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治学

合集下载

孔子的治学精神

孔子的治学精神

孔子的治学精神提起古圣先贤,在人们心目中形象最鲜明的就是孔子。

孔子的门下有三千弟子丶七十二位贤人。

直到今天,世界各地没有不知道中国有一位伟人孔子的。

西方各国很多地方树立孔子的圣像,可见人们如何仰慕这位伟人的高风。

我们身为中国人,每日生活在中国的文化薰陶中,他老人家就是贡献中华文化的一位巨人,影响我国千秋万世,我们怎可以不知道他呢!孔子的事迹或回答弟子和时人的话语,在论语中可以看到,那麽,论语这部书实在是人人必读的好书!本文就来谈谈至圣先师──孔子的治学精神。

论语为政篇第四章记载孔子述说自己修学的过程,他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笃志求学,三十岁才能自立,四十岁不为外物所惑,五十岁知天命的道理,六十岁声入心通丶洞悉常道,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违背规矩。

」我们知道,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其思想影响我国两千年的文化主流,竟然还需要求学吗?是的,不但要修学,而且比任何人要早立大志呢!他十五岁就在求平天下之学,他用功时,好像赶不上似的,恐怕学不到真理,担心比不上哲人,怕言行举止有差错。

他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

」由此可见他对精神生活的讲求,连身子也不在乎了。

当然不见得当下就死了,这话是说,只要能得到道的真义,即使当下死了,也没什麽遗憾了。

他以这种精神来勤学,所以能三十而立,不管是学术方面,还是品行方面,都足以为社会之典范。

宇宙之大,生命之奥秘,实在不是一生就可以明白的啊!但是圣人掌握了普遍的规律,不断修学,四十岁就能悟解天地一贯的道理,不再疑惑。

继续做自明诚的功夫,时时观照自己的心理言行。

五十岁时,境界已到知天命了。

这时穷究天道人事之理,通达古今的变与不变。

到了六十岁就能耳顺,一切正邪,声入心通,自然明明白白,绝不会为人事所蒙蔽,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不会有差错,事事合乎中道,不违背天理。

孔子是人类的导师,告诉天下人成圣贤的道理,又提醒世人要成圣贤必须立志修学。

先由凡夫修养人格丶增进智慧,渐渐迈向贤圣的境地,也就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但在思想上除去疑惑丶私欲,一立志就能言行合一,所以在论语中常勉人做君子,而且勉励我们效法天地的自强不息,只有勤才能补拙,只有一步步向前才能达成志向,所以这一章列出孔子多少岁在进德修业到什麽地步,这不是说: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境界,也不是每隔十年或固定的年数才能达到这个程度。

孔子治学的主张

孔子治学的主张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圣人”。

他主要的治学主张包括:1. 尊重传统文化:孔子主张尊重祖先和传统文化,认为知识的积累需要先从学习经典、典籍入手,强调传统文化在塑造品德、修养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注重实践教育:孔子认为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知识的价值,并推崇“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

他提倡通过实践,如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调整,达到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目的。

3. 倡导以德治国:孔子强调仁爱和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注重道德建设和教育。

他主张通过推崇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原则,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的传承性。

4. 发扬自由思想:孔子反对僵化的思想和教条主义,主张保持开放的思想,并围绕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和互动。

他在教育中强调自由思想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和质疑,以便把不同的观点整合在一起,寻求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5. 推崇礼仪之道:孔子主张通过注重礼仪,来提升人的文明素质、品德和道德意识,强调礼仪的威力和修身养性的作用。

6. 强调个人修养:孔子认为个人的修养对于学术和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强调通过端正的态度、自律的行为和持续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的修养,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7. 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孔子强调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

他提倡培养人的各个方面,包括智慧、仁爱、勇气、正直等,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8. 建立师生关系:孔子主张建立师生关系,通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术和道德素养。

他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和成长,并培养出杰出的学子。

9. 强调适应和变通:孔子强调在学习和实践中要善于适应和变通。

他认为知识可以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学习者应该具备灵活的思维和行动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和需求。

