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孔子有关的常见成语

合集下载

关于孔子的故事成语故事

关于孔子的故事成语故事

关于孔子的故事成语故事孔子对我国的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信大家都对这位圣人都十分了解!那么你想知道有关孔子的一些成语故事吗?如果想知道可别错过了这篇文章,赶紧和我一起来了解吧!1、自强不息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

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

”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2、善与人交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

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

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

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3、君子之态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

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4、满而不覆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

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

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与孔子有关的成语1、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2、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3、不舍昼夜:舍:放弃。

不分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4、从井救人:跳到井里去救人。

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

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5、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6、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7、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8、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9、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10、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

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

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11、表里如一:表:外表;里:内心。

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

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12、彻上彻下:彻:贯通。

贯通上下。

13、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4、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很不一致。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目光短浅,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16、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17、盗亦有道: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18、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9、浸润之谮: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20、大而无当:原意为“东西很大但没有什么用处或者用处不大不适合”,后引申为“夸大而不合实际,‘形容不着边际’”。

21、名正言顺: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

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22、披发左衽:左衽:衣襟向左掩。

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23、鼓盆而歌: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

也表示丧妻。

24、饱食终日: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关于孔子的故事成语故事

关于孔子的故事成语故事

关于孔子的故事成语故事孔子对我国的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信大家都对这位圣人都十分了解!那么你想知道有关孔子的一些成语故事吗?如果想知道可别错过了这篇文章,赶紧和小编我一起来了解吧!成语故事1、自强不息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

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

”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2、善与人交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

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

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

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3、君子之态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

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4、满而不覆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

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

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精选出自《论语》的成语典故

精选出自《论语》的成语典故

精选出自《论语》的成语典故篇一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

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

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

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有一天,孔子故意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到底哪个强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闻一知十,我呢,闻一知二。

孔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孔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孔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深远,他的言行、教诲被后人广泛传颂,并且在中国的成语中留下了许多与他相关的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孔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吧。

1. 孔子见鲁襄公。

孔子见鲁襄公,襄公问礼。

孔子对他说,“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这句话后来成为了“君子之道”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有风度、有修养的人。

2. 孔子见鲁哀公。

孔子见鲁哀公,哀公问政。

孔子对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句话后来成为了“子帅以正”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领导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3. 孔子见卫灵公。

孔子见卫灵公,灵公问政。

孔子对他说,“政在附人。

”这句话后来成为了“政在附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他身边的人。

4. 孔子见柳下惠。

孔子见柳下惠,惠问学。

孔子对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后来成为了“巧言令色”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虚伪的言辞和表面的美好。

5. 孔子见颜渊。

孔子见颜渊,渊问学。

孔子对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后来成为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等成语,用来形容人生各个阶段的成就和境界。

6. 孔子见子路。

孔子见子路,路问学。

孔子对他说,“君子周急不继富。

”这句话后来成为了“周急不继富”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君子不会因为急迫而失去风度和品行。

7. 孔子见子贡。

孔子见子贡,贡问学。

孔子对他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这句话后来成为了“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君子应该努力成就美好的品德和行为。

以上就是关于孔子的成语故事,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念,也成为了中国语言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希望通过学习这些成语故事,能够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介绍

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介绍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孔子的人生观念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相信大家都对孔圣人这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熟悉吧!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几个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喜欢的朋友可不要错过了!
成语故事
1、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有关孔子的成语

有关孔子的成语

有关孔子的成语
1、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2、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3、亦步亦趋:比喻处处模仿、追随别人。

4、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5、鼓盆而歌: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

也表示丧妻。

6、朝三暮四:没有原则,反复无常。

7、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目光短浅,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9、踌躇满志:。

出自《论语》的孔子成语名言

出自《论语》的孔子成语名言

出自《论语》的孔子成语名言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为政》)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听到一件事,便能够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7.【察言观色】[出处]“察言而观色。

”(《颜渊》)琢磨、观察别人言语、脸色来揣测其心思(以便相机行事)。

8.【名正言顺】[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

”(《子路》)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9.【祸起萧墙】[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季氏》)10.【分崩离析】[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季氏》)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11.【待价而沽】[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等有了好价钱再卖。

