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图书馆百年人物之陈东原
旧影中飘来阵阵书香
旧影中飘来阵阵书香作者:刘东来源:《中国收藏》2018年第04期安徽省立图书馆,民国二年(1913年)创立于当时的安徽省城安庆小南门内文昌宫旧址。
随后几经停办、迁址,于民国十年(1921年)移址旧藩署清代布政使司衙门,从此稳定下来。
一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馆址再未变动。
安徽博物院珍藏有一组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安徽省立图书馆老照片,其史料价值颇高。
藩署旧址古色古香民国十年,安徽省长聂宪藩以“图书馆为全省文化枢纽,非适中地点不足以壮观瞻,遂令以旧藩署正中新盖楼房及天柱阁花园等处”划为安徽省立图书馆馆址。
幸有聂省长对于文化的重视,使得安徽省立图书馆获得了省城中心的办馆位置。
馆舍正屋前后一共四进。
第一进中间为图书馆正门,门内有一石碑当庭而立,碑书“图书馆”三篆字,为方丹石先生所书。
第一进是新式的楼房,楼下设有传达室、发券处、行政展览室等,楼上5大间曾作为“历史文化陈列室”使用过两年(1933年11月至1935年底),展出安徽各地出土的一些文物。
第二进为紫薇堂,是安徽布政使司内原有大堂,创于元代,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
紫薇堂东厢辟为儿童阅览室,内有座位80个,西厢为中学生阅览室。
第三进东为普通阅览室,西为杂志阅览室。
第四进是藏书楼,建成于民国十年,至今这座老建筑依然矗立于安庆一中校园内。
在二三进之间以及三四进之间,各有一条甬道可通往西边的敬义斋,其原为布政使司内的花厅,1934年后改建成著名的寿县楚王墓出土古物陈列室,1936年更名历史博物部。
省内最早博物馆雏形安徽省立图书馆的藏书,最初是以接收清末敬敷书院、高等学堂以及前清各衙署移存书籍为主。
随后又通过添购、接受捐赠和交换等方式增加了大批图书。
据统计,至1932年底,图书馆已有種类藏书13096种,86165册。
至1935年7月,有中日文图书15263种,74105册;西文书397种,397册;儿童读物1385种,3785册;合订本杂志1506种,4759册;合订本报纸50种,721册;共计17657种,94515册。
蒋元卿先生事略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Jun, 2004 2004 年6 月第22 卷第2 期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 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Vol. 22 No. 2蒋元卿先生事略刘尚恒( 天津市图书馆, 300191)摘要: 蒋元卿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由青岛来皖, 在江淮大地生活了60多年, 从一个图书馆练习生, 依靠自学成才, 勤奋成家, 成为卓有成就的著名图书馆学家。
他一生坎坷, 备受艰辛, 但始终保持对国家、对人民执着地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对安徽文化事业和图书馆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且著述宏富, 远播海内外, 久享盛名。
关键词: 图书馆学家; 蒋元卿中图分类号: G251. 6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1006-1525( 2004) 02-0093-04The bio g ra p hical sketch of Mr. Jian g Y u a n q i n gLIU S h an g-hen g( Librar y of Tian j in Cit y, Tian j in 300191, C hina)A 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life of Mr. Jiang Y uan- qing, who cam e to Anhui from Qingdao in 1930s, and lived here for more than 60 y ears. He is a sel f- m ade p erson from a trainee of the librar y into a famous p roductive s p e-cialist in librar y science. Durin g his life he ex p erienced all k inds of hardshi p s and difficulties, but he h ad a p rofound love for the great motherland and the Chinese p eople, an d a strong devotion to the library science. Mr. Jian g had written a lot of g reat book s, made g 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cultural cause, es p eciall y the librar y science in Anhui Province, and en j o y ed g reat p o p ularit y hom e and abroad.K ey Wo rds: specialist of the library science; Jiang Y uan- qing在我国卓有成就的现代图书馆学者中, 既没有正规高等学历, 更没有留过洋, 完全靠自学成才, 勤奋成家的, 据我所知恐怕只有一个人: 他就是蒋元卿先生。
皖籍学人与中国现代图书馆建设
( n u C 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a d eerhC n e fh nin ok, u i i 3 0 0 C i ) A h i o a o sac e t e c t os H a e 2 5 0 , hn i nR r ot A e B b a
Ab t a t hsat l x o n steo tt dn o t b t n d y tes h lr w t n u ii e s r c :T i r cee p u d h us n igc nr ui sma eb c oas i A h i gn t t i a i o h h Or oh
之学术传统, 旁借东渐欧风新锐之力 , 开拓视野 , 改 革创新 , 在创建 中国现代新文学 、 新史学 、 现代教育 学、 法政学等方面功勋卓著 。与此同时, 随着开通 民 智、 兴办新学、 交流学术 的需要 , 他们又迅速进入图
书馆界 , 并为中国现代图书馆建设作 出不 可磨灭的
贡献 。
2 1年 1 0 1 2月 第 2 卷 第 6期 9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Junl f ae cLbayadIfr t nSi c ora dmi irr n omao c ne o Ac n i e
De 201 c, 1
V0 .9 1 No6 2 .
