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中国电影发展的代际划分
中国电影史
1963年至1969年:《小兵张嘎》、《冰山上的来客》、 《董存瑞》
(五)1967年至1976年,“文革时期”的中 国电影
《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政治电影: 《平原游击队》、《闪闪的红星》等。
(六)1976年至今,新时期和当代中国电影
冲破文革:《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
1923年的《孤儿救祖记》 中国第一部在商业上和艺 术上都获得巨大成功的国 产片。
主演:王汉伦是中国第一位 女职业演员,曾有“悲剧明 星”之誉。
从1926年下年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中国影坛相 继形成了“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 三股商业创作热潮。
(二)1930年至1945年,中国电影出现转机 的阶段
(四)1949年至1966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 中国电影发展时期
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是《桥》 (王滨导演)。抗战胜利后, 中国共产党派出文化干部前往 东北接管伪“满洲映画协会” (日本侵略中国后在东北建立 的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 在“满映”的原址上成立东北 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 影制片厂。1949 年,在极为艰 苦的条件下,东影拍出了新中 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影片描写某地质 勘探队政委罗群 被错划为右派后, 对党、对人民, 仍然保持坚定的 信念。谴责了象 吴遥那样心胸狭 窄、思想僵化的 干部。
影片在一个很短的限度 和很小的范围内,描写 十年动乱中人民同“四 人帮”进行斗争的一个 “点”,它具体、集中、 细致、逼真地浓缩了一 个巨大社会在那个非常 时期中的真实情况,力 求广泛和全面联系整个 该片获1981年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 社 会 的 生 活 面 。 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
中国电影发展史
电影发展史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影事业日益腾飞。
由于国情的不同,中国电影虽然在时间维度上与世界保持一致,但也有着自身独特之处。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影人辛勤耕耘,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崭新又充满困难的事业中,为广大人民带来了无数优秀的电影作品。
从简陋的技术到精准的设备,从银幕上的黑白人影到彩色灵动的人物展现,中国近现代的电影事业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和奋斗历程。
本文将阐述这百年来中国电影事业的成长过程,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电影的诞生、发展与腾飞。
中国电影事业共经历了四个阶段,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探究。
一、发展初期1896年,电影在世界上崭露头角还不到八个月,上海的“又一村”便开始了最初的影像放映,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放映记录。
之后,“电影”这个名词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虽然电影首先在上海登陆,但真正开启中国电影事业的是北京人。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买了一套法国手摇摄影设备,后成功邀请到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表演了数个拿手片段,由此电影《定军山》诞生。
在此之后,片子在人民群众中放映,深受大家的喜爱。
《定军山》的出现也产生了北京城的第一批影迷,人们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由原来去茶馆戏园听戏发展成去电影院看最新的电影。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电影的需求,电影院每天早晚各放一场,电影票价为一角或两角。
有的地区甚至会在电影结束后为人们提供电车方便回家,慢慢看电影成为了生活的时尚。
《定军山》一问世便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将最初西方的电影艺术和中国的国粹京剧相融合,它不仅让谭鑫培先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发展电影事业的表演艺术家,也将京剧更大范围地推向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其他国家。
由此可见,任庆泰的这部手摇摄像机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中国电影此时还在发展初期,虽并未构成完整的体系,但中国电影人一直走在探索的创作道路上,从一开始简单模仿国外影片到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方法,在制片拍摄中加以运用。
2中国电影发展脉络
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脉络1、艰难跋涉的现代中国电影(1905—1949)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前为现代中国电影,后为当代中国电影。
现代中国电影是在极其困难的境遇下发展起来的。
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简陋的物质、技术条件,决定了它的发展必定是步履艰难。
(1)、中国电影初创起步阶段(1905—1931)电影传入中国最初是1896年8月11日,这天在上海徐园的“又一标”茶楼首次放映,当时还被称为“西洋影戏”。
我国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摄的由谭鑫培主演的戏曲纪录片《定军山》。
1913年,由郑正秋编导的影片《难夫难妻》,是我国第一部故事片。
