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子有关的成语

合集下载

孟子三章 至今沿用的成语

孟子三章 至今沿用的成语

孟子三章至今沿用的成语孟子三章至今沿用的成语:1、始作俑者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3、一暴十寒《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4、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形容殷切盼望。

5、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

”(《梁惠王上》)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6、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梁惠王上》)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形容洞察一切。

7、挟山超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梁惠王上》)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

”这真是不能。

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8、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上》)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劳而无功。

9、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上》)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意即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10、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

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出自孟子的成语故事

出自孟子的成语故事

出自孟子的成语故事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文化之一,而成语的存在为汉语增添了一丝精彩!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出自孟子的成语故事,希望对您有帮助。

1、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2、始作俑者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了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4、一暴十寒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5、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6、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 (《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7、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8、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9、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10、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11、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1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13、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14、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15、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16、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17、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18、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19、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20、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21、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22、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23、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24、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25、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26、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27、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 (《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28、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29、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30、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31、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32、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33、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34、好为人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35、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离娄》)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36、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离娄》)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37、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38、不为已甚:“仲尼不为已甚者.” (《离娄》)释:孔子是做什么事都不过火的人.39、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离娄》)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40、)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离娄》)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41、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42、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43、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44、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45、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46、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万章》)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47、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48、一暴(pu)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释: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49、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告子》)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50、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释:如果两者(生命和义)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要“义”.51、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释: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52、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告子》)释:所有我们参加盟会的人订立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53、以邻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 (《告子》)释:如今你却使水流到临近的国家去.54、习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尽心章》)释:如此做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55、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释: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56、不言而喻:“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释:(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57、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尽心》)释: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58、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释: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59、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尽心》)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60、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心》)释: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61、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尽心》)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62、言近旨远:“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尽心》)释: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63 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尽心》)释:(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

和孟子有关的成语

和孟子有关的成语

和孟子有关的成语一,五十步笑百步。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释义:比喻自己具有和别人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比别人轻一点,就毫无自知之明的去嘲笑别人。

二,心悦诚服。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释义:出自真心的服气,不但服气,还发自内心的高兴。

三,出类拔萃。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胜与孔子也。

”释义: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才能远远超出了平常的人。

四,事半功倍。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释义:做同一件事,只花很小的力气,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五,出尔反尔。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释义:比喻人的言行反复无常,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经常自相矛盾。

六,水深火热。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释义:老百姓所受的痛苦,像在水里那样越来越深,像在火里那样越来越热。

比喻人们处在极端的痛苦之中。

七,王顾左右而言他。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王顾左右而言他。

”释义:比喻和对方交流时,不能正面回答问题,只能绕开话题,故意扯一些不相干的事。

八,与民同乐。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释义:就是指君主能够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共享快乐的生活。

后常比喻领导与群众打成一片,共享幸福生活。

九,寡不敌众。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释义:比喻在战争中,和对方力量相差过于悬殊,根本不可能战胜对方。

十,缘木求鱼。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释义:爬到树上去捉鱼。

比喻办法和方向错误了,永远不会达到目的。

十一,明察秋毫。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释义:能够把秋天鸟的毛端都看得清清楚楚。

比喻人的目光敏锐,洞察事理,任何微小的事物和变化,他都能看得很清楚。

人教部编版中小学关于《孟子》的成语大总结

人教部编版中小学关于《孟子》的成语大总结

人教部编版中小学关于《孟子》的成语大总结1、杯水车薪【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解释】:已甚:过分。

不做得太过分。

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出自】:《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解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出自】:《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4、不言而喻【解释】: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自】:《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5、不虞之誉【解释】:虞:料想;誉:称赞。

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出自】:《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出尔反尔【解释】: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7、出类拔萃【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8、此一时,彼一时【解释】:此:这;彼:那。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9、箪食壶浆【解释】:食:食物;浆:汤。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10、当务之急【解释】: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

初中语文读懂《孟子》智慧的50个成语

初中语文读懂《孟子》智慧的50个成语

初中语文读懂《孟子》智慧的50个成语1、杯水车薪【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解释】:已甚:过分。

不做得太过分。

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出自】:《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解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出自】:《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4、不言而喻【解释】: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自】:《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5、不虞之誉【解释】:虞:料想;誉:称赞。

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出自】:《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出尔反尔【解释】: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7、出类拔萃【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8、此一时,彼一时【解释】:此:这;彼:那。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9、箪食壶浆【解释】:食:食物;浆:汤。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10、当务之急【解释】: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

