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毒报告制度
三级医院农药中毒、高温中暑、AFP报告管理制度

农药中毒、高温中暑、AFP报告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农药中毒报告管理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处置中暑事件以及彻底消灭国内脊髓灰质炎疫情,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及有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2.目标2.1 AFP病例漏报率为0。
2.2 AFP病例监测报告(包括“零”病例报告)及时率>90%。
2.3提高农药中毒报告率及规范率。
2.4 按周开展AFP主动监测完成率100%。
3.适用范围全院医务人员4.名词定义4.1农药中毒是指在接触农药过程中,农药进入机体的量超过了正常人的最大耐受量,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引起机体生理失调和病理改变,表现出一系列的中毒临床症状。
4.2高温中暑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
病情与个体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有关。
4.3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定义: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 病例。
5.内容5.1.1临床医生要求完整准确及时的填写农药中毒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中毒农药类型、中毒农药名称、中毒类型,转归情况(治愈、好转、死亡)等。
5.1.2急诊、住院医生在确认患者农药中毒后,应立即上报农药中毒(至少3天内上报),公共卫生处在核实确认后当日进行网络直报。
5.1.3公共卫生处负责对农药中毒的管理,加强督查,负责网络直报。
5.1.4农药中毒患者的首诊医生为农药中毒的法定报告人。
5.1.5医务人员接诊农药中毒不得迟报、漏报,否则按照考核扣分。
5.2.1有专人负责高温中暑网络直报工作。
5.2.2报告种类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
5.2.3凡在本院诊断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都由接诊医生上报。
5.2.4公共卫生处及时对上报卡片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对不合格卡片及时通知修改后上报。
农药中毒报告管理规定

农药中毒报告管理规定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农药中毒报告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农药中毒报告管理工作,确保农药中毒的及时准确上报特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医生填写农药中毒卡
临床医生要求清楚完整准确及时的填写农药中毒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文化程度、住址、中毒地点、中毒农药、根本中毒原因、中毒分级、诊断单位、诊断依据等。
二、急诊、住院农药中毒患者登记的管理
急诊及住院医师要做好农药中毒的登记。
登记簿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就诊日期、疾病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基本内容。
并对农药中毒案例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
三、农药中毒网络直报的要求
临床医生在确认病人农药中毒后,应立即填写农药中毒报告卡交予网络直报员。
网络直报员收到农药中毒卡,在核实确认后,应在
规定的时限内将卡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直报并做好报告卡的收集、保存和登记。
四、农药中毒责任科室的管理
按要求对临床医生填写农药中毒卡进行培训,对资料收集和报告人员、编码人员进行培训,组织临床医生对农药中毒病例进行医学讨论,并做好各项记录。
负责农药中毒病例报告工作的监督执行,接受上级机构的监督检查。
中毒、食物中毒意外事件报告制度

中毒、食物中毒意外事件报告制度1. 背景中毒和食物中毒意外事件在社会中屡见不鲜,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处理这些事件,建立中毒、食物中毒意外事件报告制度是必要的。
2. 目的本报告制度的目的是:- 及时了解中毒、食物中毒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和频率;- 收集中毒、食物中毒事件的相关信息,用于进一步研究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加强各相关单位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事件处理的效率。
3. 报告范围本报告制度适用于所有中毒和食物中毒意外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食用有毒食品导致中毒的事件;- 食物加工或储存不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食品受到污染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4. 报告主体本报告制度的主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机构和个人:- 医疗机构:负责接收中毒患者并提供治疗;- 食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和监督;- 公安机关:负责处理故意投毒或其他恶意行为的事件;- 相关企事业单位:负责报告和配合调查。
5. 报告程序中毒、食物中毒意外事件发生后,应按以下程序进行报告:- 第一步:发现事件发生,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第二步:立即向当地医疗机构报告事件,提供相关信息;- 第三步:医疗机构报告事件至食品监管部门,并协助调查工作;- 第四步:食品监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进行进一步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第五步:食品监管部门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通知相关企事业单位。
6. 数据统计和分析各相关单位将根据本报告制度收集的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中毒、食物中毒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和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7. 信息保密在整个报告过程中,相关单位将严格遵守信息保密原则,确保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安全。
8. 宣传和培训相关单位将组织宣传活动和培训,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对中毒、食物中毒意外事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促进预防工作的开展。
9. 效果评估本报告制度将定期进行效果评估,以便不断完善和改进报告程序和相关政策措施。
医院农药中毒与职业中毒报告制度

