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建设论文
新时代下城市建筑环境艺术论文
![新时代下城市建筑环境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bb5627e2bd960590c67764.png)
新时代下的城市建筑环境艺术【摘要】当前社会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随着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带动各个产业各个经济领域飞速发展。
建筑作为当前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出现了极大的发展过程。
环境设计美学是从属于生活美学的,是通过各种审美观念来实现当前环境设计过程中的品质高低和质量要求的高低过程。
环境艺术设计的优劣是影响当前城市建设的前提基础,更是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效率和心理体验等。
.本文就新世纪城市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分析与探讨【关键字】新世纪;城市建筑;环境设计;艺术1 前言在城市和经济水平提高的过程中,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使得人们在城市建筑设计的过程逐步开始重视对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
城市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当前新兴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流程,其在设计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城市建筑环境艺术是环境艺术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当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审美观念来参与其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设计的需求,是通过审美规律来协调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城市建筑环境艺术是通过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建筑布局、室内设计以及各种建筑学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化、集体化与综合化的设计流程。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人、建筑、环境”学说,使得当前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完美的结合当前的建筑学、心理学和美术学以及生态环境学科进行综合性加工的新型学科,是推动了城市建筑环境艺术的改善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物设计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变化过程和设计流程,建筑的概念也从个体扩大到群体,从群体扩大到环境。
城市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通过美术学和审美的基础上进行人、建筑物和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处理过程,是以环境为基础进行良好的改造和过程。
中心是人,每一点的设计都以人为中心,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注重的是人的心理因素以及物质和精神需求,通过各种手段在满足保护环境需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人们的各种需求。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9篇论文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9篇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4931d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e.png)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9篇论文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9篇论文预读: 摘要:第一篇:生态城市建设的条件分析1白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分析1.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等条件便利白城市处于吉林省、内蒙古、黑龙江省等三省交汇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白城市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组成的便捷的交通体系.长春到白城现在长春到白城大约需要四个半小时,长春到白城建设高速铁路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这条铁路建设完成以后,两地的通行时间最多只需要八九十分钟,白城还将成为继长春之后,成为省内第一个有绕城高速公路的地级市.铁路方面,境内有四平至齐齐哈尔、长春至白城、通辽至让湖路、白城至阿尔山四条铁路纵贯全市.航空方面,白城长安机场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国内支线机场,是吉林省“一主四辅”机场建设格局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处于白城市洮北区洮河镇刁家屯境内.此外,这里还有吉林省最大内河港口,是吉林省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直接贸易的唯一水上渠道.自大安港上航可以通到嫩江港,下航可以到达哈尔滨、佳木斯,直到俄罗斯五个开放的港口,进入日本海.大安港现在已经是我省与世界相连的水上桥梁,被誉为黄金水道.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为白城市的生态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对外沟通条件.1.2白城市的资源丰富,建设条件较好白城市的资源比较丰富.白城市的自然资源中煤炭储量比较多.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白城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能源保障.白城市还拥有广阔的草原,白城市处于科尔沁草原的东部,草原面积广阔,给白城市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白城市通过发展畜牧业来促进农村的经济,增加农村地区的人民收入,使城市、乡村收入差距进一步减小.除此之外,白城市的旅游资源也特别的丰富.白城市不仅拥有向海、莫莫格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拥有包拉温都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鸟类种类都很丰富,该地区内的几个自然保护区都是东亚候鸟迁徙路上的主要的停留地.向海自然保护区内形成了“沙丘榆林、蒲草苇荡、湖泊水域、羊草草原”等四大独特的生态景观.莫莫格自然保护区主要为江河水域、苔草小叶章湿地、芦苇沼泽、碱蓬草甸等风景特别怡人.包拉温都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蒙古山杏林、芦苇沼泽等天然风光.白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促进了白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白城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2白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劣势分析2.1生态环境脆弱由于白城市是我国东部湿润区与西部的干旱区的过渡地带,也是生态系统从半湿润森林草原向半干旱草原和沙漠之间的过渡地带,又是全球有名的三大盐碱区之一.所以导致白城市的气候干旱且多大风.土地的沙化、盐碱化的问题也十分严重,土地退化的现象十分的严重,加之近年来人类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沙化和盐碱化的程度在不断地加深,面积不断扩大.草原退化、草质下降等问题也不断地加深,草原的面积逐年减少,草原“三化”的问题比较严重草功能明显下降.湿地面积萎缩,环境质量下降,由于人们的盲目开发使大面积湿地干涸,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由于湿地减少,蓄水和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加上人类对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工业“三废”的排放,导致湿地的环境质量不断下降.2.2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态城市建设的资金不足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及其长久的工程,需要建设的城乡基础设施比较多,所以,要有雄厚的资金的支持.虽然,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白城市的经济也有所发展,但发展的速度是十分缓慢的.白城市的基础设施现在还处于极不完善的状态,城市周围的道路基本上以土路为主,城市的排水系统也极其不完善,交通状况十分比较混乱.而且城市内相当数量的平房得不到改造,大部分人民的居住环境比较差.要完善白城市的基础设施所要消耗的资金量十分巨大.但是白城市投资机制和筹资渠道不畅,民间的投资也十分的有限,利用外资也正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其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支撑.这也就不能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2.3白城市的产业比例失调比较严重白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规模也比较小,而且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比较单一,经济的发展还主要依靠农业.而白城市的农业产业结构方面也处于十分不合理的状态,有待改善,加之农业的发展受自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随着白城市土地沙化和盐碱化速度的加快,土地的质量也随之下降,优质土地逐渐减少,直接影响了白城市的经济增长.这就成为了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很大问题.2.4城市基础设施较差,建设难度大白城市的城市基础设施较差.各项服务设施都不健全,而且城市的排水系统极不完善,市区外围的道路多为土路,人流集中的地方无停车场,交通拥堵的现象十分的明显.市内一定数量的平房得不到改造,大部分旧城区的居住情况急待改进.一些分散的小工厂因为污水排放设施不健全,加之白城市的地下是砾石沙层,渗透性较强,工业废水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很严重.绿化条件较差,人均绿化面积明显不足,公共的活动空间受到严重的限制.。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7c456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c.png)
