the accounting records. It includes measurement scale, the unit of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object and measurement attributes, etc. Among them, the measurement attribute refer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sured object or external form. Different measurement attributes, can make the accounting elements of the same performance as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currencies, so tha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flects the financial results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based on different measurement, namely, to establish on the choose different accounting objectives.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ttributes generally includes the historical cost, replacement cost and net realizable value, present value and fair value, etc.【 key words 】: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ttributes; The historical cost; Fair value;一、各种计量属性的特征《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计量属性包括:(一)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因而具有可靠性和可验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