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外渗的处理
化疗药物过敏反应的处理、抗肿瘤药物静脉外渗的处理
化疗药物过敏反应的处理、抗肿瘤药物静脉外渗的处理(总分13,考试时间6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处理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禁忌:()A. 普鲁卡因局部注射B. 硫代硫酸钠局部注射C. 及早热敷D. 立即停止给药2. 恶性肿瘤病人使用化疗药物时,下列哪项不正确?()A. 使用前了解病人的血象、肝肾功能等情况B. 药物应缓慢滴注,不可快速注入C. 某些抗癌药刺激性很强,注射时不可漏出血管外D. 若不慎将药物漏出血管外,应作局部冷敷3. 王女士,40岁,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期间,血白细胞计数降至3×109</sup>/L,血小板60×109</sup>/L。
处理应首先: ()A. 减少化疗药量B. 成分输血C. 用升血药物D. 暂停化疗二、多项选择题1. 使用肿瘤化疗药物的注意事项有:()A. 配制药物应在短时间内使用B. 药物渗漏至皮下应作局部热敷C. 使用前要了解患者的血象及肝肾功能D. 如有胃肠反应就停止用药E. 注射拔针前要抬高肢体2. 肿瘤病人治疗阶段心理护理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 给予病人情感方面的支持,并组织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以分散其注意力B. 语言恰当,行为规范,避免病人产生不必要的怀疑C. 进行术前、术后的心理交流,以解除病人术前恐惧、焦虑心理,促进术后康复D. 帮助病人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E. 宣传家庭护理中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三、判断题1. 化疗药物使用中出现皮疹、瘙痒可用热水洗,避免化学、物理刺激。
()A. 正确B. 错误2. 肿瘤化疗病人口腔发生真菌感染时可口服制霉菌药物或以4%碳酸氢钠清洁口腔。
()A. 正确B. 错误3. 化疗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时,静脉穿刺点的下方避免在24小时内重新穿刺。
()A. 正确B. 错误四、填空题1. 化疗后需严密观察病人血象、黏膜情况,根据需要监测生命体征,出现________时,要实施保护性隔离,必要时进层流室。
抗肿瘤药物静脉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抗肿瘤药物静脉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温秀珍;钟洪兰;李卫;黄华英【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抗肿瘤药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防护研究进展,为临床抗肿瘤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抗肿瘤药物”、“外渗”、“预防”、“解毒剂”等为关键词,通过PubMed、ScienceDirect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化疗药物的分类、外渗的预防、处置和解毒剂进行了综述分析.结果抗肿瘤药物外渗会导致局部皮肤组织的毒性反应,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局部组织损伤,一旦发生,应通过局部冷敷、热敷或应用特殊解毒药物等措施,使患者痛苦及局部组织损伤程度降至最低.结论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仍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其主要处理原则在于抑制其进程,避免组织坏死和溃疡的发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不适,提高护理质量,加速病情康复.【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5(015)009【总页数】3页(P84-86)【关键词】抗肿瘤药物;外渗;发泡剂;预防;解毒剂【作者】温秀珍;钟洪兰;李卫;黄华英【作者单位】广州市胸科医院广东广州510095;广州市胸科医院广东广州510095;广州市胸科医院广东广州510095;广州市胸科医院广东广州510095【正文语种】中文抗肿瘤药物外渗(Extravasation)是指抗肿瘤药物输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意外渗漏进入给药部位周围的皮下组织。
目前抗肿瘤药物口服给药途径的种类少,静脉给药是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抗肿瘤药物属细胞毒药物,静脉用药一旦渗漏到血管周围的软组织中,轻则皮肤出现红斑、脱皮、肿胀、剧痛,重则可引起皮肤缺血性坏死,甚至功能障碍或肢体残疾,给患者带来了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
1 外渗药物的分类虽所有静脉给药的药物都有可能引起外渗,但只有强刺激性药物或发泡剂更易引发皮下组织的损伤,尤其需要医护工作者加以特别关注。
肿瘤治疗中的许多化疗药物均为化学或生物碱制剂,刺激性强,长期反复注射容易造成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发生红肿、疼痛、糜烂、溃疡甚至局部组织坏死[1]。
抗肿瘤药物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1. 防范措施(1)给药前防护:采取积极主动的静脉治疗程序,根据药物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注射等。
(2)给药过程中防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给药过程安全。
(3)患者教育: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发现药物外渗(1)立即停止输注,用注射器回抽2ml血液后再拔针。
(2)及时通知医生及护士长,报告药物外渗情况。
(3)用利多卡因、0.9%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局部封闭治疗。
(4)观察患者局部反应,如红肿、疼痛等,必要时给予抗过敏、镇痛等治疗。
3. 发现不良反应(1)立即停止输注,通知医生及护士长。
(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4)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负担。
