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黄酮醇类和其他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30215b7240c844769eaeec9.png)
3 O 二氢异黄酮
O 查耳酮
O2
3 O 异黄酮 O
O 苯骈色酮
1 O2
3 4 O 二氢黄酮
O
黄烷类 O
花青素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由葡萄糖分别经莽草酸途径和乙酸-丙二 酸途径生成对羟基桂皮酸和三分子乙酸, 合成查耳酮,再经过查耳酮异构酶的作用 形成二氢黄酮。二氢黄酮再在各种酶的作 用下衍变为各类黄酮。
HO
O
Oglc
O 甘草苷(liquiritin),具有溃疡抑制作用
柚皮素(Naringenin):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柚(Citrus paradisi Macfadyen)的果实;具有抗菌, 抗炎, 抗癌,解痉 和利胆作用.
结构式:
HO
O
OH
OH O
4.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ols)
1 O2
葛根总黄酮具有扩冠、增加冠脉流 量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大豆素具有类似罂粟碱的解痉作用。 大豆苷、葛根素及大豆素均能缓解 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HO
O
O
化合物名称 取代基
大豆素 OH 大豆苷
葛根素
7,4'-二OH
4'-OH, 7-glc 7,4'-二OH,8-C-glc
7.二氢异黄酮类
O2
新红花苷(neo-carthamin)(无色) 氧化酶
SO2
HO
O
OH
O Oglc O
醌式红花苷(红色)
红花在开花初期,花冠呈淡黄色;开花中期,花冠呈深黄色;开 花后期或采收干燥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氧化成红色。
6.异黄酮类 (isoflavones)
O2
3 O
(整理)情景2黄酮类
![(整理)情景2黄酮类](https://img.taocdn.com/s3/m/086cde2a650e52ea55189865.png)
第二章黄酮类化合物一、名词解释:1、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2、交叉共轭体系:两个双键互不共轭。
但分别与第三个双键共轭所形成的体系。
3、查耳酮:开环的黄酮4、花色素:是一类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色原烯的衍生物。
5、异黄酮:3 –位苯基黄酮6、二氢黄酮:还原型黄酮7、黄酮醇类:B环与色原酮环C2位相连接,C环为γ吡喃酮环。
8、黄酮苷类:与糖结合的黄酮。
9橙酮类:五元环酮10、盐酸—镁粉反应:鉴定黄酮类化合物,将试样溶于甲醇或乙醇中,加入少许镁粉振摇,再加几滴浓盐酸呈色。
11、锆盐—枸椽酸反应:鉴定3 –或5- OH黄酮,黄色。
12、SbCl5反应:鉴定查耳酮13、氨性氯化锶反应:鉴定3‘4’邻二OH黄酮二、填空题:14、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环,通过链相连,具有基本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
在植物体内主要以的形式存在,少数以的形式存在。
因这一类化合物大都呈色,且具有基团,故称黄酮。
生理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如和作用。
15、游离的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性固体。
16、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结构中是否存在有关。
17、色原酮本身色,但在2—位上引入基后就有颜色。
18、黄酮类化合物在7—位或4—位引入基团,使颜色加深。
19、如果氢化,则中断,故二氢黄酮醇色。
20、异黄酮的共轭体系被,故呈色。
21、查耳酮分子中存在结构,故呈色。
22、花色素的颜色随改变。
一般时显红色,时显蓝色,时显紫色。
23、橙酮分子中存在结构,故呈色。
24、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中,可溶于、及中。
25、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分子呈平面型,它在水中溶解的程度非平面型分子。
例如二氢黄酮在水中溶解大于黄酮。
26、花色素因以形式存在,具有的通性,故水溶性。
27、黄酮苷元分子中引入甲基后,水溶性,引入甲基越多,其水溶性越。
28、黄酮苷元分子中引入羟基后,水溶性增,引入羟基越多,其水溶性越。
而羟基甲基化后,其水溶性。
29、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而显酸性,其酸性强弱顺序为:7、4‘位>7-位>6-位>5 –OH,3-位<6-位,3‘-位<7-位,4‘-位>6-位。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之黄酮类化合物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之黄酮类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23ee5505eefdc8d376ee32fe.png)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之黄酮类化合物如何用UV法鉴别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查耳酮?答:带Ⅰ是桂皮酰基产生的,在300~400nm270nm处;带Ⅱ是苯甲酰基产生上的,在220~2800nm处。
带Ⅰ、带Ⅱ两峰皆强的有:黄酮:带Ⅱ峰位高,带Ⅰ峰位低,且在<350nm处。
黄酮醇:带Ⅱ峰位高,带Ⅰ峰位低,且在>350nm处。
查耳酮:带Ⅰ峰位高;带Ⅱ峰位低。
带Ⅰ为主峰、带Ⅱ较弱有:二氢黄酮:带Ⅱ峰位>270nm。
二氢黄酮醇:带Ⅱ峰位>270nm。
异黄酮:带Ⅱ峰位<270nm。
黄酮类的酸碱性黄酮的酚羟基酸性由强到弱顺序是:7,4′-二羟基>7-或4′—OH>一般酚羟基>5-OH黄酮类的显色反应:还原反应:1.盐酸-镁粉反应:一般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成分在乙醇或甲醇溶液中可被还原成红色至紫红色,个别的显蓝或绿色(如7、3′、4′-三羟基二氢黄酮)。
而异黄酮不显色。
此反应可用于鉴识黄酮类化合物,也可鉴识某提取物或提取液中是否含有上述黄酮类成分。
2.四氢硼钠(钾)反应:二氢黄酮的专属性反应,生成红-紫红色,而其它类不显色,故可用于鉴别。
