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力感觉的显微外科手术血管的仿真研究_曾妍文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医护 论坛 ・
20 6 第 卷 1 0 年 月 7 第7 1 期
显微 外 科 手术 治 疗 三 叉神 经痛 的 临床 研 究
李满强, 朱春 雷 , 秀云 , 黄 袁丽娟 ( 广东 省东莞 市 常平 医院 神经外 科 , 东东莞 广 53 7 ) 2 5 3
【 摘要】目的 : 讨 显微血 管减 压术 治疗 三叉 神经痛 的疗 效 。 法 : 探 方 回顾 性分 析 4 5例 三叉 神经 痛患 者 的显微血 管减 压 术 的临 床资料 。结果 :5例患 者经过 显微 血管 减压术 治疗 后 , 痛症 状完全 消 失 4 4 疼 O例 , 明显缓 解 3例 , 缓解 2例 ; 无 术前 、 术后疼 痛视 觉模 拟 ( A ) V S 评分分 别 为 (.2 1 2 分 和 ( .8 1 2 分 ; 78 + . ) 5 06  ̄ . ) 术后 并发 症少 。结论 : 4 显微 血管 减压术 治
发作 性疼 痛为 特征 的神 经系 统疾 病 ,年发 病 率约 为每 1 0万 人 5例 ” 。目前 尚无 药物 能根 治三叉 神经 痛 , 同时随着 我 国人 口的老龄化 , 三叉神 经 痛 的患病 率也 逐 年增加 。近年 来随 着 微创 显微神 经外 科技 术 的发展 。 已有 不少 国内外 学者 用手 术 的方 法为 这些 患者减 轻痛苦 并取 得 了成功闭 。目前 , 显微血 管 减 压术 和三 叉 神经 感 觉 根部 分 切 断术 均 为治 疗 三 叉神 经 痛 的显微外 科手术 方法唧 。我科 20 0 8年 1月~ 0 9年 3月应 用 20 显微 血管 减压术 治疗 原发性 三叉 神 经痛 4 5例 , 果 良好 。 效 现
报道 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选 择我 科 2 0 0 8年 1月 ~ 0 9年 3月 收 治 住 院 的 原 发 性 20
烧伤整形科显微技术训练体会
法是经常参加显微外科手术 。然而 , 在缺 乏足够手术病例的情
【] 莫大鹏 , 5 凌锋. 应用鸡腿血管进行显微 吻合术训练【. J 中国脑血管病 J
作者简介 : 薛哲 民 , ,9岁 , 科 学历 , 业 于 天 津 医科 大 学 , 男 2 本 毕 住 院 医师 。E mal u z e n qc m — ix e h mi@q .o : 杂 志 ,0 4 11 )5 1 55 2 0 ,( 2 :5- 5 . ( 稿 日期 :0 9 1 - 3 收 20—20 )
不同的报道 , 多为 03 05 2 . %~ . 1 % ̄如果技术力量较高 , . 术前掌握手 术适应证 , 术前准备充分 , 胆管损 伤率则相对较低( . %) 01 。常 3 规三孔法 L 找到胆囊壶腹 部并钳夹 , C, 暴露 三角 区, 使胆总管 、 胆囊管及胆囊动脉 间间隙增大有利于安全操作 , 在胆囊管与胆 总管解剖不清时 , 我们的处理原则是 : 靠近胆囊壶腹部 , 宁可胆
1 材 料与 方 法
虽有多种训 练材料可供选择 , 如橡胶管 、 胶手套 、 白鼠 橡 大 股动静脉及 鼠尾 动脉 、 猪手骨头 、 鸡腿或鸡翅血管等 , 甚至有人 还采用可搏动性 的新鲜尸体来模拟真实的手术 过程[ 2 1 。既往典 型的显 微血管吻合训 练方法多 由缝合非 生物材料 ( 如橡胶手 套, 细硅胶管 ) 开始 , 逐步 到活体 动物的颈 、 股动静脉或腹 主动
( 收稿 1期 :00 0 — 6 3 2 1 —4 1 )
中进行吻合 , 防止肝段萎缩或黄疸发生。术中发现胆囊管异常 增厚 , 高度怀疑癌变时 , 中转开腹 , 术中送 冰冻切片检查 。 少见原 因: 时在穿刺第一个孔时 , 有 由于腹腔粘连严重 , 穿 刺损伤腹腔 内脏器 , 损伤肠管或系膜动脉行 中转开腹 。一般第
血管吻合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0年5月 第6卷 第3期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6, No.3, May 2020Abstract: Microsurgery is the basis of vascular anastomosis technology. The improvement of vascular anastomosistechnology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surgery. The innovation of vascular anastomotic instru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scopes and microsutures can improve the precision, speed and success rate of vascular anastomoses. 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the vascular suturing technique, by inventing new anastomotic apparatus, materials and searching for new anastomotic technology to optimize the vascular anastomotic effect,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vascular anastomotic technology from five aspects: suture, anastomat, adhesive, laser and tissue engineering.Key words: vascular anastomosis technology; research progress; application status血管吻合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彭 云 黄文贤 江 盼中国人民解放军77231部队医院急诊科,云南 临沧 677000摘要:显微外科是血管吻合技术的基础,血管吻合技术的提高决定了显微外科学的发展。
浅谈南京中医药大学数学建模课程的建设
摘要该文结合本校开展的数学竞赛,阐述了在中医药大学如何开展数学建模课程建设的经验,同时浅谈了课程建设主要解决的问题、创新点以及未来课程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数学建模;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建设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urse 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YANG Wenguo,YUAN Jianjun,SHEN Xiaojing,ZHANG Qian,HUANG Xinhai,HU TingtingAbstract 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competition in our university,the experience of how to carry out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in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elabo‐rated,and the main problems,innovation points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Key words mathematical modeling;mixed type;reform in edu‐cation;curriculum construction数学建模这门课程在国内高校中几乎都会开展,但由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中医药院校,一直都未开设这门课程。
