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

合集下载

06药学黄酮类化合物

06药学黄酮类化合物

二、生物活性
2. 抗肝脏毒作用 (1) 水飞蓟素 异水飞蓟素 水飞蓟素,异水飞蓟素 异水飞蓟素, 次水飞蓟素等 次水飞蓟素等 治疗急、 治疗急、慢性肝 HO 炎,肝硬化及多种中毒 肝硬化及多种中毒 性肝损伤. 性肝损伤 (2) (+)-儿茶素 儿茶素 抗肝脏毒药物,对 抗肝脏毒药物 对 脂肪肝及因半乳糖胺或 CCl4等引起的中毒性 等引起的中毒性 肝损伤有一定效果. 肝损伤有一定效果
四、理化性质
4. 溶解性
(1) 游离的黄酮类化合物 游离的黄酮类化合物:
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 易溶于甲醇、乙醇、 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 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 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液中. 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液中 O a. 各类化合物自身基本结构的影响 * 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类 黄酮、黄酮醇、 O *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 二氢黄酮、 O * 异黄酮类 * 花色素类 O b. 取代基及取代位置的影响 * -OH, -OCH3, 异戊烯基 等 * 水溶性 7-OH或4’-OH > -OH在其他位置上 水溶性: 或 在其他位置上
• 定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黄酮类化合 定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物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 物是指基本母核为2 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 类化合物 现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通过中央三碳 现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通过 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通过中央三碳 原子连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原子连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连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OH HO O CH3 HO HO OH O OH OH OH O OO O* OCH3
HO
O*
OH OH OH
*
OH O
橙皮苷
HO O O glc
二氢槲皮素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

分布
•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水果、蔬菜、 茶、谷物、植物根茎、花中。还是茶 及黄芩、银杏、沙棘等众多中草药的 活性成分。
结构及命名
8 7 6
5
1
O
2
3
4
O
色原酮
2-苯基色原酮
C6-C3-C6
分类
根据B环连接位置、C环氧化程度、C环是否成环等将黄酮类 化合物分为以下七大类。
1、黄酮和黄酮醇 2、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 3、异黄酮和二氢异黄酮 4、查耳酮和二氢查耳酮类 5 、橙酮类 6、花色素和黄烷醇类 7、其他黄酮类
HO
O
OH OH O
山柰酚
OH
HO
O
OH OH
OH OH OH O
杨梅素
OH
HO
O
OH
OR OH O
R=H
槲皮素
R=芸香糖 芦丁
• 罗勒
罗勒
槐花
2、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
• 二氢黄酮及苷类:陈皮素、陈皮苷、苷草素、苷草苷
OH
RO
O
HO
O
OCH3
OR
OH O
R=H
陈皮素
R=芸香糖 陈皮苷
O
R=H
苷草素
• 杜俊瑶,辛彦.芹菜素对人卵巢癌细胞系CAOV3 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J]. 中国使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24(6) : 456-458.
抗氧化作用
螫合金属离子 体外直接清除自由基 抑制NO的生成 抑制DNA氧化损伤 抑制放射损伤 抑制LDL氧化损伤 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孙秀琴,李荣华,唐涛.芹菜素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J]. 2009,47(27): 34-35.
• 宋昊刚,崔浩,赵君,等. 黄芩苷对家兔视网膜炎性水肿厚度影响的研究[J]. 国际眼科杂志, 2010,10(7) : 1274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OH HO + O OGlc OGlc 矢车菊苷 红色 pH < 7 OH OH- HO H+ OGlc 紫色 pH 8.5 O OGlc O OH OH H+ OGlc 蓝色 pH > 8.5
-
O O O OGlc OH
不同开花期具有不同的颜色,如中药红花:
OH HO HO O O Glc (无色) 新红花苷(neocarthamin) O HO HO Glc (黄色) 红花苷(carthamin) O O OH OH HO O Glc O O (红色) O OH
B 白杨素甲醚
C
松香 酸
H 3C O CH OH D 松香 酸甲醚 CH
乙醚液 依次用 5% N aH C O 3 、5% N a 2 C O 3 、 0.2% N aO H 、 4% N aO H 萃取 5% N a 2 C O 3 ( ) 5% N aH C O 3 ( ) 4% N aO H ( )
3' 2' 8 7 6 5 4 1 4' 2' 8 5' 6' 7 6 5 4 1 1' 2 3 3' 4' 1' 2 3
O
C
B
OH
B
5' 6'
A
A
C6
C3
C6
C6
C3
C6
OH HO O
OH O 芹菜素(apigenin)
黄色粉末,无嗅无味。不溶于 水,可溶于稀KOH溶液。具 有抗癌、抗炎、抗病毒、抗氧 化等药理作用
OH
3 2
OH O O CH2OH OMe
HO
O
水飞蓟素(silybin)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第三章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三、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五、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与结构测定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基,故称黄酮类化合物。

