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外渗和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与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与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与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①发疱性化疗药物;②刺激性化疗药物;③非刺激性化疗药物1发泡性化疗药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长春新碱、诺维本、托马克等、蓖环类抗肿瘤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及丝裂霉素等,一旦渗入血管外,短时间内可发生红、肿、热、痛,甚至皮肤及组织坏死,也可导致永久性溃烂。

2刺激性化疗药物可引起轻度组织炎症和疼痛,不可导致皮下及组织坏死,如氮烯咪胺(DTIC)和足叶乙甙(VP-16)等。

3非刺激性药物对皮肤及组织无明显的刺激,如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甲氨喋呤(MTX)等。

但也应引起注意。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保留注射针头,回抽残留药物以3〜5ml为宜,还要沿血管走行观察和了解血管情况。

(1)立即行局部封闭。

常用封闭药物为0.5%的利多卡因5〜10ml加氟美松5mg环形封闭或150u/ml的透明质酸酶环形封闭,局部涂肤轻松软膏或者24h内50%的硫酸镁湿敷或冰敷(长春新碱和vp16不主张冰敷,宜用热敷)。

抬高患肢,24h后改位热敷。

如疼痛不止可用氯乙烷表面麻醉止痛,详细纪录渗漏情况。

(2)皮下注射解毒药物。

(3)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等情况的变化,冷敷或热敷防止冻伤或烫伤。

冰敷时间为6〜8h;护理人员需经常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紫绀、麻木和冻伤。

热敷时水温不宜过高,以不超过50〜60℃为宜。

(4)局部疼痛、红肿可用中药消炎散、如意金黄散外涂,如坏死形成溃疡时,可用京万红烫伤药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化疗药物安全操作规程•配药时,应注意尽量勿使药液溅出,气雾逸出。

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上面的药液降至瓶底,垫无菌纱布打开安瓿;对于粉剂药物,应小心沿瓶壁缓慢注入溶解剂,待药粉浸没后再行摇匀,以防粉末逸出;要防止由于瓶内压力增高使针栓脱出造成药物污染,因此加药针头应粗些,尽量把空气排在安瓿内。

•加药完毕立即脱去手套,切勿戴手套触摸其它物品。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置对策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置对策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置对策Ⅰ目的为安全、正确地使用肿瘤化学治疗药物Ⅱ范围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药学部、医务部。

Ⅲ规程一、局部反应有些刺激性较强的抗肿瘤药,如长春碱类、葸环类、丝裂霉素和氮芥:等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反应,使用时应予重视,预防为主和及时处理十分重要。

(一)栓塞性静脉炎:其表现为注入化疗药所用的静脉部位疼痛、皮肤发红,以后沿静脉皮肤色素沉着、脉管呈索条状变硬和导致静脉栓塞。

处理: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应避免直接推注药物,而将化疗药物稀释后静注或静滴,然后采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充分冲洗输液血管,以减轻药物对静脉的刺激。

如需多次用药或患者静脉过细,均可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将导管插入上腔静脉,则不会引起静脉炎,并可保留导管,使患者减少多次穿刺之痛苦,提高其的生活质量。

(二)局部组织坏死:当刺激性强的化疗药漏人皮下时,即可引起局部皮下组织的化学性炎症,表现为漏药局部红肿、疼痛严重,可持续2-3周。

如漏药当时未作处理,则可引起局部皮肤坏死、形成溃疡,需待数月溃疡才能愈合。

处理:1.及时发现:当化疗药漏于皮下时患者即刻感到局部明显疼痛,此时应立即停注药物,用生理盐水冲洗完输液管道内的化疗药物,拔出针头,重新选择其他血管穿刺输液;2.及时处理:用生理盐水作局部皮下注入,以稀释化疗药的浓度,并用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然后根据化疗药物的特性予以冷敷或热敷。

(三)抗肿瘤药静脉外渗的处理静脉滴注或推注化疗药物时,如果使用不当,可使药物外渗到皮下组织,轻者引起红肿、疼痛和炎症,严重时可致组织坏死和溃疡,较长时间不愈合,给患者带来痛苦。

