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鱼我所欲也》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

★★复习与巩固★★

《鱼我所欲也》

一、原文展示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一)

①亦:也。②欲:③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④舍:舍弃。⑤取:选取。⑥甚:胜于。

⑦于:⑧故:所以,因此。⑨苟得:

⑩恶:厌恶。⑪患:祸患,灾难。⑫辟:

⑬如使:⑭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⑮莫:⑯则:那么。⑰凡:凡是,一切。

⑱得生:保全生命。⑲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⑳为:做。㉑而:但是。㉒是故:

㉓非独:不仅,不只是非:不独:仅。㉔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㉕是心:这种心。

㉖勿丧:不丧失。丧:丧失。

(二)

①箪: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②豆: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③则:就。

④弗:不。⑤得:得到。⑥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⑦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⑧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⑨蹴:用脚踢。⑩而:表修饰。

⑪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⑫万钟: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⑬何加:有什么益处。⑭宫室:住宅。⑮奉:侍奉。

⑯穷乏者:穷人。⑰得我:感激我。得:

⑱与:⑲乡,

⑳已:㉑本心:

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二、文学常识

(一)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是儒家学派继孔子之后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在政治上,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性善论。

(二)《孟子》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三)性善论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三、整体感知

第一段文字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取义。文中还把生和死进行对比,指出人世间有比生更宝贵的东西,就是义;也有比死更可怕的东西,即不义。

第二段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四、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而

呼尔而与之。修饰“与”,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