存在形式: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不少的常用中药中主要含有此类成分。

大多与糖结合成苷成苷,,称为黄酮苷类;有的以游离形式存在,即未1952年以前年以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的一系列化合物。

OO5'4'3'2'1'8 76543 21 876543 21 OO 6'现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则泛指两个苯环两个苯环((A 与B 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6'5'4'3'2'1'87654321ACB1.黄酮类OOHOOH OHOHluteolin(luteolin ),),存在于存在于中,具有抗菌作用具有抗菌作用。

O槲皮素OOOHHOOHOHOHOR母体结构OROR=H 二氢黄酮OOOHOH水飞蓟素具有保肝作用具有保肝作用,,用于治疗损伤损伤。

水飞蓟素(SILYBIN)R=OH 二氢黄酮醇母体结构查尔酮为苯甲醛缩苯乙酮类化合物查尔酮为苯甲醛缩苯乙酮类化合物,,其邻羟基衍生物可视为二氢黄酮的异构体二氢黄酮的异构体,,二者可相互转化二者可相互转化。

查耳酮6'5'4'3'2'1'654321O OOHOO HO O glcOOHO OH葛根加冠脉流量及降低心肌耗OO紫檀素OO OOCH 3O二氢异黄酮类可看作是异黄酮类C2和C3双键被还原成单键的一类化合物成单键的一类化合物。

广豆根中的紫檀素就属于二氢异黄酮的衍生物.矢车菊苷元(兰色)花青素母核OHOOHOHO(+)儿茶素(-)表儿茶素母体结构87654321异芒果素(isomengiferin)OO HO HOOHOHglc石韦中的异芒果素具有止765432O母体结构硫磺菊素属于苯骈呋喃的衍生物属于苯骈呋喃的衍生物,,又名噢哢又名噢哢。

18种黄酮化合物

18种黄酮化合物

18种黄酮化合物1.⼉茶酸【中⽂名称】⼉茶酸【英⽂名称】 Catechin【⽤途】:可⽤作抗氧化剂。

与维⽣素E、⼭梨酸、L-抗坏⾎酸有协同的抗氧化效果,宜配合使⽤。

【物化性质】:淡黄⾊⾄淡褐⾊⾮结晶粉末。

对热稳定。

分d、L两种异构体,混合熔点132℃。

溶于⽔、⼄醇、丙⼆醇、⽢油等强极性有机溶剂,不溶于油脂。

在碱性介质中易被氧化。

L型的熔点为175~177℃,⽐旋光度[α]D20为-16.8。

d型的熔点为175~177℃,⽐旋光度[α]D20为+16.8。

2.表⼉茶素【中⽂名称】表⼉茶素【英⽂名称】Epicatechin【别名】EC, Epicatechol【分⼦式】C15H14O6【分⼦量】290.26806【化学分类】Catechins,Tannins【性状】⽩⾊粉末3.葛根素【中⽂名称】葛根素【英⽂名称】 Puerarin【别名】葛根黄素,葛根黄酮,黄⾖甙元8-C-葡萄糖甙【化学名】 8-beta-D-葡萄吡喃糖-4',7-⼆羟基异黄酮;4,7-⼆氢基-8β-D葡萄糖基异黄酮【分⼦式】 C21H20O9【分⼦量】 416.38【来源】为⾖科植物葛 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根,野葛 P. thunbergiana Benth.根。