因此,医务人员应了解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而后两项十分重要。

1.药物外渗的预防,具体措施如下:1.1化疗前应识别是发疱性还是非发疱性药物。

1.2输注化疗药的人员应受过专门训练或取得从事化疗的证明,按制定的方案进行化疗。

1.3以适量稀释液稀释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药液外渗的处理流程

药液外渗的处理流程

药液外渗的处理流程
答:药物外渗可考虑通过物理操作或药物干预等方法来解决。

药物外渗要根据不同的病情程度和不同的药物性质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物理操作。

当滴注输入的为一般性药物出现药物外渗时,如维生素类或葡萄糖类和生理盐水等药物,并出现一般红肿时,应即刻停止输入,并给于热敷处理,常用热水袋、湿热敷等方法来缓解,水温应保持在50℃左右进行热敷,热敷10-15分钟后观察皮肤情况。

当局部组织大片红肿和肿痛时,应抬高患肢并增加热敷的次数,需注意的是当药物渗漏超过24h时,不可进行热敷,以免加重感染。

当针剂注射出现药物外渗时,应立即拔针停止注射,并按压针眼2-5分钟,并可进行冷敷,用冰袋冷敷15-30分钟,保证3天内每天4次,并高抬患肢,以防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缓解疼痛等。

2.药物干预。

当药物外渗表现症状较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如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外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镁或0.5%的山莨菪碱溶液进行湿敷解决,必要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对局部做封闭处理。

药物外渗渗出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药物外渗渗出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药物外渗/渗出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
1、用药过程中时应密切观察,发现药物外渗/渗出时应立即停止,尽可能回抽皮下药液。

2、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3、按照渗出的级别和严重性制定治疗方案,遵医嘱执行。

4、对于少量非刺激性药液渗出,应进行持续性的观察与评估,渗出部位可采用湿热敷,不必用药。

渗出量较多,症状严重者应遵医嘱局部用药或50%硫酸镁湿热敷、喜辽妥外用、局部冰敷制动。

5、发疱剂及刺激性药物外渗后,该肢体的远端不能再留置导管。

6、持续性观察与评估外渗部位,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关节活动和肢端血运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7、安慰病人,作好心理疏导。

二、处理流程
发现药物外渗/渗出一立即停止药物输注一报告值班医生、护士长一执行治疗方案一持续观察一做好记录一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编写《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2009版。

化疗药物静脉外漏的一般处理原则

化疗药物静脉外漏的一般处理原则

化疗药物静脉外漏的一般处理原则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药物,它通常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因为其剂量大、毒副作用大,需要经过特殊的管理和监控。

然而,在化疗药物注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静脉外漏的情况,即药物泄漏到皮下组织、肌肉间隙等部位而没有到达靶组织,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严重的药物副作用。

1.快速发现:一旦发现化疗药物发生静脉外漏,应立即停止注射,避免药物继续流入皮下组织。

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向患者解释状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2.拔出针头:在发现药物发生静脉外漏后,应立即将注射针头从注射部位拔出,避免继续注射药物。

同时,避免在注射部位施加压力,防止药物继续流入皮下组织。

3.处理药物外漏部位:对于发生静脉外漏的部位,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消毒棉球进行轻轻按压,并及时更换。

同时,应避免用力摩擦或揉搓注射部位,以防止药物在皮下组织内扩散。

4.冷敷:在处理药物外漏部位时,可以采用冷敷的方式,帮助收缩血管、减少药物在皮下组织内扩散的速度。

冷敷时间一般不宜过长,避免引起局部过度冷却。

5.症状观察:对于发生化疗药物静脉外漏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相关症状的变化,如疼痛、肿胀、发红等。

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6.报告医生:在处理化疗药物静脉外漏后,应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并按照医嘱进行进一步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做相应检查,如超声检查、局部皮下注射等。

在处理化疗药物静脉外漏时,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了解相关处理原则,以便在发生药物外漏时及时向医护人员求助,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总之,化疗药物静脉外漏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避免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以上是处理化疗药物静脉外漏的一般原则,希望对医护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

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处理一、化疗药按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损害程序不同分类: 1.腐蚀性药物:外渗后可引起组织发疱甚至外死。

