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居环境课程论文

对“人居”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系别建筑系

专业班级建筑设计

学生姓名黎烨宾

指导教师陈兰娥

提交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摘要:传统的建筑业一直极大地消耗着自然环境,同时附带着种种对自然环境的负作用。第八讲里,谢浩教授说过“建筑对环境的造成的破坏占很大一部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关注逐渐从建筑本身投向了与建筑相关的环境上,这是当代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也说明了绿色生态建筑必定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其实这八周的人居环境系列讲座想说明的也就是“人居”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下面有我对建筑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小小思考。建筑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环境则是建筑所依存的条件。建筑与周边环境应当保持和谐的关系。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次序一样,也是庞大次序中的一个”。建筑设计归根到底是设计环境,即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因此,建筑创造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还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而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又包括多个方面。

关键词:建筑环境和谐生态

1、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任何建筑都处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在受到环境包容和制约的同时,又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部分,形成新的环境景观。美国建筑大师赖特认为“建筑是大自然的点缀,大自然是建筑的陪衬,离开了自然环境,你欣赏不到建筑的美,离开了建筑,环境又缺少了一点精灵”。所以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应该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第二讲里,方小山教授也提出了“地形不是一块呆板的地,真正契合地形的建筑是不能随便把它移到其他任何一块地上的”。方小山教授的这句话,恰恰很好的说明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闻名世界的建筑流水别墅,就是出自赖特大师之手。流水别墅即很好地表达了莱特与自然界的韵律相协调的“有机”建筑理念。建筑之意在于山水之间,建筑之术也就是山水之术,建筑为山水环境增色,山水环境为建筑添彩。建筑与自然环境均是共生、共荣、共乐、共雅,建筑环境自然化,自然环境人为化,是建筑创造的永恒主题。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包括了与当地气候,地域点的有机协调,

下面引用一下第八讲里谢浩教授和我们分析的我国传统民居的气候设计经验:

南方:

1、西关大屋:封闭的外墙减少太阳辐射,能防火和保持私密性。利用起伏的坡屋面,小庭院、天井、敞厅、高侧窗、各种通透的门窗来组织自然通风,是居室冬暖夏凉。

2、骑楼:建筑的通风、采光、给排水级交通依靠天井、厅堂和庭道解决,高墙窄巷使大部分地方处于阴影之中。

3、竹筒屋:前庭后院,中部设天井采光通风,进深较大,形成窄长的“冷巷”,非常阴凉。

4、客家土楼:利用环形封闭的生土墙形成内外温度差和防潮防湿,通过庭院土灶实现空气对流。

5、潮汕民居:开敞式前后厅,采用“井”字格局。用木雕屏风或“格门”间隔,敞开厅堂,有利于通风采光。

北方:

6、干阑:有利于隔潮,屋顶坡度大且有较大的出檐和回廊

7、一颗印:空间凹斗式内院有利于通风、采光和排水,墙身高且厚,很少开窗,防风避寒。

8、蒙古包:圆形平面的散热面积小,抵御强烈日照,也有利于抵抗风沙。

9、碉房:依山而建,平顶屋、厚墙、窗小、封闭式天井或院落,防风保温和减少日照。

10、四合院:挑檐夏季遮阳,冬季争取阳光,厚重外墙既保温放热,又防风沙,防噪声。

11、窑洞:利用地形和土层保温蓄热,改善室内热环境。

12、吐鲁番民居:土墙厚,开小窗,设地下室,还有屋顶平台

湿热地区

群体布置争取通风良好的朝向布局较密,形成阴影巷道

建筑平面外部开敞,设置凉台、外廊或底层架空外部封闭,内开敞,多设天井

建筑措施坡屋顶,出檐较远,底层架空平屋顶,墙体厚重,开窗小,风塔房屋形式轻盈、通透、明快、淡雅厚重密实、外闭内敞

技术利用遮阳、通风、隔热、绿化、水体、地冷遮阳、被动蒸发冷却、夜间辐射等表1,总结自《建筑节能与生态建筑》讲座

通过对我国民居对气候的设计,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当地的建筑也必然不同。广州的西关大屋如果放到北京去,到了冬天的时候就会受到风沙严重的困扰;同样,吐鲁番那种厚墙小窗式的民居如果放到南方地区来,不但不利于通风,还会造成浪费。所以建筑设计必然要与周边环境,气候条件相结合,这也呼应了方小山教授说的“真正契合地形的建筑是不能随便把它移到其他任何一块地上的”。

2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和谐

第一讲《城市文化复兴》里面,罗思敏大师和我们分享了一些他自己对不同地方城市改造的例子。他说“作为设计师,我们无法复兴文学和饮食等文化,但我们可以倡导城市文化,也有能力恢复和发扬光大一个城市的建筑和生活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旧建筑物改造和城市环境园林景观美化工作大规模展开。对于一些就建筑的保留与拆迁,一直是这个当今城市发展讨论的话题之一。罗思敏大师带领他的团队在这一领域中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同时向我们展示了怎样才算是现代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处。他对广州东涌,上下九路,东莞二环路、东城中路,成都锦裹等地方的改造,都是充分分析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当地旧建筑的设计特色之后才开展的,把旧建筑中好的部分保留,不好的部分重新拆掉改造,最后的成果社会也有目共睹,整个街区都是和谐统一的,这种和谐统一同样也表现

在与当地文化的关系上。

第七讲盛宇宏董事长讲的《文脉与环境》,说的也是建筑与人文环境和谐的话题。他提出:“文脉—城市的文化肌理,是建筑的灵魂。环境—建筑要与环境相结合。纯粹—风格和谐统一”。盛总也分享了他团队做的一些案例,都是些充满中国元素的现代建筑,比如在“云山诗意”这个设计上,他就很巧妙地把现在建筑与中国元素相结合,这也是一种建筑对文化传承的体现。

在历史建筑环境中建造新建筑,需要着重研究如何使其与历史建筑相处融洽的问题。用协调来处理两者的形态关系是最基本的手法。在一些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中,新建筑的外观形态模仿老建筑是与其和谐共处的常用方法。而更有效的是采用把老建筑形态上的一些特征有机的组织到新建筑的形态中,创造与周围建筑有共同点的新建筑。在北京曾多次发生过这种情况:将古代的“五柱式”当作“假肢”,随意地“移植”、安装到现代建筑的躯体上,将大屋顶像戴帽子似地到处搬用,任意扣到中国新建筑的“头”上!这种方法无疑是不可行的,毕竟新老建筑之间时代差异性很大,机械的拼装只能产生不伦不类的怪物,毫无美感可言。建筑是随着我们自身的情况以及这个时代的节拍的变化而变化,但总是万变又是不离其宗,只要寻找到共同点将它们联系到一个场景之中,便能使“新”与“旧”、“现代”与“历史”有机地结合。

3建筑未来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 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 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 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 是21 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 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

的。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 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 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 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 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 、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 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 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

从分析环境入手,认识环境、尊重环境、利用环境,在与环境的协调和融合中,满足建筑的功能,塑造建筑的形象,创造建筑的环境,融建筑与环境之中应当是当代建筑师的责任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