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近视CNV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方法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209df7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1.png)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石东1,叶亲颖2,陈丹娜3,杨柳4,刘彬泉11 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广东湛江524002;2 广东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3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4 湛江市爱尔奥里德眼科医院眼视光专科摘要: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是病理性近视严重的继发性损害之一,研究显示,MCNV是由机械牵引机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遗传等多种机制作用,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全身性疾病等多因素相互促进所致。
目前MCNV的治疗手段包括光动力疗法、中医药疗法以及新兴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
其中抗VEGF药物能够精准作用于VEGF靶点,显著降低眼内VEGF表达,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和诱导新生血管消退,是消除MCNV的一线用药。
临床常用的玻璃体腔内抗VEGF药物包括贝伐单抗、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
这些抗VEGF药物短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难以维持,辅助中药以及光动力疗法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目前,一些更为强效、持久针对MCNV的新药如DCZ19931、EV11、法瑞西单抗等正在进行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有望为MCNV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关键词: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2.025中图分类号:R7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2-0100-04病理性近视是以眼轴过度增长为特征的眼底病理性改变,当黄斑区出现视网膜和脉络膜病变,如萎缩、牵拉或新生血管等,统称为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易导致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形成,造成视力下降、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等症状,眼底可伴有脉络膜视网膜萎缩、黄斑出血、漆裂纹状相关病变。
MCNV是病理性近视严重的继发性损害之一,其发生率为5.2%~11.3%,约1/3双眼受累,尤其年轻患者[1]。
研究认为,MCNV是由机械牵引机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遗传等多种机制作用,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全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相互促进所致,遗传因素决定了病理性近视易感性,环境及全身不良因素促进疾病发展,造成眼底机械性损伤和血运障碍、缺血缺氧,进而导致MCNV形成。
病理性近视伴其他病变应如何进行诊断(专业文档)
![病理性近视伴其他病变应如何进行诊断(专业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690e6a3c77da26925c5b071.png)
病理性近视伴其他病变应如何进行诊断(专业文档)病理性近视包含变形近视、恶性近视以及进行性高度近视,其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近视度数与近年来近视度数的增长情况而判断,临床中一般近视度数-6.00D以上患者为高度近视眼,如成年后近视度数仍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则可为病理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患者往往伴随一些眼底病变因而需加强检查、诊断。
眼球突出判断:眼球突出是指眼球突出度超出正常范围。
国人正常眼球突出度在12-14m,平均13mm,两眼差值不超过2mm。
早期症状诊断:病理性近视常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视力突然下降或视物变色等症状。
高度近视由于玻璃体发生液化,随着眼球的转动,常在眼前出现黑影飘动,就像蚊蝇在飞舞。
由于眼球变大,造成对眼底视网膜不断牵拉,特别是黄斑区的小血管因牵拉等因素而破裂时,或者形成新生血管,就会造成黄斑出血,使中心视力受到很大损害。
当出血少时,出现视物变色,出血多时,病人自觉眼前有一块固定的黑影挡住视线。
此时更应加强眼部的B超检查。
眼部B超检查诊断:B超检查的疾病最主要的是玻璃体,如玻璃体液化,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异物,玻璃体膜增生与后脱离,另外对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的损伤,及异物有否穿透眼球后层都是不错的检查手段。
一般如果病人主诉飞蚊症,或者事物模糊,而且眼底镜无法看到眼底,则医生会选择B超进行排查与诊断。
但是B超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视网膜脉络膜等等都是连在一起的薄薄一层白色线,无法区分鉴别视网膜的具体疾病,所以涉及到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视网膜的出血,破孔,血管的异常一般性都是给病人做眼底彩照或者OCT,少有选择B超。
OCT检查诊断:学相干断层成像,简称OCT,OCT检查在眼科犹如眼部的CT,能够显示眼底组织的断层图像,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使能够从全新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和发现眼底疾病,特别有助于病理性近视伴黄斑疾病的诊断。
(1)OCT图像清晰显示病变所在的部位和层次,而FFA所显示的是所检查组织叠加后的血管造影图像。
CNV治疗研究现状
![CNV治疗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17872a7d011ca300a6c390cf.png)
CNV治疗研究现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导致年龄<50岁的患者中心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其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病因包括病理性近视、特发性CNV(ICNV)、眼拟组织包浆菌病综合征、眼底血管样条纹以及外伤等。
其中,年龄<50岁的CNV患者,如不伴有明显的眼内炎症反应或其他促使新生血管发生的因素,则将此类CNV定义为ICNV[1]。
根据Cohen等[2]对363例年轻CNV患者进行的病因学研究发现,ICNV占17%,其发病率仅次于高度近视引发的CNV,不容忽视。
ICNV的常见症状包括视物模糊、视物变形、视野固定暗点等。
尽管多数患者的自然预后相对良好,但较大面积的CNV常导致中心视力丧失,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有必要对其进行及时治疗。
目前ICNV的治疗方法包括光动力疗法(PDT)、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激光光凝治疗、手术治疗、经瞳孔温热疗法(TTT)以及联合治疗等,其中主要治疗方法为PDT和抗VEGF治疗,PDT联合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方法,对旁中心凹ICNV亦可以考虑进行激光光凝治疗。
本文将就ICNV的各项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1PDTPDT是将光敏剂维替泊芬由静脉注入体内,与血管内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后聚集在新生血管处,再由特殊波长的激光激发,最终产生大量自由基,直接作用于CNV使之破坏,并促使血栓形成,使新生血管闭塞并最终萎缩。
