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孔子的治学精神_段怀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几千年来对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孔子一生孜孜不倦、苦苦追求。
他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政治主张、治学理念、为人师表都赢得亘古不绝的赞誉。
本文从6方面谈一谈他杰出的治学精神。
第一,勤奋刻苦、坚韧不拔的治学品格。
孔子生活的朝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一个礼崩乐坏、新旧交替的时代。
在这种环境里生存充满了战争,充满了呻吟,也充满了竞争。
孔子3岁左右,父亲叔梁纥病逝,母亲颜氏带着他迁居鲁国国都曲阜城内的阙里,开始了他“贫且贱”的早年生活。
他十六七岁时,母亲又撒手人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母亲去世后,他不甘于现状,“十五而志于学”。
在服孝期间想参加季孙氏的大宴群士活动,但是却被羞辱了一番。
后来他到富人家做了委吏、乘田等小吏,负责管理仓库和牛羊,虽做得兢兢业业,但身份低微,自己的一些政治抱负难以实现。
这样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孔子坚韧不拔的品格,也形成了孔子强烈的求知欲和顽强主动、学贵有恒的求学精神。
如:“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子张问政时,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子路问政时,孔子说,“先之,劳之”,“无倦”(《论语·子路》)。
“无倦”,也就是对自
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勤能补拙。
孔子
在常年的治学中,反复强调学习贵在
“不厌”与“不倦”。
对求学者而言,学而
有恒,学而不厌,需要有执著的精神,
久之则学业成。
第二,学习一定要实事求是,虚心
向一切人请教。
他的“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论语·述而》)千百年来被视为
座右铭,成为历代鞭策学习的警示名
言。
孔子认为,不懂不要装懂,要“敏而
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这
样才能学到真东西。
孔子说:“我非生
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
语·述而》)有人问孔子:“你学问出众,
何以每事问?”孔子答:“每事问何弊之
有?子贡闻一而知二,颜回闻一而知
十,吾与汝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
孔子不耻下问,且谦逊拜师得到后人
的推崇。
在《史记·孔子世家》和韩愈
《师说》中还有记载。
孔子学琴于师襄,
学乐于苌弘,问礼于老子。
孔子当时
已经影响很大,但为了学习礼制曾徒
步拜谒老子。
那时老子正在写《道德
经》,看见孔子前来,他放下手里的
笔,出门恭迎,而孔子则谦虚地说,
我学识浅薄,对礼制一无所知,特来
求教。
可见他求学的诚恳与虚心。
他还
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论
语·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
”(《论语·里仁》)这些话朴素
生动,却蕴蓄着深刻的做人、做学问
的道理,可折射出孔子谦虚、律己的
治学思想。
《论语》中记载着一件小事,很生
动地阐述了孔子的虚心学习精神。
《论
语·八佾》记载道,“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聚邓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
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有了
一个进入太庙的机会,对孔子来说是
很难得的,所以他逢事必问,不管别人
怎样看他。
《左传·昭公十七年》还记载
了孔子向郯子学习的一件事情。
鲁昭
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国的国
君郯子来见鲁昭公,在鲁国招待郯子
的宴会上,鲁国大夫昭子问起少昊时
代职官的情况,因为郯子是少昊的传
人,所以郯子很清楚地进行了说明。
孔
子听到这件事后,立即设法见郯子,向
他请教了许多问题,受益匪浅。
事后孔
子曾感叹道:“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
四夷,犹信。
”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学
习精神,在当时广为流传。
第三,由学而思而行的主张。
孔子
之所以成为大师大家,他有一个很重
要的治学思想即学行结合。
他曾说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
政·第二》)“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
公》)这些话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
在
《论语·子路》中他又说道:“诵《诗三
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
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他强调学以致
也说孔子的治学精神
□段怀颖
朔方言论/Shuofang Opinions
想到这些,不禁黯然神伤,现在是怎么了?是人们向大自然地无休止攫取致使生态破坏所致,还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住的地方原来视野开阔,街面上的景物历历在目,能观看到楼前屋后人们的活动,观察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来往的车辆,能看到北面的山,闲暇时可以远眺一下山上的树木,观察山中一年四季的变化。
后来楼前建了一座办公大楼,把视线遮挡住,再后来东边也建了一座大楼,让视角更加狭窄,好在楼的后面不远有个崖面,下面是葫芦河的河床,是不可能建房子的,正好留下一个让人瞻视的空间,闲时观望对面的山,找一找乡野的感觉。
经常去南山看到县城楼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也看到路上越来越多的车子,不禁感慨这样的巨变。
但缺水问题不解决会制约一切发展的!