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铝盐和乙酸铅(有5羟基4酮、3羟基4酮和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显阳性);碱式乙酸铅一般的酚类均可生成沉淀。
锆-枸橼酸反应:3羟基4酮的比5羟基4酮的稳定。
区别黄酮与黄酮醇。
乙酸镁甲醇溶液: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可显天蓝色荧光。
氨性氯化锶: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显阳性。
三氯化铁:有酚羟基的显阳性。
硼酸显色:有5羟基4酮、2′-羟基查耳酮类的呈亮黄色。
碱性试剂显色:二氢黄酮在碱性中可变成查耳酮而显色;有邻二酚羟基的、3、4′-二羟基的黄酮在碱性中不稳定;黄酮醇类在碱性中呈黄色,在空气中再变棕色。
如何用色谱法鉴别黄酮类化合物?1.纸色谱(pc):适用于分离各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苷类混合物。
混合物的鉴定常采用双向色谱法。
黄酮类化合物显色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显色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f17860ad844769eae109ed48.png)
3、氨性氯化锶反应(SrCl2): 在氨性甲醇溶液中,可与分子中具
有邻二酚羟基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 生成绿色~棕色乃至黑色沉淀。
4、三氯化铁反应: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含有游 离酚羟基,与三氯化铁水溶液或醇 溶液可产生阳性反应,呈现颜色; 当含有氢键缔合的酚羟基时,颜色 更明显。
(三)硼酸显色反应 在无机酸或有机酸存在条件下,5-羟基
黄酮及2’-羟基查耳酮可与硼酸反应,呈 亮黄色。
在草酸存在下,显黄色并带绿色荧光。 在枸橼酸丙酮存在条件下,只显黄色而
无荧光。
(四)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在日光及紫外光下,通过纸斑反应,观 察样品用氨蒸气和其他碱性试剂处理后 的颜色变化的情况。
二氢黄酮类可转变为查耳酮类化合物, 显橙~黄色。
O
OH
2、锆盐—枸橼酸反应:
多用2%二氯氧化锆(ZrOCl2)甲醇 溶液。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游离 的3-或5-OH存在时,均可反应生成 黄色的锆络合物。
3-OH, 4=O 锆盐
2%枸黄色不褪 黄色褪去
样品0.5-1mg 10ml甲醇溶
2%枸橼酸甲醇液 观察颜色
1ml2% ZrOCl2 黄色
(一)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
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 酮醇类化合物显橙红~紫红色,少数显紫 ~蓝色,B环有-OH或OCH3取代时,颜色 随之加深。查耳酮、橙酮、儿茶素类不 显色。异黄酮类一般不显色。
花色素及部分查耳酮、橙酮等在单 纯浓盐酸酸性条件下颜色也会发生 变化,故须先做空白对照。
2、四氢硼钠(钾)反应:
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 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与二氢黄酮 类化合物产生红~紫色。其它黄酮类 化合物均不显色。
黄酮类化合物知识题
![黄酮类化合物知识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1a06b3172ded630a1cb633.png)
C.黄酮醇3-OH D.邻二酚羟基
12、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发生最强吸附作用时,应在______中。
A.85%乙醇B.酸水
C.水D.15%乙醇
13、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在甲醇溶液中加入NaOMe诊断试剂,峰带Ⅰ红移动40-60nm,强度不变或增强说明有______。
A.黄烷醇B.异黄酮
C.查耳酮D.橙酮
E.二氢黄酮
4、下列化合物中难溶解于水的是______。
A.黄酮醇B.二氢黄酮醇
C.查耳酮D.黄酮
E.二氢黄酮
5、中药槐米中的主要成分______
A.可用水进行重结晶B.能发生Molish反应
C.可用碱溶解酸沉法提取D.槲皮素
E.芦丁
6、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方法有______
4、对黄酮醇类化合物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来说,可用()显色反应进行区分。
5、下列化合物混合在一起,现用Sephadex-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请写明它们的流出顺序为:()>()>()>()>()>()
AB
C D
EF
6、花青素类化合物的颜色随pH不同而不同,一般呈在pH<7的条件下呈现()色,在pH为8.5的条件下呈现()色,在pH>8.5的条件下呈现()色。
A.黄酮醇B.黄酮
C.二氢黄酮类D.异黄酮类
3、在5%NaHCO3水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化合物是______。
A.3,5,7-三羟基黄酮B.7,4′-二羟基黄酮
C.3,6,-二羟基花色素D.2′–OH查耳酮
4、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不同位置的取代羟基,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
A.6-OH B.3-OH C.5-OH D.7-OH
3、黄酮分子中引入7,4’-位羟基,促进电子位移和重排,使其颜色加深。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简答答案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简答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b306f65022aaea998f0f28.png)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2分,共10分)1、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植物化学分类:植物生物化学,中成药成分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及植物药品化学。