PDT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所导致的CNV,近年来,亦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PDT治疗ICNV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
Chan等[4]对经标准PDT治疗的17例ICNV患者(17眼)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随访期为1a。
首次随访时若荧光素血管造影可见荧光素渗漏则进行重复治疗。
末诊时,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由0.64logMAR提高至0.41logMAR(P=0.007),其中16眼(94%)视力稳定或改善,仅1眼(6%)视力减退。
谢学军辨治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经验
![谢学军辨治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e1ed066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6.png)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1年2月第31卷第2期・119・•传承与发扬•谢学军辨治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经验袁晨#,谢学军2[摘要]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谢学军对辨治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心得体会"谢学军创新性地将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分为#干性”和#湿性”两大类,指出辨证时多从肝、脾、肾三脏论治"干性病变要重视升举脾之清阳;湿性病变中的黄斑出血首先要分清是单纯性出血还是脉络膜新生血管性黄斑出血,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黄斑出血时采取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文列举了典型病案以供参考,希冀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关键词]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谢学军,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27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4379(2021)02-0119-04Experience of Xie Xuejun in differentiating and treating pathological myopic macu-lopathy YUAN Chen,XIE Xuejun.College of Ophthalmology^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Chengdu610075,China[Abstract]Pathological myopic maculopath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of blindness.Pro-fessor XIE Xuejun has rich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unique recgoni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hological myopic maculopathy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Teacher Xie innovatively dividespathological myopic maculopathy into two categories:"dry"and"wet",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hreeorgans of liver,spleen and kidney should be used for treatment during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Attention of the"dry"should be paid to raising the spleen yang.For the"wet",it is necessary todistinguish between simple macular hemorrhage and choroidal neovascular macular hemorrhage.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get twice the resultwith half the effort in the treatment of choroidal neovascular macular hemorrhage.This paper enumerates typical medical records for reference,hoping to better guide the clinic.[Keywords]pathological myopic maculopathy,Xie Xuejun,clinical experience病理性近视,又称进行性高度近视,是以眼轴进行性增长伴后极部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特征卩&的一种不同于近视性屈光不正的独立眼病叫据有关报道,病理性近视的发病率在东亚地区远高于西方国家〔3&,尤以中国、日本、新加坡为主,患病率可高达21%%r。
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
![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6c9421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b.png)
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郑华宾;牛余舒;周志;张春侠【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24(24)6【摘要】目的:比较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的疗效。
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
选取2019-01/2022-01在我院确诊为PM-CNV的患者42例42眼,根据初始治疗方案分为1+PRN组和3+PRN组,其中1+PRN组患者20例20眼初始1 mo玻璃体腔注射给药1次后按需给药(PRN);3+PRN组患者22例22眼初始3 mo每月玻璃体腔注射给药1次后PRN。
初始治疗后随访12 mo,比较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CNV面积及注药次数。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6、12 mo,两组患者视力均改善,CMT均降低,CNV面积均减小(P<0.01),但两组患者BCVA、CMT、CNV面积均无组间差异(P>0.05)。
1+PRN组患者平均注药次数明显少于3+PRN组[2(1,3)次vs 3(3,4)次,P<0.05],但初始治疗后再注药次数多于3+PRN组[1(0,2)次vs 0(0,1)次,P<0.05]。
结论:康柏西普两种方案均可安全有效治疗PM-CNV,改善BCVA,降低CMT,减小CNV面积,1+PRN治疗方案总注药次数更少,而3+PRN治疗方案再注药次数更少。
【总页数】4页(P990-993)【作者】郑华宾;牛余舒;周志;张春侠【作者单位】济南明水眼科医院;武隆区人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康柏西普两种治疗方案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对比2.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3.归芍地黄汤加减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32例4.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效果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博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康博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e973dd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4.png)
