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家与传统文人士大夫风范的身份标识
浅谈清代篆刻艺术
浅谈清代篆刻艺术【摘要】清代篆刻艺术是清代文化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当时社会文化、政治风貌的特点。
本文从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背景和地位入手,探讨了清代篆刻艺术的特点、艺术家及其作品、影响、传承和变革等方面。
清代篆刻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技艺影响着后世。
未来对清代篆刻艺术的研究方向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希望能够深入挖掘清代篆刻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为其传承保护做出更多的努力。
清代篆刻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韵味将继续为后人所珍视和传承。
【关键词】清代篆刻艺术、发展背景、地位、特点、艺术家、作品、影响、传承、变革、独特魅力、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背景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随着清朝的建立,篆刻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清初,由于清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和扶持,篆刻艺术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对篆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大力支持篆刻艺术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清代篆刻艺术得到了极大的繁荣。
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背景还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清代社会稳定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这为篆刻艺术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清代文人士大夫的风气也对篆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许多知名文人都是篆刻爱好者,他们的参与使得清代篆刻艺术在文人圈中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传播。
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背景可以概括为政府扶持、文人风气、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这些因素的相互促进和影响,为清代篆刻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篆刻在清代的地位清代篆刻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承载了当时社会文化风貌和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
清代篆刻家们通过刻画文字、图案和印章,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审美趣味。
他们在传统的篆刻技艺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清代篆刻艺术风格,为中国古代篆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篆刻家的书法特点
篆刻家,即擅长篆刻艺术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特点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篆书功底:篆刻家通常具有深厚的篆书功底,能够熟练掌握篆书的书写技巧,包括小篆、大篆等不同风格。
2.线条流畅:篆刻家在刻印时,线条要求流畅自然,能够体现出书法的韵律美。
3.结构严谨:篆刻家在刻印时,对文字的结构要求非常严格,每个字的笔画和结构都要精确到位。
4.布局合理:篆刻家在设计印章布局时,会考虑到整体的和谐与美观,使印章在视觉上达到平衡。
5.刀法熟练:篆刻家通过不同的刀法来表现文字的质感和力度,如冲刀、切刀、削刀等,使印章呈现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6.艺术修养:篆刻家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再现,更是艺术情感的表达。
7.创新精神:优秀的篆刻家不满足于传统,他们会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自己的风格和时代特色。
8.文化内涵:篆刻家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他们通过印章传达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思考。
篆刻家的书法特点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刻印技巧上,还体现在他们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创新上。
通过篆刻,他们能够将书法的美感与印章的实用性完美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古代印信种类
古代印信种类古代印信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古代,印信的种类繁多,每种印信都有其独特的形制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代印信种类。
一、官印官印是古代官员使用的印信,用于办理公务和签署文件。
官印通常由政府制作,印面上刻有官职名称和官印图案。
官印的材质多为玉、金、银、铜等贵重材料,制作精美,彰显了官员的身份和权威。
二、私印私印是个人使用的印信,用于平时的文书、信函等。
私印的形制和材质各不相同,多为木质或石质。
私印通常刻有个人姓名、字号或别号,有时还刻有个人喜好的图案或诗词。
