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黄酮的理化性质
黄酮类化合物——第二次作业
![黄酮类化合物——第二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49cc9ae524de518964b7d96.png)
一、填空题3.中药红花在开花初期,由于主要含有无色的新红花苷及微量红花苷,故花冠呈淡黄色;开花中期主要含的是黄色的红花苷,故花冠显深黄色;开花后期则氧化变成红色的醌式红花苷,故花冠呈红色。
4.黄酮类化合物呈酸性,是由于其多数带有_酚羟基__;黄酮类成分也具有微弱的碱性,是由于其结构中_7-吡喃环上的1位氧原子的存在。
7.不同类型黄酮苷元中水溶性最大的是花色素类,原因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盐的通性;二氢黄酮的水溶性比黄酮大,原因是系非平面性分子,故分子与分子间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
8.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大多具有酚羟基,故显一定的酸性,不同羟基取代的黄酮其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7,4’-二羟基、7或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
9.黄酮类化合物γ-吡喃酮环上的1位氧因有未共享电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生成样盐。
10.锆盐-枸橼酸反应常用于区别3-羟基和5-羟基黄酮,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两者均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不减褪,示有3-羟基黄酮;如果黄色减褪,示有5-羟基黄酮。
11.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水提法、溶剂萃取法、碱提取酸沉淀法等。
12.聚酰胺柱色谱分离黄酮苷和苷元,当用含水溶剂(如乙醇-水)洗脱时,黄酮苷先被洗脱;当用有机溶剂(如氯仿-甲醇)洗脱时,苷元先被洗脱。
.二.单选题: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是( E )A .C 6-C 6-C 3B .C 6-C 6-C 6 C .C 6-C 3-L 6D .C 6-C 3E .C 3-C 6-C 3 2.与2ˊ-羟基查耳酮互为异构体的是( A )A .二氢黄酮B .花色素C .黄酮醇D .黄酮E .异黄酮 3.水溶性最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C )A .黄酮B .黄酮醇C .二氢黄酮D .查耳酮E .异黄酮 4.酸性最强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E )A .5-羟基黄酮B .4’-羟基黄酮C .3-羟基黄酮D .3’-羟基黄酮E .4’-羟基二氢黄酮5.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检识常用的显色剂是(A )A .盐酸-镁粉试剂B .FeCl 3试剂C .Gibb’s 试剂D .2%NaBH 4甲醇溶液E .l %AlCl 3甲醇溶液6.在碱液中能很快产生红或紫红色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B )A .二氢黄酮B .查耳酮C .黄酮醇D .黄酮E .异黄酮 7.将总黄酮溶于乙醚,用 5%NaHCO 3萃取可得到( E )A .5,7-二羟基黄酮B .5-羟基黄酮C .3’,4’-二羟基黄酮D .5,8-二羟基黄酮E .7,4’-二羟基黄酮8.下列化合物进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浓度从低到高的乙醇洗脱,最先被洗脱的是( D ) A .2’,4’-二羟基黄酮 B .4’-OH 黄酮醇 C .3’,4’-二羟基黄酮 D .4’-羟基异黄酮 E .4’-羟基二氢黄酮醇 8.盐酸-镁粉反应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下列哪项错误( D )A .多数查耳酮显橙红色B .多数黄酮苷显橙红-紫红色C .多数二氢黄酮显橙红-紫红色D .多数异黄酮不显红色 9.用于鉴别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试剂是(A )A .ZrOCl 2B .NaBH 4C .HCl-Mg 粉D .SrCl 2 10.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 D )A. 黄酮类B. 异黄酮类C. 查耳酮类D. 二氢黄酮类OO OHCH 3HO H 3C10.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B )OCH 3OOOOA. 黄酮类B. 异黄酮类C. 查耳酮类D. 二氢黄酮类 11.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D )A .黄酮醇类B .异黄酮类C .查耳酮类D .二氢黄酮醇类12.OOCO OHOOOHHO不具有的反应是(D )A .molishi 反应B .AlCl 3 反应C .盐酸-镁粉反应D .碘化铋钾反应 13. 黄酮的C 7-OH 与糖成苷后,将发生(B )A .C-8向高场位移B .C-7向高场位移C .C-10向高场位移D .C-6向高场位移14.应用Sephadex LH-20分离下列化合物,最先流出的化合物为(D )A .黄酮苷元B .黄酮单糖苷C .黄酮二糖苷D .黄酮三糖苷15. 在紫外光谱中,350nm 以上没有吸收峰的化合物是(A )OOHOHOHHOOOHOHOHHOOA .B .OOHHOOOHOHOOOHOHHOOOCHOHOHOH HO OC .D .16.黄酮类化合物的碳谱中C-4的化学位移一般在( C )A .190B .200C .170~180D .小于17017. 硅胶吸附TLC ,以苯-甲酸甲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 值最大的是(A )A .山奈酚B .槲皮素C .山奈素-3-O-葡萄糖苷D .山奈素-3-O-芸香糖苷E .山奈素-3-O-鼠李糖苷 三、多选题:1.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黄酮苷和苷元的混合物时,主要原理是(BE ) A .分配 B .吸附 C .离子交换 D .氢键 E .分子筛 2.具有旋光性的黄酮苷元有(ADE )A .黄酮醇B .二氢黄酮C .查耳酮D .二氢黄酮醇E .黄烷醇 3.引人7,4’-二羟基可使黄酮类化合物(ABC )A .颜色加深B .酸性增强C .水溶性增强D .脂溶性增强E .碱性增强 4.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是(ABC )A .NaBH 4反应呈红色B .盐酸-镁粉反应呈红色C .水溶性大于黄酮D .显黄色E .有旋光性 5.提取黄酮苷类的方法有(BCD )A .酸溶碱沉法B .碱溶酸沉法C .乙醇回流法D .热水提取法E .苯回流法6.影响黄酮类化合物与聚酰胺吸附力强弱的因素有( ABCD ) A .化合物类型 B .酚羟基位置 C .酚羟基数目 D .芳香化程度 E .洗脱剂种类四、比较题:按要求比较下列化合物并简单说明原因1.OOOOH OHOHOH葡萄糖OOHOOH OHOHA BCOO HOOH OH酸性强弱:B > C >A 原因:2.在硅胶柱层析洗脱时,下列化合物出柱的先后顺序:OOHOOHOHOH OOHOOHOHOOHOOHOOHOHOA BC出柱的先后顺序:B > C >A 原因:3.OOHOH OHOHOOHOHOOOHHOOH水溶性:B>C >A 原因:4.OOOHOHHOOHOHOOOH OHOHOHGlcOOOOH OHHOOHabc酸性强弱: a > c >b 原因:5.OO HO OH OHOHABCOO HOOH OHOO HO OHOHO Glc酸性强弱: B > C >A 原因:6.用凝胶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甲醇-水洗脱时的洗脱顺序。
