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减数分裂精选课件PPT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122张PPT).ppt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曾研究得出了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
结论。1883年,魏斯曼在分析遗传问题的专文中,断定细胞
核中的染色质就是遗传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种质(germ
plasm)。
1887年,魏斯曼通过进一步的考察和思考,作出了大胆
的推测:由于细胞需要保持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在卵细胞和
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种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的
B
A b
a B
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2种精子,一个个体产生多个4种精子
(2)以卵细胞的形成为例 ①一对同源染色体
Aa
AA
a a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A
A
a
或
a
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a a
A A
次级卵母细胞
A a
A
第二极体
a
a
a
或
A
卵细胞
A 第二极体 卵细胞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1种卵细胞,一个个体产生多个2种卵细胞
②两对同源染色体
B Aa b
卵原细胞
a A AB Bba
b
初级卵母细胞
AB AB
Ab Ab a ab b
a aB B
ab ab
aB aB
A A
B
B
A A bb
A B
A b卵 细 胞
ab
a B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1种卵细胞,一个个体产生多个4种卵细胞
自由组合时配子种类分析
分析正常情况下产生配子种类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 “一个性原细胞”。
A. 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 该细胞能产生AbD 、ABD 、abd 、aBd四种精子 C. B(b) 与D (d) 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课件(共51张PPT)
A32,32,64,32,16 B16,16,32,16,8 C32,32,32,16, 8 D16,16,16,16,16
8、人的卵细胞内有23条染色体,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生成的四分体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姐妹染色 单体数依次是( )
A46,46,23 B23,46,0 C46,46,23 D23,46,92
与有丝分裂一样,也有两出现、两消失
前期⑴
相关概念:
a
同源染色体:
1
b
c
d
2
e
联会 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
的两条染
色体,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形状和大小一般
f
3 都相同。
g
h
4
但是有形状和大小不一样的,例如男
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1和2、3和4 非同源染色体:1和3、1和4、2和3、2和4 姐妹染色单体:a和b、c和d、e和f、g和h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上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细胞向内凹陷 1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为2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非同源染色体 散乱分布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非同源染色体
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中
后
精子 (细胞)
染色 体数
2n
2n
2n
n
n
2n n
DNA 分子
2a
4a
4a 2a
2a
2a a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精华版通用课件
减数分裂产生的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
02
减数分裂的细胞变化
细胞分裂前的准备
01
02
03
染色体复制
在减数分裂之前,染色体 进行复制,确保每个染色 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
中心体复制
中心体复制,为细胞分裂 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提供 必要条件。
细胞生长与分裂
细胞在分裂前会经历一定 程度的生长,确保有足够 的物质和能量供分裂使用 。
染色体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 体。
染色体组合的意义
染色体组合是基因重组的重要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遗传 多样性。
04
减数分裂与遗传的关系
基因重组与遗传多样性
基因重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 的重要事件,它能够产生新的基
因组合,增加遗传多样性。
基因重组通过交换染色单体上的 基因,使得后代具有更丰富的遗 传信息,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变
结果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的形态变化。染色处理后,可以更清楚地分辨出染色体和 姐妹染色单体。
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生殖细胞的形态,可以验证减数分裂过程 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规律。同时,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也可以 验证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机制。
实验结论与意义
结论
子细胞成熟
遗传物质重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重 组,为生物的变异和进化提供了可能 。
子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成为成 熟的生殖细胞。
03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变化
染色体复制
染色体复制定义
染色体复制是细胞分裂前的准备 工作,通过复制,一条染色体形 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保证了分
高三一轮复习减数分裂 完整版课件PPT
3、分析DNA含量变化时要看清纵坐标代表的含义。
★3、分析DNA含量变化时要看清纵坐标代表的含义
每
条
B
C
染
色
体
AB段:DNA复制
上
DNA A
DE
有丝分裂间期(S期)、
分
子
减Ⅰ前的间期(S期)
技法提炼二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柱形图分析方法 减Ⅰ分裂期
前Ⅱ、中Ⅱ
后Ⅱ
末Ⅱ
1、区分柱形图中各部分结构(依次
)(1)染色单体 →(2)DNA
→(3)染色体
(时有时无) (有染色单体, (DNA:染色体=2:1或1:1) DNA=染色单体数 )
2、根据各分裂时期的特征区分各时期
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
⑵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⑶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一个四分体。 数量关系: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
分析下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
1.同源染色体: 1与2、3与4 2.非同源染色体:1与3、1与4、2与3、2与4 3.姐妹染色单体: a与a′、b与b′等 4.非姐妹染色单体: a与b或a与b′,a′与b