植物生物化学研究一次代谢产物。
中成药成分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及植物药品化学研究二次代谢产物。
3、二次代谢:以一次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为原料(前体),经不同途径进一步合成的过程叫二次代谢4、次级代谢产物:二次代谢产生的结构千变万化,千奇百怪,绚丽多姿的化学物质,包括生物碱、萜类等化学物质。
作用是维持植物的特性与特征,是重要的药物资源5、pH梯度萃取法: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与有机溶剂中进行分配的方法,使酸性、碱性、中性及两性物质得以分离。
6、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等,与另一非糖物质(称为苷元或糖苷配基)通过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与苷元脱水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7、苷的双相水解:对于那些苷元对酸不稳定的苷,为了获得原苷元可采取双相水解的方法,即在水解溶液中加入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如苯等,使水解后的苷元立即进入有机相,避免苷元长时间与酸接触。
8、原生苷与次生苷:原生苷指未经水解的苷;次生苷指原生苷由于水解或酶解,部分糖降解时所生成的苷9、苯丙素化合物:苯环与三个直链碳连在一起为单元(C6~C3)构成的化合物。
分为苯丙酸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10、萜类化合物:凡由甲戊二羟酸(MVA)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 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11、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甲戊二羟酸是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最关键前体,焦磷酸异戊烯酯(IPP)及DMAPP数生物体内的“活性的异戊二烯”,在生物合成中起延长碳链的作用12、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都是由异戊二烯衍变而来,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或衍生物,并以是否符合异戊二烯法则作为判断萜类物质的一个重要原则。
13、三萜皂苷:由三萜皂苷元和糖组成,常见的苷元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14、甾体皂苷:具有螺甾烷类化合物结构母核的一类皂苷15、溶血指数: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解的最低皂苷浓度16、强心苷: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由强心苷元和糖缩合而产生的一类苷17、生物碱:生物碱是含有负氧化态氮原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存在于生物有机体中的环状化合物18、两性生物碱:具酚羟基或羧基的生物碱称为两性生物碱,这些生物碱既可溶于酸水,也可溶于碱水溶液,但在pH8~9时溶解性最差,易产生沉淀。
黄酮类化合物2 (2)
![黄酮类化合物2 (2)](https://img.taocdn.com/s3/m/2b5f7e094b73f242336c5f46.png)
二氢槲皮素
二氢桑色素
黄柏叶中具有抗癌活性的黄柏素-7-O-葡萄糖苷 也属于二氢黄酮醇类。
OH
黄柏素-7-O-葡萄糖苷
glc
O
O OH OH O
OH
5、异黄酮类
• 异黄酮类母核为3-苯基色原酮的结构,即B环 连接在C环的3位上。
异黄酮类 (Isoflavanone)
5、异黄酮类
• 豆科植物葛根中所含有的大豆素、大豆苷、大 豆素-7,4’-二葡萄糖苷、葛根素和葛根素木糖 苷均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
HO
6 5 4 7 1
O
3
2' 2
CH O
1' 6'
3'
OH OH
4' 5'
硫磺菊素
10、花色素类
结构特点是基本母核的C环无羰基,1位 氧原子以( )盐形式存在。
黄芩苷
OH
2、黄酮醇类
• 黄酮醇类在黄酮基本母核的3位上连有羟基或 其他含氧基团。
O OH O
黄酮醇(flavonol)
2、黄酮醇类
• 常见的黄酮醇及其苷类有山柰酚、槲皮素、杨 梅素、芦丁等。 OH
HO O OH OH O OH
HO
O OH OH O
OH OH
山柰酚
OH
杨梅素
HO O OR OH O
甘草素 甘草苷
R=H R=glc
4、二氢黄酮醇类
• 二氢黄酮醇是黄酮醇类的2、3位被氢化的黄酮 类化合物,而且常与相应的黄酮醇共存于同一 植物中。
O OH O
二氢黄酮醇类 (Flavanonols)
4、二氢黄酮醇类
如满山红叶中的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共存,桑 枝中的二氢桑色素和桑色素共存。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8ddf3872f46527d3240ce03e.png)
三 链 分 构 碳 部 结
O OH O
O OH O
O O
续表:
+ O OH
3' 2 2' OH 1' 1 6 5 3 4
花 素 色 类 (anthocyanidins)
7
查 酮 耳 类 (chalcones)
6'
O OH
O
1 2 3
橙 酮 类 (噢 弄类 ) 口 (aurones) 4 黄 烷 -3,4-二 醇 类 Flavan-3,4-diols 双苯吡酮类 口山 酮 类 Xa nt hones
黄 类 合 的 要 构 型 酮 化 物 主 结 类
名称 黄 类 酮 (flavones) 二 黄 类 氢 酮 (flavanoes) 异 酮 黄 类 (isoflavones)
三碳链部分结构
O O O O O O
名称 黄 醇 酮 类 (flavonol) 二 黄 醇 氢 酮 类 (flavanonols) 二 异 酮 氢 黄 类 (isoflavanones)
芦丁、橙皮苷、d-儿茶素等有Vit P样作用,能降低血管脆性 及异常的通透性,可用作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剂。
HO
O
O
OH OH
r ut inos e
OH r ut inos e O O O CH3
OH O 芦丁 rutin
OH O
橙皮苷 hesperidin
