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第3章 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
化学教学论第3章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结合对生活经验和社会需求的了解,理解并掌握中学化学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标准;理解教材单元内容设计和栏目设计的基本思路及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化学课程的理念、结构、内容标准,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教学难点:化学课程的理念、教材栏目的设计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1.王祖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下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02年3.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高中化学读本(第一、二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主要内容:3-1 化学教材设计的基础3-2 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3-3 化学教材栏目的设计3-1 化学教材设计的基础传统观念中,化学教材就是学生学习的化学课本,也称教科书。
即教科书是唯一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源泉和主宰。
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材的内涵也大大拓展,电子的、纸质的、视听的学习材料均可称为教材。
国外学者认为,教材质量的因素主要有5个方面:目的,目标,内容,教、学与交流的方法,测试。
从关系上看:课程结构限定教材的种类;课程理念导向教材的目的和目标;内容标准决定教材的框架;学生的经验和认知特点直接影响教材的活动方式。
3-1-1 化学课程的结构化学课程结构决定课程的类型,也限制了教材的种类和册数。
如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分必修和选修两类,对应8个课程模块,其中必修2册(化学1、化学2),选修6册。
我国台湾省的高中化学课程高一、高二年级为必修,高三的化学为理科学生开设。
按此要求编写的高中化学教材共5册,其中基础化学1册,物质科学上、下两册,选修教材上、下两册。
3-1-2化学课程的理念课程理念反映了课程的价值观念,决定了教材建构的基本思路和编写模式。
从国际上化学课程发展的情况来看,课程理念通过不同教材的编写理念得以反映,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类:第一类教材——学术中心课程取向的代表性教材对高中化学教材的研究,很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国际理科课程教材改革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课程和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3章第2节板块构造学说(共21张PPT)
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示例】:~,谓世事之多变。 ◎清·程元升《幼 学故事琼林·地舆》
【近义词】:日新月异、沧桑陵谷、白云苍狗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世 事变化很大
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上发现生活在海 洋里生物化石,这意味着什么?
思考:地球表面大致可以划分为 7 大 洲 4 大洋?
1-北美洲 2-南美洲 3-非洲 4-欧洲 5-亚洲 6-大洋洲 7-南极洲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思考:这样的海陆分布状况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呢?
“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cāng hǎi sāng tián 【解释】: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
◆赫斯却假设大陆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体系而运动的, 大陆象木筏冻结在海底地壳上并随海底一起运动,称 这一过程为“海底扩张”。
◆洋壳从产生到消失大约2亿—3亿年左右,处在不断的 更新之中,所以人们找不到更古老的大洋岩石。
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 来的。
学说和
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教育心理学 第3章 学习理论2-认知理论
两类学习理论的比较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学习的 实质 中介变 量的作 用 适用范 围 认知学习理论 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 形成一定的认知结 的联结(或反应、习 构(心理完形、认 惯) 知编码系统) 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不 重视学习者的内部 存在观念和意识的中 过程和学习者的主 介 观能动性 情绪、动作技能、行 高级的认知学习 为学习
相关类属的一个例子:
正强化
增加 行为
呈现 强化物
相依于 反应
强化物可 以是高频 率的行为
2.上位学习
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在认知结构中几 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程度、 包摄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叫总括学习。
3.并列结合学习
新观念 A 需求与价格
原有观念 B——C——D 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 遗传结构与变异