城市环境管理论文摘要:城市环境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旨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通过综合分析城市环境管理的概念、方法和实践,阐明了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城市环境管理的建议。
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们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时间越来越长。
城市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城市环境管理成为了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城市环境管理的概念和原则本章首先对城市环境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其核心原则。
城市环境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的各个方面,如空气质量、噪音污染、水质等。
在城市环境管理中,需遵循的原则包括可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多元性原则等。
第三章城市环境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本章介绍了城市环境管理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其中包括环境评估、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等。
环境评估是城市环境管理的基础,可以评估城市环境的状况和问题,为制定环境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则用于收集和分析环境数据,及时掌握城市环境的变化。
第四章城市环境管理的实践与案例分析本章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环境管理的发展和实践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以某城市为例,对城市环境管理的实践进行了详细剖析,包括环境污染治理、绿化建设、城市交通规划等。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城市环境管理实践的几个关键要点,为其他城市的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第五章城市环境管理的问题与挑战城市环境管理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章分析了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问题,如政策制定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市民环保意识不强等。
同时,也探讨了未来城市环境管理面临的挑战,如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有限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和应对挑战,提出了加强政府领导、改善法律法规、提高市民环保意识等对策和建议。
第六章城市环境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本章展望了城市环境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论文
![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bece806529647d272852ba.png)
浅谈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人们的眼界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于城市的绿化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绿化还可以逐渐改变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根据这一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并结合我国现阶段城市绿化情况与城市生态建设的形式,先对城市绿化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行分析,继而对当前我国城市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最后提出我国城市绿化的发展策略,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绿化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继而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绿化生态建设发展策略可持续发展前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密集程度非常高的国家,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充满了高楼大厦,很少的城市才会给城市留下一片绿色的空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噪音污染、水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并且由于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水平仍比较低,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许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我国当前的绿化工作仍是有着非常多的不足,导致了城市生态建设的落后,下面是笔者个人的一些看法,如有不正之处,欢迎大家给予批评指正,本人不胜感激。
一、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生态建设是城市绿化工作的核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集中,面对这一情况,进行城市绿化工作已经使我们当前工作中的重点以及难点。
由于城市的绿地具有着自净功能,对于缓解城市中噪音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光污染等具有着非常有效地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通过进行绿化工作来达到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存在于城市绿化中的问题1不根据实际情况的进行草坡铺设进行城市绿化并不仅仅就是铺草皮的工作,一个城市的绿化标准也不是草皮面积的比例。
我国现在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在盲目的进行草皮铺设,认为这样就起到了城市的绿化作用,殊不知如果草皮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那么就会逐渐死亡,而且在死亡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化学药物,占用大量工人进行维护工作以及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这些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反而浪费了城市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是违反生物学原则的,与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也是违背的。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01d233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d.png)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给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
此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未经有效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农业生产中的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广泛使用,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有益的昆虫和微生物,破坏生态平衡。
化肥的过度使用则导致土壤板结、酸化,降低了土壤的肥力。
而且,农业灌溉用水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地下水位下降。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
大规模的建筑施工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和扬尘,城市交通的拥堵导致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城市垃圾的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
环境问题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水污染引发各种肠胃疾病和传染病,土壤污染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生态平衡的破坏使得自然灾害频发,如洪水、干旱、泥石流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其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在能源领域,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让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人们的环保习惯和责任感。
例如,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垃圾分类投放等。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探讨生态城市建设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探讨生态城市建设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34a34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c.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探讨生态城市建设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启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生态城市建设旨在通过优化城市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手段,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目标和原则、实施路径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探讨生态城市建设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下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成为了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
