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元化史观看新文化运动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困惑解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选择新文化运动为主要研究对象 (1)

二、问题的提出过程 (1)

1、新文化运动在初中历史教材上的阐述 (2)

2、新文化运动在高中历史教材上的阐述 (2)

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的阐述 (2)

三、对于困惑的初步探索 (2)

1、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传统的批判 (2)

2、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近代化)的作用 (3)

3、对于新文化运动中传统与现代问题的初步认识 (3)

四、对于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单独从各个史观看新文化运动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3)

1、近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 (3)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4)

3、文明史观 (4)

4、社会史观 (4)

5、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5)

6、唯物史观 (5)

7、英雄史观 (5)

8、生态史观 (5)

五、综合八大史观看新文化运动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6)

六、对传统与现代的再思考 (6)

七、新的困惑 (6)

八、探究环节中的心得 (7)

九、参考文献 (8)

运用多元化史观看新文化运动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困惑解惑

一、选择新文化运动为主要研究对象

从传统来看,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文明延续了五千多年的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无疑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从现代来看,中国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现代世界中正勇立潮头,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而作为中国传统与现代桥梁的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与现代问题提出了以下三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它是一次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中国的启蒙运动。

选择新文化运动作为我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它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由于它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在学术界对于新文化运动的争议也接连不断。

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内容到今天也仍具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同时,它的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激主义以及全盘西化的措施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近几十年来,不少人质疑新文化运动的语文革命。质疑白话文革命可以有各种理由。比如可以认为文言文因为代表传统,所以也保证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也可以认为文言文这种语文,因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过程,所以它的表达能力和方式也特别精炼,它的词汇特别丰富,因此也特别值得保护。这些观点很容易受到认同,毕竟文言文的文学传统是人类历史很宝贵的组成部分。1

另外,新文化运动也浮现了一大批人才,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他们都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却又都经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像陈独秀,他是晚清的秀才,受到了四书五经的熏陶,后来也留学日本,受过日本当时的先进教育;像李大钊,早年就读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后来赴日留学,在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学习;像鲁迅,早年就读于三味书屋,后来赴日留学,又弃医从文,也是先接受了传统教育,后来才接受了日本的现代的文化教育;像胡适,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后留学美国,学习西方哲学。他们或多或少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下长大,也都曾留学日本或美国学习现代文化,并在新文化运动中绽放出了属于他们的光彩。

尽管有各种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不愧为一场实实在在的思想启蒙运动,给后世留下了不断追求、敢于追求的精神。无论是在1949年前的民国时期,还是在之后的毛泽东时代,新文化运动所标志的追求先进性、奋发向上的精神,都默默地鼓舞着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甚至在“文革”期间,它也是给人们带来鼓励和希望的夜空灯塔。而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今天,学术界却堆填了一个僵化的、板结的、权力化、金钱化和泡沫化的土壤,一方面抵制以启蒙思想为根基的主流学术,一方面被反启蒙的、反现代性的各种思潮大举占领学术阵地,这个现象的确是让我们愧对先贤。2所以我选择了新文化运动作为我的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二、问题的提出过程

1选自《21世纪与新文化运动》罗多弼

2选自《新文化运动与启蒙——对当前研究倾向的反思》尹保云

1、新文化运动在初中历史教材上的阐述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同时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这可能也是一般的初中教材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影响的解读,一般先讲一个事件的积极作用,然后再辩证(初中的时候可能我还不是很理解辩证这个词的真正意义,直到高中学习了辩证法才有所了解)地谈一谈他的消极作用。

对于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当时还是没有那么大的疑问的,而且当时可能也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而我们初中老师在上课时正好提起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这件事。

从文化根源上来看,那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大都自己受过较为传统的教育,从小就开始在生活的环境上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难道真的能抹去那些刻在骨子里的文化烙印吗?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也许他们自己都判断西方文明比中国的传统文明先进,但是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却一定不会全盘的否定他们内心的文化。所以当时在老师的问题的诱导下,我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新文化运动难道真的是主张全盘西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吗?

2、新文化运动在高中历史教材上的阐述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它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它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它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条件;但同时它也存在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全盘否定的片面性。

新文化运动在高中历史教材上的阐述似乎与初中的历史教材有某种一致性。但是也同样存在新文化运动是否真的是主张全盘西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问题。

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的阐述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首先,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非孔学之小,实国学范围之大也。”其次,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李大钊说,“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处。陈独秀就说过“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这样的话。他们批判孔学,是为了指明它在根本上已经不适于现代生活,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影响权威的地位,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3

从这些描述来看,新文化运动似乎没有那么的完全反传统,也没有上面所说的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这似乎与上述初中与高中的历史教材的叙述相违背。似乎更符合我们初中历史老师的见解,而且在我看来,似乎这其中的说法更有说服力,因为它并不是那么的绝对,从而能让更多的人相信。

那么真的是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材的叙述有问题吗?还是说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致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呢?

三、对于困惑的初步探索

1、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传统的批判

新文化运动中毫无疑问是存在许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的,例如对孔学的批判,对礼教的批判,正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所说的那样,传统礼教是吃人的,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做的非常到位。同时,它也希望能够唤醒沉睡的中国人民,鼓动人们站起来追求自己的权利。

3选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