【物理性质】低含量的为棕⾊粉末,⾼含量为⽩⾊针状结晶粉末, mp 187℃。

甲醇中溶解,⼄醇中略溶,⽔中微溶,氯仿或⼄醚中不溶。

如果是针剂现在基本为要求99.5%以上的含量,⽽且有要求相关物质。

4.杨梅黄素(myricetin)5.葡糖苷(glucoside)【中⽂名称】葡糖苷【英⽂名称】glucoside【简介】⼀种以葡萄糖作为糖成分的配糖体。

是具有各种配质与葡萄糖还原基结合的结构,这类化合物总称为葡糖苷。

作为配质的有醇(例如⼭萝⼘叶⽚的甲基萄糖苷);酚(Vaccinium oxycoccus叶⽚的氢醌葡糖苷);异硫氰酸[例如芥(Brassica cernuaHemsl种⼦和⼭萮菜根茎的⿊芥⼦硫苷酸钾(sinigrin)];⾹⾖素;黄酮6.异槲⽪素【中⽂名称】异槲⽪素【英⽂名称】isoquercetin【物化性质】:⼜称异槲⽪素,罗布⿇甲素。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常用CHCl3-MeOH作为流动相。
OH HO O
HO
OH O OH
OH
O
OH
O
硅胶柱色谱,以CHCl3-MeOH作为流动相
硅胶柱上各种溶剂的洗脱能力:
石油醚 < 苯 < 氯仿 < 乙醚 < 醋酸乙酯
< 吡啶 < 丙酮 < 乙醇 < 甲醇 < 水
(2) 聚酰胺柱色谱
原理: 通过分子中的酰胺羰基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的酚羟 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作用。
OH
O O OH
OH OH O O
2.6.2 柱色谱法
常用吸附剂或载体有硅胶、聚酰胺及纤维素粉等,
也有用氧化铝、氧化镁及硅藻土。
(1) 硅胶柱色谱:
此法应用范围最广,主要适于苷元的分离,异黄酮、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及高度甲基化的黄酮及黄酮
醇类。少数情况下,在加水去活化后也可用于分离
极性较大的化合物,如多羟基黄酮醇及其苷类等。
O
2
名称 黄酮醇类 Flavonols 异黄酮类 Isoflavones
三碳链部分 结构
O OH O
O
3
O
O
O
OH
O
O
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
黄烷-3-醇类 Flavan-3,4-ols
O OH
橙酮类 Aurones
O CH
O
黄烷-3,4-二醇类 Flavan-3,4-diols
O OH OH
口山酮类 Xanthones
O
O
O
花色素类 Anthocyanidins
+ O
高异黄酮类 Homoisoflavones

名词解释 黄酮类化合物

名词解释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合物,属于多元酚类化合物的一种。

它们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茶叶等植物中,并在中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为含有苯环和杂环,并且通常以花色苷的形式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

结构特点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是一个苯环连接一个杂环,杂环可以是吡咯环、吡嗪环等。

在杂环上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羟基(OH)基团。

根据杂环的不同,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黄酮类、异黄酮类和花色苷类等多个亚类。

黄酮类化合物通常以花色苷形式存在,即苷基与一个或多个糖基结合。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不同的结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生物活性。

生物活性抗氧化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这是由于黄酮类化合物中含有多个羟基基团,可以与自由基结合,减少其对细胞的伤害。

很多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抗炎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并减轻炎症反应。

炎症是很多疾病的基础,如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

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能够缓解炎症症状,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

抗菌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抗菌活性使得黄酮类化合物在食品保鲜、药物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抗肿瘤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阻断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很多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预防癌症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候选。

潜在应用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在药物开发、保健品生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药物开发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天然产物,具有较好的药物活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药物开发的重要来源。

中药化学-6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

中药化学-6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

红色(pH <7) 紫色(pH= 8.5) 蓝色(pH>8.5)
OO
++
OO

二氢黄酮 二氢黄酮
二氢查耳 黄烷醇类 异黄酮(无或微黄色)
二氢异黄酮
二.旋光性:
旋光性 取决于
不对称碳原子的有无


所有黄酮苷(糖) 游离黄酮 二氢黄酮 二氢黄酮醇 二氢异黄酮 黄烷醇类
O2*
O
(2-位)
O* *
OH O
TLC、PPC
5.与五氯化锑反应
五氯化锑 (SdCl5): 查耳酮特征性显色反应 (红或紫红色沉淀) 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类呈橙色。
6.其他显色反应
Gibbˊs反应:酚羟基对位活泼质子的特征(蓝 或蓝绿色)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方法 —— 溶剂法
溶剂法 关键 溶剂的选择 选择依据 黄酮类成分的存在状态(游离、苷)及溶解性
五.显色反应
1.还原显色反应
反应类型
鉴别特征
鉴别意义
备注
盐酸-镁粉 黄酮、二氢黄酮、 红~紫红 黄酮类特征性 假阳性
反应
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红~紫红 鉴别反应
(花色素

