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健康教育
【疾病相关知识】
1、定义发热,又称体温过高,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3℃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2、病因发热原因根据致热源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较多狗崽子,主要由病原体引起;非感染性发热由病原体以外的各种物质引起。
【健康教育目标】
1、认识体温监测的重要性,学会正确测量体温、检视体温的方法,能进行动态观察。
2、避免影响测量体温准确性的因素。
3、提供体温过高的护理指导,增强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教育内容】
1、专科护理
(1)发热病人4~6h测量体温1次,持续观察24h,待体温恢复正常3d后,改为测量1次/d。
(2)根据病情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体温>39℃者,经降温处理30min后复测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3)鼓励多饮水,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鱼汤、肉汤等。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水分、营养物质和电解质。
(4)保持口腔的清洁舒适,晨起、睡前和饭后进行口腔护理,口唇干裂者用油剂保护。
(5)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高热病人在退热过程中,应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被,以防受凉。
(6)超高热病人应预防发生惊厥,做好安全防护。
2、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除。对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输液和鼻饲,以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
3、休息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保持休息环境安静,室温适宜,空气流通。
4、药物药物降温是通过机体的蒸发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尤其对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者应防止虚脱和休克。行降温措施30min后应测量体温。
5、心理护理体温上升期病人突然出现发冷、发抖、面色苍白,会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护理中应经常巡视,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高热持续期,应注意尽量解除高热带来的身心不适,合理满足病人的要求。退热期,注意清洁卫生。
6、卫生宣教
(1)口腔护理: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病人漱口。
(2)皮肤护理: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对长期持续高热者,应协助其改变体位,防止压疮、肺炎等并发症。
7、其他测量体温前,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选择适宜的测量体温的方法,如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张口呼吸病人禁忌选择测量口温;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汗多者,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肾体温计者禁忌选择量腋温;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心肌梗死病人禁忌选择测量肛温。如选择测量腋温,应先擦干腋下汗液,且不能在使用物理降温方法的一侧腋下放置体温计,保证测量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