2023年孟子的成语故事

2023年孟子的成语故事

2023年孟子的成语故事2023年孟子的成语故事11、知我罪我: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2、濯足濯缨: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

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3、视为寇雠:《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4、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

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5、言近旨远:旨:意思。

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6、披发缨冠: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

比喻急于救援。

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7、运之掌上:运:运动,运转。

运转于手掌之上。

比喻极其容易。

8、一曝十寒:曝:晒。

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

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9、鱼与熊掌: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10、移气养体: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11、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12、坐以待旦:旦:天亮。

坐着等天亮。

比喻办事勤劳。

13、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14、晬面盎背: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

指有德者的仪态。

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心。

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15、众楚群咻: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

后指众多外来的干扰。

16、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

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

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17、邹衍谈天:《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

赏析与孟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赏析与孟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赏析与孟子有关的成语故事孟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观点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学者和政治家。

在成语中,也显示出了孟子思想的卓越影响。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些有关孟子的成语故事。

1. “养生主邦”“养生主邦”这个成语原本源自孟子的说法:“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鲜久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做一道小菜,必须遵循正确的道路和方式,才能长久地有效地进行治理。

这个成语中的“养生”指的是孟子所追求的,在人类社会中,道德和伦理的根本原则——养生之道,也就是保持身心健康,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2. “三人成虎”“三人成虎”这个成语源于孟子的一个寓言故事。

故事中,一个人听到有人说有一只老虎在市场上走来走去,他不相信,于是去问别人。

别人都说有老虎,于是他就变得相信了这个谣言,并传播给更多的人。

最终,这个无中生有的谣言在人们之间流传开来,仿佛成了事实。

孟子在这个故事中告诫人们,要保持理智和清醒,不要因为别人的话而轻易相信。

3.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这个成语源自孟子的一种看法。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观察周围的物质世界,反思他们的本质和规律,来获取智慧和认识。

他认为,通过“格物”,也就是通过观察、研究、实验这些物质现象,人们可以发现所有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本质,这样就能够“致知”,即得到知识和认识。

4. “曾经沧海”“曾经沧海”是指孟子的一句名言:“人皆曾经沧海,后来者更胜一筹。

”孟子在这句话中,表达了人类整体历史上的发展进程,以及人们生活中面临的变革和挑战。

他告诉我们,人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在历史和现实的旅程中不断创新,迎接新的挑战,取得新的胜利。

5. “名利双收”“名利双收”源于孟子的一句名言:“君子成名于其身,得利于其人。

”这句话强调的是人们应该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获得名声和财富。

孟子认为,名望和物质利益并不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在个人行动和价值观上,应该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致力于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有哲理的四字词语

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有哲理的四字词语

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有哲理的四字词语孤家寡人:《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声闻过情:《孟子离娄下》: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弃之如敝屣:《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来者不拒:《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洁身自好:《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天下无敌:《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事倍功半:《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寡人之疾:《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顿开茅塞:《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今茅塞子之心矣。

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以身殉职:《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弃甲曳兵:《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阿其所好:《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以羊易牛:《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创业垂统:《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13个

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13个

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13个1、孟母三迁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个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2、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持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

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

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实行一场厮杀。

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

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

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水准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3、始作俑者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

出自“孟子”中的成语汇总

出自“孟子”中的成语汇总

《孟子》中的成语汇总篇一1、杯水车薪【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释义】已甚:过分。

不做得太过分。

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出处】《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3、始作俑者【释义】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指第一个用俑封杀活人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4、不言而喻【释义】言:说明;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5、不虞之誉【释义】虞:料想;誉:称赞。

指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

【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出尔反尔【释义】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7、出类拔萃【释义】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8、此一时,彼一时【释义】此:这;彼:那。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9、箪食壶浆【释义】食:食物;浆:汤。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10、当务之急【释义】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

孟子尽心上的成语

孟子尽心上的成语

安富尊荣读音:ān fù zūn rïng释义: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

安定富足,尊贵荣华。

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造句:主仆上下都是安富尊荣,运筹谋画的竟无一个。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不愧不作读音:bù kuì bù zuî释义:愧、怍:惭愧。

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出自:《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不言而喻读音:bù yán ãr yù释义: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自:《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造句: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不言而喻了。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曾经沧海读音:cãng jīng cāng hǎi释义: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

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出自:《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造句:老兄是曾经沧海,车皮底下也呆过三天三夜,这一点挤,而且不过两个钟头,不算什么,算不了什么。