二、处理流程1. 防范措施(1)给药前:评估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给药途径。
(2)给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3)给药后:观察患者局部反应,如红肿、疼痛等,必要时给予相应治疗。
2. 发现药物外渗(1)立即停止输注,回抽血液。
(2)通知医生及护士长,报告药物外渗情况。
(3)进行局部封闭治疗。
(4)观察患者局部反应,如红肿、疼痛等,必要时给予抗过敏、镇痛等治疗。
3. 发现不良反应(1)立即停止输注,通知医生及护士长。
(2)给予对症治疗。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4)加强患者心理护理。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抗肿瘤药物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药物外渗和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制定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明确各项操作流程,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3.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对药物外渗和不良反应的防范意识。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的实施,确保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而静脉给药是化疗中最常见的主要途径,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对血管有刺激,加之在操作中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时有发生。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可表现为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起泡,烧灼剧痛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注入静脉可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血管压痛,后期血管变硬,色素沉着。
如何避免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意外,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是护理工作者极其关注的问题。
1、预防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医生在化疗前应向患者说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争取理解合作,放松心情增强对心理紧张的承受力,护士在给药前应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提高专业技术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在穿刺过程中避免用针头在组织中探找静脉,这样会损伤静脉完整性并导致破溃。
同时避免在24 h内在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下方重新穿刺,以免抗癌药物从前一次穿刺点外渗,穿刺成功正确固定,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静注药物完毕后应继续输入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液后方可拔针,静脉推注完毕拔针时应有少量回血以免将化疗药物带出血管外导致组织损伤,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 min,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
患者血管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合理选择血管,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弹性好,管腔大,回流顺畅的血管。
长期化疗患者要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下肢静脉易于栓塞,除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外一般不宜下肢静脉给药,应避免手背,及关节附近部位给药,多程化疗的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留置针推注。
乳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严禁在患侧上肢静脉给药。
静脉炎的发生率与药物浓度成正比.所以要尽可能稀释药物浓度,正确掌握给药浓度和推药速度。
联合用药时,先推注刺激性弱的药物,再推刺激较强的药物,如果各药刺激均较强间隔时间应长一些,一般不少于20 min以免加重血管损伤。
推注药物时应证实静脉穿刺成功,输液顺利后方可用化疗药。
加强患者配合,化疗时尽量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化疗过程中有异常感觉及时报告护士.最佳用药途径是深静脉置管,刺激性小可完全避免静脉炎及外渗发生。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药物外渗是指药物从靶组织或靶器官外渗到其他组织或器官的现象,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药物疗效减弱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对于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下面将介绍一些处理药物外渗的方法。
首先,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对于出现药物外渗的患者,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疗效最大化的目的。
在调整剂量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避免出现过量用药导致外渗的情况。