私印在古代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个人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三、信玺信玺是古代贵族使用的印信,用于书信往来。
信玺一般由贵族家族自行制作,形制独特,刻有家族的姓氏和图案。
信玺的材质多为玉、金、银等,制作精细,富有艺术价值。
在古代,使用信玺的人通常都是地位显赫、身份特殊的人物。
四、画印画印是一种特殊的印信,与传统的文字印章不同,它是以图案或画面为主要内容的印章。
画印的形制多样,可以是花卉、山水、人物等各种图案,也可以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图腾和符号。
画印常用于文人墨客、书画家以及艺术家的签名和作品鉴定。
五、名家印名家印是指由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或文人士大夫所制作的印章。
这些印章的刻字和图案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特色,代表了名家的创作水平和艺术成就。
名家印在古代文化界有很高的地位,被视为艺术品和收藏品,有着极高的价值和影响力。
六、宗印宗印是古代宗族使用的印信,用于宗族事务和家族文件的处理。
宗印通常由宗族长老或家族领袖保管,刻有宗族的家训、家训和家族标志等。
宗印的形制和材质多样,有的是实心的,有的是空心的,有的是木质的,有的是金属的。
宗印在宗族中具有神圣的地位,是维系宗族血脉和传承家族文化的象征。
七、医印医印是古代医生使用的印信,用于开方、签署医疗文件等。
医印一般由医生自行制作,刻有医生的姓名、执业医院、医院名称等。
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书法、水墨画体验与欣赏_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
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书法、水墨画体验与欣赏_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大篆字体的结构特点是()参考答案:保留着一些象形性因素,点画、结构并不十分稳定。
2.小篆字体的结构特点是()参考答案:是规范化的字体,字形长方,结构严谨,追求对称。
3.中国书法强调中锋用笔的传统源自于()参考答案:篆书4.秦朝皇帝的印信称为()参考答案:玺5.秦朝官、私所用印均称为()参考答案:印6.秦印篆刻艺术颇高()参考答案:纯为实用7.唐以后皇帝所用印称为()参考答案:宝8.印宗秦汉是指()参考答案:秦汉印为古代印章的鼎盛时期9.篆书作为正体文字的朝代是()参考答案:汉代前期_先秦_秦10.篆书分为()参考答案:小篆_大篆11.李斯用小篆亲手书写的刻石是()参考答案:泰山刻石_琅玡台石刻参考答案:弧笔_直笔13.摹印篆特点是()参考答案:方正平直_庄严肃穆14.秦印白文印面常有边拦界格如()参考答案:日格_口格_田格15.白文印是()参考答案:刻掉文字的笔画_文字呈白色_印底呈红色16.朱文印是()参考答案:留下文字和印边_文字呈红色_印底呈白色17.篆刻的运刀法有()参考答案:冲刀法_切刀法参考答案:一边基本是光的_一边有不规则起伏状19.冲刀法的线条特点是()参考答案:硬朗锐利_流畅自然20.双刀的效果是()参考答案:笔画的上沿和下沿都刻到了_两边都是光的21.切刀法的线条特点是()参考答案:顿挫起伏_老辣含蓄22.隶书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结构整齐庄重23.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 )参考答案:《兰亭序》24.书法艺术法则包括( )参考答案:执笔_用笔_间架结构_布局章法25.楷书今称为( )参考答案:正书_正楷_真书26.对楷书叙述正确是( )参考答案:八法齐备_实用性强_工稳端庄_结体方正27.楷书按字形大小分为( )参考答案:大楷_小楷_中楷28.行书具有( )参考答案:楷书的规矩_楷与草融为一体的新形式_草书的流动29.草书分为( )参考答案:章草_今草_狂草30.初唐四大书法家是指( )参考答案:欧阳询_薛稷_褚遂良_虞世南31.颜真卿的书体特点是( )参考答案:气势雄伟开张_结体宽博32.一个字的结体方法叫()参考答案:小章法33.整个篇幅的章法叫()参考答案:大章法34.一个字的结体方法叫()参考答案:小章法35.整个篇幅的章法叫()参考答案:大章法36.隶书的特点是()参考答案:结构整齐庄重37.书法艺术法则包括()参考答案:用笔_间架结构_执笔_布局章法38.行书中楷法多于草法的叫()参考答案:行楷_楷行39.行书中草法多于楷法的叫()参考答案:行草_草行40.主要书体的分类是()参考答案:行书_楷书_草书_隶书41.草书分为()参考答案:章草_今草_狂草42.根据不同书法家书体风格的不同书法分为()参考答案:柳体风格_欧体风格_赵体风格43.欧阳询楷书的代表作品是()参考答案:《九成宫醴泉铭》_《皇甫诞碑》_《化度寺碑》44.欧阳询的书体特点是()参考答案:笔力刚劲_劲险刻厉_平正见险绝45.颜真卿楷书代表作品是()参考答案:《颜勤礼碑》_《多宝塔碑》_《自书告身》46.柳公权的书体特点是()参考答案:结构紧劲_骨力道健_横与竖同重_笔锋锐利47.柳公权楷书代表作品是()参考答案:《神策军碑》_《玄秘塔碑》_《金刚经碑》48.赵孟頫的书体特点是()参考答案:字体秀丽典雅_结构端正谨严_稳健和雍容49.赵孟頫楷书代表作品()参考答案:《洛神赋》_《胆巴碑》50.我国楷书“四大书法家”是指()参考答案:欧阳询_柳公权51.根据书法幅式的分类分为()参考答案:扇面_横披_斗方52.文房四宝是指()参考答案:纸_砚_笔53.毛笔的构成是由()参考答案:笔头_笔位54.写字姿势分为()参考答案:坐书_立书55.楷书特征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竖成行横成列_中锋侧锋有法可循56.楷书运腕法分为()参考答案:枕腕_悬肘_悬腕57.楷书的运笔方法与过程是()参考答案:起笔_收笔_行笔58.笔法就是笔画书写的方法包括()参考答案:方与圆_藏与露_中与侧59.中锋用笔是指()参考答案:笔尖运行的轨迹在笔画的中间_线条两边边线是齐平的60.侧锋用笔是指()参考答案:笔尖在笔画的一边_笔画一边光滑一边毛糙61.露锋是指笔画运行将要结束时()参考答案:在空中回锋收笔_锋尖渐离纸面62.藏锋是指笔画运行将要结束时()参考答案:笔尖往回收_笔锋势发而不露63.方笔是指下笔时()参考答案:笔画呈方形状_收笔逆去逆收_横画竖下笔64.圆笔是在运笔时()参考答案:笔杆尽量垂直_笔毫平铺纸上65.楷书起笔的基本方式有()参考答案:逆锋下笔_顺锋起笔66.章法分为()参考答案:小章法_大章法67.章法变化分为()参考答案:横有行,纵无列。
方寸之间——篆刻闲章与姓名印 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中国书画(16张PPT)
问题三:何谓印章三美?