芦丁、槲皮素、葛根素、立可定等均有明显的扩冠作用。
4.镁盐:Mg(OAc)2甲醇溶液,常在纸上进行 Mg(OAc)2 二氢黄酮(醇类) 天兰色荧光 Mg(OAc)2 黄酮(醇)、异黄酮 黄~橙黄~褐色
★5. 氯化锶反应:在氨性甲醇液中反应 SrCl2 邻二酚OH黄酮 绿色~棕色乃至黑色
黄酮的检测方法和理化性质
![黄酮的检测方法和理化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265c42c10722192e4436f637.png)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黄酮的检测方法和理化性质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黄酮类化合物理化性质不论在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面还是在其结构测定的研究方面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显色反应都发挥着谱学技术所替代不了的作用。
下面仅就其与分离和结构测定密切相关的性质进行简要介绍。
一、性状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
游离的各种苷元母核中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族光性外其余则无光学活性。
苷类由于在结构中引入糖的分子故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OH、OCH3等的种类、数目以及取代位置有关。
以黄酮为例其色原酮部分原本元色但在2位上引入苯环后即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
因而显现出颜色。
一般情况下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显灰黄黄色。
查耳酮为黄橙黄色而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因不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或共轭链短故不显色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或显微黄色异黄酮。
显然在上述黄酮、黄酮醇分子中尤其在7位及4’位引入OH及OCH3等助色团后则因促进电子移位、重排而使化合物的颜色加深。
但OH、OCH3引入其他位置则影响较小。
花色素及其苷元的颜色随pH不同而改变一般显红 pH 7、紫pH 85蓝 pH 85等颜色。
二、溶解性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和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一般游离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醋酸乙酯、乙醇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水溶液中。
其中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平面性强的分子因分子与分子间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性分子。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确定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0cbd574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2.png)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确定一、结构与分类根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联接位置以及三碳链是否成环可将黄酮类化合物分为:1.黄酮类2.黄酮醇类:黄酮基本母核的3位含有羟基或其他含氧基团。
3.二氢黄酮类:黄酮或黄酮醇类的C2、C3位双键被氢化。
4.异黄酮类5.查耳酮类:三碳链(C环)不成环,其2′-羟基衍生物是二氢黄酮的同分异构体,二者可以转化。
6.花色素类:是一类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色原烯衍生物。
是形成植物蓝、红、紫色的色素。
二、理化性质(一)性状2.旋光性:黄酮苷由于在结构中引入糖分子,故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3.颜色:与交叉共轭体系的有无及助色团(羟基、甲氧基)的数目、类型以及位置有关:黄酮、黄酮醇:灰黄—黄色;查耳酮:黄—橙黄色二氢黄酮及醇:不显色;异黄酮:浅黄色7位及4′位引入-OH及-OCH3等助色团后,因促进电子移位,使化合物颜色加深,如果其他位置引入助色团则影响较小。
联想:二氢=二清=双清,清除颜色,所以没有颜色。
(二)溶解性1.游离黄酮类: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水中,不溶或难溶于水中。
花色素>二氢黄酮(醇)/异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离子型的花色素类虽然是平面型结构,但以离子形式存在,有盐的通性,溶解度大2.黄酮苷类:易溶热水、甲乙醇,难溶于亲脂性溶剂(三)酸碱性1.酸性: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
7,4′-二羟基>7或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2.碱性:黄酮类分子中氧原子有未共用电子对,表现出微弱的碱性。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浓硫酸中生成的盐,常常表现出特殊的颜色,可用于鉴别。
黄酮类可以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沉淀。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的UV光谱特征
![中药化学:黄酮类化合物的UV光谱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0952055998fcc22bdd10d73.png)
几种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UV光谱特征结构类型峰带II(nm)峰带I(nm)峰型特征黄酮240~280 304~350黄酮醇(3-OH游离)240~280 352~385 黄酮醇(3-OH取代)240~280 328~357 峰型相似,强度相等,但带I波长不同。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270~295 300~330 肩峰异黄酮类245~270 310~330 肩峰带II相似,为主峰;带I很弱,为肩峰。