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度和深度增强的影响,我校师生逐渐了解、认识并接受数学建模[1],下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开展数学建模课程建设。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肉中, 结果显示在局部肌肉中有大量新生骨组织, 组织学检 查可见丰富的毛细血管, 并认为此方法将为血管化骨组织应 用于骨缺损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法。
2 筋膜瓣包裹法
2 1 非细胞型筋膜瓣包裹法 马超等 将究球形多孑 . L 肌肉一筋膜袋中, 未添加血管内皮细胞及促血管生长因子, 于术后不同时间点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 定量分析血管长人 情况发现, 术后 2 周时支架外周见细小幼稚的血管, 周为血 4 管化的第一个高峰,2 1 周为第 2 次血管化高峰, 可见粗大成 熟的血管, 与其他时间相比血管直径增大, 证明筋膜瓣包裹 T P支架促血管化效果明显。 C 22 复合细胞的筋膜瓣包裹法 孑劲松等_将复合骨髓间 . L 6
骨的成活率, 进行促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
的。
种子细胞、 支架材料、 生长因子是构建组织工程的基本 要素。研究发现, 只有在血管周围 10 0 m内的种子细 5 ̄20 胞才能通过营养弥散而存活, 所以在移植物内部促进血管再 生, 快速建立微血管网, 对于构建理想的组织工程复合物具 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对于大段骨缺损的治疗, 3 ] 采取有效的 缺损区促血管化方法是获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本世纪显微外 科和组织工程学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显微外科技术和组织工 的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技术也已成为现实。 前利用显微 目 外科技术促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方法主要有:) a肌肉瓣植入 法 .) b筋膜瓣包裹法;) c骨膜瓣移植法;) d血管束植入法;) e
基 金 项 目: 北 省 卫 生 厅 《 北 省 2 1 河 河 0 0年 医 学科 学研 究 重 点 课 题 计 划 》2 1 0 8 ) 河 北 省 科 技 厅 2 0 年 度 河 北 省 科 学技 术 (0 0 4 1 ; 09 研 究 与发 展 计 划 , 医学 科 学 研 究 重 点课 题 ( 97 12 一 6 ; 北 省 张 家 口市 2 0 O 2 6 OD 4 ) 河 0 8年 科 学技 术 与 发展 指令 计 划 (8 7 4 D 1 ) 0 0 0 5 一0 ;
超微形态教学引入《组织学与胚胎学》初探
内容 。 随着组织学与细胞生物学、 肿瘤学、
《 组 织 学 与 胚 胎 学 》课 程 基 础 上 专 门 引入
超 微 形 态 教 学 是 符 合 当 代 医学 发 展趋 势 的
要求 。
3 . 2 授 课 内容 安 排 基础 上 , 安排理论课4 学 力和 恐 惧 。
目前 Ⅸ 组 织 学 与 胚 胎 学 》理 论 课 3 9 学 课 选 择 如下 内容 : ( 1 ) 透 射 电 镜 和 扫 描 电镜 定 步 骤 , 后续 步 骤在课下 分组 完成 , 如 脱 时, 实验课1 6 学时, 理 论 课 授 课 过 程 中关于 的 工作原 理 及 在医 学 领域 的应 用 ( 2 学时 ) ;
超 微 形 态 教 学 部 分 的 导 入首 选 选 择 医 微 结 构 与 电 镜 技 术 以 及 《 超 微 病 理 诊 断
要 学 内容 , 粒体 、 内 质 网、 高 尔 基复 合 体 等细 胞 器 也 经 标 是 培 养 从事 医学 检 验 工 作的 高 级 人 才, 由浅 入 深 的 安 排 教学 计划 , 同时 采 求学 生 掌 握 更 加 全 面 的 理论 知 识 和 专 业 实 用形 象化 、 激 励 式教 育模 式 积 极调 动 学 生学 验技 能 , 具 备 一 定 的 科 学 思 维 能 力 和 科 学 习积 极性 。 课 件 制作 上以 图片 视 频 为主 , 文 J 。 免疫学等多学科相关交叉、 渗 透 …, 在 现 有 研 究 能 力 字 介绍 为 辅 , 使 学 生 对超 微 形 态 内容 产生 兴
垫
: 塑
-
Sci enc e a nd T ec hn ol ogy l nn ova t i on He r a ) d
光标测技术在心脏电生理和心律失常研究中的应用
光标测技术在心脏电生理和心律失常研究中的应用李阳鹏1,郑雨晴1,李剑鸿1,陈唐葶1,谭晓秋1,21.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医学电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学电生理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泸州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泸州646000)【摘要】光标测技术(optical mapping )自20世纪末问世以来已逐渐成为心脏电生理研究的重要技术,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荧光探针技术和高分辨率采集技术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单细胞和整体水平电生理技术已无法满足目前的研究需求。
光标测技术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广阔的采样面积和较小的损伤等特点,可以直观、动态显示心脏整体的电传导和钙处理的动力学改变,在研究心脏电生理和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标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电压和钙敏感染料灌注到心脏各个细胞,使用荧光激发两种荧光染料,发射光经滤波处理后被相机同时获取,采集系统可同时获得心肌膜电位和钙瞬变的高通量数据。
通过后续数据分析,可获得动作电位和钙瞬变多个电生理参数及二者的耦联关系以明确疾病模型或药物干预下的电生理特性,从而揭示心律失常的机制和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