医院农药中毒与职业中毒报告制度1.目的:规范农药中毒与职业中毒报告管理工作,确保农药中毒与职业中毒的及时准确上报。
2.范围:全体医师。
3.定义: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
4.权责4.1医师:负责农药中毒与职业中毒病例的收治与上报。
4.2疾病控制办公室:负责监测农药中毒与职业中毒病例上报。
5.制度内容5.1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及职业病(含农药中毒)报告5.1.1组织管理5.1.1.1疾病控制办公室负责突发职业病危害公共卫生事件和职业病、农药中毒的报告管理工作。
5.1.1.2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突发职业病危害公共卫生事件和职业病报告管理制度,包括诊断、报告、登记、核查和奖惩制度及对新上岗医生的培训等制度。
5.1.2报告管理5.1.2.1急性职业病(含农药中毒)报告:接诊的我院医师均应在24小时内向患者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填写职业病或者农药中毒报告卡,实施网络直报。
凡有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急性职业中毒、其他急性职业病、生产性的农药中毒以及1名职业性炭疽,我院应立即电话报告辖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
5.1.2.2突发职业病危害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发现突发职业中毒、职业性炭疽、生产性的农药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后,2小时以内电话报告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并按规定程序报卡和网络直报。
5.1.2.3各类慢性职业病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要求,填写职业病或者尘肺病报告卡,2周内进行网络直报。
5.1.3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资质认证职业性健康体检机构需要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要求,填写《有毒有害制度工人健康监护卡》,在体检结束2周内通过网络直报。
5.2突发职业病危害公共卫生事件和职业病防治相关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我院必须对全院医务人员和新上岗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职业病诊断标准等的培训,以及各类中毒、职业病防治专业知识培训。
农药中毒报告制度

农药中毒报告制度第一篇:农药中毒报告制度农药中毒报告制度1、农药中毒病人的首诊医生为农药中毒的法定报告人。
2、报告人接诊农药中毒病人必须详细登记,在24小时内填写《农药中毒报告卡》报至院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在规定时间内报到市CDC。
3、医务人员填报农药中毒时,对引起患者中毒的具体农药名称必须祥细登记。
若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自配农药,或是两种以上的混配制剂农药,如快杀灵含辛硫磷和氰戊菊酯,应填写每一种农药的具体名称。
4、接诊医师如发现一次农药中毒人数较多或有死亡者,积极救治的同时,应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院公共卫生科,并在24小时内填报《农药中毒报告卡》。
5、公共卫生科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院领导、市CDC报告,同时通知医务科。
积极配合市CDC对中毒情况的调查工作。
6、医务人员接诊农药中毒病人后,不得迟报、漏报、不报,否则每例罚款100元。
7、院疫情专职人员对各科室病人登记进行核查。
第二篇:农药中毒首次病程记录患者姓名:童生花,性别:女,年龄:19岁,职业:学生,于2011年10月15日11时18分因“自服农药后1小时”入院。
病史要点:1.患者系一青年女性。
2.患者于入院前1小时因家务事被父亲责骂后心情不畅,自服三唑磷约30ml、旱地龙约80g,安乃近约10余片自杀。
被家人发现后,未行任何处理,即送来我院就诊。
我科予大量清水洗胃,阿托品2mg 静推后以“急性农药中毒”收住院。
本病程中患者未进饮食,无恶心、呕吐,有少量出汗,无昏迷、抽搐,无呼吸困难,二便未解。
重要体征:BP 80/50mmHg,神志清,精神差,呼吸平稳,无缺氧貌。
急性病容,抬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问之不答,查体不合作。
口吐白沫,发际、胸壁、双腋窝潮湿,无肌束震颤。
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
口腔农药味浓。
颈软。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
心率64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无肿大。
辅助检查:暂缺初步诊断:1.急性农药中毒(三唑磷、旱地龙)2.急性药物中毒(安乃近)诊断分析:1.患者有明确服药史。
农药中毒应急预案

