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中有关名词的比较
“生物选考 细胞呼吸”的变化——浙科版新旧教材比较

“细胞呼吸”的变化浙江省桐庐中学潘炜细胞呼吸是生物体最重要的新陈代谢,过程复杂和繁琐,有许多深奥、复杂的化学知识,不适合高中学生具体的学习。
从学习的认知规律考虑,知识的学习应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这样有利于高中生的学习,也会将来继续深造学习打下基础。
相比旧版教材,浙科版新版教材的细胞呼吸内容有很大变化,内容呈现上进行了合理的精简,条理上增强了逻辑性,难度要求适当地降低了,从而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更利于高中生的学习。
一、文本内容的精简化,突出主干知识1.删除了原本“学科指导意见”就不作要求的“细胞呼吸从糖酵解开始”、“柠檬酸循环”、“课外读中的‘柠檬酸循环过程’”、“电子传递链”和“图3-17细胞呼吸与细胞代谢的关系图。
2.删除了“图3-13细胞呼吸的3个阶段图”,省去了“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的名称,进一步精简需氧呼吸过程。
3.删除了“乙醇发酵实验”演示实验。
4.删除了繁杂的“课外读:各种体育运动所花费的能量”中的“某些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的MET”二、呈现逻辑的条理化,增强文本可读性1.“通常所说的呼吸”与“细胞呼吸”的概念阐述,更有条理性(1)旧版教材:通常所说的呼吸→呼吸的全过程→细胞呼吸概念及两种类型。
通常所说的呼吸阐述后,呈现“人体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做什么?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气体交换过程与细胞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接着“原来,人体吸入空气后,……”。
没有直接指明通常所说的呼吸与细胞呼吸的不同和关系,需要阅读者自己比较分析,增加了阅读难度。
(2)新版教材:呼吸与细胞呼吸:两者概念→两者关系→问题铺垫。
新教材一开始指出细胞呼吸与通常所说的呼吸是两个不同又相关的概念后,直接阐述呼吸与细胞呼吸的概念。
以“气体交换过程与细胞呼吸有什么关系?”问题形式呈现,然后阐述两者关系。
又以“细胞呼吸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呢?细胞呼吸对细胞的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问题辅设,引导继续阅读。
五套高中生物课标教材的比较

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苏教版 第4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 1ATP和酶
2细胞呼吸
1细胞与能量 2物质出入细 胞的方式 3酶 4细胞呼吸
2、引言
北师版
人和动物可 以通过摄食 其他动物和 植物来获得 能量,而绝 大多数植物 不能运动, 不能以其他 生物为食, 他们又是如 何获得能量 的呢?
必修3稳态与环境
课标
1.植物激素的调节 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4.种群和群落 5.生态系统 6.生态环境的保护
苏教版
1.生物科学和我们 2.生物个体的稳态 3.生物群落的稳态 4.生态系统的稳态 5.人与环境
浙科版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3.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4.种群 5.群落 6.生态系统 7.人类与环境
中图版
光反应 光反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类囊体膜上的绝大多数色素排列紧密,快速高效地把吸收来的当量光能传递 给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它既能捕捉光能又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就像透镜把 光束集中到焦点一样,其他色素把大量光能吸收集聚、传递给特殊状态的叶 绿素a分子,使其被激发而失去电子。脱离叶绿素a的点子,在类囊体膜上经 过一系列的传递,最后传递给一种带正电荷的有机物——NADP+。失去电子 的叶绿素a变成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从水分子中夺取电子,使水分子分解成氧 分子和[H],叶绿素a由于获得电子而恢复稳态。这样在光的照射下特殊状态 的叶绿素a连续不断的失去电子和获得电子,从而形成电子流,使光能转化为 电能。随着光能转换成电能,NADP+得到两个电子和一个[H]就形成NADPH, 这样一部分电能就转化成活鱼的化学能住存在NADPH中。同时叶绿体利用光 能转换成的另一部分能量,将ADP和Pi转化成ATP。这部分电能则转化成活 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暗反应 在暗反应阶段中,叶片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在美的作用 下与植物体内的C5分子结合,这个过程叫做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 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 一部分 C3在ATP和多种酶的作用下,被NADPH还原,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 变化形成糖类。这样ATP和NADPH中的能量就转移到葡萄糖分子中形成未定 的化学能贮存起来,同时,另一部分C3又经过复杂的变化,重新生成C5,再 次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
高中人教版、浙科版生物教材分析比较