• 印面篆刻美, • 印石材质美, • 印钮雕刻美,
谢谢
答疑
问题一:篆刻创作使用哪些材料?
• 篆刻艺术用材,以石质材料为主。因石质印材, 柔、脆、腻、坚适中,易于受刀,并带有特别的 金石韵味,故明清以来多为印人所喜用,同时也 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印石产地很多,质地也 各有差别,其中以青田、寿山石等为好,青田石 细腻、温润、不硬不燥,易于镌刻,为印材中之 佳品。
高二—人美版—美术(中国书画)—第二单元
方寸之间
篆刻闲章与姓名印
重细秋
未枝已
忘。及
诗因一
。声月
追,
尔残
质声
,绕 沈
郑
周
《
卧
游
》
册
页
之
一
诗书画印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中国文人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玺
章
印
印章的制作和使用大约可 追溯到殷商时代。早在殷商之 前就出现了匋拍或范模之类的 印章雏形。到了殷商时期印章 已作为权力的象征和交往的凭 信,并且已兼备实用与审美的 两重性。
和演变而产生的辉煌,留下了丰富的文物、
史料和艺术遗产,汇成洋洋大观的“印文
化”。方寸之间有乾坤,是前人对篆刻艺术
的一句精辟的总结。
冲刀
切刀
白文 凹
阴刻
朱文 凸
阳刻
广陵王玺
姓名印章
姓名印章,早在 春秋时期就有使用。 在古代,姓名章多用 于证明自己的身份, 并且是家族姓氏传嫡 的凭信物。
一个人尊严、诚信 的见证和象征,因此 姓名章在整个印章类 别中有着非常重要的 地位。
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3(语言文字运用)
•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 C.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 ② ,这两组人
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 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 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 和结束时进行的记忆力测试显示, ③ ,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补写句子
补写句子
补写句子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
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
即使进入老年阶段, ① ,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
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的
组成部分。
微阅读
以题判文 对比分析
辨析病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
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
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
中国文韵 篆刻艺术发展简史 历代篆刻名家 图
中国文韵之篆刻艺术发展简史历代篆刻名家图篆刻解读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
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
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
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
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
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
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
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
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篆刻历史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
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
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
篆刻发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
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
非连续性文本篆刻艺术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世界范国内,最早的印章是公元前三千多年出现在古巴比伦的滚筒式图案印章。
滚筒印章是在陶制圆柱体表面雕刻图案,然后通过滚动在湿润的陶泥制品上形成连绵不断的图像作为装饰。
这种印章及用法后来在许多地区和民族中逐渐传播。
相比之下,中国的印章则是在一个平面上镌刻文字或图形,然后用钤压的方式在各种物体表面留下印迹,从而达到昭示取信的作用。
可以说,印章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产物。
中国的印章从镌刻内容、形制规范、使用方法到功能作用,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和价值。
各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特定民族的生存环境及生活内容紧密相关。
在中华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印章及篆刻艺术集中反映了先民们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聪明才智。
中国的印章最初也是用在制陶工艺方面。
古人在陶制的印面上雕刻花纹,先在湿润的泥坯上钤盖出印记,然后烧制成陶器。