其次,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外渗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例如,口服给药相对于静脉注射来说,药物外渗的风险要小很多。
因此,在处理药物外渗时,可以考虑调整给药途径,选择更为适合的方式进行药物给予。
另外,合理调整给药时间也是处理药物外渗的重要方法之一。
有些药物在特定时间内的外渗情况会更加明显,因此可以考虑将药物的给药时间调整到更为合适的时段,以减少药物外渗的风险。
此外,监测患者的药物浓度也是处理药物外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监测患者血药浓度,可以及时发现药物外渗的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出现药物外渗导致疗效不佳的情况。
最后,合理调整药物配伍也是处理药物外渗的重要方法之一。
有些药物在配伍使用时,会相互影响,导致药物外渗的情况加剧。
因此,在处理药物外渗时,需要考虑患者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合理调整药物的配伍,以减少药物外渗的风险。
综上所述,药物外渗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对于处理药物外渗,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处理药物外渗提供一定的帮助。
药液外渗处理方法
药液外渗处理方法
药液外渗是指在输液或注射过程中,药物从注射器或输液袋中渗漏出来的现象。
这可能会导致药物浪费、感染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液外渗处理方法:
1.立即停止注射或输液:一旦发现药液外渗,立即停止注射或输液,以避免进一步的药液浪费和感染风险。
2.处理渗漏点:检查药液外渗的部位,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例如更换漏液的输液管、注射器或输液袋等。
3.处理药液外渗的药物:如果药液外渗的药物尚未接触到患者或环境,可以考虑将药物回收至干净的容器中,以便后续使用。
如果已经接触到患者或环境,应丢弃药物并遵循相应的医疗废物处理程序。
4.检查设备是否损坏:检查输液管、注射器、输液袋等设备是否损坏或存在破损,必要时更换设备。
5.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在进行输液或注射操作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确保设备使用正确,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减少药液外渗的发生。
6.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输液设备的状态,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可靠。
7.培训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输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减少药液外渗的发生。
总的来说,对于药液外渗,需要及时停止注射或输液,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渗漏点和药物,同时加强设备管理和医护人员培训,
以减少药液外渗的发生,并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
药物外渗渗出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药物外渗/渗出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
1、用药过程中时应密切观察,发现药物外渗/渗出时应立即停止,尽可能回抽皮下药液。
2、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3、按照渗出的级别和严重性制定治疗方案,遵医嘱执行。
4、对于少量非刺激性药液渗出,应进行持续性的观察与评估,渗出部位可采用湿热敷,不必用药。
渗出量较多,症状严重者应遵医嘱局部用药或50%硫酸镁湿热敷、喜辽妥外用、局部冰敷制动。
5、发疱剂及刺激性药物外渗后,该肢体的远端不能再留置导管。
6、持续性观察与评估外渗部位,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关节活动和肢端血运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7、安慰病人,作好心理疏导。
二、处理流程
发现药物外渗/渗出一立即停止药物输注一报告值班医生、护士长一执行治疗方案一持续观察一做好记录一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编写《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2009版。
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分析
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分析摘要:药物外渗对于病患的治疗有着很多不利影响,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降低了治疗的有效性,本文对药物外渗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了药物外渗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药物外渗的护理措施,以期更好地提升医疗工作中药物外渗的处理能力,推动医疗工作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药物外渗;原因分析;处理措施一、药物外渗的概述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机体周围组织,这种情况被称为药物外渗。
药物外渗对人体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药物外渗情况发生之后,轻者会出现身体不适,诸如局部红肿、疼痛等,重者甚至会出现组织功能障碍,呆滞神经肌肉关机受损,局部皮肤组织也会出现坏死等情况,对人体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研究,可以将药物外渗的渗出等级分为5级,其中0级是指没有症状;1级出现皮肤发白、水肿等情况;二级出现皮肤发凉,伴有轻微疼痛;三级皮肤水肿的范围较大,一般大于15厘米,伴有轻度、中度疼痛,还可能存在一定的麻木感;四级皮肤发白,呈现出紧绷的半透明状,皮肤发生变色,出现循环障碍等。