(最常用)
查耳酮、橙酮、 (-)
儿茶素类、异黄酮 (-)
四氢硼钠 还原反应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红~紫红 二氢黄酮类特有
其它黄酮类
23 4
HO
5'
HO
65
OH
OH
6'
glc O O
O
红花苷
二氢查耳酮(+)儿茶素
OH
HO
OH
OH

天然药物化学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操作:在试管中加入0.1ml含有样品的乙醇溶液,再加等量
2%NaBH4的甲醇溶液,一分钟后加浓盐酸或浓硫酸数滴。
(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OH O
O OH
OH OH
O
有上述结构的化合物与铝盐,铅盐,锆盐,镁盐 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
1. 三氯化铝显色反应
O
OO Al Cl2
O
O O Al Cl2
名称
三碳链部分 结构
名称
黄酮类
O2
3
Flavones
O
黄酮醇类 Flavonols
O
二氢黄酮类 Flavanones
O
OH
查耳酮类 Chalcones
O
异黄酮类 Isoflavones
三碳链部分 结构
O OH
O O
O
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
黄烷-3-醇类 Flavan-3,4-ols
黄烷-3,4-二醇类 Flavan-3,4-diols
+
-
-
+
+
+
+
HO
O
OH
O 1
HO
O
O3
O
OH OH O
2
OH
O
HO
OH
O
4
(二) 碱性
-吡喃酮环上的1-位氧原子,因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故 表现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如浓硫酸、盐酸等生成 盐,但生成的钅羊盐极不稳定,加水后即可分解。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浓H2SO4中生成的盐,常常表现特殊 的颜色(深黄色),可用于鉴别。
glc O
O
OH
O
7, 4-二羟基黄酮-7-O-葡萄糖苷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三 链 分 构 碳 部 结
O OH O
O OH O
O O
续表:
+ O OH
3' 2 2' OH 1' 1 6 5 3 4
花 素 色 类 (anthocyanidins)
7
查 酮 耳 类 (chalcones)
6'
O OH
O
1 2 3
橙 酮 类 (噢 弄类 ) 口 (aurones) 4 黄 烷 -3,4-二 醇 类 Flavan-3,4-diols 双苯吡酮类 口山 酮 类 Xa nt hones
黄 类 合 的 要 构 型 酮 化 物 主 结 类
名称 黄 类 酮 (flavones) 二 黄 类 氢 酮 (flavanoes) 异 酮 黄 类 (isoflavones)
三碳链部分结构
O O O O O O
名称 黄 醇 酮 类 (flavonol) 二 黄 醇 氢 酮 类 (flavanonols) 二 异 酮 氢 黄 类 (isoflavanones)
芦丁、橙皮苷、d-儿茶素等有Vit P样作用,能降低血管脆性 及异常的通透性,可用作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剂。
HO
O
O
OH OH
r ut inos e
OH r ut inos e O O O CH3
OH O 芦丁 rutin
OH O
橙皮苷 hesperidin
芦丁、槲皮素、葛根素、立可定等均有明显的扩冠作用。
4.镁盐:Mg(OAc)2甲醇溶液,常在纸上进行 Mg(OAc)2 二氢黄酮(醇类) 天兰色荧光 Mg(OAc)2 黄酮(醇)、异黄酮 黄~橙黄~褐色
★5. 氯化锶反应:在氨性甲醇液中反应 SrCl2 邻二酚OH黄酮 绿色~棕色乃至黑色