生态城市建设旨在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因此,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原则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个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质量优良、生态系统稳定的城市。
为实现这一目标,生态城市建设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1. **循环利用原则**:倡导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生态保护原则**: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节约集约原则**:倡导节约资源、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 **多元共生原则**:促进城市内不同功能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内部多元共生。
5. **公众参与原则**:倡导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和建设,实现城市建设的民主化和透明化。
遵循这些原则,生态城市建设可以更好地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和关键技术生态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城市扩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环境工程建设论文]关于环境工程的论文
![[环境工程建设论文]关于环境工程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652c4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43.png)
[环境工程建设论文]关于环境工程的论文环境工程建设论文1环境工程建设的主要意义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工程的建设意义重大,由于我国环境工程建设还处于逐步的发展完善阶段,但都要围绕一个治理核心就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
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和进步,环境工程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城市建设中环境工程涉及的范围广,它包括园林绿化、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节能减排以及供电供暖的改善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环境工程建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环境工程建设中要结合城市建设规划,这样才能有效优化城市环境。
这样的方式需要的成本高,在焚烧中没有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会产生很多有毒气体,还浪费了很多有用资源,这是在环境工程建设中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2.3园林绿化建设没跟上发展我国的绿化工程建设需要进一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化建设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的绿化建设非常落后,在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建设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绿化能够降低城市噪音、美化城市环境、降低空气污染的程度,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然而,我们国家在建设进程之中,缺乏足够的园林绿化建设重视度,片面的追求高档住宅的建设,是很多城市连接在一起得,减少了园林绿化的空间,这将会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进步,使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存在难点。
2.4环境工程管理方式落后欠缺对重要环境因素的全面观测,使很多重大环境因素的目标与指标在制定过程中存在困难,很多主观条件不能很好地与实施细则进行协调配合。
缺乏环境管理意识,以及网络宣传力度不足,是人们面对环境的危机得不到足够的认识,同时,政府与社会监督力度不到位,很多制度虚有其表,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不足,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操作性非常差。
欠缺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我国没有足够重视和认识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环境工程建设的接受程度不足。
全国各大院校具备培养环境工程专业人员的方向很少,由于资金和技术的不足,没有给环境工程方面的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阻碍环境工程建设发展。
绿色建筑论文精选3篇
![绿色建筑论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3f13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c.png)
绿色建筑论文精选3篇绿色建筑论文篇一[论文摘要]本文以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为例,从集成化设计、精细化设计、适宜性技术的运用等方面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一、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案例分析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是深圳市为申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而建设的住区,需要解决5个村落的500户居民的拆迁安置问题。
因为由政府投资,资金受到严格控制,工期紧张,需求也非常特殊。
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对项目的分析和定位非常重要,原住民对设计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工期和拆迁进度。
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我们通过规划与设计阶段的精确控制,实现了低成本适宜技术的绿色建筑目标,该小区也获得2006年国家财政部、建设部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图1,图2)。
1.集成化设计在规划过程中我们成立专门的沟通组及设计组,同步开展工作,从而保证不会因为工期缩短而降低质量。
我们一方面与建设方沟通,以求更好地实现安置政策;另一方面与村民沟通,以保证我们的方案能够更贴近村民需要,也为方案后期的顺利实施打下必要的基础。
为了更顺利地与村民深入交流,我们还专门选派了会方言的建筑师参与沟通。
考虑到原住村民的客家文化背景,在对客家民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又引入社会学、民俗学、植物学等学科学者协助建筑师进行协同设计,丰富了方案的内涵。
2.精细化设计为满足原村民自住房与出租房分开、每个村要相对集中等要求,针对用地紧张的情况,我们将相对比较安静的东部设为自住区,西侧为小户型出租区。
5个村从南到北依次排列,通过道路、景观、幼儿园、会所等公共设施来间接区分,而不是用围墙生硬地隔断,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小区设计一体化,又满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
我们采用数字化手段,从定性判断走向定量验证,力图把常规技术作精,提高舒适度的同时节约资源。
结合日照模拟,调整总平面布局,使所有住户都能达到规范中的日照要求,并借助通风模拟验证了小区内每栋建筑都有顺畅的通风(图3)。
基于人文主义核心城市环境问题环保建设论文
![基于人文主义核心城市环境问题环保建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a416f9f90f76c661371a7e.png)
基于人文主义核心的城市环境问题分析与环保建设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
伴随着城市文明的推进,人们对环境建设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
目前,城市环境建设与人文生态保护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
本文将分析当前城市化扩张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城市环卫建设的人本主义要求,倡导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减少污染,强调城市经济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市环保环境建设人文主义城市发展本随着城市的粗放型扩张,城市人口压力与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过渡的城市消耗导致城市环境问题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严重制约着我国城市环境文明的进程,使得城市发展与人文环境更加对立。
1.无法回避的城市环境问题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与时代化的消费水平,促使城市形成从地面到空中的立体性污染,严重损害着热门的健康水平,躲之不及、避之无处。
1.1污气排放在城市环境中,工业企业燃料的运用,会产生大量的碳化物,硫化物等。
城市空调以及制冷工业的发展,氟氯烃化合物的含量也急剧增加。
近年来急剧膨胀的汽车消费,使得汽车尾气的污染日益严重。
这些气体直接作用于城市环境与人体健康,形成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
空气污染严重损害着人们的健康,据统计,空气污染对人呼吸系统的疾病造成了高达数亿个工作日的丧失,与此相关的经济损失进数十亿美元。
据我国部分城市统计,市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比郊区高2.4倍,肺癌发病率比郊区高7.3倍。
1.2生活垃圾时代化的消费与丢弃垃圾成正比例关系。
生活垃圾进入环境后破坏城市市容和旅游景观,影响人的视觉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特别是废塑料制品无处不在。
其结构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具有耐酸、耐碱、耐气候老化等耐腐蚀、不易分解的特性,导致不能够被自然分解,形成“白色污染”。
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废弃塑料约为960. 8万吨,占我国垃圾排放总量的15%左右。