查耳酮类 220~270 次强峰I a 340~390,I b 300~320 橙酮类 220~270 次强峰I a 370~430,I b 280~310带I很强,为主峰;带II较弱,为次强峰。
黄酮和黄酮醇类化合物加入诊断试剂前后的UV 光谱及结构特征试剂带Ⅱ(nm )带Ⅰ(nm ) 结构特征 甲醇240-280nm304-385 nm304-350 nm ,黄酮 328-357 nm ,3-OR 352-385 nm ,3-OH两峰强度基本相同; 具体位置与母核上-OH, -OCH 3等电负性取代基有关; 电负性取代基越多,越红移红移40~60 nm 强度不降示有4′-OH 红移50~60 nm 强度下降示有3-OH ,无4′-OH A 环有取代, 红移小,无意义320-330 nm 有吸收示有7-OH ,成苷后消失 甲醇钠吸收谱图随时间延长而衰退示有对碱敏感的取代结构,易氧化破坏,如3,4′-,3,3′,4′-,5,6,7-,5,7,8-,5,3′,4′-羟基,等红移5~20 nm示有7-OH未熔融醋酸钠 在长波一侧有明显肩峰 示有4′-OH ,但无3-及/或7-OH熔融醋酸钠红移40~65 nm 强度下降示有4′-OH吸收谱图随时间延长而衰退 有对碱敏感的取代结构(同上)红移12~30 nm示B 环有邻二酚羟基 醋酸钠/硼酸红移5~10 nm示A 环有邻二酚羟基 (不包括5,6-位) AlCl 3/HCl 图谱与AlCl 3图谱相同 示结构中无邻二酚羟基 AlCl 3/HCl 图谱与AlCl 3图谱不同示结构中可能有邻二酚羟基 紫移20 nm示B 环有邻三酚羟基 紫移30~40 nm 示B 环有邻二酚羟基紫移50~65 nm示A 、B 环均可能有邻二酚羟基AlCl 3/HCl 图谱与MeOH 图谱相同 示无3-OH 及/或5-OH AlCl 3/HCl 图谱与MeOH 图谱不同示可能有3-OH 及/或5-OH 红移17~20 nm示有5-OH ,且有6-含氧取代示红移35~55 nm 示只有5-OH ,无3-OH 红移50~60 nm 示有3-OH ,或3,5-二OH三氯化铝及 三氯化铝/盐酸红移60 nm示只有3-OH。
卫生资格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重点考点试题及答案 (11)
![卫生资格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重点考点试题及答案 (11)](https://img.taocdn.com/s3/m/a03c10f52af90242a995e50e.png)
卫生资格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重点考点试题及答案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80分)1、下列溶剂极性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乙醇>丙酮>乙醚>氯仿B、苯>丙酮>乙酸乙酯>乙醚C、丙酮>氯仿>四氯化碳>二氯化碳D、甲醇>氯仿>丙酮>苯E、乙醇>丙酮>氯仿>乙醚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溶剂极性大小的排序。
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2、痰饮证胸胁支满,宜选方()A 苓桂术甘汤B 真武汤C 五苓散D 小青龙汤E 五皮散答案:A(答案分析:痰饮证胸胁支满为中阳不足之痰饮的症状表现。
治当苓桂术甘汤。
)3、酸味药的作用是(D)A.行气导滞B.活血化瘀C.止咳平喘D.收敛固涩4、既能回阳救逆又能散寒止痛的是A、干姜B、肉桂C、吴茱萸D、附子E、小茴香答案: D解析:附子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5、川牛膝与怀牛膝功效的主要不同点是(E)A.川牛膝偏清上部火热,怀牛膝偏清下部湿热B.川牛膝偏补肝肾,怀牛膝偏祛风湿C.川牛膝偏于活血通经,牛膝偏于利尿通淋D.川牛膝偏于强腰膝,怀牛膝偏于活血通经E.以上都不是6、.枇杷叶去毛的原因是(B)A.绒毛中含有致咳的成分B.绒毛可直接刺激咽喉引起咳嗽C.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D.增强清肺止咳的作用7、以下哪个方剂的功用是祛风化痰、通络止痉A、小活络丹B、独活寄生汤C、羌活胜湿汤D、牵正散E、大秦艽汤答案: D解析:牵正散【功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8、具有调补心肾,涩精止遗作用的方剂是()A金锁固精丸 B桑螵蛸散 C缩泉丸 D肾气丸 E水陆二仙丹答案:B9、酸枣仁汤中配伍川芎的主要用意是A、行气滞、化瘀血B、祛瘀血、止疼痛C、调肝血、疏肝气D、祛风邪、止头痛E、祛风邪、止痹痛答案: C解析:酸枣仁汤组方中:川芎伍枣仁,辛散与酸收并用,具养血调肝之妙,为佐药。
10、蟾酥的内服剂量是A、0.03~0.05gB、0.015~0.03gC、0.02~0.025gD、0.01~0.015gE、0.15~0.3g答案: B解析:蟾酥有毒,内服要注意不可过量,其内服剂量为0.015~0.03g。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化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dbd0daf6c5da50e2534d7f6a.png)
O
双苯吡酮类( 酮类) (xanthones)
OH
黄烷-3-醇类 (flavan-3-ols)
一、 概述
O
O
O
异黄酮类 (isoflavones)
O
二氢异黄酮类 (isoflavanones)
OH
O
查耳酮类 (chalcones)
一、 概述 OH
O CH
二氢查耳O 酮类
O 橙酮类(噢 类)
(dihydrochalcones) (aurones)
一、 概述
8
7 6
5
色原酮
1
O2
3 4
O
8
7
1
2'
O2
1'
6 5
3
6'
4
O
2- 苯 基 色 原 酮
3' 4'
5'
8
7
1
2'
O2
1'
6 5
3
6'
4
O
C 6 -C 3 -C 6
3' 4'
5'
一、 概述
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联接位置( 2-或3-位) 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重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 物分类如下所示。
双糖类:
槐糖(glc 1→2 glc)、龙胆二糖(glc 1→6 glc)、 芸香糖(rh 1→6 glc)、新橙皮糖(rh 1→2 glc)、 刺槐二糖(rh 1→6 gal)等。