皖 . eb 与 中 国 现 代 图 书 馆 建 设  ̄ j人
S n Ja n i u i— a,Hu S ia d T oXig z i n etb s ig piae l rr s lcll rr sa d aa e c l rr s T e h n a n - h,i s l hn r t i ai , o a i ai c d mi b ai . h ai v b e b e n i e
陈东原和安徽省立图书馆
长至 1 3 9 4年 任 职 期 满 , 努 力 筹 划 馆 务 并 奋 发 工 作 . 对省 馆各 方 面建 设作 出了 重 要 贡献 。
一
、
一
九三 0年 之 前 的 安徽 省 立 图 书馆
安 徽 省立 图书馆 的 前 身 , 为 省学 务 公所 主办 的 藏 书搂 。1 0 年 清 政府 下 诏 改 书 院 为 学 堂 ,每 省 建 立 藏 91 书搂 。第 二年 ( 9 2 10 )安 徽 省 的 新 学 堂 —— 求 是 学 堂 便在 安 庆 梓章 阁 书院 旧址 成 立 . 同 时在 拐角 的敬 敷 书 院啄址 ,成 立 了省 学 务 公 所 藏 书 楼 ,这 便 是 安 徽 省 立 图书馆 的 前身 。 辛亥 革命 之 后 的 混 乱 局 面 ,使 剐 剐 成 立 不 久 的学 务 公 所藏 书楼 和安庆 各 新 建 的 学 堂 藏 书 大量 散 失 ,流 落坊 问 。 1 1 孙 毓筠 任 安 徽 省 督 .他命 部 下 姚 盂 振 9 2年
l2 9 3年 ,桐 城 文化 名人 昊 汝 伦 接任 馆 长 ,昊 热 心 皖 省 图书 馆事 业 ,早 在 光 绪 2 9年 ( 9 3年 ) 10 .他 在 家 乡创 办 桐城 中学 图 书 馆 ,这 是 安徽 省 内 第一 所 近 代 图 书 馆 。吴 到 任 后 ,将 省 立 图书 馆通 俗 部 划 出,单 独 成 立 安 徽省 通 俗 馆 。 1 2 9 6年 .高 世读 任 安 徽 省 长 .欲 将 旧 藩署 收 回 作 省 长 公 署 ,此 事 遭 各 界 人 士 的 强 烈 反 对 。 国 民革 命北 伐 胜 利 后 ,省教 育 厅 先 委胡 翼 谋 任 馆 长 ,胡 拟订 省 立 图 书馆 规 程 3 l条 ,努 力 谋 求 馆 务 发
五四至抗战前安徽出版机构
第三节 “五四”至抗战前安徽出版机构 “五四”至抗战前,安徽出版机构有较大发展。
据民国24年(1935年)国民党安徽省党务特派员办事处工作报称:本省有报馆58家,在62个县尚有23个县没有办报,但安庆就有7家报馆,芜湖有3家。
据《安徽省图书馆馆藏解放前中文期刊目录》和史料的不完全统计,截至民国27年,全省期刊杂志有80多种。
在省会安庆就有66种。
其中属于国民党党政机关主办的有30种,属于学校办的21种,师生组成的文学社办的14种,教会办的1种。
从期刊内容方面看,党政机关办的期刊有些是法西斯专政式的,如《反省月刊》;文艺期刊尽受国民党“文化围剿”而短寿;学校以《抗日半月刊》最具有民族革命性。
冠以“民众”二字的期刊,内容皆为以平民为对象,有反映工农联盟的“新锄头舞歌”、《凤阳花鼓》等,对平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和民主革命的思想教育。
安徽省教育厅曾出版《安徽普及教育》一书,交流大江南北平民教育经验。
全省学校用书,皆由上海进货。
这一时期中西古今各种文化空前传播,尽管当局对马列主义和进步书刊采取禁售和镇压政策,进步的书商仍以半公开或隐蔽方式销售进步书刊。
一、芜湖学社芜湖学社于民国10年(1921年)4月由芜湖教育、文化界知名人士及进步青年组成,社员15人。
社刊为《芜湖》半月刊。
主要活动是讨论研究社会问题,声援安徽教育革新运动和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
二、安徽驻沪劳工总会民国11年(1922年),王亚樵以维护在沪的皖籍工人权益为号召,在上海成立这一组织。
加入的达万人。
其职员由王亚樵的部下和“学生”担任,并在沪东设立劳工会办事处,编辑、发行《安徽劳工》周刊。
三、安庆中华青年社安庆中华青年社系国家主义派在安庆的组织,民国15年(1926年)春成立,主要人物为第一女子师范教员杨定宇、刘著良。
并创办刊物《青年之声》,仿效“醒狮派”的伎俩,造谣诬蔑,反苏。
共青团安庆地方执行委员会联合进步学生进行反击,揭露和批判国家主义派的反动主张,削弱其影响,使其失去群众基础。
人微言不轻——安徽省图书馆《抗战老兵口述历史》项目案例分析
工作方法研究山东图书馆学刊2019年第3期∗本文系2018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研究项目 图书馆抗战老兵口述资源建设与推广研究 (项目编号:2018CX141)阶段性研究成果㊂人微言不轻∗安徽省图书馆‘抗战老兵口述历史“项目案例分析宋㊀蓉(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合肥230001)[摘㊀要]㊀口述资料是抗战研究的宝贵财富,是整个抗战史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㊂文章基于安徽省图书馆‘抗战老兵口述历史“项目工作实践,结合亲历抗战的普通士兵的口述内容,从安徽抗战历史溯源㊁项目实践过程㊁对具体问题的反思以及未来工作设想四个方面进行仔细梳理,旨在为国内图书馆界提供参考与借鉴㊂[关键词]㊀口述历史㊀抗战老兵㊀图书馆㊀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㊀G258.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安徽省民政厅曾作过一次全面摸排统计,当时的数据显示,安徽省抗战老战士共有2623人㊂三年后的2018年7月,安徽省民政厅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安徽省尚有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在乡复员军人549人㊂这个数字比2015年的统计,锐减了2000多人[1]㊂历史从不曾被遗忘,但亲历和见证抗战历史的老兵们正在悄然远去㊂2016年5月,安徽省图书馆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以‘抗战老兵口述历史“为项目名称,开展抗战老兵口述访谈工作,抓紧抢救我省抗战史料㊂截至目前,项目小组走访了合肥㊁蚌埠㊁铜陵㊁安庆㊁芜湖等17个市县,行程数千公里,共采访抗战老兵214人,采集视频资源11000多分钟,图片资料2000多幅,素材总量达10个TB,‘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数据库也在后期完善之中㊂笔者基于项目工作实践,拟通过对安徽省图书馆‘抗战老兵口述历史“项目实践活动的解析,为图书馆口述历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参考㊂1㊀安徽抗战历史溯源安徽战场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㊂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淞沪会战后,日军入侵安徽,江淮国土相继沦丧㊂日寇在安徽制造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暴行,给安徽地区带来深重灾难㊂中国军队在安徽地区组织多次保卫战,有效抗击了日寇的入侵㊂和全国一样,安徽的抗战也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㊂安徽正面战场的著名战斗有广德保卫战㊁津浦路南段阻击战㊁蒙城保卫战㊁鹿吐石铺大捷等㊂活跃在安徽敌后战场的新四军成功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华中地区抗日斗争的主力军㊂抗战期间,安徽儿女对日寇的入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驰骋疆场的勇士屡建