黄酮类化合物ppt

黄酮类化合物ppt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对 细胞膜的破坏作用,维持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抗氧化活性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 抗氧化作用,对抗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病和发展。
抗炎活性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和感染等刺激的一种防御反 应,但长期或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 和疾病发生。
萃取法
利用不同溶剂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纯化。
色谱法
利用色谱技术如柱色谱、薄层色谱等对黄酮类化合物 进行分离纯化。
04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
抗氧化剂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延缓食品氧化变质,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风味改良剂
某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风味和香气,可以作为食品风味改 良剂,提升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生物合成
黄酮类化合物是由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等氨基酸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的。
代谢
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经过吸收、转运 和代谢等过程,发挥其生物活性。
0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剂是能够消除或减少自由基对细胞损伤的物质,黄 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保 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心血管疾病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功能性食品领域
黄酮类化合物可添加到功能性食品中,发 挥其保健功能,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
求。
保健品领域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 用,可应用于保健品领域,提高人们的健 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其他领域
黄酮类化合物还可应用于化妆品、农业等 领域,发挥其抗氧化、抗菌等作用,提高 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22
查耳酮
3' 4' 5' 6' 2' 1' 2 1 6 5 3 4
查耳酮
O
结构特点:C环开环,为苯甲醛缩苯乙酮 衍生物,碳原子编号也与其他黄酮类不同。
23
查耳酮主要分布于菊科、豆科、苦苣苔 科植物中。其邻羟基衍生物(2’-OH查耳酮) 是二氢黄酮的异构体,在酸、碱或酶催化下 能相互转化,故在植物界查耳酮往往与相应 的二氢黄酮共存。
O
结构特点: C环为γ-吡喃酮结构,B环与 C2位相连 黄酮衍生物约占黄酮类总数的1/4。如木 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等。
10
黄芩素药理作用:黄芩素具有降低脑血 管阻力,改善脑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及抗 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临床用于脑血管病后瘫 痪的治疗。 黄 芩
黄芩素
HO OH HO 异构化 HO O glc O O OH OH 氧化酶 SO2 O glc O O HO O OH HO glc O
新红花苷(无色)
红花苷(黄色)
醌式红花苷 (红色)
25
二氢查耳酮
OH
HO
OH
OH
O
glc
O
O
梨根苷
结构特点:二氢查尔酮是查尔酮α-、 β-位双键氢化而成。
26
二氢查耳酮类在植物界分布极少,如蔷 薇科梨属植物根皮和苹果种仁中含有的梨根 苷(phloridzin),苦参中的次苦参醇素等。
OH O HO O O OH OH O CH2OH OCH3
水飞蓟素
水飞蓟
18
异黄酮
O
2 3
O
大豆素(7,4′-二OH异黄酮) 大豆苷(大豆素-7-O-glc苷) 葛根素(7,4′-二OH,8- glc异黄酮 苷)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但在浓HCl中花色素及部分橙酮,查 耳酮会发生颜色变化。所以必要时,应 做对照试验。假如将样品乙醇中只加入 浓HCl便产生红色,则表白具有花色素及 某些橙酮,查耳酮。
2. Na(K)BH4反应
NaBH4 KBH4
是二氢黄酮旳专属试剂
反应颜色: 红~紫色
反应机理:
Na BH4
BH 4
BH4 + C
C
Up to date known。
>9000 different flavonoids are
2. 它们大多是以苷旳形式存在于植物体旳各个部位,尤其是花、 叶部分。大多存在于高等植物及蕨类植物中。
一、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旳基本途径
1. 基本骨架 指具有下列基本构造(C6-C3-C6)旳黄色色素
8
7
(单糖苷, 双糖苷)
水液
n-BuOH萃取
n-BuOH液
(双糖苷, 三糖苷)
水液
(水溶性杂质)
(2) 除去亲脂性杂质
醇提取液
conc
水液 石油醚 提取
石油醚液(亲脂性杂质) 水液
(3) 除去水溶性杂质
水提取液 conc 浓缩水液 加入数倍量 乙醇
沉淀物(蛋白质,多糖等) 醇水液
2. 碱提取酸沉淀法
A
6 5
1
2`
O2
B 4`
C
43
6`
O
2-苯基色原酮
结构特征
具有高度共轭体系—为基本生色团,且母核上有 OH或OCH3取代(助色团),大多为黄色,构造 中有酮基。所以称为黄酮类化合物。 符合C6-C3-C6 基本骨架(桂皮酸途径)。 均属酚类衍生物
例:
O
OH O
黄酮醇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中 的
期 作
,花 用,
冠 氧
呈 化
深 成
黄 红
色。
6.异黄酮类 (isoflavones)
O2
3 O
主要存在于豆科、 鸢尾科等植物中。
异黄酮
O2
3 O
黄酮
H O
O
化 合 物 名 称取 代 基
葛根总黄酮具有扩冠、增加O 冠H 脉流量大 大 及豆 豆 降低素 苷 心肌耗氧量7 4 等,'4 作-O '用-二 H 。,O 7H -glc
一、基本结构和分类
基本结8构
7
6 5
1
O2
3 4
O
1
2
1952年以前,黄酮
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 本母8核为2-苯基1色原
2'
7酮的一系列化O 合物。2 1'
色原酮
3' 2-苯基色原酮(黄酮)
4'
6 5
3 4
O
6' 5'
01 最简单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黄酮(flavone), 存在于樱 草属(primula)的许多 植物的茎及叶中。
2' 3' 2 1' B 4'
3 6' 5'
01 黄酮类化合物分类根据:
02 三碳链氧化程度
1
8
O
70 3
A C B环(苯基)连6接位置( 2-位
或3-位)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
5
4
2' 3' 2 1' B 4'
3 6' 5'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归纳:
O2
3 O 黄酮
1 O2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全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全

