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整本书阅读学习单

合集下载

小学1-6年级语文单元学习训练目标和整本书阅读

小学1-6年级语文单元学习训练目标和整本书阅读

一年级上册`人文主题选文拼音学习要素识字写字训练要素阅读训练要素口语交际训练要素说话写话训练要素课外阅读目标整本书推荐我上学了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接触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产生学习兴趣。

1识字单元在有趣的情境中认识象形字,感受汉语的音韵特点;了解汉字笔顺规则。

大胆说注意听,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

实现口头语向书面语的顺利过渡,激发课外阅读的动力,体会和别人一起读的快乐。

孙幼军《小猪唏哩呼噜》拼音单元韵母、声母、整体认读音节,拼读练习。

借助课程表识字。

尝试拼读,在大人的帮助下正确朗读《剪窗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拼音单元复韵母、鼻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拼读练习。

从特定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说话。

尝试独立阅读,遇到困难再向大人请教,感受和大人一起阅读的乐趣。

4自然四季《秋天》《江南》《小小的船》《四季》初步建立反义词概念;认识同学的名字。

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简单的短语和句式。

向他人做自我介绍,并能引起话题,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运用词语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知道一些生活常识,感受大自然事物的神奇;分享和大人一起读的收获。

伊东宽《落叶跳舞》5识字单元《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初步认识会意字,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了解汉字笔顺规则,正确书写。

初步尝试续编故事刘宗慧、张玲玲《老鼠娶新娘》6想象《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雨点儿》按结构进行汉字分类;巩固方位词。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好疑问句和陈述句,根据角色进行朗读。

根据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音量;初步具有场合意识。

尝试运用多种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读。

劳拉《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7儿童生活《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了解汉字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区分形状相近的笔画并正确书写。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看图写词语,根据图意写一两句话。

第六单元整本书阅读《西游记》27天共读学习单

第六单元整本书阅读《西游记》27天共读学习单

以学习单为抓手的27 天《西游记》共读计划一、共读宗旨本次共读旨在建立模式,增加互动,以学习单为抓手落实《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在共读过程中获得阅读的方法,收获阅读的启示。

二、共读书目版本以人教版《西游记》为准,将《西游记》分为27 段,每日一段,每天阅读完成后填写当天的学习单。

三、共读时间总计27天四、参与范围语文老师、全班同学、感兴趣的家长五、《西游记》分段细目《西游记》共计71.5 万字,分为27 日,每日字数平均2.65万 D1:第一到三回(猴王出世—大闹地府)(2.1 万)D2:第四到七回(大闹天宫)(2.5 万)D3:第八到十一回(唐王游地府)(3.2 万)D4:第十二到十五回(启程,收悟空,收白龙马)(2.8 万)D5:第十六到十九回(黑熊怪,收八戒,乌巢禅师心经)(2.8 万) D6:第二十到二十三回(黄风怪,收沙僧,试禅心)(2.8 万)D7:第二十四到二十六回(五庄观人参果)(2.15 万)D8:第二十七到三十一回(驱逐美猴王-降服黄袍怪)(3.6 万)D9:第三十二到三十五回(金角银角)(3 万)D10:第三十六到三十九回(乌鸡国)(3 万)D11:第四十到四十二回(红孩儿)(2.35 万)D12:第四十三到四十六回(黑水河小鼍龙,车迟国)(3 万)D13:第四十七到四十九回(通天河)(2.16 万)D14:第五十到五十二回(太上老君青牛精)(2.1 万)D15:第五十三到五十五回(女儿国、蝎子精)(2.2 万) D16:第五十六到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2 万)D17:第五十九到六十一回(火焰山芭蕉扇)(2.2 万)D18:第六十二到六十四回(九头虫,荆棘岭十八公谈诗)(2 万) D19:第六十五到六十七回(小雷音寺,七绝山稀柿衕)(2 万)D20:第六十八到七十一回(朱紫国)(2.9 万)D21:第七十二到七十三回(盘丝洞)(1.5 万)D22:第七十四到第七十七回(狮驼岭,狮象鹏)(3.2 万) D23:第七十八到八十三回(比丘国,无底洞)(4 万)D24:第八十四到八十七回(灭法国,豹子精,凤仙郡求雨)(2.9 万)D25:第八十八到九十二回(玉华城黄狮子、九头狮/金平府,三只犀牛精)(3.3 万) D26:第九十三到九十七回(天竺国公主玉兔精,寇员外复活)(3.26 万)D27:第九十八到一百回(阿傩迦叶,老鼋,回大唐,成佛)(1.8 万)《西游记》27天共读学习单一第一到三回(猴王出世—大闹地府)(2.1万)环节一:读导读这三回是一段人类文明进化史。