它通过一对青年男女的不幸婚姻,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性,具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
20年代,中国电影畸形发展。
表现一:大批形形色色的影片公司纷纷出现。
全国十多个沿海城市,大小电影公司达175家,上海占141家。
真正像样的只有3家,即明星影片公司、天一影片公司、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三足鼎立。
表现二:大批粗制滥造的影片纷纷出笼。
本时期生产影片1000多部,占我国解放前的半数。
但内容都大体是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的集中反映,神怪武侠和诲淫诲盗的东西大量充斥影坛,如《黑衣女侠》、《荒村怪侠》、《火烧七星楼》等。
这一阶段,有一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进步的戏剧家进入影坛,拍摄出一些具有进步社会意义的影片。
如欧阳予倩的《天涯歌女》、洪深的《爱情与黄金》、田汉摄制的《到民间去》。
电影拓荒者郑正秋编导的《孤儿救祖记》(1923)、《玉梨魂》、《最后的良心》等,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描写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批判了寡妇守节等封建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2、进步电影的曲折发展阶段(1932—1937)1931年9月,“左翼剧联”通过了《最近行动纲领》。
1932年初,上海地下党成立了电影小组,夏衍任组长,后又成立“中国电影文化协会”。
1932年拍出的进步影片有《十九路军抗日战史》(纪录片)、《共赴国难》、《战地历险记》(抗日故事片)、《火山情血》、《自由之花》(社会生活故事片),这标志着中国电影已从脱离现实向反映现实转折。
早期中国电影
早期中国电影(1905—1949)大致脉络l 1895年电影诞生于法国;1896年中国出现了电影放映;1905年秋,北京丰泰照像馆的任景丰在北京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无声戏剧舞台纪录电影《定军山》,这件事被认定为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
l 1909年由外国人创办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作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
1916年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电影制作公司是张石川和几个朋友联合创办的“幻仙影片公司”。
但这家公司只拍了一部影片《黑籍冤魂》,便因资金困难而宣告结束了。
此后,由中国的民族资本投资拍摄电影的公司是著名的商务印书馆。
1917年,商务印书馆从一个外国人手里低价买进了一批电影器材,决定在图书出版之外,兼营电影业,这是中国自己投资拍摄电影较有规模的开端。
l 2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当时全国数十个城市大小电影公司林立,仅上海就达141家。
出现了中国第一批导演和电影明星。
这个时期既有商业化程度很高的娱乐片(如武侠片、古装片等),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生问题剧”。
20年代,上海每年的观众数超过700万人,这个规模和世界其它大城市不相上下。
l 3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发展转折时期。
1931年,夏衍等人成立了共产党领导的电影小组。
1933年2月9日,“中国电影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
直接干预时政的影片也多了起来,电影从摄影棚中走出来,承担起唤起民族精神的时代任务。
同事,有自由派文人支持的商业电影也相当繁荣,这些抱着娱乐人生目的商业电影人曾与左翼电影人发生过激烈的论战。
l 30年代后期—40年代中期,抗战爆发后,中国存在着四种电影形态:上海汪伪政府电影、重庆国民党电影、伪满洲电影、延安电影。
但总的来说,电影艺术发展缓慢。
l 抗战结束后,在当时国民政府的扶持下,国家电影机构和民间电影企业拍摄了不少电影。
但从质量上看,民间企业的出品更优秀一些。
代表作l 1928年,《火烧红莲寺》掀起武侠神怪片的大潮,这部影片在三年内连续拍摄了18部集,观者之多,堪称万人空巷。
中国电影发展的拓荒期和探索期
拓荒期(1895-1931)
电影作为一种发端于西方的新技术和艺术形式,最早 是出现在1895年。电影发明一年以后,传入上海。在上海 徐园的“又一村”内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 次放映电影,也是外国电影商人在华活动之始。在徐园的 游艺会上放映了电影短剧。 接着来到上海的放映人是美国的利卡尔顿(James Ricalton)1897年他带来爱迪生公司的电影在茶馆和游乐 场所放映。 此后直到1949年,中国放映的大多片子为外国电影, 放映场所先是在茶馆后是在影戏院,美国影片占据了中国 电影市场的90%,居于主导地位。人们不难料想,好莱坞 电影是风头十足。
• 关于电影的最早发明者,美国人和法国人各执一 词。 • 1894年,爱迪生实验室的“电影视镜”问世,这 是一种长方形立柜式箱子,里面有可以连续放映 50英尺胶片的影片,外面有个2.5毫米的透镜,不 足之处是每次仅能供一个人观看,因为爱迪生认 为只有每个好奇的观众单独观看,才有可能赚到 更多的钱。不久之后他就会意识到自己的短视。 •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 大咖啡馆中,用他们改进的“活动电影机”首次 售票公映了他们的影片,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 这一天也就成为了公认的电影诞生日。
电影视镜
中国电影的几个第一
• 中国第一家正式的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 于1909年在上 海成立,创始人是美籍俄裔商人本 杰明·布拉斯基。 • 第一部(国产)影片《定军山》:1905年,由任景丰 在他的北京的照相馆里拍摄 •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 花烛》) ,于 1913年诞生于上海。不过,它是 由美国人布拉斯基在中国的制片厂、亚细亚影戏 公司拍摄的。 • 同年,黎民伟与布拉斯基拍摄了香港的第一部电 影《庄子试妻》。布拉斯基后来又把这部片子带 到美国,因此它成为最早在国外放映的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六代划分