康博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范文燕;贾沁;哈少平【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博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确诊为病理性近视的患者21例,21只眼,每月1次玻璃体腔内注射康博西普0.5mg (0.05mL),连续3次,之后按需注射,通过随访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测量黄斑部视网膜厚度、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检查结果,评估康博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21只眼经3次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治疗前相比视力提高.OCT测量黄斑部视网膜厚度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21例21只眼其中19只眼治疗后FFA荧光渗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退.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康博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短期疗效肯定,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9)012【总页数】3页(P1457-1459)【关键词】康博西普;病理性近视;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作者】范文燕;贾沁;哈少平【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夏眼科医院,银川75000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夏眼科医院,银川75000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夏眼科医院,银川7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病理性近视又称进行性近视,或者称恶性近视[1],它对患者视力的损害主要由于其眼底并发症的出现,其中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对视力的损害尤为严重。
康博西普作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起到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而发挥作用,收集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病理性近视黄斑区CNV患者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博西普治疗21例(21只眼),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观察
![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27fd28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4.png)
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观察叶璐;杨新光;王小丽;郑波;刘晖【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年(卷),期】2008(16)1【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病理性近视(PM)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短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经临床眼底检查、FFA和/或ICGA检查及确诊的继发于PM的CNV患者19例(19只眼)行PDT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像、眼底血管造影CNV渗漏、OCT及mf-ERG检查结果.光动力治疗方案参照TAP制定的标准.随访时间为3-6个月.结果 PDT治疗后全部患者视力改善或保持不变,无视力下降者.所有患眼底出血或渗出均减轻.FFA/ICGA检查显示:CNV停止渗漏11只眼,占57.89%;渗漏减少8只,占42.11%.OCT检查显示CNV明显变薄.PDT治疗后1个月mf-ERG3-5环N1、P1波波振幅密度值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3个月时3~4环N1、P1波振幅密度值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病理性近视CNV经PDT治疗短期有效,安全性好,PDT治疗CNV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总页数】4页(P24-27)【作者】叶璐;杨新光;王小丽;郑波;刘晖【作者单位】710004,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710004,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710004,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710004,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710004,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相关文献】1.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20例疗效观察 [J], 干雪梅;邓雪莲;贺翔鸽;刘少章;张咏梅;王原2.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经光动力疗法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研究 [J], 曾洪波;郭望仙;陈长征3.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 [J], 黄志坚;宋艳萍;金中秋;丁琴;陈中山4.频域OCT在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应用 [J], 金昱;石安娜;刘维锋;石浔;王永波5.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继发于病理性近视的近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前瞻性系列研究的1年结果 [J], Lam D.S.C;吴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区CNV的临床观察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区CNV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46104be50e2524de5187ee1.png)
three times per day,and the treatment lasted for 3 months.Af ter the injection,
the follow-up visits were taken once a m onth on the 1st the 2nd and the 3rd m onth and an additionalinjection was done dur ing the 1st ,
The patients included 19 males with 38 eyes and 19 females with 34 eyes whose age are f rom 24 to 70 years old and their average age is
52 years old.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est group(38 eyes)and the control group(34 eyes)and there were 19 cases in
choroidal neovaseularization(CNV)by intravitreous injection with Ranibizumab.M ethod A total of 38 cases f72 eyes)of the pathological
myopia with CNV which were diagnosed through relevant clinical check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Ju1.2015 to Dec.2016 were sele
·67·