高中人教版、浙科版生物教材分析比较摘要:以高中生物的人教版教材和浙科版教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必修1《分子与细胞》比较两种教材的异同,分析两种教材在内容设计、课程容量、图文安排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分析两种教材对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培养点。
关键词:高中生物人教版浙科版教材比较在一纲多本的前提下,我国使用的高中生物教材主要有五种版本,目前大多数地区选用了人教版教材,在江浙教育较发达地区选用了浙科版教材,所以将这两本教材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本文主要通过必修1《分子与细胞》比较两种教材的异同,以便教育者更好地了解教材,继而能更精准地领悟新教材观的理念实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一、两版教材的共同特征1.知识目标。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人教版和浙科版的教学内容相似,都包含“(1)细胞中的有机物、无机物;(2)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细胞的基本结构;(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5)细胞中的能量转化;(6)细胞的生命历程”六部分内容。
在教材编排上,两种教材都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让学生能更完整地建构知识网络。
2.能力目标。
作为一门科学课程,生物学的教材中也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即通过实验获得结论。
在这两本教材中都有许多实验操作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在教材编排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核心素养。
这种在教材中穿插实验教学的教材编写模式,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向学生传递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两本教材都有注重发展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和核心素养。
这些内容不仅是传递生物学相关信息,更是培养科学观、生物观的落脚地,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和核心素养。
二、两版教材的差异之处1.教材顺序。
虽然这两种教材在内容容量上有一致性,但是在内容编排上具有差异性,具体差别可见表1。
高中生物浙科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比较

必修2 浙科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比较浙科版第一章遗传定律―――人教版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浙科版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人教版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浙科版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人教版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4章基因的表达
浙科版第四章生物的变异―――人教版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2节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浙科版第五章生物的进化―――人教版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浙科版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人教版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
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对比初探

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对比初探摘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行,关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文章层出不穷,但是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对浙科版生物教材进行分析的成果较少。
生物教材是学生进行生物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生物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凭借。
鉴于此,本文对浙科版新旧版本教材中的图形变化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希望可以为高中一线生物学教师和学生使用教材提供帮助,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分析与探索;浙科版一、教材的重要性1、教材是国家普及教育的最基本途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同样离不开教材。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一,有些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信息化教学设备配置不到位,教学就只能通过教材来进行开展,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教材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它的实用性基本可以不会给任何一个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可以让每个学生同样接受教育,得到发展。
因此,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接受教育,教材无疑是最好的、最基础的途径。
2、教材是国家历史文化及育人意志的体现我国学生使用的教材是依据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来进行编写的,虽然现行的教材多样化,但是体现的思想都是统一的。
教材内容来源于我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千千万万学术家的辛勤成果,是几千年中华历史文明的缩影,代表着我国蓬勃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渗透着主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赋予学生知识,同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依据课程标准而制定,是教育课程理念的直接体现,是国家指定的基本教学工具,所以教学活动的进行则是以教材为主。
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教师通过教材传达和落实课标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教材学习课程内容,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其未来发展做准备。
因此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这就要求教材的编写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非常注重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等等,以便于教师开展教学、学生进行学习。
浙科版教材特有的知识点(与人教版教材的不同之处)

浙科版教材特有的知识点(与人教版教材的不同之处)思考:我们浙江省的生物高考总是和其他省份有一不同之处,因为我们使用的浙科版的教材总是有自己的特色,每年也会出现一些特有的知识点考查,下面是我初步整理的知识点。
必修1流动镶嵌模型P29:胆固醇使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坚实核仁P42: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需氧呼吸P71:三个阶段的名称,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也有少量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在嵴上,每个葡萄糖分子产生约30个ATP光合作用P89:NADPH的化学能,卡尔文循环3轮,大部分转移到叶绿体外转变成蔗糖细胞周期P105:分裂间期的G1期、S期、G2期及特点必修2显性相对性P10: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染色体行为P25染色体组型P38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P51卡伽夫法则P56转录过程的叙述P67:真核细胞中,细胞核内转录来的RNA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然后转移到细胞质中,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突变的类型P77:形态突变、生化突变和致死突变。
整倍体P80基因座位P99:一个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遗传平衡定律P101:哈代—温伯定律影响基因频率变动的因素:引出了基因漂变,基因迁移物种形成的原因P104:同地物种和异地物种形成的原因各类疾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风险P122优生P127必修3生长素的来源P4: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乙烯的作用P6:对抗生长素的作用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P21: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蛋白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P22:机械波横波原理去解释神经肌肉接点P23:肌膜上引起一个动作电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P25:下一神经元受抑制,屈肌舒张白洛嘉区和韦尼克区P28:表达性失语症和不能理解语言下丘脑和垂体P35: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和垂体束,垂体的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免疫P48—56: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更具体;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MHC和抗原—MHC复合体);B淋巴细胞致敏;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不同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及教参中若干知识点的对比和解读