(茅盾《一个够程度的人》)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比喻见识广近义词:见多识广饱经沧桑反义词:初出茅庐乳臭未干春风化雨读音:chūn fēng huà yǔ释义:化:化生和养育。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自:《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造句:满想在这春风化雨的环境里,多受一些教益,哪知道刚入党后的一点钟内,就要离开这块令人陶醉的土地。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十二章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用于赞颂师长的教诲得当近义词:存心养性读音:cún xīn yǎng xìng释义: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

关于孟子的成语

关于孟子的成语

关于孟子的成语关于孟子的成语1、知我罪我: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2、濯足濯缨: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

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3、视为寇雠:《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4、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

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5、言近旨远:旨:意思。

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6、披发缨冠: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

比喻急于救援。

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7、运之掌上:运:运动,运转。

运转于手掌之上。

比喻极其容易。

8、一曝十寒:曝:晒。

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

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9、鱼与熊掌: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10、移气养体: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11、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12、坐以待旦:旦:天亮。

坐着等天亮。

比喻办事勤劳。

13、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14、晬面盎背: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

指有德者的仪态。

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心。

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15、众楚群咻: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

后指众多外来的干扰。

16、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

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

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17、邹衍谈天:《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

’”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

孟子成语

孟子成语
本文介绍了与孟子相关的多个成语。首先是安富尊荣,意指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出自《孟子·尽心上》。指无济于事,出自《孟子·告子》。彼一时此一时,则是指时虽有异,皆为圣贤出而名世之时,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不愧不怍形容人光明磊落,出自《孟子·尽心上》。不为已甚意指不做过分的事,出自《孟子·离娄下》。不违农时则是指不违背农作物耕作时间,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不屑教诲谓不愿意教导,出自《孟子·告子下》。不言而喻意指事之浅显者不待言释已可晓悟,出自《孟子·尽心上》。不虞之誉则是指所得名誉初非意料所及,出自《孟子·离娄》。最后一暴十寒,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出自《孟子·告子》上篇中对齐王的劝诫。这些成语不仅富有哲理,而且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的成语故事

孟子的成语故事

孟子的成语故事1、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

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

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

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

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

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

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

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一暴十寒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

孟子有关的成语

孟子有关的成语

孟子有关的成语
1.大言不惭:出自《孟子·尽心上》:“有缺矣,而不补,为过也;
有余矣,而不利他,大言不惭矣。

”比喻做事不怕言重,敢于无私奉献。

2.乐极生悲: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能乐而不悲,能悲而不怨,乃
至于乐极生悲也,斯已矣。

”比喻愉快极度,最后往往灾难多多,悲恸
不已。

3.百里挑一: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官府挑三百,且算楚狄之异常
美也,报告百里挑一耳。