战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㊂抗战胜利迄今已经七十多年,当年浴血奋战㊁九死一生的热血青年如今早已进入耄耋之年并加速离去㊂历史无法重来,我们能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寻找㊁聆听㊁记录㊁整理㊁思考,通过口述访谈,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抗战口述资料㊂2㊀‘抗战老兵口述历史“项目实践2.1㊀前期准备项目组成员基本由4人组成,包括组长㊁采访人㊁主摄像和辅助摄像㊂组长负责整体工作安排,组员按分工各司其职㊂项目组通过联络合肥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㊁各市县老干局等组织,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健在的安徽抗战老兵信息,按地区分布整理建档㊂采访人要做好案头工作,储备抗战背景知识,多途径掌握老兵个人资料,拟定采访提纲,联络老兵告知采访事宜㊂摄像师和摄像助理根据拍摄需要,选择合适设备,做好调试检查㊂2.2㊀访谈的实施访谈初始,摄像师根据室内环境架设机器,调整拍摄角度㊂摄像助理布置灯光,放置麦克风,并对老㊃17㊃兵及其居住环境㊁相关证件㊁奖章㊁老照片㊁手稿等实物资料拍照留存㊂采访人先从采集老兵的基本情况和入伍经历入手,引导老兵回忆部队的日常生活及训练情况,询问老兵的战斗经历,发掘作战细节,了解老兵的战后生活与感想,确定口述中出现的相关地名㊁人名㊁事件㊁时间等信息㊂由于我们采访的老兵大多是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参加抗战时也就是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出身贫苦,军阶和文化程度普遍较低㊂相较于高级将领对于抗战整体军事部署㊁重大战役的宏观回忆,他们的全局视野相对狭窄,正如我们在芜湖采访的老兵丁兰生所说, 打仗时,具体地点干部都知道,我们都不是很清楚 ㊂因此,我们把访谈的重点放在老兵的个人经历㊁部队生活㊁作战经历的细节呈现上,试图通过揭示战争中士兵个体的生命体验,为后人提供更加真实生动㊁更具情感化的抗日战争史料㊂比如,原新四军七师沿江支队的老兵陆鸿告诉我们, 部队冬天发棉袄就不发棉裤,发棉裤就没有棉袄㊂夏天发两条短裤,上面只发一件褂子㊂但是大家关系处得很好,很团结㊂ 1942年参加江北新四军从事财务工作的阮万钧老人回忆说, 部队武器紧缺,由于不是一线作战人员,我的武器是一把土造的 单打一 ,一次只能打出一发子弹,而且机头弹簧软打不响,每次开枪要用石头撞击机头,子弹才能打出去㊂ 老人还现场为我们演唱了‘新四军军歌“㊂两位老兵的回忆揭示了抗战时期部队条件艰苦,装备差,但战士们士气依然高昂㊂原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战地服务团的张轼老人讲述了一次奇特的作战经历:定远县有个伪军的据点,驻有三个中队,因碉堡坚固,久攻不下㊂在地方百姓的建议下,把五张方桌拼接起来,铺上棉被阻挡子弹,顶着方桌靠近碉堡,往碉堡里扔点燃的干草和干辣椒㊂火攻奏效,一举俘虏伪军三百多人㊂诸如此类的部队生活㊁作战细节,在口述访谈中经常可以听到,但在一些官方的档案资料中却鲜有记录㊂鉴于老兵的身体状况,我们将访谈时间基本控制在两小时之内,并在访谈进入正题之后保持聆听,让老兵先讲述个人经历,尽量不打断老人的思路,对于存疑或者需要追问的细节问题先做标注,待讲完之后再行提问㊂有些老兵讲述过于简短甚至出现沉默,以致访谈陷入僵局,这时我们会换一个话题,或者向老人提起我们之前采访的,曾和他在一个部队的某位战友,这时老人普遍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进而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回忆起记忆深处的更多往事㊂个别老兵因不愿再次忆起战争中的痛苦经历,或因战后个人际遇坎坷而不愿接受采访,我们也表示理解,虽有遗憾,但尊重更加重要㊂2.3㊀资料的整理与存储每天访谈结束,采访人要及时填写‘老兵个人情况登记表“,记录老兵的个人信息和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年月㊁籍贯㊁参加革命时间㊁部队番号㊁抗战时期任何职等相关信息,确保资料元数据信息的完整㊁准确㊂对摄像机和照相机中的储存卡利用Final Cut Pro 非编软件进行数字化采集,采集后的视频素材要先行粗剪,删除不含有效信息的视频片段,然后根据老兵的讲述主题分段剪辑㊂完成剪辑的视频资料还需进行文字转录㊂转录就是将口述的音频资料整理成文字稿,即抄本,这是项耗时费力的工作㊂按照与原始录音的匹配程度,抄本的呈现方式有两种:原始抄本和编辑抄本[2]㊂理论上,编辑抄本也是在原始抄本的基础之上,以不改变受访者的原意为前提,加以斟酌㊁删减㊁重新组织而整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可读性㊂但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体现口述历史特有的魅力,我们坚持以原始抄本的方式进行文字转录,并对存疑部分借助书籍和各种资料进行考证同时做好校注㊂整理工作结束之后,视频资料以MOV 高清格式㊁图片资料以JPG 格式㊁包括电子文档和扫描文件分类上传馆服务器并硬盘备份存档㊂2.4㊀数据库的建设与完善目前,安徽省图书馆‘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数据库已初步建设完成,正进行后续的完善,近期将在官网发布资源㊂数据库下设 安徽抗战简介 抗战老兵名录 口述视频 文献资料 四个子库㊂ 安徽抗战简介 从前言㊁安徽抗战大事记㊁新四军序列沿革三个板块大致梳理了安徽抗战的历史脉络; 抗战老兵名录 以老兵近照和个人简介展示老兵风采; 口述视频 根据老兵讲述的不同主题分段展示,并对每段视频加以标题,以MP4格式点击播放; 文献资料 子库以推荐阅读的方式提供了近千本与抗战有关的电子图书,可在线阅读㊂各子库之间可以跨库访问,操作便捷㊂为了便于读者检索,数据库开通了检索端口,提供姓名㊁关键词等检索途径㊂同时,为了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抗战信息,数据库还提供了与其他抗战数据库之间的友情链接,如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资源库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战老兵口述资料中心㊁湖南图㊃27㊃总第173期山东图书馆学刊2019年6月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书馆抗战老兵资源库等㊂数据库采用MySQL和MongoDB管理系统,缓存服务器使用Redis系统㊂214名抗战老兵的个人资料㊁1200个口述视频㊁近千本电子图书以及相关的图片㊁文字介绍,最终形成资源内容丰富㊁呈现方式多样㊁检索便捷的图书馆原生数字资源库㊂3㊀对‘抗战老兵口述历史“项目的思考3.1㊀采访人员的专业性问题毫无疑问,采访人员的专业性直接决定了口述访谈的质量㊂正如美国著名口述历史学家唐纳德㊃里奇所说,虽然从事口述历史并不需要有历史学博士学位,但必须具有起码的口述访谈技巧和历史常识[3]㊂因此,采访那些阅历丰厚㊁历经战争磨难的老兵,除了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访谈技巧,还必须具有比较高的抗战知识水平㊂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㊂尽管事前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但面对老兵的讲述,自己的人生经验㊁知识储备仍觉不够㊂比如,曾在新四军七师皖南支队金库工作的董成老人告诉我们,皖南山区土产多,经济相对富裕,根据地会建立贸易区,还跟