・
29 ・
不同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及教参中若干知识点的对比和解读
申屠 英辉 ( 江 宁 中 3 1 ) 浙 省 波 学 10 50
摘 要 目前使用 的高 中生物学教材有多个版本 。 在不 同版本 的教 材中 , 对某些 相同知识点 的表述并 不完全 相同 , 文对此进 行 本
腺苷三磷酸 , 是根 据有 机物 系统命 名法 则应该命 名 但
为三磷酸腺苷。分 析 A P的结构 可 以发现 A P是 带 T T 腺嘌呤基团 的磷 酸 盐 , 一 种 核苷 , 了 3个 磷酸 基 是 带
团, 核苷 为主 , 酸基 团为次 ; 时 A P又是 一种 酯 , 磷 同 T 在核糖 和磷 酸之 间产生 了酯化 反应 , 形成 了酯键 。在
文缩写符号 6。
2 3 陈阅增主编 的《 . 普通 生物 学》 三磷 酸腺苷又 称 腺苷三磷酸 , 简写为 A P 7。 T [I
问题 的探讨和研究 A P是的英文名称 aeoi T dns e n
tp op a 的缩写 , r hsht i e 如果从 英 文直 接 翻译过 来应该 是
高 中生物学教材 知识点 对比 解读
了对 比和解读 。
关键词
高 中生物学 新课 程 目前已经在全 国各个 省市全 面
丘脑发出的神经 冲动刺 激后 叶 , 叶才放 出抗 利尿激 后 素。用 特殊的染 色方法可以看 出, 动物严 重缺水 时 , 从
展开, 各地使用 的生物 学教材 有多个 版本 , 同版本处 不 理 同一知识点 的方式不 尽相同 。为此 , 本文就“ 抗利尿
生 、 子靠 ……、 子靠 ? 从 生活 中开发课 程资 源 , 儿 孙 ” 与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插图对比分析--以“减数分裂”为例

⑩_她f--------------------教学研究2020年第11期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插图对比分析—以“减数分裂”为例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第一中学(325700) 林建春浙江省温州市教育研究院(325000) 张庆勉摘要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2019年出版)在插图的数量、内容等方面均做了很大改进,分析、研究教材插图是当前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浙科版生物学新、旧教材(2005年版)中减数分裂 相关插图为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实施建议,为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以期发挥教材插图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价值和地位。
关键词浙科版教材;插图;减数分裂;生物学教学文章编号 1005 -2259(2020)11 -0014 -04教材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素材,也是最 主要的教学媒介。
插图作为教材的第二语言,蕴含 着丰富的生物学信息,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具体 性等特点。
教材中的插图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抽象知识。
因此,分析、研究及使用教材插图显得极其重要。
深、由回顾知识到训练能力、由加深理解到迁移应 用。
学生每做完一组练习题后,教师一定要启发引 导学生进行总结梳理,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归 纳整理。
教师若能在学生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再给 出针对性强的变式练习题,复习效果会更好。
练习 主线的内在逻辑是从每个题的局部认识逐渐形成 整体的概念体系,学生做完有逻辑顺序的练习题后,要及时归纳总结,以降低由单纯练习引起的知 识碎片化问题。
将重要知识的理解置于练习题的 背景中进行迁移和应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 效途径。
复习课的逻辑主线除了知识主线、问题主线、任务主线、练习主线外,还有其他一些形式的主线,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
需要说明的是,选 择什么样的逻辑主线来组织复习内容与教学环节,除教师的个人风格和喜好外,还要充分考虑教学内 容、核心素养目标、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等因素。
高中生物学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教育文档