黄酮类成分分析分析
![黄酮类成分分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1f5a2e43323968001c920c.png)
中药名称:葛根 成分: 葛根素
定性鉴别方法:取本品粉末0.8g,加甲醇10ml,放置2小时,滤过,
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葛根对 照药材0.8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 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 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 成条状,以三氯甲烷-甲醇-水(7:2.5:0.25)为展开剂,展开,取 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 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三、含量测定
中药制剂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可按要求测定总黄酮含量、黄酮类单
体含量或两者均须测定。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一)、总黄酮含量测定
1.分光光度法一般用于总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大多数黄酮类化合 物在甲醇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两个主要吸收带组成。 带Ⅰ—出现在300~400nm之间的吸收带 带Ⅱ—出现在240~285nm之间的吸收带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原料药及部分制剂经必要的提取纯化后,可直接 于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测定总黄酮的吸光度,对照品的选定应以最大吸收 波长与总黄酮的相近为原则,单体黄酮和总黄酮均可作为对照品,常以 芦丁等对照品计算总黄酮的含量。 《中国药典》2015版中淫羊藿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书P156页)
色谱法
1.薄层色谱法 硅胶--分离鉴别弱极性黄酮类化合物 • 遵循正相色谱原理,化合物极性越大,所选择的展开剂极性也 相应增大,同时根据化合物酸性强弱调节展开剂的酸碱性。常 用展开剂有苯-甲醇等。 聚酰胺--分离检识含游离酚羟基的黄酮及其苷 • 利用氢键吸附原理,由于聚酰胺和黄酮类化合物上酚羟基形成 氢键缔合,所以作用力较强,需要极性强的展开剂,而在展开 剂中大多含有醇、酸或水,或兼有两者。所以,分离检识游离 黄酮常用有机溶剂作为展开剂,如氯仿- 甲醇等;而分离检识黄 酮苷常用含水有机溶剂作为展开剂,如甲醇- 水等。 纤维素--分离黄酮类多糖苷混合物 • 展开系统:正丁醇-乙酸-水,5%~40%乙酸 展开好的色谱,常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荧光斑点及其颜 色;亦可喷三氯化铝试剂,在日光灯或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是否加 强;也可氨熏,是否出现黄色、棕色荧光斑点等。
黄酮结构与分类、理化性质(二)
![黄酮结构与分类、理化性质(二)](https://img.taocdn.com/s3/m/f6d911e0ee06eff9aef807f3.png)
黄酮结构与分类、理化性质(二)一、多项选择题1.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2,3位碳间有双键者是A.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二氢黄酮醇E.异黄酮答案:ABE2. 在无机酸存在的条件下,可与硼酸反应呈亮黄色的是A.5-羟基黄酮B.5,7-二羟基黄酮C.4'-羟基查耳酮D.2'-羟基查耳酮E.3-羟基黄酮答案:AD3. 黄酮与金属盐类试剂络合的必要条件是A.具7-OHB.具邻二酚羟基C.具3-OHD.具5-OHE.3-OH和5-OH缺一不可答案:BCD4.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中,C-2与C-3位之间有双键者是A.黄芩苷B.汉黄芩苷C.橙皮苷D.芦丁E.杜鹃素答案:ABD5. 在黄酮母核上引入7,4'-OH,可使黄酮类化合物A.颜色加深B.酸性增强C.水溶性增加D.荧光增强E.稳定性增强答案:ABC6. 天然来源的黄酮醇双糖链苷,糖多连接在黄酮醇母核的A.3,7位B.3,4'位C.3,5位D.3',4'位E.7,4'位答案:ABE7. 可用于鉴别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是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反应D.醋酸铅反应E.醋酸镁反应答案:BE8. 具有双氢黄酮结构的化合物有A.橙皮苷B.杜鹃素C.甘草素D.柚皮素E.异金丝桃苷答案:ABCD9.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A.四氢硼钠反应呈红色B.磷钼酸反应呈棕褐色C.醋酸镁反应呈天蓝色荧光D.盐酸-镁粉反应呈红色E.四氢硼钾反应呈红色答案:ABCDE10. 黄酮苷元按结构分类,主要是依据A.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是否连接糖链C.B环连接位置D.来自何种植物E.三碳链是否成环11.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的生理活性表现在A.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B.抗炎作用C.雌性激素样作用D.抗病毒作用E.解痉作用答案:ABCDE12. 二氢黄酮母核的结构特点是A.C-4位无羰基B.C-2、C-3位氢化C.C-3位无羟基D.C-3位有羟基E.C-2位有苯环答案:BCE13. 影响黄酮类化合物颜色的因素有A.交叉共轭体系的存在与否B.取代基的种类C.取代基的数目D.取代基的位置E.与取代基无关答案:ABCD14. 母核结构中无C=O的黄酮类是A.黄酮C.黄酮醇D.花色素E.黄烷醇答案:DE15. 将样品点在纸片上,喷以醋酸镁甲醇液,置紫外灯下观察,呈天蓝色荧光的是A.黄酮B.二氢黄酮C.5-羟基黄酮D.5-羟基二氢黄酮E.二氢黄酮醇答案:BDE16.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2,3位碳间无双键的是A.二氢黄酮B.二氢黄酮醇C.二氢异黄酮D.二氢查耳酮E.黄酮醇答案:ABCD17. 黄芩苷具有的反应有A.Gibb's反应B.Molish反应C.HCl-Mg反应D.NaBH4反应E.SrCl2/NH3反应答案:ABCE18. 二氢黄酮水溶性较大的原凶是A.C环呈半椅式B.分子间排列不紧密C.分子间引力降低D.颜色浅E.非平面型分子答案:ABCE19. 