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划分:1-6 (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作品






演员作品:1932年《共赴国难》、《火山情血》、《野玫瑰》、 《粉红色的梦》、《奋斗》 1933年《出路》 1934年《新女性》、《人生》、《大路》、《骨肉之恩》 1935年《国风》、《天伦》 1936年《迷途的羔羊》、《孤城烈女》 1937年《慈母曲》、《摇钱树》 1940年《东亚之光》 导演作品 1942年《民族万岁》 郑君里 1947年《一江春水向东流》 1949年《乌鸦与麻雀》(1957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个 人一等奖) 1951年《我们夫妇之间》 1955年《宋景诗》 1958年《林则徐》 1959年《聂耳》(获第12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传记片奖, 1995年获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导演奖) 1961年《枯木逢春》
获奖记录或主要贡献:



1913年与张石川合作编导了《难夫难妻》, 这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被夏衍誉为“为中 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 1923年编写了电影剧本《孤儿救祖记》,曲 折的情节 ,鲜明的人物性格,惩恶扬善、改 良社会的思想内涵以及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功 探索,使影片上映后反响热烈,第一次为国 产片带来远远超过外来影片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声誉。 1933年编导的《姊妹花》是中国最早的有声 故事片之一,他十分注重故事的曲折离奇, 表演的朴素细腻,导演手法的自然流畅,使 该片创下了在同一家影院连续放映六十余天 的空前纪录。
中国导演的代际划分及特点
第一代导演


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合作拍摄了《难夫难妻》,进行独立的电影 剧本创作,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框范,被夏衍誉为“给中国电影 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 国的“第一代导演”。他们作为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既缺乏经验,拍 摄条件又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第一部短故 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第一部有声故事片 《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 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 寺》(先后拍了十八集)。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 四”新文化 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 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联系着时代的要求,重视电影的社会教化作用。 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 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舞台痕迹。在表演上依 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 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早期电影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 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
第五代导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创作风格: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 强烈 以强烈的探求渴望和主体意识去观照 且独特表现纷繁复杂的历史和现实,以深 沉的历史思考和敏锐的哲理思辨角度来揭 示社会变化的历史渊源,剖析陈腐的传统 理念,展现民族的生动气韵,表现出前所 未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情感 代表人物:张军钊 陈凯歌 张艺谋 田壮 壮 黄建新
张暧忻



以《沙鸥》一片获1982年金鸡奖导演 特别奖。接着又拍摄了《青春祭》、 《北京,你早》。是纪实美学最早的 实践者。她的几部作品,显示了她在 电影美学上的不懈的探索。 《沙鸥》影片抓住一代运动员对人生 意义的思考,在命运变幻的流程中, 集中表现了她们对人生目标的追索与 奋斗的精神,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 《青春祭》影片根据张曼菱小说《有 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借用李纯的 视角,反映了动乱年代里傣乡的民俗 风情和傣族人民的热情善良。
郑正秋


郑正秋(1888—1935),原名郑芳泽,号伯常, 笔名药风,广东潮阳人,生于上海,1902年 肄业于上海育才公学,曾从事新剧运动,受 聘为《民言报》剧评主笔,倡导戏剧应成为 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 “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郑正秋。中 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出自他的手。 郑正秋比同时代的导演更有艺术主见与追求, 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而且要引导观众 的欣赏趣味。他有感于“清廷的腐败、民生 的困苦”,主张改良旧戏,提倡新剧,反对 “为艺术而艺术”和“为恋爱而恋爱”, “觅取题材,往往打从替穷人叫屈的各方面 着想”,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提倡“有主 义”之影片。

蔡楚生


蔡楚生(1906—1968)他被评论界誉为"中国进步电 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 走过 的是一条现实主义、电影民族化的艺术创造道路。 他编导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 盾,控诉旧中国的社会、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人 民大众的心声,呼唤黎明解放的到来。他导演的影 片艺术特色鲜明,故事曲折动人,有头有尾,人物 性格刻划细腻入微,内涵丰富,从多侧面表现了中 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代表作 渔光曲。 导演作品 1932年:《南国之春》、《共赴国难》、 《粉红色的梦》1933年:《都会的早晨》1934 年:《渔光曲》[2] 、《新女性》1936年:《迷 途的羔羊》1937年:《王老五》、《联华交响 曲.八:小五义》1939年:《孤岛天堂》1941 年:《前程万里》1947年:《一江春水向东流》 1962年:《南海潮》(上集)
谢晋