同化:在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新知识被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合适的观念所吸收,从 而获得了意义;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 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了更为分化的认 知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同化。
同化的三种含义
(1)把当前获得的新知识归入到原有的认知 结构中; (2)先前认知结构在新过程中的改变;
(3)把获得的许多新的信息联系起来,归入 到一类新建的认知结构中去。
使用工具
语言
社会组织
长期儿 童教育
了解世界 的强烈愿望
3.注重基本结构的早期学习。 布鲁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任何学科 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有效 地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启示
(1)注重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 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2)指导学生将所掌握的基本知识组 成一个较大的功能单元。
固定点:认知结构中可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
多排桩基础课程设计
多排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排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及结构特点;2. 让学生了解多排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3. 让学生掌握多排桩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多排桩基础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多排桩基础在实际工程中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 增强学生关注工程质量、安全及环保的意识;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多排桩基础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欲望,但对工程实际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对多排桩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强化学生对工程质量、安全及环保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多排桩基础的概述- 定义、分类及结构特点- 多排桩基础的适用范围2. 多排桩基础的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及施工流程-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3. 多排桩基础的设计原理- 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设计计算方法- 结构验算及安全系数4. 多排桩基础的应用案例分析- 工程背景及多排桩基础选型- 设计与施工要点- 工程效果及优缺点分析5. 多排桩基础的工程实践- 实践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团队协作与沟通表达- 工程质量、安全及环保意识培养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多排桩基础概述2. 第2周:多排桩基础的施工工艺3. 第3周:多排桩基础的设计原理4. 第4周:多排桩基础的应用案例分析5. 第5周:多排桩基础的工程实践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土木工程基础》第3章“桩基础”相关,具体涉及3.2节“桩基础的分类及构造”,3.3节“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3.4节“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及3.5节“桩基础的质量控制与验收”。
立体构成 第3章
如图3-1~图3-4 所示,面材构成有很大的灵活性 和功能性,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给面材增加一个 深度,便可形成立体的空间造型。
5
一、面材的加工与结合
面材构成的材料较多,有各种纸板、胶合板、硬塑板、 玻璃板、金属板等软硬面材。
面材构成大部分表现为空心结构,这种结构是通过面 的折叠构成的。可以将面材加以刻画、切割和折屈, 形成一种面材包围的立体造型。
屈折弯曲是将一块平面的材料进 行折叠,把其中的部分折成立面。 屈折后保留一定的角度,使之产 生一个深度的空间。屈折加工的 形式包括单折、重复折、反复折 或多方折等。
3.切割折叠
切割折叠通过切割去掉面料中多 余的部分,再折叠,从而转化为 立体。 案例分析:
如图3-11和图3-12所示,纸面材 通过屈折、弯曲或切割等方式的 加工处理,形成了丰富的立体造 型。
30
复习思考题
1.面材构成的方法有哪些?具有哪 些形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2.块材构成的方法有哪些?具有哪 些形式?
3.如何利用面材、块材表达出设计 师的设计创意?
4.仿生构成有哪些优点?试举例说 明。
31
课堂实训
1.利用面材、块材,加工制作一件家居构 成,并考虑面材、块材的实用性。
尺寸:200mm×200mm×300mm。
20
二、块立体构成
2.单体演绎与增减
单体演绎是用球、圆柱、圆锥、立方体、 方棱体和方锥体作基本形态,通过外力的 拉扯或压挤作用,使这几种基本形态变形, 并产生某种旺盛的生命力。
单体添加是在几何体表面附加形体,或在 几何体边线上加插接形体,或在几何体棱 角上作添加形体。
表面减削是在几何体表面雕刻洞孔,或在 几何体边线上作切除或挖雕。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教案第3章
第一节 概 述
图3-1 拉板式和拉杆式轴箱定位 a)拉板式轴箱定位 b)拉杆式轴箱定位
(3)转臂式轴箱定位转向架 又称弹性铰定位,定位转臂的 一端与圆筒形轴箱体固接,
第一节 概 述
另一端以橡胶弹性节点与构架上的安装座相连接。 (4)层叠式橡胶弹簧定位转向架 在构架与轴箱之间装设压 剪型层叠式橡胶,其垂向刚度较小,使轴箱相对构架有较 大的上下方向位移,而它的纵、横向有适宜的刚度,以实 现良好的弹性定位。
第三节 轮对轴箱装置
图3-9 轮对通过曲线 1—尖轨 2—基本轨
二、轮对的组装 1.轮对组装的一般要求 2.轮对组装
第三节 轮对轴箱装置
图3-10 车轴轮座被压入轮毂 孔时的受力情况