在碱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具有A.7-羟基B.4'-羟基C.3,4'-二羟基D.邻二酚羟基E.邻三酚羟基答案:CDE20. 下列化合物,无旋光性的是A.黄芩苷B.黄芩素C.橙皮苷D.葛根素E.槲皮素答案:BE21. 化学法中,可将5-OH黄酮与3-OH黄酮区别的试剂为B.硼酸-醋酸钠C.硼酸-草酸D.二氯氧锆-枸橼酸E.氨性氯化锶答案:CD22. 在黄酮分子母核不同位置上引入羟基会影响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深浅,其中可使颜色明显加深的位置是A.5位B.6位C.7位D.8位E.4'位答案:CE23. 盐酸-镁粉反应显橙红~紫红色的是A.花色素B.黄酮醇C.黄酮D.二氢黄酮E.查耳酮答案:ABCD二、配伍选择题A.5-OH,4-羰基C.γ-吡喃酮环D.1-位氧原子E.一般酚羟基1. 盐酸-镁粉反应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有答案:C2. 硼酸-枸橼酸反应是利用黄酮类有答案:A3. 氨性氯化锶反应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有答案:B4. 醋酸铅反应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有答案:B5. 与强酸成盐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有答案:DA.槲皮素B.大豆素C.杜鹃素D.芹菜素E.橙皮查耳酮苷6. 醋酸镁纸片反应呈天蓝色荧光的是答案:C7. 枸橼酸-二氯氧锆反应黄色减褪的是8. 氨性氯化锶反应生成棕黑色沉淀的是答案:A9. Molish反应生成紫红色环的是答案:EA.黄酮类化合物B.异黄酮类化合物C.查耳酮类化合物D.花色素类化合物E.橙酮类化合物10. 葛根素是答案:B11. 硫黄菊素是答案:E12. 矢车菊素是答案:D13. 大豆素是答案:B14. 芹菜素是答案:AB.黄芩苷C.槲皮素D.槲皮素-7-O-鼠李糖苷E.飞燕草素15. 最易溶于水的黄酮苷元是答案:E16. 不溶于水,可溶于NaHCO3溶液的是答案:C17. 不溶于NaHCO3,可溶于Na2CO3溶液的黄酮苷元是答案:A18. 难溶于水,易溶于NaHCO3溶液的黄酮苷是答案:B19. 难溶于NaHCO3,可溶于Na2CO3溶液的黄酮苷是答案:DA.无色B.灰黄色C.橙黄色D.红色E.蓝色20. 黄酮苷的颜色通常为答案:B21. 二氢黄酮的颜色通常为22. 异黄酮的颜色通常为答案:A23. 查耳酮的颜色通常为答案:C24. pH>8.5的花色素颜色通常为答案:EA.芦丁B.红花苷C.儿茶素D.银杏素E.橙皮苷25. 属于黄酮醇类化合物的是答案:A26. 属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是答案:E27. 属于查耳酮类化合物的是答案:B28. 属于双黄酮类化合物的是答案:D29. 属于黄烷-3-醇类化合物的是。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习题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47447d31126edb6f1a109b.png)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学习要求]掌握1、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显色反应3、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提取和分离方法4、色谱法和紫外光谱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熟悉 1、黄酮类化合物苷中常见的单糖、二糖和三糖2、一些有代表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了解1、氢核磁共振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2、碳核磁共振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重点内容]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类型: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异黄酮类、二氢异黄酮类、查耳酮类、二氢查耳酮类、橙酮类、黄烷-3-醇、黄烷-3,4-二醇、花色素类、双苯吡酮类和高异黄酮类。
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①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具有交叉共轭体系的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颜色;②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平面性强的分子,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性分子,溶解度稍大;③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④ -吡喃环上的1-氧原子具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故表现微弱的碱性。
3、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①还原反应: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为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四氢硼钠(NaBH4)反应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②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常具有3-羟基4-羰基、5-羟基4-羰基和邻二酚羟基的结构单元,故常可与铝盐、铅盐、锆盐、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③硼酸显色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当具有3-羟基4-羰基和5-羟基4-羰基结构时,在无机酸或有机酸存在条件下,可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④碱性试剂显色反应:用碱性试剂处理,观察颜色变化,对于鉴别黄酮类化合物有一定意义。
4、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①黄酮苷类以及极性稍大的苷元一般可用丙酮、醋酸乙酯、乙醇、水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一些多糖苷类则可以用沸水提取;②对得到的粗提取物可进行精制处理的常用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碱提取酸沉淀法和炭粉吸附法。
第二节黄酮类成分分析
![第二节黄酮类成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beabe9b84ae45c3a358c2a.png)
中药的甲醇或乙醇粗提取物常显酱 红色,在进行盐酸-镁粉反应时,可观 察加盐酸后升起的泡沫颜色,如果泡 沫是红色则为正反应。
例: 清喉咽合剂 处方:黄芩、连翘、地黄、麦冬、玄参