本文旨在介绍光标测技术及在常见疾病模型下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并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光标测技术;心脏电生理;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图分类号】R33-3;R331文献标志码ADOI :10.3969/j.issn.2096-3351.2023.04.004Application of optical mapping in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and arrhythmiasLI Yangpeng 1,ZHENG Yuqing 1,LI Jianhong 1,CHEN Tangting 1,TAN Xiaoqiu 1,21.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Electrophysi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Medical Electrophysiological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Institute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Luzhou 646000,China;2.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646000,China【Abstract 】Since its emergence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optical mapp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technique in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ical research.This was mainly due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fluorescence probe technology and high-resolution sampling technology,as well as the fact that single-cell and whole-body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iques could no longer meet current research needs.Optical mappin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a wide sampling area,and small damage,which can visually and dynamically display the changes in the overall electrical conduction and calcium processing dynamics of the heart,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and the mechanism of arrhythmia.The basic principle of opti⁃cal mapping is to perfuse voltage-sensitive and calcium-sensitive dyes into various cells of the heart and use two fluorescent probes to capture and filter emitted light,allowing the acquisition system to simultaneously obtain high-throughput data on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and calcium transients.Through subsequent data analysis,multiple electro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action potentials and calcium transients,as well as their coupling relationships,can be obtained to clarify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disease models or drug interventions,thereby revealing the mechanism of arrhythmia and screening anti-arrhythmic drugs.This review aimed to introduce the optical mapping technique and its data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in common disease models,providing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antiarrhythmic drug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arrhythmias.【Key words 】Optical mapping;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Arrhythmia;Antiarrhythmic drug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0334);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0JDJQ0047);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2022YFS0607)通信作者:谭晓秋,E-mail:*******************.cn 引用本文:李阳鹏,郑雨晴,李剑鸿,等.光标测技术在心脏电生理和心律失常研究中的应用[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3,46(4):293-297,319.DOI:10.3969/j.issn.2096-3351.2023.04.004专家论坛专家简介:谭晓秋,研究员,博士,现任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医学电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研究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研究作者:郑彦江王毅赵学姝李传文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32期【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
方法选取2002年3月至2009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治疗手部皮肤逆行脱套伤患者29例。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皮肤全部成活23例,部分成活4例,大部分坏死2例。
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皮瓣;显微外科技术;移植;撕脱伤Clinical study of treatment skin avulsion injury in hand by microsurgical technology.ZHENG yan-jiang,WANG Yi,ZHAO Xue-shu,et al.The Central Hospital of Anshi Toun,Liaoyuan 1362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reatment skin avulsion injury in hand by microsurgical technology.Methods From Mar.2002 to Dec 2009,29 cases of skin avulsion injury in hand by microsurgical technology to vessel anastomosis.ResultAt final follow-up(mean,9 months),the 23 cases showed excellent,4 cases were paut excellent,2 cases were necrosis.Conclusion the vessel injury were treated with microsurgery and satisfactory effects were obtained.【Key words】 Skin flap;Microsurgical technology l;Transplantation;Degloving injury.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是手部较为严重的软组织创伤,在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迄今为止是手外科修复的一大难题。