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单”的运用

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单”的运用

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单”的运用作者:潘肖梅来源:《师道·教研》2016年第06期小学语文高段的阅读存在一些问题,如:年级越高,课堂参与度越低;教师重复讲授内容多,学生自我提升空间小;高段阅读课沉闷枯燥,学生学习低效。

把“阅读学习单”巧妙贯穿于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课的课前、课中、课后不同学习时机,有效运用不同类型的学习单,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提升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前置导学单”——课前导学,目标明确1. 精读课文。

传统的语文教学虽然也会布置课前预习,但大多数是泛泛而谈,缺乏操作性。

学习优秀的学生尚且读读课文、生字新词,对于绝大部分学生则是形同虚设。

设计“读、画、标、注、查”这样一个学生很容易记住并可操作的学习单,则要求明确具体,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简便易行。

2. 略读课文。

每篇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是学生预习的拐杖,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这根拐杖,带着问题来学习,目标更明确,指向更清晰,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文章主旨。

如《松鼠》这篇略读课文,课前有这样的提示: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再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围绕阅读提示设计了《松鼠》一课的“前置导学单”:二、“阅读理解单”——课中研学,感知深刻1. 品读中运用“积累学习单”。

高段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中很多好词好句,阅读教学中,可以出示学习单,让学生在课堂中朗读积累,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式课堂,如使课堂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学习单如下。

2. 迁移中运用“学习迁移单”(1)迁移在内容延伸处。

如《老人与海鸥》一文,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重点语句,运用多种方法深入体会那份震撼人心的情感。

为了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将学习单引入课堂,让学生动脑、动口、更动手。

设计学习单如下。

(2)迁移在表达精妙处。

六年级上册《童年》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童年》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童年》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读本分析:《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全书详细描述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黯淡的童年生活,展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启发小读者们在成长道路上积极面对生活,学会自立自强。

整本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教学价值。

文学价值:本书主要以孩子的视角讲述故事,使充满伤痛的童年蒙上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因此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场面描写绘声绘色,让读者身临其境。

另外,本书的故事人物较多,选材典型,思想深刻,反映了19世纪沙俄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

有的西方评论者甚至认为《童年》是高尔基最杰出的作品。

教学价值:《童年》编排在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快乐读书吧”。

编者向我们推荐了《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等书,这三部小说都讲述了成长的故事。

其中,《童年》作为具有深刻意义的外国经典名著,为学生开拓了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和感悟成长,也有利于学生巩固强化第四单元的阅读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阅读目标:1. 有目的地阅读小说中的环境和情节,分析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2. 体会阿廖沙的成长经历,通过联结和思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能利用图表梳理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运用批注促进深层阅读。

4. 激发自主阅读同类小说的兴趣,坚持品质阅读,获取成长力量。

阅读重难点:1. 有目的地阅读小说中的环境和情节,分析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重点)2. 体会阿廖沙的成长经历,通过联结和思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难点)3. 能利用图表梳理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运用批注促进深层阅读。