【鉴别】 取本品5mL,加醋酸乙酯5mL,振 摇提取,分取醋酸乙酯液,置水浴上蒸干, 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加镁粉少量及盐酸 3~4滴,即显红色。(黄芩苷)
2. 与金属盐的配位反应
C3-OH、C4=O,C5-OH、C4=O,邻二-OH可与金属 离子络合显色。
常用下列试剂的醇溶液 硝酸铝 三氯化铝 二氯氧锆
Al3+、Zr4+能与大多数黄酮类药物产生黄绿 色荧光。
O
O O Zr O
Cl H2OO OOAl来自:银黄口服液 处方:金银花、黄芩
【鉴别】(1)取本品1mL,加5%硝酸钠溶液和10% 硝酸铝溶液各0.3mL,生成黄色沉淀;再加5%氢氧 化钠溶液使成碱性,沉淀即溶解,溶液显棕红色。 (黄酮类) (2)取本品0.1mL,加水10mL,摇匀,取溶液2mL, 加5%二氯氧化锆溶液1~2滴,溶液显黄色,再加盐 酸1~2滴,黄色不褪。(黄酮类) 表示B环无邻二-OH
OH O HO
葛根素
OH O OO
CH3 CH2CH C CH3
O
O
OH O CH3
淫羊藿苷
O
2
O OH
O
1
(2)极弱碱性 1-O
可与强酸成盐而显特殊颜色
H2SO4或HCl
·· · ·O
烊盐
O
4. 显色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
个别显 紫 ~ 蓝
黄酮类
二氢黄酮类 黄酮醇类
HCl
Mg(Zn)
红
~ 紫红
天然药物化学_第五章_黄酮类化合物-1
![天然药物化学_第五章_黄酮类化合物-1](https://img.taocdn.com/s3/m/78bb12621eb91a37f0115c02.png)
2'
2
O A
6 5 4
C
3
1' 6' OH
10.橙酮类 Aurones
O CH
O
11. 双苯吡酮类 Xanthones
12. 高异黄酮类
Homoisoflavones
O A C B
O
O
O
(三)存在形式
黄酮类多与糖成结合成苷,可成O-苷,也有C-苷 组成黄酮苷的糖类主要有:
1.单糖:D-Glc、D-Gal、D-Xyl、L-Rha、L-Ara、D-Glu A
n-BuOH 提取物 (39g) 溶于 1500ml 水中, 加 220g Pb(OH) Ac 饱和水溶液 黄色铅盐沉淀 加 220gNaHCO3 饱和水溶液 搅拌 1h,静置,滤过 滤液 6mol/L HCl 调 pH 5.3 n-BuOH 提取(500ml×5) n-BuOH 提取物 (4.3g 粗黄酮类) 凝胶滤过(TSK gel-HW-40) Fr.A-H (pH 5 的酸洗脱部分) Fr.I-P (pH 7 的水洗脱部分) 水层
2.双糖类:槐糖 龙胆二糖 芸香糖 新陈皮糖 3. 三糖类:龙胆三糖 槐三糖 Glc β1→2 glc Glc β1→6 glc Rha α1→6 glc Rha α1→2 glc Glc β1→6 glc α1→2 fru Glc β1→2 glc β1→2 glc
返回
第二节 理化性质
一、性状
二、溶解性
4.氯化锶反应 邻二酚羟基
OH
SrCl2 OH-
绿色~棕色~黑色沉淀
Sr++ 2HO-
O Sr O
+ H 2O
OH
5.三氯化铁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d8387e51be23482fb4da4cee.png)
常用CHCl3-MeOH作为流动相。
OH HO O
HO
OH O OH
OH
O
OH
O
硅胶柱色谱,以CHCl3-MeOH作为流动相
硅胶柱上各种溶剂的洗脱能力:
石油醚 < 苯 < 氯仿 < 乙醚 < 醋酸乙酯
< 吡啶 < 丙酮 < 乙醇 < 甲醇 < 水
(2) 聚酰胺柱色谱
原理: 通过分子中的酰胺羰基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的酚羟 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作用。
OH
O O OH
OH OH O O
2.6.2 柱色谱法
常用吸附剂或载体有硅胶、聚酰胺及纤维素粉等,
也有用氧化铝、氧化镁及硅藻土。
(1) 硅胶柱色谱:
此法应用范围最广,主要适于苷元的分离,异黄酮、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及高度甲基化的黄酮及黄酮
醇类。少数情况下,在加水去活化后也可用于分离
极性较大的化合物,如多羟基黄酮醇及其苷类等。
O
2
名称 黄酮醇类 Flavonols 异黄酮类 Isoflavones
三碳链部分 结构
O OH O
O
3
O
O
O
OH
O
O
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
黄烷-3-醇类 Flavan-3,4-ols
O OH
橙酮类 Aurones
O CH
O
黄烷-3,4-二醇类 Flavan-3,4-diols
O OH OH
口山酮类 Xanthones
O
O
O
花色素类 Anthocyanidins
+ O
高异黄酮类 Homoisoflavones
08 黄酮类化合物
![08 黄酮类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54d2f6c78bd63186bcebbc1f.png)
酚羟基数目及位置对酸性影响:
7、4’-二OH > 7或4’-OH > 一般Ar-OH > 5-OH > 3-OH
5%NaHCO3
+
5%Na2CO3
+
0.2%NaOH
O
5%NaOH
O
+
O
O_
O
_
O _
应用于提取、分离及鉴定工作中。
HO
O OH O 1
OH
O OH O 2
HO
O
OH
HO
O
OH
O
3
4
O
酸性:3>1>4>2
锆-枸橼酸反应 加入枸橼酸(柠檬酸),5-OH络合物解离 3-OH络合物比5-OH络合物稳定
样品加入2%ZrOCl2甲醇 液,呈黄色;再加入2%枸 橼酸甲醇溶液,观察颜色 变化: 褪色: 含5-OH 不褪色:含3-OH
镁盐:醋酸镁甲醇溶液
二氢黄酮(醇)类:显天蓝色,具有5-酚羟基 色 泽更明显
对游离黄酮,主要是吸附作用, 吸附程度取决于游离酚羟基 的数目, Ar--OH多的化合物极性强,吸附力强,难洗脱。 对黄酮苷,主要是分子筛原理, 洗脱时按分子量由大到小先 后洗脱下来。 糖数量多,分子量大,分子筛时,先洗脱下来。 常用洗脱剂: Sephadex G:碱性水溶液,盐水; Sephadex LH-20:醇及含水醇,或含水丙酮、甲醇-氯仿 (凝胶会膨胀, 体积变大)。
目的:使要得到的化合物溶 解,而使蛋白质、黏液质等 大极性成分形成沉淀除去
从柠檬果皮中分离降血压有效成分
溶剂萃取法 铅盐沉淀法
有 溶 萃 机 剂 取 Hexane提 物 取 (3.6g) 铅 沉 法 盐 淀 滤 液 依 用 次 Hexane, n-BuOH 提 取 水 性 分 溶 部 n-BuOH提 物 取 (134.47g) (38.55g) 溶 1500ml水 , 220gP b(OH)Ac饱 水 液 于 中 加 和 溶 黄 铅 沉 色 盐 淀 加 20g NaHCO 饱 水 液 拌 和 溶 ,搅 1hr,静 ,过 置 滤 3 生 PbCO3 成 滤 液 6mol/LHCl调 pH 5.3 n-BuOH提 (500ml× 取 5) n-BuOH提 物 取 (4.26g, 粗 酮 ) 黄 类 水 层
黄酮类化合物知识题
![黄酮类化合物知识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1a06b3172ded630a1cb633.png)
C.黄酮醇3-OH D.邻二酚羟基
12、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发生最强吸附作用时,应在______中。
A.85%乙醇B.酸水
C.水D.15%乙醇
13、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在甲醇溶液中加入NaOMe诊断试剂,峰带Ⅰ红移动40-60nm,强度不变或增强说明有______。
A.黄烷醇B.异黄酮
C.查耳酮D.橙酮
E.二氢黄酮
4、下列化合物中难溶解于水的是______。