一、中国电影百年六代(1905——)1.在中国电影的研究词汇中,六代导演的划分已成定论。
2.这种划分依据的是独特的行业内法则和共享的社会外因素,二者交互作用最终形成了关于导演构成非自然是集的脉络的代际发展过程。
可以说,六代导演实际上是由中国特定的社会时空所构建的精神集团。
3.代际之间区分的基本标志和要素在于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变化,表达主体的更迭。
二、第一代电影人代表人物:(中国电影戏剧色彩浓重)郑正秋、张石川、黎民伟。
时间:1905——30年代初。
代表作品:《孤儿救祖记》、《老工之爱情》、《庄子试妻》等主要功绩:1)建立了本土电影的雏形(尤其是言情与武打片类型)2)开创了主流影戏,教化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
三、第二代导演代表人物:(中国中下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得到体现)蔡楚生、费穆等。
时间:1934——1949年。
代表作品:《渔光曲》、《桃李劫》、《新女性》、《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太太万岁》等。
主要功绩:1)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导演和明星,制作借鉴好莱坞,理论学习苏联。
2)开创了30、40年代的社会写实风格,具有了自觉的新文化批判意识和色彩。
3)开始使电影文化深入人心。
四、第三代导演代表人物:(由于政治运动,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大倒退)谢晋、崔嵬(三江汇合,北影四大帅,南谢,北谢)时间:1949——1976。
代表作品:《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西安事变》等。
主要功绩:1)完成了社会主义语境的电影表达,创作了红色经典。
2)主要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本土戏剧传统; 3)“文革电影”是红色经典的极端化,“三突出”创作原则是对电影艺术活动的彻底摧残和扼死。
这个时期电影以歌颂党和社会主义,光明社会为主题,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貌。
五、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学院派,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新时期,中国电影得到全面解放,苏醒国家实行重在经济发展,百废待兴的局面。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
第六代:中国“新生代”电影导演
“新生代”导演补了中国当下社会所遗留的话语空白,以探求最真实的人性和最现实的生活为突破口,开始了关注个体的生命诉求和 生存状态为主的边缘化艺术创作之路。 《流浪北京》、《妈妈》、《小武》、《东宫西宫》、《北京杂种》、《头发乱了》、《周末情人》、《邮差》、 《安阳婴儿》、《十七岁的单车》、《阳光灿烂的日子》——边缘化、非常规 《长大城人》、《城市爱情》、《梦幻田园》、《过年回家》、《爱情麻辣烫》、《洗澡》——从边缘向“中心”靠拢
第二代:披荆斩棘的乱世翘楚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涌现出一批艺术水准高、个人风格独特的电影导演群,他们忠实记录 时代变迁和民生疾苦,在大胆抨击现实生活的同时融入民族传统的美学元素与表现技法,形成中国第二代导演鲜明的艺术 特色。 蔡楚生:“现实主义电影奠基人”,《渔光曲》(1934)《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 吴永刚:《神女》(1934)《壮志凌云》(1936) 袁牧之:《马路天使》(1937) 史东山:《保卫我们的土地》(1938)《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 费穆:《小城之春》 第二代导演在那个战火弥漫、硝烟四起的战乱年代,将命运与时代捆绑,直面惨淡的现实,以电影作为 冲锋利器,在枪林弹雨中披荆斩棘,成就了一段电影人乱世翘楚的不朽神奇。 自抗战爆发以来,极具历史文献价值和鼓舞抗战热情的新闻纪录片也得到长足发展。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概述
目录 1 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民族艺术的自觉拓荒者 2 第二代:彼荆斩棘的乱世翘楚
3 第三代:政影相息的风云十七年
4
5
第四代:自然真诚的生活纪实 第五代:历史表意的文化反思
6
新生代:从叛逆走向回归的边缘人
第一代:民族艺术的自觉拓荒者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大致可以分为:旧中国电影、新中国电影、港台电影旧中国电影一、中国电影的问世与发展在宋代《事物纪原》一书中,即有“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的说法。
在宋代诗人范成大笔下,也有一首《灯市行》对此做了深动描写。
可见“影戏”从汉代流传到宋代,已成为民间有相当规模的一项娱乐活动,日后间接促成了电影的发明。
二、中国电影的首映1896年8月11日晚,在中国电影发祥地上海的一处私家花园“徐园”又名“双清别墅”所举办的游艺活动中,首次出现了当时称为“西洋影戏”的《马房失火》等十四部短片,这是国人第一次与电影接触,西方电影进入中国后,之所以被国人称为“影戏”,是因为当时中国人还是习惯于把电影当作一种“戏”来认识和对待的。
三、《取缔影戏场条例》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英国驻北京公使进贡一套电影拷贝在宫里献映祝寿,放映失火,被慈禧斥为“不祥之兆”,从此在紫禁城内禁放电影。
四、早期中国电影(1931年以前)1、中国电影第一人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标志着中国电影诞生了。
2、中国第一座戏院:1908年,来自意大利的片商雷玛斯在上海营建了中国第一家250座的正规电影院“虹口大戏院”。
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第一部国产短故事片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了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剧情的短故事片。
3、1922年,张石川与郑正秋、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
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
导演代系