高中生物学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高中生物学教学存在一个突出的矛盾,即课时少和教学任务重。
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
笔者尝试比较与研究不同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探索提高有效课堂教学新途径。
目前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主要有人教版、北师版、苏教版、沪科版、浙科版和中图版等六种版本。
不同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章节排布不尽相同,实验项目类型、数目及排布也有差异,而插图、练习等许多细节更是大相径庭。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制订核心成员汪忠教授指出,虽然我国高中生物学现行多种版本教材,但每一个版本教材都是在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制定的。
国家之所以发行多版本教材,是因为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每一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特色,在科技与知识飞速更新的今天,一个教师抱着一种教材教终身,是不可能把书教好的。
本文主要比较研究高中生物学不同版本教材的细节,在比较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与思考,吸收借鉴其它教材有价值的东西,并用于优化课堂教学。
例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下面简称《必修1》)与浙江科技版必修 1在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原理等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预测。
但人教版增加了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浙江科技版在问题探讨中给出的问题很详细,可增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一、领会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有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才能真正全面认识事物。
各版本教材虽源于同一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但风格与角度的不同,对同一内容表述往往不尽相同。
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领会课程标准,把握课堂教学重点。
例如“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学重要概念。
其中关于细胞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人教版必修1教科书就用一句话,“请你分析下面的资料,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然后提供六张插图进行资料分析。
人教版和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习题的比较分析-教育文档

人教版和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习题的比较分析-教育文档人教版和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习题的比较分析在《教育大词典》中有关“教材”的定义是:教师与学生据以进行活动的材料。
教材作为师生沟通的媒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观体现和反映某一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而教材中的习题是附加在正文之后的思考问题,是教材不可替代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载体,习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运用新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的能力。
因此,配置习题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以现行的人教版、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习题的设计为例,从习题数量、习题类型、习题难度3个方面比较分析,并提出一些反思。
1 人教版和浙科版教材习题数量的比较人教版和浙科版教材的习题数量见表1,人教版共197题,浙科版共58题。
人教版必修二教材的习题量远高于浙教版的总量,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习题的设置是以章节的数目为依据的,浙科版生物必修二共设六章18节,少于人教版的章节数,所以相应的题量也会有所减少;另一方面,人教版教材在单元结束之后会安排一定数量的自我检测题目,而浙科版并没有单元测试题,这是导致题量差距显著的另一个原因。
此外,人教版教材将习题分为基础题、概念检测、知识迁移、技能应用、思维拓展以及拓展题等6个板块,其中概念检测、知识迁移、技能应用、思维拓展4个板块是自我检测题目特有的。
但是浙科版教材习题并没有如此详细的划分,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习题总量。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要真正掌握、牢固记住4~20个组块(产生式),需要反复记忆20次才能贮存运用。
前苏联玛什比茨的研究表明:“在对一个典型问题的运算或形成解法之前,无论在什么学科中,不同的学生需要1~22次练习不等。
”因此,生物教材的配套习题数量应当在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内,既要保证学生能够巩固运用新知识和发展技能技巧,同时又不至于成为学生的负担而造成厌学弃学等负面影响。
高中生物浙科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比较

高中生物浙科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比较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必修2浙科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比较
浙科版第一章遗传定律―――人教版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浙科版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人教版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浙科版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人教版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4章基因的表达
浙科版第四章生物的变异―――人教版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2节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浙科版第五章生物的进化―――人教版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浙科版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人教版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
教材分析(浙科版)