3' 2' OH
4'
β
23 4
5' 6'
α6 5 O
查耳酮类(Chalcones)
查耳酮的邻羟基衍生物可视为二氢黄酮的异 构体,二者可相互转化。在酸的作用下,查 耳酮可转化为无色的二氢黄酮,碱化后又转 为深黄色的2’-羟基查耳酮。
23
4'
3' 2' OH β
4
H+
5'
α6 5
OH-
6'
O
2’-羟基查耳酮
三糖类: 龙胆三糖(glc 1→6 glc 1→2 fru)、槐
三糖(glc 1→2 glc 1→2 glc)等。
酰化糖类: 2- 乙 酰 葡 萄 糖 、 咖 啡 酰 基 葡 萄 糖
(caffeoylglucose)等。
黄酮苷中糖的连接位置与苷元的结构类 型有关。
如黄酮醇类常形成3-, 7-, 3’-, 4‘-单 糖苷,或3,7-, 3,4’-及7,4’-双糖链苷等。
OH OH O
黄柏素-7-O-葡萄糖苷
OH
HO
O
O OCH3
O CH2OH
OH O
OH
水飞蓟素(SILYBIN)
水飞蓟素是二氢黄酮醇与苯丙素衍生物缩合成的黄酮木 脂素类成分。具有保肝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及肝硬 化,代谢中毒性肝损伤。
5.查耳酮类(chalcones)
结构特点为二氢黄酮C环的1、2位键断 裂生成的开环衍生物,即三碳链不构成环。
OH H OH OH
无色矢车菊素
11.苯骈色酮 (xanthanes)
又称为双苯吡酮类,母核由苯环和色原酮的2, 3位骈合而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化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病毒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其抗病毒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病毒吸附和穿入、增强免疫功能等。
抗菌活性
总结词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VS
详细描述
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细菌如葡萄球菌、大 肠杆菌、链球菌等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其抗菌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DNA 复制等。
0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 分离
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
利用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 从植物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和空化作用 ,加速黄酮类化合物的溶出。
微波辅助提取法
利用微波的加热作用,提高黄 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作 为萃取剂,具有较高的萃取效
直接作用机制
抗氧化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 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能够 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抗炎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介质 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对多种炎症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
抗菌抗病毒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菌抗病 毒活性,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的生长和繁殖具有抑制作用。
详细描述
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抑制氧化酶的活性、螯合金属离子、清除自由基等方式发挥抗 氧化作用,有助于预防和延缓衰老、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
抗炎活性
总结词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缓解疼痛。
详细描述
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对关节 炎、痛风、消化道炎症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黄酮类

黄酮类

6、三氯化铁反应
三氯化铁水溶液或醇溶液为常用的酚类显色 剂。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含有酚羟基,故 可产生阳性反应,但一般仅在含有氢键缔合的酚 羟基时,才呈现明显的颜色。