掌握药物外渗产生的原因和药物外渗发生后的处理办法对于及时救治、挽救生命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增加相应的常识,了解药物外渗的相关内容二、药物外渗产生的原因造成药物外渗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集中在药物本身、患者以及不正确的医护行为等,具体如下。
(一)药物因素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在我国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其中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01%—6%。
无论是药物的渗透压、浓度还是药物的酸碱度,以及药物其本身的毒性作用,对于血管来说都有显著的刺激作用,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损伤。
通常来说血管收缩药、高渗溶液、抗肿瘤药等都是引起血管渗透性损伤最为常见的药物。
当这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注射到血管之中,在药物的影响下血管的通透性会急剧提升,药物会对血管内膜产生刺激。
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对于患者的医治过程中经常会不可避免的用到高渗、强刺激性的药物,这些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增大,很容易导致药物外渗情况的发生。
药物外渗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药物外渗的能力,减少患者痛苦,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药物外渗事件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共同应对药物外渗事件。
2. 医护人员:负责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药物外渗事件,并按照预案要求进行救治。
3. 药剂科:负责提供药物外渗事件的应急物资,并对药物外渗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四、应急预案1. 发现药物外渗(1)医护人员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药物外渗现象时,立即停止输液。
(2)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并通知应急领导小组。
2. 评估药物外渗(1)评估药物外渗的部位、程度、范围和类型。
(2)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处理。
3. 处理药物外渗(1)根据药物外渗的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非刺激性药物外渗,可进行局部湿热敷,促进药物吸收。
- 对刺激性药物外渗,可进行局部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
- 对腐蚀性药物外渗,应立即进行局部冲洗,并给予抗过敏药物。
- 对化疗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局部冷敷,并给予抗过敏、抗肿瘤药物。
(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4. 监测与记录(1)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皮肤颜色、疼痛程度等。
(2)详细记录药物外渗事件的发生时间、部位、原因、处理措施及患者病情变化。
5. 事后处理(1)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对相关人员开展药物外渗知识培训。
(3)对药物外渗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原因,改进工作。
五、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2. 定期开展药物外渗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准。
抗肿瘤药物外渗的处理方式
抗肿瘤药物外渗的处理方式
1、一旦发现化疗药外渗,立即停止输注, 先不要拔除穿刺针,用5ml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缓慢回抽,尽可能抽吸出刚渗出的药液,使渗出的药液量尽量减少,然后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和护士长。
2、根据药物性质,采取渗出部位药物封闭治疗。
(1)封闭用药注意事项:
①如为紫杉醇注射液外渗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普鲁卡因;如为氮芥、丝裂霉素、更生霉素外渗可采用等渗硫酸钠;如为长春新碱外渗可采用透明质酸酶进行封闭。
②其他化疗药外渗可采用普鲁卡因进行封闭注射。
(2)封闭注射注意事项:
①需以外渗部位为中心点,围绕其进行皮下注射,注射时应变换针口的方向进行注射,直至该穿刺点周围都注射完毕,再更换位置,同法注射。
此方法可减少穿刺点,避免局部皮肤肿胀、渗出液多,造成感染。
②封闭范围应大于渗漏区,不可过浅,注射前抽回血。
3、除铂类化疗药禁止局部冷敷外,其余化疗药外渗可给予局部冰块冷敷12~24 h,以减少肿胀,并可以降低受损组织的代谢水平、进而限制组织损伤的范围。
4、外渗部位药物治疗。
可外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早晚各1次,24h后每次涂抹前配合温水局部擦拭。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化疗药物外渗是化疗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一旦发生外渗,将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能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事件,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利益。
以下是一份针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包括预防、应急处置和后续措施。
一、预防措施1.建立完善的化疗药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2.严格执行医疗器械、药品、药品储存等各项管理规定,确保药品正常运输和储存,防止外渗发生。