A.黄酮醇B.二氢黄酮醇
C.查耳酮D.黄酮
E.二氢黄酮
5、中药槐米中的主要成分______
A.可用水进行重结晶B.能发生Molish反应
C.可用碱溶解酸沉法提取D.槲皮素
E.芦丁
6、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方法有______
4、对黄酮醇类化合物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来说,可用()显色反应进行区分。
5、下列化合物混合在一起,现用Sephadex-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请写明它们的流出顺序为:()>()>()>()>()>()
AB
C D
EF
6、花青素类化合物的颜色随pH不同而不同,一般呈在pH<7的条件下呈现()色,在pH为8.5的条件下呈现()色,在pH>8.5的条件下呈现()色。
A.黄酮醇B.黄酮
C.二氢黄酮类D.异黄酮类
3、在5%NaHCO3水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化合物是______。
A.3,5,7-三羟基黄酮B.7,4′-二羟基黄酮
C.3,6,-二羟基花色素D.2′–OH查耳酮
4、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不同位置的取代羟基,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
A.6-OH B.3-OH C.5-OH D.7-OH
3、黄酮分子中引入7,4’-位羟基,促进电子位移和重排,使其颜色加深。
天然药物化学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5b8990639b6648d7c1c74664.png)
操作:在试管中加入0.1ml含有样品的乙醇溶液,再加等量
2%NaBH4的甲醇溶液,一分钟后加浓盐酸或浓硫酸数滴。
(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OH O
O OH
OH OH
O
有上述结构的化合物与铝盐,铅盐,锆盐,镁盐 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
1. 三氯化铝显色反应
O
OO Al Cl2
O
O O Al Cl2
名称
三碳链部分 结构
名称
黄酮类
O2
3
Flavones
O
黄酮醇类 Flavonols
O
二氢黄酮类 Flavanones
O
OH
查耳酮类 Chalcones
O
异黄酮类 Isoflavones
三碳链部分 结构
O OH
O O
O
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
黄烷-3-醇类 Flavan-3,4-ols
黄烷-3,4-二醇类 Flavan-3,4-diols
+
-
-
+
+
+
+
HO
O
OH
O 1
HO
O
O3
O
OH OH O
2
OH
O
HO
OH
O
4
(二) 碱性
-吡喃酮环上的1-位氧原子,因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故 表现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如浓硫酸、盐酸等生成 盐,但生成的钅羊盐极不稳定,加水后即可分解。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浓H2SO4中生成的盐,常常表现特殊 的颜色(深黄色),可用于鉴别。
glc O
O
OH
O
7, 4-二羟基黄酮-7-O-葡萄糖苷
二氢黄酮醇类
![二氢黄酮醇类](https://img.taocdn.com/s3/m/146415820c22590102029da3.png)
方法:
双相色谱
第I向 醇性展开剂 (BAW、TBA、水饱和正丁醇)
第II向 水性展开剂 (2~8%HAc、3%NaCl、1%HCl)
正相色谱 固定相(水)极性 > 流动相
反相色谱 ( **有认为是吸附原理)??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1:形态: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 (苷)
2:颜色: 多为黄色
交叉共轭体系(电子转移、重排,共轭增强,产生颜色的基础) 助色团(给系统提供电子,使颜色加深,尤其7,4′-位,辅助作用)
++
OO
OO
77
4' 4'
OO
OO
有
交叉共轭体系
黄酮(灰黄~黄色) 黄酮醇(灰黄~黄色) 醇 查耳酮(黄~橙黄色) 花酮色素类(颜色随pH而改变)
极性由小到大被洗脱
叁糖苷 > 双糖苷 > 单糖苷 > 苷元 1-OH > 2-OH > 3-OH > 4-OH > 5- OH黄酮
常用洗脱剂: 碱水(0.1mol / L NH3.H2O) 盐水(0.5mol / L NaCl) 醇或醇水不同比例。
6.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适用于各种黄酮 类化合物的分离 原理:反相柱色谱(黄酮类化合物极性大) 固定相:ODS 流动相:水-乙晴不同比例
锆盐
枸橼酸
3-OH或3,5 -二OH
黄色
黄色不褪
PPC
5-OH
示
黄色褪去
氨性氯化锶(SrCl2) 三氯化铁(FeCl3)
邻二酚羟基 酚羟基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颜色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颜色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66f80804a300a6c30c229fad.png)
3. 锆盐: 2%氯氧化锆甲醇液
3-OH, 4=O 5-OH, 4=O 锆盐 2%枸橼酸 黄色不褪 黄色褪去
黄色锆络合物
样品0.5-1mg 10ml甲醇溶 2%枸橼酸甲醇液 观察颜色
1ml2% ZrOCl2
黄色
OH
HO
O OH O OH O H2O Zr O Cl
4. 镁盐
醋酸镁甲醇液作显色剂,可在纸上进行。
方法:样品5-10mg溶于5ml无水CCl4中,加1ml 2%的五氯化锑的CCl4溶液。
反应必须无水,否则生成沉淀不稳定。
(六)Gibbs反应
检查5-OH对位未被取代的黄酮。
将样品溶于吡啶中,加入Gibbs试剂显蓝或蓝绿色。 Gibbs试剂: 甲液:0.5%2, 6-二氯苯醌-4氯亚胺的乙醇溶液。 乙液: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钾缓冲液(pH9.4)
1. 1%AlCl3或Al(NO3)3: 生成络合物为黄色(max=415nm),并有荧光。
OH O OH
OH OH O
2. 铅盐
1%PbAc2 或碱式醋酸铅水液。生成黄 - 红色沉 淀。
醋 酸 铅 可 沉 淀 具 有 邻 二 酚 羟 基 或 兼 有 3-OH, 4=O或5-OH, 4=O者。
碱式醋酸铅可沉淀具有一般酚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颜色反应
一、物理性质
1. 多为结晶性固体,少为(如黄酮苷类)无定形 粉末。 2. 旋光性:游离苷元中,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 醇、黄烷、黄烷醇及双黄酮有旋光外,其余无旋 光性。 苷类由于结构中引入糖的分子,均有旋光性, 且多为左旋。
3. 颜色:与①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
②助色团的数目
(三)硼酸显色反应
条件:
二氢黄酮醇
![二氢黄酮醇](https://img.taocdn.com/s3/m/0cffbb470029bd64793e2c17.png)
黄芩在贮存过程中,为什么变绿?