自制显微外科手部动静脉吻合模型的研发与应用
自制显微外科手部动静脉吻合模型的研发与应用作者:廖子鸿,闭永豪,曾文锐,等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21期廖子鸿,闭永豪,曾文锐,林银冰,许达明,施楚君*(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 515041)摘要:目的评价自制显微外科手部动静脉吻合模型在显微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
方法由学生制作实用、简便且造价低的仿真手部模型进行断指血管吻合练习,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应用效果。
结果自制的显微外科手部动静脉吻合模型在外观上比较接近人体实际情况,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显微外科操作基本技能。
结论研制的模型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经济效益,能激发学生操作积极性以及学习血管吻合技术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显微外科;动静脉吻合模型;断指血管吻合中图分类号:G4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46(2019)21-0093-02人体血管吻合操作是外科手术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还是显微外科医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血管吻合技术练习中,逼真的外科手部动静脉吻合模型不仅能提高医学生外科操作基本技能,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对血管吻合技术的学习兴趣。
1 制作方法1.1 准备材料足量无毒橡皮泥,约20 cm长直径为6 mm的聚四氟乙烯棒5条,约50 cm长外径为3 mm、内径为2 mm的软硅胶毛细管5条,医用乳胶手套2只,清洁橡胶手套1只,5 ml注射器1只,输液器,剪刀,足量红色墨水,透明胶带。
1.2 手指模型制作过程将软硅胶毛细管对折,对折处为顶部,两个管口处为尾部。
将一只手指所需要使用的无毒橡皮泥搓成手指粗细的长条状后,压成厚度约为5 mm的长方形模型,随后将聚四氟乙烯棒沿模型长轴放置在模型中央,软硅胶毛细管均匀放置于硅胶条两侧。
顶部调整弧度以便“血管”通畅,尾部紧贴硅胶条两侧,轻轻压紧以便固定好无毒橡皮泥的位置。
用软硅胶毛细管外侧的无毒橡皮泥将软硅胶毛细管及聚四氟乙烯棒包裹起来后,将整个模型再次搓成比之前稍粗的长条状。
显微外科的相关研究进展
显微外科的相关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肢体软组织缺损的重建,淋巴水肿的治疗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血管的间断针线吻合法仍被称为“金标准”吻合法,吻合技巧及方法与血管吻合后的通畅率息息相关。
血管吻合模型的应用,关系到外科医生对显微外科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合理应用。
本文将对以上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显微外科;超级;血管吻合;动物模型显微外科是指需要使用手术显微镜进行手术的外科。
1960年Jacobson和Suarez成功地用手术显微镜进行了犬颈动脉的吻合[1],拉开了显微外科的序幕。
为了提高显微缝合技术,改善缝合成功率,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一、血管吻合方法的相关研究现有血管吻合方法多达7类 20种[2],传统的间断吻合法仍是“金标准”[3 ]。
为了保证血管缝合的质量,大家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改进。
P achter 等[4]报道在大鼠模型上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微创缝合与外翻缝合法效果相当。
Watanabe等[5]报道了后壁优先的缝合方法,可清晰的显露管腔。
有人报道[6],缝合血管时连续缝合两针,第二针不出针,可有效保持血管壁外翻。
Hsieh等[7]报道,采用内膜套折叠技术可实现内膜与内膜间的安全接触。
当出现血管口径不匹配时,根据口径相差的程度,有斜切口、鱼口切口、端侧吻合等多种缝合方法[8]。
Odobescu 等[9]报道采用水平褥式缝合技术,在尸体标本上吻合口径比为1.5:1的动脉,可获得良好外翻和对合。
Jean博士[10]报道了第一例大血管端侧吻合术,用于治疗血管闭塞性疾病的旁路移植。
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动脉和静脉的端侧吻合和端端吻合中,血栓形成和皮瓣坏死的风险没有统计学差异[10、11]。
围绕端侧吻合技术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吻合角和最佳的血管切开方法。
研究证实,吻合角最好为90°或更小,与流动方向有关[11]。
移植血管与受体血管结合的方式有多种,如狭缝、打孔、椭圆技术等[10,12],效果相差无几。
血管成形术新武器
血管成形术新武器张尚文;洪昀【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年(卷),期】1995(000)011【摘要】血管成形术新武器有时对一个成功的血管成形术来说所做的一切就是通过适当的振动使导管芯线通过动脉的硬化瘢。
英国研究人员研制的一种手枪式手握仪,使心脏病专家在他们称做“振动血管成形术”的手术中振动芯线。
导管芯线的一端被穿入并锁进该仪器。
外科医生通过揿压一个...【总页数】1页(P59-59)【作者】张尚文;洪昀【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5【相关文献】1.两种适用于教学的概念图工具播客--网络时代的广播新武器巧用Excel模拟数学实验三招两式,打造教师Word图像处理平台GoogleEarth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播客——网络时代的广播新武器 [J], 李红艳2.血管成形术和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报告标准(上) [J], Schumaclaer HC;曹亦斌;Meyers PM;Higashida RT;Derdeyn CP;Lavine SD;Nesbit GM;Sacks D;Rasmussen P;Wechsler LR3.血管成形术和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报告标准(下) [J],Schumacher HC;曹亦斌;Meyers PM;Higashida RT;Derdeyn CP;Lavine SD;Nesbit GM;Sacks D;Rasmussen P;Wechsler LR4.