农药中毒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有效应对农药中毒事件,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定义农药中毒是指人体因接触或误食农药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农药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医疗救援组:负责组织专业医疗人员对中毒患者进行现场救治,并及时联系专业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3.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调查、控制和清理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和储备,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
5.宣传报道组: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事件进展和应对情况。
四、应急处置流程1.接警与响应:当发生农药中毒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报警,同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处置:现场处置组应迅速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和控制,防止事态扩大。
同时,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安全。
3.医疗救援:医疗救援组应立即组织专业医疗人员赶赴现场,对中毒患者进行现场救治。
对于严重中毒患者,应立即送往专业医院进行后续治疗。
4.物资保障:物资保障组应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包括防护用品、药品、食品等。
5.宣传报道:宣传报道组应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事件进展和应对情况,消除恐慌情绪。
五、预防措施1.加强农药使用管理,规范使用方法,减少人员接触。
2.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广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手套等。
3.提高公众对农药中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避免误食或接触农药。
4.加强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
5.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六、总结与评估在农药中毒事件处置完毕后,应急指挥部应对整个应急处置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同时,对应急处置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七、附则本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未尽事宜,由应急指挥部解释并制定补充规定。
农药农残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

农药农残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农药农残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报告流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农业生产秩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农药农残质量事故的相关部门和单位。
三、定义1. 农药农残质量事故:指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或使用违规农药导致的质量问题。
2. 相关部门和单位:包括农业生产、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相关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四、处理流程1. 发现事故:任何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农药农残质量事故,应立即向所在单位负责人报告。
2. 报告确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确认。
确认结果应以书面形式记录。
3. 处理措施: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下架产品、调查原因、整改措施等。
4. 报告上级部门: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结果。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分析、处理措施等。
5. 审查与追责:上级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进行审查,并根据情况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五、报告管理1. 报告要求:上级部门要求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报告事故情况,重大事故应及时报告。
2. 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基本情况、原因分析、处理措施和效果评估等。
报告应以书面形式提交,确保准确性和可查验性。
3. 报告备份:所有报告应按照要求进行存档备份,以备日后查阅和审查。
六、责任追究对于故意隐瞒、虚假报告或不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农药农残质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应经上级部门批准后进行修改并重新颁布。
以上制度为我司农药农残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的基本规范,请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严格遵守执行。
任何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或法律追究。
Date: {日期}Signature: {签名}。
医院农药中毒的应急预案及措施

一、应急预案概述农药中毒是常见的突发事件,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院对农药中毒的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医院农药中毒的应急处理流程、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措施等,确保及时、有效地救治农药中毒患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1. 医院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医院农药中毒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转运、信息报告等工作。
(1)现场救治组:负责现场救治、转运农药中毒患者。
(2)信息报告组:负责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农药中毒事件,确保信息畅通。
(3)后勤保障组:负责调配医疗物资、保障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应急措施1. 现场救治(1)立即将患者搬离中毒现场,避免中毒者和救助者再受到毒害。
(2)检查患者意识是否清楚,口内及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有异物立即清除。
(3)如有农药沾染皮肤,应立即脱去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部位。
(4)如有农药溅入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5)如有吸入农药,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场所。
(6)如有口服农药,立即给予催吐、抠喉,将农药尽快吐出。
2. 转运(1)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可由医护人员陪同送往医院救治。
(2)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应立即启动急救绿色通道,由救护车转运至医院。
3. 信息报告(1)立即向医院应急指挥部报告农药中毒事件。
(2)向相关部门报告,包括卫生健康部门、公安部门等。
4. 后勤保障(1)调配医疗物资,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保障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农药中毒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现场救治、转运、信息报告、后勤保障等。
五、总结与改进1. 对农药中毒事件进行总结,分析事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医院对农药中毒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农药中毒的救治水平。
本预案旨在确保医院在农药中毒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伤亡。
农药中毒报告应急预案

一、背景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当使用或误服农药可能导致严重的农药中毒事故。
为有效应对农药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由政府相关部门、农业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应急管理等部门组成,负责农药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 技术指导组:由农业专家、医疗专家、卫生防疫专家等组成,负责农药中毒事件的诊断、救治和预防工作。
3. 应急处置组:由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环保等部门组成,负责农药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置、救援和后续处理工作。
4. 信息报送组:负责农药中毒事件的信息收集、汇总、报送和发布工作。
三、应急响应1. 报告与核实:发生农药中毒事件后,事故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并提供事故基本情况。
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核实事件的真实性。
2. 现场处置:应急处置组应迅速赶赴现场,开展以下工作:(1)组织救援力量,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2)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中毒事件扩大;(3)协助医疗专家对中毒人员进行诊断、救治;(4)对事故现场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污染情况;(5)做好事故现场的善后处理工作。
3. 医疗救治:技术指导组应组织医疗专家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包括:(1)对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如心肺复苏、吸氧等;(2)根据中毒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3)对重症患者进行转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 信息发布:信息报送组应密切关注事件进展,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四、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2.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和单位进行处罚,并对事故损失进行赔偿。
3. 预防措施:针对事故原因,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农药管理,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定;(2)提高农药使用者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3)完善农药中毒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医院农药中毒报告制度