COOH OO
OH
OH OH HO
O OH O
酶解
HO
O
HO OH O
O
[O] O
O
OO H
黄芩苷
黄芩素(黄色)
绿色
第二节 基本结构与分类
二、结构分类
二、结构分类
(一)黄酮(醇)类 flavones (flavonol)
OH OH
HO
O
OH OH O
Quercetin 槲皮素
O C2H5OOCCH2O
O
立可定(yecordil) 人工合成立可定,具有扩冠作用,增 加冠脉流量
HO
O
OH OH O
OH
山柰酚
具有抗病毒作用
第二节 基本结构与分类
二、结构分类
二、结构分类
(二)二氢黄酮(醇)类 flavanoes (flavanononls)
O
O
O
二氢黄酮
OH O
二氢黄酮醇
结构特点:C2-C3间双键消失,颜色变浅或无色
23
母核:
3' 2' OH
4'
β
4
OH
5'
α6 5
6'
O
O
查耳酮
二氢查耳酮
结构特点: 1.查耳酮,O-C2键断裂,不成环。 2.二氢查耳酮,C2-C3间双键消失。
第二节 基本结构与分类 二、结构分类
二、结构分类
(三)查耳酮、二氢查耳酮类 在酸性条件下, 2’-OH查耳酮转变为无色的二氢黄酮, 碱化后,转为深黄色的2’-OH查耳酮,二者可相互转化。
第二节 基本结构与分类 二、结构分类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209eb5727a5e9846a6137.png)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1.区别茜草素和大黄素,可用A.IRB.UVC.NaOHD.Mg(Ac)2E.Na2CO3正确答案 :AD2.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是A.NaBFl4 反应呈红色B.有旋光性C.水中溶解度大D.盐酸- 镁粉反应呈红色E.Mg(Ac)2 反应呈天蓝色荧光正确答案 :ABCDE3.应用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分离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A.聚酰胺柱色谱B.硅胶柱色谱C.冷苯D.HPLCE.乙醚正确答案 :ABCD4.槲皮素可与A.盐酸- 镁粉反应B.硼氢化钠反应C.醋酸镁反应D.AlCl3 反应E.三氯化铁正确答案 :ACDE5.龙胆苦苷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B.苷键易为酸水解C.与氨基酸发生显色反应D.与 Cu2+显蓝色E.与 Shear 试剂显特殊反应正确答案 :ABCDE6.下列物质碱性大小排列如 A-E 所示,哪些是由于分子内氢键造成的A.东莨菪碱<莨菪碱B.顺式 10-羟基二氢去氧可待因>反式 10-羟基二氢去氧可待因C.伪麻黄碱>麻黄碱D.吗啡<可待因E.利血平<番木鳖碱正确答案 :BC7.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阴性反应的是A.香豆素B.蛋白、多肽、氨基酸、鞣质C.麻黄碱D.乌头碱E.咖啡碱正确答案 :ACE8.下列能与 KOH反应呈红色的是A.甘草酸B.大黄酸C.茜草素D.大黄素E.阿魏酸正确答案 :BCD9.液- 液分配柱色谱用的载体主要有A.硅胶B.聚酰胺C.硅藻土D.活性炭E.纤维素粉正确答案 :ACE10.提取绿原酸可采用A.石油醚提取法B.水煮法C.水煮酒沉法D.70%的乙醇回流法E.氯仿提取法正确答案 :BCD11.胆酸的性质是A.可溶于乙酸B.溶于浓硫酸成黄色溶液C.醋酐- 浓硫酸反应阳性D.与甾体皂苷产生沉淀E.易溶于水正确答案 :ABC12.用氢氧化钠醇溶液与强心苷作用可发生A.内酯环开裂B.苷键断裂C.糖上的酰基水解D.苷元上的酰基水解E.脱水反应正确答案 :ACD13.小分子游离香豆素具有的性质包括A.有香味B.有挥发性C.能升华D.能溶于沸水E.能溶于冷水正确答案 :ABCD14.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 Smith 裂解反应的是A.毛茛苷B.靛苷C.天麻苷D.牡荆苷E.萝卜苷正确答案 :ABCDE15.提取皂苷元的方法为A.先加水湿润药材,加一定量稀酸加热水解B.先加水湿润药材,加一定量稀碱加热水解C.然后晾干用亲脂性溶剂汽油或氯仿等提取苷元D.然后晾干用稀醇为溶剂提取苷元E.回收溶剂得到皂苷元正确答案 :ACE16.鞣质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A.收敛作用,治疗出血、创伤B.解毒作用(用于重金属盐或生物碱中毒)及抗病毒活性C.降压作用D.驱虫作用E.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自由基正确答案 :ABCDE17.下列有关呋甾烷醇型甾体皂苷的论述,止确的是A.苷元部分有 6 个环B.苷元部分有 5 个环C.均为双糖链皂苷D.均为单糖链皂苷E.被认为是螺旋甾烷醇型甾体皂苷的生源前体正确答案 :BCE18.纸层析法分离生物碱所用的固定相有A.水B.甲醇C.甲酰胺D.酸性缓冲液E.碱性缓冲液正确答案 :ACD19.能溶于苛性碱水溶液的生物碱是A.季铵碱B.酰胺类生物碱C.酚性叔胺碱D.酚性弱碱性生物碱E.非酚性叔胺碱正确答案 :ABCD20.从中药中提取黄酮苷时,可选用的提取溶剂是A.甲醇- 水(1:1)B.甲醇C.沸水D.0.1%盐酸水E.碱水正确答案 :ABC21.游离小檗碱易溶于A.盐酸水B.石灰水C.冷水D.热水E.热乙醇正确答案 :DE22.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有A.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nnann-Burchard 反应),依次产生黄、红、蓝、紫、绿色B.索尔柯维斯基反应(Salkowski 反应),氯仿- 浓硫酸反应,氯仿层血红色,硫酸层绿色C.无水氯化锌和乙酰氯反应(Tschugaev 反应),红-蓝- 绿D.三氯醋酸 - 氯胺 T 反应(ChloramineT 反应),不同苷显色不同E.三氯化锑反应显各种颜色正确答案 :ABCDE23.影响黄酮类化合物颜色的因素有A.交叉共轭体系的存在与否B.取代基的种类C.取代基的数目D.取代基的位置E.与取代基无关正确答案 :ABCD24.下列物质碱性大小排列如 A-E 所示,哪些是由于空间位阻造成的A.东莨菪碱<莨菪碱B.顺式 10-羟基二氢去氧可待因>反式 10-羟基二氢去氧可待因C.伪麻黄碱>麻黄碱D.吗啡<可待因E.利血平<番木鳖碱正确答案 :AE25.有关强心苷的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水解去掉葡萄糖B.可水解去掉所有糖C.只能水解去掉α- 去氧糖D.糖上有乙酰基,酶解阻力增大E.乙型强心苷较甲型强心苷难酶解正确答案 :AD26.分离绿原酸的方法有A.用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B.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C.用聚酰胺柱吸附法,依次用水、 30%、50%、70%甲醇洗脱,从 70%甲醇中得到绿原酸D.用石油醚E.酸提碱沉法正确答案 :AC27.芦丁可与A.AlCl3 反应B.三氯化铁反应C.氯化锶反应D.锆盐反应E.硼氢化钠反应正确答案 :ABCD28.人参总皂苷中属于四环三萜皂苷元的是A.人参皂苷 RblB.人参皂苷 RcC.人参皂苷 ReD.人参皂苷 Rg1E.人参皂苷 Ro 正确答案 :ABCD29.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为A.为五色结晶B.多为有色固体C.游离醌类多有升华性D.小分子苯醌和萘醌类具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E.游离蒽醌能溶于醇,苯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成苷后易溶于热水和醇,难溶于苯等有机溶剂正确答案 :BCDE30.挥发油的通性是A.能随水蒸汽蒸馏B.与水不相混溶C.具有浓烈而特殊的气味D.能留下持久性的油渍E.易氧化变质正确答案 :ABCE31.离子交换树脂是大分子网状颗粒结构,在水溶液中可释放离子,与水溶液中化合物的离子进行交换,可分离的中药化学成分有A.氨基酸B.生物碱C.有机酸D.强心苷E.挥发油正确答案 :ABC32.提取分离香豆素可采用A.小分子香豆素用水蒸气蒸馏法B.碱溶酸沉法C.溶剂法D.色谱法E.