四、显色反应
概述 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多与分子中的酚羟基及 γ-吡喃酮环有关。
原理: (一)还原试验 (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三)硼酸显色反应
三、酸性与碱性: (一)酸性 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 可溶于碱性水溶液。 以黄酮为例,其酚羟基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 7,4′一二OH >7或4'-OH > 一般酚OH > 5-OH 5%NaHCO3 5%Na2CO3 0.2%NaOH 2NNaOH
此性质可用于提取、分离及鉴定工作。例如C7-OH,酸 性较强,可溶于碳酸钠水溶液中,据此可用以鉴定。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 合物。现已确认其化学结构的生物黄酮类物质至少 有4000-5000种,其中包括广为人知的老产品芦丁、 茶多酚(以“儿茶素”为代表)、大豆异黄酮(以黄豆 苷、染料木素为代表)、橙皮苷和槲皮素、银杏黄酮 等,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 、抗癌.
生物黄酮与多糖、生物碱同为植物来源的三大 天然产品。
分子结构特征对溶解度的影响
取代基对溶解度的影响
存在状态对溶解度的影响
存在状态对溶解度的影响(状态:苷或苷元两种) 在水中: ⑴苷溶解性大于苷元 ⑵苷元相同,糖多,溶解度大
⑶苷元相同,糖极性大,溶解度大
⑷3-糖苷大于7-糖苷(因3OH游离时成氢键, 对溶解度贡献很小;而7OH游离对溶解度贡献很大, 成苷后,溶解度明显降低)。
(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2)钠汞齐反应 乙醇液中,加入钠汞齐,放置数分钟至数 小时或加热,过滤,滤液用盐酸酸化,则黄酮 、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显红色。黄 酮醇显黄~淡红色。二氢黄酮醇显棕黄色。 (3)四氢硼钠反应 方法:样品的甲醇液,加等量2%NaBH4的 甲醇液,加浓盐酸或硫酸,生成红 色~紫红色。 应用:二氢黄酮(醇)的专属性反应
二氢黄酮
O
2 3
甘草苷(甘草素-7-O-glu苷) 甘草素(7,4′– 二OH二氢黄酮)
O
二氢黄酮醇
O
2 3
OH O
二氢槲皮素(5,7,3′,4′-四OH二氢黄酮醇) 二氢桑色素(5,7,2′,4′-四OH二氢黄酮醇)
异黄酮: 3-苯基取代
O
2 3
O
大豆素(7,4′-二OH异黄酮) 大豆苷(大豆素-7-O-glc苷) 葛根素( 7 , 4′- 二 OH , 8- glc 异黄酮苷)
红 红 黄~淡红色 棕黄色
2、 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分子中具有3-羟基、4-羰基或5-羟基、4-羰基 或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 (1)锆盐-枸橼酸反应 应用:区分3-OH或5-OH黄酮 方法:样品甲醇液中加2%Zrocl2/MeOH,生 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2%枸橼酸。 结果:仍呈鲜黄色(不减褪)——则有3-OH 黄色显著减褪——则为5-OH
2、聚酰胺柱层析 (1)吸附原理:氢键吸附 聚酰胺分子中酰胺基与黄酮类化合物分 子上的酚羟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作 用。
(2)吸附规律: A与酚羟基的数目有关,酚羟基数目越多, 吸附力越强。 B与酚羟基的位置有关,如果酚羟基所处的 位置易于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 弱(3-OH、 5-OH、邻二酚羟基) C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 则吸附力越强。 查耳酮>二氢黄酮;黄酮>二氢黄酮 D不同类型黄酮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 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酮类化合物1.分类
几种重要黄酮类化合物:
黄芩苷 甘草素
O
O
876
5
4
3
25'1'6'
2'4'
3'1
OH
HO
O O COOH OH
OH
OH
O
O
8
6
5
4
3
25'
1'6'
2'4'3'1
HO OH 7
牡荆素 葛根素
O
O
7
6
54
325'1'6'
2'4'3'1
OH
OH HO 8
O HO HO
CH 2OH HO
O
O
6
5
425'
1'
6'
2'
3'1
3
OH
HO
O HO HO
CH 2OH HO
78
4'
槲皮素 (+)-儿茶素
O
O
8
7
6
54
3
25'1'6'
2'4'3'
1
OH
HO OH OH
OH
2. UV 谱
1)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UV 谱
识别诀窍:
1.单纯黄酮在带Ⅱ最大吸收波长为250nm,如红移将近20nm考虑
5位有羟基取代,一旦红移不超过10nm,则一定5位无羟基取代,如果稍稍红移,则6、7、8位可能有羟基取代;
2.带Ⅱ强,带Ⅰ弱(肩峰),考虑异黄酮、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
醇,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最大吸收波长比异黄酮大;
3.带Ⅱ弱(近乎肩峰),带Ⅰ强,考虑查耳酮和橙酮,橙酮最大
吸收波长比查耳酮大;
4.带Ⅱ带Ⅰ都有一定程度的峰(此时可能带Ⅱ弱,带Ⅰ强,但不同于
查耳酮和橙酮,不是肩峰),此时考虑黄酮和黄酮醇,黄酮醇带Ⅰ最大吸收波长比黄酮大(还是由于羟基的影响而红移);当带Ⅰ>350
nm,则多为黄酮醇或其苷类;
5.如果带Ⅰ最大吸收波长超过了400nm,极少可能为上述黄酮类,
有可能为橙酮类或花青素类;
6.3-OH甲基化或苷化使带Ⅰ(328—357nm)与黄酮的带Ⅰ波长范
围重叠,5-OH甲基化使带Ⅰ和带Ⅱ紫移5—15nm,4’-OH甲基化或苷化使带Ⅰ紫移3—10nm。