如更生霉素,红霉素,阿霉素、表柔比星(表阿霉素)、氧芥、丝裂霉素、长青碱、长青新碱、长春酰胺、诺维本。

2.刺激性药物:能引起注射部位或静脉经路疼痛,可有局部炎症反应,静脉炎、局部过敏反应。

如博莱霉素,顺铂、卡铂、环磷酸胺、异环磷酰胺、达卡巴嗪、依托泊苷(VP-16),5-FU、紫杉醇。

二、化疗药物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1.根据药物选择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不宜选手背小静脉,应避开肌腱、神经、关节部位,一般采用前臂静脉给药,因下肢静脉易于栓塞,回流速度缓慢,不易采用下肢静脉注射。

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应避免在患侧上肢化疗。

2.长期化疗病人建立系统静脉使用计划,注意保护大静脉。

常规采血和非化疗药物注射选用小静脉,毒性强的药物输注不宜一条静脉使用多天,应左右上肢静脉交替使用。

3.按要求稀释化疗药物浓度,联合用药时,先注射刺激性小的药物,两种化疗药物之间用等渗液快速冲洗。

4.外周血管难以穿刺者可行深静脉臵管或浅静脉留臵针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处理一、化疗药按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损害程序不同分类: 1.腐蚀性药物:外渗后可引起组织发疱甚至外死。

如更生霉素,红霉素,阿霉素、表柔比星(表阿霉素)、氧芥、丝裂霉素、长青碱、长青新碱、长春酰胺、诺维本。

2.刺激性药物:能引起注射部位或静脉经路疼痛,可有局部炎症反应,静脉炎、局部过敏反应。

如博莱霉素,顺铂、卡铂、环磷酸胺、异环磷酰胺、达卡巴嗪、依托泊苷(VP-16),5-FU、紫杉醇。

二、化疗药物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1.根据药物选择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不宜选手背小静脉,应避开肌腱、神经、关节部位,一般采用前臂静脉给药,因下肢静脉易于栓塞,回流速度缓慢,不易采用下肢静脉注射。

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应避免在患侧上肢化疗。

2.长期化疗病人建立系统静脉使用计划,注意保护大静脉。

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一、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的问题,降低局部组织损伤,确保患者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医院所有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

三、应急预案1. 发现药物外渗(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

(2)观察患者症状,询问患者感受。

(3)评估外渗部位、面积、药物种类及浓度等信息。

2. 报告和沟通(1)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情况,取得其配合。

(3)如需其他科室协助,及时通知相关科室。

3. 处理措施(1)根据药物外渗的种类、性质、刺激强度,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2)给予局部湿热敷、冰敷、局部封闭等处理。

(3)对化疗药物、高渗性药物、强酸性或强碱性药物等特殊药物外渗,按照专用处理流程进行。

(4)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4. 记录和归档(1)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经过、处理措施及效果。

(2)将相关资料归档,以备查阅。

四、处理流程1. 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

2. 评估外渗部位、面积、药物种类及浓度等信息。

3. 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如需其他科室协助,及时通知相关科室。

4. 根据药物外渗的种类、性质、刺激强度,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5. 给予局部湿热敷、冰敷、局部封闭等处理。

6. 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7. 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经过、处理措施及效果。

8. 将相关资料归档,以备查阅。

五、注意事项1.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输液情况,预防药物外渗的发生。

2. 提高护士穿刺技术,减少药物外渗的风险。

3.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观察和护理能力。

4. 定期培训护士,提高其对药物外渗的处理能力。

5.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处理流程的顺利进行。

六、总结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及时、有效地处理对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局部组织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加强护士培训和患者教育,可以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化疗相关的急诊处理及抢救流程

化疗相关的急诊处理及抢救流程

化疗相关的急诊处理及抢救流程化疗是广为认可的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广泛用于手术前、手术后以及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

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来发挥抗肿瘤作用,而细胞增殖是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共同特点,因此这些药物对人体都有较大毒性,正常使用可能会出现一些化疗相关性急诊疾病。