鬼子做过生意㊂这一话题,显然超出了我们事先掌握的信息,以至于谈话难以深入㊂事后查找资料得知,为打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新四军七师在沦陷区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贸易战,扣押日伪分子开设的粮铺,规定根据地粮食全部禁止外运,迫使日伪分子与我谈判,双方达成以粮食换武器和军需物资的协议,为抗日根据地获取了丰富的物资和财富,不仅解决了新四军七师和根据地群众的各种需求,同时还上缴新四军军部,支援兄弟部队,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4]㊂如果采访前我们做好相关的知识铺垫,谈话无疑会更加有广度和深度,老人在看到我们对抗战这么了解,讲述内容的可信度也会大大提高㊂但图书馆工作人员毕竟不是历史学者,仅凭一腔热情往往会严重制约访谈质量㊂因此,可以考虑聘请抗战史专家为项目顾问,为访谈人员做相关培训,也为访谈内容作总体把关㊂同时,采用招募志愿者的方式,邀请高校历史系学生加入,使项目组的整体知识结构更加合理㊂3.2㊀访谈内容的真实性问题长期以来,口述资料的主观性问题一直为史学家所诟病㊂不可否认,由于受访人受到立场㊁身份㊁环境㊁情绪㊁身体㊁年龄㊁记忆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口述内容都有可能出现有意或无意的夸大㊁避讳㊁遗忘㊁差错㊁隐瞒,要求受访者所讲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情景再现 几乎是不可能的[5]㊂即便是李宗仁这样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唐德刚在对他进行口述访谈时,他也是需要借助很多战时的资料来帮助自己回忆㊂同样,唐德刚替胡适写口述历史,只有百分之五十是口述,另外的百分之五十是唐氏找资料加以印证补充[6]㊂那么,对于抗战老兵口述内容的真实性问题,我们更多是利用文献资料以及其他老兵的讲述进行相互印证㊂例如,毕业于黄埔军校七分校15期,担任戴安澜200师先遣营一连上尉连长的原国民党老兵罗远耀,详细讲述了戴安澜率200师远征缅甸,守卫皮尤河大桥,在同古(又译作东瓜)与日军激战12昼夜的惨烈景象㊂老人还回忆了戴师长穿越野人山时,与日军作战负伤㊁殉国㊁遗体火化的具体经过㊂罗老讲述的这一切,在后期的资料查证过程中都一一得到印证㊂再如,曾在新四军二师四旅做情报工作的吴兆友告诉我们,抗战时期电台分新闻台和机要台,机要台也能收到新闻台的播音,但一般领导不允许收听,担心影响工作㊂报务员只知道明码,只有译电员知道密码㊂部队行动前要和左邻右舍的兄弟部队取得联系,告知行动方向,以便兄弟部队提供方便和互通信息㊂同样,抗战末期参加革命从事电台工作的女兵王震,也为我们回忆了类似的经历㊂两位老兵的讲述相互印证,基本证实了口述内容的真实性㊂因为这些细节,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说出来㊂当然,并非每次都是如此幸运,有些文献资料无法证实的疑问还需请教专家学者,甚至留待历史解密㊂如何去伪存真,尽最大可能提供真实的抗战老兵口述史依然任重道远㊂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如何和老兵建立一种和睦的关系,进行更有广度和深度的交流;面对方言问题如何消除语言的隔阂;抄本的制作怎样既准确又具可读性等等㊂不过,和时间紧迫相比,这些困难似乎都不算什么㊂4㊀未来工作设想在未来的工作中,安徽省图书馆将逐步推进并实现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项目,继续扩大安徽抗战老兵口述访谈的覆盖面;二是加强抗战老兵口述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定期对口述历史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更新和维护,保证数据的新颖性;三是加大抗战老兵口述资源的推广力度,利用线下馆内宣传,线上官㊃37㊃宋㊀蓉:人微言不轻 安徽省图书馆‘抗战老兵口述历史“项目案例分析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网㊁官微㊁微信的方式进行资源推送;四是加强抗战老兵口述历史的理论诠释,在实证基础上作整体提炼㊁解析与探究,构建既有利于红色传统文化保护,又符合数字时代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学术研究体系,为图书馆红色文化与口述历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范本㊂参考文献1 ㊀中安在线.安徽抗战老兵尚有549人健在较2015年减少两千人[EB /OL].[2018-07-07]. /zixun /info /2-15-n4448112.html2 ㊀尹培丽.图书馆口述资料收藏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1553 ㊀唐纳德㊃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M].王芝芝,姚力,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04 ㊀顾达,张黎光.略论抗战时期新四军七师 汤家沟自贸区 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C]//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新四军与上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328-3435 ㊀澎湃新闻网.与历史对话:平均九旬的抗战老兵口述史抢救与时间赛跑 [EB /OL].[2017-07-07]. /17/0707/12/COO8NODO000187VE.html6 ㊀王军.求真的 第二作者 试析口述史中采访者的功能[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1):117-121作者简介 ㊀宋蓉(1970-),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㊂已发表论文8篇㊂Little Talk but Great ValueCase Analysis of Oral History of Anti -Japanese War VeteransProject in Anhui Provincial LibrarySong Rong[Abstract ]㊀Oral information is valuable asset in the study of Anti -Japanese War and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the entire history of Anti -Japanese War.Based on the work practice of Oral History of Anti -Japanese War Veter-ans Project of Anhui Provincial Library,and combining with the oral content of ordinary soldiers who have experi-enced the anti -war,the paper combs through four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against Japan in Anhui Province,project practice,reflections on specific issues and future work plan,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omestic libraries.