第一代导演:创立中国本土电影雏形第二代:完成了中国电影从无声至有声的转变,并摆脱了戏剧化,电影逐步走向写实,被誉为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蔡楚生《渔光曲》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中国电影首次享誉世界影坛。
袁牧之《马路天使》第三代:如何表现生活本质、反映时代风貌、展现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等方面寻求中国式的表达。
谢晋被当时海外影评人评为“当今国际影坛最有名望的中国人”,他导演的《芙蓉镇》获得多个国内外奖项。
第四代:弥合中国电影的一代,承上启下。
为中国电影的创作延伸和艺术衔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五代:开创了中国电影史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把中国电影传播到了全世界。
《大红》《黄土地》《霸王别姬》《活着》,第六代: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
他们大多出生于60~70年代,基本上没有受过“文革”的影响,即使受到一些,也只是孩提时代的印象性记忆,并不存在受到压抑的切肤之痛;中学时代至长大成人时期正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旧体制、旧观念的消融与崩溃,各种新潮思想、观念的发生与建立,伴随着他们成长,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传统和一切旧事物习惯于站在怀疑和审视的立场上;他们遭遇了在80~90年代经济转轨给社会带来的剧痛,同时也经历了电影从所谓神圣的艺术走入日常生活,还原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的无奈。
代表导演包括张元、陆川、王小帅、娄烨、王超、路学长、管虎、贾樟柯、何建军、王全安、李杨、刘冰鉴、王一持、李欣、宁浩、张海洋等。
他们要么极度追求影象本体,要么偏执于写实形态、关注草根人群,要么坚定的走在商业路线上,几乎难以象“第五代”那样整体构建电影精神的统一面貌,所以,他们是抗拒归纳的一代。
典型特征是“叛逆与反思”。
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是一项从电影史学衍生到社会中的运动,当下许多导演反对这种分代,尤其是第五代以及其后的导演们对此更是十分反感。
中国电影史历史分期
中国电影史历史分期:拓荒期(1896-1932)中国电影的传入以及第一个黄金时代探索期(1932-1949)中国点一个的初步成熟发展期(1949-1966)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创作停滞期(1966-1976)文革十年的中国电影复苏期(1976-1984)新中国电影的恢复繁荣期(1984至今)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1:社会历史变革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变革 2: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 3:中国戏剧和文学保持了一种特殊联系,尤其是戏剧的影响更加明显 4:与世界电影相比,中国电影相对来说一直比较落后 5:各个创作部门的发展不平衡中国第一座专业影院: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建起—虹口大戏院电影创作:1913年《难夫难妻》(郑正秋导演编剧)中国故事片开端1913年《庄子试妻》(黎民伟)“香港电影之父”20年代《阎瑞生》(任彭年导演)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中国电影探索期结束《车中盗》(任彭年导演)中国最早类型片,确立了娱乐观众的方向商业投机性:决定中国工业从一开始就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一味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粗制滥造模仿外国商业影片1920年商务印书馆为梅兰芳拍摄《春香闹学》、《天女散花》郑正秋电影成就:1922年与张石川等组成明星电影公司,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艺术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把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电影创作:《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故事片)《孤儿救祖记》(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艺术特色,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种开端)《玉梨观》《劳工之爱情》(滑稽短片)《自由之花》《姊妹花》(最早有声故事片)1923年明星电影公司《孤儿救祖记》(郑正秋编导)是我国第一部艺术片,打破了外国影片独占我国电影市场的局面,掀起了国产电影创作的阵阵高潮。
中国电影创作正式进入长片创作阶段。
郑正秋的制片思想:主张有一选定的教育作用的通俗的大众化的商业电影制片思想。
中国电影史简述
中国电影史简述一、中国电影百年六代(1905——)1.在中国电影的研究词汇中,六代导演的划分已成定论。
2.这种划分依据的是独特的行业内法则和共享的社会外因素,二者交互作用最终形成了关于导演构成非自然是集的脉络的代际发展过程。
可以说,六代导演实际上是由中国特定的社会时空所构建的精神集团。
3.代际之间区分的基本标志和要素在于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变化,表达主体的更迭。
二、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电影戏剧色彩浓重)代表人物:郑正秋、张石川、黎民伟。
时间:1905——30年代初。
代表作品:《孤儿救祖记》、《老工之爱情》、《庄子试妻》等主要功绩:1)建立了本土电影的雏形(尤其是言情与武打片类型)2)开创了主流影戏,教化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
三、第二代导演(中国中下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得到体现)代表人物:蔡楚生、费穆等。
时间:1934——1949年。
代表作品:《渔光曲》、《桃李劫》、《新女性》、《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太太万岁》等。