采用直接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入院心电图存在左束支、右束支与无束支传导阻滞的预后比较:来自多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血管成形术试验 [J], Guerrero; M.; Harjai; K.; Stone; G.; W.; 王亭忠(译); 杜媛(校)5.传统球囊血管成形术与外周切除球囊血管成形术对股动脉、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初步应用 [J], P.Dick;S.Sobeti;W.Mlekusch;Schlager;J.Amighi;M.Haumer;赵艳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许益民;漆松涛;曾绍文;石小峰;李伟秋;黄广龙;庄冰容【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27)6【摘要】目的观察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移植后6月内不同时期的血管材料腔内面内膜层的组织病理学和扫描电镜变化,探讨研制一种新型小口径生物型人造血管.方法 19只健康杂种犬作为实验对象,手术切除3 cm颈总动脉,以口径4mm的小口径新型人造血管进行桥接.其中19只犬的19侧颈部随机分为1、8、12、24周四组,各含4、4、6、5条动脉.四组的近、远心端均行端-端吻合术.以彩色多普勒B 超监测移植血管2周内通畅情况,并于取材前行颈总动脉DSA造影术,观察人造血管不同时间的通畅率.术后1、8、12、24周分期切取标本,标本经处理后分别作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四组19条人造血管除12周组和24周组各1条血管阻塞外,其余血管均通畅.组织病理学及扫描电镜检查显示:植入后1周,血管吻合口处有少量的纤维组织增生混杂有薄层少量红色血栓形成,尚未见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8周,宿主组织通过人造血管孔隙长入血管腔内参与移植血管新内膜的形成,新内膜形成较均匀,其中有丰富的胶原纤维组织增生,但仍未见内皮细胞生长.移植后12周,镜下于吻合口处,可见新内膜表面有不连续的内皮细胞生长,且内皮细胞形态成熟,其下的胶原纤维增生更致密;而于人造血管中段,可见不成熟的内皮细胞呈岛状生长,新内膜层结构较吻合口处疏松,其间尚可见炎性细胞生长.移植后24周,通畅的人造血管整段管腔内面均可见内皮细胞生长,吻合口附近新内膜表面可见连续的内皮细胞生长.结论以新型生物型人造血管修复犬颈总动脉缺损是可行的,新内膜形成早和完整,24周内自然内皮化相对满意,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人造血管.【总页数】5页(P866-869,874)【作者】许益民;漆松涛;曾绍文;石小峰;李伟秋;黄广龙;庄冰容【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15;汕头市中心医院,广东,汕头,51503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15;汕头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广东,汕头,51503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15;汕头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广东,汕头,515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4【相关文献】1.小口径人造血管门腔静脉H型分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J], 胡何节;许戈良;李建生;杨树高;柴仲培;徐荣楠2.聚四氟乙烯纳米化新型小口径人造血管及其通畅率研究 [J], 鲍春荣;胡睿;袁源;姜兆磊;闫玉梅;梅举;陈三娟;魏良明;张亚非3.双黄补对牙周组织修复再生的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 [J], 刘健;张晓静;翟文静;许彦枝4.周期型马来丝虫虫卵的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 [J], 赵宝珍;蒋红丽5.家养鱼类受精生物学的研究——Ⅱ.几种淡水鱼类成熟卵球的精孔器与精子入卵通路的光镜与扫描电镜观察 [J], 王瑞霞;张毓人;傅仓生;李振兰;吴宜章;张福顺;郝宏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显微外科技术在本科实习医生外科基本技能操作方面的应用研究
显微外科技术在本科实习医生外科基本技能操作方面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08-30T11:11:21.535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8期作者:杨玉香[导读] 近年来我院对本科实习医生进行显微外科技术的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对此进行了对比研究,现进行如下报告:济宁医学院附属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济南 250132摘要:【目的】探讨在本科实习医生中开展显微外科技能培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4级和2015级的40名本科实习医学生进行研究,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一组各20名。
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常规临床实习任务。
实验组在完成对照组的任务之外还需要完成显微外科技能操作培训。
两组学员经过不同的实习任务之后,对比两组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考核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对培训的满意度进行调研。
【结果】试验组的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对培训的满意度(95.00±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13.00),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本科实习医生进行显微外科技术的技能培训,能够有效提升本科实习医生对于显微外科技术和器材的掌控力,提高本科实习医生的动手能力,拓展了外科技能。
为未来确定临床发展方向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以及科研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
对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可以得出,在本科阶段医学生中进行显微外科基本技术的培训是可行的、必要的,值得推广。