医院农药中毒报告制度背景农药中毒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患者往往要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而医院因为各种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和督促医生快速处理患者的需要。
这导致了医院有时候并未能够按照常规程序进行报告。
但医院对于中毒事件的准确监测与反应非常重要。
所以,保证医院正常开展农药中毒事件的报告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医院农药中毒报告制度的制定旨在保障患者权益,保护公共卫生,及时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催生农村地区农药使用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主要内容医院农药中毒报告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报告流程一旦发现患者中毒,则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同时,医院应按照规定流程及时填写农药中毒报告表,并按要求把中毒患者送往专业医院进行治疗。
报告人员医院应指定专门负责农药中毒报告并有相关知识的医务人员来负责此项工作。
报告时间中毒事件必须在24小时内向当地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报告。
报告内容农药中毒报告内容应包括:•中毒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中毒时间和地点;•中毒病情及处理方法;•农药使用情况;•其他重要信息。
实施效果实施医院农药中毒报告制度,对于及时发现农药中毒患者、准确判断病情、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尽早结案、降低死亡率等均有积极作用。
同时,该制度可以为农药选用提供参考,减少因农药不当使用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发生,保护农民健康和家庭财产。
总结医院农药中毒报告制度是医院与政府之间的联系纽带,是医院救治农村中毒患者的重要保障措施。
制度的制定及执行可以对符合规范农药使用提供参考性指导,减少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提高农民使用农药的科学化水平,保障人们的生命与健康,提高全社会的文明水平。
农药中毒备案流程

农药中毒备案流程农药中毒可不得了,这事儿得赶紧处理,那备案流程咱也得清楚呀。
一、发现中毒。
要是发现有人农药中毒了,不管是自己身边的人,还是偶然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赶紧救人。
可别慌了神,先把中毒的人带到安全的地方,远离那些还可能有毒的东西。
比如说,如果是在农田附近中毒的,就赶紧把人带到空旷没农药味儿的地方。
这时候要是能知道是啥农药中毒就更好啦。
不过很多时候可能也不清楚,那也没关系,救人最要紧。
如果中毒者还有意识,就问问他大概喝了或者接触了多少农药,这对后面医生的治疗有帮助呢。
二、送医。
接着就是马不停蹄地送医院。
送到最近的能处理这种紧急情况的医院,可别在路上磨蹭。
要是有条件的话,在路上可以简单给医院打个电话,说有农药中毒的病人要送过去,让他们做好准备。
到了医院之后,医生就会开始紧急救治。
医生们都很厉害的,他们会做各种检查,像抽血啊之类的,来确定中毒的具体情况。
三、医院备案相关。
1. 医院的工作人员会问一些基本信息。
这时候家属或者发现中毒的人就得好好配合啦。
比如说中毒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等。
这就像是给中毒者建立一个小档案一样,方便医院后续的治疗和联系。
家属可不能因为着急就不耐烦回答这些问题哦,这都是很重要的。
而且要尽可能准确地回答,如果住址或者联系方式说错了,后面可能会有很多麻烦事儿。
2. 然后呢,医生会把中毒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
像中毒的症状,是呕吐啦、头晕啦,还是其他更严重的症状,都会写得清清楚楚。
还有就是之前咱们提到的可能是什么农药中毒,如果知道的话,这对医生用药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不知道,医生也会根据症状和一些检查结果去推测,这个过程也会记录在案。
3. 医院还会记录救治的过程。
用了什么药,做了什么治疗措施,这些都得写下来。
这不仅是为了这个中毒者的治疗做一个详细的跟踪,也是为了以后要是有类似的情况,可以参考这些治疗方法呢。
四、向相关部门备案。
1. 医院这边会根据情况向当地的卫生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报告这个农药中毒的事件。
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制度与程序