“白色污染”严重地影响着城市景观环境,形成巨大压力。
1.3起居环境交通环境压力巨大。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论文(汇总8篇)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论文(汇总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a0b2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3.png)
02
城市需要采取适应性策略来应对气候变化,如建设海绵城市、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03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同时政府应出
台相关政策,支持城市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
数字化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数字化监测与评估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与评估,为政策制定提 供科学依据。
智能交通管理
波特兰运用智能交通管理技术,实 时监测交通流量和路况信息,优化 交通信号控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
库里蒂巴: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的创新举措
1 2 3
垃圾分类制度
库里蒂巴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要求居民将 生活垃圾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投放,以便进行 后续的资源化利用。
垃圾回收与再利用
库里蒂巴通过建立完善的垃圾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再利用,减少垃圾填埋对环 境的影响。
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支持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决策效率和科学性。
数字化技术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案例
介绍数字化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成功应用案例,如智慧环保、数字化园林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产业转型升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径选择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
01
阐述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放控制等,以确保城市环境的清洁和美观。
波特兰:绿色交通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公共交通系统
波特兰注重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通过建设轻轨、公交等多样化的 交通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降低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自行车道与步行道
波特兰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自行 车和步行出行需求,建设完善的自 行车道和步行道网络,鼓励居民采 用低碳出行方式。
关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
![关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ed36e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1.png)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关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现如今,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爽爽的贵阳”——一块极具个性的金字招牌凉爽和美景是贵阳区别于其他城市最突出的“个性”,倾力打造“爽爽的贵阳”这块金字招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贵阳人的精明之举。
在贵阳期间,我们打开电视,翻开报纸,与人交谈,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爽爽的贵阳”。
贵阳人为打造这块金字招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贵阳近年来已经形成了“森林之城、避暑之都”的城市特色和旅游品牌。
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贵阳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方位宣传推介。
我们翻开7月5日到9日的《贵阳日报》和《贵州晚报》,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推介“爽爽的贵阳”的文章。
我们走进贵阳的宾馆和景区的饭店,都能够听到由我国著名歌手孙楠演唱的歌曲《爽爽的贵阳》……宣传推介贵阳已经成为贵阳人的自觉行动。
7月6日,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xx向与会的全国党报老总致辞时说:“贵阳夏季气候凉爽,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是天然的大空调、大氧吧……贵阳是个经看、耐看的地方,只要牵手一回,就会记在心上;只要看上一眼,就会终生难忘……”贵阳人在对外大力宣传贵阳天气凉爽、自然风光秀美的城市形象的同时,对内上下一心,全方位地保护生态环境,修炼内功。
贵阳成立省、市共同参与的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从源头上禁止高污染项目落地。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贵阳公开招标,吸引了70多家国有和民营企业,建成第一和第二环城林带,总面积145万余亩,成为贵阳的“绿肺”;严令全市企业限期改造,全部实现了烟尘达标排放,取缔2万多个燃煤炉灶,改用清洁燃料。
2006年,贵阳在“中国避暑之都排行榜”评选中,入选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并连续两届名列第一,赢得“中国避暑之都”美誉。
语文命题作文《城市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与可持续城市建设》议论文作文范文高中初中作文范文参考作文
![语文命题作文《城市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与可持续城市建设》议论文作文范文高中初中作文范文参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88950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f.png)
城市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与可持续城市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本文将从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协调、可持续城市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空气污染:由于工业排放、车辆尾气等原因,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
垃圾围城: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围城现象愈演愈烈,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水资源短缺:城市用水量巨大,但是水资源却存在短缺的情况,导致城市水源供应难题。
二、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关键。
城市发展需要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
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水源管理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环保政策制定: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治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三、可持续城市建设可持续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协调的重要途径。
可持续城市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节约资源:采取节能、节水、节地等措施,降低城市资源消耗,实现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地和森林覆盖率,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可持续交通:推广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等可持续交通方式,减少汽车污染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
四、结语城市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解决。
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关键,需要政府、企业、居民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宜居、健康和美好的生活。
绿色建筑论文集合[15篇]
![绿色建筑论文集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c2d54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1.png)
绿色建筑论文集合[15篇]绿色建筑论文集合[15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确定对论文都不生疏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学问的力量。
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绿色建筑论文,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绿色建筑论文1能源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目前节能工作的实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环境越来越差,人们开头意识到环境破坏的严峻性,必需进行全面的环境爱护,建筑工程中已逐步推广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也将成为建筑材料进展的重要方向。
新型环保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而且促进了材料企业走可持续进展之路。