(重点)阅读过程:01导读阶段一、走近童年的高尔基简单介绍高尔基及其童年经历。

二、整合信息,提炼阅读方法1. 回顾《桥》的老支书和《穷人》的桑娜的人物形象,重温阅读小说的三个关注点:人物、情节、环境。

2. 自读教材第四单元的“单元页”、“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的文字信息,画出读小说的注意事项。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童年学习单3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童年学习单3

学习单(一)1.片段一: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

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

2.片段二:由于和继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

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

但这也招致学校的非难。

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3.片段三:外祖父逼着母亲改嫁,母亲拼命反抗,外祖父异常愤怒,将气愤转嫁到外祖母身上,他疯狂地用雨点般的拳头打击外祖母的脑袋,使许多发针扎进了外祖母的头皮,阿廖沙替他一根根拔出来。

4.片段四:有一次,外祖母对旁人说了一句妈妈去房客家了,外祖父就猛地扑向外祖母,抡起拳头开始没命的打,而且还甩着打疼的手叫喊着:“臭老婆子,不该说的,不准说!”5.片段五:外祖父暗地里发高利贷,秘密接受典当,甚至怂恿徒工到市场上去偷窃。

6.片段六:外祖父和外祖母的茶叶和糖都是分开的,沏茶的时候外祖父总是计算着外祖母的茶叶是否比他少放,喝的杯数会不会比他多。

7.片段七:继父成天无所事事,常常酗酒赌博,每逢喝酒后他就会对妈妈拳打脚踢,有时还用鞭子抽。

8、片段八:有一次,继父让母亲跪在地上,用脚踢母亲的胸脯。

9.片段九:两个舅舅为了分外祖父的家产,联合起来到外祖父家闹事,尤其是大舅,喝醉酒就闹事,整夜在房子周围转来转去,带来帮手捣毁浴室,砸坏玻璃。

为帮儿子,外祖母的胳膊被舅舅打断。

10.片段十:一次晚饭间,说起分家。

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外祖父狂吼,狗咬般地龇着牙。

外祖父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都给我滚去要饭!”外祖母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个头小,声音却出奇的高,震耳欲聋。

11、片段十一:两个舅舅经常折磨老婆,雅科夫舅舅把自己的老婆活活地打死了。

小学整本书阅读活动方案

小学整本书阅读活动方案

小学整本书阅读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让阅读成为悦读二、活动目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

“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整本书阅读”是指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以完整的一本书为阅读单位,以更接近生活阅读的学习情境组织阅读活动,完成学习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整本书阅读”列为学习任务群,鼓励学生读整本书,教学要注重阅读引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味。

三、活动目标1.通过写绘日记、读书笔记,分章节批注阅读,完成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的积累,能在特定的文学情境中对作品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

2.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写作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3.熟练运用多种媒介丰富自己对作品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

鉴赏作品表达技巧,感受语言特色,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朗读与演讲的形式进行表达与交流,提高自己的认识与探究。

四、阅读书目必读:1.《青铜葵花》2.《哈利波特》第一本3.《呼兰河传》4.《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有余力的孩子选读:5.《水浒传》6.《童年》7.《我的大学》8.《在人间》五、活动策略(一)教师层面1.保证专时专用,两周一次的整本书阅读课,每天的午读时间是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必读时间。

2.开读书交流会。

两周一次举办“故事会”“评人物”“说心得”“辩论会”“读书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班级读书会,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建立好书交换站: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可建立“好书交换站”,一月一次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4.专设“精品屋”。

展出学生的优秀摘录本及学生的佳作。

5.制定评价方式。

建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整本书阅读星级”机制。

(1)充分利用各班教室后墙板报,及时将学生的读书笔记展示出来。

(2)每两个月班内组织一次评比活动。

评出班级读书小博士、“故事大王”“古诗大王”“读书明星”。

课题相关学习整本书导读单如何设计和使用(上)

课题相关学习整本书导读单如何设计和使用(上)