这类原始陶印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多次出土。
进入青铜时代后,印章的材质也转变为铜制。
现存最早的铜制印章,是相传出土于殷墟(今河南安阳)的三枚商代铜印,印面是图案和文字(或族徽)相结合。
尽管学术界对这三枚商代铜印的性质及用途尚有争论,但结合考古工作在安阳殷墟发现有商代陶器残片上的文字印痕,以及在陕西扶风发现的西周铜制图案印章来看,中国的印章产生于商代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早期印章上镌刻的都是图案花纹或族徽(民族标志),与商代青铜器上的铭文特点相近。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商业活动的发展,社会上对于权力和质证取信的需求不断扩大,由此,刻有官职名称或人物姓名的文字印章已经普遍使用。
后世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章称为“古玺”。
古玺在文字的运用、印章制作的形式及使用的方法等方面已经十分成熟,呈现出显著的规律性,从而为其后两千多年中国印章艺术的传承演变奠定了基础。
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印章一直保持着高度成熟和繁盛的发展态势。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印章制度严格规范。
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齐白石的绘画艺术齐白石(1863-1957)中国近、现代画家、篆刻家。
原名纯芝,后名璜,字渭清,又字兰亭,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寄园、寄萍、寄萍堂主人、老萍、萍翁、寄欢乐、幻仙奴、阿芝、木居士、老木一、三百石印富翁、杏子坞老民、借山吟馆主者、借山翁、星塘老屋后人、湘上老农等。
齐白石的艺术,总的可分5个阶段:27岁前,为民间雕花艺匠,接受民间美术和民间审美观念熏陶阶段;27~40岁,在从事民间画像、民间工艺的同时,全面学习文人绘画,提高诗、书、画、印诸方面修养阶段;40~50岁左右,以文人艺术家身份出游各地广泛观察、观摩与结交各界人士阶段,画风由工笔逐渐转向大写意。
55~65岁,定居北京,接受陈师曾指劝,苦心“衰年变法”阶段;65~94岁是绘画创作的高峰期,艺术臻于化境。
齐白石艺术的渊源,一是明清以来富于革新精神的画家徐渭、朱、石涛、金农、黄慎、吴昌硕的传统,他博采众家而融为一体。
二是从浙派到赵之谦再上追秦汉碑版的刻印传统,融会篆、隶、八分和魏碑,而自成洗练奇崛、排夏纵横的作风。
三是民间工艺和民间绘画刚健清新风格的滋育。
他将文人传统与民间传统、文人修养与农民气质自然而然的结合起来,雅俗兼得,从而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奇迹。
齐白石的绘画,以花鸟草虫为大宗,且兼工、写两种作风,俱造诣高深。
他的写意人物画与山水画虽不及花鸟草虫多,但在艺术上的成就却毫不逊色甚至更为突出,与山水画一样,齐白石在人物画领域的成就也常常为其花鸟画的盛名所遮蔽。
然而在白石老人一生的艺术创作中,人物画却是其不懈致力的方向,它与山水画、花鸟画一起,组成了齐白石绘画艺术多姿多彩的风格面貌,营造出一个关于齐白石的艺术神话。
而其最早的声名鹊起也得益于人物画的创作。
齐白石早期的人物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民间广泛流行的题材入画的。
另一类则专作画像。
26岁时,齐白石拜萧乡、文少可为师,转习民间画像之法。
虽则以“写真”为活计有着种种不堪,却是齐白石早年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
考研篆刻真题答案
考研篆刻真题答案一、单选题1. 篆刻艺术起源于哪个时期?A. 先秦时期B. 汉代C. 唐代D. 宋代答案:A. 先秦时期2. 下列哪一位不是著名的篆刻家?A. 王羲之B. 邓石如C. 吴昌硕D. 赵之谦答案:A. 王羲之(王羲之是书法家,非篆刻家)二、多选题1. 篆刻艺术中常见的印章类型包括:A. 姓名章B. 斋号章C. 藏书章D. 闲章答案:A、B、C、D(均为常见印章类型)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篆刻作品的艺术价值?A. 篆刻材料B. 篆刻技法C. 篆刻内容D. 篆刻者的名气答案:A、B、C(篆刻者的名气并非决定艺术价值的主要因素)三、简答题1. 简述篆刻艺术的基本流程。
答案:篆刻艺术的基本流程包括选料、设计印稿、刻制、修整、上墨等步骤。
首先选择适合的石材,然后根据需要设计印稿,接着使用刻刀在石材上刻制图案或文字,刻制完成后进行修整,最后上墨以供使用或展示。
2. 篆刻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意义是什么?答案: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篆刻艺术融合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篆刻常用于表达个人情感、志趣以及身份象征,是文人墨客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重要方式。
四、论述题1. 论述篆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创新途径。
答案:篆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广泛,如平面设计、产品包装、服饰图案等。
创新途径包括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将传统篆刻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3D打印,实现篆刻艺术的立体化展示;开发篆刻艺术的衍生产品,拓宽其市场应用范围等。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研篆刻真题答案应依据具体的考试大纲和真题内容进行编写。
篆刻艺术的形式美
篆刻艺术的形式美——曾姚篆刻是镌刻印章的统称,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其历史十分久远。
最初的印章是作为信物之用,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执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卩'会意,爪持`卩',以表信也。