10. 注重智慧的传承:孔子重视智慧的传承和分享。

他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和传承智慧,使其能够在不同领域和时空中发光发热。

论语中治学的孔子语录

论语中治学的孔子语录

论语中治学的孔子语录导语: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以下我为大家介绍论语中治学的孔子语录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1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5、朽木不可雕也。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7、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1、主忠信。

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3、巧言令色,鲜亦仁!24、子不语:怪,力,乱,神。

2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7、食不语,寝不言。

2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0、朝闻道,夕死可矣。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3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7、德不孤,必有邻。

3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9、寝不尸,居不容。

4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41、未知生,焉知死?4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一、为政以德1.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

2.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也叫“德治”或“礼治”。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①重教化,轻刑罚;②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③为政需正己;④举贤才;⑤取信于民;⑥讲究礼节。

3.特别注意孔子的“均无贫”思想。

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二、克己复礼1.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

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2.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3.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

“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

“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1.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

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

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义。

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值得指出的是,孔子的“改革”目标是要“复礼”,回到他想象的周代,也许他很“天真”,但这毕竟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因此,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退一步说,这也是一种缺少科学理性的精神。

孔子与私学

孔子与私学

孔子与私学孔祥骅孔子在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的事业与治学的历程时说他自己是"三十而立"。

孔子自述的"三十而立",除了指他在三十岁时已熟悉、精通《六经》等古代的大量文献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孔子面对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和政治动乱的社会现状,他已立下了救世的宏愿,形成了他的以西周礼乐文明为典范的立身处世的思想法则,确定了他的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原则比较完整的伦理观、政治观、社会观。

这里,我想除了以上两层意思外,另外的意思就是在孔子三十岁时,他开始在民间创办私学,"始教于阙里",并以小型学术团体的形式,开始了儒家学派早期的学术活动。

这时的孔子已是一个为鲁国人所周知的品德高尚、学问精深的知名人物,求教他的学生自远方接踵而至。

从他三十岁起,一直到他仕鲁之前,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创立私学和从事传授"六艺"的教学方面。

大约在孔子三十岁左右时,他开始招收第一批弟子,这中间有颜渊的父亲颜路,曾参的父亲曾点。

孔子的另一位著名弟子子路,也属于这第一批弟子之列。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他拜孔子为师时大约二十一、二岁。

子路出身贫贱,为人性格豪爽、耿直,起初他对孔子很不尊重,还欺凌过孔子,但孔子以德折服了他。

子路后来成为孔子最忠实、最可靠的学生。

在孔子招收的第一批弟子中,还有伯牛、冉有、子贡、颜渊、闵损等人,这批孔子的早期招收的弟子,他们在孔子那里,主要是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门课程,这主要是技艺、节文之事。

这些课程在周代是属于小学的课程。

其重点是培养德行,陶治性情,多从事于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训练,准备由他们担负起闻道救世的重任。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一般平民是无资格得到求学机会的。

孔子常用的教学方法

孔子常用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塾,“有教无类”,加之学费又非常低廉(仅十条干肉),从而培养了大批的学生。

孔子办学,虽不曾将教育当作“产业”,但他一人招收的学生就达三千之多(这个数字在今天也是惊人的),而且学制也不限于四年,许多学生一旦及门,便终生接受其教诲。

孔子死后,弟子代代相传,不少都成为中国文化的精英,其影响一直达于当代,并远播海外。

可以说,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没有哪一位伟人能和孔子相比,后世称其为“大成至圣先师”,应是当之无愧的。

孔子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除了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精邃及知识的渊博外,也与他完美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

具体说,孔子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善于处理六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教与学的关系。

在汉字中,“教”与“斆”(学)本是同源字,是同一事物紧密相关的两个方面。

《说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可见,教是指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活动。

由“教”又孳生出一个“斆”字,《说文》云:“斆,觉悟也,从教。

”秦以后,斆写作学。

而所谓“觉悟”,也就是“上所施,下所效”的意思。

用今天的话来说,教与学实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因此,在教的同时,就应该顾及到学的方面,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念讲义,而不去看学生“觉悟”了没有。