第三节 轮对轴箱装置
图3-11 轮心尺寸
3.轮对检验
第三节 轮对轴箱装置
图3-12 良好曲线
图3-13 合格曲线(
图3-32 转臂式轴箱
第三节 轮对轴箱装置
2)防尘挡圈。 3)安装发电机传动带轮车轴轴箱前盖装置。
第三节 轮对轴箱装置
图3-33 防尘挡圈
图3-34
第三节 轮对轴箱装置
① 前盖。与一般前盖基本相同,中间为一透孔,设有迷宫槽,与顶套迷宫 槽配合起密封作用,如图3-35所示。
图3-35 前盖 1—密封圈槽 2—螺栓孔 3—迷宫槽
第三节 轮对轴箱装置
② 顶套。顶套外圆设有迷宫槽,与前盖迷宫槽配合。内 圆端面支承外侧轴承内圈。外端面上设有密封圈槽,以安 装密封圈,与传动带轮配合起密封作用,如图3-36所示。
图3-36 顶套
第三节 轮对轴箱装置
2.无轴箱圆锥滚子轴承装置 (1)外圈 轴承的外圈是一个内筒面带有2个圆锥滚道的套 筒,两端设有牙口和油沟,用以嵌入密封罩凸台,保持密 封罩不至于发生脱落并防止润滑油脂外泄。 (2)滚子 滚子为GCr 15轴承钢制造的圆锥体结构,经过完 全淬火热处理,硬度为60~64HRC。 (3)保持架 保持架由10号低碳钢冲压而成,它将滚子和内 圈组合在一起,其表面也进行了磷化处理。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3章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横坐标(对数坐标)为土的粒径d(mm), 纵坐标为小于某粒径含量百分比(%)。(课本第36页)
颗粒级配曲线的用途: (1)对粗粒土进行分类(详见课本第50页)
碎石土:(课本第50页)
根据颗粒粒径和含量来划分
砂土:(课本第50页)
根据颗粒粒径和含量来划分
自由水: (课本第37页)
按其移动所受作用力的不同,可以分为:
(1)重力水:是在重力或压力差作用下,能自由流动的自
由水。 一般指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它对土粒有
浮力作用,直接影响土的应力状态,因此,基坑(槽)开挖 要采取降(排)水措施,建筑物的地下室需要进行防渗处理 。
自由水: (课本第37页)
w mw 100 % m ms 100 %
ms
ms
单位:%
测定方法:烘干法。
天然土样称重后,置于 烘箱内烘干,再称干土 重。
(课本第40-41页)
测定方法:烘干法。天然土样称重后,置于烘箱内 烘干,再称干土重。
粗集料
细集料
含水率公式:w m水 100% (课本第41页)
m土颗粒
公式各部分计算过程:(课本没有,补充内容)
(2)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
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 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
中,对建筑物底层的防潮有重要影 响。土粒由于毛细水压力互相靠近 而压紧,土因而具有微弱的黏聚力 ,称为毛细压力。
亲水性 表面张力 憎水性 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
毛细压力能使潮湿砂土开挖一定高度,但失水干 燥后就会松散坍塌。
V Vs Vv
天然密度反映土的紧密程度,密度越大表示土的颗粒 越多,即越紧密。
高中数学构造问题教案模板
高中数学构造问题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 理解构造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思路。
2. 掌握构造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3. 能够独立解决各类构造问题。
教学内容:
一、构造问题的概念及特点
二、常见构造问题的解题方法
三、综合运用构造问题解题技巧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 通过引入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构造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构造问题的概念和特点。
2. 提出构造问题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二、讲解
1. 讲解构造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2. 介绍常见构造问题的解题方法,如平面几何中的作图法、空间几何中的几何体相交法等。
三、练习
1.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尝试用所学的方法解决构造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各种构造问题的解题过程和思路。
四、拓展
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更多的构造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构造问题解题技巧,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总结
1. 总结构造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估:
1. 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和个人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构造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和参与课堂讨论等途径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1. 教师反思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进学习方法和态度。
第3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2激励理论
激励的基本过程
激励--激励就是激发人内在的行为动机并使之朝着既定目标
前进的整个过程。
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决定和支配的,而动 机则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们产生了某种需要而这种需要又 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出现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为了消除这种紧 张和不安,人们就会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进行活动的动 机。在动机的支配下,人们会进行满足需要的行为,在需要不断得到 满足的过程中,动机会逐渐减弱,当人们的需要完全得到满足时,紧 张和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然后就会产生新的需要,形成新的动 机,引发新的行为。