主要功绩:1)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导演和明星,制作借鉴好莱坞,理论学习苏联。
2)开创了30、40年代的社会写实风格,具有了自觉的新文化批判意识和色彩。
3)开始使电影文化深入人心。
四、第三代导演(由于政治运动,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大倒退)代表人物:谢晋、崔嵬(三江汇合,北影四大帅,南谢,北谢)时间:1949——1976。
代表作品:《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西安事变》等。
主要功绩:1)完成了社会主义语境的电影表达,创作了红色经典。
2)主要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本土戏剧传统;3)“文革电影”是红色经典的极端化,“三突出”创作原则是对电影艺术活动的彻底摧残和扼死。
这个时期电影以歌颂党和社会主义,光明社会为主题,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貌。
五、第四代导演(学院派,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新时期,中国电影得到全面解放,苏醒国家实行重在经济发展,百废待兴的局面。
中国导演代的划分
一、中国电影百年六代(1905——)1.在中国电影的研究词汇中,六代导演的划分已成定论。
2.这种划分依据的是独特的行业内法则和共享的社会外因素,二者交互作用最终形成了关于导演构成非自然是集的脉络的代际发展过程。
可以说,六代导演实际上是由中国特定的社会时空所构建的精神集团。
3.代际之间区分的基本标志和要素在于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变化,表达主体的更迭。
二、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电影戏剧色彩浓重)代表人物:郑正秋、张石川、黎民伟。
时间:1905——30年代初。
代表作品:《孤儿救祖记》、《老工之爱情》、《庄子试妻》等主要功绩:1)建立了本土电影的雏形(尤其是言情与武打片类型)2)开创了主流影戏,教化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
三、第二代导演(中国中下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得到体现)代表人物:蔡楚生、费穆等。
时间:1934——1949年。
代表作品:《渔光曲》、《桃李劫》、《新女性》、《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太太万岁》等。
主要功绩:1)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导演和明星,制作借鉴好莱坞,理论学习苏联。
2)开创了30、"40年代的社会写实风格,具有了自觉的新文化批判意识和色彩。
3)开始使电影文化深入人心。
四、第三代导演(由于政治运动,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大倒退)代表人物:谢晋、崔嵬(三江汇合,北影四大帅,南谢,北谢)时间:1949——1976。
"代表作品:《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西安事变》等。
主要功绩:1)完成了社会主义语境的电影表达,创作了红色经典。
2)主要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本土戏剧传统;3)“文革电影”是红色经典的极端化,“三突出”创作原则是对电影艺术活动的彻底摧残和扼死。
这个时期电影以歌颂党和社会主义,光明社会为主题,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貌。
五、第四代导演(学院派,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新时期,中国电影得到全面解放,苏醒国家实行重在经济发展,百废待兴的局面。
6.中国电影分代
第一代(中国电影早期开拓人):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第二代(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导演):蔡楚生、郑君里、费穆、吴永刚、张骏祥、桑弧、汤晓丹等第三代(1949年后开始活跃):水华、谢晋、成荫、谢铁骊、崔嵬、凌子风第四代(1960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谢飞、吴贻弓、吴天明、张暖忻、黄健中、滕文骥、郑洞天、丁荫楠等。
第五代(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
第六代(90年代崭露头角):贾樟柯、张元、王小帅、路学长等。
对于代际划分的必要性存在争议:许多导演并不承认自己属于某一代,也有许多导演根本无法安插到某一代中,而且这种划分简单、粗暴,对中国电影史的梳理,对重要电影人关系的厘清并无裨益。
第四代——叙事;第五代——造型;第六代——状态。
第一代导演 -- 中国电影的拓荒者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
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
他们作为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既缺乏经验,拍摄条件又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
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联系着时代的要求,重视电影的社会教化作用。
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舞台痕迹。
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
早期电影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
第二代导演 -- 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
第一节 内地电影史概述
(3)《红粉骷髅》:导演管海峰,
1921年拍,1922年公映
总体来说,《阎瑞生》、《海
誓》、《红粉骷髅》等第一批长 故事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 由短而长的一次飞跃
(4)《孤儿救祖记》
(九)开放整合新时期(2001-至今)
重要代表人物
陈凯歌——执著的理想者
主要作品:《黄土地》1984;《大阅 兵》1986;《孩子王》1987;《边走 边唱》1991;《霸王别姬》1992; 《风月》1995;《荆轲刺秦王》1998; 《温柔地杀死你》(softly killing you)2000;《和你在一起》2002; 近作《无极》《梅兰芳》