3.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对化疗药物的输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二、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后,及时停止输注,记录患者的病情和外渗信息。
2.立即通知相关的医务人员,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3.按照相关规定,向患者、家属及相关部门报告外渗事故。
4.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必要的处理,减轻外渗对患者的危害。
5.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毒措施和对症支持治疗。
6.及时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7.落实对患者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三、后续措施1.督促医院及相关部门进行深入调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员。
2.对事故责任人员进行惩处和处理,保障患者的权益。
3.对参与应急处置的医务人员进行事故评估和教育培训,提高应急处理水平。
4.根据事故经验,加强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完善管理制度。
5.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建立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提示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
7.加强与药品供应商的合作,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化疗药物外渗是一项危险且复杂的事件,需要全面的应急预案来应对。
医院与医务人员必须重视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工作,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化疗药物输注过程的安全,有效地减少外渗事故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利益。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停止输液:一旦发现化疗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液,以防止进一步药物渗透进入组织。
2. 局部冷敷:对外渗部位进行局部冷敷,可以降低血管渗透性,减少药物进入周围组织。
3. 清洁擦拭: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轻柔擦拭外渗部位,将药物表面清洁干净。
4. 使用局部止痛药物:外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患者疼痛,可以使用适当的局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5. 紧急处理:若外渗导致组织坏死或溃疡形成,应立即就医求助,进行进一步处理。
6. 资料记录:记录外渗的时间、药物种类和剂量等相关资料,用于医疗人员进一步判断处理方法。
7. 应急预案:制定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提前培训医护人员,并设立专门的应急处理团队,以便在发生外渗时能够迅速处理和应对。
需要注意的是,化疗药物外渗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输液情况,确保药物输注的
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指导,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任何不适情况。
抗肿瘤药物外漏应急预案
一、概述抗肿瘤药物外漏是指在给药过程中,药物意外地渗透到周围组织或血管外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疼痛、炎症反应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1. 防范措施(1)给药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注射部位皮肤清洁,避免药物外渗。
(2)给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注意药物输注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3)给药后: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应急处理流程(1)发现药物外渗后,立即停止输注,拔除注射针。
(2)通知医生及护士长,报告药物外渗情况。
(3)对患者进行以下处理:①局部冷敷:将冰袋或冰水浸湿的毛巾敷于外渗部位,持续30分钟,以减少药物扩散。
②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减轻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压迫。
③局部封闭:根据医生指示,给予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药物局部封闭,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④局部用药:根据医生指示,给予外用药(如氢化可的松软膏、金黄散等)局部涂抹,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⑤密切观察:观察患者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程度等变化,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后续处理(1)评估患者外渗药物的种类、剂量、面积,确定治疗方案。
(2)根据医生指示,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止痛药等。
(3)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局部按摩、热敷等。
三、总结抗肿瘤药物外漏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药物外渗的防范意识,确保患者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率。
同时,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措施