[Key words ]㊀Oral history;Anti -Japanese War veterans;Library;Case analysis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上接第70页)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Modes of Library Resources andServices in Taiwan LibraryHu Wenliang ㊀Cao Xi[Abstract ]㊀Taiwan Library is the largest public library in Taiwan and its rare collection has undergone the pe-riods of embryo,foundation and expansion.With a wide range of sources,the collections are of great value.At pres-ent,the literature collections have diversified subjects,electronic collections and digital reading,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pecializ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aiwan Library.It also promote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builds a modern ancient books database and facilitates cultural harmony and symbiosis.Thispaper adopts network survey and field work methods to obtain a large number of first -hand research materials,hoping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omestic public libraries.[Key words ]㊀Taiwan Library;Rare collections;Service operation㊃47㊃总第173期山东图书馆学刊2019年6月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
安徽省图书馆百年人物之丁宁
图 书馆 工作 ・
2 0 1 4年
第 1 期
安 徽省 图 书馆 百 年人 物之 丁 宁
周 红 雁
( 安徽 省 图书馆 安徽 合 肥 2 3 0 0 0 1 )
丁宁 ( 1 9 0 2 年- -1 9 8 0年) , 字怀枫 , 号昙影 , 又号还 轩 。生于江苏镇 江 , 次年随父 亲举 家迁居 扬州 , 以扬
不惜借债或典 当度 目, 一天也没有离 开过 图书馆 。有
位先行飞到南京的国民党接收大员 , 知道 泽存 图书馆 收藏了不少善 本和珍 本 , 便 特意赶 来 , 试 图 以没 收 敌 伪逆 产为幌子 , 将其据为己有。丁宁深知这批 珍贵 的 文 化遗产 , 应 当属于 国家 , 不可被私人 侵吞 。于是 , 她 强调 必须 由政府 出面正式 接管 , 方 可办理 交接 手 续。
于1 9 6 3 年 3月 5日写给 丁宁的长信中称赞她 的诗词 “ 清冷彻 骨 , 悱侧 动人 ” , 并列举 了他 喜爱 的警句 。其
1
丁宁这才放 心地按章办事 。同时 , 她也 被聘 为中央 图
・
图书 馆工 作 ・
2 0 l 4年 第 1 期
因此被聘为扬州国学专修学校教授古典诗 词的老 师。
她 的词继承南 宋婉约派李 清照 之风 , 兼 采 众长 , 具 有 守律严谨 、 感情 诚挚 、 清冷哀怨 的特 色。早在 三 四十
一
(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古籍整理与保护专家
丁宁是一位造诣较深的文献学家 、 古 籍专家 。她
一
生主要从事 图书馆古籍 的管 理 和编 目工作 。作 为 位古籍专家 , 她因对古籍的熟悉程度 和丰硕 的古 籍
安徽省博物馆事业溯源
诱 奏 - 2 0 1 : 1 - 5
—
—
1 67 -
~
~
—
—
一
—
—
一
~
徽省博物馆的前身。 目。兵 器有 刀剑 戈矛 兜盔矢 镞 。杂器 中 为三代庙 堂 之 历 史 文 化 陈 列 室 位 于省 馆 东 南 角 第 一进 大 楼 二 器 , 均是 世所 罕见 。 以其数 量众多 , 价值 巨大 , 安 徽省 立 楼, 展室 共五 大 问 。陈 列有 当涂 合肥各 县 出土 文物 , 汉 图书馆 特设 寿县古 物室 陈列珍藏 。 代毛笔 , 洛 阳 出土 的魏 晋 隋唐 陶俑 , 秦汉 泉 币 , 清 代 文 安 徽省立 图书馆 开展 文物对 外交 流活动 。1 9 3 4年 武 官 员 朝服 , 精 钞 精椠 宋元 善本 古籍 , 桐城 姚 鼐 、 黟 县 1 0月 , 国 民政府 行政 院决定 选送 我 国文 物艺术 精 品参 黄竹瑞 手写稿 本 , 梵文 藏经 , 明清 应制 用具 、 试卷 , 清 代 加 1 9 3 5年在 英 国伦敦 中国艺术 国际展 览 , 这是 我 国文 诰命文书, 以及金石玉器拓片, 古代建筑、 雕刻照片 , 还 物第 一次 对外 展 出 。1 1 月, 唐 兰和容 庚来 馆 挑选 楚 王 有安徽先贤遗像数十余幅, 价值昂贵不可计数。 含肯钝鼎、 盘云纹笸 、 十字纹俎 、 环梁方盘文物四件 , 和 故宫博物院、 中央研究院 、 国立北平图书馆 、 河南省立 二、安徽省 立图书馆 寿县古物 室近似于专 博 物馆藏 品 一 同参 加伦 敦 中国艺 术 国际展 览会 ,充分 显 示安徽 省立 图书馆 馆藏文 物 的地 位 。 为 营造声 势 , 这 门博 物 馆 批 展 品出 国前 先期 在 沪预展 四周 , 预展 期 间 , 十字 纹俎 安 徽 寿县 为 战 国末 年 楚 国“ 郢都” 故址 。1 9 3 2年 , 最 为名 贵 。 在英 国展 览 四个 月 寿 县 所 属朱 家集 李 三孤 堆 楚 王墓 葬被 当地 居 民盗 掘 , 被 英 国专 家谓 此物仅 见 , 我国参展文物引起轰动效应 , 观众达 4 2 万人次。 展 出土青铜礼器不下千余件。 各地商估闻讯云集朱家集 , 问, 览 结束 回国后 , 这批 文 物又在 南 京汇报 展 出j周 , 观 众 地 方 官绅 强取 豪 夺 , 文物 流失 严重 。此事 经 1 9 3 3年 7 寿县文 物盛名 为天下 所知 。 月 5日《 皖北 时报 》 等报 章披露 后 , 海 内喧腾 。 寿县政 府 踊跃 ,
抗战期间刘文典被劫图书考述
抗战期间刘文典被劫图书考述黄伟(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摘要:刘文典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学,虽然他不是以藏书而闻名,但是其藏书活动还是值得肯定的。
由于刘文典一生从事校勘古典文献方面的工作,因此收藏书籍也成了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战期间,因为时局动荡,刘文典寄存在香港的书籍被日军劫走,从此了无音讯。
其后,经过相关人士的努力,终于将被劫图书的下落查实,也完成了刘文典先生的一桩遗愿。
关键词:刘文典;抗日战争;图书;目录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徽州藏书研究及其存世文献的调查、整理与利用研究》(12BTQ026);安徽大学校史与文化(37040008)一刘文典(1891-1958),字叔雅,安徽合肥人,笔名天民,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