酸溶碱沉法正确答案 :ABCE33.可以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成分是A.紫草素B.丹参醌甲C.异紫草素D.番泻苷E.茜草素正确答案 :AC34.根据结构母核分类,生物碱主要分为A.异喹啉类B.哌啶类C.莨菪烷类D.吲哚类E.有机胺正确答案 :ABCDE35.苷键构型确定方法为A.利用 KLYNE经验公式计算(分子旋光法)B.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端)基氢偶合常数(J),多数糖(甘露糖和鼠李糖例外)J=6-8Hz ,为β -构型, J=3-4Hz,为α构型C.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端)基氢偶合常数(J),J=6-8Hz 为α -构型, J=3-4Hz 为β- 构型D.应用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端)基碳与氢的偶合常数, J=160Hz 为β构型, J=170Hz为α- 构型E.应用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端)基碳与氢的偶合常数, J=160Hz 为α构型, J=170Hz为β=构型正确答案 :ABD36.氨基酸的检识试剂有A.茚三酮试剂B.吲哚醌试剂C.1,2- 萘醌-4- 磺酸试剂D.碱式硫酸酮试剂E.β- 萘酚试剂正确答案 :ABC37.下列哪些属于蒽醌类化合物A.茜草素B.大黄素C.葛根素D.丹参醌E.黄芩素正确答案 :AB38.黄芩苷具有的反应有A.Gibbs 反应B.Molish 反应C.HCI-Mg反应D.N8BH4反应E.SrCl2/NH3 反应正确答案 :ABCE。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活性及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活性及合成方法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d7a81463169a4517723a396.png)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活性及合成方法研究进展作者:陈利军王利平陈金拳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9年第15期[摘要]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是黄酮类化合物中有较高研究价值的一种,大量研究显示其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毒性低、安全性高、临床应用广等特点,在临床上可用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与恶性肿瘤等疾病,但因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合成效率低,合成方法复杂,分离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系统分析,主要从药理生物活性、合成方法及其作用机制对二氢黄酮进行系统的综述,旨在为今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与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二氢黄酮;药理活性;合成方法;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 R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5(c)-0028-04[Abstract] Flavanones are a kind of flavonoids which have higher research value.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lavanones have many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e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toxicity, high safety and wide clinical application, which can be used clinically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espiratory diseases, nervous system and malignant tumors. 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flavanones in clinic is greatly limited because of its low synthetic efficiency,complex synthetic methods and difficult separa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systematic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synthesis method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flavanones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lavanone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Flavanon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Synthesis; Mechanism二氢黄酮是黄酮C2-C3双键氢化后的衍生物,结构中带有羟基与甲氧基、甲基等活性基团。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b51b35e76294dd88d0d26bd0.png)
(4)黄酮苷元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 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易溶于稀碱液。 (5)黄酮类化合物的羟基糖苷化后,水溶性相应加大,而 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应减少。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 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吡啶等溶剂,难溶于乙醚、三氯 甲烷、苯等有机溶剂。 (6)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有酚羟基而呈酸性,故可溶 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中。 (7)有些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光(254nm或365nm)下呈不 同颜色的荧光,氨蒸汽或碳酸钠溶液处理后荧光更为明显。 (8)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铝盐、镁盐、铅盐或锆盐生成 有色的络合物。
双苯吡酮类 xanthones
黄烷-3-醇类flavan3-ols
异黄酮 isoflavones
二氢异黄酮 isoflavanones
查耳酮类 chalcones
二氢查耳酮 dihydrochalcones
橙酮类 (aurones)
高异黄酮类 (homoisoflavones)
一、性状
O
O
OH O O
实验证明均具有较强的保肝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急、