应该说,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孔子是充分体现了教学一体思想的。

他对自己教学对象的学习和接受情况是完全掌握的。

例如他整天和颜回讲学,颜回却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人。

但孔子知道,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孔子也知道弟子们的悟性是有差别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2〕而能听他说话始终不懈怠的,也就只有颜回一人。

〔3〕“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4〕至于其他学生么,仁只是短时期偶然想起一下罢了。

当然,学生一旦“觉悟”,孔子也能随时察觉。

如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便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5〕子贡从《诗经·卫风·硕人》对美女的描写而联想到礼乐的产生,孔子也兴奋地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孔子治学态度

孔子治学态度

孔子治学态度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名人,他的治学态度对于后世的学习和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以下是从五个方面阐述孔子的治学态度:1.勤奋好学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他认为学习是一种不断进步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勤奋好学的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他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

2.实事求是孔子治学的一个态度是实事求是。

他认为学习应该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不盲目相信传闻和传说。

同时,他也非常注重实践和验证,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谦虚谨慎孔子非常谦虚谨慎,他认为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能有半点骄傲和自满。

他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知识的谦虚态度和对自我认知的清晰认识。

在治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和进步。

4.博学多才孔子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的学问涵盖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种才能,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培养多种才能。

5.诲人不倦孔子非常热爱教育事业,他对待学生总是诲人不倦、耐心细致。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应该尽心尽力地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

在今天的教育中,我们也应该秉持这种诲人不倦的态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总之,孔子的治学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勤奋好学、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博学多才和诲人不倦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教育水平。

孔子的十大思想

孔子的十大思想

孔子的十大思想1、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也叫“德治”或“礼治”。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①重教化,轻刑罚;②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③为政需正己;④举贤才。

特别注意孔子的“均无贫”思想。

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2、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包括三个内容。

①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

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②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③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

“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

“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3、(1)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

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

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义。

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4、仁者爱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对人尽心竭力,待人宽厚仁慈,是“仁”的具体准则;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是施行“仁”而达到的理想效果;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仁”的最高境界。

孔子的治学态度

孔子的治学态度

孔子的治学态度关于孔子的治学态度,我们不妨抄录《论语》中的几句话,也算管中窥豹,以见一斑: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论语·雍也》)4·过则勿惮改。

(《论语·子罕》)5·吾恐闻义不能徙,闻善不能改。

(《论语·述而》)6·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同上)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死之将至。

(《论语·述而》)9·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10·十室之邑,比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我们从以上的十句话中总结出几个字,用以概括儒家的治学态度,那就是求实、勤奋、严谨、直率和从容。

所谓求实,在第一句和第四句中可以看出;而勤奋则可有第二句、第八句和第十句中得知;至于严谨则可以从第三句、第五句和第七句中看出;而直率和从容则可由第六句和第九句中获知。

对比一下我们的现代教育。

的确,我们的现代教学环境是越来越优越了,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了,像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教学等等不胜枚举;而现代教学方法也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然而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真的提高上去了吗?未见得。

我们的教育显得太功利性了,初中、高中片面地追求高升学率,而大学的门槛虽然似乎放低了,但那一年甚一年的高额学费却犹如一道无形的山横亘在学生和家长面前。

我们的教育显得太浮躁了,老师的心里似乎已不仅仅是教学,还要经商、炒股;学生的心里也不再只是学习,及时行乐的思想似乎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

在假期期间我曾做过一番调查,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在我所在乡镇的一所初中里,80%以上的学生竟然视学业若无物,特别是初三、初四的学生,两极分化尤为严重。

孔子三学的故事

孔子三学的故事

孔子三学的故事传说,孔子是中国的一位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伟大的政治家。

他出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曾就读过三种学问,包括国学、音乐学和记谱学。

他在这三个领域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精益求精,也就是“三学”。

孔子出生于晋国,他的父亲为孔颖达,是官府的高级官员。

因此,他的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他的父亲,为了教育他,带着他到五岳之一的泰山学习,孔子在那里学习了国学。