盘点一下化疗相关性急诊疾病,扼要总结其处理方法和管理措施,具体如下:一、化疗药液外渗化疗药物毒性大,刺激性强,药液外渗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1)药液外渗的处理方法:化疗药外渗可引起局部疼痛、局部组织肿胀及溃疡坏死,或形成局部硬结。

静脉输注药外渗的一般处理原则为:①停止输液;②抬高肢体;③保留针头,回抽外渗药物;④注入5~10ml生理盐水稀释渗出药物;⑤局部使用解毒剂;⑥局部外用类固醇激素;⑦2%普鲁卡因局封;⑧冷敷;⑨局部用中药芒硝粉或硫酸镁外敷,或者外敷薄土豆片或者黄瓜片。

(2)静脉炎形成的处理办法:先有药液外渗,后有静脉变硬呈条索状改变,局部皮肤有色素沉着,严重者局部肢体麻木肿胀疼痛。

静脉炎重在预防。

选择好的静脉输液,或者选择深静脉置管输化疗药,可杜绝此类现象。

此外,药物要稀释到一定浓度,输注时调节好速度。

治疗措施:局部热敷,外涂喜疗妥乳膏有助于减轻症状和恢复。

二、过敏反应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频繁,发生率为10%~20%,主要是做好预防措施,随时准备好抗过敏药物。

用药前常规给予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片和抗组胺药苯海拉明预处理,可减轻或预防过敏反应发生。

当然还有其他化疗药物均有过敏可能。

对于过敏反应,无需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在第一时间给予肾上腺素、氧疗、雾化吸入β2 受体激动剂、抗组胺药等治疗。

(1)首推肾上腺素:对于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荨麻疹的患者需立即肌内注射0.3-0.5 ml的1:1000肾上腺素稀释液。

必要时每隔10-15分钟重复给药1次,总共3次。

患者如出现严重低血压、严重支气管痉挛、严重上呼吸道水肿等危重情况,可一次性静脉推注0.5-1.0ml的1:10000肾上腺素稀释液(可以间隔10~15分钟后重复给药)。

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标准化

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标准化

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处理标准化
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化步骤。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处理流程:
1. 立即停止输液:一旦发现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以防止更多的药物外渗。

2. 评估外渗程度:评估外渗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以确定最佳的处理方法。

3. 拔出针头:如果情况严重,应立即拔出针头,并尽可能地减少出血。

4. 局部处理:用适当的药物或解决方案进行局部处理。

例如,对于普通的溶液或辅助治疗的药液外渗,可以使用湿热敷或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
湿敷,以促进肿胀消退。

对于血管活性药物外渗,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局部使用95%酒精持续湿敷。

5. 抬高外渗部位:在出现外渗的48小时之内,尽量抬高外渗部位,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6. 冷敷或热敷: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外渗的严重程度,可以选择冷敷或热敷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7. 观察和记录:观察外渗部位的情况,并记录任何不寻常的症状或变化。

8. 后续护理: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后续护理,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促进外渗部位的恢复。

总之,在处理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遵循上述标准化流程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快速、有效地处理外渗情况,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促进康复。

药物外渗如何处理

药物外渗如何处理

如何局部封闭?
方法 1:输液外渗时的封闭,只需把麻药注射到皮下及筋膜。
方法 2:星状神经节阻滞,适用于上肢大范围液体外渗。 方法 3:用 12 号注射针刺破皮肤及筋膜,打若干个孔,利于液 体外渗,无菌敷料包扎防止感染。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护理干预措施
(1)输注前告知 输注上述这些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注意
钙剂外渗后,如何处理?
4. 局部湿敷香丹(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由丹参和降香 组成,为中医活血化瘀要药,能减轻局部淤血,改善血液循环的 作用,还有强心、耐缺氧、镇静、抗炎、抑菌等作用。因此,局 部湿敷香丹注射液是防止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的重要环节。
5. 镁离子可直接舒张周围血管平滑肌,引起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 障碍,从而使血管扩张。用 50% 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有消炎 去肿的功效。
事项,取得患方的配合。在血管选择上,避开关节等 易“跑水”的部位,化疗、抢救时使用静脉留置针或 深静脉置管,防止药物外渗。 (2)勤巡视勤观察 密切关注输注部位,认真听取患者主诉,不能单靠输 液管内有无回血来判断。 (3)正确判断有无外渗 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如外渗,按压可有凹陷或有 张力无弹性。询问患者有无胀痛。
2019-06-30 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0.1×109/L,中性粒细胞 百分比 15.9%,淋巴细胞百分比 55.7%,血红蛋白 69 g/L,血 小板计数 20×109/L。 CRP:C 反应蛋白 1.88 mg/L。
2019-07-03,第 2 次换药,可见左前臂局部红肿范围缩小,创 面新鲜,触痛消失。继续按第一次换药方法处理,改用藻酸银敷 料 + 水胶体透明贴。患者自诉在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时尚有疼痛 感觉。
特殊药物外渗的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措施