玻璃体腔注射 雷珠单 抗治疗病理性 近视黄斑 区CNV的临床观察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及其他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进展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及其他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cfc361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6.png)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
及其他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进展
叶晓峰
【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年(卷),期】2015(15)4
【摘要】1病理性近视1.1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自然病程近视是最常见的屈光异常,高度近视在亚洲近视人群中所占比例为27%-33%,其中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 myopia,PM)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1]。
据报道,成年人中PM的发病率为1%-3%,PM中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比率为4%-11%[2],其中位于中心凹的占58%,位于旁中心的占32%[3]。
【总页数】5页(P240-243,250)
【作者】叶晓峰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继发于炎症及变性等疾病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J], 张勇进;郭敬丽;刘卫;叶晓峰
2.抗VEGF药物治疗继发于病理性近视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新进展 [J], 许星照;吴靖怡;吴志航;王秦令;张逸;刘瑶
3.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J], 常彩霞;王登廷;周小明;高战阳;杨彬
4.基于OCTA评价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 [J], 周海生;杨亚军;郭世烜
5.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短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J], 赵佳玮;许冰;秦海峰;赵娜;桂潇;沈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度近视并发症眼底病变的研究进展
![高度近视并发症眼底病变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a37bb5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4.png)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时雪静,郑天烁,王强.高度近视并发症眼底病变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24,44(5):415 420.doi:10.13389/j.cnki.rao.2024.0081【文献综述】高度近视并发症眼底病变的研究进展时雪静 郑天烁 王 强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时雪静,(ORCID:00090008 9348 3238),女,1998年3月出生,山东滨州人,硕士。
研究方向:青光眼。
E mail:1097029467@qq.com通信作者:王强(ORCID:0000 0003 0534 5000),男,1965年6月出生,山东东阿人,硕士,教授,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青光眼。
E mail:bywq001@126.com收稿日期:2023 05 15修回日期:2023 08 15本文编辑:盛丽娜作者单位:264199 山东省烟台市,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摘要】 高度近视患病率逐年升高,并导致多种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其中病理性近视成为全球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一大病因。
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灌注减少,并发生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
高度近视对眼底造成了不可逆性的损害,导致青光眼易感性增加及近视性黄斑病变等的发生发展。
因此,深入了解高度近视眼底及并发症的特点对于减缓高度近视进展、遏制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本文将从高度近视眼底灌注、视野缺损以及高度近视并发症等方面详细介绍高度近视的危害性,指导临床医师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高度近视及其并发症,从而减少高度近视患病率及致盲率,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觉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高度近视;眼底微循环;视野缺损;高度近视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778近视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电子设备普及,近视发病率逐年提高,其中高度近视(HM)可对眼底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已成为全球中度或重度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以下定义:近视为任何一只眼的等效球镜度≤-0.50D,HM为任何一只眼的等效球镜度≤-5.00D[2],而Flitcroft等[3]基于各项研究共识建议将HM定义为调节松弛时眼睛的等效球镜度≤-6.00D,以及眼轴长度超过26mm。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断和治疗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b85faaa76eeaeaad1f330f4.png)
· · 临床眼科杂志 年第 卷第期 , , , 186
2019 27 2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2019 Vol 27 No 2
·综述与讲座·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断和治疗
黑凯文 张珑俐 柯屹峰 李筱荣
6. 00 D,眼轴长度> 26 5 mm ,且伴不同程度眼底改变的近 络膜视网膜萎缩(分类3),黄斑区萎缩(分类4)。在这些类
视。病理性近视多早年发病,近视屈光度进行性加深,发展 别以外增加了三个附加病变:漆裂纹,脉络膜新生血管和
快,常见的眼底表现包括豹纹状眼底、近视弧形斑、黄斑色素 Fuchs 斑。单独定义这些附加病变的原因是这3 个病变被证
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病理性近视的患病率明显 黄斑病变,或存在附加病变或存在后巩膜葡萄肿[4]。
上升,有报道的亚洲人群患病率从4 2% ~ 21% 不等[1,2],其
病理性近视的发生发展及治疗106
![病理性近视的发生发展及治疗106](https://img.taocdn.com/s3/m/577a01c516fc700aba68fc0d.png)
病理性近视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摘要】病理性近视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与用眼疲劳无关,近视度数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加深,可高达2000度以上。
本文将对病理性近视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关键词】病理性近视,发生,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一、病理性近视的定义病理性近视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与用眼疲劳无关,近视度数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加深,可高达2000度以上。