2)加入诊断试剂的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UV谱
因黄酮及其苷类均可溶于甲醇(MeOH)和乙醇,而乙醇中含有的痕迹量水
分可以抑制诊断试剂三氯化铝(AlCl3)与黄酮上邻二酚羟基(OH)形成络合物,故多选用MeOH做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用的溶剂;然后在溶有样品的MeOH溶液中,分别加入五种诊断试剂:甲醇钠(NaOMe)、醋酸钠(NaOAc)、醋酸钠/硼酸(NaOAc/H3BO3)、三氯化铝(AlCl3)、三氯化铝/盐酸(AlCl3/HCl),将测得的各种谱图进行对比分析,解析该类化合物的结构。

1加入NaOMe后立即测定。

如带Ⅰ红移40—60 nm,且强度不降,示有4’-OH;如带Ⅰ红移50—60 nm,强度下降,示有3-OH而无4’-OH;如5 min后测得的图谱带Ⅰ、带Ⅱ均衰减,示有对碱敏感的取代图式,如3’,4’-、3,3’,4’-、5,6,7-、5,7,8-、3’,4’,5’-OH取代等。

原因:母核上的所有酚OH在NaOMe强碱性下均可解离,故可引起相应峰带大幅度红移。

2加入NaOAc(未熔融)。

带Ⅱ红移5—20 nm时,示有7-OH;如带Ⅰ在长波一侧有明显肩峰时,示有4’-OH,但无3-及/或7-OH。

原因:NaOAc碱性较弱只能使黄酮母核上酸性较强的7-OH或4’-OH解离。

3在溶有NaOAc的MeOH溶液中加入H3BO3。

带Ⅰ红移12-30 nm时,示B环有邻二酚OH结构;带Ⅱ红移5—10 nm时,示A环有邻二酚OH结构(但不包括5,6-位)。

原因:邻二酚OH可在NaOAc的碱性下与H3BO3螯合,引起相应峰带红移。

4AlCl3/HCl谱和MeOH谱比较。

在加入AlCl3的MeOH溶液中又加入HCl后的谱图等于MeOH谱,示无3-OH及/或5-OH(因其形成的络合物稳定,不能被HCl分解)。

如AlCl3/HCl谱不等于MeOH谱,当带Ⅰ红移50—60nm时,示有3-OH或3,5-二羟基;当带Ⅰ红移35—55 nm 时,示只有5-OH;当带Ⅰ红移17—20 nm时,示有6-含氧取代。

5AlCl3谱和AlCl3/HCl谱比较。

当AlCl3谱等于AlCl3/HCl谱时,示A、B环均无邻二酚OH;当AlCl3谱不等于AlCl3/HCl谱且AlCl3/HCl谱比AlCl3谱带Ⅰ紫移30—40 nm时,示B环上有邻二酚OH, 如紫移约20 nm,B环有邻三酚OH,如紫移50—65 nm示A、B环均可能有邻二酚OH。

原因:Al3+可与黄酮分子中邻二酚OH、3-OH-4-酮基或5-OH-4-酮基形成络合物,使相应峰带大幅度红移,且生成的各种铝络合物的稳定性不同:黄酮醇3-OH>黄酮5-OH>二氢黄酮5-OH>邻二酚OH>二氢黄酮醇3-OH。

其中从邻二酚OH以后与Al3+形成的络合物不稳定,加入少量酸水(如HCl)可分解,使相应光谱紫移,而前三种络合物稳定,不能被分解,故加入HCl后仍表现为相应峰带红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