2、地下电影系列
娄 烨:《危情少女》1994、《周末情人》1995、《苏州河》1998、《紫蝴蝶》2003 王小帅:《冬春的日子》1993、《极度寒冷》1994、《扁担,姑娘》1996 《梦幻田园》1999、《十七岁单车》2000、《青红》2004、 胡雪杨:《留守女士》1992、《湮没的青春》1993、《牵牛花》1995 何建军:《悬恋》、《邮差》1995
1948年,导演费穆,文华公司出品。 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注重散文 诗般的抒情文化传统,注重人生哲理的意 义。
(五)中国电影繁荣期(1949-1966 )
1946年10月1 日 “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 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拍摄, 这样就标志着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诞生。
(1)战争题材影片
2)袁牧之和《桃李劫》1934
遵循了有声电影的创作观念,将声音第一次作 为有机的艺术表现手段进行构思,被赞誉为 “中国有声电影划时代的作品”。
中国电影史划分
1.中国电影史划分中国电影史一般被划分为摇篮时期的中国电影、抗战前后的中国电影、解放区的中国电影、新中国十七年电影、“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新时期的中国电影。
一、摇篮时期的中国电影(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初)(1)“西洋镜”和第一部国产片就目前所知,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电影,可能是在1896年8月2日上海徐园“又一村”的一次游艺活动上观赏舶来品西洋影戏。
1905年春夏之交,中国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在中国的诞生。
(2)第一批短片,1913年,张石川和郑正秋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同年黎民伟在香港拍摄故事短片《庄子试妻》,这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出口片。
(3)191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了“活动影戏部”,开摄制纪录片先河。
1920年,梅兰芳自导自演了电影《天女散花》、《春香闹学》。
(4)三大公司和新旧两派,中国早期电影的三大公司是指明星、天一、联华(5)类型电影和武侠片初潮。
中国早期电影类型片主要有喜剧片、歌舞片、言情片、侦破片等,武侠片以明星公司的《火烧红莲寺》一炮而红以后,紧接着有各个公司步其后尘,形成了一个数量可观的“火烧”系列。
(6)第一代导演和早期中国电影的叙事模式,中国电影的第一代导演主要有郑正秋张石川、洪深、孙瑜等。
早期中国电影的叙事模式主要是时序性叙述、单线条结构、外视点角度、大团圆结局。
二、抗战前后的中国电影(1931---1949)(1)从无声片到有声片,我国第一部不完整的有声片是《歌女红牡丹》(1931),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有声片是《桃李劫》(1934)(2)左翼电影的兴起。
左翼电影的主要成果有《洪流》《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上海24小时》《大路》《逃亡》《渔光曲》等(3)“国防电影”的提出,“国防电影”与“国防文学”的口号相呼应。
(4)“软性电影”的干扰,“软性电影”奢谈“让眼睛吃冰激凌,让心灵坐沙发椅”,对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中国电影史脉络梳理
特性。
重要影片:《钢铁战士》、《南征北战》《万水千山》《青春之歌 》《红色娘子军》等
经典影片片断赏析:
剪辑片断\红色娘子军指路.MPG
五、“文革”模式政治电影
(1966-1976)
中国电影创作最萧条的10年,生产影片不到100部。
(1987—)
商业片潮流
1、追求娱乐观赏价值
2、80年代末——1988年——90年代初
3、电影现象:
王塑电影现象:《顽主》(导演:米
家山)、《轮回》(导演:黄建新)
冯式贺岁片
风格写实,题材上表现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与社会人生。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狂流》、《春蚕》
(编剧:夏衍,导演:程步高)
《上海24小时》
(编剧:夏衍,导演:沈西苓)
《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
(编剧:田汉, 导演:卜万苍)
《民族生存》、《铁板红泪录》
(编剧:阳翰笙, 导演:洪深
剪辑片断\《春蚕》1.MPG 剪辑片断\《春蚕》2.MPG
一方面吸收商业电影元素扩大市场,另一面主动寻求合法性保护。
新生代电影
新生代主要指第六代以及更年轻的导演
两个阶段:
1、前期:青春冲动
《巫山云雨》《扁担姑娘》《北京杂种》《头发乱了》等
2、后期:向主流回归
《回家过年》《美丽新世界》《西洋镜》《洗澡》
美学风格:
谢晋政治伦理情节剧的黄金时代
第四代与电影美学观念的更新
纪实美学 作品:
《邻居》(郑洞天) 《沙鸥》(张暖忻)
《小街》(杨延晋) 《喜盈门》(赵焕章)
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五个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五个阶段
一、早期(1896~1920)
1896 年,诞生了祖国第一部电影《奔腾》。
从此,中国的电影事业开始了萌芽的发展。
这期间,中国陆续出现了京剧蜡烛电影、珍珠岛电影、北京电影公司等,为中国电影发展历史添砖加瓦。
此期间的电影发展缓慢,但却是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
二、百年结构期(1920~1949)
1920 年,中国内地的电影。
更是碾压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以宣传为目的的时代性作品,如《伊拉克伊斯兰共和国彩色电影》、《国民党革命宣言》等,提高了电影的宣传水平。
三、新生期(1949~1966)
1949 年中国的新纪元出现,建国后,中国电影发展迅速,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创作出抗日文艺电影、人民电影等,紧紧抓住描绘社会生活、反映社会变革以及宣传共産主义思想的主攻方向。
根据电影思政教育的需要,1953年专门成立了新国产影片组。
四、发展期(1966~1976)