此外,他还学习官府的音乐,以及脱离官府的记谱学。

据说,尽管他的父亲只教他国学,孔子自己在音乐和记谱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孔子对学习怀有非常真诚的态度,他把自己的学习作为自己生活的核心,认为没有学习就没有知识,没有知识就没有头脑,没有头脑就无法参与治理国家的事务,他认为,学习是一种拯救人类的行为。

因此,孔子以学习治学的态度,在他的思想和立场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就。

他对他的学习怀有一种深刻的敬畏。

他说:“有知识没有书,宝贵是知识;有书没有知识,可耻;有书有知识,非常可贵。

”他也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句话表明他认为,在学习中要静下心来,广泛学习,才能成功取得学问。

孔子对学习的精益求精精神,肩负着传播知识的责任,使他的知识推广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孔子的三学成就不仅仅是他的学术背景,更是他的思想概念的体现。

他的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中心,他认为爱国必须从实践开始,因此,他将学习作为一种行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通过知识来改变社会,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思想,也影响了后来的政治思想、文化思想和文化。

他的三学也引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普及,并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孔子的三学,通过他的一生的学习和思考,不仅给他的思想和人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也鼓舞人们去学习,去思考,而且还为世界上后来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们提供了榜样。

第 二 课《论语》治学十则(《论语》)

第 二 课《论语》治学十则(《论语》)
69岁时,孔子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
70岁时,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去世。
72岁时,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在卫国的政变中遇害。
第二年,孔子升任小司空,管理司法部门。后升大司寇,并代理宰相。夏天孔子随鲁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识破了齐国劫持鲁定公的阴谋,并逼迫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取得了鲁国外交史上最辉煌的胜利。
第三年,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
第四年,为巩固鲁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三桓的势力,孔子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欲拆毁三桓都城的城防。三桓中,孟孙氏和叔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堕都。两家堕都后,三桓中的孟孙氏的家臣公敛处父拒绝堕都,并得到孟孙氏的暗中支持。堕三都的重大行动半途而废。
二、板书课题《论语》治学十则(《论语》)
(一)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1.艰难的童年
公元前550年前,孔子的父母(66岁的著名勇士“叔梁纥”和16岁的纯情少女“颜征在”)相爱,他们冲破礼法的种种制约勇敢地结合在一起。由于他们的结合不符合礼法,故称“野合”。
第五年春季,齐国因鲁国任孔子为大司寇而大治,恐其强盛,故采用美人计,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鲁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只好离开鲁国到国外寻求机遇。
教案内容
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17岁时,年仅33岁的孔母颜征在因生活的折磨和社会的歧视心力交瘁而死。
2.青壮年时期
19岁时,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赐鲤鱼表示祝贺,故孔子为其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伯表示排行老大)。

《孔子治学》文言文翻译

《孔子治学》文言文翻译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也。

春秋之际,世道衰微,诸侯纷争,民不聊生。

孔子生逢其时,忧心忡忡,遂立志治学,以救世之弊。

孔子治学,首重道德,次及礼仪,又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等,可谓博学多才。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言学习之道,在于持之以恒,不断温习。

孔子主张,学者当以道德为本,修己以安人。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此意。

孔子认为,道德之学,贵在实践,非空谈而已。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此言学者当虚心求教,不以己长自傲。

孔子自己便是如此,他遍访贤者,虚心求教,终成一代圣贤。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此言学者当温习旧知,方能有所创新。

孔子教人,常以古为鉴,故能洞悉时弊,提出新说。

孔子教人,讲究礼仪。

曰:“不学礼,无以立。

”礼仪者,为人之道也。

孔子认为,人若无礼,则无法立足于社会。

故其教人,必先从礼仪开始。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此言礼仪之用,在于调和人际关系,使社会和谐。