课题相关学习整本书导读单如何设计和使⽤(上)整本书导读单如何设计和使⽤(上)原创王崧⾈统编⼩学语⽂教材在课程的编制⽅⾯有很多的创新举措,其中⾮常有特⾊,也受到⼴泛好评的就是在每⼀册语⽂教材当中,都安排设置了⼀个快乐读书吧。

随着课标的不断推进,读好书读整本书,已经越来越成为语⽂课程改⾰的⼀个价值取向。

今天围绕着整本书的阅读,从三个⽅⾯和⽼师们分享我的思考和做法:⼀、快乐读书吧与整本书导读统编教材之前,整本书的阅读或者说孩⼦们⽇常的阅读是放在课外,并没有真正进⼊到课程体系。

快乐读书吧的设置最⼤的意义就是把整本书阅读或者说课外阅读纳⼊到整个课程体系。

简单的说,课外阅读课程化。

因为是课程化的,所以就有了明确的⽬标,就有了系统的规划,就有了分步骤、分阶段的实施进度实施计划,当然也有了相应的阅读策略、阅读⽅法。

所有的这⼀切都在告诉我们,读好书读整本书,已经进⼊到我们的课程⾥⾯。

如何按照快乐读书吧的课程⽬标、课程体系、课程的整个逻辑框架和实施的策略来落实、推进并不断地优化整本书的导通,进⽽提升我们孩⼦的阅读素养呢?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下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两个学段,四个年级,⼋个学期中,快乐读书吧在统编教材当中是如何设置的?它跟我们整本书导读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年级的快乐读书吧相对⽐较简单,导读单的使⽤也不是特别普遍,所以⼀⼆年级快乐读书吧和导读单的设计,这⾥就不讲了。

我想围绕着快乐读书吧与整本书导读之间的关系谈四个⽅⾯的认识:第⼀:导读主题——整本书导读的主要⽅向快乐读书吧的导读主题,是怎么影响我们整本书导读的主要⽅向的?第⼆:导读⽂体——整本书导读的体裁意识快乐读书吧每⼀次推荐的必读书⽬的⽂体特征是如何唤醒我们整本书导读的体裁意识?第三:导读书⽬——整本书导读的推荐范围快乐读书吧具体推荐的各种名著、各种优秀的读物,对于我们理清整本书导读的范围,⼜有着怎样的借鉴和指导的作⽤?第四:导读策略——整本书导读的语⽂要素快乐读书吧是有这个阅读策略的建议的,那么它对我们整本书导读的语⽂要素的落实意味着什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现在按年级⼀⼀给⼤家梳理。

关于六年级的阅读复习教案(通用10篇)

关于六年级的阅读复习教案(通用10篇)

六年级的阅读复习教案关于六年级的阅读复习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六年级的阅读复习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的阅读复习教案篇1一、谈话导入:师:六年的语文学习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你认为你在阅读能力方面有哪些收获吗?(也就是你读完一篇文章你能达到哪些要求?)(生自由谈,如会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感情,了解表达方法,积累语言材料等。

)[板书:概括内容体会感情]师:那么平时你是怎么阅读文章的呢?(根据学生的归纳出示“四步循环阅读法”: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带着问题再读全文:一边读文一边释疑;查缺补漏解决疑难。

学生亦可谈自己阅读时的方法如跳读法。

)师:阅读时,讲究方法,有的放矢,才会读有所获,且不可漫无目的,囫囵吞枣,在复习中我们更要注意将平时掌握的读书方法用于其中。

这节课我们就是要通过复习《詹天佑》第四自然段,共同梳理总结出概括文段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学会运用。

下面就让我们整装待发,一起走进“阅读训练营”。

有信心吗?(出示:阅读训练营)二、复习《詹天佑》第四自然段。

[出示“入营须知”]1、大家先来看看“入营须知”:请各位同学按照“四步循环阅读法”独立阅读,积极思考,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出示《詹天佑》第四自然段)。