病理性近视亦称为高度进行性近视,多在青少年时开始发病并伴随终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将不断加重,导致患者的视力不佳,当发生严重并发症时甚至造成失明,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是本病致盲的重要原因。
二、病理性近视的发病原因(一)、Lumican与病理性近视的关系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近视是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其中高度病理性近视由于其发病率的上升及严重的危害性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现已经通过基因测序发现基因位点18p11.31与部分病理性近视的发病关系密切[1]。
目前最新的研究也倾向这种观点,即Lumican与病理性近视的发生有关,对台湾地区120例成年病理性近视患者和137例正常人对照研究中发现:病理性近视人群位于Lumican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单核昔的多态性显著变化[2]。
(二)、生活方式与病理性近视的关系1、近距离工作Wensor等[3]团发现近视眼的患病率与一些近距离工作的职业有关,如大学教师(OR值为1.63)、文秘人员(OR值为1.89)等。
长时间的注视近物使睫状肌和眼外肌(主要是内直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晶状体曲率明显增加,同时巩膜组织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性压迫下,球壁逐渐延伸,眼轴拉长,近视程度逐渐加深[4,5]。
眼球后部延长仅1/6mm,即可使近视增加0.5个屈光度[6]。
2、电视及视频终端(VDTs)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使用视频终端工作、学习和娱乐的人数激增,Mutti等[7]综合大是文献资料表明,青少年学生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或游戏机,极易造成眼疲劳[8],最终导致近视的发生。
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临床研究进展
![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临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7e6e98eec3a87c24028c4f2.png)
视性改变如弧形斑 、 网膜脉络膜萎缩灶 、 视 后巩膜葡 萄肿等没有关 系。由此提 出一个较 能被接受的解 释: 病理性近视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血流减慢 , ] 血供相对不足导致 脉络膜变性 , 眼球后极部极度扩
维普资讯
中国眼耳鼻堠 科杂志 20 O2年第 2 卷第 1 期
性近视 C M 的发生 机制还 有待 于进 一步研 究 。 N
斑等 , 周边网膜易 出现格子样变性 、 色素变性 、 铺路 石样变性等。8 年代 以来 , 0 随着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 A 及吲 哚氰绿 眼底 血管 造 影 (e ) 术 的发展 , F G) 1G 技
病理性近视眼 的脉络膜新生血 管膜 (hrdl @. co i o o an
和范围。A n a 对 F G显示为模糊不 能确 定 的 ha L c A
4 7眼 C M进行 IG 结果 获得 清晰 、 凿 的 C M 图 N C, 确 N 像。Bact 19 年 的一项 研究 对 30只 跟 分 别 r a 96 n o 0 作 F G和 IG检 查 ,A A C F G在 9 眼 中发现 了 C M 8只 N 而 Ic检 出了 8 c 2只眼 , IG能在视 网膜 出血 的情 但 C
张和脉络膜变性使 Buh s r ’ 膜破裂形成漆裂样纹 , c 脉络膜毛细血管通过 B c ’ 膜的裂隙长人视 网膜 m hs 下形成新生血管膜 。 Al…等 将高度 近视后极部 眼底 改变分 为 5 va i 级 : 0正常眼底 ; 1 脉络膜苍 白及格 子样变性; M: M: M : 1 后巩膜葡萄肿 ; 3 M 漆裂纹 ; 4M + 2M + M : 2+ M :3
的关注 + 井认 识到 它畸患者 的视 功 能有严 重影响 。人们 对 病理性 近视 脉络 膜 新 生血 管 膜 的发 生机 制、 断、 诊 自然病程 及 对视 力的影响作 了研 究 , 并探 索用激 光光 凝 治疗 脉络 膜 新 生血 管膜 以保存 患
近视性黄斑病变研究进展
![近视性黄斑病变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14e080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c.png)
近视性黄斑病变研究进展王泽飞; 舒娜; 刘庆言; 王亚茹【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年(卷),期】2019(027)005【总页数】5页(P474-478)【关键词】近视; 黄斑病变; 分类【作者】王泽飞; 舒娜; 刘庆言; 王亚茹【作者单位】230011 合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古友谊眼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病理性近视性黄斑病变是视力损害和失明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东亚地区[1-4],但是其定义一直不一致,为了规范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定义,一个国际近视研究小组回顾了以前发表的研究和分类,提出了一个简化的、统一的近视性黄斑病变分类体系,供今后的研究使用。
本综述将重点讨论该种分类方法以及相关发病机制。
一、定义及分类Curtin和Karlin于1970年首次提出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定义,包括脉络膜视网膜萎缩、中央色素斑、漆裂纹、后巩膜葡萄肿和视盘改变[5]。
随后,Avila等[6]制定了一种分类,包括按严重程度划分的近视视网膜病变:M0-后极部无明显变化;M1-脉络膜苍白和豹纹状眼底;M2-M1后巩膜葡萄肿;M3-M2漆裂纹;M4-M3局部脉络膜深度萎缩;最严重的M5-M4期,有大面积的深度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和巩膜露白。
尽管Curtin和Avila作出了努力,但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定义并不一致。
例如,一些研究将病理性近视称为“典型性近视变性”,但没有明确的定义[7-9]。
北京眼科研究所将退行性近视定义为近视屈光度至少-6.00 D及黄斑拉长的萎缩性改变[10]。
日本Hisayama(地名)研究者更严格地将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定义为“至少有以下一种:后极部弥漫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片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漆裂纹或黄斑萎缩”[11]。
Hayashi等的一项纵向研究指出,Avila分类也有局限性[12]。
例如,将后葡萄肿列为近视性黄斑病变(Avila分级M2)被认为是有问题的,因为现在认为后巩膜葡萄肿是近视性黄斑病变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将其单独列出[13],而不是近视性黄斑病变的一部分[12]。
病理性近视相关并发症诊治的研究进展
![病理性近视相关并发症诊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1c5cb5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0.png)
·专家论坛·病理性近视相关并发症诊治的研究进展吕含怡 许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眼视觉与光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 200080)摘 要病理性近视相关并发症已经成为现今人们视觉损害及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发症包括后巩膜葡萄肿、近视性黄斑病变、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和其他眼底损害造成的最佳矫正视力的下降。
影像学技术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和三维磁共振成像术等的发展为观察病理性近视相关并发症的病变细节提供了可能。
新的治疗手段如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出现则使病理性近视的预后得到了改善。