浙科版教材------教材分析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中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其价值是为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做出贡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不断涌现出来,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健康等,这些问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生物学课程在普及基础的生物学知识时,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学生了解到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和一些前沿知识。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中的一些技术手段不断被应用于医药、食品等行业。
高中生物教学在为即将步入大学的同学普及基础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顾及到那些准备步入工作岗位的高中同学,使他们在进入生物学相关的行业工作时具有基本生物科学素养,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下面先进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分子与细胞》部分第二部分细胞的结构的课标分析:《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内容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
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它模块的基础。
在细胞的结构部分中知识内容方面主要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细胞的结构及一些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在实验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在探究性方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有学习压力。
2、与人教版教材相比,浙科版教材内容的设计更注重科学知识方面的普及。
3、浙科版教材每章首页不但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解析本章标题还在首页的下方列出了本章的学习要求。
如:第二章细胞的结构本章学习要求:1.简述细胞学说及细胞的一般特点。
2.描述细胞膜的结构及特性。
3.描述细胞器的特点及结构。
4.简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5.说出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6.说出原核细胞的特点。
在我看来首页的“本章学习要求”有两个用处:1)在学习每一章之前老师可以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提问学生了解学生的学情,掌握学生对一些核心概念的认识程度。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中有关名词的比较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中有关名词的
比较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中有关名词的比较
1.微生物
多数版本:指细菌、古菌、真菌、病毒等原生动物
浙科版:除多数版本所包括的内容外,还添加了原生动植物、原核生物、寄生虫及寄主之间共生关系说明。
2.植物
多数版本:指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等植物
浙科版:除多数版本所包括的内容外,还将植物的生活形态(雌雄异体、雌性霸占等)介绍了出来,并将作物和植物关系牟上线,提出“作物改造”的话题。
3.生物工程
多数版本:介绍以质粒、宿主、表达载体、抗体、体外培养技术等为研究工具,进行了生物分子的运用
浙科版:除多数版本所包括的内容外,还将生物技术与群体起到调节生态系统的作用纳入探讨,借此联系生物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经济、农业等实用领域应用
4.生物系统分类
多数版本:将生物系统分为种类,大分类和小分类
浙科版:除多数版本所包括的内容外,还将分类的角度从个体、家系、科、属、种的层次,向大环境、地域、生物丰富度,以及种群和种间关系等多方面来讨论生物分类问题。
5.生态系统
多数版本:提到了生态系统量化研究的指标,如功能类型、生态型、环境质量、生物丰度、生态系统效率等
浙科版:除多数版本所包括的内容外,还更加关注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及调节,借此强调了了构成此类系统的生态要素,以及生态因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6.环境保护
多数版本:主要包括了环境污染、污染物源及控制、环境中物种的多样性等概念
浙科版:除多数版本所包括的内容外,还特别将环境保护及资源管理置于首位,结合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状况,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讨论以及掌握当前的环保和保护环境的措施。
浙科版生物教材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章节内容是否连贯
02
各章节内容之间是否连贯,是否存在重复或遗漏的情况,是否
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章节数量是否适当
03
浙科版生物教材的章节数量是否适当,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
习需求。
图文配合度
图片质量
浙科版生物教材中的图片质量是否清晰、美观,是否能够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教材在知识点的拓展上不 够充分,没有提供足够的 背景知识和应用实例。
缺乏实践性
教材在实践性的体现上不 够充分,没有提供足够的 实验和实践机会。
实际应用价值体现
缺乏实用性
教材在知识点的实用性上不够充分,没有提供足够的应用实例和 实际操作方法。
缺乏时代性
教材在知识点的时代性上不够充分,没有及时更新与现代生物学相 关的知识点。
浙科版生物教材中值得商榷 的几个问题
汇报人: 2023-12-16
目录
• 教材内容与科学性 • 教材结构与编排 • 教材难度与适应性 • 教材配套资源与使用效果 • 教材与其他版本比较分析
01
教材内容与科学性
内容准确性
总结词
浙科版生物教材的内容准确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不断涌现,然而浙科版生物教材的知识点更新速度相对较 慢。这可能导致教材中某些内容与最新的科学知识不符,从而影响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浙科版 生物教材的知识点更新及时性有待提高。
02
教材结构与编排
章节设置合理性
章节划分是否清晰
01
浙科版生物教材的章节划分是否清晰,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
浙科版生物教材所配套的实验器材是否能够及时更新和维护,以保证 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浙科版新旧生物教材“思考与练习”比较分析—以“染色体与遗传”为例