1966年开始,中国电影产生了蓬勃发展,开拓出了新的路线,以改进电影质量为重点,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如《钟鼓楼》、《新中国的第一道旗帜》等。
五、改革开放期(1976至今)
1976年以后,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许多青年导演利用当今社会现实素材与主题,创作出了众多精彩作品,更加广泛地对外宣传和影响,把中国电影风潮推上世界中心舞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中国电影发展的代际划分一、中国电影拓荒期――第一代导演(一)中国电影史上的几个第一1、1896年8月11日,当时被称为“西洋影戏”的电影第一次出现在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
2、1905年秋,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是一部谭鑫培主演的京剧片段。
丰泰照相馆老板名叫任庆泰,字景丰,该片摄影师是刘仲伦。
3、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4、1922年,郑正秋、张石川创办“明星影片公司”,是中国电影发展的真正起点,他俩是中国第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
5、1931年,中国开始有声电影的试制,《歌女红牡丹》和《雨过天晴》是最早的有声片。
6、1934年蔡楚生编导的《渔光曲》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是我国第一部获国际奖的影片。
7、1938年史东山编导的《保卫我们的土地》是抗战时期的第一部故事片。
8、1949年由于敏、王滨编导的《桥》是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片。
(二)萌芽中的第一代导演电影的发明在西方,在中国,电影是舶来品,起初被称为“西洋影戏”。
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的成立,是中国电影的重要起点。
1922至1937年明星15年的历史中,创作了二百余部故事片。
主要成员:郑正秋、张石川及后来加入的洪深、包天笑,是当时最负盛名的电影编、导人员;实践的是一种“通俗社会片”的模式。
代表作有《掷果缘》1922年,又名《劳工之爱情》;1923《孤儿救祖记》;1924《玉梨魂》;1934《姊妹花》等。
二、中国电影成熟期――第二代导演从1905至1931年,中国电影的拓荒期是漫长的。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电影走向成熟的时期。
1933年全面展开的“新兴电影运动”(又称“左翼电影运动”),是中国电影进入民族化、艺术发展的真正起点,奠定了中国传统电影的格局。
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在相当程度上延滞了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
二战后的四十年代后期的中国电影在继承中跃进,进入了佳作迭出的经典时代,也是中国传统电影的成熟时期。
三十四年代的电影创作构成中国电影的第二代导演群体,代表人物有:蔡楚生、吴永刚、孙喻、袁牧之、史东山、郑君里、沈浮、费穆等。
其中,三十年代左翼电影运动时期的重要创作有:“银幕诗人”孙喻的《故都春梦》、《小玩意》《大路》;吴永刚的《神女》;袁牧之的《都市风光》、《桃李劫》、《马路天使》;蔡楚生的《渔光曲》《新女性》《一江春水向东流》。
构成战后电影最突出、最鲜明的两种话语形式是:社会派电影与人文派电影,作为社会派与人文派代表的是四十年代后期民营公司中最重要的两家公司“昆仑”和“文华”。
(一)社会派电影:以昆仑公司出品的影片为代表的战后时期社会批判派电影,贯穿了“同祖国的前途紧密相连,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叩击着时代的脉搏,呼应着历史的脚步”的创作主旨。
史东山、蔡楚生、阳翰笙、沈浮、郑君里是社会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共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等9部影片,这些影片的基调是反思历史、正视现实,初期的代表是《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期《万家灯火》;后期《乌鸦与麻雀》。
社会派电影是一批在宽阔的时代背景下表现人物命运,具有厚重的历史写实感的影片。
这些影片一方面深沉而又鲜明地传导出创作者们的忧患意识和人生使命感,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抗战岁月的追忆和对战后现实的批判性展示,构成了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面。
(二)人文派电影:人文派电影侧重于从个体人生与心灵视角表现社会生活、体悟时代,在表现形式上,它注重电影的意境营造和电影世界的完整性。
所以,人文派电影是一种在电影的题材、观念和电影语言上具有东方传统文化特色的“东方电影”,它既不同于中国同时期的社会派电影,也不同于好莱坞情节剧,还不同于欧洲实验性的艺术电影,同时还相异于一般的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样式。
人文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费穆、黄佐临、桑弧、曹禺等文华群体,他们是一批具有浓郁知识分子气质的电影人,1945-1949年文华拍摄了12部影片:《不了情》(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太太万岁》(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夜店》(柯灵编剧、佐临导演);《艳阳天》(曹禺编导);《哀乐中年》(桑弧编导);及《小城之春》(李天济编剧、费穆导演)等。
三、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第三代导演从1949至1966这十七年被电影史家称为“十七年电影”。
十七年是新中国电影的初创阶段,中国电影在内容上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侧重于在银幕上塑造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中国人民的新形象,表现新的时代面貌,传达新思想。
在创作手法上,创立了一套充满政治激情的电影语言体系。
十七年电影有三大基地:北影、上影、长影;三种背景的导演队伍:来自旧上海的老导演:蔡楚生、吴永刚、郑君里、沈浮、汤晓丹、桑弧等;来自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新中国培养的青年导演。