关键词:本科医学生;显微外科技术;外科基本技能操作Application of microsurgery in the basic surgical skills of undergraduate interns Yang Yuxiang(Jinan third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nan Medical College,Shandong Province,Jinan 250132,Shandong Province)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microsurgery skill training among undergraduate interns.[Methods] a total of 40 interns from grade 2014 and grad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20 stud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 task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yllabus.In addition to the task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so needed to complete the microsurgery skills training.After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after different internship tasks,th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After the assessment,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raining.[results] the skill examination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the theoretical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but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the training(95.00 ± 5.0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5.00 ± 13.00),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Conclusion] the training of microsurgery skills for undergraduate intern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trol of microsurgery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improve the hands-on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interns,and expand the surgical skills.For the future to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clinic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mploy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has great help.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Therefore,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t is feasible and necessary to train the basic skills of microsurgery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microsurgery technology;basic surgical skills and operation随着现代外科技术迅速发展,已进入微创外科的时代。
3D打印结合PBL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3D打印结合PBL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孔令尚;陶然;王文斌;郑启铜
【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4(40)4
【摘要】目的:观察3D打印结合PBL教学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将于2023年06月-2023年09月期间在我院血管外科实习的实习生纳入研究并设
为研究样本,纳入研究样本例数总计44例,参照随机分组法将这44例实习生做分组处理,其中常规组收录的22例实习生采用传统PBL带教模式教学,研究组收录的22例实习生采用3D打印结合PBL教学,之后对两组实习生的带教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教学满意度的结果分析中,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能力的结果分析中,研究组综合能力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的结果分析中,研究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对于血管外科实习生来说,应采用
3D打印结合PBL教学予以干预,这有助于提升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
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孔令尚;陶然;王文斌;郑启铜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02;G642
【相关文献】
1.3D打印结合PBL临床教学法在手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3D打印结合PBL在心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3.PBL教学法结合3D打印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4.PBL教学法结合3D打印技术在小儿心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ontan手术的微创化发展及研究进展
Fontan手术的微创化发展及研究进展
张婧怡;殷猛
【期刊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24(51)1
【摘要】Fontan手术是目前功能性单心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传统手术多次开胸带来的众多并发症仍难以避免。
随着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段混合使用的Hybrid Fontan手术开始被尝试用于替代分期外科手术以建立Fontan循环,为Fontan手术的微创化提供了新的可能。
该文介绍Fontan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过程、常见Hybrid Fontan手术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
【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张婧怡;殷猛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
【相关文献】
1.微创外科及外科微创化与本世纪外科的发展