刘文典早年参加同盟会,1917年经陈独秀推荐进入北京大学任教,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1927年刘文典接受安徽省政府的邀请参与安徽大学的筹备工作,后行校长职权。
1928年11月28日安徽省爆发学潮运动,蒋介石斥责刘文典办学无方,将其羁押,后经各方人士保荐离皖。
1928年底刘文典重回北京大学任教,1929年经罗家伦介绍进入清华大学,同时在北京大学兼课,后辞去北大教授职位,专职在清华任教。
1931年8月,朱自清休假出国,刘文典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代理系主任。
1938年春,刘文典由叶企孙派人设法脱离险境,经天津、香港、安南到达昆明,随后继续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43年8月21日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邀请刘文典前往云南大学任教,11月19日刘文典正式移教于云南大学。
1956年1月,刘文典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作为全国著名专家之一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同年,刘文典被评为国家一级教授,云南全省文科仅其一人。
刘文典是我国著名的文献学家,因为文献校勘的需要收藏了大量的古籍,其中有不少还是稿本。
例如,他曾收藏过方望溪的手稿(现存放于安徽省博物馆),另外还有清代郝懿行和孙星衍的手札,胡适为此还特意给手札写题跋“刘叔雅收藏的清代学者手迹六件,二为孙星衍小简,一为马瑞辰书,一为藏庸论校刻《《山海经》笺疏》书,一为胡承珙约同人为郑康成作生日启,以上五件都是写给郝懿行的;又一件为郝懿行写而未发的小简,六件都是从栖霞郝家流出的”①。
中国妇女生活史
陈东原先生大事记陈道元道元按:陈东原先生(1902-1978)是我的父亲。
本文是我根据他自己写的主要经历、履历表,母亲蒋心仪的回忆录及其他文字资料编写的。
我对他十分敬佩。
如果说我在这辈子里有点成就,那主要得自他从我少年时期就开始给予的谆谆教诲。
他曾被错误地戴上“右派”帽子,直到1978年去世后90天才根据党中央给全部右派分子摘帽子的通知被摘帽子,并于6年后彻底平反,恢复政治名誉。
可以想见他在晚年精神上如何压抑。
然而,他在不幸中告诉我,“个人遭遇无所谓,只要后代好,社会好,国家好就行。
”我永远记住他的话,并用以对待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难以承受的痛苦。
为此,我一直坚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84年55岁时实现了28年的夙愿。
现在,我编写他的这篇大事记,用以纪念即将到来的他的108岁诞辰。
2008年10月陈东原于1902年1月17日(壬寅年腊月初八)出生于合肥。
祖父后来去芜湖在李鸿章亲属家任师爷。
陈随家迁往芜湖,入芜湖圣雅各学校低级部学习。
1912年,7月,祖父病故,陈随家运灵回合肥,入合肥县立城中小学中年级学习。
1913年,2月,因军阀倪嗣冲停办全省学校半年而停学,在家自修。
9月,入合肥县立城南小学中年级学习。
1914年8月,入合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高年级学习。
1916年8月,因未考取中学,在家自修。
当时,因祖父去世家境贫寒,陈曾在合肥一个杂货店当学徒。
一个小学的金校长看他是个人才,让他在学校里抄写公文,借以解决伙食和学杂费用,继续学习。
1917年8月,入合肥私立三育中学读书。
1918年8月,陈去当时的安徽省会安庆,考入省立第一师范,读完第一年第一学期。
1919年2月至1921年1月,陈回合肥,在省立第六师范读完第三年第一学期。
1921年2月,陈又去安庆,入省立第一师范,读完第三年第二学期。
在革命党人蔡晓舟主持下,安徽省教育厅举办暑期讲演会。
请本省著名文人胡适之、陶行知、王抚五等回省会安庆做学术讲演,选派他和张友鸾做记录。
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立图书馆
( 1 9 0 9 年 一1 9 1 1 年) , 吴传 绮私设 图 书馆 于孝肃 路南 大 弓箭巷 , 免费对外借 阅 , 此为安徽 私立 图书馆 之先
声 。但不久 , 即 以辛 亥革 命 而停 办 , “ 皖垣 书坊冷 肆
概况 》 记述, “ 安徽之 有图书馆 , 实以清光 绪二 十八年 ( 1 9 0 2年) 学 务 公 所 所 主办 之 藏 书楼 为 嚆 矢 。先 是
2 2年后 , 光绪元 年( 1 8 7 5年) , 安徽 布政 使孙 衣 言 , 倡
捐 书籍数百种 , 存 于安 庆 试 院 , 以便住 院学 生诵 习 。
这些 倡捐书籍后存于敬敷 书院 。省学 务公所 建藏 书
楼后, 陈独 秀、 潘瑁华 、 房 秩五 、 丁 同宣 等 , 在 藏书楼
王 中丞公 呈》 中, 要求 “ 约 集 同志 , 创 办 书楼 ; 多储 经 史, 以培根 本 ; 广 置 图籍 , 以 拓心胸 ; 旁及 各 报 , 以广
藏书 楼发起 爱 国演说 会 , 反 对清 政府 与 俄 国签 订新 约 。丁同宣因此被捕 , 藏书楼 被封停办 。 光绪三 十年( 1 9 0 4年 ) , 清廷颁 诏 书改 新教 育系
论古今 中外 , 均须 随 时增 购 , 以供 众览 , 庶 备讲 求 实 学、 转移风气 之用 。 ” 服 务方 针 则 宣称 : “ 本 以公 益 为 主, 但使有志学 问之士 , 无 论何 省籍 贯 , 均 许来 楼 阅 抄。 ” 藏书楼筹 建之 初 , 安 徽 官方 的《 汇报》 先后 刊发
安 庆敬 敷 书 院 原 有 大 量 藏 书 , 但 清 咸 丰 三 年 ( 1 8 5 3年) 太 平军 攻 占安庆 城 , 整 个藏 书毁 于一 旦 。
安徽省图书馆百年人物之蒋元卿
高的史 料价值 和 学术 价值 。该 书是 一部 了解 、 考 察 我 国图书分类 源流 与 演变 的著作 , 一直 被 列为 大学
用 书和图书馆专业 参考书 。
( 二) 文献校雠 与辑佚方 面的成 就
1 9 3 4 年, 蒋 先生 的《 校雠学 史 》 由上海 商务 印 书 馆 出版 , 这是 我国第一 部校 雠学专著 , 被 列为 大学参 考书 。上世 纪 6 0年代 末 台湾 收 人 《 民 国丛 书》 , 上海书店 同时 发售 选 印本 。1 9 8 5年 , 黄 山书社
( 一) 文献 分类方面的成就
谓蒋先生 的呕心沥血 之作 , 历时 3 5年始 告编 成 。该
书大体 以清末 安徽 行 政 区划 为范 围, 收 录上 自春 秋
蒋元 卿十分重视 丛 书子 目的分 析 目录 编制 , 认 为惟此 才 能 方便 读 者 检索 , 并 写 出《 分 析 目录 编 制 法》 一文 , 对 其理论 和方法进行 有益 的探讨 。后来 又 从 事新 书的分 编 , 民 国时期 西 学 东渐 , 新 书 迭 出, 在
请名工拓印成 十卷 ; 一 是访 得 清吴熙 载 刊刻 其师 泾
县包世 臣书《 小倦 游 阁法 帖 》 梨 版二 十 四片 、 枣 版 八 片、 石版三方 ( 除 日军 劫 去两 枣版 外基 本 完好 ) 。这 两部法帖 , 今藏 安徽省博物 院 , 成 为( 下转第 1 O页)
久, 蒋元卿 就着手 编 著《 安徽 著述 人物 志 》 。历 时几
十年 , 1 9 8 9 年, 《 皖人 书录 》 由黄 山书社 出版 , 此 书可
古籍 的梳理 , 在 文献 整理 、 文献 分 类 、 文 献 校雠 与 辑 佚等领 域取得 了丰硕 的成 就 , 对 安 徽文 化 事业 和图 书馆 事业 做 出了很大贡献 。
胡适《复陈东原书》与民国安徽文献之整理
胡适《复陈东原书》与民国安徽文献之整理江贻隆(安庆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安徽安庆246011)【作者简介】江贻隆(1965-),男,安徽怀宁人,安庆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