然而,在如何延缓病理性近视相关并发症进展和治疗黄斑视网膜萎缩方面,临床上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本文主要回顾病理性近视相关并发症的诊治进展,并阐明目前在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病理性近视后巩膜葡萄肿近视性黄斑病变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中图分类号:R7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23-0008-04Progres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of pathologic myopiaLYU Hanyi, XU Xun*(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Key Laboratoryof Ocular Fundus Disease; Shanghai Engineering Center for Visual Science and Photomedicine, Shanghai 200080, China)ABSTRACT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pathologic myopia are a major cause for visual impairment and blindness.The eyes with pathologic myopia may develop posterior staphyloma, myopic maculopathy, myop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maculoretinal atrophy and other fundus lesions which can result in the loss of best-correxted vision. The advance of new imag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d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as enabled the detailed observation of various pathologies specific to pathologic myopia.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cluding intravitreal injections of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gents and the advance of vitreoretinal surgeries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 myopia.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challenges in intervening the progress of these complications.Furthermore, we still lack some treatment measures in face of maculoretinal atrophy. This article reviews progres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main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pathologic myopia and expounds the unsolved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at we are facing in this field.KEY WORDS pathologic myopia; posterior staphyloma; myopic maculopathy; myop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 myopia)相关并发症是现今人们视觉损害及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在东亚地区尤为严峻[1]。
PDT及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病理性近视CNV的临床疗效观察的开题报告
![PDT及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病理性近视CNV的临床疗效观察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0452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5.png)
PDT及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病理性近视CNV的临床疗效观察的开题报告题目:PDT及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病理性近视CNV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病理性近视是指以眼轴长度延长和眼底病变为特征的高度近视,严重影响了视力和生活质量。
其中病理性近视伴随着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发生,会导致病变的加重,甚至对视网膜造成永久性损伤。
目前,病理性近视伴随CNV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光动力疗法(PDT)和针对VEGF的抗体治疗。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评估PDT及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病理性近视CNV的临床疗效。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PDT及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对病理性近视伴随CNV的临床疗效,包括治疗前后的眼底改变、视力变化、和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等。
三、研究内容1、研究对象:病理性近视伴随CNV的患者30例。
2、研究设计:本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性临床研究,30例患者将分为两组,其中PDT组15例,Lucentis组15例。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眼底成像和视力检查。
Lucentis组同时进行玻璃体腔注射,PDT组进行光动力疗法。
3、观测指标:眼底成像指标包括CNV的直径和厚度,黄斑区厚度;视力变化以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SCVA)为检查标准。
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疼痛、眼内压升高、视网膜撕裂等。
四、研究意义通过对病理性近视伴随CNV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本研究旨在评估PDT及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病理性近视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这将有助于为该类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式,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病理性近视CNV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病理性近视CNV的诊断与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a68813fdd88d0d232d46a2a.png)
• 2015年,Ohno-Matsui 依据眼底照相,定义近视黄斑病变, 近视黄斑病变的损害分为五型,三个附加特征——漆裂纹, 近视CNV,Fuchs斑
近视性黄斑病变 0型 无黄斑损害 1型 豹纹状眼底 2型 弥漫的脉络膜萎缩 3型 大片脉络膜萎缩 4型 黄斑萎缩
• FFA
– 仍然是判断CNV活动性的标准 – 基于:染料是否渗漏 – FFA下CNV有3种类型:(早期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5分钟渗漏与否)
• 无渗漏:只是着染 • 轻微渗漏:染料渗漏略微超过CNV边界 • 强渗漏:渗漏明显超过CNV 边界
Maurizio Battaglia Parodi,et al, IOVS j June 2018 j Vol. 59 j No. 7 j 3176
– (Nagaoka et al., 2015; Ohno-Matsui et al., 2012;Shimada et al., 2007).