师:大家明白要求吗?也就是需要大家在训练中既要知道答案,还要明白你用的是什么方法,愿意闯关吗?那我们就往前走吧。

3、处理练习一:概括内容师:第一关的要求是:默读文段,说说这段话的主要内容?(1)生自由读文思考。

(2)谁来说说这段话的主要内容?生1:这段话讲了詹天佑勘测线路,我是采用抓文段的重点词句的方法概括的。

[板书:抓重点词句]师:有同学习惯性地认为重点句就在文段开始,对吗?生:重点句有时在开头,有时在中间,有时在结尾。

生:这段话主要讲詹天佑勘测线路中的所说所做所想,我是采用综合归纳法概括的。

阅读指导 一以贯之——以《童年》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阅读指导 一以贯之——以《童年》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读整本书,可以把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弥补教材单篇阅读的不足。

当阅读整本书的质和量得到保证后,学生的阅读素养将会得到明显提高。

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呢?下面,笔者以指导学生阅读《童年》一书为例,来谈一谈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三大步”。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此书通过一个儿童无邪的眼光,向读者生动展示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里,这本书的阅读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中,主题是“笑与泪,经历与成长”。

一、指导阅读前,激发阅读兴趣要顺利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教师需要为学生隆重引荐这本书,以期激发学生足够的阅读兴趣。

在推荐《童年》时,笔者是这样做的。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读书名、猜故事。

童年,是每个学生都拥有过的。

以“童年”为名,这本书会讲述什么故事呢?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猜一猜。

“童年”里快乐、幸福、美好、天真的故事蹦进脑海,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仿佛和这本书有了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读作者,继续猜故事。

笔者出示作者高尔基的简介PPT,学生大致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和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

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上,“童年”的画风迅速改变,苦难、痛苦、挣扎、辛酸等词汇成了学生此番故事猜想的主旋律。

学生和文本又走近了。

以上两步故事猜想,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加速学生与文本的融合,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捧起书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除此之外,笔者又采取“读目录、读插图、读书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本书。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笔者特意选取了整本书的“冰山一角”,引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期待:“高尔基的《童年》到底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呢?赶紧翻开书,开始阅读吧!”二、指导阅读中,阅读方式多样化《童年》这本小说近九万字,根据六年级学生每分钟阅读300字的速度,每天30分钟的阅读时间,可以计划14天完成阅读。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本书阅读《小游击队员》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本书阅读《小游击队员》
了解作者
读推荐语
《小游击队员》是王愿坚的作品集,收 录文章均为其经典之作。这本书到底荐语。

阅读目录
《小游击队员》是王愿坚写的作品集,收录的文章均为 经典之作。请同学们迅速浏览目录,思考:从目录你发现这 本书讲了哪几个战争故事?
十个战争故事:《珍贵的纪念品》《党费》《粮食的故 事》《小游击队员》《赶队》《后代》《村野的火星》《七 根火柴》《支队政委》《征途上》
猜读内容
看题猜文
(1)根据目录中的文章题目,你能猜到文章会写什么内容? (2)你能根据题目的类型把这十个故事分成三组吗?
分组: 以事物为线索的文章《珍贵的纪念品》《党费》《粮食的故事》 《村野的火星》《七根火柴》 以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文章《小游击队员》《后代》《支队政委》 以写事情命名的文章《赶队》《征途上》
赏析片段
引发阅读
同学们,这只是一个精彩片段。其它的战争故事 又写了哪些场面呢?是否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哪 些细节描写让你感动?请大家课后进行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
提示途径
我们通过阅读推荐语、了解目录和内容梗概、赏析 精彩片段,对书本中的一个故事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 短短的一节课我们无法全面了解整本书的其它故事,请 大家课后根据“阅读小贴士”,按图书中“我伴你读” ,进行整本书阅读。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中做好批注、深 入思考,写出自己的观点。
了点面结合的方法,“面”概括写手榴弹爆炸和枪声在村子
里响起来。“点”分别写了正南方的战斗,窗前人们的表现,
孙家大院被火烧的情景。这样写突出了游击队员跟敌人战争
场面的激烈,体现了敌人的狼狈不堪。
赏析片段
交流分享
(2)说说片段中哪些细节描写让你感动?写出了 人物的什么品质?