”清代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又作了较为准确的解释:“凡有官守者,皆曰执政,其所持之`卩'信曰印”。
)也就是说今天的印章在封建时代是官位身份的象征,同时也充当在交流过程中证明身份的凭证。
印章的出现最早见于商周,秦汉时达到高峰。
春秋战国时期,印章统称“玺”,秦统一六国后,皇帝的印章称为“玺”“玉玺”或“宝”,一般官吏或民间的印章称为“印”,在军队中称将军的印章为“章”或“印章”。
魏晋以后,印章又有了“朱记”“图章”“戳子”“押”等别名。
印章在古代漫长的岁月中,充分体现了它实用的一面。
到了元、明、清三代,随着文人士大夫参与艺术创作,便产生了专门研究印章的专业,称“篆刻学”或“印学”, 就是将篆书用一定的程式化法则刻在印石上的学问。
于是,印章篆刻的实用功能开始退化,其艺术性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彰显出来。
经元代书法篆刻家吾丘衍、赵孟頫等人大力提倡,文人们纷纷奏刀刻石,寄情方寸之间,使之附丽于书画作品中,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到明清时期,印章艺术空前发展,由一批大师领军而致流派繁衍,步入流派纷呈的时代。
至今,篆刻艺术作为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枝奇葩,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而熠熠生辉。
篆刻艺术在印章的方寸之间,笔画的纵横之中,表现出了苍劲郁勃的笔情刀趣,优美瑰丽的构图造型。
篆刻艺术的美是以篆刻艺术的形式美表现出来的,而笔法、章法、刀法是篆刻艺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手段。
笔法表现线条之美。
欲完成一方好的篆刻作品,字体、笔法的设计非常重要。
镌刻印章首先须具备一些文字学知识,尤其是篆书。
作者需了解字体的源流、文字的结构规律,才能将文字正确地组合。
其次,镌刻印章必须有一定的书法修养。
笔法也称篆法,是一种线条形意艺术,具有篆体文字的形体美和动态美。
在“文人”与“士大夫”之间--略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身份冲突
在“文人”与“士大夫”之间--略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身份
冲突
李春青
【期刊名称】《船山学刊》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我们通常把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称为“士人”或者“士大夫”,这是不错的。
但是如果细加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阶层的职业、身份实际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职业的角度看,这个阶层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三种,一是以读书为主的书生,二是因读书优异而做官者,三是做官不成从事与知识有关的职业者(医生、教师、算命先生之类)。
从身份的角度看,则同样可能有三种,一是钻研典坟的学者(经史子集之研究与撰著者),二是政治家(以社会管理为己任),三是文人(擅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者)。
这些身份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冲突,而这种冲突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总页数】9页(P74-82)
【作者】李春青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87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1
【相关文献】
1.诗意地栖居——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理想 [J], 刘斌元
2.篆刻艺术家与传统文人士大夫风范的身份标识 [J], 陈振濂
3.士大夫阶层在中国古代传播体系中的作用
——基于民本思想的发展沿革 [J], 蒲信竹;王新雨
4.士大夫阶层在中国古代传播体系中的作用——基于民本思想的发展沿革 [J], 蒲信竹;王新雨
5.略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修身” [J], 勾利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代名人印章鉴赏
古代名人印章鉴赏印章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品,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审美价值。
古代名人的印章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们不仅代表了名人的身份和地位,更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个性。
一、孔子的印章孔子的印章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印章之一。
这方印章的形状简单大方,上面刻有“子思”二字,字体工整,线条流畅。
孔子的印章代表了儒家思想的精髓,也象征着孔子作为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崇高地位。
二、杜甫的印章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印章是他人生中一件重要的艺术品。
这方印章刻有“杜子美印”四个字,字体瘦长,线条挺拔。
杜甫的印章代表了他卓越的才华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作为文化名人的地位。
三、王羲之的印章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他的印章更是书法艺术的杰作。
这方印章刻有“王羲之印”四个字,字体豪放洒脱,线条流畅自然。
王羲之的印章代表了他卓越的书法造诣,也象征着他作为书法家的崇高地位。