病理性近视及病理性近视CNV定义
• 病理性近视定义,标准不统一,采用各种 方法及标准,如屈光程度,眼轴长度,最 佳矫正视力等等,有可能用一种,有可能 三种都用(等效球镜屈光度≥-6.00D或眼轴 长度≥26.5mm)
– Bruchs膜上有孔洞形成 – 这个萎缩不是已经存在的近视性的脉络膜视网膜萎
缩,而是由CNV引起的
(Ohno-Matsui et al., 2015; Ohno-Matsui and Yoshida, 2004; Yoshida et al., 2003)
A-活动期 B-瘢痕期 C-萎缩期
近视CNV的发病机理
• 黄斑微视野:用于评估黄 斑中心凹网膜功能
A:眼底照相显示黄斑区见黄白色病灶,近视弧,脉络膜萎缩;B:FFA早期见高荧光;C:FFA晚期见荧光渗漏
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近视所致黄斑部CNV的临床疗效观察
![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近视所致黄斑部CNV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35f694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b.png)
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近视所致黄斑部CNV的临床疗效观察崔丽红;张聪;王辉;徐丽【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1(11)2【摘要】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病理性近视所致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21眼临床确诊为病理性近视合并CNV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PDT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固视性质,FFA/ICGA和OCT等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PDT治疗后随访6mo,1例患者PDT治疗后3mo因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未继续随访.其余患者BCVA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治疗前中心固视3眼,中心外固视18眼,随访期间固视性质未发生改变.FFA/ICGA检查显示,PDT治疗后3mo,CNV病灶渗漏停止或渗漏减少者18眼(86%),持续渗漏2眼(10%),1眼出现玻璃体积血.PDT治疗后6mo,CNV 病灶渗漏停止或渗漏减少者19眼(90%),持续渗漏1眼(5%),OCT显示CNV缩小,组织水肿减轻.结论:PDT治疗可以部分或完全封闭病理性近视所致脉络膜CNV,减少CNV引起的视力下降危险性.【总页数】3页(P332-334)【作者】崔丽红;张聪;王辉;徐丽【作者单位】110032,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110032,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110032,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110032,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区CNV的临床观察 [J], 张曙光;王瑞峰;项杰2.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近视CNV前后mfERG的变化 [J], 叶璐;王润生;郑波;王勇;潘爱珠;李沛;韩璐琳3.雷珠单抗和PDT治疗病理性近视合并黄斑CNV的疗效比较 [J], 阎静;徐冲;严立;胡丽平;赵燕;罗桂兰;吴建华4.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CNV 的临床观察 [J], 刘政群;朱小华;岳辉5.PDT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部CNV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变化观察 [J], 叶璐;吕帆;王润生;王勇;郑波;潘爱珠;郑云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病理性近视的研究进展
![病理性近视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626273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5.png)
病理性近视的研究进展
刘影;樊莹
【期刊名称】《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8(010)001
【摘要】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al myopia,PM)是指屈光度多在-8.00 D以上,近视度数持续加深,且常伴发眼后极部的变形改变及多种并发症的疾病.它是单基因遗传病,最多见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目前国内外对其基因定位有多种认识,但尚无定论.黄斑病变是PM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治疗上的难点,其病理改变与辅助检查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就以上两方面进行综述.【总页数】4页(P74-77)
【作者】刘影;樊莹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上海,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上海,2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8.11
【相关文献】
1.病理性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研究进展 [J], 徐强(综述);张静;杨勋(审校)
2.HA/CD44与病理性近视巩膜改变的研究进展 [J], 古佩; 莫亚; 刘明山; 何沐霖
3.病理性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研究进展 [J], 徐强(综述);张静;杨勋(审校)
4.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研究进展 [J], 彭梦颖;周琼
5.病理性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研究进展 [J], 徐强(综述);张静;杨勋(审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5年,Ohno-Matsui 依据眼底照相,定义近视黄斑病变, 近视黄斑病变的损害分为五型,三个附加特征——漆裂纹, 近视CNV,Fuchs斑
近视性黄斑病变 0型 无黄斑损害 1型 豹纹状眼底 2型 弥漫的脉络膜萎缩 3型 大片脉络膜萎缩 4型 黄斑萎缩
病理性近视CNV的 诊断与治疗进展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 眼科 陈雪艺
概述
• 病理性近视:
–发病率不一
• 欧洲:0.1%-0.5% • 亚洲:0.2%-1.4% • 占世界人口的3%
– 致盲率不一:近视人群中由于高度近视性眼底病 理改变致盲或视力低下
– 欧洲:有7%患者 – 亚洲:有12%-27%
异常如假性近视CNV
– 可以判断CNV是否存在,明确CNV的类型、面 积,活动性等
• OCT-A
• 病理性近视导致视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
– 眼球后部形态异常导致后巩膜葡萄肿 – 眼球增大引发视神经病变、黄斑病变等 – 眼底具体改变:
– 玻璃体浑浊、漆样裂纹、Fuch’s斑、脉络膜新生血 管(CNV)、弥漫性及局灶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后 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黄斑视网膜劈裂、视网膜 脱离等等
– Wong TY, et al. Myop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sation: current concepts and update on clinical management. Br J Ophthalmol 2015;99:289–296.