终于确信在自己家乡再也不会有那泛着浪花奔腾流淌的河了!真正怀念那曾经给自己带来诸多不便也带来无尽欢乐的故乡的河,那连绵不断、清幽幽地让人留存许多美好记忆的河流。
■
(作者单位:西吉县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艾琳
(上接第55页)用,学习古代的文献典籍,如果不能应用,则是毫无意义的。
只有“行”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论语·为政》)“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这些言语都体现了一种
“行”的精神。
即强调实践的功夫,要求言行一致,同时告诫人们不要把已经学到手的东西再丢掉,要把学到的东西发挥激励和督导的作用。
由于孔子强调学、思、行的结合,对后世的学者影响甚大。
后来《中庸》以孔子的名义总结出学习过程的五个环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五个环节则反映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第四,和而不同的学习方法。
孔子之所以成为大家,综观他的学习方法及他的治学态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和而不同”。
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对其的解释为“和者,无乖戾之心。
同者,有阿比之意。
”在今天看来,和而不同不仅仅是处理人际之间、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是孔子创新学习思想的哲学基础,他把这种思想运用到学习与教学实践中,成为其创新学习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哲学基础。
正因为有了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他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把《诗》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将西周以来长期流传下来的3000
余篇诗,“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浓缩为305篇,
本着“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原则,强调乐教的作用。
将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
《颂》之音,使《乐》的面貌发生了新变化。
又如《易》,本来是一本占筮的书,但在孔子的精心编辑修订之下,有所弃取,有所创新,序《彖》《象》《系》《说卦》
《文言》,古老的占筮之书,变为义理之书,成为可资学习的书籍,可见孔子的“和而不同”的精神。
第五,营造“切磋琢磨”、“待坐言志”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
孔子在常年的治学中,他深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待坐言志》一章中孔子就向学生说明,虽然我比你们年龄长一些,但你们不要拘束。
这里孔子换位思考,不以长者自居,打消了学生因惧怕孔子威严而不敢畅所欲言的顾虑。
在师生关系上,孔子出于“爱之”、“忠焉”的情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弟子建立起亲如父子的融洽关系,为创新学习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他的弟子很多,他深知不同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智慧的火花。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可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论语·学而》)在这种合作的学习中,孔子讲述了交朋友的选择问题,实际上也含有强调合作学习的深义。
他指出了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交往对于学习有帮助。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
友多闻,益矣;友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孔子在这里意思是说,同正直、诚实、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所以应该亲近此类人,与之为友;同邪僻、趋炎附势、巧言强词的人交友是有害的,应该远离此类人。
这种与人相处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尤其是对学习合作,促进学习,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第六,严谨治学。
孔子说过“叩其两端而竭。
”
(《论语·子罕》)“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
”(《论语·里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这些观点都是讲治学态度要严谨。
孔子一生研究涉及到的学科十分广泛,他删诗书、订礼乐、评周易、修春秋,每一方面都有建树,这些成绩一方面是他孜孜不倦、兢兢业业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上述谦虚认真、实事求是,严谨多闻、学而思行的治学态度的结果。
孔子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他的很多思想主张不为人接受,很多时间在流离颠沛中度过。
但他百折不挠的精神、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谦虚和善的待人之道对后人影响极大。
尤其是他的治学精神和很多论述奠定了儒家的基础,使儒家思想一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志强
朔方言论/Shuofang Opin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