浙科版新旧生物教材“思考与练习”比较分析—以“染色体与遗传”为例发布时间:2021-09-17T06:16:35.188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4期作者:王晓钥[导读] 比较分析浙科版高中生物学2019年版和2007年版教科书必修二第二章节“思考与练习”王晓钥瑞安市塘下中学 325200摘要比较分析浙科版高中生物学2019年版和2007年版教科书必修二第二章节“思考与练习”,分析、阐述新教材在“思考与练习”的重大改进,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为高中生物教师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考与练习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材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高中生物学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于2019年7月发布。
此次课程改革优化教材内容和编排,延续浙科版教材原有的风格和特色并实现必要的更新,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
教材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教材对“思考与练习”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下面以“染色体与遗传”的思考与练习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理解和运用课后习题开展教学活动。
1重视情境设计新教材思考与练习与原教材相比,新增习题创设了不同情境。
“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根据生物学知识运用和生产过程来源不同,可将等级考试生物学试题的试题情境大致分为3类: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生命科学史情境”[[[] 杨帆,郭学恒.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生物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57.]]。
以“染色体与遗传”为例,新增五道选择题和四道简答题,删除四道选择题和两道识图填充题。
新增习题中有三题为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一题为科学史情境,一题是生活情境,具体见表1。
表1“染色体与遗传”中思考与练习中情境试题情境类型情境第一节选择题4 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减数分裂过程的显微照片第二节选择题2 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果蝇X染色体存在隐性致死基因,而Y不存在第二节简答题2 生命科学史情境布里吉斯用显微镜观察到XXY型果蝇第三节选择题3 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芦花鸡性别决定是ZW型第三节简答题1 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控制果蝇的短刚毛与长刚毛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分析:情境源于过往的学习,源于日常生活的体验,源于对生产实验的关注,源于科学工作者对生命奥秘的探索等,如经典遗传学材料果蝇杂交实验探究,实验结果减数分裂显微照片分析,布里吉斯显微镜下观察到XXY型果蝇分析。
浙科版必修1模块新旧教材知识点方面的不同点

浙科版必修1模块新旧教材知识点方面的不同点问题: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之处?1.新增加的内容(1)细胞主要由C、H、O、N、P和S等元素组成。
(2)单糖有半乳糖,二糖有乳糖。
(3)小资料:甜的物质都是糖吗?(4)脂质中包括胆固醇修改为固醇,重新提出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5)核酸的基本组成内容增加(由必修2提前出现)。
2.删除的内容(1)脂质中删除了植物蜡。
(2)单糖结合成二糖;淀粉、糖元和纤维素结构示意图。
(3)甘油和脂肪酸形成甘油三酯示意图。
1.新增加的内容(1)荷兰学者列文虎克在细胞发现中的贡献。
(2)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3)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有透析膜代替原来的玉米胚的观察。
(4)细胞膜中胆固醇的作用更加详细。
(5)生物膜的流动性增加了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
(6)课外读:生物膜的研究过程。
(7)课外读:细胞自噬。
(8)小资料:变形虫的切割实验更具体,配图。
(9)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
(10)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整体单独成一节。
(11)小资料: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由原来的简答题转化而来。
(12)小资料:囊泡-细胞里的“搬运工”。
(13)蓝细菌插图。
(14)课外读:病毒-非细胞生物。
(15)建议活动:探究黑藻细胞胞质不流的温度。
2.删除的内容(1)小资料: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
(2)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材料上有所不同。
1.新增加的内容(1)ATP的结构图修改完善,旧版教材图有问题。
旧教材新教材(2)课外读:A T P的发现和认识过程。
(3)课外读:有关酶的常说-中间产物学说、锁钥常说和诱导契合学说。
(4)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0.1%溴麝草酚蓝溶液和5%重铬酸钾溶液分别用来鉴定C O2和酒精的产生。
(5)需氧呼吸的反应式补充完整,即反应物中出现了H2O。
(6)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补充完整,即条件是光和叶绿体。
(7)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补充完整,即由原来一条吸收光谱增加为四条吸收光谱。
高中生物教材中一些专业术语的探讨浙教版