四、苏轼的印章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印章在文人雅士中享有盛誉。
这方印章刻有“东坡居士”四个字,字体清秀俊逸,线条流畅有力。
苏轼的印章代表了他卓越的才华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也展示了他作为文化名人的地位。
五、曹操的印章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他的印章更是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这方印章刻有“魏武王”三个字,字体庄重威严,线条刚劲有力。
曹操的印章代表了他作为统治者的权威和威望,也象征着他作为历史名人的地位。
六、李清照的印章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印章展示了女性艺术家的风采。
这方印章刻有“易安居士”四个字,字体秀丽婉约,线条柔美流畅。
李清照的印章代表了她卓越的才华和对词艺的追求,也体现了她作为文化名人的地位。
总结:古代名人的印章是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是艺术的结晶。
这些印章不仅展示了名人的才华和个性,也蕴含着他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通过欣赏这些印章,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古代名人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也能感受到他们在艺术领域的卓越贡献。
明代篆刻流派的印风及10大代表人物
明代篆刻流派的印风及10大代表人物001-明-文彭[1498-1573,江苏苏州]作品以安逸典雅、沉静清丽为基调,白文刻意追溯汉法,朱文则取宋元遗风而自出新意。
文彭创立了明代的第一个篆刻流派——吴门派,或称'三桥派',该派的健将主要有陈万言、李流芳、归昌世等。
作为书画地位均很高的两京国博,文彭对篆刻的提倡与参与,对于初创阶段的篆刻艺术,其意义是巨大的。
002-明-何震[?-1604?,江西婺源]何震是明代中叶有很高成就的篆刻家。
初受文彭影响,但并不满足于此。
他遍游边塞,结交了不少将官,从大将军到士兵,都以得到一方他的印为荣。
从边塞回南京,名震东南,死后一方印与金同价,足见他的影响。
何震的篆刻成就,在于创新,能'法古而不泥古',一变当时篆刻风貌,异军突起,称雄印坛,影响深远。
所创单刀款识,错落雄健,自成风格。
003-明-苏宣[1553-1623?,安徽歙县]尝在文彭家设馆,得文彭传授篆法。
后纵览秦汉玺印,深得汉印布白之妙,在朱白处理上充分汲取了斑驳气息,追求金石味。
由于其印作古朴苍浑,名满海内,时人称苏宣与文彭、何震三家鼎立。
004-明-朱简[1570-1630,安徽休宁]朱简与赵宦光、陈继儒等互有唱酬。
用其所治印者均一时名流,如范允临、陈继儒、钱谦益、汤显祖、王穉登、杨文骢、米万钟。
他善用切刀法以加强笔意,摆脱文、何风格的樊笼,后来的浙派鼻祖丁敬就是在他的基础上获得启迪并有所发展的。
005-明-归昌世[1573-1645,江苏昆山]归昌世与李流芳、王志坚称为昆山三才子,亦善书画,书宗晋唐,尤擅草书,丹青法倪黄,山水萧散疏淡;兰竹脱透空灵,妙趣横溢,意在青藤、白阳之间。
篆刻初宗文彭,后从秦汉玺印中汲取养份。
他的印章以情为主,多直写胸意,体现出简静而典雅的个性。
朱文印拟汉铜印斑驳锈蚀的效果,其笔画巴显现内方外圆的端倪,为浙派朱文印开了先河。
006-明-李流芳[1575-1629,安徽歙县]李流芳是个博学多才的艺术家,诗、书、印皆负盛名,善画山水、花卉、竹石,其山水作品苍润华滋,峻爽飞动。
2023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含答案)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附答案)时间:40分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
“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
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
沉浸其中,却有一种③______________的情趣。
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④_______________。
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
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欣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4分)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
3.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3分)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齐白石个人资料
齐白石个人资料中文名称: 齐白石又名: 纯芝性别: 男民族: 汉生卒年: 1863~1957国别: 中国正式发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借山吟馆偷桃园柳岸双牛图虾生平简介齐白石(1863~1957)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篆刻家。
原名纯芝,后名璜,字渭清,又字兰亭,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寄园、寄萍、寄萍堂主人、老萍、萍翁、寄幻仙奴、阿芝、木居士、老木一、三百石印富翁、杏子坞老民、借山吟馆主者、借山翁、星塘老屋后人、湘上老农等。
1863年(清同治二年)11月22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星斗塘。
父贳政公,母周氏,均务农。
齐白石8岁随外祖父周雨若读书,1年后因家贫而辍学,在家牧牛砍柴。
喜画,常以习字描红纸画人物、花卉及动物。
15岁后,相继拜同乡齐仙佑、周之美为师学木匠,始为粗木活,后为细木工,善雕花,名闻乡里。
21岁时得《芥子园画传》,在松油灯下勾影描摹,初悟画理画法,并在雕花活计之余,为主顾画神像功对,如玉皇、老君、财神、火神、灶君、龙王等。