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中毒性肝损伤等疾病均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 • 儿茶素近年在欧洲也用作抗肝脏病毒性药物,可治疗脂 肪肝及四氯化碳引起的中毒性肝损伤有一定的效果。
(+)-儿茶素
(三)、抗炎作用
芦丁及其衍生物羟乙基芦丁、二氢槲皮素、橙皮 苷、甲基查耳酮等对于角叉菜胶,5-HT及PEG诱发 的大鼠足爪水肿、甲醛引发的关节炎及棉球肉芽肿 等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双黄酮类 双黄酮类较集中地分布于除松科以外的裸子植物 中,如银杏科、松科、杉科;蕨类植物中的卷柏 属植物中也有分布。
5.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5.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13098be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2.png)
第二节一、性状:1.形态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
2.旋光性苷元: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手性碳,具旋光性,其余无旋光性。
苷类:结构中引入糖分子,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颜色(2)各类黄酮类化合物颜色:黄酮、黄酮醇:灰黄~黄色查耳酮:黄~橙黄色异黄酮:微黄色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不显色花色苷及苷元的颜色随pH不同而改变pH 7红色pH=8.5紫色pH 8.5蓝色7二、溶解性:花色苷元(花青素)类虽系平面型分子,但2.黄酮苷: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难溶或不溶于苯、氯仿等非极性溶剂中。
多糖苷>单糖苷3-OH苷>7-OH苷三、酸碱性: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7,4’-二OH 7-或4’-OH 一般酚-OH 5-OH5%NaHCO35%Na2CO30.2%NaOH4%NaOH可用于提取、分离及鉴定2.碱性四、显色反应1.盐酸-镁粉反应: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显红~紫红色查耳酮、橙酮、儿茶素类:不显色浓盐酸显色样品醇溶液+ Mg 粉微热注意:花色素及部分橙酮、查尔酮等在单纯浓盐酸酸性下也会发生颜色变化。
★2.四氢硼钠反应:(专属性)二氢黄酮(醇):显红~紫红色其他黄酮化合物:不显色or 浓硫酸浓盐酸显色二氢黄酮甲醇液+2%NaBH 4甲醇液附:二氢黄酮类可与磷钼酸试剂反应呈棕褐色。
★3.铝盐:4.锆盐:试剂:2%二氯氧化锆甲醇溶液。
用途:鉴别黄酮3-OH 、5-OH 存在与否。
黄色,示有3-OH 、5-OH样品液+ 2%ZrOCl 2甲醇液2%枸橼酸甲醇液黄色不褪:示有3-OH 黄色褪去:示有5-OHOH加热干燥5.镁盐:试剂:1%醋酸镁甲醇溶液。
用途:区别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二氢黄酮(醇):天蓝色荧光黄酮(醇)、异黄酮:黄~橙黄~褐色荧光紫外灯下观察纸上滴加供试液+醋酸镁甲醇液氯化锶7.铅盐:例题:。
二氢黄酮的理化性质
![二氢黄酮的理化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84ce8d2c1c708a1284a442a.png)
来源:截止1997年,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二氢黄酮343个,二氢黄酮苷104个。
2001年至2003年期间发现新的二氢黄酮39个,新的二氢黄酮苷有15个。
2004年至2007年期间,分离得到新的二氢黄酮57个,新的二氢黄酮苷22个。
这些化合物主要从豆科、桃金娘科和爵床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主要特征:(1)黄酮的C2- C3双键消失;(2)C2是手性碳。
在天然产物中,绝大部分的二氢黄酮的B环都市朝向纸面内的为α构象,即为2S;相反,若B环朝向纸面外为β构象,即为2R。
合成:存在2’-羟基的查尔酮,在1-2%的酸或碱中室温过滤,则闭环生成相应的二氢黄酮。
若2’、6’位同时具有羟基,则可加速环合过程,如2’,6’-二羟基4’、5’,4-三甲基查尔酮在Ph2的溶液中即能闭环成相应的二氢黄酮,另一方面,查尔酮有3’位取代或有4-OH可抑制其环合反应。
光谱特征:UV:由于肉桂酰的双键饱和使羰基不能与B环共轭,带I的强度减弱并向短波方向移动而成为带II的肩峰或低强峰。
B环氧取代增加对紫外光谱改变不显著,带II(270-295nm)是强峰,它体现了苯乙酮衍生物的共轭吸收,5-OH使带II长波移动5-15nm。
H-NMR:特征质子,H-2 ,dd, δ5.0-5.5,J2,3cis=~5, J2,3trans=~11H-2 ,ddd, δ~2.8,J3,3=17, J2,3cis=~5, J2,3trans=~11 C-NMR:C-2 ,d, δ75.0-80.3, C-3 ,t, δ42.5-44.6C-4 ,s, a:δ188.6-194.6 b:δ195.0-198.0与黄酮类与黄酮醇类相比,在C核磁共振的中场区有两个sp3碳(C-2和C-3),羰基碳向低场位移约10ppm。
MS:特征碎片有【M-B环】+和【B环+H】离子,另外有A+.和【A.+H】+.CD:从400-200nm有四个Cotton效应出现,2S构型的Cotton 效应符号顺序为:(+)(300nm,n→π*)(-)(280-290nm)(+)(245-270nm)(-)(225-240nm)2R构型的Cotton效应则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
截止1997年,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二氢黄酮343个,二氢黄酮苷104个。
2001年至2003年期间发现新的二氢黄酮39个,新的二氢黄酮苷有15个。
2004年至2007年期间,分离得到新的二氢黄酮57个,新的二氢黄酮苷22个。
这些化合物主要从豆科、桃金娘科和爵床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主要特征:
(1)黄酮的C2- C3双键消失;(2)C2是手性碳。
在天然产物中,绝大部分的二氢黄酮的B环都市朝向纸面内的为α构象,即为2S;相反,若B环朝向纸面外为β构象,即为2R。
合成:
存在2’-羟基的查尔酮,在1-2%的酸或碱中室温过滤,则闭环生成相应的二氢黄酮。
若2’、6’位同时具有羟基,则可加速环合过程,如2’,6’-二羟基4’、5’,4-三甲基查尔酮在Ph2的溶液中即能闭环成相应的二氢黄酮,另一方面,查尔酮有3’位取代或有4-OH可抑制其环合反应。
光谱特征:
UV:由于肉桂酰的双键饱和使羰基不能与B环共轭,带I的强度减弱并向短波方向移动而成为带II的肩峰或低强峰。
B
环氧取代增加对紫外光谱改变不显著,带II(270-295nm)
是强峰,它体现了苯乙酮衍生物的共轭吸收,5-OH使带II
长波移动5-15nm。
H-NMR:
特征质子,H-2 ,dd, δ5.0-5.5,J2,3cis=~5, J2,3trans=~11
H-2 ,ddd, δ~2.8,J3,3=17, J2,3cis=~5, J2,3trans=~11 C-NMR:
C-2 ,d, δ75.0-80.3, C-3 ,t, δ42.5-44.6
C-4 ,s, a:δ188.6-194.6 b:δ195.0-198.0
与黄酮类与黄酮醇类相比,在C核磁共振的中场区有两
个sp3碳(C-2和C-3),羰基碳向低场位移约10ppm。
MS:特征碎片有【M-B环】+和【B环+H】离子,另外有A+.
和【A.+H】+.
CD:从400-200nm有四个Cotton效应出现,2S构型的Cotton 效应符号顺序为:(+)(300nm,n→π*)(-)
(280-290nm)(+)(245-270nm)(-)(225-240nm)
2R构型的Cotton效应则相反。
参考文献:
1、黄铜化学/张培生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0
2、天然产物化学/徐任生主编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