(1) 人们是抱着各种各样的愿望和需要加人企业组织的,人们的需要和愿望有不同的类型。 有的人愿意在正规化、有严格规章制度的组织中工作;有的人却需要更多的自治和更多的责 任,需要有更多发挥创造性的机会。
(2) 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要与工作性质和人们的需要相适应,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是 不一样的。对上述的第一种人应当以 X 理论为指导来进行管理,而第二种人则应当以 Y 理 论为指导来进行管理。
(5) 人们依据自己的动机、能力以及工作性质,会对一定的管理方式产生不同的反应。 按照复杂人假设,实际上不存在一种适合于任何时代和任何人的通用管理方式和方法,管理必须是权变 的,要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需要和不同情况采取相应 的管理方式。
第3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人性假设中西观点对比
在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上 , 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 : 中国古代至近现代许多思想家和学者 ,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取得了与上述四种假设相似的结论。在春秋战国时期 , 诸子百家争论 的热点之一即人的本性。法家早期思想家苟子提出了“性恶论”的看法。他认为 ,“人之 初 , 性本恶。”性恶的根据是 :“若夫目好色 , 耳好声 , 口好味 , 心好利 , 骨体肤理好 偷逸 , 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荀子简释·性恶》 ) 人为什么生五官、身体? 无 非是为了满足声、色、味、利诸方面的欲望 , 厌恶劳动、贪图安逸和享乐 , 乃人的恶的 本性。这种观点与西方的 “经济人假设”十分相近。儒家思想家孟子主张“性善论”。 他认 为 :“人之初 , 性本善。”其根据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 之心者 ,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 皆有怵惕侧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 非恶其声而怨也。由是观之 , 无侧隐之心 , 非人也 ; 无羞恶 之心 , 非人也 ; 无辞让之心 , 非人也 ; 无是非之心 , 非人也。恻隐之心 , 仁之端也 ; 羞恶之心 , 义之端也 ; 辞让之心 , 礼之端也 ; 是非之心 , 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 , 犹 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 这些善良的本性 , 乃与生俱来的。这种看法 , 类 似于西方的“社会人假设”。 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另一位思想家——告不害 , 告子提出了 “性无善恶论”。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善与恶都不是天生的 , 而是后天教 育培养的结果。他把人性比作流水 , 他说 : “性犹湍水也 , 决诸东方则东流 , 决诸西方 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 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告子上》 ) 这种看 法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因素 , 而与西方的“复杂人假设”相似。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 , 没有类似西方“自我实现人假设”的观点 , 但在近代有个著名的思想家一一梁启超 , 提 出了“个性中心论”。他倡导“尽性主义”, 他说 :“尽性主义 , 是要把各人的天赋良能 发挥到十分圆满。就私人而论 , 必须如此 , 才不至成为天地间一赘疣。人人可以自立 , 不必累人 , 也不必仰人鼻息。就社会国家而论 , 必须如此 , 然后人人各用其所长 , 自动 地创造进化 , 合起来便成强固的国家、进步的社会。”( 《欧游心影录》 ) 这里说的 “尽性”的人即把个人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人 , 他们可以“自立”,“自动地创造进化”, 与西方的自我实现人假设十分相近。
第3章 构造心理学
(2)对联想的研究有三个特点:
将所有的联想律都归结为接近律; 排除了情感在联想中的作用,认为情感过程要在 联想中发挥作用,必须有感觉和意象的参与; 以联想解释意义的形成。 (3)铁钦纳将情绪和情感分为三类,即情感、情绪 和思想情感。
三、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与冯特心理学思想的关系
作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与冯特在心理学的理念上基本相似, 带有明显的冯特心理学思想的痕迹,但同时又有显著的不同。 “构造主义”这个名称只适合于铁钦纳的心理学。总的看来, 铁钦纳的心理学主要是对冯特心理学的继承、发扬和改造。
3.经验批判主义(实证主义哲学的第二代)
实证主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哲学观念,它主张关于世界的正 确知识必须以自然科学的方法为基础,那些超越客观事实的 宗教和哲学思辨性的概念是无效的。
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是实证主义的第二代。在 马赫看来,物质不是第一性的,而要素,即感觉,是第一性 的。物质以及自我都是要素的复合。
2.心理学的性质
铁钦纳认为,科学有两种,一种是纯科学(pure science),另 一种是应用科学(applied science)。在他看来,心理学不属于 应用科学,而是一门纯科学。为此,他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 论证。
首先,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来看,铁钦纳反对研究心理的 意义或功用,主张只研究心理过程或心理内容本身。