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措施简介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在进行化疗治疗过程中,部分药物渗漏到患者体外。
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药物浪费,并且可能对医护人员和患者本身造成安全风险。
因此,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化疗药物外渗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疗药物外渗处理的常用措施和注意事项。
外渗处理措施控制外渗源在处理化疗药物外渗问题时,首先需要迅速控制外渗源。
如果是身体部位的外渗,可以通过立即将滴注引流管拔出或折叠防漏衣,以减少药物外渗量。
如果是药物袋或瓶子的外渗,应立即暂停输注并将药物容器放置在透明塑料袋内收集渗漏的药物。
安全处理药物处理药物外渗之后,需要注意安全处理药物的方法。
首先,应将渗漏的药物容器放置在密封袋中,并尽快送往医院专门的药物处理区域。
同时,应将与药物直接接触的消耗品,如手套、折叠防漏衣等也收集起来,并置于密封袋内一并处理。
患者伤口清洁与护理如果化疗药物外渗到了患者的伤口或其他敏感部位,应立即进行伤口清洁与护理。
首先,用生理盐水或清洁无菌液清洗药物外渗部位,然后进行适当的伤口护理,如更换敷料等。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如疼痛、发红、肿胀等,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发现化疗药物外渗问题后,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给予患者进一步的指导和护理。
及时报告可以减少药物浪费,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注意事项预防为主化疗药物外渗的最佳处理方法是预防。
医护人员在进行化疗治疗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药物输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在选择和使用注射和输液装置时,要注意质量可靠、防漏性好的产品,并进行正确的连接和固定,以减少外渗的发生。
加强培训和宣教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宣教工作,提高其对化疗药物外渗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可包括标准操作规程、紧急处理措施、外渗如何预防和应对等方面。
同时,还应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外渗的风险和处理方法,提高他们对化疗药物外渗的认知。
常用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指导处理原则
常用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指导处理原则在进行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外渗是一个常见的意外事件。
化疗药物外渗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系统性毒性,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管理。
下面将介绍常用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指导处理原则。
首先,在发现化疗药物外渗后,要立即停止输液。
将输液袋或注射器从外渗部位拔出,避免进一步药物渗入组织。
然后,根据使用的化疗药物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对于外渗的细胞毒药物(如顺铂、紫杉醇等),处理应首先考虑保护皮肤和降低药物吸收。
可以用干净的纸巾、无菌盐水或清水轻轻擦拭外渗部位,不要用力摩擦或擦拭。
这样可以减少药物渗入皮肤和毛细血管,降低对局部组织的损伤。
同时,避免额外压力施加到渗漏部位,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敷料轻轻固定渗漏部位,避免药物进一步扩散。
如果有需要,可使用冷却物质(如冰块)降低局部血流量,减少药物吸收。
对于外渗的非细胞毒药物(如一些抗生素、激素等),处理应注重药物稀释和冲洗。
要尽快将外渗部位用大量的无菌盐水或清水冲洗,以稀释和冲走药物。
冲洗时要注意尽量避免对局部组织施加额外压力,避免药物进一步扩散。
对于可能引起组织壊死(如证实为静脉外溢)、组织坏死(如蛇精病等)或发疹(如琼脂样肉芽肿)的药物不能再继续冲洗,应立即就医。
处理完外渗部位后,要做好相关记录,并报告给主管医生或药剂师。
记录应包括药物名称、剂量、外渗时间、处理方法等。
这样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评估局部和全身的损害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上述处理原则,还应在发现外渗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如果发现局部组织损伤严重或患者出现明显不适、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医务人员在处理外渗时也应注意个体差异,对于高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要格外小心谨慎。
总之,常用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原则包括停止输液、保护皮肤和降低药物吸收、药物稀释和冲洗、记录和报告,并密切观察患者变化。
这些原则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处理外渗事件,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抗肿瘤药静脉输注外渗处理原则
抗肿瘤药静脉输注外渗处理原则抗肿瘤药静脉输注外渗处理原则为:1.停止输液;2.抬高肢体;3.保留针头,回抽外渗药物,经原通路滴注解毒剂;4.注入5-1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渗出药物;5.局部用解毒剂(按不同药物);6.局部:1-2%普鲁卡因局封;局部外用中药/硫酸镁/类固醇;7.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降低痛觉神经敏感性。
对化疗植物药早期外渗后,冷敷还是热敷,有争论。
8. 记录和ADR报告。
常用抗肿瘤药物解毒剂1.柔红霉素外渗:局部降温。
使用循环冰水的冷垫、冰袋等,外渗后24-48小时内,每次15-20分钟。