”比喻挑选人才非常精湛,极其严苛。

4.众口铄金:出自《孟子·尽心下》:“众口铄金,穷变不足以改其为,
繁殷重置,而无益于其用也。

”比喻营私舞弊,穷变不足以改其坏掉的
事情。

关于孟子的成语

关于孟子的成语

关于孟子的成语闭于孟子的针言一、知尔功尔:描述他人对本人的誉毁。

二、濯足濯缨:火浑便洗帽带,火浊便洗手。

后比方人的优劣皆是由本人决议。

三、望为寇雠:《孟子·离娄高》:“君之望臣如土芥,则臣望君如寇雠。

”后果以“望为寇雠”比方极度敌视。

四、亮察春毫之终,而没有睹:目力眼光能看到一根毫毛的终梢,而看没有到一车柴草。

比方只看到小处,看没有到年夜处。

五、言远旨近:旨:意义。

话很浅远,含意却很深近。

六、散发缨冠:谓没有及束领冠摘,只系缨于颈。

比方慢于营救。

语没《孟子·离娄高》:“古有异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领缨冠而救之否也。

”七、运之掌上:运:静止,运行。

运行于脚掌之上。

比方极为容难。

八、一曝十暑:曝:晒。

本意是说,虽然是最容难成长的动物,晒一地,冻十地,也不成能成长。

比方教习或事情一时努力,一时又勤集,出有恒口。

九、鱼取熊掌:语原《孟子·告子上》:“鱼尔所欲也,熊掌亦尔所欲也;两者不成失兼,舍鱼而与熊掌者也。

”比方俱为所欲,易于与舍之物。

十、移气养体:扭转气量战调养身材。

十一、断杼择邻:孟母为了学育孟子没有要半途旷废教业,用被切断的纱不可布去作比方;孟母三迁住所,选择精良的环境,去影响孟子的生长。

十二、立以待旦:旦:天黑。

立着等天黑。

比方处事辛勤。

1三、以辞害意:果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直解做者的本意。

1四、晬里盎向:谓德行体现于中,而有暖润之貌,敦朴之态。

指有德者的仪态。

语原《孟子·尽口上》:“正人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口。

其熟色也,睟然睹于里,盎于向,施于四体,四体不问可知。

”1五、寡楚群咻:指寡多的楚国人独特去清净。

后指寡多中去的滋扰。

1六、一介没有与:一介:一粒芥菜籽,描述微弱。

一点儿小工具也没有拿。

描述耿介、违法,没有是本人应该失到的一点皆没有要。

1七、邹衍聊天:《史忘·孟子荀卿传记》:“驺衍之术迂年夜而闳辩;奭也文具易施……故全人颂曰:‘聊天衍,雕龙奭。

《孟子》中的50个成语

《孟子》中的50个成语

《孟子》中的50个成语《孟子》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孟子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

就像我们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中有许多智慧的故事和观点。

今天,我们来学《孟子》里的成语,一起感受孟子的智慧吧!1、杯水车薪【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释义】已甚:过分。

不做得太过分。

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出处】《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3、始作俑者【释义】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指第一个用俑封杀活人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4、不言而喻【释义】言:说明;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5、不虞之誉【释义】虞:料想;誉:称赞。

指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

【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出尔反尔【释义】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7、出类拔萃【释义】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8、此一时,彼一时【释义】此:这;彼:那。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抱关击柝:谓守门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禄薄之吏。语出《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寡,恶乎宜乎,抱关击柝。”注:辞尊富者,安所宜乎,宜居抱关击柝监门之职也。柝,门关之也。本击椎之
也,或曰,柝,行夜所击木也。疏:抱关击柝之职,乃监门之木以警寇也。《荀子·荣辱》:“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集辞:抱关,门卒也。击柝,击木所以警夜者。
4、彼一时此一时:谓时虽有彼此之异,皆为圣贤出而名世之时,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注:彼前圣贤之出,是有时也,今此时亦是其一时也,五百年有王者兴,有兴王道者也,名世,次圣之才,物来能名正一世者,生于圣人之间也,七百有余岁,谓周家王迹始兴,大王文王以来,考验其时,则可有也。集疏:正义赵氏以彼一时,为前圣贤兴,王道之时,此即今也。此一时,为孟子之时。《汉书·东方朔传》:“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今言时间空间之不同。
1、色厉内荏sè lì nèi rěn
〖释义〗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2、言不及义yán bù jí yì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任重道远、死而后已:rèn zhòng dào yuǎn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任重道远
3、杀身成仁shā shēn chéng rén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后生可畏hòu shēng kě wèi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见贤思齐jiàn xián sī qí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不虞之誉:谓所得名誉初非意料所及。语出《孟子·离娄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注:不度其将有名誉而得者,若尾生本与妇人期于梁下,不度水之卒至,遂至没溺,而获守信之誉。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zhī zhǐ wéi zhī zhī,bù zhī wéi bù zhǐ
〖解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出处〗《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与孟子有关的成语常见的
孟子 成语
1、安富尊荣:谓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注:君子能使人化其道德,移其习俗,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
7、不违农时:谓不违背农作物耕作的时间。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8、不屑教诲:谓不愿意去教导。语出《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9、不言而喻:谓意在言外的譬喻,已明白之意,事的浅显者,不待言释已可晓悟。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不言而喻。”《晋书·应贞传》:“贻宴好会,不常厥数。神心所授,不言而喻。”
日志
转到我空间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日志列表
与孔子孟子有关的成语
吴丽芳 发表于2010年03月23日 09:57 阅读(2) 评论(0)
分类: 个人日记 举报
3、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语出《孟子·告子》:“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容斋三笔》卷第十五:“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如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也。’予读文子,其书有云:‘水之势胜火,一勺不能救一车之薪,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块不能塞一河。’文子,周平王时人,孟氏之言,盖本于此。”
5、不愧不怍:谓人光明磊落,心无愧疚。怍,惭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无,俯不怍于地。”清·薛雪《一瓢诗话》三四:“诗道之不幸也如此,尚欲不愧不怍,侈言于人曰:‘近体我薄为之,作诗庶几拟古。’”
6、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为,做。已甚,过分。语出《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宋·邵雍《寒夜吟》:“不出既往言,不为已甚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