浙教版教材中一些专业术语的探讨摘要:2008年下学期开始浙江省高中生物教材首次使用新课标浙教版。
对于一个刚刚接触该教材的我来说,由于已习惯于以前的生物教材内容,总感觉该教材中的许多专业术语和我们已经习惯的专业术语名称不同,和新人教版、旧教材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此就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浙教版专业术语探讨2008年下学期开始浙江省高中生物教材首次使用新课标浙教版。
对于一个刚刚接触该教材的我来说,由于已习惯于以前的生物教材内容,总感觉该教材中的许多专业术语和我们已经习惯的专业术语名称不同,和新人教版、旧教材有很大的区别。
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把握?该把握到什么程度?应该以什么版本为标准?鉴于此,我想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维,对这些问题作一番深入的探讨,谈一点自己的拙见,以求抛砖引玉,请同行斧正。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些在浙教版中出现的新名词,而括弧内显示的是旧术语。
如必修一的:油脂(脂肪)、本尼迪特试剂(斐林试剂)、派洛宁(吡罗红)、质膜(细胞膜)、选择透性(选择透过性)、脂双层(磷脂双分子层)、细胞外被(糖被)、糖萼(糖被)、胞质流动(细胞质流动)、细胞溶胶(细胞质)、核被膜(核膜)、核基质(核液)、核孔复合体(核孔)、蓝细菌(蓝藻)、腺苷三磷酸(ATP、三磷酸腺苷)、腺苷二磷酸(ADP、二磷酸腺苷)、被动转运(被动运输)、转运蛋白(载体蛋白、载体)、易化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转运(主动运输)、胞吞(内吞)、胞吐(外排)、核酶(RNA)、需氧呼吸(有氧呼吸)、厌氧呼吸(无氧呼吸)、乙醇发酵(酒精发酵)、光合膜(类囊体结构薄膜)、RuBP (核酮糖二磷酸)(五碳化合物、C5)、光强度(光照强度)、表观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胞质分裂(细胞质分裂)、囊泡(小泡)、粘连蛋白(糖蛋白)......必修二:单因子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双因子杂交实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赤道面(赤道板)、着丝粒(着丝点)、脱氧核苷酸的多聚体(DNA、脱氧核糖核酸)、遗传密码(密码子)、染色体畸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增加、颠倒、移接)......必修三:负向地性(背地性)、A细胞(α细胞)、B细胞(β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反应)、巨噬细胞(吞噬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组织相容性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细胞毒T淋巴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毒T 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细胞毒T细胞(效应T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致敏原(过敏原)、指数增长(J 形曲线)、逻辑斯谛增长(S型曲线)、生物放大(生物的富集作用)......选修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限制性内切酶)......对于上面这些新的专业术语,我觉得虽然浙教版和旧版本的名称不同,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基本一致,所以我的观点是两者可以通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的特化部分 , 由特 殊 的 D A序列 构 成 , 条姊妹 染 N 两
色单体 的 D A在此 处相 互 联系 在一 起 。在 着丝 粒 的 N
外侧, 附着有蛋 白质复合体 , 为动粒 , 称 又称 着丝点 , 在 电镜下可见呈 板状 或杯状 结构 , 纺锤 丝 的微 管结 合 是
的位置 。
照教材顺 序将 这些 名词 摘 录整理 出来 , 以便 于教师 日 后 的教学 。
厌 氧呼 吸—— 无氧 呼吸 在 缺氧 条件下 , 细胞 内 的有机 物不 能被彻 底氧 化分解 , 能量 释放 相对 较少 的 过程 , 在微 生物中也称为发酵 , 如酒精发酵 、 乳酸发酵 。 碳反 应——暗 反应 光 合作用 的第 二 阶段 , 生 发 在叶绿体基质 中 , 不需要 光直接参加 , 是二 氧化碳转变 成糖 的过程 。现 代研 究表 明 , 以前 的 暗反应 叫法并不