他们之中,主要有北影的成荫、崔嵬、水华、凌子风和谢铁骊,其中,前四人即著名的“四大帅”;上影的谢晋;长影的沙蒙、王炎、王家乙、林农、苏里;八一厂的王苹、严寄洲、李俊等等。
他们构成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群体。
代表作品有:成荫的作品多为革命历史题材,主要有1950《钢铁战士》、1952《南征北战》、1962《停战以后》、1982《西安事变》;水华:1950《白毛女》、1959《林家铺子》、1960《革命家庭》、1965《烈火中永生》、1981《伤逝》;崔嵬:1959《青春之歌》、1964《小兵张嘎》;凌子风:1960《红旗谱》、1982《骆驼祥子》、1984《边城》、1986《春桃》、1991《狂》;谢铁骊:1962《早春二月》;谢晋:以1956《女篮五号》1961《红色娘子军》1965《舞台姐妹》崛起于中国影坛。
新时期电影创作主要有:1979《啊!摇篮》、1980《天云山传奇》、1982《牧马人》、1985《高山下的花环》、1986《芙蓉镇》、1989《最后的贵族》、1991《清凉寺的钟声》、1998《鸦片战争》。
为了到底有效地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的目的,“十七年”电影中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具有替代性娱乐功能的、类型化倾向显著的电影作品。
其中,最主要的类型化电影是惊险片和喜剧片。
十七年惊险片是一种重要的完整的电影类型片样式,可分为:反特惊险片、游击惊险片和地下斗争惊险片三大类。
反特片的代表性作品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神秘的旅客》、《羊城暗哨》、《英雄虎胆》、《铁道卫士》、《冰山上的来客》。
战争惊险片是新中国传奇英雄类型片。
代表作品有《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三进山城》《苦菜花》《地道战》《地雷战》等。
地下斗争惊险片主要有《51号兵站》《地下尖兵》《野火春风斗古城》等。
喜剧片是十七年影坛又一较具观赏性的影片类型。
可以分为:讽刺喜剧(1956年前后)、歌颂性喜剧(1959)、轻喜剧(60年代初)。
代表作品有《大李老李和小李》《七十二家房客》《魔术师奇遇》《李双双》《今天我休息》《哥俩好》《锦上添花》《五朵金花》《女理发师》等。
四、新时期中国电影――第四、五、六代电影随着“四人帮”的粉碎,结束了十年文革的历史。
中国大陆电影创作逐渐进入一个电影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影坛构成了老(第三代)、中(第四代)、青(第五代)及随后更年轻的新生代(第六代、新生代)同时活跃影坛的局面,中国电影无论创作还是理论都有显著的发展。
(一)“第四代”的纪实美学探索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影坛的一个重要现象是“第四代”迅速涌现,成为影坛主角。
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文革”前,即60年代电影专业院校的毕业生,他们由于文革的特殊历史,毕业后长期给老导演当助手,没有独立拍片的机会,在新时期才崛起于影坛。
第四代导演以腾文骥、吴天明、张暖忻、吴贻弓、黄健中、黄蜀芹等为代表。
张暖忻导演的《沙鸥》、郑洞天、徐谷明联合导演的《邻居》、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滕文骥导演的《都市里的村庄》、吴天明导演的《没有航标的河流》等预示了姗姗来迟的第四代的突起。
第四代电影借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世界电影纪实美学的成就,着重从电影的观念和语言的角度,逐步探索关于电影真实的命题,从大量运用长镜头,利用实景、自然光拍摄和追求生活化的表演到对电影的叙事结构散文化尝试,使一种逼真性、生活化电影观念逐渐确立起来了,并将对电影散文化、纪实性探索与一种抒情式美学相结合,注重表达个人的感受。
(二)“第五代”的影像美学创新“第五代”是指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82届毕业生为主体组成的电影群体。
1984年,《一个和八个》(张军钊),《喋血黑谷》(吴子牛),《猎场扎撒》(田壮壮),《黄土地》(陈凯歌)等影片是第五代崛起的标志。
第五代电影最突出的特征是对电影视觉造型语言的大胆开拓和探索,构成了新时期中国电影影像本体美学浪潮。
他们的影片通过镜头的处理、场面的选择、画面的构图、色彩、光影、运动,以及音乐音响等,创造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
其次,鲜明的文化意蕴也是第五代电影的重要特征。
陈凯歌在《黄土地》之后,还有《大阅兵》(1986),《孩子王》(1987),《边走边唱》(1993),《霸王别姬》(1993),《荆柯刺秦王》(1998)等影片。
从《红高粱》到《菊豆》(1990),《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秋菊打官司》(1992),《活着》(1994),再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有话好好说》(1996),《一个都不能少》(1998),《我的父亲母亲》(1999)等影片,张艺谋电影的题材从历史到现实,从乡村到都市。
其中除少数例外,多数作品都是艺术性与观赏性的有机融合。
可以说,张艺谋电影是在变化不定中显现其艺术功底,那就是艺术化的民族电影传统的延伸,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创造现代形态的中国电影。
在第五代导演群体中,黄建新有些特别。
黄建新的主要作品有:《黑炮事件》(1985),《错位》(1986),《轮回》(1988),《站直了,别趴下》(1992),《五魁》(1993),《背靠背,脸对脸》(1994),《红灯停,绿灯行》(1996),《埋伏》(1997)等。
除了、《五魁》外,黄建新所有的作品都是以城市的生活为反映对象,这与第五代向“乡土”和“宅院”索求文化的根底迥然不同。
《黑炮事件》以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表达政治体制对人的迫害,借鉴西方的“黑色幽默”将荒诞与现实、表现与再现相结合;《错位》则把这种人的异化直接表现为“机器人”与人的对立和人对权利的剥夺;《轮回》拍摄于商品大潮来临之际,把社会的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和现代人的精神漂移联系起来;后期黄建新把镜头对准“小人物”,展现他们实际生活中的尴尬状态,黄建新影片的主要风格是冷峻而又幽默。
第五代的重要导演还有拍过《猎场扎撒》(1985),《盗马贼》(1986),《鼓书艺人》(1987),《摇滚青年》(1989)等著名影片的田壮壮,以及李少红、周晓文、孙周、冯小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