以往企业大都是牺牲环境,大力进展经济,导致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现代的企业必需以可持续进展方式进行,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趋势。
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遵循绿色环境为主,保证经济快速进展。
1 建筑工程中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意义建筑行业的环保节能主要体现在对建筑原材料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配置以及新建筑能源的开发利用,从而提高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削减建材的铺张。
就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状况来看,建筑工地的杂乱现状严峻影响了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出行。
能源消耗和建筑扬尘问题照旧非常严峻,能源的高消耗使得建筑施工成本大幅提高,建筑施工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爱护等方面得不到保障,使我国城市建设的施工水平长期处于一个较低层面,因此,推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水平和范围,对建筑行业意义重大。
由于国家在环保科技和设计方面的高度重视,使得越来越多的技术得以被讨论和开发,目前许多的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中,使用了太阳能、自然材料及其他可循环材料,这些材料的应用,切实有效地降低了建筑能源、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建筑成本,削减了建筑垃圾的产生。
将节能绿色环保材料应用于建筑施工项目中,能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从而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
环境建筑课题研究论文(五篇):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设计要点、明清江南园林建筑与文人的审美情趣…
![环境建筑课题研究论文(五篇):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设计要点、明清江南园林建筑与文人的审美情趣…](https://img.taocdn.com/s3/m/6c770af3eff9aef8951e0630.png)
环境建筑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设计要点2、明清江南园林建筑与文人的审美情趣3、考现学在既有建筑改造的应用4、中小建筑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5、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全文总字数:22781 字篇一: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设计要点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设计要点摘要:本文主要以绿色生态型的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绿色生态型建筑以及其设计理念,然后对建筑的设计要点进行讨论,旨在加强对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的设计。
关键词: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设计;要点1前言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愈加关注绿色生态理念,重视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加强建筑的绿色生态性设计,结合其设计理念和设计要点,提高设计的生态化,满足新时期的建筑需要。
2绿色生态型建筑简述绿色生态型建筑,指的是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实现了建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型建筑。
这种建筑类型以城市的生态建设为中心,将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要满足现代人们的基本住房需求,又要实现对对气候、空气、光照、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等条件的充分利用,为人们创造现代化的绿色生态型建筑。
同时在建设中,还要将节能环保作为建设的核心,尽可能使用可再生和可循环材料,在不影响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
现阶段,这种绿色生态型建筑的建设理念,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内容,绿色生态型建筑也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3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3.1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中的阳光、空气和水时人们生存所需的基本元素,与很多现代化建筑中的照明和空调系统相比,不仅不会对生态环节造成影响,而且还会降低在人为环境中产生的身体不适、皮肤干燥和亚健康等问题。
因此,在绿色生态型建筑中,将自然因素作为设计的动力,提高了设计的效果,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中重点遵循的理念。
3.2使用感受舒适化由于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高质量的生活产品是人们关注的内容。
关于环境工程的论文5000字范文
![关于环境工程的论文5000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85d05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1.png)
关于环境工程的论文5000字范文环境工程是交叉学科,要想取得快速发展取决于其依托传统行业优势平台,必须依托不同行业背景,发展环境工程学科建设。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工程的论文5000字范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工程的论文5000字范文篇1浅析环境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摘要:精细化管理是在对管理项目中的相关划分管理标准进一步规范化处理,将事物自然发展规律与后期管理相结合,实现项目运行管理的操作过程更加顺畅自然,环境工程的范围较广,形式多样,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环境项目工程中,能够提高环境治理的作用,促进社会环境的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环境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信息系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逐渐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环境工程的实施和开展逐步呈现完善趋势,环境治理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在社会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环境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分析主要从当前我国环境工程项目的基本发展状况和进一步优化措施入手,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体系能够科学实施。
1实施环境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研究的必要性环境工程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众多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发展趋势来看,环境项目工程的治理,能够进一步美化社会外在环境,同样也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使社会经济结构逐步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最大特征是管理层次性和管理精确化,环境工程的建设范围广,涉及层面多,实现环境项目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人力资源应用、科学技术应用的综合创新,推进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2当前我国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现状2.1环境工程管理范围相对狭隘我国实施环境工程管理的管理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完善,从建国初至今,环境工程项目取得的成效在我国环境治理中的作用逐步凸显出来。
社会经济发展速率逐步监加快,环境污染的治理难度也逐步提升,传统的经济管理措施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完善程度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从我国当前环境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环境工程管理的范围相对狭隘。
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问题防治措施论文
![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问题防治措施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cac3e4aeaad1f346933f26.png)
浅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防治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中的一些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着水体污染、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对其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强调了环境保护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问题;防治措施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ity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roblems in analysis, proposed the city faces in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water pollution, city air quality serious deterioration of disaster caused by flooding water, solid waste, garbage siege phenomenon serious, noise faze civilian phenomenon comm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some preventive measures, emphasizing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nning in city plann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key words: city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blem; prevention measures中图分类号:tu984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各种城市建设不断增加。
