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校企合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发布学校:发布日期:2009-11-13] 来源:中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服务网

摘要本文通过对XX技工学校“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办学特色的案例分析,介绍了具有公路与桥梁工程、汽车驾驶与维修为背景的老牌技工学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自己的一孔之见。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对口培养

XX技工学校始建于1979年,29年来,我们先后经历了“省交通部重点技工学校—湖北省重点技工学校—恩施州交通技术培训学院—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的发展历程,在二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面向市场、校厂同建、校企合作”的办学格局、职业技术教育的类型定位,公路与桥梁工程、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办学的传统特色一直保持良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校不断明确市场定位,坚持走校企合作,“前校后厂”的办学模式基本定型。努力构建“校厂一体,校企结合”的培养平台,营造“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环境,实行“双向互动”的管理方式,办学特色鲜明。

1 我校校企合作的特色领域

1.1 深刻认识校企合作的基本条件

1.1.1 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合作要实现多赢,必须确立和遵循互利互惠机制,才能使校企合作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持续向前发展。就技术、人力、资本等而言,企业(行业)能从学校得到什么?学校又能从企业(行业)得到什么?回答好这个问题,才是校企每一次合作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今天,互得互惠机制越来越明显,因此校企合作中认真建立互利互惠机制,才会实现多赢,主要是三方受益:第一、学校利用企业事业的场地、管理模式、技术设备和信息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提升教学水平。第二、学生学到了本领,顺利找到了工作,专业对口率高。第三、我们还极为注意在校企合作时企事业单位的利益,企事业单位招到了素质优良的员工,企业对口率高。

1.1.2 多元参与机制。校企合作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合作的形式多样化。学校和企业(行业)的合作、学校专业和企业部门的合作、技术的合作、人力的合作、信息的合作、研发的合作等等。学校、企业(行业)、政府、社会等以多方的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充分挖掘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发挥各自优势为条件,遵守市场经济规律,职业教育规律;逐步形成互利互补、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多元参与机制。

1.2 与企业创建“战略伙伴”关系

1.2.1 在校企合作中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成为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比如:我校与中铁十三局、高速公路指挥部、地方公路段、洪林汽车修理厂、华硕电脑集团、红星制衣厂等企业建立了长久的合作机制、合作协议和计划,逐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地方公路段、汽车修理厂等伙伴单位是我们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最早实践基地,也是首先突破专业对口与企业对口的“零距离”上岗的基地,更是订单式培训型的首次试验基地。我们与深圳红星制衣厂的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指导我们今后与各类企业合作。近年来我校计算机学科建设组主持开发的《办公用品采购系统》、《学生公寓管理系统》、《无纸化考试系统》、《多功能证件打印系统》等高效地服务于社会各行业,得到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高度赞扬。

1.2.2 通过伙伴合作关系,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与地方公路段、汽车修理厂,电脑公司等伙伴合作的过程中,已经多年形成一个制度,即专业教师下厂(企业)参加学习、研究制度。从2002年起,每个专业学科每学期都要安排1-2名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至少一年的实践学习。教师通过在企业参加专业实践,向一线的科技人员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水平和专业技术。部分教师还参与了企业管理及产品研发等工作,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迅速提高。这一合作,成功地显示了伙伴关系式的校企合作确实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我们在校企合作引进企业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部分人才还成我校的学科带头人。开展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形成相得益彰的战略伙伴。

2 我校校企合作的主体措施

2.1 建立“校企一体”的培养平台

“校企一体”是我校办学29年来逐步发展形成的组织结构形式,也是人才培养全过程所依托的坚实平台。我们明确办学方向,找准市场定位,对这一人才培养平台实行了必要的扩充和完善,其主要措施是:实行校内实训力量的优化重组,组建技术(实训)中心;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专业学科建设组+专业实训室)—校办工厂”三级配套并向校外实训基地和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

进一步明确校办工厂既是实习工厂又是生产企业的功能定位,使其功能结构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实用。该平台的基本结构如图一所示。

在实际运行中,专业学科建设组和校办工厂都是学校构成单位。其中,专业学科建设组的发展目标是建成教学、培训、生产、科研四位一体的多功能教学培训基地;校办工厂则作为人才培养的“两地、两场”,即不仅作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基地,而且要成为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场所和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场所。教学工作上,工厂作为实习基地,按照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统一要求,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实训和专业教师的技术培训与工程实践活动,保证完成年度实习、实训任务。在利益关系上,大多数人员享受财政工资,其生产经营的收益主要用于设备更新。工厂的部分后勤服务工作也由学校负责。这种政策措施和管理方式,使校办工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发挥其最大效能,同时也保证了工厂的良好运营和健康发展。

2.2 “产教结合”的能力培养环境

如果说,能力培养平台是人才培养的硬件基础,而培养环境则是人才培养的软件条件。培养环境的优劣和特色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对职业技术教育而言,育人环境贵在真实:真实的生产、科研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直接感受到职业氛围的熏陶;真实的岗位实习、实训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及操作技能训练,接受职业训导,从而为学生进入职业生涯构筑适应企业要求的“匹配性接口”和具有发展后劲的“基础性平台”。

学校“产教结合”的培养环境有两个显著特点:

1、“一个环境,两个主体”的结构框架

与其他院校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而形成的“两个育人主体,两种育人环境”之通用模式不同,我校培养环境具有“一个培养环境,两个执行主体”的特定模式,即学校整体培养环境和教学系统、生产基地(校办工厂)两个执行主体。

在两个执行主体中最具特色的是校办工厂提供的“企业化育人环境”,由“生产实践环境”、“教学实习环境”、“职业训导环境”三个要素组成:

1)生产实践环境。由于我校学生实习的地方是“两路”、汽车修理厂等成熟企业环境,拥有先进生产设备和成熟管理机制是我院“校厂一体、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依托,也是我校长期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和行业办学所形成的独特优势。

2)教学实习环境。校办工厂不仅具有实践教学所需要的真实工程环境,而且努力营造实践教学所要求的良好教学环境:在思想上,校办工厂坚持“既出产品、又育人才;以教促产、以产育人”的指导方针,把实习教学作为年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组织领导上,组建由校长亲自挂帅、各学科建设组为单位的教学实习小组,配备职业素质好、知识水平高,有扎实专业技术功底和熟练操作技能的各工种专职指导技师和管理人员;在教学实施上,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编制实习教学大纲和技能训练教材,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讲授车间生产流程、典型零部件加工工艺;在实习方法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