第一节 构造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一.哲学背景 1.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主张摆脱宗教神学的玄思,将经验世界作为哲学 的对象,把知识置于经验的基础之上。虽然经验主义认为 观念和经验还有其他来源,但它强调人类所有知识和观念 都来源于感觉印象。经验主义对铁钦纳的影响表现在,他 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意识,分析为元素,指出人的意
第三节 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基础工程》课程标准
《基础工程》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课程编码:37671 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16审核:建工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10.23批准: 批准日期2022.10.25(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施工员、地基基础设计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施工岗位的操作及基础设计的选型、基础底面积及内力计算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基础的分类及不同类型的基础设计的思路及具体内力计算方面的基本技能,并熟知地基处理的方法,了解特殊地基类型,及采取何种处理方法等反面的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应用力学》、《工程地质》,《土力学》等。
2.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市场实际调研、以及施工现场的亲身参观,让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大赛;从而全方面发展学生。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1)能够掌握地基基础的设计原理;(2)具有确定基础埋置深度的思路及计算能力;(3)熟悉基础的类型,及方案的选用;(4)具有计算基础底面尺寸的能力;(5)掌握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方法及思路;(6)掌握墙下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设计方法及思路;(7)掌握柱下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设计方法及思路;(8)熟悉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方法及思路;(9)熟悉筏板基础和箱型基础结构和构造要求、设计思路;(10)掌握桩基础的类型及构造、单桩轴向承载力的确定;(11)熟悉支护结构的类型,基坑工程设计的内容及设计原则等;(12)掌握地基处理的目的、类型及每种处理方式原理和施工工艺。
(13)熟悉特殊性的岩土及特征。
3.课程设计本课程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础施工及基础设计,基坑工程为载体,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第3章 汽车车身结构
3.1 汽 车 车 身 概 述
二、汽车车身基本结构 1.整体式车身的特点
结构
3.1 汽 车 车 身 概 述
二、汽车车身基本结构 2.整体式车身的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3.1 汽 车 车 身 概 述
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简称前置 后驱,可用FR表示);前置发动机前 轮驱动(简称前置前驱,可用FF表示) 和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简称中置后 驱,可用MR表示)。
【学习目标 】 1. 熟悉车身结构类型及主要性能 2. 掌握轿车车身构造 3. 了解客车车身构造。
【学习内容 】
3.1 汽车车身概述 3.2 轿车车身结构 3.3 客车、货车车身结构
【学习内容 】 3.1 汽车车身概述 3.2 轿车车身结构 3.3 客车、货车车身结构
【本节目标 】 1. 汽车车身的分类 2. 汽车车身基本结构 3. 车身的主要性能
身,采用加大顶盖内侧板及后窗下部框架,将顶盖内侧板延
伸至后侧板等措施来加强车身的钢度。
2.整体式车身的结构类型 (1)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FR)的车身 ⑤车门
车门包括外板、内板、加强梁、侧防撞钢梁和门框。
其中内板、加强梁和侧防撞钢梁以点焊结合在一起,而内板 和外板通常是以摺边连接的。另外,车门窗框通常是由点焊 和冲压结合而成的,车门的形式大致分为:窗框车门(如奥 迪100)、冲压成型车门(如捷达)和无窗框车门(如斯巴 鲁力狮)三种。
一定要检查前轮的定位。
(2)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的车身 ①前置前驱的前车身
纵置
3.1 汽 车 车 身 概 述
纵向放置发动机的前车身,为了增加前
挡泥板的强度和钢度,将前挡泥板与盖板、前纵 梁焊接在一起。纵向放置发动机的前身与后轮驱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StarterUnit3SectionBWhatisfunonafarm教学设计
4.语法讲解:结合具体语境,以例句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一般现在时态,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
教学策略:采用对比、归纳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法知识。
5.课后巩固: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如单词卡片制作、情景对话编写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视觉导入法,让学生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学步骤:
a.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动物名称。
b.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等特点。
c.邀请学生上台表演,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增加课堂趣味性。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农场相关词汇和一般现在时态的疑问句、肯定句。