以“整体性任务”引领整本书阅读——《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以“整体性任务”引领整本书阅读——《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小英雄雨来》是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书目。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家管桦根据所见所闻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激荡人心的故事:雨来给八路军送鸡毛信、掩护交通员被鬼子抓住后机智逃脱、和小伙伴制作假地雷迷惑敌人、为八路军站岗放哨……这部红色经典刻画了雨来等一系列鲜活的人物,赞扬了一个机灵、勇敢、爱国的“英雄少年”。

雨来身上,闪耀着苦难岁月里温暖明亮的人性之光。

阅读雨来的故事,有一种与雨来共成长的感觉,因此,我们将整本书阅读的主题定为“成长之旅”。

这本书故事活泼、语言生动、人物描写“有骨头有肉”,学生读起来并不费力,不消几日便可读完。

因此,可尝试让学生走出“阅读舒适区”,深入地、细致地阅读,从阅读故事本身转向理解故事背后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

整本书阅读是一个长线的活动,教师要以“整体性任务”来引领整个阅读过程。

具体来说,就是围绕“成长之旅”这一特定的主题,设计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多个阅读任务,引领《小英雄雨来》一书的阅读实践。

【学习目标】1.学习制作阅读计划表,完成阅读卡,合理规划阅读时间,养成有计划地阅读的良好习惯。

2.运用默读、浏览、略读、精读、回读、跳读、小标题串联、梳理流程图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小英雄雨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分享阅读收获,交流读书感受,提高阅读能力。

以“整体性任务”引领整本书阅读*——《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韩媛媛《小英雄雨来》是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阅读书目。

教学时,围绕“成长之旅”主题,设计整体性任务,引领学生的阅读过程。

具体可由“整体初读”“回读整理”“专题研读”“展示汇报”四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阅读任务引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保证整本书阅读的实效。

《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整体性任务;革命文化*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统编小学语文革命人物形象聚类教学研究”(课题编号:XC-c/2021/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为例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为例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为例摘要:自统编教材使用以来,“语文要素”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词之一,落实语文要素,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

伴随着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公布,整本书阅读教学也越来越收到关注,教师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也需要落实对应的语文要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语文要素是具有阶段性、单元性特点的,本文将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探讨和分析如何在整本书阅读中落实语文要素。

关键词:语文要素;整本书阅读;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叶圣陶的《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并且被具体地写入了2022版的《语文课程标准》。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和大方向。

教师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并不是指教师把整本书放到课堂上进行全部的讲解,这是不现实、不科学的。

通观统编教材的使用,统编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有序安排语文要素,那么,聚焦聚焦语文要素,以语文要素为抓手,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就能落地、落细,走向高效。

下面将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的内容为例,进行探讨和分析: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这个单元编入了《桥》《穷人》《金色的鱼钩》三篇课文,引导学生接触小说,在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上体会情节、环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烘托。

这个单元安排的“快乐读书吧”栏目,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推荐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等三本小说,把学到的语文要素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教师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在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推进课、提升课[1]中,要把握好语文要素的主线,把它灵活设计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推动语文要素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在课时安排上虽然只有一个课时,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开展不同的课型。

破解整本书阅读之“难”--以“快乐读书吧”《童年》阅读为例

破解整本书阅读之“难”--以“快乐读书吧”《童年》阅读为例

破解整本书阅读之"难〃一以"快乐读书吧〃《童年》阅读为例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安排的整本书阅读主题为《笑与泪,经历与成长》。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童年》被作为重点推荐书目。