一、 概述
叁糖类:
龙胆三糖(glc 1→6 glc 1→2 glc 1→2 glc)等。
酰化糖类:
黄酮类化合物综述
![黄酮类化合物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f62b73b581b6bd97f19eabe.png)
HO O OH
HO
O OH
OH
O
OH
O
芹菜素
木犀草素
11
1、黄酮类
天然黄酮A环的5、7位几乎同时带有羟基,而B环常常在4′ 位有羟基或甲氧基,3 ′位有时也有羟基或甲氧基。
黄酮苷主要为C-O-C键的糖苷,其中有生理功能的大部分 是C7位的糖苷,也有以C-C键项链的,前者易水解,后者 较稳定。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被子植物中的蔷薇科、芸香 科、豆科、杜鹃花科、菊科、姜科等70余科植物中。 陈皮中的橙皮苷及甘草中的甘草苷均为二氢黄酮化合物。
HO
O O olg
O
甘草苷
19
5、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
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存在于裸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姜科的 少数植物中,常与相应的黄酮醇类存在于同一植物体中。 水飞蓟中的水飞蓟素具有较强的保肝作用,临床上用于治 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代谢中毒性肝损伤等,取得了 较好的成果 O H
槐花米、紫苑、银杏叶、高 良姜 槐花蜜、荞麦叶、桑 椹子 问荆、棉叶 满山红叶、贯叶连桥 满山红叶 高良姜、银杏叶 问荆 满山红叶 桑枝 腊梅花 人参 14
3、双黄酮类化合物
双黄酮是由两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生成的二聚物。集中分 布于除松科以外的槐子植物中,尤以银杏纲为普遍,蕨类 植物的卷柏属中亦存在。
HO O H CH2OH CH2OH O H OH H OH O OH
水飞蓟素
20
6、异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C2上的苯基转移到C3的化合物为异黄酮。主要分布于被子植物 中,以豆科蝶形花亚科和鸢尾科植物中较多。 豆科植物葛根中所含的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4′,7-二葡萄糖苷、葛 根素和7-木糖葛根素等均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
卫生资格考试中药学中级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试题精选及答案 (18)
![卫生资格考试中药学中级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试题精选及答案 (18)](https://img.taocdn.com/s3/m/8b457cd8a6c30c2258019e37.png)
卫生资格考试中药学中级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试题精选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80分)1、下列各药均有清热利咽作用,其中何药兼能治疗热毒痰火郁结A、山豆根B、板蓝根C、胖大海D、射干E、马勃答案: D解析:射干应用:1.咽喉肿痛。
为治咽喉肿痛常用之品。
主治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
2.痰盛咳喘。
2、明确提出“十剂”名称的医家是()A 陈藏器B 赵佶C 张仲景D 成无己E 徐思鹤答案:D3、代赭石与磁石的共同功效是A、平肝潜阳,降逆平喘B、疏肝解郁,重镇降逆C、平肝潜阳,凉血止血D、平肝疏肝,祛风明目E、平抑肝阳,清热利尿答案: A解析:代赭石与磁石二药共同功效:平肝潜阳、降逆平喘,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及气逆喘息之证。
4、温脾汤的辨证要点是()A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B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C腹痛拒按,便秘,舌燥,苔黄,脉沉有力D腹痛便秘,手足厥冷,苔白,脉沉紧E腹痛便秘,苔黄,脉实有力答案:A5、天然存在的萘醌类化合物为A、黄色或橙色的结晶体B、黄色或橙色的粉末C、橙色或橙红色的结晶D、橙色或橙红色的粉末E、黄绿色结晶答案: C解析:天然存在的大多为α-萘醌类衍生物,多为橙色或橙红色结晶,少数呈紫色。
6、治疗外感温燥证,下列处方中宜选用的方剂是A、麻黄汤B、桂枝汤C、桑杏汤D、杏苏散E、桑菊饮答案: C解析:桑杏汤主治外感温燥证。
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
7、善治脾肺气阴两虚,属于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的药物是A、人参B、党参C、西洋参D、太子参答案: D解析:应用:脾肺气阴两虚证。
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
宜用于热病之后,气阴两亏,倦怠自汗,饮食减少,口干少津,而不宜温补者。
8、环烯醚萜类难溶于A、水B、甲醇C、乙醚D、乙醇E、正丁醇答案: C解析: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易溶于水和甲醇,可溶于乙醇、丙酮和正丁醇,难溶于氯仿、乙醚和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
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部分)
![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63b0b2316c85ec3a87c2c5b8.png)
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部分)一、颜色反应的对比(一)、三萜类的颜色反应1反应将样品溶于乙酸酐中,加浓硫酸-乙酸酐(1:20)数滴,可产生黄→红→紫→蓝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
2反应将样品的氯仿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20%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或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干燥后60℃~70℃加热,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多种颜色。
