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Q/TJJG1-05-01-2003)

13.1 适用范围及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13.1.1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掺膨胀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工艺。

13.1.2 本项工艺所涉及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主要的强制性条文:

(1)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GB 50208-2002 4.1.8)(2)防水混凝土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GB 50208-2002 4.1.9)

(3)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GB 50108-2001 4.1.6 2)

(4)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GB 50108-2001 4.1.6 3)

(5)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GB 50108-2001 4.1.18)

13.2 施工准备

13.2.1 材料准备

13.2.1.1 优先选用商品混凝土。

13.2.1.2 混凝土需满足下列要求:

(1) 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2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宜少于280 kg/m3。

(2) 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砂率宜为30%~35%,泵送时可增至45%。

(3) 石子最大粒径优先选用2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吸水率不应大于1.5%。

(4) 掺入减水剂、膨胀剂等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以上的质量要求;掺入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等掺合料时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20%,不应低于二级,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

(5) 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55,灰砂比宜为1∶1.5~1∶2.5。

(6)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

(7) 混凝土入泵塌落度宜控制在160mm±20mm,入泵前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h,塌落度总损失量不应大于60mm。

(8) 混凝土的缓凝时间宜为6~8h。

(9) 防水混凝土中的各类材料的总碱含量不应大于3kg/m3。

13.2.2 作业条件

13.2.2.1 现场技术准备:

(1) 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2) 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在方案中,明确:在防水混凝土上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留置施工缝时必须有相应的防渗漏措施;特别注意防水混凝土结构的细部构造(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孔口、坑池)的防水做法;注意对浇筑后防水混凝土的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裂缝。

(3) 水泥、砂和外加剂以进行复试且合格。

(4) 上道工序已通过监理的验收。

13.2.2.2 现场机具准备

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振捣棒、溜槽、串桶、铁板、铁锹等。

13.2.2.3 现场作业条件:

(1) 钢筋、模板等上道工序完成,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注意检查固定模板的拉杆、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

(2) 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混凝土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

(3) 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0.2MPa。

(4) 审核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要保证混凝土减少收缩,并提高混凝土的自身密实度。

(5) 设计有要求时,垫层上的卷材或涂膜防水层已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

(6)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做好降水、排水工作。

13.3 工艺流程和操作工艺

13.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养护

13.3.2 操作工艺

13.3.2.1 混凝土的浇筑

(1)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2) 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3) 防水混凝土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拉杆、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拆模后应采取加强防水措施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宜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见图13.3.2.1-3。

图13.3.2.1-3 穿墙螺栓止水构造

1-模板; 2-混凝土; 3-止水环; 4-工具式穿墙螺栓;

5-固定模板用螺栓;6-嵌缝材料;7-聚合物水泥砂浆

(4) 混凝土分层灌筑,每个灌筑层的厚度不大于500mm。混凝土浇筑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大于2m。超过2m时,应沿串筒或溜槽下落。

(5)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少留施工缝。当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遵循下列规定:

①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见图13.3.2.1-5。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水平施工缝处应中埋钢止水板,或贴膨胀止水胶条。

图13.3.2.1-5 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做法

②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13.3.2.2 施工缝的施工

(1) 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 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2) 垂直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并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3) 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4) 遇水膨胀止水条应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或预留槽内见图13.3.2.2-4。

图13.3.2.2-4 水平施工缝膨胀止水胶条

1—混凝土;2—止水胶条;3—混凝土。

(5) 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时,应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特别是水平预埋的止水带,要清净其下面的杂物,保证混凝土能浇筑进去并充盈密实。

13.3.3 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另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

13.3.4 防水混凝土的冬季施工

13.3.4.1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13.3.4.2 宜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并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13.3.4.3 采用掺化学外加剂方法施工时,应采取保温保湿措施。

13.3.5 混凝土的养护:防水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苫盖浇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13.3.6 细部构造防水施工

13.3.6.1 变形缝防水施工

(1)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

①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②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部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固定扁钢用的螺栓间距宜为500mm。

③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④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

⑤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弯半径应不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应不小于300mm,且转弯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