教学策略:采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模仿,提高学习效果。
2.互动交流:设计角色扮演、问答、小组讨论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和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StarterUnit3SectionBWhatisfunonafarm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Starter Unit 3 Section B What is fun on a farm”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基本的英语词汇和句型来描述农场的活动和乐趣。具体包括:
难点:对于一般现在时态的运用,尤其是疑问句和肯定句的构造,以及在不同情景中的正确使用,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如地壳构造、地质构造、构造带等;2. 使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及其与地表现象的关系;3. 引导学生掌握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质演化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质图件识别和分析构造现象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构造地质学知识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构造地质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地球奥秘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地质构造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上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为后续地质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1. 地质构造基本概念:地壳构造、地质构造、构造带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地球内部构造特征:地壳、地幔、地核的组成及物理性质;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概念、板块边界类型、板块运动及地质现象;教材章节:第二章4. 地质图件识别与分析:地质图、地震剖面图、构造地貌图等;教材章节:第三章5. 构造地质学应用:地质找矿、地震预测、地质环境保护;教材章节:第四章6. 科学探究方法:观察、实验、模拟、数据分析等;教材章节:第五章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涵盖教材相关章节,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构造地质学知识,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确保教学实际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讲解地质构造基本概念、地球内部构造特征和板块构造理论等抽象理论知识时,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地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2:钢筋混凝土基础构造图示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基础的构造类型和适用条件
1.条形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为砖墙或砌块墙的建筑。 2.独立基础:适用于多层框架结构或厂房排架柱下基
础,地基承载力不低于80kPa时,其材料通常采用钢筋 混凝土、素混凝土等。当柱为预制时,则将基础做成 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嵌固在杯口内,故称杯口 基础 。 3.筏形基础:常用于地基软弱的多层砌体结构、框架 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建筑,以及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 不均匀或地基承载力低的情况 。 4.箱形基础:当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埋深较大,为增 加建筑物整体刚度、不致因地基的局部变形影响上部 结构时采用。
1.墙体:地下室的外墙应按挡土墙设计。如用钢筋混凝土或素混 凝土墙,应按计算确定厚度,其最小厚度除应满足结构要求外, 还应满足抗渗厚度的要求。其最小厚度不低于300mm,同时外墙 还应做防潮或防水处理。
2.顶板:可用预制板、现浇板或者预制板上做现浇层(装配整体式 楼板)。如为防空地下室,必须采用现浇板,并按防空设计的有关 规定决定其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第三章 基础构造
3.1 3.2 3.3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基础的类型和构造 地下室构造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3.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基础:建筑物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 地基: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 1.地基的分类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能直接承 受建筑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的承载能力弱,或建筑物上 部荷载较大,须预先对土壤层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处 理后才能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人工 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等。 2.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第三章 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1.掌握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掌握基础 的类型和相应的适用情况。 2.了解刚性基础的基本构造,掌握混凝土基 础的构造要求。 3.了解地下室的类型、组成,掌握地下室 的防潮防水构造。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第三章 基础构造学习重点