孔子治学,重视天文地理。

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言君子当效法天行,自强不息。

孔子又曰:“地载万物,君子以厚德载物。

”此言君子当以厚德承载万物,关爱众生。

孔子教人,注重天文地理之学,旨在培养君子之德。

孔子教人,亦讲乐律。

曰:“乐者,天地之和也。

”此言音乐乃天地之和,能调和人心。

孔子认为,音乐能使人修身养性,故其教人,必先从乐律开始。

孔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此言音乐之用,在于陶冶情操,使人性情平和。

孔子治学,亦涉及兵法。

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此言兵法之重要,关乎国家生死存亡。

孔子教人,注重兵法之学,旨在培养治国安邦之才。

孔子治学,可谓全面发展。

他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为本,礼仪为基,天文地理、乐律兵法,无所不包。

孔子之道,至今仍为世人所推崇,其治学之精神,更值得我们传承。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此言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孔子治学名言

孔子治学名言

第一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注释:(1)学而时习之——时,时时,经常;习,演习,复习。

(2)说——同“悦”。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 点评:这里,孔子掌握了一条很重要的学习规律。

对有的需要牢记,加深理解的文化,以及又有些复杂的文化,看一遍、两遍是不行的,必须反复多读、多看,反复记忆,这样才会把所学的文化理解透彻和和记忆深刻。

第二条: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注释:“重”指庄重、沉稳、踏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沉稳、踏实就没有威严,就是学习了文化也不能巩固。

点评:一个人不庄重、沉稳、踏实就会浮躁,轻薄。

浮躁,轻薄之人自然在他人面前没有威严,自然也不能搞好学习。

第三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已经学到的文化,又发现(创造)了新的文化,这样就可以作老师了。

点评:相对而言,学习文化易,创造文化难。

创造文化就是把学习到的文化融会贯通(其中当然要结合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从而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等。

这当然是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孔子认为,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四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1)罔——同“惘”,迷惑。

(2)殆——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思考,那就会陷入迷惑而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那是危险的。

点评:孔子在这里是要人们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这一条与“温故而知新”是有联系的。

怎样才能“知新”,就是用我们的大脑思考问题。

当然不是凭空思考,而是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社会实践融汇起来思考。

只学不思考,则不会有新的收获,不能创造出新的文化。

但只思考而不学习,就没有“培养基”(实验室里生物繁殖、生长的基本条件),失去了理论指导,使我们的思考往往会失去目标,其结果是空想、泛想,甚至会陷入歧途。

第五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知道。

孔子治学 PPT课件

孔子治学 PPT课件
孔子治学
(一)1、《论语》 2、孔子 3、孔子的影响
(二) 4、《论语》中孔子治学形象 (三)
5、孔子治学三境界
(四) 6、学以致用
《论语》两个“最”:
1、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 2、出成语比例最多的书之一 出自《论语》的成语: 温故知新 乐在其中 尽善尽美 见贤思齐 既往不咎 举一反三 听其言,观其行 不耻下问 三思而行 文质彬彬 敬而远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任重道远 发愤忘食 三人行必有我师 死而后已 后生可畏 名正言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见义勇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言必信,行必果 怨天尤人杀身成仁 血气方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杀鸡焉用牛刀 道听途说 患得患失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先生,指孔子
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 “悦”的古字,愉 朋
代指学习的内容 快 生气,发怒 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人家不了解(我) 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
也、也是 时常的复习 yuè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君子乎?”
(《学
而》)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 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 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 吗?

《论语》
中孔 子治 学形 象


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 之好学也。”(《论语 •公治长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之不能徙,不 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 •述而》 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 尔。” (《论语·述而》)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 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论语·述而》)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 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述 而》)

论孔子的治学态度

论孔子的治学态度

论孔子的治学态度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及上古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有教无类”。

他认为,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从善,应该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不能被贵族所垄断。

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开创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也是人类教育史上一项很有革命意义的突破。

然而读完《论语》之后,他对待学习的态度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孔子“十五而志于学”(《为政》),而且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

他认为一个人“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他把人分为三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是最下等。