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措施

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措施简介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在进行化疗治疗过程中,部分药物渗漏到患者体外。

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药物浪费,并且可能对医护人员和患者本身造成安全风险。

因此,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化疗药物外渗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疗药物外渗处理的常用措施和注意事项。

外渗处理措施控制外渗源在处理化疗药物外渗问题时,首先需要迅速控制外渗源。

如果是身体部位的外渗,可以通过立即将滴注引流管拔出或折叠防漏衣,以减少药物外渗量。

如果是药物袋或瓶子的外渗,应立即暂停输注并将药物容器放置在透明塑料袋内收集渗漏的药物。

安全处理药物处理药物外渗之后,需要注意安全处理药物的方法。

首先,应将渗漏的药物容器放置在密封袋中,并尽快送往医院专门的药物处理区域。

同时,应将与药物直接接触的消耗品,如手套、折叠防漏衣等也收集起来,并置于密封袋内一并处理。

患者伤口清洁与护理如果化疗药物外渗到了患者的伤口或其他敏感部位,应立即进行伤口清洁与护理。

首先,用生理盐水或清洁无菌液清洗药物外渗部位,然后进行适当的伤口护理,如更换敷料等。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如疼痛、发红、肿胀等,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发现化疗药物外渗问题后,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给予患者进一步的指导和护理。

及时报告可以减少药物浪费,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注意事项预防为主化疗药物外渗的最佳处理方法是预防。

医护人员在进行化疗治疗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药物输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在选择和使用注射和输液装置时,要注意质量可靠、防漏性好的产品,并进行正确的连接和固定,以减少外渗的发生。

加强培训和宣教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宣教工作,提高其对化疗药物外渗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可包括标准操作规程、紧急处理措施、外渗如何预防和应对等方面。

同时,还应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外渗的风险和处理方法,提高他们对化疗药物外渗的认知。

常用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指导处理原则

常用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指导处理原则

常用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指导处理原则在进行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外渗是一个常见的意外事件。

化疗药物外渗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系统性毒性,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管理。

下面将介绍常用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指导处理原则。

首先,在发现化疗药物外渗后,要立即停止输液。

将输液袋或注射器从外渗部位拔出,避免进一步药物渗入组织。

然后,根据使用的化疗药物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对于外渗的细胞毒药物(如顺铂、紫杉醇等),处理应首先考虑保护皮肤和降低药物吸收。

可以用干净的纸巾、无菌盐水或清水轻轻擦拭外渗部位,不要用力摩擦或擦拭。

这样可以减少药物渗入皮肤和毛细血管,降低对局部组织的损伤。

同时,避免额外压力施加到渗漏部位,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敷料轻轻固定渗漏部位,避免药物进一步扩散。

如果有需要,可使用冷却物质(如冰块)降低局部血流量,减少药物吸收。

对于外渗的非细胞毒药物(如一些抗生素、激素等),处理应注重药物稀释和冲洗。

要尽快将外渗部位用大量的无菌盐水或清水冲洗,以稀释和冲走药物。

冲洗时要注意尽量避免对局部组织施加额外压力,避免药物进一步扩散。

对于可能引起组织壊死(如证实为静脉外溢)、组织坏死(如蛇精病等)或发疹(如琼脂样肉芽肿)的药物不能再继续冲洗,应立即就医。

处理完外渗部位后,要做好相关记录,并报告给主管医生或药剂师。

记录应包括药物名称、剂量、外渗时间、处理方法等。

这样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评估局部和全身的损害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上述处理原则,还应在发现外渗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如果发现局部组织损伤严重或患者出现明显不适、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医务人员在处理外渗时也应注意个体差异,对于高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要格外小心谨慎。