(1)该细胞中DNA解旋主要发生在___B_C___段。 (2)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在_____A__D_段。 (3)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着__丝___点__分__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4)该细胞主要在_C_D______段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导致同一条 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发生 在_B_C__和_C_D__段。 (5)从曲线的____D____点开始,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单 个细胞中可能含两个Y染色体的时期是___F_G____段。
减数分裂高中生物PPT课件
减数分裂高中生物PPT课件目录•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准备•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至后期变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及特点•减数分裂在生殖过程中作用•实验观察与案例分析•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PART01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定义及生物学意义定义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其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生物学意义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精子和卵子)结合后,恢复了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过程简述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
第一次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中期Ⅰ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Ⅰ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第二次分裂前期Ⅱ无同源染色体;中期Ⅱ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Ⅱ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末期Ⅱ细胞质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
染色体行为与遗传规律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一系列特殊的行为变化,如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等。
遗传规律减数分裂与遗传的三大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交换定律密切相关。
这些规律揭示了生物在形成配子时染色体的分配和组合方式,从而决定了后代的遗传特征。
PART0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准备染色体复制与DNA合成染色体复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自我复制,包括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NA合成DNA在复制过程中,以亲代DNA分子的链为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酶和能量的作用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代DNA分子。
纺锤体形成和核膜破裂纺锤体形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核膜破裂随着纺锤体的形成,核膜逐渐破裂,核仁逐渐消失,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减数第一次分裂详细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详细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变化规律探讨目•减数分裂异常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探讨•实验方法与技术应用于减数分裂研究录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01定义及生物学意义定义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其结果是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精子和卵细胞),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生物学意义通过减数分裂,生物体实现了遗传物质的重组和分配,增加了遗传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基础。
DNA 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细胞适度生长。
间期前期Ⅰ中期Ⅰ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和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准备分离。
030201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后期Ⅰ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
末期Ⅰ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前期Ⅱ03末期Ⅱ细胞分裂为四个子细胞,形成配子。
01中期Ⅱ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02后期Ⅱ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
染色体行为与遗传物质传递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历了复制、联会、交叉互换、分离和自由组合等复杂行为,确保了遗传物质的准确传递和重新组合。
遗传物质传递通过减数分裂,亲代的遗传物质被分配到子代配子中,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重组。
这为生物体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提供了基础。
同时,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和重组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减数第一次分裂详细解析02前期I:染色体凝集和联会现象染色体凝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开始凝集,变得粗短,这是为了准备进行联会。
联会现象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这个过程称为联会。
联会是减数分裂的重要特征,确保了遗传物质的正确分配。
中期I: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四分体排列在中期I,四分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准备进行分裂。
此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四分体的结构和数量。
高中生物课件-减数分裂课件
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规律性变化曲线图 4n
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 染色单体数
2n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时期
分裂曲线分析
染色体数(着丝点数)
4n 2n
染色体数(着丝点数)
4nபைடு நூலகம்2n
DNA分子数
4n
2 n
时期
DNA分子数
4n
2 n
时期
时期 时期
A、B、C、D分别表示某个雄性动物(2n)在精子形成过程中 不同阶段的细胞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a、b、c、d分别表示细胞个数、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变化
次级卵母细胞
前、中、 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末期,第二次分裂(不均等)
第一极体
前、中、后(着丝点分裂)、 末期,第二次分裂(均等)
卵细胞
第二极体 2个第二极体
人体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有丝分裂
多个卵原细胞 染色体复制
初级卵母细胞
胚胎发育时期完成(胎儿期) 被卵泡细胞包围,形成卵泡
MⅠ
卵巢
卵原细胞