1888年,拜湘潭纸扎匠出身的画家萧传鑫为师,学画像。
后又经萧介绍得识另一画像师文少可,并得其指教。
翌年,拜湘潭名士胡自倬、陈作埙为师,跟胡自倬学画工笔花鸟草虫,跟陈作埙学诗文。
他从此以画像、画中堂以及女眷用的帐檐、袖套、鞋样等维持生活,不再做木匠而成为专门画匠。
1890~1901年间,齐白石以卖画为生,并刻苦攻读唐诗、《孟子》及明清小说如《聊斋志异》等。
他曾在70岁时写过一首《往事示儿辈》诗:“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
”这时期他除画像外,兼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尤其以仕女为多,人称齐美人。
1894年,齐白石与同乡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伏根、谭子荃、胡立三等7人组织了龙山诗社,因年龄最长被推为会长,时常相聚作诗,人称“龙山七子”。
他的诗不以用典和声律见长,而以抒写性情、歌吟自然取胜。
与此同时,他跟胡自倬等学书法,以何绍基一体为主,兼写钟鼎篆隶。
中国古代文人的篆刻艺术
中国古代文人的篆刻艺术在中国古代,篆刻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形式,被文人们广泛使用和推崇。
篆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文人的篆刻艺术。
一、篆刻的起源与历史发展篆刻源于象形文字的刻写,起初用于刻写寺庙碑文等正式纪念碑石。
后来,篆刻逐渐渗入了文人雅士的生活中,成为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
经过多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篆刻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
二、文人的篆刻艺术特点1. 用字精炼:古代文人在篆刻作品中倾向于使用简洁、精炼的文字,以突出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他们善于运用文字之美,通过字体的变化来传达深刻的意义。
2. 精益求精:古代文人在篆刻作品上追求完美,他们注重每一笔每一画的细节,追求刀刻与印纹之间的协调与和谐。
他们认为,篆刻作品的价值在于其独特而精致的手工艺和高超的刻刀技艺。
3. 丰富的题材:古代文人的篆刻作品涉及各个领域的题材,包括诗词名句、名人墨迹、山水图等。
他们通过不同的题材来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和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4. 知识与艺术的结合:古代文人的篆刻作品常常与文学、书法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
他们通过篆刻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三、著名文人的篆刻作品1. 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篆刻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被誉为"王道"。
他的篆刻作品独特而精致,字体婉约飘逸,富有文人气息。
2. 杜牧:杜牧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篆刻家,他的篆刻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他的作品多运用柳体,笔划饱满丰腴,形象生动。
3. 郑板桥: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文人和篆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
他善于运用丰满的笔势和细致入微的刀法,创造出了许多极具艺术价值的篆刻作品。
四、篆刻的传承与影响篆刻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重要艺术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现代的书法家、艺术家都受到了古代篆刻的启发,吸收了其中的创作理念和技巧,使之发扬光大。
唐朝的篆刻艺术印章的艺术与文化象征
唐朝的篆刻艺术印章的艺术与文化象征唐朝的篆刻艺术:印章的艺术与文化象征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不仅在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而且在印章的制作和使用方面也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篆刻艺术在唐朝达到了一个高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印章文化,并成为唐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象征。
篆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书法字体,源远流长,而篆刻则是以篆书为基础,将文字雕刻于石印或者印章上的一门艺术。
唐朝时期,篆刻艺术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追求着雕琢精美、独具风格的印章作品。
首先,唐代篆刻注重印章的书法表现力。
篆刻师在雕刻印章时,力求在有限的篆刻台上,流畅地书写出千言万语,融合了汉字的艺术与美学。
篆书作为中国书法的基础,其字形方正刚劲、遒劲有力,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
唐代篆刻师在刻制印章时对字形的刻画非常注重,通过精准的笔画和合理的构图,使字体显得生动而丰富,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
其次,唐代篆刻注重印章的装饰性。
印章被视为文化人士的象征和身份的标志,在唐代社会中广泛使用。
为了突显印章的独特性和身份地位,唐代篆刻师注重在印章上雕刻精美的纹饰和图案,营造出高贵、典雅的艺术氛围。
这些装饰性的纹饰和图案往往与书法字体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有些印章上还刻有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以增添印章的文化内涵。