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致使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
![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f24a4c6bd97f192379e957.png)
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WTT整理的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环境论文1摘要:文章针对监测过程中的主要事项展开系统分析,通过研究数据预处理、基于ArcviewGIS的信息提取、数据库的建立、成果整理与数据挖掘、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监测要点,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GIS技术的认知,提升动态监测结果的通畅性。
关键词:GIS技术;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与全球定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应用技术,能够对区域内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应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有效提升整个监测过程的有效性。
1、监测过程中的主要事项在具体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1)在对区域内部进行监测摄影时,需要对区域内的天气情况进行提前了解,通常情况下,需要选择云量在10%以内的天气进行影像勘察,并且区域内的云雾不能对地形进行遮挡。
在监测地形起伏相对较大的区域时,对于采集到的图像需要及时进行修正,修正工具为DEM,并且修正后的误差需要控制在10m以内,而图像配准误差应用过程中,误差单位需要控制在0.5个像元内。
(2)在监测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构建科学性的坐标系统,从而准确了解各个控制测量点的分布情况,通常情况下,所选择的坐标系统以高斯坐标系统为主。
(3)在绘图分析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了解区域的基本情况,可以构建不同地貌、地类的特征图斑,便于后续数据的分析应用,而各个类型的图斑数量需要超过10个,并且在分类计算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最大相邻法对其进行合并,从而有效提升整个应用结构使用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变化图斑时,其数量应控制在50%以内,以便于后续数据分析过程中的使用。
2、基于GIS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要点2.1数据预处理在对资源与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时,数据的采集属于基础应用环节,但是在采集到数据信息后不能直接进行数据分析,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之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操作。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共10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共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c73ac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7.png)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共10篇)生态文明建设论文(一): 城市化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我这有个不是城市化的.生态文明一直都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生存,生产的条件.和蔼可亲,美丽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作为“地球村”的一员,人类的一员,我们坚持以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为一个梦寐以求,美丽的目标.这几年,我们一直向着这个目标所努力,可是因为人们滥砍伐树木,不知有多少的小鸟无家可归,不知有多少的地区因为没有树木挡风沙而不断黄沙连连;可是因为人们无节制的浪费水,不知有多少清澈的小河失去了躯体,变成了干巴巴的土地,也不知有多少小鱼因为失去了家园而死在了干巴巴的土地上;可是因为泥土,砖瓦覆盖的烟囱喷出有毒的气体,以往那个令人怀念的,蔚蓝的,清新的天空被抹上了一层总是掉不下去的“黑纱”,那些带着各种香甜气味的空气也变得无影无踪;可是因为一片一片,一堆一堆的白色塑料袋,飘在了树枝上,飘在了草地上………不知有多少外国游人摇着头,离开了只剩下一群面色尴尬的人的旅游景点;可是因为多少双伸向小动物的“魔爪”,不知有多少小动物因为失去家人而默默流泪,不知有多少动物学家因为世界上仅剩下的几万种动物而不断摇头;可是因为人类没完没了的向大自然索取一切,不知大自然是如何惩罚贪婪的人类,不知地球是如何数着自己剩下的年岁而叹气;因为人类随意破坏我们的家园,违反了自然规律,不知电视上出现了多少幕令人掉泪的场景,不知地球是如何大发雷霆,用各种自然灾害来惩罚贪婪,无知的人类…………..如果把无限,未知的宇宙空间比做一片大海,那么地球就是这片汪洋大海中的一艘孤孤单单的,唯一一条载有几亿人生命的航船.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驾驶它的钥匙,驾驶它的资格,作为一名合格的乘客,我们要齐心协力帮助这艘船,不管前方的海啸多么猛烈,不管前方是冰山还是土地,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就能做到一切!如果当船漏水了,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可能你们会说,什么草木葱茏,什么绿树成荫,什么鸟语花香,什么空气清新,一切都只是一个遥远的幻想而已了吧!不,朋友,难道你已经放弃了对地球的一切希望难道你已经放弃了对人类的一切希望难道你已经打算松开地球母亲那双温暖的手难道你已经放弃了那双驾驶这艘船的钥匙,将它彻底抛入了那片海中吗是的,虽然那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只是一个不可实现的幻想,但是我要否决你.我始终相信,就算地球已经崩溃,我还是依然相信,它给了我们一切;即使人类已经灭亡,但我还是依然相信,人类的故事会变成一粒种子,深深扎下结实的根;即使地球母亲那双温暖的手再也牵不住我们的手,但是我会牢牢抓住她的手;即使人类全部放弃了那把钥匙,但是我会保管好我的钥匙;即使你已经不再相信任何和你有关的东西,那你可以等待地球灭亡的那天,但我会告诉你,我不会等待地球灭亡的那天,因为没有那天!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能告诉你们,这个无限的宇宙空间,已经没有我们的第二个地球了.倡导生态文明,健康绿色,无水,空气,白色污染,就是要掌握好全人类手中那根细细的“生命线”.总有一天,当人类不再相信地球,不再握紧那根生命线,而是等待死亡,那根线,总会被人剪断.但是,总有一天,全人类鼓起了信心,减少了一切污染,勤劳的保护地球,那根生命线,我相信,你们也相信,那根线,会越变越粗,每一次发出的摩擦声就是对灭亡的挑战.长江黄河,哺育我们的母亲河,而现在,不知黄河底积累了多少黄沙,真不愧是“黄河”了,以往那个总是笑着迎接我们的母亲河,如今却变得愁闷不堪,还总是默默的流泪,她还爱着炎黄子孙;芝塔龙河,那个蓝色的河,是多久以前的样子了从此,那个美丽的河,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了满堆满堆的垃圾.即使大家再怎么呼唤她,清理她,她依然还在沉睡者;亚穆纳河,印度首都新德里58%的垃圾废物都倾倒在亚穆纳河里.政府虽然开出了1700亿卢比的河流治理费用,可是她那面目全非的样子一点也没有变,大家这才意识到她有多重要;孟加拉共和国伯利康加河是城市的主要河流,如今,水中的生物,死的死,逃的逃,水中生物早已荡然无存.前来参观她美丽的一面的游客不禁大吃一惊;马里劳河处处可见塑料包装袋,橡胶拖鞋,香蕉树干,被河水泡到臃肿的腐烂的动物尸体……如此可怕的情景让世人吃了不少惊,从此那么美丽的马里劳河真的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吗………..爱护地球,保护地球.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还是一个需要实际行动来证明的目标.让我们一起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吧!修改一下可以么求分!生态文明建设论文(二): 关于贵州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的论文 2023字运用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全面展开分析的论述,要归纳和总结出论点,用理论知识和实际事例进行论证说明.求,急.贵州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的论文That"s OK!生态文明建设论文(三):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十八大报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重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所谓生态文明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3、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4、如何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5、具体抓好四个方面:优化国土空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度规范.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四):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以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XX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应当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最后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多么迫切、紧要!其潜力又是多么巨大!