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个人现状分析
武胜县鼓匠初中:蒋云华
【内容摘要】兴国在教,兴教在师。建设一支合格的、高水平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教师队伍,是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认真分析农村教师的现状,采取有效的对策,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全面推进教书育人工作。
从数据中分析:
1.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现在,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教师有173人,占教师总数96.1%;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已有82人,占教师总数的45.6%;所有被调查的180名教师中,学历达标率为100%。
2.与教师学历普遍提高相对应,教师的职称结构更加合理。高级教师有18人,占教师总数的10%;中级教师有76人,占教师总数的42.2%。
3.年龄分布情况。35周岁以下教师72人,占教师总数40%;36—45周岁教师77人,占教师总数42.7%;46—55周岁教师28人,占教师总数15.6%;55周岁以上教师3人,占教师总数1.7%。 反映出的问题:
1、教师年龄合理,中青年教师多;
2、竞争意识不强,责任意识淡薄;
3、骨干教师短缺,无领头名教师;
4、教师调动频繁,队伍不够稳定。
一、教师现状及成因
1、经济待遇不公
虽说教师较之过去经济待遇有所提高,但作为一个有一定素质与修养的群体,他们渴望体面的生活,渴望有温馨的场所,渴望在社会、家庭有坚实的文体地位,但现实是捉襟见肘,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飞龙片区部分教师基本情况调查统计表(表一)
职称
数量 学历 职称 年龄 本科 专科 中师 35岁以下 36-45岁 46-55岁 55岁以上 高级教师
18 15 3 高级教师 1 7 8 2 中级教师
76 47 27 2 中级教师 13 42 20 1 初级教师
86 20 61 5 初级教师 58 28 合计 180 82 91 7 合计
72 77 28 3
家庭地位与教师神圣的光环有相当差距。尤其是农村教师更差。城里的学校有的有门面出租收入,老板捐赠等,可以改善老师福利;农村学校没有什么收入;城里教师在家长、学生的强烈要求下,有的从事了有偿家教,农村教师没有;目前公务员的补贴已兑现,而教师绩效工资短斤缺两,姗姗来迟。相比之下,农村教师比城市教师和其它行业职工经济收入落差大,尤其是农村有的教师含莘茹苦一辈子,送不起子女上大学,退休后无房子居住,病了无钱就医等。
2、社会评价不公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精细的、长期的、紧张的,并带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需教师呕心沥血地去追求。教育形式是个体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种作业方式,本身就易形成孤独、怪癖和精神的抑郁。加之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村小教师与完小教师相比,工作环境极其艰苦。从工作量上看,目前在农村中心小学教师课时数普遍为14-18节/周,村小及教学点教师大都在18节以上,大多数教师跨科目、跨年级任课,边远教学点实行包班上课,有的要负责两个班。此外,还要承担个别辅导、家访等工作。新课改的培训、教研日活动有时占用双休日。大部分教师反映自己每日累计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多余的教学工作量自然分摊到其他教师身上。相反,城内教师教单科,周课时约在10节,而农村教师都在14节以上、村小教师20节、且要备几门课。农村小学和城市的教师一样承受着很大压力,一样的付出,然而他们的工作环境,受重视的程度却大不一样。社会上往往认为:农村教师“工作难度小
作量不大”、“技术含量低”、“照娃娃的”。
3、社会地位不公
在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农村中小学教师,文化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继续教育的不足又导致了其思想观念和业务技能的落后,知识更新程度慢,信息技术素养差,教学、科研等业务素质低,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效率不高。究其因:一是培训目标被歪曲。尽管教师有自我提高发展的愿望,职称评定中的论文、外语、计算机等“硬性规定”,成了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为不影响晋职加薪,教师参训率达到了100%。但买一本书,参加一次考试,一年花费百元到数百元不等(完全由教师承担),教师的反应是“费时费力还费银子”,“权力部门的变相创收”,挫伤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职能部门难作为。进修学校和教研室,承担教师日常培训任务,但职能严重弱化,力量不足,深居简出,下基层开展培训活动要由学校或教师承担活动经费,农村教师认为这种培训机会少,有也是坐而论道的多,敢于“下水”示范的少,指导性不强。三是学习渠道单一。专业培训、网络学习、报告讲座以及学术会
议,一般教师难于企及,平时学习渠道以自学、同行交流为主。节省费用、工学矛盾相对缓解的学历提高于是成为一枝独秀。在调查中,30岁以下教师参加自考或函授的占90%,有的还同时兼顾等级考试,但普遍存在学非所教,都为职称、文凭而学。
4、职称评聘不公
职称评聘经历了几个阶段,不论是哪个阶段,哪种形式,均与职称岗位设置、教学业绩息息相关。目前,教师职称的评定存在弊端:同是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师绝大多数都能评上中学高级,初中教师大多数都能评上中学一级,而在小学任教要评上小学高级教师很困难,大部分教师到退休时均为一级教师。再从同龄人来看,年龄相当、教龄相同、工作业绩都不错,然而在小学任教要评上中级职称(小学高级教师)不容易,给你定指标,分名额,还美其名曰引进竞争机制,在中学任教要不了几年就上了。这无疑导致中青年教师千方百计往中学走,35岁以下的教师都争取考上公务员,教师青黄不接。
5、工作疲软,成就感降低
管理制度缺乏创新和活力,普遍存在管理简单指标化,不尊重教育规律。改革浪潮此起彼伏,考试指挥棒依然权威,一边是喊素质要减负,一边是保质量,“减负减负,后果自负”,让教师在传统与改革的困惑中无所适从。既要忙着能力素质的培养,又要应付各类考试、竞赛,肩负着多重压力。面临来自社会、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压力,在与奖惩、待遇、职称、提升、下岗、分流挂钩的竞争性管理制度下,校长与教师以及教师间的关系普遍紧张,教师感到人际压力沉重;“分是学生命根,考是老师的法宝”,也导致师生关系仍以权威式为主,平等合作和放任型比例很小,师生难融洽。
由于上述“五不公”,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激情,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满足于现状。在推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升初中不进行升学考试,压力减少;再加之干好干坏学校也没有奖金可发。自然形成工作疲软,结果:学生智力得不到开发,教育水平得不到提高,知识淡化,教育倒退,贻害无穷。
二、对策
面对现状,要改变现状,它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还必须在学生和教师个人层面上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校办学和管理现状,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对社会的期盼
1、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将此作为贯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