此外,唐代篆刻还注重印章的材质和形状。
在唐朝,印章的材质多种多样,有青铜印、玉印、石印等等。
篆刻师根据印章的用途和使用者的身份地位,选择适合的材质进行雕刻,使印章更加符合使用者的心意。
同时,唐代篆刻也注重印章的形状,既有方形、圆形,还有异形等等,这些不同形状的印章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冲击和审美感受。
总体而言,唐代篆刻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艺术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篆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书法的延伸和发展,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表达。
唐代篆刻师运用自己独特的创意和技巧,创作出了许多独具风格的印章作品,成为唐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作用的并不是篆刻 创作家 , 而是印章收 藏
仅仅 以一艺 、 一技 立 身, 则注定 社团聚集 人才 有限, 所聚集人才于一技、 一艺的施 展也有限, 几次雅集之 后即会有枯竭 之感, 再也没有新鲜
度。 但如果是 以篆刻收 藏与弘扬印文化为主,
是热爱印文化的人士 。 他们相聚 不是为了在镌
是篆刻家 ( 创作家) 认识误 区不 同。 的 当时的西
追社等等 , 战时 创办的 如龙 渊印社 , 抗 在北方 的如 北京冰社 、 圆台印社 , 在西 北的如 西京金 石书画会 , 在南粤的 如李尹 桑、 尔雅创 办的 邓
“ 浙派” “ 之 西冷四家” 西冷八家” 作品 人 、“ 的 手 的, 尽管他有许多篆刻作品传世, 但他本人关
于篆刻艺术 的观 念、 识, 意 却是 基于世 家子弟 的篆刻收藏 立场, 而不是篆刻家 的创作立场 ; 吴隐与叶 铭 , 原来 是刻碑手 出身,当然不 可能
东湖印社 , 当代印坛中的北京印社、 南京印社、
构成 的鲜 明对比 , 常常说 不 出所 以然。 依我 但
拙见, 其中的关 钮 , 可能恰 恰 即在 于是否 以文 化立 社这一点上。 一个 书画社 、 个印社, 一 如果
东湖印社 、 沧海印社、 陵印社、 金 东吴 印社、 北 疆印社… 一 泠印社在2 世 纪9 年代编过一部 西 0 O
《 中国印学年 鉴》, 收录了横贯百年的印社, 就 其绝大 多数 而言, 无一不是 承明清 流派印创作 的余 绪, 以篆 刻艺术创 作为根本 。 然其 中也 虽
有不少 创作者兼攻篆刻 理论研究 , 从根本上 但 讲, 还是 以篆刻 艺术创作 为中心来定位 的。 这
种定位, 是当代 印坛 的主流观 念。 但细细追 究西冷 印社 这一 “ 百年 名社”的 历史 , 却发现它从一起 步, 是不那么 “ 竟 名符其 实 ”( 上述当代印坛 的主 流观念有异) 西 冷 与 。 印社 的学 术、 艺术追 求, 当然也以篆刻为主, 但 在它早 期的发展 阶段 , 就业 已呈现 出两重相 对
的篆刻家 的创作 才能与 创作意识 的。 但在 “ 创 社 四君子”里, 像他 这样 的创作 家显 然属于少 数。从当时 (9 5 呈 文杭帅I 10 年) 知府、 杭县知县
样能 够历经百年 沧桑而不衰 , 过去许 多研 究者
面 对西泠印社 的百年之 盛、 以及与其他印 社所
濠上印学社……乃至 解放后比较有名的如湖北
刻技艺 上较高低 、 比优劣, 而是 着眼于互 通有 无、 高鉴赏力、 提 开拓 眼界—— 与我们 习惯 并
认定的只要 是 “ 印社” 的参与者, 当然就应该 那
不完 全着眼于技巧 比拼与风格、 派的经营, 流
那么即会很 顺理成章地将之 引向浩瀚的历史、 文化 , 从而使每一次的雅集 聚会活动变得趣 味
非没有。 目前我们知 道的就有 浙江第一师 范李 叔 同倡 导的乐石社、 以及稍 后同处 浙地的 龙渊 印社 , 是以篆 刻艺术 的传授与汇 聚为 主, 都 但
却都有豪门世族富 有收藏 的背景 , 但他们介入西冷 印社初创 , 显然也不是基于篆刻艺术创作 , 而是 以他们处理 社会事务的才 能 ( 如吴 隐的经营才 能和叶铭 的 “ 当家” 才能 ) 来从事印社事务。 在 “ 创社四君子” 只有王裎 —人, 中, 是具 有充分
宁囝窗哥 ・ 印学研究
CI nNE L P I N G CA “ I S A N丁T GRAP Y H
西 泠 印 话 特邀学术主持 : 陈振 濂
篆 刻艺术 家与传统文人士大夫风范 的身份标识
◇ 陈振濂
当下, 篆刻 艺术与国画、 书法艺术共同构筑 了相对于西 方艺术创作的 传统一 翼。 然中国 既 画创作是国画家本分, 书法创作是书法家 本分, 那 么篆刻刨作当然应该是 印家 本分。 那么顺理 成 章 , 泠印社 既 以印 名, 西 当然应该 以篆刻 创
西泠 印社的初创 , 当然 是由一群酷 嗜篆刻 艺术 的有识 之士相聚并合议而成的 。 这些酷 但 嗜篆 刻艺术的创办 者们, 相比之下与现在约定 俗成 的篆刻家 身份有微 妙的变化 。 比如 “ 创社 四君子”之一的丁仁 , 他介入篆刻 艺术是 从收藏
家与雅好 篆刻艺 术的社 会各界人士。 外, 此 西 泠印社虽名 为印社, 正是 基于它 自身所具有 但 的社会、 文化性质, 所以它早期的参与创办者, 多注 重的是篆刻艺术作为传统 文化一部分的文
作家、 篆刻艺 术作品 、 篆刻 展览等 作为 自己的 基 本定位 , 至是唯 一重要的 定位。 实上 直 甚 事 到现在 , 几乎所有以 “ 印社”冠名的篆刻 艺术社
有趣的性格 : 第一, 相对不完全以创作为主 、 也 不完 全以理论 为主; 第二 , 对不完全 以篆刻 相 ( 包括创作 和研究 ) 为主 。
化价值 而不太 注重篆刻作为一 门艺 术的艺术价 值。亦即, 多士 绅们介入印社创建 , 许 是出于对
印文化 ( 其背后是 传统文化) 的认知与尊崇 , 而 并非出于对篆刻作为一门艺术的专业追求 。
其实 , 当时 以篆刻 一技 集聚同道的印社 并
团, 也都是顺着这_ 维逻辑来为自身定位的 , 如 : 江第一师 范 ( 浙 又称浙江省 立第一 师范学 校) 李叔同创办的 乐石社 、 遁社 ( 江苏 昆山) 、
要求成立西泠 印社的八个人 , 丁仁、 即 吴隐、 张 惟 懋、 汪厚 昌、 王寿 祺、 铭、 叶 唐源邺 、 戴书龄 来看: 工于篆刻、 并以创作即直接刻 印见长者, 明 显占少数 ; 拥 有地 方名流士 绅身份 者 ( 但 嗜
好印章但却不具有篆刻创作家的身份与 创作 意 识 ) 却 占了绝 大部 分。 , 从中可以印证我们先前 作 出的判断: 在西冷印社初创的最早十年中,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