比喻怀才待用。

12.【欲速不达】[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13.【一言兴邦】[出处]“一言而能够兴邦,有诸?”(《子路》)一句话能够使国家兴盛。

14.【见贤思齐】[出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见到好人就想学得跟他一样。

15.【择善而从】[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故事四字成语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故事四字成语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故事四字成语一、关于孔子的成语有:1、和颜悦色 [ hé yán yuè sè ]【解释】: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

脸色和蔼喜悦。

形容和善可亲。

【出自】:战国孔子《论语·季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译文】:“所谓的温柔,是指脸上的温柔,和善可亲让人放松的原因”2、学而不厌 [ xuéér bù yàn ]【解释】: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出自】:战国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文】:默默地记住的,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3、举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4、守望相助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解释】:守望:防守了望。

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译文】:出入都以朋友的关系相称,互相援助,有了疾病相互扶持。

5、守身如玉 [ shǒu shēn rú yù ]【解释】: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

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译文】:谁不为守?爱护身体,是保持节操的根本。

二、关于孔子的故事:1、因材施教-孔子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

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关于孔子的四字成语

关于孔子的四字成语

关于孔子的四字成语
关于孔子的四字成语有很多,例如:
1. 韦编三绝:形容孔子勤奋读书,刻苦钻研。

2. 学富五车:形容孔子博学多才。

3. 举一反三:形容孔子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4. 见贤思齐:形容孔子看到贤能之人,就会设法与之看齐。

5. 诲人不倦:形容孔子教诲学生耐心细致,不厌其烦。

6. 学而不厌:形容孔子热爱学习,永不满足。

7. 有教无类:形容孔子教育学生不分贵贱、贫富,一视同仁。

8. 后生可畏:形容孔子重视年轻一代,认为他们将来必定有所成就。

9. 敏而好学:形容孔子聪慧敏捷,但又勤奋好学。

10. 德不孤,必有邻:形容孔子重视道德修养,认为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

以上是一些关于孔子的四字成语,这些成语体现了孔子的品质、思想和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孔子的成语故事简短20字

孔子的成语故事简短20字

孔子的成语故事简短20字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承。

他的许多言行被后人传为佳话,成为了许多常用的成语。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孔子的成语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兼听则明孔子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个明智的人,就要多听多看,不要一味地自以为是,否则就会变得愚蠢无能。

二、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言行要保持一致,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如果你说了什么就做什么,别人就会相信你的话,而且会愿意和你合作。

三、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即使是你的对手或者敌人,也可能会有比你更出色的地方。

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自以为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四、君子之交淡如水孔子认为,真正的友谊是淡泊的,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和表现,只要心灵相通,就可以成为好朋友。

因此,我们要用心去交朋友,不要只看表面,而是要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五、不耻下问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学到更多的东西,就必须敢于问问题,不要怕被人笑话。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

六、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记忆和背诵,而是要思考,要理解,要运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就必须敏捷地学习,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发挥出价值,只有在喜欢中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因此,我们要喜欢学习,喜欢运用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事情,而是要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巩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孔子有关的故事成语

孔子有关的故事成语

孔子有关的故事成语孔子是我们人尽皆知的大人物,那么,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有关于孔子的成语故事吧!■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存有机会观赏至他指出最奇妙的音乐[[韶]]。

曰其"持论矣,又天下美也!"而后小受到敬佩,一连好多天旧就是想著它,吃肉也没味道了。

三月不知肉味,原就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厌烦的情况。

后人却筹钱它去形容贫困,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等于下大夫。

孔子就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符合周礼的人。

他见到人说道人话,用尽方法说鬼话。

在家乡,他变得保守谦恭,似的不能骂人;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慎重罢了;在朝廷上,国君无此之时,他与同级官员骂人,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骂人,和颜悦色;君主去了,既谦卑而又恐惧,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弱,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息。

"意思就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例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涌吧!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

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较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则表示已达至一定的程度或是已获得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

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

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救赎:在别人家里最出色安份些;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道听途说:泛指没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意为:从道路上似曾相识一些没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就是大忌的。