如果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在行动上切切实实这么做了,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岂不可以创造出新的人间奇迹!生态文明建设论文(五): 谁有关于生态文明的文章啊给我一篇急~我的题目是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怎么写啊给点建议或文章啊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科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过度消耗资源和深度环境污染的代价.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强调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处理地区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外与国内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种按生态系统规律引导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观,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教育,使全体公民以生态价值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铸造绿色科技体系,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再次,要把绿色科技引入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绿色科技,是引导生态意识进入生产系统,从而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两难问题的桥梁,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要发展绿色科技,就要正确认识理解绿色科技,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第一,绿色科技要求各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科学技术活动均要符合生态化的方向.生态价值观是从事科技工作的基本观念,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要在科研活动中恪守这一信念.也就是说,在发展农业、牧业、冶金、建筑、化工、交通、制造等行业的科学技术时,既要看到其经济价值,又要看到其生态效果,竭力排除有经济价值却无生态学意义的科技成果在各行业中的滥用.第二,绿色科技是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是有益于保护和合理应用生态资源的科学技术.绿色科技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科技,即危害生态环境的因素已经存在,发展这类科技的目的是抑制和减少其危害,如治沙技术、防治病虫害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医疗技术等;二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技术,如稀有资源替代技术、多功能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研制开发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等.第三,生物科技已成为绿色科技的主体.主要有生物高科技,如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为基础的医学、制药、农业等高科技;传统生物科技,如围绕农、林、牧及其产品的育种、种植、保护、提取、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生物科技作为绿色科技的主体,已成为21世纪科技的重点学科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以生物高科技为基础的农业、环保、材料、能源和制药业等领域也受到我国学术界许多学者的关注.由此可见,发展绿色科技,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经济社会规律作用使然.来源:南方网作者:凌子平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六): 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以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XX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应当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最后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多么迫切、紧要!其潜力又是多么巨大!如果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在行动上切切实实这么做了,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岂不可以创造出新的人间奇迹!生态文明建设论文(七):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概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生态意识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制度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生态行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建设】生态城市建设论文
![【建设】生态城市建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7aec1cfab069dc502201ff.png)
【关键字】建设生态城市建设论文浅议生态城市建设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城市的人居环境,回归自然成为人们的追求。
本文通过论述生态城市建设,反映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生态城市;内涵;生态建设;生态建设目标1 前言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道萨迪亚斯的人类环境生态学,都寄托着人类对自身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理想型城市的向往,人们一直在追求探索着理想的生活住区。
在中国,无论是劳动人民对自然规律经验积累的风水理论和技术,还是古代圣哲们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理念,都映射着古代城市建设中人们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的思想。
当早期传统聚落的生态化意识觉醒,人类对与环境的价值观发生了转变。
工业文明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公害事件及世界资源能源危机,迫使人类重新认识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生态城市(Ecopolis)作为面向未来城市新的发展模式被人们提出,它是人类生态价值取向的结果,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形式。
生态学家O.Yanitsy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其中人们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能够充分发挥,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同时人的健康和环境质量同时受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资源良性循环。
“生态城市”与普通的现代城市有着本质的不同,生态城市中的“生态”是综合的、整体的概念,蕴涵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包含了生态产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生态城市是以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持续发展为根底而存在,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存的复合系统。
2生态城市的概念麦克哈根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心灵的城市,我们需要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健康的生存环境不仅要有物质的而且也要有精神的,而现代城市环境导致人们普遍有"心理疲劳症",其原因是受过度的信息刺激。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宣传渠道的多元化和宣传方式的公开化,给人们的求知,生活和娱乐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不少负面影响。随着一些不健康的报刊和录相制品的出现,城市环境中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精神污染"源,它对人的危害绝不低于物质污染。
城市的发展是由人的基本需要所推动。但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人们的动机和效果发生错位,城市环境与人的需要往往处于冲突和矛盾状态之中。城市环境的变化不能满足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发展,偏离人的需要轨道。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设计和建设城市的出发点和理念一直是经济效益至上,而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基本需要。从对世界城市化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状况的认真检察中使我们深切感到:城市环境与人的基本需要必须同步发展。现代城市环境在为人带来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心理的压力和紧张,往往是弊大于利的,比如住宅分布的不合理也对人产生负面影响,传统的住宅大多分布于公路两旁,主要是从交通方便角度考虑,但是从对人的影响来看,其结论是弊大于利,除了噪音,空气污染对对人有严重影响之外,还因远离绿地等自然环境,使人无法缓解由于工作紧张而造成的精神压力。此外,住宅紧邻公路,必然缺少室外活动场所。
2、 美化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化要兼顾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主体绿化以乔木,灌木为主,不仅给城市居民视觉美的享受,绿化对城市环境也起到了防风,涵养水源,减少噪音的作用,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小区
人的大部分时间是要在居住区内渡过的,因此在社区内要不公美化居住环境,应建立一些休闲广场,娱乐场所,体育锻炼设施,这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