谢晋,是第三代导演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他执导了36部影片,先后获得国内大奖 23次,国际大奖10余次,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他举办过个人电影回顾展。第三代导 演谢晋1947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代表作品有:《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 《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 《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鸦片战争》、《女足九号 茧自缚》。其中《女篮五号》(1957年,兼编剧)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 彩色体育故事片。《红色娘子军》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1997年导演的《鸦片战 争》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历史题材影片。谢晋导演的电影几乎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 经典,他也被海外影评家誉为“当今国际影坛最有名望的中国人”。谢晋不但有 艺术上的创新精神,更具有社会责任感,致力于创作出真正具有精神价值、人文 关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谢晋共6次获得“百花奖”,这在中国电影史上 是绝无仅有的。
第二代导演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 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 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 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 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 丹、张骏祥、桑弧等。第二代导演--第一个黄金 时代的创造者. 第二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蔡楚生、郑君里、 费穆、吴永刚、桑弧、汤晓丹。 这个时期,中国的电影表演艺术也属于由萌芽到 起步阶段。
崔嵬

崔嵬(1912年—1979年)原名崔景文,主 演过《宋景诗》、《海魂》、《老兵新 传》、《红旗谱》等影片。导演作品有 《青春之歌》、《北大荒人》、《小兵张 嘎》、《天山上的红花》等。《小兵张嘎》 最具特色的是运动长镜头的运用,当时西 方的长镜头理论还没有传到中国,这种探 索显得十分可贵。《青春之歌》像一首优 美而激昂的长诗,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有重 要的地位。在美学思想上,崔嵬追求电影 的群众化、民族化,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 探索。崔嵬还先后导演了《杨门女将》、 《野猪林》等戏曲艺术片。他在传统的戏 剧程式化表演中,融入对角色的体验因素, 大大增加了原戏的感染力。
成就


1935年2月21日,电影作品《渔光曲》在第1届 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1995年12月 27日,在办了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 电影诞生90周年的活动中,蔡楚生获中国电影 世纪奖。 渔光曲:《渔光曲》是中国电影在二十世纪三 十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首映于1934年6月14日。 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 以该片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 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 前。作为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之一,《渔光曲》 上映后颇受欢迎,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 记录,该片同名主题曲也成为传唱大街小巷的 流行歌曲。
第三代导演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 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 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 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 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活跃时期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为第一阶段。优秀作品有成荫的 《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 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 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创业》、《海霞》、 《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 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 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 《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 发展时期。
第四代导演
【作品中心题材 农村】 【主体 文革前电影学院的毕业生】 【主 张 丢掉戏剧的拐杖】 提倡纪实性;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和 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与人 生的哲理。

主要代表人物
吴贻弓、吴天明、张暧忻、黄健中、滕文骥、郑洞天、谢 飞、胡柄榴、丁荫楠、李前宽、陆小雅、于本正、颜学恕、 黄蜀芹、杨延晋、王好为、王君正等。 他们寻找历史底蕴,更多地表现对历史和现实、对民族文 化与现代意识交叉契合点的捕捉。 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 黄金时代。 特点: 1· 是新中国第一代影人电影导演。 2通过其作品的整体风貌所显示出来的特点充分表明,第 四代导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3中国历 史、中国革命乃至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通过第四代导演之 手和诗人情怀前所未有地被提升到诗意化和浪漫化的高度。
张石川


张石川(1890—1954),原名伟通,字蚀川,浙江宁波人, 导演、电影事业家。他少年丧父,随舅父经润三到上海经 商,先后供职于华洋公司、美化洋行。自学英语,熟谙经 营之道。 张石川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 的中坚,一生共导演150多部电影。他的影片倾向于“处 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乐”,较多地偏重于商业利益, 以娱乐片为主。他的影片大部分为社会言情影片,如《三 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兰》、《啼笑 因缘》(一至六集)等,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受到市民观 众的欢迎。1928年后导演十八集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 寺》,在上海电影界引起竞拍神怪武侠片的潮流。1931年 美国有声影片输入中国后,他导演了以蜡盘配音的中国第 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张石川凭着良好的英文功 底,专攻西洋影戏的导演技巧,在早期电影艺术上的探索 功不可没,如《一夜不安》运用了特写镜头和动画特技, 而《横冲直撞》中使用了多机位剪接的手法,更突显了电 影的特性。他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导演艺术家。
郑君里


郑君里(1911—1969),男,汉族,曾 用名郑重,千里。1911年12月6日生于 上海。祖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 镇平岚田堡村人)。[ 中国著名电影演 员、导演。自幼家境贫寒,进义学念书, 读到初中二年级,中途辍学,考入南国 艺术学院戏剧科学习,开始其艺术生涯。 获奖情况1956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 等奖、个人一等奖《聂耳》:获第12届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传记片奖1995 年获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导演奖

吴贻弓



主要成就《阙里人家》获得了最 佳导演奖 第15届上海电影节电影终身成就 奖 《巴山夜雨》本影片描写一艘长 江客轮上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 不同处境的旅客对一个事件的不 同反应,表达了人民在“四人帮” 横行时期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 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影片透 过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讲述了英 子在北京生活时发生的三个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