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共28页PPT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纪世界最长的远洋航线。此外,广州可能也开辟直航菲律宾岛屿的航
线。
自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设广州为市舶司后,市舶使(一般由岭
南帅臣兼任)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南海贸易,注重经济效益,为地方和中
央开辟了可观的财政来源。另外地方豪族和地方官乃至平民也直接经营
海外贸易,促使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出口商品仍以丝织品和陶瓷为大宗。此外还有铁、宝剑。马鞍、绥勒
• 二)西汉中晚期和东汉
《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有译长,属黄门, 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说明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东汉(特别是后期)航船已 使用风帆;大秦(罗马帝国)已第一次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中国带有 官方性质的商人也到达了罗马。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的、真正意 义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 市舶司制度至宋代已逐渐完备。其职能为:第一,对出口商船的管 理与服务。包括发放中国商船出口许可证;检查有无夹带违禁物品; 设宴饯行即将出海的中国外商船;护送商船到珠江口;给前往国内其 他港口的中国商船以“防船兵仗”等。第二,对进口商船的管理与服 务。包括船只到达之前的祈风祭神;检查进口船只有无夹带违禁物品、 进口货物的抽解、博买;接待外商、贡使等。第三,其他与外贸有关 的事宜。例如向朝廷报告贡船到岸消息,向汴京、行在纲运舶货,出 卖舶货等。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中央有效操纵市舶使以控制外贸。 北宋熙宁、元丰时期,宋朝曾发动过一场全国范围的外贸制度改革。
宾节(Silbinj,意为围巾、斗篷、披风)、貂皮、麝香、沉香、肉桂、
高良姜等。进口商品除了象牙、犀角、珠玑、香料等占相当比重外,还
有林林总总的各国特产。特别要提到的是“昆仑奴”的贩进。
Leabharlann Baidu
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对唐代社会的变革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 五) 宋
• 到了宋朝,各通商口岸的市舶司以广州最为重要,南洋一带海外
等等。既然丝绸之路已约定俗成,也就径称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作为两千年不衰的外贸港口,在漫漫的“海上丝路”上地位十分重
要。佛教最早从海上登陆广州的见证———光孝寺,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寺
院之一———怀圣寺,以及阿拉伯商人的先贤古墓,广州圣心大教堂等等,
比比皆是的中外文化、经贸交流的遗迹,如今仍散布在广州老城区。

一)秦
• 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岭南先民已经利用独木舟在近 海活动。 距今5000~3000年期间,东江北岸近百公里的惠阳平原, 已经形成以陶瓷为纽带的贸易交往圈,并通过水路将其影 响扩大到沿海和海外岛屿。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 广州这一地位奠定 于秦汉时期,广州从秦汉开始就是中国岭南一带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当时广州就有发达的造船业。通过对海船和 出土陶器,以及有肩有段石器、铜鼓和铜钺的分布区域的 研究得知,先秦时期的岭南先民已经穿梭于南中国海乃至 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其文化间接影响到印度洋沿岸及 其岛屿。 根据出土遗物以及结合古文献的研究表明,南 越国已能制造25~30吨的木楼船,并与海外有了相当的交 往。 南越国的输出品主要是: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 输入品正如古文献所列举的“珠玑、犀(牛)、玳瑁、果、 布之凑。”主要的贸易港口有番禺(今广州)和徐闻(今 徐闻属湛江)。
元丰市舶条(又称元丰广州市舶条)是这场改革的一份重要法律文件。 “元丰市舶条”在加强朝廷对外贸的管理方面影响深远,标志着中国 古代外贸管理制度又一个发展阶段的开始。
由于北宋当时朝廷上下弥漫着用强硬手段解决经济问题的风气。
从贸易现状、管理基础、发展潜力及安全等角度看,广州都是实现 • 中央集权的较为理想的工具。
广州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 的历史地位

与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中、外贸易通道,但后者自西
汉初期形成一直沿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在这2000多年的中、外贸易历史中,
中国的主要输出品有时是丝绸,有时是瓷器,或其他;而外国的贸易商品更
是五花八门,因此有的学者也称之为瓷器之路,或皮货之路,或丝香之路,
由于两汉版图扩张到今东南亚的部分地区,政府加强了海上丝绸之路沿 海港市的管理,例如在今徐闻“置左右候官,在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备其所 求,与交易”。番禺(广州)成为比较重要的商业城市。
海上丝绸之路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 孙吴政权黄武五年(226年)置广州(郡治今广 州市),加强了南方海上贸易。 有史料可稽,东 晋时期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对外贸易 涉及达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包括东南亚诸国, 而且西到印度和欧洲的大秦。经营方式一是中国政 府派使团出访,一是外国政府遣使来中国朝 贡。 丝绸是主要的输出品。输入品有珍珠、香药、 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翡翠、孔雀、金银宝器、 犀象、吉贝(棉布)、斑布、金刚石、琉璃、珠玑、 槟榔、兜銮等。 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致使对外贸易收入
成为南朝各政权的财政依赖。
• 四)唐

唐朝经济发展,政治理念开放兼容,外贸管理体系较完善,法令规
则配套,有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和畅通。
唐朝海上交通北通高丽、新罗、日本,南通东南亚、印度、波斯诸
国。特别是出发于广州往西南航行的海上丝绸之路,经历90多个国家和
地区,航期89天(不计沿途停留时间),全程共约14000公里,是8~9
贸易统归广州市舶司管理。宋朝一系列对外贸易政策力图达到这样的 目的:一是保证市舶司掌握的舶货源源不断地向京师输送;二是尽可 能扩大市舶司直接掌握的海外进口商品的数量和价值。
宋朝与东南沿海国家绝大多数时间保持着友好关系,广州成为海 外贸易第一大港。南宋末海盗活动特别猖獗时则另当别论。 由大食 国(指阿拉伯半岛以东的波斯湾和以西的红海沿岸国家)经故临国 (今印度半岛西南端的奎隆),又经三佛齐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 岛东部),达上下竺与交洋(即今奥尔岛与暹罗湾、越南东海岸一带 海域),“乃至中国之境。其欲至广(广州)者,入自屯门(今香港 屯门)。”这就是当时著名的中西航线。这条主干道的航线除了向更 远伸展之外,还有许多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