3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三氯乙酸乙醇溶液,加热至100℃,呈红色,逐渐变为紫色。
4反应将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在硫酸层呈现红色或蓝色,氯仿层有绿色荧光出现。
5反应将样品溶于冰乙酸中,加乙酰氯数滴及氯化锌结晶数粒,稍加热,则呈现淡红色或紫红色。
(二)、甾体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1反应将样品溶于氯仿中,加浓硫酸-乙酸酐(1:20)数滴,可产生红→紫→蓝→绿→污绿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
也可将样品溶于冰乙酸,加试剂产生同样的反应。
2反应将样品的氯仿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20%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干燥后60℃~70℃加热,样品斑点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多种颜色。
3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三氯乙酸乙醇溶液,加热至60℃,呈红色,逐渐变为紫色。
4反应将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在硫酸层呈现红色或蓝色,氯仿层有绿色荧光出现。
5反应将样品溶于冰乙酸中,加乙酰氯数滴及氯化锌结晶数粒,稍加热,则呈现淡红色或紫红色。
二、强心苷的颜色反应117位上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甲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上的双键移位产生C22活性亚甲基,能与活性亚甲基试剂作用而显色。
乙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不能产生活性亚甲基,无此类反应。
所以,利用此类反应可区别甲、乙型强心苷。
(1)反应:又称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反应。
取样品1~2,溶于吡啶2~3滴中,加3%亚硝酰铁氰化钠溶液和2氢氧化钠溶液各1滴,反应液呈深红色并渐渐退去。
(2)反应:阳性反应是反应液呈紫红色。
(3)反应:又称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反应。
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
![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af26f0c780eb6294dd886c4c.png)
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部分)一、颜色反应的对比(一)、三萜类的颜色反应1.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将样品溶于乙酸酐中,加浓硫酸-乙酸酐(1:20)数滴,可产生黄→红→紫→蓝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
2.Kahldenberg反应将样品的氯仿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20%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或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干燥后60℃~70℃加热,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多种颜色。
3.Rosen-Heimer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三氯乙酸乙醇溶液,加热至100 ℃,呈红色,逐渐变为紫色。
4.Salkowski反应将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在硫酸层呈现红色或蓝色,氯仿层有绿色荧光出现。
5.Tschugaeff反应将样品溶于冰乙酸中,加乙酰氯数滴及氯化锌结晶数粒,稍加热,则呈现淡红色或紫红色。
(二)、甾体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1.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将样品溶于氯仿中,加浓硫酸-乙酸酐(1:20)数滴,可产生红→紫→蓝→绿→污绿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
也可将样品溶于冰乙酸,加试剂产生同样的反应。
2.Kahldenberg反应将样品的氯仿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20%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干燥后60℃~70℃加热,样品斑点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多种颜色。
3.Rosen-Heimer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三氯乙酸乙醇溶液,加热至60 ℃,呈红色,逐渐变为紫色。
4.Salkowski反应将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在硫酸层呈现红色或蓝色,氯仿层有绿色荧光出现。
5.Tschugaeff反应将样品溶于冰乙酸中,加乙酰氯数滴及氯化锌结晶数粒,稍加热,则呈现淡红色或紫红色。
二、强心苷的颜色反应1.C17位上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甲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上的双键移位产生C22活性亚甲基,能与活性亚甲基试剂作用而显色。
乙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不能产生活性亚甲基,无此类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代基 常见: -OH :