有报导,每6小时局部用99%二甲亚砜1-2ml有效。
2.放线菌素D外渗: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静脉注射4%硫代硫酸钠5ml或用25口径针在外渗区多次皮下注射。
3.长春新碱或鬼臼乙叉甙:8.4%碳酸氢钠5ml皮下(局部),每个数小时重复。
4.丝裂霉素外渗: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静脉注射4%硫代硫酸钠5ml或用25口径针在外渗区多次皮下注射。
维生素C 1ml(50mg/ml)静脉(局部)5.阿霉素外渗: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50㎎或地塞米松5㎎。
静脉(局部)、皮下(局部)、外敷(局部)6.表阿霉素外渗:冰敷至少60分钟,抬高患肢;皮肤表面涂二甲亚砜,每日三次,6天。
7.长春新碱外渗:24-48小时内每天至少4 次热敷,每次15-20分钟。
将150单位/ml 透明质酸酶溶液与1-3ml盐水混合液。
通过保留的静脉通道,每外渗1ml注射1ml;已拔针则皮下注射。
8.奥沙利铂外渗:可用地塞米松,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
将配制好的药液沿外溢外缘的周围由外向内多点注射,封闭范围大于渗漏区。
护理措施: 1.化疗给药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执行。
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必须了解各类药物的刺激性,对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切记渗漏于皮下。
2.正确选择血管1)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尽量选择较粗大的血管,血管直径越大流量越大,输入药物的浓度就相对较低,药物的刺激性也相应减少。
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与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与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①发疱性化疗药物;②刺激性化疗药物;③非刺激性化疗药物1发泡性化疗药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长春新碱、诺维本、托马克等、蓖环类抗肿瘤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及丝裂霉素等,一旦渗入血管外,短时间内可发生红、肿、热、痛,甚至皮肤及组织坏死,也可导致永久性溃烂。
2刺激性化疗药物可引起轻度组织炎症和疼痛,不可导致皮下及组织坏死,如氮烯咪胺(DTIC)和足叶乙甙(VP-16)等。
3非刺激性药物对皮肤及组织无明显的刺激,如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甲氨喋呤(MTX)等。
但也应引起注意。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保留注射针头,回抽残留药物以3~5ml为宜,还要沿血管走行观察和了解血管情况。
(1)立即行局部封闭。
常用封闭药物为0.5%的利多卡因5~10ml加氟美松5mg环形封闭或150u/ml的透明质酸酶环形封闭,局部涂肤轻松软膏或者24h内50%的硫酸镁湿敷或冰敷(长春新碱和vp16不主张冰敷,宜用热敷)。
抬高患肢,24h后改位热敷。
如疼痛不止可用氯乙烷表面麻醉止痛,详细纪录渗漏情况。
(2)皮下注射解毒药物。
(3)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等情况的变化,冷敷或热敷防止冻伤或烫伤。
冰敷时间为6~8h;护理人员需经常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紫绀、麻木和冻伤。
热敷时水温不宜过高,以不超过50~60℃为宜。
(4)局部疼痛、红肿可用中药消炎散、如意金黄散外涂,如坏死形成溃疡时,可用京万红烫伤药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化疗药物安全操作规程•配药时,应注意尽量勿使药液溅出,气雾逸出。
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上面的药液降至瓶底,垫无菌纱布打开安瓿;对于粉剂药物,应小心沿瓶壁缓慢注入溶解剂,待药粉浸没后再行摇匀,以防粉末逸出;要防止由于瓶内压力增高使针栓脱出造成药物污染,因此加药针头应粗些,尽量把空气排在安瓿内。
•加药完毕立即脱去手套,切勿戴手套触摸其它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预服药物:
皮质类固醇— 未预服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患者,应用本品皮疹发
生率较高。 预服地塞米松 ( 或相似药物 ) 可以降低皮肤反应的发生
率及其严重程度。给药方法 :地塞米松 4mg 口服 每日 2 次, 本品给药前 1 天、给药当天和给药后 1 天连服 3 天。
维生素补充— 为了减少毒性反应,本品治疗必须同时服用
吉西他滨: 护理要点 1、已配制的溶液不可以放入冰箱冷藏,以防结晶。 2、血管刺激性较大应选择中心静脉。 3、可以出现局部疼痛症状。保证用药安全,注意输
液速度。 4、少数病人可有过敏现象首次应缓慢滴注。注意病
人的生命体症。 5、与卡铂联合应用,先用卡铂
后用吉西他滨效果好
12
吉西他滨 注意事项:
1、血小板下降是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观察口腔粘 膜、皮肤有无出血点、柏油便。
3
(2)异环磷酰胺 适用于睾丸癌、卵巢癌、乳
腺癌、肉瘤、恶性淋巴瘤和肺癌等。本品用灭 菌注射用水溶解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 1000ml进一步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持续至 少30分钟以上。 • 为预防膀胱毒性,应大量摄入水,每日经口服 或静脉内输入2L液体。同时使用预防出血性膀 胱炎保护剂,如美司钠。在给药同时及给药后 4小时、8小时,分别给予美司钠溶于生理盐水 中静脉注射。通常美司钠用量为异环磷酰胺每 日总量的20%
低剂量叶酸或其他含有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制剂。善存1片qd。服 用时间:第一次给予本品治疗开始前 7 天至少服用 5 次日剂 量的叶酸,一直服用整个治疗周期,在最后 1 次本品给药后 21 天可停服。患者还需在第一次本品给药前 7 天内肌肉注射 维生素 B 12 一次,以后每 3 个周期肌注一次,以后的维生素 B 12 给药可与 本品用药在同一天进行。叶酸给药剂量: 350-
1000ug, 常用剂量是 400ug ;维生素 B 12 剂量 1000ug.