初级和次级卵母细胞的 分裂均为不均等分裂、 第一极体均等分裂
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 细胞(三个极体)
需要经过变形
不需要变形
都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一个细胞核内的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
(1)染色体加倍:只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加倍,即着丝点分 裂时。(间期时染色体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加倍) (2)DNA加倍:只在间期DNA复制后加倍。 (3)染色体和DNA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均减半,减数第 二次分裂末期DNA减半,而染色体数目与开始进行减数第二 次分裂时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精华版ppt课件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体性状改变、遗传疾病发生以及生物进化的 发生。
07
知识拓展与前沿动态
Chapter
减数分裂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通过减数分裂原理,研究 精子和卵子的发生过程, 为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 术提供理论支持。
生殖障碍治疗
研究减数分裂异常导致的 生殖障碍,如染色体异常 、不孕不育等,为相关疾 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讨论。
05
记录方法
02
2. 用表格记录不同时期 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包 括染色体数量、形态、
位置等。
04
案例分析:减数分裂异常现象探讨
异常现象一
染色体不分离
原因分析
可能是纺锤丝形成受阻或着丝点分裂异常导致。
影响
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异常,进而影响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生物体 的正常发育。
案例分析:减数分裂异常现象探讨
02
减数分裂前期
Chapter
染色体复制与准备
染色体复制
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自 我复制,每条染色体形成两条姐妹染 色单体,但着丝点并未分裂,因此染 色体数目并未增加。
DNA复制
准备阶段
染色体复制完成后,细胞进入减数分 裂的前期,此时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纺锤体开始形成。
随着染色体的复制,DNA也进行复制 ,使得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加倍 。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精华版ppt课件
目录
• 减数分裂概述 • 减数分裂前期 • 减数分裂中期 • 减数分裂后期 • 减数分裂末期 • 实验观察与案例分析 • 知识拓展与前沿动态
01
减数分裂概述
Chapter
定义与意义
定义
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 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其特点是DNA复制 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高中生物新教材减数分裂ppt课件
23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非同源染色体着丝点 排列于赤道板
精品课件
24
2、减数分裂过程(精子的形成—睾丸):
精原细胞 (一个) 特点
染色体行为变化图
间 染色体复制 、细胞体积增大
第
期 (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一 初级精母细胞(一个)
次 分 裂
分 裂 期
四联分会体(交叉互换)(前期)
③ 3.细胞⑤中含有4 条染色体精8品课件 个DNA分子8 个染色单体33
2.染色体的变化[填图] (1)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 复制
减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 四分体 ,同源
数
染色体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常发生
第
交叉互换
一
次 分
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 排列在赤道板上
裂
分
裂 期
后期:
同源染色体 精品课件
不同着丝点连着的染色单体
a a’b b’
cc’d d’
12 34
如:a和b、b’或a和c、c’、d、d’等
精品课件
8
巩固与练习:
图中有 4 条染色体, 2 对同源染色体,分别
是 1与2,3与4 。非同源染色体
有 1和3、1和4、2和3、2和4
。
染色单体有 8 条,
姐妹染色单体是
。
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⑦和⑧
有同源染色体 (表现同源染色体 行为)
精品课件
无同源染色体 (表现非同源染 色体行为)
32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上述是减数分裂有关图,正确的顺序:⑧⑤③⑥⑦④②①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ppt课件
末期Ⅰ: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质分裂
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细胞质分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子细胞特点
每个子细胞含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但染色体数目减半。
03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Ⅱ:染色体浓缩变短,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进一步浓缩
在前期Ⅱ,染色体继续浓缩,变得更 加紧密和粗短。
核膜核仁消失
随着染色体的浓缩,核膜和核仁逐渐 消失,为后续的分裂过程做准备。
中期Ⅱ: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点排列
在中期Ⅱ,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成一条清晰的线。
染色体形态稳定
此时,染色体的形态相对稳定,不再发生大的变化。
后期Ⅱ: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着丝点分裂
在后期Ⅱ,着丝点开始分裂,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前期Ⅰ: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
细线期
染色体呈细线状,散乱分布在 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开始进行
两两配对。
偶线期
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形成四 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 能发生交叉互换。
粗线期
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变粗,四分 体结构清晰可见,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完成。
双线期
同源染色体开始分离,但仍保 持一定的联系,非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随着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开始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末期Ⅱ:细胞质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
细胞质分裂
在末期Ⅱ,细胞质开始分裂,形成两个独立的子细胞。
子细胞形成
随着细胞质的分裂完成,最终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 物质。
04 减数分裂中的遗 传规律
基因分离定律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课件
生物进化的推动力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生物进行筛选,保留适应环境的个体,淘汰不适应环境的 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遗传变异,经过自然选择的筛选,使得适应环 境的基因组合得以保留和传递,从而推动生物的进化。