2.微创化甲状腺手术研究进展
3.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手术的可预期微创化
4.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远期主要并发症及其微创化手术治疗
5.妇科微创手术及其评价妇科微创手术与微创化手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用弹力袜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医用弹力袜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汪靖;杨梦;曾栩蕊【摘要】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神经外科昏迷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方法:从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对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昏迷达15d及以上的病人共100人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及使用医用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气压治疗仪。
结果:对照组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观察组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医用弹力袜联合气压治疗仪可有效预防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弹力袜;气压治疗;深静脉血栓;昏迷患者【作者】汪靖;杨梦;曾栩蕊【作者单位】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湖北荆州434020;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湖北荆州 434020;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湖北荆州 434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昏迷患者长期卧床、制动再加上静脉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此类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极易导致肺栓塞,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DVT的早期预防,能够减少DVT的发生率,这对于昏迷患者非常重要。
近1年多来,我科采取在传统护理及使用医用弹力袜的基础上联合气压治疗仪的方法,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对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昏迷达15d及以上的病人共100人次进行随机分组。
对照组50例,男38例,女12例。
年龄35~80(42±3.6)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英文标注"Specialized Research Fund f or t h eDoct ora lProgram ofH i gherE du cation ",英文缩写“SRFD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05018)收稿日期:2005-05-27 第23卷 第7期计 算 机 仿 真2006年7月 文章编号:1006-9348(2006)07-0214-05带有力感觉的显微外科手术血管的仿真研究曾妍文,许天春,岳龙旺,贠今天(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072)摘要: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带有力感觉的仿真研究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医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取代效率低下的常规培训,可以大大减少所需的培训时间和昂贵的动物实验费用。
针对复杂的显微外科手术的血管缝合,作者建立了可用于大夫培训、手术规划的虚拟现实系统。
其中的交互设备采用了具有力反馈功能的PHANTo M -Desk t op ,使用与之配套的GHOST SDK 软件开发包,建立虚拟环境。
考虑到柔性体仿真的实时性和真实性要求,采用了质量-弹簧模型的建模方法。
在完成了对虚拟环境中柔性平面仿真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带有力感觉的显微外科血管穿刺的虚拟仿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柔性体仿真;交互设备;力感觉;质量-弹簧模型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V irtual Sm i ul ati on of B lood V essel w ith Force Feeli ng i n M i crosurgeryZENG Y an -w en ,XU Tian -chun ,YUE Long -w ang ,YUN Jin -tian(Schoo l o fM echanica l Eng inee ri ng ,T ian ji n U niversit y ,T ian jin 300072,China )ABSTRACT :A l ong w ith the prog re ss o f virt ual rea lit y (V R )techno logy ,st udy on haptic si m ula tion ha s a rapid de -velop m en.t In particular it isw i dely used i n medic i ne .U sing t h is t echno l ogy t o replace so m e i neffic i ent conventi onal tra i n i ng can g reatl y reduce t he tra i n i ng ti m e and t he expensive ani m a l experi ments .A ccordi ng to t he co m plex vessel suturing in a m i c rosurg ica l ope ra ti on ,t he autho rs bu ild a virt ual realit y wh ich can be used as doc t o r tra i n i ng and oper -ati on l ayou.t The hapti c interface is PHAN To M -D esktop w it h fo rce feedback .A nd t he v ir t ual env iron m ent is set up by GHO ST S DK.T aking t he real -ti m e and rea lit y i n t o account ,m ass -spring mode l s is adopted i n soft tissue si mu -l a tion .Based on the defor m i ng si m u lati on o f a soft p l ane in a virt ua l env iron m ent ,t he vesse l pie rc i ng si m u lation w it h fo rce f ee ling is comp l e ted s uccessfully .KEY WO RDS :V irt ual rea lit y ;So ft tiss ue si m ula tion ;H aptic i n t e rface ;F orce fee li ng ;M a ss -s p ri ng m ode ls1 引言虚拟现实是计算机生成的给人多种感官刺激的虚拟世界(环境),是一种高级的人机交互系统。