16个与孔夫子的成语故事

16个与孔夫子的成语故事

16个与孔夫子有关的成语故事1、至圣先师【解释】:至:最。

旧时特指孔子。

也称大成至圣先师。

【出自】:《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联盟睿知,足以有临也。

”《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

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

凡释奠者,必有合也。

及行事,必以币。

凡释奠者,必有合也。

2、有教无类【解释】:不应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

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序、校、塾等。

《礼记?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宫”。

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

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

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

3、见贤思齐【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看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出自】:《论语?里仁》(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示例】:则为他和曲填词,移宫换羽,使老夫~,回嗔作喜。

◎出自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4、慎终追远【解释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

追远: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应效法先古圣贤。

每个人都这样的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

【解释2】:宋儒的解释。

终,人死;远,指祖先。

慎终追远,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解释3】:慎,害怕; 终,结果; 追远,指找当初的动机和原因。

正所谓凡人怕果,圣人怕因。

曾子的意思是: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

那么民风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错事。

有关孔子的成语和故事

有关孔子的成语和故事

有关孔子的成语和故事
1. “有教无类”:孔子招收学生不论出身,真是太伟大了呀!就像阳光普照大地,不会因为谁穷谁富就区别对待,这是多么高尚的教育理念呀!比如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学校也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让不同背景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多棒啊!
2. “韦编三绝”:孔子读《周易》那么勤奋,把书简都翻烂了好几回,这得有多大的毅力呀!这就好像跑步比赛,不断地坚持冲向终点,这种精神能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吗?好多学霸不也是这样,刻苦钻研,把知识都学透了呢!
3.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多谦虚啊,他觉得别人身上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就好比在一个大花园里,每朵花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和魅力,我们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人呀!想想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应该多向别人取经,让自己变得更好呢?
4. “举一反三”:孔子教导学生能够从一个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哇,这思维多敏捷!就如同下棋,走一步能看到后面好多步,多厉害的能力!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应该这样呀,学会灵活运用。

5. “温故知新”:孔子强调复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这是多么实在的学习方法呀!像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每次回头看都可能发现之前没注意到的宝贝。

我们平时学习不也应该时不时回顾一下,说不定就会有新的领悟呢!
6. “逝者如斯夫”:孔子看着河水感慨时光流逝,多么触动人的情感呀!这就好像看着沙漏中的沙子一点点落下,让人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是不是得好好珍惜每一刻,别浪费宝贵的时间呢!
总之,孔子的这些成语和故事真的蕴含了超多智慧和道理,值得我们一直去学习和体会呀!。

论语中的成语剖析

论语中的成语剖析

论语中的成语剖析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

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

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

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论语》与《孟子》中的成语

《论语》与《孟子》中的成语

与孔子、孟子有关的常见成语集合高二一,孔子:1、色厉内荏sèlìnèirěn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任重道远、死而后已:rènzhòngdàoyuǎn〖解释〗任:负担;道:路途。

担子很重,路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出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以实现仁德于天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11.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12.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13.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14.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篇》)15.16.17.18.19.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20.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21.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22.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23.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124.25.26.)27.释: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28.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先进篇》)释:由么,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孔子和子张的成语

孔子和子张的成语

以下是一些与孔子和子张有关的成语:
学而不厌:指对学习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诲人不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温故知新:温习旧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见贤思齐:指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欲速不达:指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

一以贯之: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分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举一反三:指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关于子张的成语我没有找到相关信息,子张一般指颛孙师,是春秋战国时期陈国人,孔门十二哲之一。

子张的主要贡献是在孔子去世后,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儒”的创始人。

这些成语都与孔子和子张的思想、行为或言论有关,反映了他们在中国文化和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杯子一水一河流仿写20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孔子有关的常见成语
1、色厉内荏sâ lì nâi rěn
〖释义〗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

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 2、言不及义yán bù jí yì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杀身成仁shā shēn chãng rãn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后生可畏hîu shēng kě wâi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

年轻人是可敬畏的。

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任重道远、死而后已:rân zhîng dào yuǎn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

担子很重,路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任重道远
6、举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见贤思齐jiàn xián sī qí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zhī zhǐ wãi zhī zhī,bù zhī wãi bù zhǐ
〖解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出处〗《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