城市环境中的噪音污染也严重影响了人的健康状况,近十年来,在各国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噪音都增加了10-20分贝,其中由于人口密度提高,其喧嚣声增大了二,三倍。因各种音响设备的广泛使用于商业竞争,几乎各商业区和商家都利用了扩音器来招揽顾客。此外,噪音是城市居民产生失眠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的刺激使居民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脑神经系统的疾病增加。
城市环境建设论文.txt
城市环境建设论文:以人为本,搞好城市环境建设
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我们不仅要加强环境保护,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更要考虑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减少污染,强调城市环境建设的人文关怀。
关键字: 环境建设; 城市; 人文 关怀。
2、 城市问题对人产生的心理压力
城市环境对人有巨大的积极影响,这点可以从城市与农村人在文化程度,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环境中,人的季节性生产特点使农民一年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而在城市中,即使休息日,各项活动也有时间性,这就是城市公共场所大大小小的钟表日益增多,而失去个人特点。由于交通运输,学习,电视的娱乐节目,商店的营业等都有统一的时间性特点,这些构成了城市的节奏,绝大多数城市居民要适应这种时间性,而使自己个人的时间服从于群体。第二,日益增多的脑力工作者工作特点与城市环境中时间性特征形成矛盾,脑力劳动者往往在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失去了界线。工作日的延长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勤劳,爱好和责任感。脑力劳动者常常从事于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创造上顿悟和成果发表之前,需要有长时间的表面看来似乎是毫无成效的紧张思考,而这种劳动没有严格的时间的概念和固定的节奏,往往以几星期,几个月,几年为单位计算,而不适合以小时为单位计算。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从事各种脑力劳动的工作者将日益增多。城市环境如何适应脑力劳动者阶层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仍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此外,由于环境给人带来了一定的生理压力,加上工作节奏和劳动就业竞争的增加,使人的心理压力增大。在城市人群中,人们更多地注意生理健康的问题,而忽略了由于各种压力及环境影响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强调人类生产,生活应以人为核心的人文思想,强调城市环境建设的人文关怀。 三、城市环境建设需要强调以人为本
人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作用于环境,产生积极与消极双向的影响,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活。
二、 城市问题对人类生活的负面效应
1、城市问题对人产生的生理压力
现代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了各种设施和公共实施,但在一些工业城市,特别是高度密集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大城市,环境给人的生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空气污染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危害最为严重,随着各类车辆的增加,所有居民住宅都无法逃脱汽车尾气的污染,车辆来往频繁的街道居民常感到头痛头晕,咳嗽,恶心,浑身无力,这些状况在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身上更为明显,据世界银行《1999年世纪发展报告》中数据:仅中国的4个城市:重庆,北京,上海,沈阳,每年有1万人因接触悬浮颗粒而过早死亡,空气污染对人呼吸系统的疾病造成了高达数亿个工作日的丧失,与此相关的经济损失进数十亿美元。据我国部分城市统计,市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比郊区高2。4倍,肺癌发病率比郊区高7。3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向环境中排放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日益增加,它们进入环境后破坏城市市容和旅游景观,影响人的视觉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废塑料制品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并不断累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据统计我国一些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垃圾中,废塑料的重量比已上升到8%―10%,但我国其回收率却从1980年的20%下降到1994年的不到10%,其再生利用率也不断下降。
6、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城市环境监测,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加强城市有形环境建设的同时注意无形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注重协调统一性,最重要的就是兼顾长远与注重当前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构建优美的城市环境,促进人类的健康水平提高,构建一个社会关怀体系,加强人类健康的监护。
一、 城市化及其带来的问题
1、 中国城市化进程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来源改变,加强与现有城市的联系,产生了城市化的地域扩散。 1949年以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和空间现象的城市化也开始了新的进程。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表现为:城市化进程具有起伏波动的特点;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十六大以来,国家从政府角度提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这势必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
4、 加强城市交通系统及城市管网系统建设
为促进城市环境系统有序发展,建立短距离,高效率的系统,节省时间与资源,使人类生产生活更方便,更快捷。
5、改善住宅建设结构与设计
城市的住宅环境不公要保护人体器官不受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还应当保证住宅中人体所必需的温度,湿度,空气成分,并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此外,特别是室内装饰材料要无毒无害。
1、根治城市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包括汽车尾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等,对汽车尾气排放问题,首先,对在用机动车严格报废制度,禁止到期机动车改头换面继续使用,增强在用机动车年检,季检中环境指标的监测和管理,并加强日常抽检力度;保证机动车尾气达标率的实现;应通过加强维修和保养,合在用车达到尾气排泄标准。其次,对于新生产的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应严格执行国家不同情况下,不同污染物的排泄指标,完善监测,监督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单车技术水平最后积极报导,推广使用高标号汽油,无铅汽油,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少污染燃料。在污水排放系统中加强中水回用技术设备,污水处理药剂材料等,开发研制废水资源化设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劳动人口大量剩余并流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又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作用,彼此促进,相互制约。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环境保护,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更要考虑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减少污染,强调城市环境建设的人文关怀。
城市环境中,由于工业燃料的运用,产生大量的碳化物,硫化物等。运用制冷工业的发展,氟氯烃化合物的含量也急剧增加。这些气体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气管类疾病。另外,这些气体大部分具有温室效应,往往城市环境中温度较周边郊区温度高,形成城市热岛。排入大气的气体,尤其是酸性气体:硫化物,氮化物和人为尘埃,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酸雨",使城市环境中绿色植物,建筑物蒙受损失,使城市绿化地酸碱化。
2、城市化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城市环境中由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使城市生活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环境污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无意识的影响,即在人类活动中对环境产生的副作用;一种是为了某种目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意识的改变环境,在现阶段,主要是第一种人们对环境的影响占绝对优势。
在城市化过程中对社会问题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人口增加,解决住房问题是当务之急,城市市区的土地可谓"寸土寸金",每一寸土地都可以化为可以增值的财富。尽管耸入云天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由于其价格,位置等原因,人们对这些住房仍望尘莫及。往往购买地理位置较差的房子,这样就会奔波工作与居住地之间,相应就会对交通造成不良影响,日益拥挤,塞车现象日益严重。在居住区内,由于人口的增加,医疗和社区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城市环境中财富的增加,技术的进步,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和美化运动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闲暇时间。相反,城市的生活节奏和人们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却日益俱增。另人最为忧虑的是,在经济日益增长和环境日益更新的情况下,各种社会问题也相应地增加:犯罪率上升,青少年犯罪人数增加,社会道德伦理面临危机,失业隐患几乎笼罩了每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