虚拟现实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创建的虚拟世界(环境),另一部分为介入者(人)。
虚拟现实的核心是强调两者之间的交互操作,即反映出人在虚拟世界(环境)的体验。
其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1]。
随着虚拟现实在技术上的日趋成熟,现已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医学、教育、商业和自动控制等领域,日益显示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正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虚拟手术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数据,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图1 虚拟现实的概念模型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环境,医生借助虚拟环境中的信息进行手术计划制定,手术演练,手术教学,手术技能训练,术中引导手术,术后康复等工作[2]。
目前,国外已经有许多研究机构对虚拟现实尤其是在虚拟医学手术仿真训练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
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开发了软组织缝合的实时仿真系统[3],西班牙研制开发的带有力反馈功能的三维微创手术培训系统[4],美国开发的关于外科手术缝合操作的实时仿真[5]。
但是在国内,大部分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及其可视化等方面,如浙江大学对虚拟手术中的软组织变形的仿真研究[6]。
对于带有力感觉的柔性体仿真投入的研究相对较少。
尤其在显微外科手术中,涉及血管的操作占很大的比重,包括血管的剪切、拉伸、吻合、缝合、挤压等。
一个大夫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临床手术的要求。
通常以兔子的后腿动脉和颈部动脉为实验对象,至少需要2个月的培训。
而后还要经过长时间临床辅助手术训练才能独自进行手术。
这种常规的培训和训练模式造成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在国外,动物试验是被禁止的,只能使用模拟材料代替动物进行训练。
这种模拟材料与真实血管的物理特性存在很大差别,因此通过模拟材料训练很难达到动物试验的效果,更不能满足临床手术的要求,这无形中增加了病人在临床手术中的危险。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取代效率低下的常规培训过程,大大减少所需的培训时间和昂贵的动物试验费用。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以真实的显微外科手术为依据,建立了带有力感觉的显微外科血管缝合虚拟现实系统。
2 系统组成虚拟现实系统由交互设备和虚拟环境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虚拟现实系统组成交互性是虚拟现实系统的首要特性。
我们采用了Sen -s A b l e 公司开发的具有力反馈功能的PHAN To MD esktop 作为交互设备。
用户通过PHAN To M 端部的操纵杆或者手指套,可以感知和操纵虚拟环境中建立的三维仿真体,并将力信息反馈给用户。
通过使用与PHANTo M 配套的GHO ST SDK (G ene ra l H ap tics O pen Soft w are T oolkit SDK )软件开发包,可以建立虚拟环境。
GHO ST SDK 是一个面向对象的C ++工具包,它把触觉环境表示为几何物体和特殊效果的树形集合[7]。
其中,已经明确给出了一些函数类及其体系结构,派生类等,也包括了一些可能用到的库函数。
因此,只要掌握了这些函数的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就能建立起比较清晰的程序框架。
图3中所示函数为使用GHOST S DK 创建虚拟环境的部分常见函数类。
但由于创建不同虚拟环境的数据结构不同,很难实现模块化。
为此,在程序中通过指针找到需要的数据,虽不能建立起应用数据和外部工具包数据的连接,但是已经大大提高了模块化程度[8]。
图3 GHO ST SDK 场景构成图但是目前开发的GHOST 软件只能创建刚体,不具备建立柔性体的功能。
而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对象大多是柔性体,如:器官、皮肤、血管、组织等。
因此要想以PHANTo M 做为柔性体仿真中的交互设备,模拟血管穿刺的过程,必须通过GHO ST SDK 来建立柔性体模型。
3 建模方法常用的柔性体模型的建立方法有以下几种:质量-弹簧模型,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
3.1 有限元法(FE M s )有限元法是通过将实体离散为若干个元素来近似表达连续问题。
在外力、初始条件和材料特性作用下,有限元法可以得到在弹性实体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点的位移。
通常采用最小能量原理来解平衡方程条件,包括应变能和作用于物体上的外力功[3]。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小变形和小位移的物体。
3.2 边界元法(BEM )边界元法是对边界积分方程离散求解的现代数值分析方法。
该方法使用不同的构造方程,并且只考虑物体边界上的位移和牵引力。
通过预先计算和综合系统反应,实现不同实体的交互式变形[3]。
这种方法被延伸到处理多区域的物体,比如手指不同关节上的软组织。
3.3 质量-弹簧模型(M ass -s pr i ng M od els )质量-弹簧系统是广泛适用于变形物体建模的一种物理基础建模法。
该模型是将实体离散为若干个有质量的节点,节点之间通过弹性线段连接。
这种方法可近似表示组织的几何特性,通过一个网格表面表示组织的边界,或者一系列的点或球体表示组织的形状。
节点之间的力通常为线弹性力(即虎克力),但是对于无弹性特征的生物组织的建模,比如人类的皮肤,表现为非弹性力。
通过增加与节点运动速度相关的阻尼力模拟组织的黏弹性特征。
在动态系统中,通常将物体的运动方程离散为针对每个节点的,即网格中每个有质量的节点的运动均遵守牛顿第二定律[9]:mi ¨xi=-ci·xi+∑jFij+mig其中,m i表示节点i的质量,xi表示该点的空间位置,∑j Fij表示节点i与相邻节点之间的作用力,ci表示与节点运动速度相关的阻尼系数。
血管穿刺的实际过程中,我们比较关心的是血管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实时变形和力反馈。
因此,为了简化模型、减小计算量、提高运算速度,我们将血管考虑为壳体,而不是实体,并将壳体离散化为若干通过节点相互连接的三角形单元。
基于这些简化,并充分考虑到上述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我们初步打算采用质量-弹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