受有机物 氧化分解 释放的能量进而生成 A P T。
T淋巴细胞并没有明确分类 。浙科版将 T淋 巴细胞 做 了进一 步的细分 , 为辅 助 性 T淋 巴细胞 和细胞 毒 T 分
淋 巴细胞 。其 中 , 助性 T淋 巴细胞 接受抗 原刺激后 辅
能分 泌 白细胞 介素 一1 白细胞 介 素 一2等淋 巴 因子 , 、
理解 它的意义。
孔 。直径 为 5 0~10 m, 目不定 , 般均 有几 千 个 。 0n 数 一
细胞 毒 T淋 巴细胞——T淋 巴细胞
人 教版 中的
含有 10种 以上蛋 白质 , 与核纤层 紧密结合 。 0 并
腺 苷三磷 酸——三 磷酸 腺苷 简称 A P 细胞 中 T, 的能量通货 。能通过水 解和重新合成为生物 体 的生命 活动直接提供 能量 , A P水解后 生成 的 A P则 可接 而 T D
和死亡 。
物种 丰度—— 丰富度 在不 同 的群落 中 , 物种 数 目是各不相 同的。群 落中物种数 目的多 少就称 为物种 丰度 。物种 丰度越 大 , 营养结构越复杂 。
准确 。因为在黑 暗环境 中, 反应 只 能进行 极短 暂 的 碳
时间 , 只有在有光 的条件 下碳 反应才能持 续地进行 , 而 且光反应 中的许 多反应 也不需要 光的参与 。
着丝粒——着 丝点 着丝粒和着丝点是两 个不 同 的概念 , 以前 有些 书将二 者混 为一谈 。着丝 粒是 染色
进一步促进 淋巴细胞 的增 殖 与分化 , 方面 刺激 B细 一
易化 扩散—— 协助扩 散 与 扩散相 比, 易化扩 散 需要转运蛋 白的协 助 , 转运 速率 提高 , 异 性增 强 , 使 特
胞 分化 成浆细胞 和记 忆细 胞 , 一方 面刺 激 T细胞 分 另 化 为记忆 细胞毒 T细胞 和细胞毒 T细胞 , 细胞 毒 T细
染 色体畸变——染色体变异 在数 目和结构上发生 的变化 。
生物 细胞 中染 色体
质膜外表面 , 由多糖 和质膜 中的蛋 白质结合 而成 , 对质
膜起保护作用 , 并有细胞识别作 用的成 分。
协 同进 化—— 共 同进化 不同物 种之 间、 物与 生 无 机环境之间 , 在相互影 响中不 断进化 和发展的现象。 白洛嘉 区— —W 区和 s区 人大脑左半球额叶后 部一鸡蛋 大小的区域 , 一旦受损 , 病人表 现为可 以理解 语 言 , 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 , 但 也不能通 过书写 表达思 想 。其 功能类 似于人教版 中 w 区和 S区的功能加和 。 韦尼克 区— —H 区 人 大脑 左半 球颞 叶的后 部 ,
但都是从高浓度一侧 进入低浓度一侧 , 且不 消耗 能量 ,
因此与扩散合称 为被动运输。 需氧 呼吸——有 氧呼 吸 在有 氧气 的条 件下 , 细 胞 内的 有 机 物 被 彻 底 氧 化 分 解 , 后 生 成 C 2和 最 O
H O, 释放 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 2 并
胞与靶细 胞结合 , 分泌穿孑 素 , L 使靶细胞 及溶酶 体解体
生物 学教 学 21年( 5 第4 00 第3 卷) 期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中有关名词的比较
洪 波 ( 省 高 学 3 0 ) 浙江 衢州 级中 2 0 46
普 通 高 中 生 物课 程 标 准 实 验 教科 书 浙科 版 《 生 物》 教材 中有很 多名词听起来似乎很新 , 可实际上 与其 他版本实验教科 书 中的一些 名 词是一致 的, 文 就依 本
光合 膜—— 类囊 体膜 叶绿体 基粒 的组成 结构 。 叶绿体 中的叶绿素和其他 色素都存在于这些膜 中。
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 细胞 质 中除细胞 器 以 外的液体部分 , 含有多种酶 , 细胞新 陈代谢 的主要场 是
所。
核被 膜—— 核膜
包 被胞 核 的不连 续双 层膜 ,
油脂——脂 肪
是 由甘油和脂肪酸 酯化反应得 到
的。常温下 , 植物 中的油脂 通常 呈液 态 , 为 油 ; 物 称 动 油脂通 常呈固态 , 称为脂 。 质膜—— 细胞膜 细胞的边界 。细胞 表面厚度 约 为 7~ n 8 m的 由磷 脂分子和蛋 白质分子组成 的膜结构 。 选择 透性——选择 透过性 细胞膜有选 择地允许 某些物质通过扩散 、 渗透 和主动运输等方式 出入细胞 , 保证细胞代谢 正常进行 的特性 。 脂双层——磷脂 双分子层 细胞膜等单位 膜 中的 两层磷脂分子 。排列 时磷脂 分子 的 亲水头 部都 朝外 , 疏水尾部都朝 内。 细胞外被 ( 或糖 萼 ) —— 糖被 ( 蛋 白) 存 在 于 糖
其外层常与粗面 内质 网膜 相连 , 外膜 上附 有许 多核 核
糖 体颗粒 , 实为内质网的特化 区域 。
核孔复合体——核孑 核 被膜不 连续而形成 的小 L
与顶叶和枕 叶相 连接 。一旦受 损 , 人会 出现 可 以说 病 话, 但不 能理解 语 言 的症 状 , 即可 以听 到声音 , 却不 能