【摘要】胡适《复陈东原书》反映了胡适对整理家乡安徽文献的关切,标志着由陈东原和胡适首倡的“安徽文献”一词从概念固化为整理安徽文献的实践,并由此信可以管窥整理安徽文献的全貌。
安徽省立图书馆、安徽通志馆和安徽文献委员会在整理安徽文献方面取得了各自成就。
【关键词】整理安徽文献;陈东原;胡适;复陈东原书;安徽通志馆【中图分类号】I21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7)04-0174-02胡适《复陈东原书》是民国安徽两大学人胡适和陈东原之间往来书信唯一保留于世的。
这封复信写于1930年4月23日,因登载在安徽省立图书馆馆刊《学风》杂志创刊号而幸存。
这封不足千言的书信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反映了胡适对整理家乡安徽文献的关切,它是胡适的学术代表作之一,不仅见证了胡适和陈东原的学术情谊和治学风范,而且对于整理安徽文献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标志着由胡适和陈东原首次提出的“安徽文献”一词从概念固化为整理安徽文献的成功实践,由此信可以管窥民国安徽文献整理的全貌。
在整理安徽文献过程中,安徽学界前辈冯煦、许承尧导夫先路,胡适、陈东原和江暐继踵而起,程演生、蒋元卿和常恒芳等一大批学者黾勉勤力。
他们在安徽文献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弘扬安徽优秀文化,繁荣安徽文献事业做出了贡献。
一、整理安徽文献之缘起整理安徽文献的发端当追溯到清末安徽巡抚冯煦。
光绪三十三年(1907),皖抚冯煦上《采访皖省遗书以存国粹折》,他以前瞻性眼光倡导:“采访皖省遗书以存国粹,兼备异日图书馆之用。
”明确提到安徽文献的优势:“皖省襟江带淮,包络潜霍,夙为人文渊薮。
国朝右文,皖才尤盛,性理若宣城施闰章、婺源汪黻,考据若婺源江永、休宁戴震、歙金榜、凌廷堪,绩溪胡培翚、歙俞正燮、当涂徐文靖,词章若桐城方苞、姚鼐、泾朱珔、包世臣,算术若宣城梅文鼎暨其孙梅瑴成,歙汪耒,或综贯遗经,或阐明绝学。
【恒心】【好卷速递】安徽省蚌埠市2012届高三5月第三次质量检查试题(文综)word版
安徽省蚌埠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科综合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32分)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l,2012年初,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6.3:1,某投资者从银行取出63万元购买了一种以美元计价的金融商品,保证一年后可获得5%的利息并取回美元计价之本金。
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经济学家预测人民币会在一年后升值约5%,如该预测成立,那么,与同期人民币存款储蓄收益相比,一年后该投资者A.不赚不赔B.略有盈余,低于事前预期C.约损失5% D.大致损失同期人民币存款利息2.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很快,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
到2015年前后,我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与传统电力上网电价将可能持平,2020年后起,其上网电价将低于传统电力上网电价。
由此可见①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用时越长,电价就越低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较低的东西价格就低③科技发展是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下降的重要因素④加强自主创新的光伏企业会有较好的成长空间A.①③ B.②④C.②③D.③④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的日子。
入世十年,是中国与世界共赢的10年。
回答3-4题。
3.人世十年,我国坚持扩大开放,融人世界经济主流,随着我国开放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去”,其根本目的是A.追求更多的企业利润B.体现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C.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D.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和形象4.过去十年,中国累计为世界其它经济体提供了1800万个就业机会;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使国外消费者普遍受益。
在华投资的外商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0%。
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聘用当地员工近80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100亿美元。
可见①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是各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②中国的发展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③合作代替竞争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④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之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写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强调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
抗战初期赵筱梅转运安徽省立图书馆藏书事考述
M緣文.史JIANGHUAIWENSHI抗战初期赵筱梅转运安徽省立图书馆藏书事考述#石梅1 q44年2月,安徽省立图书馆在I V六安立煌县(今金寨县)复馆,蒋元卿受命担任馆长。
据蒋老 馆长1965年所撰《解放前的安徽省 立图书馆》回忆:抗日军兴起以后,首将馆 藏善本书及线装古籍三万余册,由馆员张丹九运往桐城罗家岭庋藏。
嗣又将普通图书四万余册,由馆员赵筱梅运往六安。
赵筱梅到六安后,不辞而 去。
伪教育厅遂拨给第一临时中学使用。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六月间,敌机轰炸流波石童,学校被炸,散毁殆 尽,残余部分又运至黄栗杪,由霍立联中保管,后亦全部散 失。
至于馆藏报纸、杂志合订 本,本省教育档案,历年搜集的碑帖拓本、字画及图书等,仍庋藏在书库内,陷入敌手,片纸无存。
总之,由于馆长李辛白的惊皇失措,急于逃命,尤其是伪教育厅的仓皇逃往六安,置图书馆于不问,遂造成文化遗产上不可估计的严重损失,十余万册图书,绝大部分化为乌有了!蒋老馆长认为张丹九负责的罗 家岭藏书、赵筱梅转移的六安立煌 藏书以及留存旧馆书库未及抢运的 图档资料,或被敌机轰炸烧毁,或 被弃散失,或陷敌手无存,省立图 书馆历经30年苦心经营之全部馆藏 10余万册图书几乎尽失!在其后的 安徽文史研究中,关于省立图书馆 民国期间藏书源流之记,如2013年 安徽美术出版社《安徽省图书馆 志》等,多引征蒋老此文所述,后 人痛心兵火书厄之余,对馆员赵筱 梅当年不辞而去之举,虽以女流难 济之情由,仍存怨怼。