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是指由于基因的随机传递和突变,导致种群中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配子的随机分配和突变等因素,可以引起基因频率的 随机变化,从而影响生物的进化方向。
THANKS
基因重组有助于生物适应环境 变化,提高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能力。
基因频率的改变
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环境的基因会逐渐增多,不 适应环境的基因会逐渐减少或消失。
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影响物种的遗传特征和进化方向,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
减数分裂不仅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且使不数分裂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 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阶段。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 单体分离并进入不同子细胞中,最终 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 色体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 体分离并进入不同子细胞中,而姐妹 染色单体仍然在同一个细胞中。
减数分裂的意义
减数分裂是生物遗传变异和多样 性的重要来源,对于生物进化和
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减数分裂,生物可以在有性 生殖过程中产生具有差异的配子 ,进而结合成具有新遗传特征的
后代,增加生物多样性。
减数分裂也是生物生长发育过程 中必要的细胞分裂方式之一,对 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具有重要作用。
《减数分裂》ppt课件
02
减数分裂的生物学基础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01
02
细胞周期的概念及阶段划分
有丝分裂的过程与特点和作用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去向
染色体与遗传物质
01
02
03
04
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及结 构特征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 据
基因的概念及与DNA的 关系
染色体的遗传规律与变 异
DNA复制与基因表达
精子的获能
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称 为精子获能。
卵子的准备
卵子在受精前需经历一系列的准备过程,包 括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等。
受精过程
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 程称为受精。
合子的形成
受精卵经过一系列发育变化,最终形成具有 全能性的合子。
05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遗传物质的重组与分离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四分体的形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 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 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是生物变异的来源 之一。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
探讨生物育种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如转基因作物、动物克隆等 ,并分析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
01
卵原细胞经过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体积增大,成为初级卵
母细胞。
第一次减数分裂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共同点
• 均有同源染色体 • 染色体都复制一次 • 都有纺锤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
或
有丝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杂乱无章(前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
有丝分裂
和
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 赤道板
减数第二次分裂
有丝分裂
和
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 条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Go back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1/02/25
17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共同点
• 染色体杂乱无章(前期) •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中期) •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期) • 子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 区别: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无间期
有丝分裂、减︱、减‖细胞识别 ——“三看识别法”
奇数:减‖
一
看
二
染
看
色 体
偶数
有 无
数
同
目
6.精子形成过程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7.在动物的哪个器官中可以找到既有有丝分裂又 有减数分裂的细胞?
8.假如人的神经细胞中DNA含量为a,则在那一个 器官中可以同时找到DNA含量为0.5a, a,2 a的细 胞?
9.男性的什么细胞中有2个X染色体?
花药 植物减数分裂场所:胚囊\花药
男性染色体 分组图
源
染
色
体
无:减‖
三
看
有
同 源
染
色
体
行
为
同源染色体
联会、分离、 排列在赤道
减︱
板两侧
无:有丝
96年上海高考:
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 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C )
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Go back
98年上海高考:
该细胞所分裂细胞处于_减__数__第_二__次__分裂的_后___期
ABCFra bibliotek常染色体 (22对)
男、女相同
D
E
F
G
女性染色体 分组图
A
D F
B
C E
G
性染色体 (1对)
男、女不同
对性别起决 定作用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有丝分裂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会(前期)
染色体杂乱无章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中期)
减数分裂复习(二)
1.基本概念: 减数分裂:过程\场所\细胞\过程\结果\周期
2.同源染色体:概念\例外\存在场所 3.四分体:概念\会发生什么行为,结果 4.受精作用:概念\实质\意义\受精卵中的染色体 组成\受精卵遗传物质的组成
5.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则次级精母细胞 中有几个DNA?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 胞中呢?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
或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区别
• 减︱:
• 同源染色体联会(前期) •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中期) • 同源染色体分离(后期) • 子细胞遗传物质减半
• 有丝分裂:
• 染色体杂乱无章(前期) •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中期) •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期) • 子细胞遗传物质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