总之,常用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原则包括停止输液、保护皮肤和降低药物吸收、药物稀释和冲洗、记录和报告,并密切观察患者变化。

这些原则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处理外渗事件,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化疗药物外渗及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及处理

急重症名称:化疗药物外渗及处理发病机制:化疗药物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内引起组织变性、坏死甚至溃疡形成。

临床表现:注射部位充血、疼痛、肿胀甚至溃破。

急救措施:1.立即终止注射;2.局部普鲁卡因+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可减慢化疗药物吸收和镇痛;3.局部冰袋冷敷局限受损区域;4.局部明显肿胀者可用硫酸镁湿敷以消除肿胀;5.如已发生溃疡或水疱应进行外科处理;6.待炎症急性期过后可理疗以促进恢复。

预防措施:1.先从远心端选择血管;2.多部位交替注射以利血管恢复;确认血管通畅后再加化疗药,化疗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减少血管刺激;如无特殊要求应调快注射速度。

个人实践经验:化疗药物外渗重在预防,熟练的穿刺技术和血管的合理选择是预防其发生的关键。

B发病机制:临床中使用化疗药物时有时回出现化疗药物的外渗,可能回给肿瘤患者造成严重的永久的伤害,出现化疗药物的的外渗,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可有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因素:如药物的PH值过高或过低、渗透压高、配置药物浓度过高等;2、血管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在这些情况下如果外周静脉化疗可能会出现外渗;3、操作因素:穿刺技术的不熟练,一次给药多次穿刺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等;4、其它因素:如淋巴水肿、输液量大、病人不合作而穿破血管、针头滑脱、病人血小板数量少、静脉注射部位弯曲等等。

药物一旦外渗,则通过以下机制对机体造成损害:1、药物与组织细胞的DNA结合:如蒽环类渗出后嵌在DNA链,引起的慢性的、严重的组织反应、坏死。

因为存在正常细胞吞噬坏死细胞的链性反应,所以愈合很慢。

2、抑制炎性细胞的生成,造成局部坏死迁延不愈。

3、引起成纤维细胞的受损,组织修复困难。

C临床表现:临床分三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静脉炎性反应期、组织坏死期,症状根据药物的损害程度、方式分三类临床表现:1、发疱性:严重,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等)、抗生素类(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光辉霉素等)、植物硷类(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诺维苯等)、氮芥、胺苯丫啶、美登素等。

抗肿瘤药静脉输注外渗处理原则

抗肿瘤药静脉输注外渗处理原则

抗肿瘤药静脉输注外渗处理原则抗肿瘤药静脉输注外渗处理原则为:1.停止输液;2.抬高肢体;3.保留针头,回抽外渗药物,经原通路滴注解毒剂;4.注入5-1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渗出药物;5.局部用解毒剂(按不同药物);6.局部:1-2%普鲁卡因局封;局部外用中药/硫酸镁/类固醇;7.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降低痛觉神经敏感性。

对化疗植物药早期外渗后,冷敷还是热敷,有争论。

8. 记录和ADR报告。

常用抗肿瘤药物解毒剂1.柔红霉素外渗:局部降温。

使用循环冰水的冷垫、冰袋等,外渗后24-48小时内,每次15-20分钟。

有报导,每6小时局部用99%二甲亚砜1-2ml有效。

2.放线菌素D外渗: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静脉注射4%硫代硫酸钠5ml或用25口径针在外渗区多次皮下注射。

3.长春新碱或鬼臼乙叉甙:8.4%碳酸氢钠5ml皮下(局部),每个数小时重复。

4.丝裂霉素外渗: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静脉注射4%硫代硫酸钠5ml或用25口径针在外渗区多次皮下注射。

维生素C 1ml(50mg/ml)静脉(局部)5.阿霉素外渗: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50㎎或地塞米松5㎎。