成苷的糖 (一)、单糖类 1、D-glucose ( D-glc) D-glucaronic acid (DgluA) 2、鼠李糖 L-Rhamnose (L-Rha) 3、半乳糖 D-galactose (D-Gal) 4、甘露糖 D-mannoe (D-Man) 5、阿拉伯糖 L-Arabinose (L-Ara) 6、木糖 D-xylose (D-Xyl) (二)、双糖类 槐糖 sophorose (glc 12 glc) 芸香糖 rutinose (rha 1 6 glc) 龙胆二糖 (glc 1 6 glc)
O
芹菜素
黄芩苷
黄酮醇
flavonol :占总数 1/3 C环(C3 - OH)
HO O OH
HO OH O OH
OH OH O
OH O
OR
山柰酚
槲皮素 R=H 芦丁 R=芸香糖基
二氢黄酮
flavanones :C环(C2 - C3)无双键
RO OH O OCH3
HO O OR
OH
O
O
橙皮素
R=H
定位母核碳原子的编号
HO H 6 5
7
4
OH 1 2 ' O 3 ' 2 1 CH OH H ' 4 3 6' 5' O
'
硫磺菊素
花色素
anthooganidins : C环上无羰基,但C环O原子是阳离子状态
HO
O+
R1
OH
R2
OH
矢车菊苷元
飞燕草苷元 天竺葵苷元
R1=OH
R1=R2=OH R1=R2=H
R2=H
黄烷醇
flavan–3–ols : C环上无羰基
HO H OH OH OH H
O
OH
儿茶素
黄烷-3,4-二醇类 (无色花色素类)
R1
HO O
OH OH R2
OH
OH
无色矢车菊素 R1=OH R2=H 无色飞燕草素 R1=R2=OH 无色天竺葵素 R1=R2=H
双黄酮(醇)
biflavonoids : 二个黄酮(或黄酮醇)聚合,二聚物
pH<7时显红色,pH为8.5时显紫色,pH>8.5时显蓝色。例如矢车菊苷
OH HO H O+ O O C6H11O5 红色 OH C6H11O5 H+ OHO C6H11O5 紫色 H+
理化性质
1、性状:结晶或非结晶粉末 二氢黄酮不易结晶 2、颜色: (1)、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有关
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显灰黄~黄色, 查耳酮为黄~橙黄色;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及黄烷醇 几乎为无色; 异黄酮 仅显微黄色。
O
O
+
O
O
O
+
O
-
O
O
-
(2)、在黄酮(醇)7 、4′引入OH 、OCH3 等助色团,促 进电子移位、重排,化合物的颜色加深 (3)、花色素随PH变化,颜色不同
橙皮苷R=芸香糖基
甘草素 甘草苷
R=H R=glc
二氢黄酮醇
flavanonols :
C环无双键
HO OH O OH
C3-OH
OH OH O
二氢槲皮素
异黄酮 isoflavones : B环取代在C环 C3 上 R
1
R2O
O
OR3
O
大豆素 大豆苷 葛根素
R1 = R2= = R3 =H R1 = R3 =H R2 = R3 = H R1 = glc R2 =glc R1 =glc R2 = R3=glc R2 = xyl R3=H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COOH O
OH
O
O
OH
OH
HO OH O
生理活性
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银杏叶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血 管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冠心病;
芦丁、橙皮苷、d-儿茶素: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异 常通透性作用,可用作毛细血管性出血的止血药及治疗 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辅助药; 水飞蓟素、异水飞蓟素、次水飞蓟素:肝保护作用 ,临 床上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中毒性肝损 伤等疾病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异甘草素、大豆素:具有类似罂粟碱的作用,解除平滑 肌痉挛。
第一节
一、黄酮(黄碱素类 )
8 7 6 5 4 1
概述
2' 2 1' 3 3' 4'
O
2 3
7 6
8
1
O
O
A B C
6'
5'
O
5
4
O
色原酮
2-苯基色原酮
C6-C3-C6
(1)、黄色带有酮基化合物 (A B C 环) (2)、具有C6 — C3 — C6通式(3) 生物合成途径是复合型的,分别经莽草酸途径和乙酸-丙 二酸途径
大豆素-7,4’-二葡萄糖苷 R1 = H 葛根素木糖苷
二氢异黄酮
R RO
3 2 1 4
2,3位双键被氢化
O5
6 7 8
11 6
O O
R=CH3
O
11
10
10
9
广豆根;紫檀素
三叶豆紫檀素
高丽槐素
R= glc
R=H
chalcones : C环是开裂状态
查耳酮
3 4 5 6
O
2 OH
2
3 4
两个分子的芹菜素或其甲醚衍生物构成
3′,8″-双芹菜素型
R1O
O
OCH3 HO O
银杏素 异银杏素 白果素
OR2
R1=CH3 R2=H R1=H R2= CH3 R1=H R2=H
OH
O
OH
O
8,8″-双芹菜素型
OH O
HO H HO
O O
OH OH
OH
O
柏黄酮
双苯醚型 例如扁柏黄酮(hinokiflavone),是由二分子芹菜素通 过C4′-O-C6″醚键连接而成。
H+ OH
O
β
α 6
5
O
2’-羟基查耳酮
二氢黄酮
OH
HO HO O OH HO HO O O OH
氧化酶
HO OH O OH
异构化
glc glc
O
O
SO2
O
glc
O
O
新红花苷(无色)
红花苷(黄色)
醌式红花苷(红色)
二氢查耳酮类
HO OH
(α,β位双键氢化 )
OH
glc
O
O
梨根苷
橙酮
噢哢类 aurones : C环是含氧五元环
HO HO
O
O
OH
O OH
O
OH
O
其他黄酮类
山酮类又称双苯吡酮或苯骈色原酮,其基本母核由苯环与色原 酮的2,3位骈合而成 C环与B环骈合 异芒果素
H HO O O OH O H OH H OH
黄酮木脂素类(flavonolignan)水飞蓟 素
O
H
CH2OH OCH3
A环 5- 7- ; B环 4′ -OCH3: 异戊烯基:A环6- ; B环4′ 成苷位置 : A环 7B环 4′ C环 3-
结构与分类
1 黄酮类 8二氢查耳酮类 9橙酮类
2 黄酮醇类
3 二氢黄酮类
10花色素类
11黄烷醇类
4 二氢黄酮醇类
5 异黄酮类
12双黄酮类
13其他黄酮类
6 二氢异黄酮类
7 查耳酮类
黄酮
1、黄酮
HO
(依据C环的变化)
flavones :占总数 1/4
O
OH
COOH O
OH
O
O
OH
OH
HO OH O
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