《阳货》篇中他和仲由的谈话也反映了他对学习的重视,他告诉仲由“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如果不学习,美好的品质也会有很多弊端,并产生危害,而学习对修身进德恰好具有一定的斧正作用。

他还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下面我主要从孔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要求三方面来谈论孔子的治学思想,其中有许多方面至今仍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

孔子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人们通常认为是“六艺”。

本文主要围绕着论语中提到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来谈,“文”是历代文献,对于文献学习的重要性,他强调“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而且认为“诗可以兴,可以关,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行”是社会生活实践,“忠”是对待别人的忠心,“信”是人际交往中诚信。

孔子的治学方法

孔子的治学方法

孔子的治学方法
孔子的治学方法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治学方法有六个特点;
一、勤奋学习。

孔子说过:“不耻学习,不耻问老师。

”他持之以恒地学习和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努力,不辱使命,把自己的理由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二、做好准备工作。

孔子提倡以备而学、以备而治,强调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习更加有效。

他认为,学习不仅要多读书,同时还要观察实际情况,即从实践中汲取知识。

三、广泛搜集知识。

孔子认为,要学习知识,首先要广泛搜集,要以具体实际的行动去求知。

他曾指出:“考古为源,求实究事。


四、及时反思。

孔子在学习中强调及时反思,即及时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错误。

他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五、善用书籍。

孔子认为,书籍只是学习的一个工具,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

他曾说:“不去观察,不可以成学。


六、结合实际。

孔子认为,要学习知识,还必须要从实践中积累经验。

他说:“树立典范,惟先学者能。

孔子的治学方法

孔子的治学方法

孔子的治学方法
孔子的治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注重实践:孔子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他认为只有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2. 强调自觉性:孔子认为学习应该源于个人的自觉和积极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

他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3. 强调学习方法:孔子提倡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

他强调学生应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拟定计划、如何取舍知识等。

4. 重视实践与经验:孔子认为知识来自于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他鼓励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借鉴他人的经验来完善自己。

5. 品格修养:孔子认为一个好的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品格修养,比如诚实、正直、宽厚等品质。

在孔子看来,这些品质同样重要于学术知识。

第 二 课《论语》治学十则(《论语》)

第 二 课《论语》治学十则(《论语》)
重点环节
提示
了。
〔讲解〕这一句在谈论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看似安于贫穷的行为,但其原因并非安贫,而是乐道。而其所乐的是何道呢?小弟以为这所乐之道有二:一是因为其志在学习及其所带来的乐趣,所以无暇顾及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亦即学而篇首章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意;二是因为不取不合义的利,故乐自义来。除此之外,“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亦还有一层较为消极的意义即是:注重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便容易因陷于物欲而失其应有的向学之志。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诞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内“尼丘”山的一个山洞中(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孔子因“尼丘”而名“丘”,字“仲尼”(“仲”表示排行老二)。
3岁时,父亲叔粱纥去世,享年69岁。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孔父之妾施氏被虐待至死,其子孟皮因患小儿麻痹症而残疾,备受歧视。19岁的孔母颜征在无法在孔家立足,带着孔子和孟皮,回到了娘家曲阜城内阙里,过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
第二年,孔子升任小司空,管理司法部门。后升大司寇,并代理宰相。夏天孔子随鲁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识破了齐国劫持鲁定公的阴谋,并逼迫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取得了鲁国外交史上最辉煌的胜利。

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他提出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一直被后人广泛的传颂和弘扬。

那么,“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呢?
一、“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哲学思想
“学而优则仕”的本意是指,人要善于学习,目的在于学以致用、从大局出发,而不是给自己或他人树立榜样,学习的目的乃是为社会服务,以便更好的实干思考、劳动以创造出更为完美的社会价值和价值观念。

孔子在仁爱、礼义、智慧和勤劳上依次教授学生,以求他们获得知识和技能,以实现真正的仁爱、礼义和勤劳而仕于公务。

二、“学而优则仕”在治学上的含义
“学而优则仕”在治学上提出了知识原则,指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以致用,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从而创造出社会的价值。