静脉(局部)、皮下(局部)、外敷(局部)6.表阿霉素外渗:冰敷至少60分钟,抬高患肢;皮肤表面涂二甲亚砜,每日三次,6天。

7.长春新碱外渗:24-48小时内每天至少4 次热敷,每次15-20分钟。

将150单位/ml 透明质酸酶溶液与1-3ml盐水混合液。

通过保留的静脉通道,每外渗1ml注射1ml;已拔针则皮下注射。

8.奥沙利铂外渗:可用地塞米松,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

将配制好的药液沿外溢外缘的周围由外向内多点注射,封闭范围大于渗漏区。

护理措施: 1.化疗给药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执行。

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必须了解各类药物的刺激性,对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切记渗漏于皮下。

2.正确选择血管1)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尽量选择较粗大的血管,血管直径越大流量越大,输入药物的浓度就相对较低,药物的刺激性也相应减少。

蜂胶和地塞米松溶液外敷用于抗肿瘤药外渗所致静脉炎79例

蜂胶和地塞米松溶液外敷用于抗肿瘤药外渗所致静脉炎79例
及 地 塞 米松 溶 液 湿敷 可 显 著 减 轻 患者 的局 部 痛 苦 , 缩短 静 脉 炎改 善 时 间 , 高静 脉 再 次使 用率 , 肿 瘤 患者 坚持 完 成 化 疗 疗程 。 提 使
关键词 : 抗肿瘤药 ; 静脉 炎; 蜂胶 ; 地塞 米松
中图 分 类 号 :9 9 4 R 7 . 1 1 6. ;971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43 (00 1 0 7 O 10 9 1 2 1 )3— 0 2一 1
h d 9 4 l 3 c r。 b 16 @ 6 .o n
干预组 3 (81)2(26 ) 3(55)2(38) f,3 (O0 ) 4(82 ) 84.0 O5.3 ‘64.7 36.9 563)36.0 ’ 65.3 ’
常规组4 ( .9 63.1 23.1 3.8 674)23.3 2(58 ) 35 O )1(72 )3(95)1(43 ) (.1 (33 ) 93.O 3 1 注: 检验, 经 与常规组比较, < .5 P 00。
当 发 生 抗 肿 瘤 药 外 渗 后 , 规 组 用 硫 酸 镁 粉 剂 加 蒸 馏 水 配成 常 5%硫 酸镁 溶液 , 预组用 蜂胶 乙 醇提取 液 1 m 地塞 米松 5 g 0 干 0 L+ m 制 成混 合 液 , 湿 6c × m 的 4层 纱 布 , 浸 m 6e 以穿 刺 点 为 中心 沿 血 管走
4 1例 , 恶性淋 巴瘤 1 , 腺癌 2 2例 乳 0例, 其他 1 ; O例 发生两次外渗
者 9例。 在抗肿瘤药发生外渗致静脉炎后 , 10例患者随机分为 将 6 常规组 8 例和干预组 7 , 1 9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 差异 ( P>
0 O )具 有 可 比性 。 .5 , 1 2 治 疗 方 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肿瘤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1)发现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注射,拔出针头。

(2)用适量的生理盐水局部注射稀释药物,降低浓度。

(3)0.2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每日一次,连续三天。

(4)疼痛剧烈时用50%硫酸镁湿敷,肢体肿胀明显、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时,必须抬高肢体必要时做筋膜广泛切开减压,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生素。

(5)如3天后局部仍红肿,则用中药黄柏、黄芩、黄连各10g水煎湿敷.
如何预防抗肿瘤化疗药物静脉输入时的外渗现象?
(1)注射部位要经常观察,尤其是对意识不清者更应仔细监护。

输液前让病人了解药物外渗的症状、体征及危害性,一旦发生外渗即可早期发现。

(2)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

如发现静脉穿破时,须另换一肢体穿刺,避免在同侧肢体输入,以免药物从破损处外渗。

(3)使用对组织毒性大的抗癌药物前,宜先用生理盐水推注或滴注。

无肿胀后再注入或冲入化疗药物。

注射过程中观察回血情况,注完化疗药物后再推适量生理盐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