其果如是,则对于抢运馆藏图书档册的散失负 有不可推脱之责,实有负众托。
100_往事漫忆然而,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蒋老此文所述细节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从省图书馆的古籍馆藏和人事档案所见,其一是当年10万册馆藏文献并未尽数散失归零。
1945年8月,省立图书馆迁至合肥重新开馆,4个月后,隐匿在立煌屠氏茶行的张丹九得到消息,立刻带 着他守护了 8年的69只藏书木箱启 程,将4万册线装古籍善本尽数运 抵合肥。
百年文心
人员 精 心编纂 《 安 徽省 馆藏 皖人 书 目》 , 对 安徽省 现 存 皖人著 作做 了 的一次 较为 彻底 的大汇 总 , 共 收录
因而 被研 究者 列 为 “ 中 国女 性 文学 史 的开 山之 作 ,
为文 学 史 的性 别 研 究 树 起 了 一 座 划 时 代 的 里 程
碑。 ”[ 3 ]
尽 管 由于清政府 严令 缉拿 , 藏 书楼 演说会 不得 不 中 止, 但 紧 随其 后 的 “ 青 年励 志 社 ” 、 “ 皖 江 爱 国会 ” 、 “ 岳 王会 ” 等革命 组 织与《 爱 国新报 》 、 《 安 徽俗话 报 》 等进 步报 刊 , 都 与藏 书楼 的 曾经存 在密 切相关 。作 为《 新青 年 》 之先 声 的《 安 徽 俗话 报 》 不 仅 倡 导 白话 文, 而且 在 2 2 期 的历 史 中 , 连载 了陈独 秀等人 鼓 吹
之一 。早在光 绪 三十 年他 就参加 了柏文蔚 、 陈独 秀
6 6
・
图书 馆工 作 ・
2 0 1 3年
第 1期
既早 于谭 正 璧 的《 中 国女 性 文 学 史话 》 ( 1 9 3 0年 ) , 也早 于梁 乙真 的《 中 国妇 女 文 学史 纲 》 ( 1 9 3 2年 ) ,
言》 。1 9 1 9年 , 他在 北 京 大 学 创 办 《 新生活》 周刊 , 撰 稿人 中有蔡 元培 , 陈独 秀 , 李 大钊 , 胡 适 等 。而 省
等人 , 不仅 于藏 书楼 附设 书 报室 , 陈列 新 的 时务 书 籍, 冀 以开通 民智 , 而 且 发起 演说 会 , 鼓 吹新 思 想 。
・
图书馆 工作 ・
2 0 1 3年
第 1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 读者活动丰富活跃 , 学术研究气氛浓郁 , 各项馆务
均大有起 色。敢为人 先 , 治馆 有方 的陈 东原 先生 , 上
省立 图书馆 ” 匾额 挂 出 。然 后 , 陈又 报 告省 政府 , 以
图书馆读者 日益增 多 , 读书需要 更 幽静 环境 为 由, 提
育职能有真知灼 见 , 认 为 良好 的学校教 育 , 毕业 有定 期, 而图书馆则 无 时间 限制 , 无 论老 少 , 均 可终身 倚 为 良朋 。学校 教育 人数 有 限额 , 而 图 书馆则 到 馆便 可阅读 , 图书馆 的大量 书刊 , 是个 人 的财力和物 力所 不及的 。1 9 3 5年 , 陈东原在 谈 到办 理 图书 馆的 三大
登介绍 , 以飨读 者。
供给社会读者之 方便 , 而不是使 图 书馆成为藏 书楼 ;
第三, 通 过图书馆 的完 善和便利 的 阅读 服务 , 引导社
会 上更 多 的人 到馆 利用 图 书 , 从 而培 养 良好 的社 会
陈东原 ( 1 9 0 2年一1 9 7 8年) , 1 9 0 2年 1月 出生 于 合 肥。1 9 3 0年 2月至 1 9 3 5年 7 月, 担 任安 徽省 立 图 书馆馆 长。上 任后 , 陈东原对 于馆 务大 加整 顿 , 修建 馆舍、 增加设备 、 添购 图书、 编 印书 目、 出版刊物 、 聘请 专业人员 , 从事 文献 古物 的征集 和研究 , 又 先后 成立 巡回书库及 临 江分馆 。这 期间 , 馆 舍环 境大 为改 善 , 购书经 费逐 年充 裕 , 文献整 理有 序 , 读 者人 数显 著增
资策励 。 ” 由于陈东 原 呕心 沥血 、 擘 划经 营 , 安徽 省立 图书馆获得 了长 足的进 步 , 短短 5年半 , 即 由旧式藏
书楼转而跻身于 国内新式图书馆之林 。 ( 一) 办馆理念
作 为借 书 出纳处 , 从 此省 立 图书馆 便 有新 的专 门借
书处 , 书库、 阅览 室 、 借 书 处 各 自独 立 、 互不 影响。
任不到 一年就得 到 了省教育 厅 的一次嘉 奖 : “ 该 馆前
此办理 多年, 而效用 未见 。 自该馆 长莅 任 以来 , 整顿 甚力 , 所拟计划 , 亦颇 扼要 , 虽 时 间及 一年 , 而 进步 已甚显著 。着 该馆 长任 事努力 , 应 请予 传令 嘉奖 , 以
出将 旧藩署及其 附近古 迹 改为 安庆 公 园 , 省立 图书 馆居 中 , 以便 吸引更 多读 者 来利 用 图 书馆 。此报 告 经1 9 3 0年底 省府 常委 会第 1 6 6次会 议 通 过 。1 9 3 1 年, 又争 取省 教育 厅拨 款 4 0 0 0元 , 改建 旧藩 署大 堂 为二层 大楼 , 一 楼 为书 刊采 购 、 编 目室 , 西头 和 书库 连接 , 二楼辟 为 杂 志 阅览 室 。1 9 3 2年 春 , 专 辟 新 楼
・
图 书馆工 作 ・
2 0 1 3年 第 3期
安 徽 省 图 书馆 百 年人 物 之 陈 东 原
周 红雁 朱 开 忠 张 海政 ( 安徽 省 图书馆 安徽 合 肥 2 3 0 0 0 1 )
[ 编 者按] 安徽 省 图书馆创 建 于 1 9 1 3年 2月 ,
最初称 为安徽 省 立 图书馆 , 是 中国创 办较 早 的 省级 公共 图书馆之 一 。在安 徽 省 图 书馆 跌 宕起 伏 、 漫 长
有序 , 流通 出纳便利 ; 第二, 图 书馆本身 之完善 , 是为
博 学多才的丁 宁女士…… 。凭着对 图书馆事 业的执
着与 坚守 , 他们 为安 徽 文化 事业 和 图 书馆 事 业 的发
展做 出了巨大贡 献 , 安徽省 图书馆 百年 史册 , 堪 以记 之 。适逢 安徽省 图书馆 建馆 百年 之 际 , 本 刊 陆 续刊
一
地方丛 刻和征集 胡培 晕 、 方 东树 遗集 的意见 。当年
6月 , 陈东原从整理馆 藏 积压 开始 , 结果从 各处 积压
1 9 2 9年 , 陈东 原毕业 于北 京 大学 教育 系 。陈东 原以教育家 的眼 光兴 办 图 书馆 , 以期 图书 馆成 为传 播 文化 科学 的基 地 , 社 会 教育 的课 堂 , 最终 实 现 “ 养
1 9 3 2年夏 , 修建第 一进楼上 3间为历史 文化陈列室 ,
专 门陈列本省 出土文 物和 乡贤 各家 著 述 。1 9 3 3年 , 修建第 3幢房屋 , 东 为普通 阅览 室与普 通书库 , 西为
风气 。这三点 既是陈东原 5 年 图书馆 馆长工作 实践 的总结 , 同时也 体现 了近 代 图书 馆理 论 的指 导 和运
用。
( 二) 改造和新建馆 舍 此时 , 安徽 省立图书馆馆 址在安庆 旧藩署 , 虽环
境 幽静 , 但 旧藩 署 内多处 仍 被其 他 单 位所 占。陈东
原 馆长经多方交 涉 , 将 保安 队等 几个单 位先后 撤 出。
曲折 的百年发展 历程 中, 涌现 出一批 富有远见 卓识 、 敢为人 先的开拓 者 , 例如, 办馆 兴馆 卓有 建树 的陈 东
原先 生 , 潜心钻研 成果丰硕 的蒋元卿 先生 , 舍命 护 书
步骤 中说 : 第一 , 求 图书 馆本 身 的完 善 , 体现 机 构健 全, 设 备完善 , 图书分类 、 编 目引导之正 确 , 入藏 排架
1
成 良好学术 风气 ” 的 目的 。对 公共 图 书馆 的社 会 教
・
图书馆 工作 ・
2 O 1 3年 第 3 期
地方 志( 主要 是 征 集 本 省各 县 志 ) 书库 与 方 志 阅览
于整 理安徽 文献 之意 见 , 提 出整理 史志 、 儒林 文集 、
室 。1 9 3 4年 , 既有专 门书库 , 也有专 门阅览室 , 更有 古物 陈列室 。这 样 , 省立 图书馆 内外部 环境 便 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