近视CNV流行病学
• 患病率变异很大,因定义分类等不 能统一
• 39项研究报告统计:
– 近视CNV患病率在5.2%至11.3% – 双眼患病占到15%---30% – 病程:三个月——21.5年 – 表现为视力明显下降
• 近视CNV会被低估
– 伴其他并发症像近视性黄斑牵引病变 (MTM),视神经损害,或这些疾病 共存导致视力下降,即使CNV发生但 不被病人发现
• 观点变化:
– 20世纪80年代,认为近视CNV 在一些病人中 可以自限
– 近20年长期研究:如果不治疗,近视CNV可引 起瘢痕改变及黄斑萎缩扩大
Kasahara, K., et al, 2016. Retina 37, 1055–1064 Wolf, S., et al. Ophthalmology 121, 682–692 e682.
– (Nagaoka et al., 2015; Ohno-Matsui et al., 2012;Shimada et al., 2007).
病理性近视及病理性近视CNV定义
• 病理性近视定义,标准不统一,采用各种 方法及标准,如屈光程度,眼轴长度,最 佳矫正视力等等,有可能用一种,有可能 三种都用(等效球镜屈光度≥-6.00D或眼轴 长度≥26.5mm)
(Ohno-Matsui et al., 2015 2016).
近视性CNV的病程
• 近视性CNV的自然病程,分为三个阶段
– 活动期:表现为出血,浆液性的视网膜脱离 – 瘢痕期:纤维化斑痕,有些出现色素,进而表
现为Focus斑 – 萎缩期:
– 围绕在退化的CNV周围黄斑部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称为近视CNV相关黄斑萎缩
“附加”损害 漆样裂纹
脉络膜新生血管 Fuchs斑
• 2016年Ohno-Matsui 描述病理性近视重要 特征:
– 近视黄斑病变和/或后巩膜葡萄肿
• 病理性近视目前定义
– 脉络膜视网模的弥漫性 的萎缩或者更严重
– 同时建议还有眼球结构 的异常
• 实际上,后巩膜葡萄 肿的存在就意味着是 病理性近视的存在
– OCT可以辨别中心凹的位置,视网膜的厚度,视网膜 下,视网膜层间是否有积液
– 近视CNV的oct表现: 色素上皮上的连续高反射,表 现Ⅱ型CNV,很少的网膜下积液,共存其他改变如 MTM,抗VEGF可能会加重MTM的变化,引发黄斑裂 孔
• FFA:
– 典型表现:早期边界清楚高荧光,晚期渗漏 – 联合OCT,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排除其它
• 不清楚,可能与机械理论,基因遗传退行性病变等理论有 关系
• 近视CNV的前兆损害表现为从漆裂纹发展而来的圆锥状的 或斑块状的萎缩
• 漆裂纹被认为是RPE ,Bruchs膜,毛细血管复合层出现裂 缝,起因是眼球变大
• 漆裂样纹被认为是发生近视CNV的高危因素
诊断
• 依据临床检查 • 影像学检查:FFA,SD-OCT ,OCT-A,
– Bruchs膜上有孔洞形成 – 这个萎缩不是已经存在的近视性的脉络膜视网膜萎
缩,而是由CNV引起的
(Ohno-Matsui et al., 2015; Ohno-Matsui and Yoshida, 2004; Yoshida et al., 2003)
A-活动期 B-瘢痕期 C-萎缩期
近视CNV的发病机理
ICGA等
多功能影像诊断平台
ASM
FA
ICGA
UWF
OCTA
RF
FAF
MC
ONH PPA
IR OCT
OCT -清晰分辨视网膜各层结构
外界膜 肌样体区(IS) 椭圆体区(IS/OS)
光感受器外节 交叉区(OS/RPE) RPE/Bruch膜复合体
• 眼底检查
– 近视CNV典型表现:扁平的小的灰色的视网膜下病灶 – 离中心凹很近,伴或不伴出血
• 而黄斑下CNV 是导致 中心视力丧失的最主要 原因之一
• 病理性近视CNV特点:
– 裂隙灯下:小的、灰白色膜 状病灶
– FFA:经典型CNV表现,早 期边界清楚高荧光,晚期染 料渗漏,属于2型CNV(当 CNV突破RPE时定义为2型 CNV)
– OCT:RPE层高反射,不同 于AMD表现:近视CNV较少 见渗出
– 很少有网膜下积液和渗出,通常出血不会完全遮盖 CNV
• CNV分为,中心凹下(中心凹下无血管区),中心旁(距离中心凹小于
,中心凹外 200um)
(距离中心凹外200---2500um)
• SD-OCT:
– CNV:可能在中心凹边缘斑片状的萎缩区内发生,也 可能在视乳头旁大片的锥状的萎缩区(中心凹)的边 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