笔者在学生中做了调查,学生阅读此书时普遍感到有一定的难度。

客观地讲,一方面,就整本书阅读与教材的单篇课文学习相比,整本书篇幅更长,阅读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大的毅力,很多学生难以持续;整本书情节更丰富,人物形象更丰满,学生需要运用的阅读策略更多,很多学生的阅读难以深入。

另一方面,就《童年》这本书与“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小英雄雨来》和《爱的教育》另外两本书相比,该书作为一部本外国文学作品,学生在阅读上有很多认识上的盲点,比如作品的年代、背景、文化等,这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较远,学生很难深入地阅读下去。

那么,针对学生阅读该本书之“难”,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落实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任务,进而破解这些难题呢?一、提供背景资料,上好导读课1.上好小说单元,做好阅读铺垫。

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小说单元,有《桥》《穷人》和略读课文《金色的鱼钩》。

这是学生学习本次“快乐读书吧”的重要阅读基础。

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本单元的小说体式,引导学生感知小说特点,指导学生关注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及环境描写等要素,并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小说的阅读策略。

第四单元 (53)13桥 (54)14穷人 (57)15”金色的鱼钩 (62)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67)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68)语文园地 (69)O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 (71)特别是《穷人》一课与《童年》一书的背景、主题等方面有很多的关联,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好本文,会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沙皇统治下俄国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也可以为其阅读《童年》这本书提供重要的阅读经验。

2.提供资料背景,缩小认知距离。

《童年》一书中人物生活的背景是沙皇俄国统治时期,当时的小市民阶层家庭充满悲剧色彩。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一)课题的核心概念1.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最初是由 Sven Birkerts提出,他认为整本书阅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逐渐由浅层走向深层,由浅入深,文本本身不仅是整本书阅读的基础,而且也包括读者想象体悟文本世界。

广义上的整本书阅读是指一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读者通过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达到一种知识整合、经验建构、思维提升、情感熏陶的状态。

2.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本课题中的小学生整本书阅读阅读主要聚焦语文学科的整本书阅读,是指在深入理解阅读文本基础上,强调学生高阶思维的运用,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和感悟,注重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实现阅读的育人价值,以达到“深厚知识的积累”“深度思维的发展”“深层情感的共鸣”“深度创作的产出”为目的的阅读。

3.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生语文整本书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深度整本书阅读目标可以归纳为阅读认知、阅读情志、阅读思维、阅读效能四大层面。

本课题中的“新课标下小学生语文整本书阅读”指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动态整本书阅读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以积累、经验得以建构、思维得以发展、情感得以熏陶、表达得以提升。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生深度整本书阅读更加凸显理解性、体验性、高阶性、运用性。

因此,我们认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研究》很值得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研究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整本书阅读的研究在近十年才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此基础上本研究发现:2006 年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才开始得到关注,2015 年后开始快速增长。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的设计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的设计

选择经典文学作品、儿童文学 名著或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确保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考虑书籍的难度和篇幅,适合 小学生的阅读水平,避免过于 简单或过于复杂。
设计任务目标
任务目标应明确、具体,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设计。
任务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可以是针对某一章节或某一问题 的回答,长期目标可以是整本书的理解和评价。
任务评价标准是衡量学生完成任 务质量的依据,应明确、具体、 可操作。
评价标准可以分为正确性、完整 性、逻辑性等方面,根据任务类 型和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 准。
评价标准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个 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05
学习任务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学习任务的应用
明确阅读目标
能力。
03
学习任务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学习任务设计的原则
学生中心原则
学习任务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 力和兴趣爱好,确保任务难度适中,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目标导向原则
学习任务的设计应紧扣阅读目标,确保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 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整体性原则
学习任务的设计应注重整本书阅读的完整性,避免将阅读内容割裂成 碎片化知识,确保学生能全面理解阅读内容。
学习任务可以设计小组合作的任务,让学 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提高阅读效果和合 作能力。
学习任务的效果分析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任务的引导,学生能 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
阅读理解能力。
增强阅读兴趣与动力
学习任务的趣味性设计可以激 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 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