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制度与程序为做好药品安全事件的处理,减轻后续事件的发生,减少药品安全事件的不良影响,做好药害事件的预防工作,特制定药害事件调查、处理程序。
一、药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按照以下程序处置。
1、接到药害事件报告后,院领导小组应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核实,确认后下达指令,督导组尽快赶赴现场,同时报告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
2、到达现场后应立即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以下工作: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协助医疗卫生部门,开展伤员救治工作;查明事件原因,依法提取有效证据;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及其有关证据材料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对质量可疑的药品进行抽样送检;已流入社会的有毒有害物品立即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对源头和流通、使用渠道进行全面监控。
必要时会同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协调有关单位采取紧急控制措施,以控制药害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3、现场处理工作实行动态报告制度。
即每4小时一次向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药害事件的应急工作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4、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在岗、车辆备勤、通讯畅通,有关人员都要服从所在单位的统一调度。
5、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应急值班制度,设专门值班室,安排双人24小时值班电话,做好记录。
6、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向媒体发布药害事件的动态,公正舆论,稳定人心,消除恐慌。
7、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各级有关单位要保障交通工具及其他所需物品的及时提供。
二、后期处置1 、药害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后,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须在2小时内向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市政府报告。
2、药害事件发生后,有关单位或人员未依照本规定履行职责或行动迟缓、失职、渎职而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有关部门应依照纪律处分;对表现突出并做出贡献的予以表彰奖励。
打药中毒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农业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农民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因农药使用不当导致的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农药使用安全教育,提高农民安全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2. 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一旦发生农药中毒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救援工作,降低事故损失。
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农药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农药中毒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农药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3. 农业部门负责农药使用安全教育、农药质量监管、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4. 卫生部门负责中毒人员的救治、医疗救治资源调配、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5. 公安部门负责事故现场处置、交通管制、治安维护等工作。
6. 消防部门负责火灾事故的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报告与接报发现农药中毒事故后,立即向当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处置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
3. 中毒人员救治卫生部门组织医疗救治队伍,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4. 事故调查处理农业部门、卫生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处理。
5. 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六、应急保障措施1. 农药使用安全教育加强农药使用安全教育,提高农民安全意识,降低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2. 农药质量监管加强对农药质量的监管,确保农药产品质量,从源头上预防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3.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储备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农药中毒监测工作制度汇编

农药中毒监测工作制度汇编一、监测目的农药中毒监测工作制度旨在对农药中毒事件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监测,掌握农药中毒的发生规律和趋势,为制定农药中毒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包括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职业人员,以及非职业接触农药的人群。
三、监测内容1. 农药中毒病例的发现、报告、调查和处理。
2. 农药中毒病例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3. 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4. 农药中毒预防控制措施的研究和推广。
四、监测方法1. 建立农药中毒病例报告系统,包括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农药生产和销售企业等。
2. 对农药中毒病例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农药接触史、中毒情况等。
3. 对农药中毒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农药残留、毒物分析等。
4. 分析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中毒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五、监测流程1. 发现农药中毒病例,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至当地疾控中心。
2. 当地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对病例进行登记和分析。
3. 对疑似农药中毒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中毒原因。
4.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农药中毒预防控制措施,并进行推广。
六、培训和宣传1. 对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农药生产和销售企业等进行农药中毒监测相关知识的培训。
2. 开展农药中毒预防控制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农药安全意识。
七、资料管理和分析1. 建立农药中毒监测数据库,统一收集、管理和分析农药中毒病例资料。
2. 定期发布农药中毒监测报告,反映农药中毒的发生规律和趋势。
八、质量控制1. 制定农药中毒监测工作规范,确保监测工作质量。
2. 定期对监测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九、保密原则1. 农药中毒监测工作中涉及的个人信息和病例资料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2. 监测结果仅用于农药中毒预防和控制工作,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十、协同合作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农药生产和销售企业等应密切合作,共同做好农药中毒监测工作。
人民医院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事故报告制度

人民医院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事故报告制度
人民医院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事故报告制度
1、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发现急性职业病、急性职业中毒或疑似病人时,应在24小时向防保科报告,由防保科报告所在地卫生监督所。
2、凡有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急性职业病、急性职业中毒以及发生一名职业性炭疽时,接诊医生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和防保科电话报告。
3、报告内容应包括:病人情况、发病时间、地点、同时发病人数、可能的病因等,并填写相关报告卡。
报告卡向防保科索要。
4、在接诊了解中,属于在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各类农药中毒而发生急性慢性农药中毒的按职业病报告方式报告。
5、在接诊了解中,属于在生活中误服或口服引起的农药中毒,由接诊医生在确诊后24小时内填写《农药中毒报告卡》交防保科。
6、接诊医生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和时效,履行法定报告义务。
未按上述要求及时报告或瞒报、漏报的,造成严重后果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感谢您的阅读!。
医院急性中毒报告制度