15
• 三、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
• (一)长春类生物碱
4
二、抗代谢药物
1 .甲氨蝶呤(MTX) 主要用于乳腺癌、淋巴瘤、 白血病等
☆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
• 胃肠道反应:
•
1.恶心呕吐 2.口腔炎 3.伪膜性肠炎
• 鞘内注射后反应:
•
视力模糊、眩晕、头疼、意识障碍甚至嗜睡或抽搐
• 肝肾损伤:
•
1.高尿酸血症性肾病 (水化、解救治疗,静滴碳酸
氢钠碱化尿液)
2、可出现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 脱皮、水泡和溃疡。
3、可引起发热、皮疹和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人可以 出现轻度水肿、脱发、一过性嗜睡、失眠、多汗。
4、约1%的病人可以伴有支气管痉挛,多发生在滴注 太快时。
5、可引起轻度乏力、困倦, 用药期间不能驾驶机动车。
13
4. 培美曲塞二钠 用于治疗间皮瘤、肺癌、乳 腺癌等,每 21 天500mg/m 2 滴注 本品 超 过 10 分钟,顺铂的推荐剂量为75mg/m 2 滴注超过2 小时,应在 本品 给药结束 30 分钟后再给予顺铂滴注。
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及其外渗 的处理
.
1
抗肿瘤药物种类 一、烷化剂:
1. 氮芥类: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 (IFO)
(1)环磷酰胺 (CTX)为目前广泛应用的 抗癌药物,对恶性淋巴瘤、急性或慢性淋 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有较好的疗 效,对乳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肺癌、 头颈部鳞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横 纹肌肉瘤及骨肉瘤均有一定的疗效。
迟发性腹泻 用药24小时后 发生率90%, 可能危及生命
8
伊立替康 注意事项
1、胆碱能综合征 严重者可给予 阿托品0.25mg皮下注射。
2、迟发性腹泻 腹泻的中位时间是用药后第5日,一般持续4日;
咯哌丁胺(易蒙停)4mg首剂,2mg/2h,不超过48 小时,防止发生麻痹性肠梗阻 密切观察病情 告知病人一旦发生稀便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通知医生
10
通知医生
如何有下述任一情况发生,患者应该知道与其 治疗医生或护士联系 –在治疗过程中首次出现腹泻 –黑便或血便 –头昏眼花 –因恶心或呕吐无法进食液体 –腹泻在24小时内无法得到控制 –发热或出现感染的迹象
11
3.吉西他滨 (GEM).用于治疗胰腺癌,胆管癌,非小细胞 肺癌,其他实体瘤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 头颈部癌、睾丸肿瘤等。推荐剂量1000mg/m2,加入生 理盐水中100ml静滴30分钟
9
迟发性腹泻处理流程
腹泻的最初症状(稀便或大便次数增多,肠鸣音亢进
补充大量水份或含电解质的饮料
立即服用洛哌丁醇4mg(2粒
每2小时服2mg(晚上可4小时服一次4mg)
腹泻停止
继续服洛哌丁醇
每2小时服2mg 再服12小时
如果腹泻持续24小时
抗菌素治疗+ 继续服洛哌丁醇每2小时 2mg
以上治疗持续2天未见效, 在院外者应反院治疗
• 骨髓抑制
5
2. 氟尿嘧啶(5-FU) 主要用于胃肠道肿瘤,乳腺 癌,以及头颈部肿瘤
配制:5% 葡萄糖500ml或750ml配制。 用法:1、静脉滴注,输注时间4-6小时。
2、使用便携式微剂量输液 泵44小时或72小时给药。
注意事项:1、外渗可引起局部疼 痛、栓塞性静脉炎、坏死或蜂窝 组织炎。静脉上升性色素沉着。 2、便携式微剂量输液泵持续输注时,予亚叶酸钙
(CF)时要关闭输液泵。(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可以 同时输注)
6
伊立替康
开普拓;艾力;亿迈林
CPT-11
配置: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 250ml-500 ml配制 。
用法:静脉滴注,输注时间 为30-90分钟。
7
伊立替康
不良反应
பைடு நூலகம்
胆碱能综合征 多汗、瞳孔缩小、 流泪、唾液分泌增 多、视物模糊、头 晕、低血压、早发 性腹泻、痉挛性腹 痛
2
• 环磷酰胺
配制: 氯化钠100ML溶解(振荡器)并配制。 用法: 静脉滴注。60-80滴/分 保存: 现用现配。 20℃避光保存 最佳。 不良反应:1.大剂量使用时而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时,可 导致出血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少尿、血尿及 蛋白尿,系其代谢产物丙烯醛刺激膀胱所致。常规剂量应 用时,其发生率较低。 2.代谢产物对尿路有刺激性,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3.大剂量应用时应水化利尿,同时给与尿路保护剂美斯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