孔子还把若干经书纳入治学体系中,他的这种做法,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极大的促进了传统社会的稳定。

三、“学而优则仕”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孔子的“学而优则仕”提出的思想,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今社会仍然要遵从“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以增强自身能力,为社会做
出更多贡献,使社会的发展藉此得到更大的发展,更好的实现共同的
理想。

四、结论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提出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
绝不容忽视的要素。

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存在价值取向,要更加注重学习,不能忽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以学以致用,为社会服务,以守
正出新,维护社会正义秩序,使社会走向更加稳定、繁荣昌盛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治学“三境界”
来源:北京日报2011年8月26日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尽人皆知。

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不过是说欲成大事业或大学问,必须选好起点、勤下功夫、终得成就而已。

相比起来,孔子早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提出治学“三境界”,似乎更能让有志于学的人刻骨铭心。

孔子治学“三境界”,即《论语》开篇那三句话。

第一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能够感受辛勤学习温故知新之乐。

学习本来并不是一件人人会天生感到愉快的事。

吴庆坻《蕉廊脞录》讲过一件事。

海宁人梁履祥平生笃信朱子之学,案头放着朱熹的文集,每日“正襟循览”。

学生问他说:“你这样苦学,何时才能到达…悦‟的阶段呢?”他回答说:“即学即悦。

”等于说,一拿起书来就会感到快乐。

他又说:“君之不悦,正坐不学。

”听到这话的人,都认为是至理名言。

所谓“君之不悦,正坐不学”,意思就是不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但无法体会学习的快乐,而且会给自己造成不快乐的根源。

这个观点,符合实际。

《论语·雍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本来是教人潜心学习的意思,反过来,也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学习之乐。

一个人修养达到这种境界,就能感受到学习的愉悦。

所以,热爱学习以学为乐,是最起码的境界。

进入这种境界,比“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深入,早已飘下高楼,“独上天涯路”跋涉去了。

第二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即能够感受朋友之间切磋批评之乐。

“朋”字的本义并不完全等同于今天的“弟子”。

专门谈弟子,《论语》并不用“朋”字表述。

《左传》襄公十四年,师旷说“朋友”之间的行为准则应该是“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方苞《与翁止园书》说得好:“古人之有朋友,其患难而相急,通显而相致,皆末务也。

察其本义,盖以劝善规过为先。

”可见这个“朋”是指“劝善规过为先”之人。

《论语·季氏》子
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的号召力、吸引力、凝聚力从何而来?我看,不仅来自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热情,更多的则来自他尊重批评、盼望诤友,来自他“过而能改”的人格魅力。

“朋”之难得,究其原因,从主观方面说,就是对批评所持的态度。

所以,是否真心欢迎批评,尤其有了一定成就之后能否继续真心欢迎批评,就成为治学的第二境界。

进入这种境界,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深厚。

这一步跨出去,人的胸襟气度眼界视野就会发生质的飞跃;这一步跨不过去,治学很难有什么大成就。

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能够感受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之乐。

如何对待“人不知”,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对待名誉地位利益实惠的问题。

真正的知识分子,绝不会一天到晚揣摩如何出名牟利,如何升官发财,走什么路子,讨谁人欢心,也绝不会看不见“粉丝”追捧自己就大叫寂寞难受。

《学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宪问》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里仁》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可见,孔子认为“人不知而不愠”,是治学的最高境界。

进入这种境界,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深邃,或许没有“灯火阑珊”之繁华,却可享受“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寂寞。

有人讨论今天何以很难出现“大师”级的人物,我看,过不去“人不知而不愠”这一关,恐怕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辛弃疾有个朋友郑汝谐,写过一本《论语意原》。

他说《论语》首章“此数语,盖孔门入道之要”。

他又说:“三千之子所以依依于洙泗之上,虽患难穷困,不肯舍去者,盖深造此境,熟知此味也。

”孔子提出治学“三境界”,确实是每一个有志于学的人“入道之要”。

既然如此,弟子们整理先师言行,把这三句话写在《论语》最前面,也就理所当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