医院急性中毒报告制度
第一条一旦发现急性中毒,包括食物中毒、农药中毒(误服、自(残)杀、生产性中毒)、职业性中毒、不明原因中毒事件等,工作日首诊科室必须立即报告医政处,非工作日(晚间和节假曰)立即报告总值班,
第二条医政处(总值班)接到科室报告后立即通知相关科室会诊及组织抢救。
并要详细询问发生中毒的地点、人数、姓名、性别、年龄及现住址等,确诊后由医政处或总值班在2小时内电话报告XX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第三条建立急性中毒报告工作的登记制度。
医政处接到科室报告后,要详细记录报告科室、报告人和中毒人的基本情况,记录向XX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上报时间、接报人姓名及答复情况。
农作物喷农药中毒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了提高农作物喷洒农药过程中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农作物喷洒农药过程中发生的中毒事故。
三、事故分类1. 皮肤接触农药中毒:指在喷洒农药过程中,农药直接接触皮肤引起的中毒。
2. 吸入农药中毒:指在喷洒农药过程中,农药蒸汽或粉尘被吸入体内引起的中毒。
3. 口服农药中毒:指在喷洒农药过程中,误食农药或农药残留引起的急性中毒。
四、应急预案1. 事故报告(1)发生农药中毒事故后,立即向当地农业部门、卫生部门、应急管理部门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中毒人数、中毒症状等。
2. 事故现场处置(1)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将中毒者移至安全区域,避免进一步中毒。
(2)对皮肤接触农药中毒者,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部位,直至洗净为止。
(3)对吸入农药中毒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转移到通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4)对口服农药中毒者,立即催吐,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洗胃,直至洗净为止。
3. 医疗救治(1)将中毒者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
(2)向医院提供农药种类、中毒症状等信息,以便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4. 事故调查(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2)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5.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农药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农药购买、储存、使用规定。
2. 做好喷洒农药前的安全培训,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
3. 喷洒农药时,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4.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喷洒,避免农药残留。
5. 喷洒农药后,及时通风换气,降低农药浓度。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由当地农业部门、卫生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如有需要,可对预案进行修订。
七、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农药中毒医院应急预案

为提高医院应对农药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发生的农药中毒事件,包括口服、吸入、皮肤接触等途径导致的农药中毒。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成立农药中毒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农药中毒事件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应急指挥部成员(1)指挥长:院长(2)副指挥长:分管副院长(3)成员: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保卫科、设备科、后勤保障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3.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指挥农药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制定和调整应急预案;(3)协调各部门资源,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4)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四、应急处置流程1.事件报告(1)医务人员发现农药中毒患者,立即报告值班领导;(2)值班领导迅速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3)应急指挥部成员迅速到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现场警戒:对中毒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2)患者救治:医务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救治,包括心肺复苏、洗胃、解毒等;(3)转运患者:将患者迅速转运至医院救治。
3.后续处置(1)对中毒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中毒途径;(2)对中毒患者进行持续观察和治疗,确保患者生命安全;(3)对中毒事件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五、保障措施1.人员保障(1)应急指挥部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要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医务人员要掌握农药中毒救治知识,提高救治水平。
2.物资保障(1)储备充足的农药中毒救治药品、设备等物资;(2)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信息保障(1)建立农药中毒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2)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六、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培训1.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农药中毒救治知识培训,提高救治水平。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应急指挥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医院制度
农药中毒报告制度
一、农药中毒病人的首诊医生为农药中毒的法定报告人。
二、报告人接诊农药中毒病人必须详细登记,在24小时内填写《农药中毒报告卡》报至院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在规定时间内报到市CDC。
三、医务人员填报农药中毒时,对引起患者中毒的具体农药名称必须祥细登记。
若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自配农药,或是两种以上的混配制剂农药,如快杀灵含辛硫磷和氰戊菊酯,应填写每一种农药的具体名称。
四、接诊医师如发现一次农药中毒人数较多或有死亡者,积极救治的同时,应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院公共卫生科,并在24小时内填报《农药中毒报告卡》。
五、公共卫生科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院领导、市CDC报告,同时通知医务科。
积极配合市CDC对中毒情况的调查工作。
六、医务人员接诊农药中毒病人后,不得迟报、漏报、不报,否则每例罚款100元。
七、院疫情专职人员对各科室病人登记进行核查。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