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区分。 2.基础的类型和不同构造形式的应用。 3.刚性基础的特性,混凝土基础的构造形式。 4.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措施。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2.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1、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均匀程度。 2、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3、经济技术要求:要求设计时尽量选择土质 好的地段、优先选用地方材料、合理的构造 形式、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案,以降低消耗, 节约成本。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3.2 基础的类型和构造
基础的类型
• 按构造形式分: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 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
• 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刚性基础(砖基础、石 基础、混凝土基础)和非刚性基础(钢筋混凝 土基础)。
基础的埋置深度
• 基础埋深: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 距离。基础埋深在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500mm。
• 影响埋深的因素:建筑物荷载大小、地基土层 的分布、地下水位高低、相邻建筑的关系。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图3-1:刚性脚α图示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2. 非刚性基础
钢筋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 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水平 力和力矩等荷载的情况下使用,为了节约材料 可将基础做成锥形但基础最薄处不得小于 200mm或做成阶梯形但每级步高为300~ 500mm,故适宜在基础浅埋的场合下采用。构 造如图3-2所示。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1、刚性基础
基础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其基础 底面尺寸的放大应根据材料的刚性角来决定。 刚性角是指基础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 的夹角α角。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 基础,如图3-1所示。
刚性角可以用基础放阶的级宽与级高之比值来 表示。不同材料和不同基底压力应选用不同的 宽高比。大放脚的做法一般采用每两皮砖挑出 1/4砖长或每两皮砖挑出1/4与一皮砖挑出1/4砖 长相间砌筑。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基础沉降缝构造
为了消除基础不均匀沉降,应按要求设置基 础沉降缝。基础沉降缝的宽度与上部结构相同, 基础由于埋在地下,缝内一般不填塞。条形基 础的沉降缝通常采用双墙式和悬挑式做法,如 图3-3所示。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图3-3:基础沉降缝构造图示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3.3 地下室构造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基础的构造类型和适用条件
5.桩基础:当浅层地基土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 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 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 作为持力层的深基础。桩基础一般由设置于土 中的桩身和承接上部结构的承台组成。
桩基础的类型很多,按照桩的受力方式可分为 单承桩和摩擦桩;按照桩的施工特点可分为打 入桩、振入桩、压入桩和钻孔灌注桩等;按照 所使用的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桩和钢管桩。 桩的断面形式有圆形、方形、六角形等多种形 式。
3.底板: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上,并且无压力作用时,可按 一般地面工程处理,即垫层上现浇混凝土60~80mm厚,再做面 层;如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底板不仅承受上部垂直荷 载,还承受地下水的浮力荷载,因此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并 配双层筋,底板下垫层上还应设置防水层,以防渗漏。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一、地下室的分类
1. 按使用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 2.按顶板标高分有半地下室(埋深为1/3~1/2 倍的地下室净高)和全地下室(埋深为地下室净 高的1/2以上); 3.按结构材料分有砖混结构地下室和钢筋混凝 土结构地下室。
第3章基础构造学习目标
二、地下室的构造组成
地下室是建筑物首层下面的房间,它可用作设备 间、储藏房间、旅馆、餐厅、商场、车库以及用作战 备人防工程。高层建筑常利用深基础,如箱形基础建 造一层或多层地下室,既增加了使用面积,又节省了 室内填土的费用。 一、地下室的分类 二、地下室的构造组成
地下室一般由墙体、顶板、底板、门窗、楼梯采光井 等部分组成。 三、地下室防潮 四、地下室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